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重发 写于2007年2月14日 之前写过《黑暗中的最后一点光明》的文章,主旨阐述黑暗中的最后一点光明,是在于人自己。
今天,看了一部励志的片子,想到要写的是一篇题目相像的文章——黑暗中的另外一点光明。
故事的名字叫《重振球风》,06年美国励志片。
其实我一直很喜欢励志片。
可能因为我的志气,就是需要被这样鼓励的,又或者我就是这样子类型的人,反正,励志片,总是很 to my taste 的。
这一部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这样的故事,看起来总是特别有真实感。
片子结束的时候还专门放了真实生活状态下的主人公的生活,的讲话。
听到那个现实中的教练说着电影中的教练教训他们的同样台词,才知道,原来,真实的他们,真的是这样过来的。
故事讲述的是一群人,这群人的情况就相当于中国的少教所里的孩子。
在美国,这样一群人经过一定的时间的少教所的日子后,重新回到社会,而其中75%会回到这里或者成年了去监狱,又或者是死在街上。
这是如何耸人听闻的一个比例啊。
但这是事实。
肖恩·波特就是管这样孩子们的一个管理员,孩子们也习惯在不乖之后被肖恩抓去禁闭室。
日子就这样过去,一日又一日。
肖恩努力想改变这些孩子,但是成效甚微。
当昨天送出去的孩子,今天已经横尸街头的时候,他觉得他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当他坐在电视机前,看见电视里转播着的美国职业橄榄球赛的时候,他想,不如,我们换点什么试试吧。
于是有了MUSTANGS。
M-U-S-T-A-N-G-S。
这是花了很多努力才能建成的队伍。
他们曾经怀疑,他们曾经失落,但是他们在继续,当一切到12月的时候,虽然他们并没有在决赛中胜出,但是他们成为赢家,他们不再是昨日那个帮派的混混,他们是亲人们的骄傲。
离开少教所后,他们中还是有人重新犯罪,但是更多的人,过着可以另他们自豪的生活…… 我说过,黑暗中的最后一点光,是在于人自己。
没错。
因为任何事的放弃,都是人自己熄灭那最后一点光。
但是,在黑暗的时候,可以有另外的一点光。
是那另外一点光助长着我们的信念,让心中之火越烧越旺,把黑暗变成光明。
那另一点光,是别人的信任,鼓励,和尝试。
是这些催化剂,使得也许原本石头似的人也反应起来。
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成为某个人的启明灯和催化剂,请不要吝啬,给他/她多一些支持……
我们学校成立了自己的篮球队,那些年轻人在一起天天训练,他们,在我看来,个个都很独,喜欢装B,但后来我惊奇的发现:他们居然学会了传球,学会了认真对待比赛。
我想这与教练分不开,每每看到教练在场下大喊大叫,都会感觉,教练的作用。
无意间,在CCTV6看了这部影片,又是在一个不起眼的时间,不是佳片有约,没有郑重预告,就进入了眼睛。
它使我发现,伟大的教练,不只是教你怎么打球,还真正教你如何做人,慰藉你的心灵。
以前,我总是瞧不起这些所谓的“小角色”,总是想要当大政治家,大企业家,以为那叫成功。
现在看来如果能在一个地方,哪怕一个小地方,掌握一点权力,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为一些人(不再是人民)做些事情,那就是成功!
成功不在于赚多少钱,名气多大,而是自我能否实现,能不能帮助人去过幸福的生活,实现他们的梦想。
今天下午,也在《独唱团》看了一篇文章,写的是我们要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看了《重振球风》,更加坚定了这个理念。
以前,我对待一些问题,不会认真,或者以为没意思,或者觉得不重要。
在对待麻烦时逃避,抱怨(如被老师指出错误,没有反应,只是低头,而不是配合着处理,并不断改正)从今天起,我要勇敢面对生活,积极的处理面对的问题,对经历的事情要认真反思,对生活充满激情,对每一件事都认真对待
又是一部体育励志电影,其实内容让我想起了漫画名作《ROOKIES》。
作为真人改变电影,桥段什么的其实没什么新意。
而且并没有表现出这支少管所队伍的培养和其他普通学校问题青年培养上的区别来。
最终的结局让人感叹,毕竟体育的力量不是无限的啊,离开球队后也照样有人堕落而死。。。
常觉得友情需要经历磨难,让人恐惧的巨大磨难。
这是0或者100的区别,孤注一掷的豪迈。
共生死,才能常相依。
这是兄弟连里教会我的,我在这部片子里也看到了同样的羁绊。
我们不需要共同的学校,共同的背景。
我们只需要共同的目的,一起努力,to be the winners。
昔日帮派成员的互相理解,我觉得这像是美国意志的体现——两党在共同的目标下可以摒弃异见,一致对外。
最近才看的《无畏的希望》,不知不觉总联想到美国政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都有自己不被理解的一面。
是要坚持自己的痛苦并一路忍受下去,还是跳出仇恨的漩涡寻找一片宁静的天地。
环境由人形成,而环境也造就人。
自出生到死亡,人和环境互相影响制约。
有时,就像泥沼,各自都挣脱不开。
很难说片中最后的逃离是否是完美结局,石头大爷在监狱中的信心教育是否是好的方式。
毕竟社会环境还未有改变,88和95依旧存在,那类似片中开头这样的悲剧一定也会重演。
只是,是否每一个weathers都可以遇到石头大爷呢?
