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看就是因为看名字和海报下意识就想起来《功夫熊猫》,当时就稍微恶意的猜测是模仿炒作。
结果,因为豆瓣上一个叫“北影推荐电影”的片单推荐了这部电影,嗯。。
也许还是值得看看的。
但这电影也太不怎么样了。。
难道片单推荐的唯一原因就是这部电影北影参与制作了吗??就别说什么大人视角和孩子视角不同,我看海绵宝宝也觉得挺好看的。
电影不行就是不行。
一部中国拍的中国武侠风格电影还没外国拍的有灵气。
别的先不说,主角辨识度在哪儿?你说不是蹭功夫熊猫热度我都不信,一只兔子为什么要设定成一只胖子,谁能从他肢体节奏上看出这是一只兔子?把耳朵撅了直接说这是熊都行。
这就算了,谁能看出来他的表情变化,动画造型符号做到哪儿去了?场景设计和氛围没做到中国武侠的风格,只是单纯用了中国风元素,这就也先算了。
(虽然有功夫熊猫在前,说国内观众没有这方面的期待是不可能的)那你剧情是怎么回事?生硬的转场也先算了,好家伙开头直接来了个传功(就算就算是定位给小朋友看的,这种价值观能给谁交代),之后弟子和前盟主的恩怨过往,女儿和父亲的感情,还有兔子自己的成长全都生硬的过去了。
剧情平面化。
再说台词。
外国都被中国文化的魅力吸引了,学习那么点老庄思想。
这边呢,还在试图玩梗耍宝,英语都出来了!!
一点感觉都没有。
连国家交响乐团都请来了,电影做成这样对的起谁。
能不能别口号喊那么响,最后打脸还让观众一起疼。
仅仅针对这部电影。
(这几年国漫还是一直有在进步,不断给观众惊喜的。
)写于2021
可以的话我真不想现在给任何评价,这还要看中国动漫往后的发展,只有与过去对比才会发现曾经的曾经究竟是什么。经典和垃圾就是用时间磨砺出来的。更多的我就不说了,我看了些豆友评论说得挺不错了,我也终于明白中国动漫一直停滞不前的原因。除了要注入新的技术和新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思维。技术不行我们还可以接受,毕竟这已经多年了,但脑子不行就怨不得人了,毕竟脑子是换不了的。意淫别人,贬低别人并不能真正成为胜利者,要赢就要赢得光明正大,磊落大方,万方臣服那才是正道,那才是王道!!恨铁不成钢阿!!!
国产动画以后在做宣传的时候,说什么都行,但是千万别说投资额有多么多么大。
前面《熊猫总动员》说3.6亿投资,这回《兔侠传奇》说1.2亿投资。
且不说这些数字是否是真的,即使是真的,最后的票房如果只有三五百万的话,这高额的投资究竟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呢,还是一件让人感到特二的事?
我不知道邹静之究竟是在本片挂个名,还是这故事真是他写的,我宁愿相信这故事不是这位国内鼎鼎大名的编剧同志写的,否则真要让人大跌眼镜了。
我接下来就想说几个关于本片编剧的几个特二的大问题。
1、主人公为什么是兔子?
选择兔子作为影片主人公一定是有目的的,就像梦工厂选择熊猫作为《功夫熊猫》的主人公,是为了方便借用中国文化元素一样。
如果说今年是兔年,选择兔子作主人公利于营销的话,好像可以说通。
那么接下来呢?
影片一定要围绕兔子进行构思和叙事。
熊猫是身体庞大而笨重的,《功夫熊猫》很好地描写了这一点,并借此反衬出一个有功夫的熊猫的神奇性。
“兔斯基”是一个经典的兔子形象,它借用了兔子的白色和长耳朵的特点。
兔八哥也是一个经典的兔子形象,它借用了兔子的灵巧与迅捷的身手。
80年代我们有一部美术片叫《长尾巴的兔子》,也是兔子主人公,它借用了兔子尾巴短的特点。
《兔侠传奇》呢?
