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的风格印象,旋转镜头看起来满足多角度的观察的欲望,视觉冲击力超赞。
一部体现日本价值观的电影。
片中的场景与打斗的交相呼应,使人内心时而舒畅时而紧张,而段落的时间控制也很到位。
比较喜欢azumi的眼神,片中的她的命运曾有过改变的机会,可是她的命运很可悲,命运之神选中了她。
让我倍感钦佩的是,做出了选择是艰难的。
一路下去同样的选择,或许是她明白自己命运了。
跟随自己的命运还是做真实的自己,恩!
这是个问题。
片中塑造了一个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并努力实现自己的职责的人。
下一个刺杀目标成功了。
不知道她会不会选择做真实自己呢?
答案不重要,选择,接受选择,承担其选择的代价这才是这部片子的全部意义。
我看到有6.4分差点都要怀疑,大家看的是不是和我同一部片子。
再看看,竟然还拿了不少奖。
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审美和大众似乎差了很多。
不过,我还是要很坚强地把槽点说完。
先是,故事部分。
总的来说,就是一群刺客和被刺杀对象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其实也没有智的成分。
虽然你看上去很多人,但都只会一个个地上去。
连勘兵卫和其中一个人僵持并占优势的时候,其他人都像看戏一样。
喂,上去补个刀会死啊。
勘兵卫应该算是里面智商比较高的了,但也比较捉急。
看上去NB哄哄的枪,基本上就用来装B了。
你对得起看你擦枪这么久的观众么。
枪在最后那一段也用上了,但基本上就属于亮个相的样子。
其实,战国后期,霓虹的火枪在这种对个体的战斗里的应用情况也不是很清楚。
但你要么就都玩冷兵器,还能突出文化特点。
弄几把枪出来,不伦不类,成何体统。
还有,在一挑几百的情况下,你用大炮,用两排火枪,真的不是卧底派你来的?
另一点是,不知道导演为什么要玩真么实的历史背景,架空难道不好么?
德川家康能训练这么吊炸天的5个刺客,那训练50个哪里要熬过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这么久,直接就干起来啦。
再有,画面部分。
首先特效是很渣很渣的水平。
如果国内某些仙侠电视剧水平是5毛的话。
这个里面的特效估计不超过1块。
飞猿最后浮夸地被炸飞那个,是武藏与小次郎乱入吗?
另一点,你要通过断头断手喷血来变现暴力完全没问题,但特效什么的可不可以认真一点。
偷都掉下来了难道不应该喷血吗……最后的百人斩,除了剑上面有血,一些群演脸上有血,一路杀过来,没有溅血也是6666。
还有,打斗的基本上刀挥一下人就倒了,喂,根本没碰到人好不好。
还有人单手握剑一路连砍十几人的。
喂,你们拿的不是激光剑,不是倚天剑,你们不会放冲击波诶。
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用个中国武指呢。
轻功的场景更搞笑。
最后的直接飞到船上就已经bug。
大概83min那里,分明看到实实地踩在东西上面飞出去的,但偏要弄出轻功效果。
估计是后期处理掉了。
但效果很差啊,直接出戏了。
你干脆弄几个箱子让他踩好了。
再次,最后决战那两次纵向360°镜头旋转,实在看醉啦,意义不明。
接着,人物。
我还想建国开场挂掉后面用什么方式回归。
结果,硬是真的没再出来。
同理,瑛太。
还有国民彩,你一部电影下来,作为主角,不受点什么伤,就一路吊打过来,难道有意思……?