他曾说,他为这些孩子没有一个如此好的母亲而感到惋惜。
那我要为千万个没有这样监狱守卫的被环境影响因为害怕恶而不得不成为恶的孩子们感到惋惜。
ROCK大爷少有的温情片,不过瞪眼的样子还是依旧吓人啊。
穿上了衣服看不到肌肉,可惜啊。
这是我看哭的电影,像这种一群人,为一个目标拼搏的故事 最容易感动我有一段 大家为了喝水 纷纷表示不训练 人们是不是只有面对共同的利益或共同的敌人的时候才能团结我不太喜欢这样说`听起来很自私换个说法吧,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团结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证明自己,保护你的兄弟,亲人PS: 我小时的老师TMD怎么就不教育我们,去把他们压扁!踢他们的屁股!放倒他们!!
看部电影把自己燃到爆炸,强森的演技逆天,一直都觉得看一群黑人挥洒汗水是一种享受。
电影讲述一帮少年犯边青重建信心的故事,他们当中有杀人犯,抢劫犯,加上西方国家帮派的风气,
这个比喻也确实透彻,少管所更像一个养猪场。
而作为他们的看护员,强森为他们组建一个橄榄球队,从一片不看好到连赢八场的壮举中,所有人都得到成长。
其实社会对边青的看法实在是根深蒂固,认为只要你做错一件事,如果这件错事再发生,便是你做的,影片没有对这点进行深层挖掘,我不是想酸什么,只是偶然的感想而已。
再回到电影,电影中强森对威利说出了自己与父亲的往事,队员们给强森母亲送上最后的祝福,一幕一幕感动构筑了这部电影最真实的感觉。
其实边青也会有重头来过的机会,可惜这个社会所给的尺度不够宽容,他们缺少的或许是一份原谅,需要的只是一次支持,希望你看向他们的眼光中不只有复杂和怜悯,多一些赞许,少一些怀疑,也许你拯救的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这部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希望这个世界多一些可以用如此多精力去为他们营造一次可以成为英雄的机会的人。
每个人都可以是冠军,每个人都能成为胜者。
“在美国,有超过12万的青少年被关押在拘留中心。
释放后,他们当中75%的人会重回监狱或者横尸街头。
下面讲述的是发生基尔帕特里克少管中心里一些想改变现状的人们的真实故事。
”影片就在这样的片头字幕中开始了,又是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
似乎有了真实的故事做后盾观众就会对影片的情节更加的重视,先获得一定量的印象分。
不同于Invincible经济大萧条背景相对温和的情节,Gridiron Gang中展现出的更多的是黑人帮派间的冲突。
街头开枪对射都是家常便饭,2亿国民2亿枪的美国,拉帮结派的街头小混混要么横尸街头要么进入少管所。
在少管所依旧是冲突不断,帮派间的恩怨无止无休。
Gridiron Gang这个片名也就有了新的含义,中文的重振球风可以说基本没有翻译出原英文名的双关含义。
gridiron这个词本意是烤架的意思,因为美式橄榄球的球场上是长方形画有很多平行线,很想烤架的样子所以被引申为美式橄榄球场的意思;gang是帮派是意思,所以Gridiron Gang可以被引申成是橄榄球帮派的意思,也含有片中通过橄榄球队把之前的帮派小混混们融合在一起的含义。
本片的片名不是第一次被使用,而是改编自曾获艾美奖肯定的电视记录片《Gridiron Gang》(1993),当年的记录片导演李·斯坦利(Lee Stanley)如今成为了《重振球风》一片的制片人。
片中另外一个亮点当然就是Rock了,一身肌肉的硬汉形象,不仅外型而且亲身经历也和片中的情节有几分暗合:“主演德威恩·约翰逊与主人公西恩·波特的经历颇为相似,他们都曾是问题少年,都是依靠着橄榄球运动开拓了积极的人生。
约翰逊在满14岁之前就曾被捕6次,17岁之时该记录又上升为9次,在一名好心教官的积极引导下,约翰逊参加了高中球队的新人选拔赛。
从此,橄榄球赛场成为了约翰逊发泄青春激情的理想场所,赢得了奖学金的约翰逊又成为了迈阿密大学校队的闪亮一员,最终他因伤遗憾地放弃了成为职业橄榄球员的梦想,进而凭借着优秀的身体素质和敏捷的身手成长为职业摔角界的巨星和好莱坞的动作明星,所以,担纲出演的约翰逊自认为演绎起波特的故事颇为得心应手,就像是在回眸自己的青春过往。
”本片是一个纯粹的Macho Movie,片中没有认识女性花瓶角色,全片的重点完全放在球场上面,展现训练和比赛的过程占据了大量时间。
片中唯一一个比较重要的女性角色就是Rock的母亲了,经常看美剧的朋友应该会认出来正是"Lost"中的Rose。
应该说导演掌控全片的能力还算不错,125分钟的片子并未让人感觉冗长,人物的性格描写也比较到位。
尤其能让人感到片子真实性的是最后片尾部分真实的西恩·波特的纪录片出现,片中人物的真实原型出现,把真实故事改编这一要点一玩到底。
