他让你流泪,让你失望,尽管这样,他站在那里,你还是会走过去牵他的手,不由自主,爱一个人,大概就是这样。
但如果爱真是这样,那么《浮城迷事》里你会喜欢小三桑琪,相比正房郝蕾饰演的陆洁,她对于爱情更坚持,不顾伤害的坚持,忍辱负重,终于上位成功,也算一个二奶励志史。
这是一个微博勾搭出的一夜情引发的血案,当然这并不是《浮城迷事》全部的内容,秦昊饰演的乔永照有令人羡慕的家庭,还是两个。
正房美丽温柔,女儿天真可爱,有自己的公司,住着大别墅,二奶也很乖,替他生了个儿子,生活简朴无欲无求,但这一切并没有让永照停止猎艳,这也有了后面的一连串让我们觉得匪夷所思的故事。
不得不说娄烨依然有玩艺术的心,但这部电影却明显向商业妥协了,千万不要小瞧女人的嫉妒心,正房二奶联合对外敌,再关起门来斗智斗勇的厮杀,无非就是为了爱,爱有多深恨就有多可怕,当她们轮番殴打另一个永照的“泡友”直到死亡时,她们已经在爱里迷失了自己。
看《浮城迷事》的时候,我跟坐我身边的好朋友聊天,我说你咋来看了,他说特别喜欢郝蕾,我说好吧,脑子里已经在开始想象郝蕾待会要如何脱。
但这个想法在整个看片的过程中已经被忽略掉了,我惊讶于这种远离我生活的爱情模式。
我无法将自己投射到陆洁身上,因为没有一个女人愿意去经历爱情撕心裂肺的背叛,我也没法认同桑琪,我觉得在爱情里面至少要保有那么一点尊严。
都说电影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确实是源于生活,因为二奶已经司空见惯,但也确实高于生活,我无法猜测男主角永照要从不同的年轻肉体上去寻找什么,他迷失的是感情还是生活?
到最后他抡起铁锹杀人的那一刻,一下一下的击打,我似乎有些明白他了,也明白在这个高压的世界里面,任何超乎想象的故事都可能发生,爱和恨常常在一念之间,如果没有控制情感,心里隐藏的魔鬼随时会跑出来杀掉别人也毁灭自己,不只车永照,陆洁,桑琪。
娄烨的电影有一批死忠的粉丝,裸露真实的生命状态是他的一贯风格,我不算他的粉丝,可能是老了,我已经害怕看到真实世界的丑恶,婚姻,情感,诱惑,欲望,面对这些要经历的争斗与抉择让我非常害怕。
可笑的是在我感慨这个电影让我有多纠结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故事在我身边真实存在,我推荐给我最好的姐妹看,我说你去看看娄烨的新片《浮城迷事》,里面会给你很多思考,也许会改变你的一些决定。
爱一个人没有对错,如果对于我们的爱情,加上了自尊,世俗的眼光,没有尽过全力就放弃那也不能称之为爱情,但我们在准备掏出一切真心扑上去的时候,是否还是要冷静的衡量一些事情,这个男人是否值得爱,他懂真正的爱你吗?
至少我觉得车永照并不是一个值得爱的男人,他对谁都没有爱。
在《浮城迷事》里面,唯一相对正常人是郝蕾饰演的陆洁,对待爱情的冷静是每一个女生应该赞赏的,当有爱的时候我们珍惜,对他好,关心,照顾他,一旦爱不在了,即使痛苦,也要放弃执着,不要恨他或者任何人,安静的忘记,不然爱的天使变成恨的魔鬼会让我们丢失自己,狼狈不堪。
这个电影推荐给所有女生朋友,这个肉欲高压的社会,随时可能遇到小三或者被小三的女孩们,可以看看这个电影,同时这个电影也推荐给所有准备身体出轨或者心出轨的男生朋友,请学会爱才去爱一个人。
很少看这类电影,和两个女性好友一起去西单看的,确实是抱着挺大的期待去的。
去之前对娄烨一点也不了解,对电影也不了解。
完全未知的感觉就去了,看的有些莫名。
但是等回到寝室自习想想,总结出一些东西,以供自勉。
我觉得导演通篇想说的就是,小三都不会有好下场。
最突出的就是蚊子,大学生,干净单纯,本来有爱她的男人,那个离职的警察,长得还挺帅的,待她也认真,本来可以有美好的未来。
可是做了小三,结果就是被爆头然后撞飞,死的很惨。
然后是桑琪,名字就很奇怪,丧气丧妻,怎么有人起这种名字。
有人说这是小三扶正的奋斗史,可是她不够理智和聪明,觉得自己有杀手锏就万无一失了吗?