另外,全片的人物塑造出来还算鲜明的,除了阿墨和美女丸,其他都几乎只是一个个名字。
性格扁平,描写苍白。
美女丸的角色类似火云邪神,但效果出来大概只有火云邪神的三成。
人物方面唯一的亮点,是国民彩90min前后那段和服,直接美cry。
硬将这部电影从负一星到一星。
最后,内容。
很多方面都浅浅地涉及了一下。
八重代表的是反战思想,不过是消极反战,不断逃避。
月斋是有政治理想的,为了国家可以牺牲很多。
浮业是典型狂热追随者,只管完成任务,不思考。
阿墨大概代表的就是导演的观点了。
反对战争,但不怕战争。
同时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
很主流的观点。
但全片对这个问题的跟踪深入与探讨相当粗浅。
只能说是聊胜于无的程度。
另一个亮点是阿墨和八重CP。
要是拍成百合片,我估计会比现在好不少。
毕竟这对CP颜值挺高。
但粗略地点了点关于心灵归属、关于友情的话题。
但也就点了点。
我认为,导演主要还是想展现日本武士、忍者、日本格斗,等一系列文化,和人类最原始的血与肉的战斗。
是有一点,但撑不起140min。
暴力方面,画面效果太差太差。
通过一个女性角色来表现这些,算是亮点。
但当这个选角成为唯一亮点,这部电影也够糟糕的。
最后,真心觉得阿墨和八重那段可以拓展成百合片呀。
日本的古装动作大片屡屡让我囧。
虽说是号称大制作,但这个武打动作咋看上去就那么假呢……而且没有华丽的招数,所有人都是一致的武士刀,所谓的高手过招也就是看谁出刀快,然后砍呀砍,砍呀砍,砍呀砍,啪!
胜负已定。
我想我一定是被金庸爷爷、黄飞鸿、张艺谋之类的虐惯了,高手过招怎么着也得几个时辰吧= =|||,更别说那几天几夜的了。
电影也没我想象的那么糟,用了不少当红的人,比如小栗旬(一上来就死了= =+)、成宫宽贵、北村一辉(红吗?
),当然,让我看的最大动力还是我家小田切让他在里面饰演一个超级大反派-嗜血变态男-最上美女丸(这名字真是符合……)。
其感觉就是(某麦:绝对不是西门吹雪!
众人:谁也没说话啊……):白衣胜雪长发飘飘手持玫瑰媚笑众生从头到脚……妖里妖气……虽然普遍都没办法接受小田切走这样的路线。
可我对这种type就是没办法啊!
妖男总是让我热血沸腾!
美女丸还小小的被男人占了一下便宜,果然古代日本的男色很盛行的说说正经的,古代的人把使命看得很重,而这种使命往往都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的。
价值观是件很重要的是,活在现代真是好。
过去看过北野武的《坐头镇》,感觉虽然血腥,但是片中武士出剑的姿势和伤者喷血的镜头很是印象深刻!
所以,看见《阿墨》这片子就想回味一下日本人的暴力美学:)不知道是自己挑剔还是什么,觉得阿墨的扮演者很漂亮清纯但过于现代——那头发是染过的,那衣服短的令人想入非非——虽然杀手就是一身短打但片中的性意味也太浓了吧,日本的欣赏趣味吧:(一开始就对此片印象大打折扣!
你说血腥吧,比不上北野武,杀人镜头还拖沓;想拍出点儿对生命意义的反思,又把这一点拍的太过明显,好像愣逼着观众想意义似的!最后,发现该杀的人还没杀完,看出来了吧,导演当初就是想拍两集的,想多赚钱而已,我说2个小时的片儿怎么就那么不紧凑啊,原来如此!!