我们会发现除了兔年这个表面得不能再表面的噱头以外,影片其实没有讲出为什么主人公必须是兔子的原因。
《兔侠传奇》到底借用了兔子的什么特点,我们并不知道。
换句话说,到了猪年,是不是同样的故事换只猪作主人公就能是《猪侠传奇》了呢?
到了狗年,再换个狗脸主人公就成了《狗侠传奇》了呢?
如果一个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动画片,没有交代出它以这种动物而不是其他动物为主人公的核心理由,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个动物的外形、性格等特点,那么它就是一个失败的设定。
2、到底什么是侠?
影片虽然叫《兔侠传奇》,但是它并没有给这个“侠”字一个明确的解释。
诚然,侠有很多种解释,甚至有人把雷锋都当成侠,因为他把乐于助人表现到了极致。
这些都可以,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解释。
日本动画虽然没有明确“侠”这个概念,但是里面的能力者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为什么要战斗,自己拥有了特殊的能力到底能做什么?
他们的答案是两个字——保护,保护所爱的人,保护应该保护的人,保护自己的世界。
这其中再穿插武士道中那种忠诚、执著、毅力和不断攀登向上的精神,使得日本的“侠”非常立体化。
美国动画中“侠”的观念也是由来已久的,超人、蜘蛛侠、蝙蝠侠、绿灯侠、闪电侠、钢铁侠,举不胜举。
这些侠并不是以保护为动机原点的,而是以一种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的意识。
至于具体是什么责任,说小的是保护其他人,说大的就是维护世界和平。
能力与责任的共同体,这是美国“侠”的精髓。
相比之下,名叫兔二的这个“兔侠”究竟具有什么精神,什么伦理观,什么价值观,这是非常不明确的。
它只是在一个机缘巧合下拥有了能成为“侠”的武功,但是它的精神世界是怎么脱离平凡,怎么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的,影片没有任何展示。
感觉上就是它稀里糊涂地就被牵扯到其中,莫名其妙就打败了Boss,然后就结束了。
没有思想的修炼和晋级,没有前后观念的变化,这根本够不上一个“侠”字。
3、兔二为什么能打败熊天霸?
且不说最后一仗,兔二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终级Boss熊天霸,一点没有绝处逢生的戏剧张力感,单说他为什么能打败熊天霸,就是一件令人费解之事。
影片开头熊天霸以超越师傅的姿态出现,挑战师傅,并迫使其负伤逃离。
而后师傅将80%的功力传给了卖烧饼的兔二,兔二顶多就是在做饭打杂时悟到了武功这种东西,于是就在最后一战轻易打败了熊天霸。
从算算术的角度讲,就算兔二继承了师傅的八成功力,悟道修炼成了跟师傅一样厉害的武功高手,也不应该打得过能把师傅逼退的熊天霸才对。
影片在武功晋级、实力对比和战斗等方面无疑作了不合理的简化处理。
相比实力上的对比不说,精神上的对比呢?
兔二在精神上也没有显示出超过熊天霸之处。
如果说兔二的目标是把令牌交给牡丹完成师傅的遗愿的话,他用来完成这个目标的意志力不一定比熊天霸称霸武林的意志力要高。
因为他的这个目标并没有任何高于熊天霸的目标之处。
也就是说,无论是从道义上还是从精神上,兔二实际都没有找到能够压倒熊天霸的要点,他又怎能最终击败熊天霸呢?
或者再退一步说,即使在实力上兔二完成了对熊天霸的超越,如果在精神上他没有处在一种明显高于熊天霸的境界的话,这种胜利也是不能服人的。
4、师傅为什么会把力量传给兔二?
这是一个特别匪夷所思的问题,就是一个武林高手把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武功传给了一个他从不知道,仅谋过第一面的人。
如果我们联想《天龙八部》中虚竹同学获得绝世功力的情节,就知道这种传授的对象一定是经过了决定性的考验的——譬如真龙棋局,他一定是被验定的合格者。
就是《功夫熊猫》阿宝也是经过一个选拔过程的,也是在神龙大师亲自观察后才确定的继承人。
从没有一个绝世高人,会在丝毫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就把自己的武功传给对方。
这么做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芸芸众生的不负责任,万一这个人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怎么办呢?