爱的简单想的也太简单。
做事不考虑后果,故意伤害和协助谋杀,肯定跑不了她的,幸福的日子最终也没过多久。
最后是乔永照,作为一个女生我理解不了他各种猎艳的行为。
我觉得爱就是唯一,他这样根本就没有爱,他不爱电影里任何一个女人。
看到有人说他和桑琪的才是真爱,我觉得那只能说明桑琪对他是真爱,他谁也不爱。
如果没有儿子,桑琪只是另一个蚊子。
这样的男人啊,就应该让他有这种下场。
总结下来呢,电影里最让我欣赏的就是陆洁了,爱的时候可以为了爱人放弃一切。
不爱的时候,可以不哭不闹,整的小三老公被打。
最后的时候,可以不动声色的拿回公司,孩子,逼得老公净身出户。
这才是境界。
在这个故事里,不管多恨,唯一没有做错过的人,就是陆洁。
首先,我还是挺喜欢娄烨的。
其次,这是一个烂片。
先不说那种堵着人脸拍、晃来晃去的特写镜头在这个片子除了让人头晕没有其他用途。
只说这个改编自天涯热帖的狗血故事,真的有必要吗?
在这个时代,我们每天看到的新闻都是重口味的,都是狗血的:桥塌了,人死了,官员被抓了,网友被和谐了,小三小四小五,二奶三奶四奶,一抓一大把,大家都已习以为常,看看而已,看完了继续为生活奔波。
毫无疑问,导演想反映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这是知识分子的情结和宿命。
而拿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娄烨一定也犹豫:是不是太狗血,太庸俗了?
另一方面又为自己开脱:这正是真实的社会面貌啊,我是忠于生活的。
于是一个像《搜索》一样的烂片拍了出来。
怎么说呢,在每一个时代,好的艺术作品反映的都不是时代的表面,而是它的内核。
当一个时代过于严苛和保守,像穆斯林一样带着面罩,隔着面纱,人人都看不到它的面貌,艺术家们就应该创造出尖锐的重口味作品,刺破它的面具,让人看清它的面目;但是当一个时代过于放荡,毫无底线,像一个妓女一样一丝不挂,人尽可夫,艺术家们应该做的,不是帮这个妓女拍一部A片,而是为她穿上一件合体的衣服,让麻木的人们看到,让这个妓女感觉到:她仍然是一个人。
只有这样,艺术作品反映的才不是社会表面被涂上的油漆,才有可能是时代的横断面。
可是大家为什么都不肯为这个时代披一件衣服呢
文转自: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析电影《浮城谜事》--刘玲麟--影视戏剧 侵删一、谜事如“梦” 弗洛伊德认为,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而电影的出现,无疑让这种“白旧梦”得到更好的诠释。
“一部影片就像对一个梦的不自觉的模仿。
布鲁尼俄斯指出,黑暗慢慢笼罩影院的情景就像把眼睛闭上的动作。
然后,在银幕上,就像在人的内心一样,开始了进入下意识世界的夜间航程...时间和空间变得很灵活,可以任意收缩和扩展。
"因此电影的某些情节和氛围与梦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在影片《浮城谜事》中,类似梦境的营造尤为突出。
首先,整部影片采用冷色调,与梦相似。
影片从头到尾采用统一色调,偏暗黄色,这种暗黄色不禁使人联想到梦境中的颜色,这样不仅渲染了整部影片的气氛,也衬托了影片的主题。
这种色调的运用,让在电影院这种封闭空间中的观影者更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其次,整部电影中的运动镜头与梦境中支离破碎的画面如出一辙。
影片中,女大学生蚊子分别与陆洁、桑琪在山坡上纠缠的戏份中,很明显增加了不停晃动的手持镜头,镜头间的快速切换,以及慢镜头的运用,很多画面看起来都有些失焦,再加上雨天的阴霾,让这种镜头的表现手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增加了电影的紧张感 最后,影片情节展现仿若梦境。
在影片中,乔永照和女大学生蚊子开房的那场戏中,镜头在蚊子脸上晃来晃去,中景到特写再到虚镜头,房间中黑暗的环境和星星点点的灯光,恍恍惚惚中像是在做梦,尤其是在这段戏最后乔永照拉开窗帘,阳光从窗外照进来,一个闪回镜头接到他们俩走在人群中,就像是从梦中回到现实中一样。
“可见,释梦理论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对电影的认识,影响着电影文本的叙事方法.它也自然而然地重塑着电影语言及其代码的构建。
"《浮城谜事》中对梦境的仿照为电影语言的视觉化提供了无限可能性。
二、“性爱”谜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有两大基本本能:爱及生存本能即生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攻击与破坏本能即死本能。
性本能是个体无意识里的本能冲动,性欲也是爱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娄烨电影中的性爱场面,观众已经司空见惯了,例如《颐和园》里余虹和周伟的几次性爱缠绵的过程。
性场面在娄烨的电影中也得到了直接的、纪录式的展现,并且还承担着重要的叙事功能,虽然在《浮城谜事》这部影片中,性爱戏份并没有成为重头戏,但它是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环节。
《浮城谜事》中描写了暴力、谋杀、性等极端事件,融入到婚姻、人性和欲望中。
影片中,陆洁看见丈夫和蚊子开房后,一路尾随蚊子到荒芜的山坡上,和蚊子发生肢体上的冲突,并用石头击中蚊子的脑部,之后精神萎靡地回到家中,进了卫生间呕吐洗刷。
当乔永照去看她时,她并没有说话,而是吻了乔永照后两人发生激烈的性行为。