哈哈~
是此剧开启了我的武士片大门,让我看到了很多顶级大片。
2003年人生的低谷看的此片,打开了一扇完美的门。
后来看了第二部,带子雄狼系列,七武士,用心棒,武士的一份,乱,影武者,椿三十郎,大菩萨岭,切腹等完美的武士片。
阿墨第一部最闪亮的星美女丸,太出彩了。
当时经历少看不懂,他到底是什么情况,回看以后才明白。
我有一个邪恶的角色和他有得比,就是杀手里昂那个坏警察,一东一西,2个经典。
第二部女弓箭手是亮点,去年才醒悟她好像女神张敏,哈哈哈。
我觉得片中值得一看的就是那个身着白衣,手拿一支玫瑰的精神有点问题的“美女丸”,他的性格特别鲜明,从一开始杀其中一个男刺客的戏份,就表现出来了,他喜欢折磨人,喜欢追求最强的剑法,同时喜欢用剑法击败人的心和身,真是可以作为《侍魂》游戏里的一个新角色了。
可惜最后被那个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狗屎美少女斩杀,阿墨也变强的太快了吧,一下子就百人斩,我看她那细胳膊连柴都劈不断,挥刀的动作很没力度,练一个月剑道白练了,《女座头市》里的女人的剑戏份都比她好多了,垃圾女人,拍av去吧,ps电影里她裙子再短一点,露多一点,会更有看点。
看了《少女杀手阿墨》以后,觉得这是编剧的成功,导演的失败。
这部影片好在哪里,差在哪里,我想还是有必要说一下(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这篇影评主要谈几个方面:此部电影蒙太奇的独到之处、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之高、以及最后收场的落差之大、以及如何才能给观众留悬念、最后说下这部电影真正要表达的东西。
首先说下这部电影的转场与剪辑,这是非常独特的。
转场的思路从来都是生拉硬拽,但是有节奏,有寓意。
这种转场既省钱又达到了艺术效果,资金不多的导演可以借鉴。
首先,这部电影从眼睛里转场非常出彩!
即少了交代情节的麻烦,又增添了几分深刻,比如:一开始乌鸦的眼睛、替身尸体的眼睛、最后碧海蓝天映入阿墨的眼睛;再者,阿莫从小到大一个蒙太奇镜头就够了,这镜头就一秒,依次是:回眸、正打、蒙太奇从童年孩子般懵懂的脸变形为成年后带有杀气的脸。
这转场行云流水,快速、省钱、利落。
紧接的转场更妙,一道白光,屏幕全白,直接跳到树林里风卷落叶的打斗情节,这都是生拉硬拽的,但是因为有了节奏,有了寓意,加上音乐,显得行云流水。
白色突出了少女阿墨的天真烂漫如一张白纸,瞬间全白的力度又体现杀手的冷血性格,这种转场完全是用了生拉硬拽的强奸观众的低成本土匪式做法,但是达到了艺术的新高度,四两拨千斤,值得借鉴!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美国往事》里推蜡烛的烛光,然后拉到不同时空的灯光,也是转场,但是听说是《美国往事》差不多最烧钱的转场。
当然,那样转场有独到的艺术效果,如果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显然《美国往事》的转场更胜一筹,如果你愿意多花几千万甚至上亿去追求那百分之一的艺术效果我没话说,要是我也会那么干,艺术必须要追求完美,否则就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而不是导演。
但不是是个导演都烧得起那种钱的,如果你的名气还没有大到翻云覆雨,投资商肯定不会由着你的性子胡来,所以我们要学会低成本的生存。
但是,白光后的森林有一点令我大为费解,转场到风卷落叶的树林后,后面的白光是怎么回事?
树林里会有白光吗?
艺术可以有表达,但是不能太写意了,不能像《三峡好人》里平地飞楼和天空的飞碟一样(《三峡好人》这部影片被许多老师当做经典影片,尤其是那两个灵异现象被说成如何的奇峰迭起,但我个人的看法很是不以为然)。
真正的艺术不是自己凭空胡乱搞个丫丫来强奸观众,就算不屑于做到平实,起码也要在符合逻辑的画面上显出主题的深刻,除非你拍的是科幻片,或者像王家卫导演那种风格,王家卫导演虽然蒙太奇用得多,批评王家卫风格的老师也很多,但是,到现在为止我只看到奇思妙想,没有看到一个胡来的镜头,每个镜头都立得住,都有它的艺术支点而且符合主题的逻辑。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所以,“说思想”是一种很不高明的做法,要观众看什么,不如随观众看什么,但是你得有那个功力,控场可以控到整个画面观众就注意你要表达的那个点。
如果把树叶背后的白光去了,既能显得树林的阴森,又能体现出杀手冷血的意境,就更贴近主题了,当然这是我个人看法。
其次说一下这部影片要表达的思想,这是我认为这个影片最吊诡的东西,前后矛盾。
影片一直在讨论一个话题:想要和平,是要以战止战,还是唤醒人类内心的良知?
