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觉得一部国产青春励志剧还蛮好看,比某些傻逼冒泡的偶像剧好看多了。
或许是因为自己也是大学生吧,感觉就是在讲述自己的生活,所以挺亲切的。
还有女主角徐默涵也很漂亮,也是原因之一。
第一次写这种东西,但我不在乎什么格式什么语言,什么修辞。
我自己能看懂就好了。
或许很混乱,我想到哪写到哪。
寒假在家没事干,拿着遥控器循环式的按着,然后就看到这部电视剧了。
断断续续的看,大的情节也没落下。
前面讲的挺好,人物都很有个性,一个宿舍的女生也都很养眼,那个摇娇娇我很看好,性情很爽快,声音也个性,符合我的审美观呢。
最后也证明她确实能力很强。
至于那个骄阳,好人没好报就发生在他身上了,他这个角色设置就是好人没好报的,因为他太好了,他太能为别人考虑,他似乎是一个没有情欲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
我挺为他悲哀的。
我觉得他没什么做的不好。
或许一个人就不应该做的太好。
再说说那个谭冰,一个大男人,天天和一帮女人混一起这是不能理解的地方,或许是剧情限制吧,总之,我觉得谭冰不应该没有哥们。
他和刘美希的爱情就是注定的,刚开始我就觉得应该是他俩,你再也不能从这批人物里找出这么好配对的。
或许摇娇娇还有可能,如果真这样就太非主流了。。。
对于最后的结局,貌似是个大团圆。
但我并不看好,在中国,那个风力发电有点天方夜谭,我愿为徐默涵以后的生活祈祷,毕竟不现实。
还有刘美希,她的婆婆够她喝一壶的。
我主要是欣赏它讲了一些大学生现状的现实话题,至于讲的怎么样则是别的主题。
毕竟这样的作品不多,我还是挺喜欢的。
虽然艰苦但是很励志啊
今年,我也是大四,处于毕业的阶段,对于找工作深有体会,当每次银行来招聘时,单单学校就有上千人去争一两个岗位,而到了省统招的时候,那是多么巨大的群体。
我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失望,还好,也在这一次次的打击中找到了自信,从而,也让自己找到了一份还算可以的工作。
这还是有一点点的疏通关系。
这部连续剧反映了在大学毕业高潮时,找工作难已成为了一大难题。
有些人拿到一个又一个的OFFER,而有些人投了成千上万的简历,却收不到任何一个OFFER,心中的落差会是如何的大,只有深在其中的人才知道。
看了这部电视剧,作为有着同样遇境的一类,我觉得此片中徐默涵是最大的败笔,刘美曦和段强才是最大的赢家。
导演把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并没发挥出来,,,
身为大四人,校园、求职、社会,那片片零散碎片幕幕重现。
大后天就是毕业的离校的日子,我希望是咱宿舍最后离开的一个,就想好好一下宿舍那几个哥们。
做人不能让社会奴役,我有自己追求的东西,只是......生活的安逸往往容易使人将其淡忘!
从前随波逐流过,大二那年偶尔的开窍,让我有了自己的想法,人活着没有目标?
那与孤魂野鬼游荡无异。
有人说梦想这个东西很害人,之前确实为此一句不经意的话给我犹豫。
不禁自问,现阶段的我?!
有资格、有能力去实现我的梦吗?
做人现实点,简单点,也不就没那么多的烦恼、忧愁?
但......那个是我自己吗?
我很想对身边的朋友说:“我真的是个有理想有梦想的人!
”环顾四周,你我相濡以沫者之渺、相互忘于江湖者成群,最终我还是选择沉默是金!毕业之际我很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为何物,未来这一切是个未知数X,但是为着目标而勤奋、努力那的确是幸福的生活,这道方程终究解答方案我相信只有“勤奋”二字!
...剧中不思好学但精打细算小暴发户段强、盲目地为逃避就业参加考研大军的高欣、为求阔太生活曲线就业的路心仪、整天转在书堆里的表哥...这不是咱们专业的X,隔壁寝室的Y?
我几乎可以在每个剧中的主角找到身边跟他们相对的影子。
是啊,这就是大学里面形形式式的各种人至于各段情感纠葛,说实话,很实在,断然没有偶像剧那样过分的渲染熏陶,让人反感!
段强说:“过往我爱上白雪是因为他的脸蛋某程度上能赐予我虚荣,但终究长大了的我才明白与此相比现实却是两码事!
”这不禁让人深思,我们80后的爱情是否需要用不羁去炫耀?
...朋友可以相濡以沫,也可以相忘于江湖!
四年里终究有着让人回味的思忆,那晚在情人坡上你让我真正开口练了第一句口语...跟美女研究生度过的那个下午的黄昏...傻乎乎地跟她散步于林荫诉说彼此烦恼的夜晚...转眼间,她到了北京读研,她留学AUS,而她也有了自己的工作。
我?!
还清楚记得那年是大二,那年是大三,那年...是大四。
一些事...一些情...一些人...一些...浮云
看了电视,很想留徐默涵的发型有没有,清爽大方。
很爱徐默涵的不卑不亢的性格。
姚娇娇很霸气啊,刘美曦这个人物角色比较符合现实逻辑,她暗恋了谭冰那么久,她为友情爱情坚持,圆滑而不失原则,热心的帮助每一个人,对真心朋友倾心相待,最后她得到了一切她所在乎的。
真的很爱她。
为什么这样的女孩子都姓刘啊,我也有位这种性格的好朋友...
看到最后一集的时候,突变的情节让我有些应接不暇,可是,还是激动地欢呼雀跃起来!