陆洁对蚊子的暴力行为使她对自身感到恐惧和害怕,她希望寻求一种释放这种情绪的途径,以得到精神上的安抚,她选择用性来得到暂时的麻痹。
就如泛性论者弗洛伊德所认为的那样,“性欲有着广泛的含义,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
陆洁就是把积压在心底的恐惧通过性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这部影片中另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乔永照不仅在两个女人间周旋,要在儿女面前保持一一个好爸爸的形象,还要在办公室做一个好老板,这种多重身份使他感到巨大压力。
当他知道桑琪故意破坏他的合法家庭时,他也终于爆发了,而这时,性也成了他解放自己压抑内心的唯一途径。
影片此时展现的狭小的房间给人一种压抑感,而不停晃动的镜头更为此时满地狼藉的房间增加了一层混乱的感觉,乔永照把内心的恐惧化为性的暴力施加在桑琪身上。
“男主人公乔水照对桑琪暴烈的厮打,性是他解放自己压抑内心的唯一途径...这些人在精神世界中极度渴望被爱,被理解,于是他们往往用更极端的身体行为来寻求解决之道一或许是性爱。
”不管是陆洁因内心恐惧而转化的对性的渴望,还是乔永照因内心压抑而转化的对性的寻求,都是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最好的诠释。
三、“我”的谜事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浮城谜事》中对人格结构的解释尤为突出。
在影片中,陆洁知道自己丈夫乔水照和桑琪的事情之后,桑琪又告诉陆洁乔永照的妈妈喜欢男孩,她从幼儿园里把安安(陆洁和乔永照的女儿)和宇航(桑琪和乔永照的儿子)接出去,带两个孩子出去玩耍。
陆洁看宇航的眼神是复杂的,还总透露着憎恨的眼光,镜头紧接着就是陆洁带两个孩子坐索道,让观众不禁联想到她会对宇航惨下毒手,通过她眼神和种种表现,至少能看出她内心是这样想的。
之后在阁楼空地放风筝的那场戏中,宇航一个人爬到围栏上,面对下边的悬崖,陆洁并没有表现出谨慎或者担心的神态,反而很仇恨地看着眼前的淘气男孩,从这点可以看出,其实陆洁心里也多少希望这个“别的女人和自己丈夫的孩子”从此消失。
观众的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了,大家都在猜想,陆洁会不会任其自然让宇航继续爬在围栏上,然后一个不小心摔下悬崖。
导演并没有给出直接的解释,反倒是在下场戏中桑琪从车里抱出宇航予以说明。
在这场戏中,陆洁的自我与本我在做斗争,她是憎恨这个孩子的,可是最终,她所接受的社会道德伦理打败了邪恶的想法,让人性中的本我得到妥协。
《浮城谜事》中,每个人物性格都是复杂的。
童明松警官也一样,对于蚊子的死,童警官很想彻底查清,可又不敢违背上级的指示,最终也不得不妥协于私了。
例如,影片最后,撞了蚊子的“富二代”去献殷勤,要请他吃饭,面对富二代连喊的几声哥,他露出一副厌恶的表情,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表明了他的立场。
虽然现实让他屈服并结案,可他仍不愿同流合污。
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挣扎在童警官身上也表现得非常明显,而对于这个角色的塑造也直击了社会的阴暗面。
四、结语 总之,《浮城谜事》的叙事结 构显得巧妙自然,观众 在谜团被层层揭开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
该片聚焦了现代都市男女在婚姻、感情、欲望与诱惑面前的争斗与抉择,揭露了现世人生的悲剧,直击社会中的种种负面现象,批判了人性的自私、贪婪与残暴。
娄烨、郝蕾、李志、沼泽、武汉、爱情……太多让人心动的关键词让人没有理由不走进影院去为票房做贡献。
满心以为提前看了预告片就有所铺垫有所缓冲,以为顶多就让心里再多难过一点就罢。
却是高估了时光的能力,时间从未能够改变娄烨直戳人心的能力,于是伴随电影的是我从始至终几乎窒息的揪心的疼痛。
时间也从未能够避免爱情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刻下深深浅浅的伤,于是爱情来的时候,无人幸免,无人不苦。
影院里很冷清,几乎成为我和同行的朋友的包场。
也许是不满自己喜爱的导演不被热捧,心里已经埋下幽怨的基调,于是当李志的声音在影院里弥漫开来的时候,我的心瞬间就被揪住,狠狠的。
而娄烨亦毫不含糊,一开场就在激昂的《欢乐颂》里上演死亡,很显然的,揪心窒息的感觉是再也不会散去了。
之后的之后我在满心低气压中看完了此片,甚至电影散场灯光亮起来的时候都还呆坐在椅子上无法缓过神来。
一颗心就像被带茧的手狠狠捏住,钝钝的沉重的疼和些微的犀利的刺痛交织不散,更多的,是喘不过气来的压抑。
后来沼泽的声音浮进耳畔的时候才明白了这种整颗心悬在半空中惊慌的落不下来的感觉的源头,原来,全是因为这些“惊惶”的爱。
“无论我裹着多少衣裳/也掩藏不住我的惊惶/无论你笑得多么温柔/也抑压不住你的悲伤//可你说前面多少荆棘/也阻挡不住你的勇气/无论我变得多么脆弱/也摧毁不了你的执着”。
离开影院后我依然恍惚的无法回归现实,而之前那些深入人心的摇晃的镜头让穿着近10cm的高跟鞋的我在奔驰而来的地铁面前头晕目眩几近摔倒。
后来才明白,不是镜头惹的祸,不是高跟鞋惹的祸,是因为我一直在发抖,是因为电影击中了我,让我难以自拔。
因为看过的预告片让我好难过,所以在电影初始时就跟身边的朋友说,没准我会哭。
结局却是欲哭无泪,只剩难言的隐痛。
一部能让人想要说千言万语却又失语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所以除了说真牛逼还是说真牛逼!