我看到了一个有高度的编剧,同时也看到了一个追求名利的导演。
导演并没有把编剧想要表达的思想表现出来,反而把好好的剧本拉低了。
影片一开始要表达的是人类极力得想要表达一种思想,就是以战止战。
从少女杀手阿墨一开始天真的笑容,到她和同伴杀死了各自最要好的朋友,再到强忍着眼泪看到恶人屠村而不能拔刀相助,最后到对浪迹江湖的艺人的生活方式无比的向往,以及到最后终于完成使命,漂浮在海面,眼睛里映射的碧海蓝天。
这些无时无刻不体现出阿墨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杀戮的厌恶。
她不断的问自己:“杀人,真的能换来天下太平吗?
”还是那句话,善恶在心,而不在形式,只要世人的功利心不除,杀戮和战争就永远不会终止,这是编剧要在这个影片里要表达的东西。
影片到阿墨眼中的碧海蓝天就已经结束了,这是最恰当的一个结束点,我想也是编剧希望结束的点。
可是导演并不甘心,想要引导观众看续集,所以最后阿墨仍然带着杀人任务退场了,剧本的高度从战争与和平的主题,拉低到阿墨去杀人的主题,影片也就此结束了。
导演自以为给观众留了悬念,却不知道这种做法已经让影片索然无味了。
我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很会拍动作片的导演,但是不是一个有思想高度的导演。
因为您去看片子里的动作镜头,不费钱,用慢镜头升格与快镜头切换就能达到效果,这种表达另许多砸了很多钱把电影搞得像电子游戏一样的导演汗颜。
这是值得肯定的,也是要学习和借鉴的。
我看懂了,导演是要绞尽脑汁给观众留个悬念,好有下次拍片的机会,再接到活,再赚一笔钱。
编剧遇到这样的导演真是无望了,这导演的行为我个人的浅见是:骑着驴找驴,守着宝藏要饭。
真正的悬念不是告诉观众故事还没有讲完,而是故事讲完了,却给人留下无尽的思考。
这样的话,不用你留悬念,观众自然会关注续集的。
而剧本的高度很高,已经上升到了战争、人性、善恶的高度,而导演最后却偏偏拉低到了复仇和杀戮的层次。
真没法说了。
说到悬念,我想举一个例子。
以前做培训的时候,一个做生意的人说:“看我做生意这么成功,是不是要塑个像啊?
以供后人瞻仰!
”我说:“一定要塑一个,否则后人就没有机会把你的耳朵敲掉,就没有机会在你的身上写着:某某到此一游”。
他说:“会有那么惨吗?
”我说:“历代的雕像大概都是这种命运,你不信可以去看看。
”上面的案例就是典型的不会给人留悬念,真正的悬念是在人的心里,活在人们的心中,你那个臭皮囊有什么用?
还要把他雕刻下来,真是没事干了。
所以,会留悬念的人总是把事情做好,好到让人忘记不掉,会留悬念的导演会把他的艺术品做得近乎完美,让人催着他拍续集。
我向来有一个观念,不一定对,但是我的观点:把人缘搞得八面玲珑,不如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艺术是相通的,任何东西到了一定的高度都可以成为艺术,在商界,你的顾客不会因为和你关系好而买你的货,恰恰是因为你的商品好才买的;在影视界,观众不会因为导演留个悬念就看续集,而是因为第一集拍得有高度才有意犹未尽的欲望;在人际,人们不会因为你八面玲珑再刻个雕像而记住你,恰恰是因为你做人做得好才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所以一代女皇武则天就立了一个无字碑,功过留给后人说去吧,反正自己是唯一的女皇帝,在任期间把国家治理得繁荣昌盛。
这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智慧。
我希望我们能稍微借鉴一下这些流传下来的智慧。
最后想谈一下战争和平以及科技映射到我们现实层面的东西。
我们发明了火药,而我们用火药制成了烟花,非常开心的玩耍。
可是别的国家利用我们的发明用火药制成了洋枪大炮。
有人还说我们不聪明,为什么不用火药的威力去征服世界?