影片在这里所做的处理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简化,为了推进剧情而推进剧情,根本没有考虑到师傅可能的真实想法。
他的确知道自己命不多矣,需要找一个继承人,或者找一个送信者,但越是这个时刻,他越要谨慎考量,切不能随意行事。
这里缺乏一个师傅对兔二资质和人品的全面考验,否则这个情节就是不成立的。
5、猴子的女儿为什么是只兔子?
猴子师傅的女儿是只兔子,这就像熊猫阿宝的父亲是只鹅一样,是一个离奇的设定。
我觉得《兔侠传奇》不是不可以学习和借鉴《功夫熊猫》,但是你不能连这种标志性的噱头都借鉴,因为“熊猫的父亲是只鹅”这个种族上混乱的设定因为《功夫熊猫》的存在已经具有了唯一的符号性意义。
《兔侠传奇》再照搬这个设定,让人感到实在是难以启齿的无聊。
即使退一万步讲,它也像《功夫熊猫》那样为了出续集而故意埋下了这样一个扣儿,那么它什么时候推出续集呢?
是下一个兔年么?
因为这部影片如果不是在兔年发生,几乎可以说失去了主人公全部的存在价值。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猴子的女儿是兔子的设定都是一种拾人牙慧、味如嚼腊的失败设定。
6、熊天霸为什么要扮成熊猫?
熊天霸不是不可以扮成熊猫,但一定要有理由,我实在没看出在《兔侠传奇》中它扮成熊猫状的必要性。
难道真的怕人们看不出此片和《功夫熊猫》有关系?
而且作为一个大反派,用熊猫的外表真是非常不合适的。
熊猫是中国国宝,历来给人的印象都是可爱、憨态可掬的,从来没有邪恶的意象,不知道《兔侠传奇》剧组从哪里来的灵感,非要给熊猫在中国人心目中这固有的美好形象抹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黑。
除了上述的六大问题以外,本片在小细节方面的欠缺也是不胜枚举。
这里只随意列举一些:比如,的确兔二、牡丹和熊天霸的毛发处理有些新意,但其他动物角色不能都是凸凸的和光溜溜的吧,那只小兔子在兔二和牡丹的身旁就显得极不自然,像是腊做的一样,还有那些牛,简直是金牛。
再比如,像兔二初遇牡丹的那场戏,两个抢劫者的戏份儿过多,他们的戏和主题发展没有任何关联,借他们引出牡丹,并让牡丹展示一下武艺就可以了,没必要花大量时间去刻画这两个人物。
这两个角色的确具有一些幽默感,但作为一部影片,不合主线的、与主体剧情无关的画面情节还是要尽量精简,毕竟它不是大杂烩。
另外,兔二卖炸糕的本领与身份,如果最后能结合到它的武功中,似乎会更让人有统一感。
兔二在影片开始时把炸糕掉了一地,然后在捡炸糕的同时发现了受伤的师傅这段情节,从人物动作到表情再到客观环境,怎么看怎么别扭。
作为一部国产电影,不能否认他已经有所超越,看得出创作者的努力和诚意,这一点应该加以鼓励,未来才可能有更多优秀的国产电影上映。
不过在剥去成功复制「功夫熊猫」外衣深究其精神层面教育意义时,发现如果作为一部给孩子看的电影,未免有点太成人化,把作者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下子强加给祖国未来的花朵未免有点不妥。
与好莱坞或者迪士尼的卡通电影相比,片面强调了成功的外力作用,而非好莱坞的个人主义与个人奋斗而成就伟业的激励教育。
可能也和目前国情相关,大多数人相信别人的成功在于奇逢,有钱的父母或爱人,或者像片中中了头奖般意外获得别人几十年的苦功,羡慕嫉妒之余也希望自己能一样,却不能带来好莱坞般个人奋斗才能成功的励志感受。
片面强调客观原因而忽略主观的努力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这本来就是成人世界里有些扭曲的思想,但也是目前大部分国人的现状。
以这种心理拍出来的电影也许只有在成年人心中引起共鸣,对于孩子,可能会形成错误的启蒙,因为它根本就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
可能创作者对于票房的考虑,对于宣传推广、制作水准乃至后期配音等都考虑周全,但唯独没从对观影者中年幼的群体的理解力、承受力考虑。
如果说,这是一部能够创造高票房的动画电影,我相信;但如果说这是一部成功的儿童电影,我想说,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如果你想看一部能看完了,笑一笑,轻松一下,然后忘记的电影,这个值得推荐;但如果你想看完了,笑一笑,还能回味,激励自我奋斗,那还是别浪费时间了。
当然,千万别带着孩子去看,会让孩子误入歧途,期待不劳而获的成功,教育还是要从主观能动性入手的。
作为国产动画,3D效果还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技术上的确是大有长进。
可惜,故事编的实在是俗不可耐,什么兔侠?