电影是可以归入都市悬疑片的行列的。
导演做足了功夫,所有要素都齐了,还紧跟了社会现状:富二代,微博,情人,炮友……忽略这些现实的因素和扣人心弦的剧情,我只想谈谈感情,只因一切皆由情起,亦由情灭。
******************以下内容主观色彩浓厚且有剧透,慎看***************** 她是妻子陆洁。
起初的陆洁还有柔情温婉的笑脸。
女儿可爱乖巧,丈夫事业有成疼惜人,于是她心甘情愿回家当让丈夫放心的家庭主妇。
他们温柔的亲吻做爱,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完满。
短暂的温情几乎还没产生温度桑琪就带着儿子宇航好似无意的闯进了她的生活,没有巧合,只有注定。
她骗不过自己的眼睛和聪明,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她痛哭流涕,她愤怒难当,然后选择了沉默着暗自对抗。
但是显然战争永无胜局。
浮城里的情欲此起彼伏,即使走了小三,还会有小四,死了小四,还会有小五……谁也无法比谁多幸免多少。
于是后来晃动的镜头里,素颜的郝蕾在我的视线里几乎只剩下了一双,绝望而哀怨的眼。
她深爱他,所以她恨她闹,却无法向那个像他的小男孩下狠手。
所以她在黑暗中静静流泪,也在背叛中依然坚定的说“我爱你”。
她也曾以为他会回来的吧,所以尴尬的相逢中她依然假装无事人一般的跟女儿说“你看爸爸来接你了”,哪想男人却说“你先回去吧”。
她终于彻悟,这个男人,永远不会只属于她一个。
她不能忍,于是她选择离开,选择“不记得了”。
只是那双淡漠而绝望的眼让我们看得清楚,这场因爱而生因爱而灭的婚姻,她怎可能忘却。
何况,她还砸了蚊子满脸的血,那个暴雨的日子,怎可能不记得。
如同最后沼泽的吟唱“爱就是奇迹,你就是希冀,我却没有勇气”,于是她终是选择了放弃。
她是情人桑琪。
伍尔芙说,“出来找乐子的男人,碰上用情太深的女人,犹如钓鱼钓到白鲸”。
桑琪就是永照钓到的白鲸,所以无论多苦多难多委屈她也无怨无悔的为他倾尽一生。
预告片里出现的电影里没出现的一幕其实让我觉得很心疼她。
“他跟你做爱的时候什么样”“很温柔”“我也想要温柔的”。
她是羡慕陆洁的。
同样是永照的女人,当陆洁陪伴永照柔情似水的度过每一个慢慢长夜时,她却只能默默地在简陋的屋子里炒着菜等候她深爱的男人短暂的出现然后又离开;当永照和陆洁柔情似水的做爱后,迎接她的是大骂的“骚货”和强势的“入侵”。
同样是永照的孩子,当陆洁的女儿舒适的坐在车里跟随母亲回家时,她却只能跟宇航在风雨里踽踽独行;当陆洁的女儿在专门的老师教导下学琴时,她的宇航只能拿小手戳着简破的小琴听爸爸许诺一个无望的大钢琴。
面对外物,物质的弱势让她显得有些尴尬的瑟缩。
但面对深爱的男人,她从未却步。
她羡慕陆洁,说白了羡慕的是陆洁得到了更多的爱。
她的醋意不在外物,只在内心。
就像她后来呓语一般的轻叹“其实我现在特别的幸福,我就想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切的一切更加印证了后来她倔强而决绝的吐出的那一句“我就要这个人。
我吃过苦,我什么都不怕”。
当她终于跟自己深爱的男人和这个男人给予的小宝贝一起坐在散满阳光的教室里听老师弹琴时,她露出了前所未有的腼腆甚至青涩的幸福的微笑。
感情面前如此坚韧的女子其实是让人心生畏惧的,但也是最让人动容的。
她永不妥协永不言弃,终其目的,只是为了一个字:“爱”。
她是复杂的,她想利用正室赶走新欢,才酿成了连环的悲剧;她是纯粹的,要的只是他,只因为他是他。
抽离掉伦理道德的面纱,也不过是因为爱太深了罢。
如若不是那些层出不穷的新欢让后来的她难以承受,是否她甚至都不会谋上位,是否大家都能即使傻逼也相安无事的盲目幸福着呢。
他是丈夫乔永照。
他是最有情的男人,爱人情人,人人关照到;甜言蜜语,句句发自肺腑。
他也是最无情的男人,谁都爱,其实就等于谁都不爱;说到底,我宁愿相信,他不停的猎艳不过是因为还没遇见最爱。
他爱陆洁,否则他不会请求警官“不要告诉我的妻子”,更不会求他的情人“不要再见她了”,他竭力的保护着她和他的家庭。
他也爱桑琪,否则他不会在难以自控的愤怒打骂后因自责心疼而使劲的打自己骂自己混蛋,更不会天天坚持去看一看陪一陪这位无怨无悔的情人。
而面对那些层出不穷的新鲜躯体,也许他只是在名利场中压力太大太需要释放和雄性本能的刺激。