反而让外国人利用我们发明的火药来打我们。
如果从生存的层面上来说,的确该早点发明出枪炮。
但是,如果人类一直用火药来制作烟花娱乐,世界上又该有多少人免于战争的屠杀,又会增添多少欢乐。
科技发展了那么多年,我只看到地球被科技和战争摧残的不像样子,今天被炸个坑,明天水被污染了,后天森林被砍掉了,然后许多动物都灭绝了,生态链都要断了自己还以为活得很好,包括今天的雾霾弄得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都不行了,我最佩服的就是人类天天这样胡搞,还一天天的很高兴。
这句话说得早了点,但这是我的看法:人类早晚会被科技逼得走投无路。
不只是《少女杀手阿墨》,战争与和平是个永恒的话题,而这部影片反映的是在战事迭起的年代里,人,该怎么做。
阿墨,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少女,唯一不同的是她的亲人都在战争中死亡了,她应该带着仇恨生活,还是应该活得像个女孩。
她柔软的肩膀是否能担起以战止战的责任,而以战止战是不是解决战乱的最好方式?
而学武的人应该像个杀手一样去杀人,还是像艺人一样过着漂泊而快乐的生活?
阿墨的眼睛里充满了对艺人的羡慕,可是冰冷的刀已经沾染了太多的鲜血,就算放下屠刀,此刻还能立地成佛吗?
阿墨,走了这么远,你放得下对死去生灵的那份愧疚吗?
你的眼睛是否还会呈现出学艺时单纯的喜悦?
谁,把你卷入战争?
又是谁,让你进退失据?
剑,无法止杀戮;而心,可以有苍生。
(删掉那个结尾,到碧海蓝天为止)这是这部影片真正留给我们思考的东西。
“我是一个杀手,随时准备着死。
”电影中的爱情总是流于理想主义,我们都知道。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爱我们理想中的爱情,但是我们在生活中找不到,所以只能存在于电影中。
“他说你很漂亮,他很想和你多呆一会,他真的很喜欢你。
”这句话很简单,放到如今时代,没几个女人会相信的简单。
话里的“他”在这句话说之前已经死了,可以说是为了保护心爱的女人而战斗至死。
如何心爱的女人?
我告诉你:某天,他和伙伴们到了一个集市,前面很多人正在看杂技表演,就凑上去一起看,突然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女孩,他对她一见钟情,情不自禁的上前对她说:“我叫日向。
”她笑了一下,回答道:“我叫雅叶。
”然后他们就聊了起来。
第二天,杂技团搬走了,他为了见她,和同伴一路追赶,却看到杂技团正被杀手屠杀,他们只救出了她一个人,于是她跟着他了。
他们不曾说过一句我爱你,他们也不曾相互了解,但是他们在一起了,我相信他们会永远在一起的。
我曾经在博客里多次写过我喜欢的爱情,单纯的,真挚的,永远的爱情。
他们两个认识不过一天,就在一起了,不是冲动,变故使然,因为同样到处漂流的生活,同样无依无靠的境地,心更单纯,更真挚,从而更亲近。
我喜欢这样的爱情。
虽然他死了,但是我觉得她会一辈子记住他的,能让你爱的人一辈子记住你,这样就够了。
这句话是电影的主角阿墨告诉雅叶的,阿墨最爱的男人已经死了,被她亲手杀了,没有选择,她只能那么做。
看到这里,我在想女人的爱到底是怎么样的?
也许以后,阿墨会认识其他男人,会爱上其他男人,会结婚,可是他们都不是她最爱的男人。
有些女人的最爱已经离去了,有些女人的最爱根本不存在。
总之,女人最爱的男人都已经死了。
这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男人,你会和一个怎么样的女人结婚?