就是一个傻小子奇遇记,糊里糊涂就打败了坏BOSS,不需要努力,不需要付出,只要有正义的精神就行了,也太阿Q了吧。
而且,故事的确和《功夫熊猫》雷同。
人物造型也很雷人,尤其是主人公兔二,实在是难看,一点也不可爱。
还有那只猫牡丹,不由人想到虹猫蓝兔。
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和好莱坞的差距还是明显而巨大的。
作为国产动画,还是支持一下吧。
看完《兔侠传奇》,很难不让人将其和《功夫熊猫》做比较。
这两部电影实在有太多太多的相似之处,同样都是以动物为主角,同样是功夫题材,甚至都是一个对吃特别敏感的主角成长的励志故事。
因此在看到《兔侠传奇》(以下简称《兔》)中的反一号涂个烟熏妆装国宝的时候,都让我隐隐嗅到了这部影片对好莱坞阿宝的一丝“哀怨”之气。
既然比较,就要首先承认我们的差距,这差距主要是技术的差距。
评价一部3D动画,技术是其不能回避的重要元素。
牛逼如皮克斯和梦工厂,也是因为其出色的技术,才成就了他们的成功。
《兔》一片则让我看到了我们与这些业界顶尖大佬的巨大差距。
作为一部拟人动画片,影片中仅有四个角色的身体有较为明显的毛发效果,那就是主角兔二、玫瑰、熊天霸以及一开始就死掉的猴子老爹。
其他角色,包括那个重要配角小矮兔,都是一身光溜溜的造型。
接着便是衣着效果。
从影片的细节中,已经可以看出主创人员在尽力做出衣着飘飘的感觉,但从实际的呈现效果来看,还是显得不大自然。
记得皮克斯在制作《玩具总动员1》的时候,因为技术的限制,无法将衣服“穿”到角色的身上,只能将衣服以着色的方式画到人物模型身上,从建模角度来说,当时的角色身上的衣服和身体是同一个模型。
从《兔》一片中大量路人甲路人乙角色身上可以明显看出,除了主角之外,该片创作人员对衣着的建模渲染技术还停留在上个实际1995左右皮克斯的水平。
另外,从衣服的的渲染来看,还是以光滑效果为主,缺乏织物的粗糙感和质感,因此我甚至怀疑,片中部分布料上的经纬交叉效果是利用贴图贴上去的,而不是经过渲染生成的。
另外,影片中大量出现的,且在3D动画片中较难模拟的就是重力模拟效果。
记得当年《魔比斯环》中最让我难以忍受的一点就是其人物动作毫无力道,完全缺乏重力感,《兔》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一些细节之处,仍然让人感觉破绽太大,影片刚开始老猴子躺倒枕头上的镜头,影片中几个托着腮帮的镜头,都给我一种悬空无着力的感觉。
毛发、衣服以及重力感,从这三个影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模拟效果来看,《兔》的技术水平依然和好莱坞有非常大的差距,至于烟雾、水滴的模拟效果,这在好莱坞都仍然是个难点,《兔》没能模拟好,也是我意料之中的。
技术之后,便是剧情。
皮克斯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牛逼哄哄的技术,还依托其充满创意的剧情。
《兔》的剧情则走得是俗套地不能再俗套的中国武侠复仇路线,甚至主人公的成长也是属于武侠小说中那种常见的“天下掉馅饼”式(或称为“悬崖秘籍式”),和同样一开始不会功夫的熊猫阿宝相比,《兔》的主角兔二的成长则显得轻松的多。