只因看穿了他的分裂他的脆弱孤单,所以对这样的男人我是有怨怼的,却又是包庇心疼的。
他错了,他也没错。
谁都有可能在浮世中遇见相似的纠结感情,所以谁也没资格进行是非的评判和道德的指谪。
电影总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于是这些情欲和阴谋交织的故事时时刻刻都在我们周遭上演,只是因了没如电影一般的闹出人命就沉沉浮浮随风散去了。
我们都活在谎言与真相交织的大梦中,有时谎言就是真相,而真相亦是谎言。
一切皆可信,一切皆不可信。
只是天空有鸟飞过,就必然留下痕迹。
痕迹终会消散,或者,终在某一刻生发出一朵鲜美或者糜烂的花儿。
消失或者美好或者败坏,皆是代价。
她是在校大学生蚊子。
永照说,我跟她就一次,然后删掉了微博上的关注。
警察说他们就是一夜情。
而这真的只是一次微博的约炮和一夜情吗?
如果是,她怎会在微博上发着迷茫的自拍照问“我该怎么办呢”,怎会嘟囔着嘴撒娇的问“乔大鱼,下周六周日你有时间吗”,怎会肆无忌惮的在大街的中央黏住这个成熟的男人索吻呢。
我想这是一场新的爱恋的起始,只是还未待她学会选择爱或者不爱,选择离开或者承受,她就永远的消失在了一场连环的爱的“谋杀”中。
她赢在了年轻,也输在了年轻。
后来散碎的星火中她的灵魂终于离开,黑暗中转身跑开的身影不知到底是甘心还是不甘。
只是一切终究是该结束了。
出于私心,其实我是希望一切就停在这就好了,希望那个无法忘却蚊子的秦哥不要再查下去。
就让接受私下和解的蚊子母亲面对没有温度的房子和存折去悲伤车祸的残忍就好(如若她得知了真相会不会反而更加崩溃),就让大家都暂且幸福吧,哪怕只是看起来的。
可是娄烨还是让永照和桑琪在几个月后接受了警方调查,他坚持了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他是对的,只是我不够坚强,犬儒的想要幸福假象也不要残忍真相。
有情皆孽,无人不苦。
而到处都有痛苦,而比痛苦更为持久且尖利伤人的是,到处都有抱有期望的等待。
无人能够评说更多。
所以让我们祈祷,不要爱上这样的男人吧。
如若当真爱上,果断离开或者就勇敢承受,尽力不要伤害别人,然后自求多福吧。
痴愚如我,选择隐忍伤痛,勇敢去爱。
仅供参考。
——2012/10/20夜。
第二次写长影评。
我先聊聊演员吧。
郝蕾,知道她,真是不好意思是因为她和她的前夫李光洁离婚的事儿。
才知道了。
这部片子里,素颜,明显刚割了双眼皮。
但这就是生活嘛,少妇为了留住丈夫的心,再不修边幅,还是想让自己更美些。
我爱她在用计让自己的丈夫去对那个情人暴打,然后丈夫和情人很粗暴的m l时,听到那几声痛苦的x xoo声时,头微微上仰,光照在她的脸上,她满足而又失落的笑了。
秦昊,没看过他的片子,但的确是个用心的演员。
哦,对了他演过《青红》,只可惜我是冲高圆圆去看的那部片子。
只是他这个花心男人也让我瞥到现在男人的一角。
为了满足自己对新鲜感的尝试,今天关注a姑娘的微博,然后约一发。
明天瞧见b妹子的微信,再来一发。
想及前段时间读到一段文字,是水木丁的。
大概意思是,老男人爱小女生是因为她们内心纯净,还未被世俗的脏玷污。
老男人爱的是那份自己无法再拥有的青春?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吧。
与其说是男人的过错,不如说女人醒醒吧。
真是可惜,颐和园还未看,不然能看看一下娄烨在 性 方面拍摄表达的方式。
又是一部感觉为了通过广电总局审核能进电影院而对性方面表达的含蓄的片子。
真是苦了这种原始表达欲望的方式了。
谜事,在于剧情。
浮城,在于人心。
要么逃离,要么顺应。
可惜了在这个小城影院排片的数量之少,观众之少。
星期天难得休息,跟老李去看了场电影《浮城谜事》。
我是提前做了功课的——前一天在天涯上看完了原帖《我是如何对付贱男和小三的》,帖子很精彩,激烈交锋怪诞夸张到简直让人不知是小说还是真相。
看到豆瓣上的介绍说妻子的角色是郝蕾演买票前就更放心了,那种尖刻的聪明和冷峻的颓废简直就是为她而设置的嘛。
这个故事老李也已经介绍过了,简单来讲就是一个自觉婚姻幸福的女人突然发现老公出轨了,而那个引导她发现真相的人就是丈夫最死忠的情人。
人是很容易突然变得丑陋的。
是嘛,当郝蕾扮演的妻子陆洁亲眼看到丈夫乔永照与年轻女子从酒店走出,在震怒和哀伤之下回到家中,而丈夫却“真诚”地看着她:“你怎么了?