重振球风巨石强森的作品 老掉牙的体育励志篇老掉牙的咸鱼翻身,低谷小高潮打击振作努力获得成功 历数片中人物的结果在导演的努力下 整部片子还是按着这样的节奏一步步坚强的走到片尾Rock是出名的硬汉 结果难得在整部片子里不需要他展示任何的肌肉和力量,唯一显示一下体力的镜头也仅限于让威利振作起来 在规定的距离内冲过他的防守…… 展示演技 好像有点为难了Rock,不过总算片中人物是一个不拘言笑的运动员, 努力向上拼搏是他的品质。
那么脸上少点表情也理所应当,当然 Rock还是在禁闭室展现了一把演技, 威利提及肖恩的父亲, Rock居然在屏幕上展现出一个非常复杂欲言又止的表情, 半天才憋出一句直到现在 还流下一行热泪。
估计还真是硬汉的第一滴泪,不过总的来说 教练的那种经验丰富,不善控制情绪以及人情味足这几天, 在导演编剧硬汉的努力下 ,也算值展现了一把,毕竟教练不是这部片子的重点, Rock的出演 难免有点拓展戏路屈尊的感觉 当然 他被骗拉入泳池的一幕还是让人忍俊不禁的,难免会心一笑片中那些孩子们噢不 囚犯们犟头倔脑的样子 一个个老子天下第一谁也不服谁的气势倒是一个个表现得凌厉尽致,人多戏杂 ,也没啥表现空间,不过4分卫里昂倒是让我记住了他 除了 卖毒品 数学好, 场上头脑清晰,就剩下他瘦瘦长长的个子和一张大嘴,演技不去说它, 能在群戏里让人记住自己的样子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门外汉也看不出其他什么了 不管是电影还是橄榄球,总归片子还是让我感动了一把,虽然这次眼泪没有流下 PS: 肖恩的妈妈貌似就是Lost里面得癌症的老太太,怎么不幸又在片子里病故了?
最近发现我比较喜欢体育题材的电影,也很喜欢美国的橄榄球,主要是喜欢这项运动里体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的精神,美国的足球进步神速,应该跟他们从小就有比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关系吧(别跟我提中国那群国字号废物!
)一般这类题材的影片也都有一些励志的成分,也很煽情,这部影片也是一样,但是可惜的是感觉这部片子好象是一直在煽情似的,看着都累,而且故事情节太直白了,好象还有好多东西没有挖掘出来,也许换种方式表现会更好一些片子最后的片段,才知道这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可惜啊,拍的不好,男主角原来是美国的摔角选手,说实话他实在不太适合这个角色,类似《蝎子王》那样的题材才是他的强项,因为他四肢的发达程度相对来说应该更有优势,听他在那煽情,确实感觉怪怪的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今天有点发烧,说的实话而已
蛮好的一步运动电影。
用橄榄球来填补少年犯罪那些被抽空的部分。
训练,退出,挫折,失败,甚至枪击。
最后教练和队员们坚持下来了。
从开始的失败者真正的有了成长,变成了成功的人。
虽然最后还是有一些队员重回老路,或者依然卷入帮派斗争中失去生命,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人生命被改写,走上了正路。
典型的美式体育励志片,不过犯罪主要还是环境影响,人人都有枪,枪杀案件还能少得了?!
当你习惯了做一个失败者,就不知道怎样努力去做胜利者。
岩石变成了教练,问题少年也并非一无是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失败都不敢面对。
真实改编的体育类励志电影,反映了一次对于少年犯的成功改造。因为故事内核偏弱,显得整部电影有些拖沓。应该聚焦一下当时允许这支球队参赛的高中橄榄球赛联盟,他们之中发生的争论、妥协、做出同意参赛的决定,这些瞬间或许比这些孩子们如何训练、比赛更有意义。2018年8月Netflix观影
和麦克法兰异曲同工,但比麦克法兰差了很多。
励志电影_^
看过~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相当励志,比速度激情系列,06年巨石强森身材逊色太多,原来这几年Johnson自我修炼更加励志。
励志片真心是没有什么突破,没有什么变化。。。
很不错的橄榄球电影。
可能是对橄榄球的无感,无法彻底的代入
还可以,镜头感挺好的,本来不太感冒黄滤镜的我,觉得这里的滤镜用得挺恰当的
拍这种类型片,美国人是无敌的
也就美国片敢这么想吧,没什么意思
挺无聊的励志片,是班主任作思想教育是全班看的....没感觉........
太过于煽情了,太多的慢镜头显得不真实。但是片尾的记录纪实我很喜欢,游戏鼓励性的台词还是不错的
the rock少年监狱管理员这样的身材有人敢做乱吗?剧情不重要,让我难忘的是看这部戏让我在澳门机场错过了飞机= =”
青少年看很好!
重点是:它源自真实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