可以说,影片的前十分钟就已经看到了结局,接着我们就在大部分时间里就是等着主角如何且什么时候打通任督二脉或者大彻大悟之类的,接着成长成一个大侠——简单来说,剧情比《功夫熊猫》还没有悬念。
在剧情已经完全明了的情况下,如何掌控节奏,则成了影片吸引人看下去的关键。
不过可惜的是,《兔》一片在节奏掌控方面做的一般,许多笑料甚至有味了湊片长之嫌,比如刚开始那个耍宝劫匪二人组便让我有拖沓之感,而兔二蜕变之时,给的时长却又太短给人感觉不够过瘾。
简单来说,从剧情上来看,《兔》一片的定位还较为低龄。
说了这么多,说的都是《兔》的不足之处,并不表示我不肯定这部影片。
相反,正是因为此片相对以往的动画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反而使我有了中鸡蛋里挑刺的想法,因为我希望,中国动画,尤其是3D动画,能够以这部影片为立足点,真正发展起来。
影片在技术细节方面确实有巨大的差距,但在背景,以及大场景的渲染上,已经做得相当出色。
一开始的那个云雾绕山的镜头,竟看得我激动万分,而影片中那些院落,屋子等环境的制作,已经做得比较出色。
至于剧情,虽然俗套,但还不至于完全无趣,至少,和我同场的孩子是从头笑到尾,无论如何,像《兔》这样的动画片,首先就必须要孩子喜欢。
在2011年下半年刚开始的时候,两部登陆大荧幕的国产动画,让我对国产动画那已经化成骨灰的信心有了复活的冲动。
虽然我更喜欢《魁拔》,但是《兔侠传奇》无疑更具里程碑,日后如果提起中国3D动画,“兔侠传奇”必定是绕不过去的四个字。
诚然,无论从技术,资金等各方面而言,《兔》都无法和《功夫熊猫》这样的优质动画比肩,就算无法横扫全国,能争得一城一池也是胜利。
如果有朝一日中国3D动画能够真正屹立于东方的话,《兔》一片必然是其脚下最坚硬的基石之一。
而我所希望的是,当国产动画逐渐给人希望的时候,不要再让一些劣质动画再度透支我们的信任。
而现在,《兔》正和《魁拔》,在为我们之前的不信任买单。
而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朋友进入影院,来适当支持下国产动画,毕竟,国产动画需要发展,是需要观众的支持,同时我更希望,院线经理们能够给国产动画更多的荧幕,毕竟,这个产业的蓬勃,是需要市场渠道的一定支持。
国产动漫确实是从优秀到没落;再从没落中在摸索进步!
还记得《大闹天宫》,《七彩鹿》,《小蝌蚪找妈妈》。。。
很多年前的记忆了,虽说当时技术条件一般但是片中的神韵,对中国元素的把握却是那么的纯粹!
如今的中国就跟现在的动画片一样,缺少了自己的东西,一部《功夫熊猫》却把中国文化刻画的淋漓尽致,为影片的精彩鼓掌之余叫国人情何以堪!
对此片不想过多的评价,只对现在中国动漫一点建议:动漫不仅仅是给小朋友看的,细节决定品质;时代在进步,思想却在退步;多一点沉淀少一点浮躁吧!
刚才有人看说没有突出兔爷儿的特质,我就提些个小建议吧:1.兔爷儿骑老虎,所以兔二的搭档或者女主角(重口??
)应该是只老虎2.兔爷儿是跟月亮有关的神,所以结尾的时候大概兔爷儿要喊:“借助月亮的光华,可以XXXX。
般若波罗XX”?