不舒服吗?
发生了什么事?
告诉我。
”人如果不知自己早已败露,那么再好的演技也只会让你像一只跳梁小丑。
郝蕾曾演过很多敏感而尖锐的的角色,陆洁的这个角色却不仅仅如此。
当她语焉不详地告诉丈夫关于小三的消息;当她设计让小三买下与自己同款的衬衫;当她把女儿带到小三家中,让丈夫同时面对两个家庭,这些情节的设计绝对能让观影者们在看片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变态的报复快感。
他们是大学同学,为了创业她曾两次流产,所以当女儿出生后,她便一心一意相夫教子,将公司全权交给丈夫打理,在外人和知晓真相前的她看来,生活富足、丈夫疼爱,女儿乖巧,哪怕郝蕾的脸上已略略显露出中年女人的憔悴和衰老,她仍然是幸福得令人羡慕的。
可这背后的真相却是丈夫有一个比女儿还要大的私生子,甚至另一个家,甚至是数不清的小四、小五、小六……心理学家说,人们在说谎的时候会心跳加速,会面红耳赤,会眼神闪烁……可现实生活中要辨别谎言并不那么容易。
我们不会细致到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但大多数的谎言都会败露——只是时间和机遇的问题。
当陆洁和女儿在小三的家中谈话,丈夫乔永照熟练地用钥匙打开家门,这一家五口相遇的场景如此荒诞而酸楚。
陆洁说:“女儿,爸爸来接你回家了。
”小三说:“儿子,爸爸回家看你了。
”这个场景应该会让所有男人抓狂。
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可惜乔永照对陆洁说:“你先回去,我回家再跟你说。
”“如果他一无所有了,你还会爱他吗?
”陆洁问小三桑琪,桑琪咬了咬嘴唇:“我就是要他这个人。
”再无可留恋了,于是陆洁发出了律师函,收拾好了所有东西,带着女儿离开,并将公司收归自己掌控。
而忍辱负重多年的桑琪终于成功上位。
后来,在超市外的车里,陆洁看到桑琪和乔永照购物出来,桑琪让乔去超市换一把坏掉的拖把,陆洁露出怀恋而疏离的表情。
作为观众,我不明白桑琪如此深恋乔永照的原因何在。
这个心机深沉而永不知足的男人其实是最好的演员,深情的丈夫、慈爱的父亲、浪漫的情人他演起来统统得心应手。
可惜,提前剧透之后,所有温存亲昵都只让人觉得哑然可笑又心生寒意。
你以为你爱他,他爱你,你很幸福,哦,其实真相是你爱他,他爱你,可他又不止爱你——他有小三呢,有一个私生子呢,还有一大堆数也数不清的四五六七八。
比争吵分歧要可怕一万倍的,他在你身边,你却不知道他是谁。
陆洁是聪明的,爱情和婚姻崩塌后,她能有力反击,独立生存,含泪走向真实,但其实任何人都不想有展示这样的聪明的机会。
就像她被绝望锻造出的那些坚强一样,也没有人想要。
相对来说,小三桑琪却是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她只要那个人,那个人就足够,哪怕那个人明天就一无所有,她都无所谓——“我就想跟你这么待着。
”而乔永照,为了文明不能骂脏话,那么我无话可说了。
当你发现某些谎言时,也许会痛苦到宁愿永远被蒙在鼓中,但我仍固执地认为丑陋的真实比美丽的假象要贵重,哪怕疼痛。
(ps:因为娄烨几乎全片都在摇晃镜头,所以我和老李在走出影院两个小时后仍在犯晕,童鞋们如果去电影院看片请提前备好头晕药。
另,此片的音乐很赞。
)
一个习惯性出轨的男人,两个斗智斗勇的女人, 一场车祸,两条人命, 一盆好大的狗血,一个关于欲望、嫉妒、恨与爱的故事。
影片里武汉的天气,不下雨的时候灰沉沉,一下雨就如决堤般瓢泼,就像女主角的生活,一无所知时平淡稳定,谜底揭开瞬间崩塌。
恨意总是如此直接又无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只不过是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小三等待多年终于站在明面,巧意设计终诛己心。
男主角跟责任信任温情没一毛钱关系,游走在女人和女人之间,可惜没有深剖这奇葩男人的心路历程,在一众女人之间,他不过是个引发戏剧冲突的工具。
上一次看娄烨还是久远的《颐he园》,还是郝蕾,演技愈发沉着洗练,丝丝入扣,女孩在雨和血中翻滚、挣扎、掉落的段落是全片的高潮,配乐高能,重重击打观众上悬的心房,烘托到此的悬疑感也得以纾解。
结局很和谐,然而情之乱局,何以为解?