两个只是为了结婚而结婚的人,还是永远记得另一个最爱的男人的女人?
女人,要么你和一个死人结婚,要么你和另一个活人结婚。
的确,活人是永远比不上死人的,但你能够珍惜的只有活人。
有一道心理测试题: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我的回答是:自杀。
对我这个追求完美的人来说,自杀真是一件好事情。
不仅是一种解脱,更是一种升华,半途而死的人永远是完美的,因为生命被定格在了一个完美的瞬间,达到了永恒。
电影最后阿墨回忆过去,最爱的男人曾经对她说过:“就算以后分开了,最终我们还是会在一起的,我会一直看护着你。
”顿时我感到很欣慰,原来即使无法在一起的两个人最终还是会在一起的。
连续看了《阿墨》和《阿墨2》,通常2都没有1好看,狗尾续貂者比比皆是,可以理解。
续集中惟一触动我的是影片最后,阿墨一个人离去的背影。
不是伟大英雄的黯然退场,也不是功成名就的急流勇退,她是一个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的杀手,她是一个失去最爱失去所有伙伴的女人,看着她的背影,我体会不出潇洒或悲伤,唯有孤独陪伴着她,陪伴着我。
“我是一个流浪汉,随时准备着死。
”燕迹秦清2007年2月20日凌晨
“究竟去向哪里”,也许是会越过大海找那个姐姐吧。
然而作为一个武士,她去向哪里,又曾经到过哪里。
一开始,我是在为“百人斩”这样华丽的场景而看,为一个女刺客潇洒凌厉的身姿而看,但最终,我看到的这些已然虚幻,心里留下的只是武士道的精神,一种震撼人心的精神。
当她的母亲死去,就已然注定她的命运。
战争!
死亡!
她憎恨这些,她决心消灭这些。
她跟随师傅而去。
在山里的日子是最快乐的,她收获了友情,收获了爱情,收获了亲情,收获了技艺。
直到,第一个使命降临的那一天……师傅竟然要求他们自相残杀。
他们错愕了,犹豫了。
不错,活下来的人将有坚硬的心,才真正适合成为一名武士。
然而,人怎会没有感情呢?
……使命?
还是情?
他们做出了选择,陆续拿起刀互相对峙。
奈知对她说“这是我们的命运”。
终于,迅捷而完美的一刀挥下,她杀了他,所爱的他。
他不怨她,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武士道,共同的使命。
成为武士,生死就已毫无意义,无需言语,他们都理解,活下去的人将代替死去的人继续走下去。
十个人瞬间只剩五个了。
终于,有人向师傅喊道“这到底是为什么”!
他们是为了消灭战争走到一起,消灭死亡走到一起,为什么这一切却要用至爱之人的血来洗礼?
没有人能回答他,因为世间本身就没有什么对错,满是疑问的人生却不容许有丝毫疑问,这就是武士。
“你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我为你悲哀……”杀了中正朝野,遇见了由子,她坚定的心也开始迷惑了。
自己真的是对的吗?
为了使命,手染血腥真的是对的吗?
促使战争爆发的真的都是坏人,真的都值得杀吗?
身边的同伴一个一个死去了,她多么渴望穿上由子那样的衣服,换上女孩的梳妆,平静祥和地过日子。
由子姐姐说“我不喜欢死亡,刀不适合你”,于是她决心放下了。
但放不放下的。
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贪婪,还有恶人,武士的刀就无法放下。
遭遇强盗后,由子终于明白,临别之际,她只是说“我在富山等你”,也许她唯一的心愿只是希望这个妹妹能好好活着。
师傅也走了,“一切都结束了……你要好好活着……”。
生命的最后,师傅放下了,如此相似,只是希望这个孩子,能活下去。
他们的爱才是她真正的支撑。
她只剩下使命了。
完成使命,她才会有一丝安慰,她才能对得起死在自己刀下的同伴,对得起亲人般的师傅,对得起自己信仰的武士道精神。
我们看到了,她杀死了最后一个人,但当使命结束,我们才发现她什么也没有了。
于是连勘兵卫也问她“你要去哪里”。
她没有回答。
我们不知道她要去向哪里,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曾经到达过。
她曾经完成使命,自己的、同伴的、师傅的使命。
尽管在爱与死中挣扎,尽管生活里无时无刻不是血与泪,尽管最终陪伴在她身边的只有那把冰冷的刀,但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目标,他们的意义,她实现了。
武士的人生,她成功了。
正如她所说,“他们一直陪伴在我身边”。
敬仰!