哈哈哈当然,这部片子的剧情和兔二的眼睛确实有点问题。
给了四星完全是为了国产的缘故
尽管主创方百般否认,但《兔侠传奇》身上还是能看到太多的《功夫熊猫》的痕迹。
也许你们说的是真话,就算是英雄所见略同,客观效果上的步人后尘是不争的事实,否则银幕上那些打酱油的猪们也不会放过你们。
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但客观地说,硬件上差距在缩小,3D效果就是欠了些通透和临场感,但总归有模有样了,另外就是造型的纹理皮毛什么的有点偷懒,别说比好莱坞,比前些天德国的《动物总动员》都差了不少成色。
但这好歹是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领着徒儿们亲手操练出来的,都是见多识广坐过科的,冲这个名号,还有什么别人更值得指望的吗?
其实这片子真正让我感到心寒的,是软实力上的差距。
从那个小眼八叉面目模糊的兔子一出场,这电影就已经一半掉到杯具里了。
一个动画形象怎么能辨识度如此之低呢?
这怎么能让小孩子一眼爱上这个人物并愿意和他同悲喜共患难呢?
一个定位于儿童市场的励志教育故事,其精神内核应该是成长主题,无论是《功夫熊猫》还是《驯龙高手》都是如此,你让一个中年苦逼男兔子还成长个什么呢?
他从头到尾做的就是要把被灌了一肚子的武功误打误撞地使用出来而已。
在这个情节构架下最终所显示出来的,是一种无比陈旧的劣质武侠观,像争武林盟主这种被讲过上千次的故事有什么必要再用这种方式再演绎一遍呢?
千万不要找一个不懂动画片的编剧来担任动画片编剧,即使那人是邹静之,他根本不知道着力点应该在哪里,只是编一个平庸的故事把人替换成动物而已。
为了解决故事信息量严重不足的问题,还填充了大量的贫嘴段子进去,从而让影片充斥着让人昏昏然的垃圾时间。
《兔侠传奇》虽然有与好莱坞动画PK的野心,但却输在了起跑线上,这缘于创作意识上的混乱和无能,不知道动画电影的世界观建设是一件比成人电影更强大的事情,你还以为就停留在床头故事的阶段就可以糊弄了事了?
其实对于现在的中国动画电影,如果能做到高仿也是件挺了不起的事情,但我开始觉得这事有点行不通了,从前的中国动画片在世界上还有立足之地,是因为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在里面,现在学个四不像,似乎越来越没有存在的必要。
与其跟在美国和日本后面东施效颦,也许法国动画片坚守自己的人文理念、不哗众取宠的自处之道更具有启发性,他们用简单的技术手段同样可以制作出高端的艺术精品来,中国动画电影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路该怎么走了。
【环球时报】
这电影我没看,本来还想去支持一下的,但看到天津电影集团执行导演董大可的话后,我决定这辈子不看这部可能傻逼到极点的电影。
他是这样说的:“《兔侠传奇》所有主创齐呼:‘打倒文化汉奸一切拿来妄图吸金的伪国产,文化战争誓不低头,为中国动漫而战,血战到底!!
’”这句话不管是不是所有主创们被代表了,还是真的是这样的想法,哥都不陪你们玩,你们也不配让我去看这部操蛋的电影。
国产动画电影要发展没错,踏踏实实做事,好好搞创作,把画面与剧本都钻研好了,呈现给观众一盘好菜。
别把些东拼西凑的乱玩意拿出来当满汉全席上,你以为你是达芬奇啊。
达芬奇现在哭死了都没人理,你这样的小破把戏,连电话里的小骗子都不如。
电影有没有,质量高不高,不是靠你喊两句傻X到极点的脑残言论就能一下子放卫星般搞大跃进了。
你看你那兔侠设计的辨识度有多低?
他那2成让人恶心到想吐的造型,别说去看了,连多瞅一眼都觉得反胃。
好吧,你说你们创意来得早,为什么还和人家功夫熊猫的造型都重了?
重了也就重了,人家都出来两部了,你这第一泡屎才拉出来,还是板结的,恶不恶心人啊!