最后,大爱尧十三。
倾盆大雨中,两辆满溢着青春的轿车在拧到最大音量的《欢乐颂》中狂奔;灰蒙蒙的武汉天河机场高速公路上,从外地谈生意归来的青年才俊,用车载电话确认着关于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的下一单大生意。
风雨无阻,向前拼搏,这就是蒸蒸日上的当代中国社会,这就是高富帅的华中年轻人。
然而风雨交加,气候无常,对高富帅的惩罚接踵而至。
《欢乐颂》在开出隧道口后,因撞上泥泞的少女而嘎然而止;IT才俊将要为他的风流生活付出代价。
这是解禁后终于从“地下”爬上来的娄烨,为不久后的真正中国院线观众带来的故事背景,在戛纳,在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媒体记者们好不容易听到那伴随着广电龙标的熟悉旋律。
作为IT公司老总的乔永照,是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一个当下浮躁中国的生活楷模,生意运转流畅,资金链条牢固,家庭生活让人羡慕,美丽的妻子、可爱的女儿、复式的别墅、更换SUV的财务计划。
禁片年代的娄男郎秦昊和娄女郎郝蕾,跟着一道回到地上,构建和谐家庭。
同时,乔永照更是那种白天瞎JB忙,晚上JB瞎忙的成功男人,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是的,作为成功的赏赐,他有着太多的小三、小四、小五,像一个把钢丝当红毯走的出色杂技演员,从没让妻子陆洁产生任何疑心。
不幸的是,高富帅的才俊始终没能像经营企业那样,阶梯化的管理好自己的女人队伍,在某次通过微博、陌陌满足一时之需时,弄出了“人命”。
于是,某个小三理所当然的升级为二房;于是,本该事关作风问题的商战戏,变为了让苦恼君王到处堵漏洞的宫斗戏。
隐藏于和谐生活之下的定时炸弹,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引爆了。
如若只是表现女人为抢夺男人而施展出的十八般武艺,那么当下关于家庭生活的电视剧已经做得相当不错,生活里的切肤体验和网络里的惊心故事,早就让中国家庭剧补足了钙,很少再有不说人话的台词。
然而,娄烨之所以是欧洲艺术片市场多年的宠儿,全在于他和编剧梅峰极其擅长于处理生活里那些微妙而敏感的情感特质,旧情人于秦皇岛高速公路收费站重逢时的面面相觑(《颐和园》)、纠结牵扯的三人在卡拉OK厅里哼者的“那些花儿”(《春风沉醉的晚上》)、谩骂着“婊子”的法国劳工马修愤怒而失望的“最后一枪”(《花》)……都以成为让文青们动容的娄烨影像瞬间。
由于演员秦昊和郝蕾,都早已适应娄烨的叙事气氛,并以某种危情生活的强大气场,将其他新角色立即引入戏,所以,新作《浮城谜事》里的这些微妙情感瞬间也还颇有看头。
但不知是不是因为走出地下后,拴在娄烨脚上的枷锁,从落后的电影审查变成现实的市场规则,《浮城谜事》也就变得一点都不晦涩,非常容易看懂。
这不免要让已经熟悉娄烨鲜明电影语言和风格的资深观众有点失望,毕竟,他们已经爱上了娄烨电影的特质,那种大于叙事的情绪力量。
好在,由形式感带来的情绪犹在,那是由手持摄影巧匠曾剑、伊朗配乐师裴曼•雅茨达尼安(Peyman Yazdanian)和细腻编剧梅峰带来的三人舞,这一组合早就备受赞誉,剧烈晃动的镜头和推波助澜的音符,是传达梅峰意图的最佳配料。
或许是太过相信和依赖这一黄金铁三角,娄烨放任褪去了晦涩情绪的《浮城谜事》,在形式感的河流中漂泊。
即便是危机预警还远没到来的时候,摄影机也颇为随意的在幼儿园、街道上和楼道里转悠;而在成人们彼此摊牌以后,裴曼也直接奉上最为典型的伊朗旋律甚至器乐。
至于这些形式是否过度,就成了见仁见智的问题。
娄烨让这个改编自天涯论坛热帖的故事,置于经常暴雨倾盆的武汉,或许是想突出日常生活下人们的浮躁,以及污垢败露后的惊惶失措。
观众有了近乎全知的视野,警方也逐渐梳理出清晰的探案视野,这让牵扯事件中的角色更显被动而慌乱。
于是,为影片结尾配上来自广州的沼泽乐队那首动听的《惊惶》,是再合适不过的。
一个电影院,虽然是小厅但是只有5个人观影也算空落落的,还都是she,被豆瓣勾来的吧,还都是网上买票的,票上价格35,我实付25.所以说大陆的统计总是虚构多。
我爸说应该让电影公司按照公布的票房纳税,这样才真实。
我挑了好座位,但是整个电影直到最后几分钟我的眼睛才不晃荡了。
娄导啊!