武士道!
感动!
武士道!
为了使命,不顾一切地前进!
同伴间超越生死的信任与托付!
即使她能活下来,也正是因为敌人信守“武士的承诺”。
在乱世,根本没有对错之分。
抛却生死,毫无顾忌地完成信仰,无怨无悔,不失为完满的一生。
他们有爱,但这种爱不会成为羁绊,因为他们共同的武士道让他们那样理解彼此。
我不认为这种武士道精神是日本独有的,它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被人们诠释。
我曾经很惊讶,竟然是孔子说出“知其不可而为之”。
如此固执地传播自己的思想,这就是他的“道”,一样无怨无悔。
我曾经很震撼,公孙杵臼对程婴说“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程婴成功辅佐赵武后说“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
”然后自杀。
一样的互相信任,一样的使命。
太多太多。
只是为了一个愿望,看轻生死,不计自我,共同担当,这样的一生真美好。
“是谁利用了我们,无关紧要!
”……只要有唯一的向往,这辈子,够了……(当初看完的感想,从blog上直接搬过来)
由于武艺过于高强,所以没有任务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出剑。
老子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至人如常,就是这个道理吧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上户彩,然后为之惊艳!
虽然,但是,所以。
说实话,这是我看过的最烂的日本片,除了上户彩还算中看的细腿之外,一无是处。如果上户彩是我喜欢的类型的话,我还能给3颗星,可惜了。
有种做旧感的电影。人物刻画很模式化,但是那点小爱情与小感动表现得蛮好的。
血腥得可以
为毛北村龙平就是喜欢把动作片拍的这么Cosplay,雷人啊。
瑛太和小栗旬20分钟就临便当,妖媚变态的小田切还挺让人喜欢
以杀止杀,少女忍者很卡娃依,这个日本功夫片也很牛B.
开挂的女主,小田切让不死就好了。
哦哟阵容那叫一个豪华
美少女从头杀到尾,那叫一个血腥啊,啧
小栗旬上来10分钟就被女主角上户彩杀了,该电影的主题是战争环境下,生不由己的漂亮姑娘不得不去冷血杀手。
冲这华丽丽的阵容我倒是很想给点好评的说,可是实乃烂片没办法,如果你像我一样对成宫宽贵 北村一辉 小田切让 小栗旬一干帅哥抱有执念可以去看看,不过帅哥们都是龙套,但我不知道主角是谁……小栗旬这是干嘛?上来就死?这也太龙套了点,还以为会复活……
最后的百人斩绝对过瘾。
多年前在冯侃家看的,不知道他还有几年出来
卡司华丽丽,强捧国民彩。凭什么阿墨是最强杀手,必杀绝技也没有,头脑计谋也没有,性格还劲劲儿的,就因为性别优势,身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天啦撸我居然眼拙到凭下巴痣才认出了手拿玫瑰,取人性命的白衣美人是让叔,认出前无感,认出后果然戴上了滤镜,怎么看怎么迷人。
上大学时看的 一直到现在依然觉得上户彩的脸很寡淡
考古一下上户彩和小栗旬,没想到。
哎 小栗旬就在里面演了十几分钟,拜托这怎么能叫主演呢?
最后那个男徒弟竟然诈尸用炸药送走了准备轰大炮的猿飞……故事一般般全看夸张的剑戟片打戏。上户彩还是没有什么力度啊8499变态boss最后死得太简单了,镜头晃得难受,加藤清正也随便就死了。女主这么狠要什么计划啊。平a不就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