“打倒文化汉奸”,好大的口气啊。
毛爷爷再世,或许会赏你两口饭吃,让你出来当一回穿开裆裤的红小兵。
现在都他娘的21世纪了,你拿着一部商业片来说“打倒文化汉奸”,这尼妹噢。
电影里用的哪些技法不是西洋的,你的3D是学谁的?
你穿西装打领带喝洋酒,是哪里来的?
人家着骑驴找驴,贼喊捉贼,你当着汉奸还想把别人都骂成汉奸,这事可不成。
汉奸你慢慢当好了,哥只想做好自己的屁民,谁给咱拍好电影,咱看谁的。
至于您这个兔儿爷,还是能滚多远是多远吧。
“伪国产”,这话真是应了《兔侠传奇》这电影。
您再怎么吹它是实打实的中国原创,它也满身都是好来坞的影子。
以前叫伪满洲,那是因为中国人都不承认它的独立地位;以前叫汪伪政权,那也是中国人都不承认他是中国的政府。
现在您想说谁叫“伪国产”,有本事让《兔侠传奇》来搞次投票,看中国人承认不承认您的“独立地位”。
别装大尾巴狼了,还是夹着尾巴做您的人吧。
“文化战争”?
我呸!
懂不懂什么叫文化?
为什么好莱坞的电影能够占据中国市场?
中国的教科书里就讲,先进的文化总会同化落后的文化,所以少数民族政权都会被汉文化所同化。
现在连您那《兔侠传奇》都被好莱坞的技术与风格所同化,您还好意思提“文化”?
至于说中国动漫,真不敢靠您这种满是文革心态的红卫兵来带领,要不然除了大跃进,就是放卫星,吹起来没完没了,肯定会使中国动画来个三年大饥荒。
那中国动画电影可真得喝西北风去喽。
最后,我呸!
垃圾。
画面不错,但故事不适合成年人,小孩子应该很喜欢
联合国开会是中国大使嘲笑蒙古国大使说:你们国家海都没有居然海又海军?!蒙古国大使淡定的回答到:你们还不是一样有文化部!?给它一颗星是因为让我想起了这个笑话。另外:给五星的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SHI。
干掉熊猫,你就是国宝。
抄袭功夫熊猫
对于国产动画电影,技术层面的进步让人满意,背景是用心做了的,但人物形象比较失败,而且有很重的模仿《功夫熊猫》的痕迹。5/10
那么枯燥乏味恶趣味的台词,像极了80年代末的香港片,恰好我还是看的粤语版本。人物造型谈不上可爱,人物对白也谈不上搞笑,剧情本身也是属于类型片,这部片子简单来说就是乏善可陈
影片开片太山寨了,看下去才发现不是《功夫兔爷》。画出、台词都不错,故事嘛还是老套。中国武侠,难道一定要走争霸恩怨路线么?国产鼓励下,打四星吧。
虽猛一看有模仿功夫熊猫的嫌疑,但仔细看去却有明显的区别,故事的结构少了原来那种成人的视角,整体不错。
相比外国动画来说确实显得不足,但在国产动画中已经是十分不错的。剧情虽有些老套但不影响对观看。不能用太成年的眼光看整部电影的剧情。
也不是不能看吧,就是一个特别常见的主线,串着一个个特别春晚小品气质的段子?画面也还行,猫很美少女,主角让人颇为烦躁……
徐铮配音那段从头笑到尾。不过这个3D效果还真是不如没有。本来给了4星,看到那么多恶意刷一星的,决定给5星了。
烂的无以复加
如果没有《功夫熊猫》,这部将成为传奇。可惜……已经输在起跑线。
知耻而后勇 山寨不可耻
虽然有模仿的痕迹,但相比其他国产动画,还是有进步,值得鼓励
国产动画三连看,其实从制作来说还像模像样的,要求不能太高,学好莱坞请了几个明星配音但效果甚差,白熊化装成熊猫被痛扁是有暗示的吗...结果票房出来后就讽刺了
被森森滴恶心到了
动画还不错,剧情有点嫩。
三星是种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