我理解你为了表达你的艺术搞个虚晃的镜头,但是这是大荧幕啊,100分钟啊,你90分钟在晃啊晃啊,我比看3D都还晕啊。
主演郝蕾表现不错,整个过程眼睛都是肿的,老公的小三叫自己抓小四,能不肿眼睛吗?
不过建议她不要入戏太深了,拍点别的角色吧,这几年不顺利的感情生活的确可以让她更贴近角色,但是伤神啊,这种戏太tama让人绝望了。
还要不要好好过日子了。
三观都被影响了。
大学同学的恋爱修成正果了却是个烂果子,因为什么?
没生男孩?
没传宗接代?
我看是栏猪太烂,和女人吵架用ouou解决,上班也找人去酒店ouou,下班还两个家,体力好啊。
长得很想张震,不过胸口那个大胎记碍眼啊,不指望你修炼多好的身材了,至少拍点不碍眼的镜头吧。
那个女二实在是强悍,被楠竹掌掴被楠竹qiangbao,居然没踢掉他,只要楠竹抽自己几个嘴巴自我检讨几句,都过眼云烟了,最后还和楠竹正式生活了。
所以这个电影想告诉我们什么?
做小三做小四都没关系,只要你挺得住,你就是最后的胜利。
太他妈烂了
几分钟就能讲完的事啰啰嗦嗦拍那么长
作为电影而言完整度非常低,我甚至觉得自己看的是加长版的预告片(被剪掉了?)。感觉娄烨似乎非常想要在国内上映一部自己电影,但又舍不得离开过去走的那条老路,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似是而非、含羞带臊、三棱镜一样的题材。这是从“娄烨工厂”流水线上制造的作品,是娄烨的味道,但也确实用了添加剂
等云图下载的时候看了这个,又一次头晕恶心了,镜头不晃会死吗?娄烨电影还是老样子看来也不会有突破了,一直看下去是因为配乐都很中听。
齐溪真美!!!!!!!
纯粹就是男人管不住裤带,让女人来苦情戏码。看这感情纠葛真操蛋,过不下去就不过呗!
破事儿
李志的声音一出来我就入戏了,怪只怪剪掉了配角的完整。演员很好,配乐很好,故事很好,只是哭不了。
后半截是整个失控了。。。但喜欢娄烨近乎冷酷的冷静叙事,每个人都是人,没有好人没有坏人,只是人,而每个人都在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爱余红。
我果然是娄烨的脑残粉,狗血剧情也不能阻挡。
冲着时光网上8.0的评分去看的,结果...结果...根据天涯上改编的帖子完全被娄烨给拍毁了。其中一颗星完全是给郝蕾的.....
恐怖分子与年轻的亚当,不足的地方在于最后案子可能要被破了,这构成了对于日常中无所不在的秘密的消解,这多么没劲和反真实!
还可以
题材见过,但是他想拍现代版。我没有看见编剧们走火入魔之后的热蚁搬砖样的窘境,但却看到编剧们走火入魔前兆。2018年再看理解了故事和情感却忘记自己以前的评价
唯一的现实主义。在这浮躁的现实环境中他显得那么的另类,这对于你我都是一种无奈的悲哀。
镜头风格依旧在 故事难得不晦涩 大量阴雨场景使得全片看起来都冰冷昏暗。
女人永远在感情上处于劣势!
跪求喜欢娄烨的文艺青年们拉黑我。愿意和吃甜豆腐脑、小清新或者政治观念及宗教信仰非常不同的人做朋友,但,这件事,确实是道不同,不相与谋⋯
李玉化叙事般泥泞感
如果按时长把这电影切为四段的话,第三段赞得很!最后,汽车修理工和孩子逆向奔跑的长镜头很漂亮。从逛商场那里开始,才看到我喜欢的郝蕾,等好久……娄烨近几年的片子总带着浓浓的80年代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