不得不承认,到27集的时候,真的很失望,甚至有些不再想看了,因为,即便是像徐默涵一样的女孩,也得面对现实,那是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结果;即便有个声音告诉我,这才是真实的世界,可是心中仍然满心期待着,她还是那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她。
直到最后,我才渐渐明白,人都是有真实一面的,你需要去面对残酷的现实,你可以允许自己暂时的软弱,但是,心中的信仰永远不能丢,否则的话,你就不再是自己了。
看到徐默涵躺在柔软舒适的房间里,散乱着头发,被烟熏得咳嗽时,她或许就在考虑着自己的现在和将来,那个时候,她放不下的,还是恩情。
其实,很感慨,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那么地个性鲜明,都那么地让人喜欢,甚至是理想中朋友的化身。
坚强、善良、倔强的徐默涵,忠诚、友爱、活跃而又正直的美曦,无私、自信、优秀的谭冰,胸怀信仰、坚守、勇敢的陈晓光,爱调侃,随意,却又孝顺、有责任感的段强,还有可爱的姚娇娇和白雪,有情有义的餐饮大款骄阳大哥……似乎每一种品质在当时的情景下,都让人觉得非常难得,甚至有些不可思议,其实这是一些简单的决定,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做不到呢?
同样是面临毕业,而我们不需要像他们那样去为自己的明天艰难的追寻,开始时还会觉得有些好笑,可后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是我,会不会更显得慌乱而不知所措?
在一次次的选择面前,我会不会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理想?
相形见绌,很羡慕和佩服谭冰的坦然和淡定,或许在老人面前,这些80后就是有些不可一世, 可我们就是要有这股倔强,充满阳光,激情自信地向前,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应有的标志!
当看到他们在教学楼前仍学士帽的时候,很有感触,想到了很多很多,这一幕,我们在校园中看了三次,每一次都期待将来自己会穿上那一身有象征意义的衣服,眼下,就要实现了,会不会也像大家一样,欢呼地向天空扔出那一顶帽子呢?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有一些我一直追求的东西,矢志不渝,就像徐默涵最后说的,就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了,“在青涩中剥掉华而不实,在磨砺中长出傲骨英姿”。
内心激动之余,还有的,就是安宁。
毕业时刻,希望,我也能拥有这样的心境。
对于国产电视剧,情感、谍战、古装占据了大片江山,这种比较真实的青春励志片,算是不可多得的。
对于也要面临毕业的人儿来说,实在是看着很窝心。
其实呢,在某些地方,编剧是有些偏离了真实的大学生活,但我还是可以接受,毕竟这种电视剧已经是很难得了。
每一个人,刘美曦、徐默涵、段强、谭冰、姚娇娇......都是一类人的折射,但所有的人,就算是满脑歪门邪道的段强,都是一样的赤诚之心,这或许就是还没有真正步入社会的书卷气吧。
大学四年,一晃匆匆。
电视剧的整体节奏是明朗积极的,如同我们所有人的青春,都是骄阳底下最灿烂的花儿。
作为一个准大四的人,看完这部剧真有许多同感。
首先我们面临的环境是一样的,一方面,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让每一个人喘不过气来,另一方面,教育和实践的脱节让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饱受挑剔和指责。
就像谭冰说的,我们从小到大没有一天停止过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但是努力了那么十几年,最后发现自己是一个不被社会认可的人,这真是一种悲哀。
所幸的是,我们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在压力面前不会轻言放弃,我们擅于学习乐于求知,在一无所知时会用最短的时间获得知识的补充。。
第二,严重认同人和人是有差距的。
也认同大学是缩短人与人距离的地方,也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地方。
然而是长是短,不仅仅是因为努力造成的,先天的因素会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不是每一个人能够通过努力抵抗这一规律的。
比如剧中各位主人公一开始都是四处碰壁,找工作的屡屡遭淘汰,考研的铩羽而归,只有富二代们可以气定神闲地等待机会。
剧中很明显地反应了社会阶层的差距,贫苦出身的徐默涵就算学得再好,也会比家庭条件优异的姚娇娇们找工作找得更辛苦,最后出路可能还是返乡建设家乡。
农村出身的学生先天比城市出生的学生更不适应大城市的生存环境。
但这代表奋斗没有用,徐默涵给我最大的感动是,尽管贫穷,仍然能够通过努力保持自己的尊严,甚至能够赢得让自己引以为傲的资本。
她通过努力在大学取得了不是一般人所能取得的成绩,这就是她可以引以为傲的东西。
第三,无论如何,坚持自己的理想。
无论如何不能丧失自我。
前者代表是谭冰,不管怎样他都不委屈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用尊严和诚信换取好的工作。
后者代表是徐默涵,在剧中她是最悲催,从小到大面临的磨难最多,在大学受到的排挤也最多,找工作时碰壁也是最多的,但是她一直坚持这自我——守护尊严,保卫理想。
有人说面对骄阳的金钱诱惑,老徐差点沉沦。
我却并不那么认为,我觉得她是真心为骄阳的行为感动,因为他在她最困难的时候给了她最温暖的关怀,让她有了安全感。
但是她的内心也很矛盾,对骄阳的好也百般抗拒。
我想,无论如何,她都会最终清醒过来的。
总之,这是一部很励志很现实主义的好剧。
作为一个准大四的人,我从剧中受到很大启发。
我明白了大学不是享乐的天堂,而是通过奋斗通往未来的美好桥梁。
大学的意义不在于你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读完大学,你是否,明白了自己,树立了人生的标准,并且懂得承担社会责任。
作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健全的品格,有时候,后者会更重要。
这部电视剧是2011年的寒假,在央视八套播出。
响应了今年一些大四和大三(专科)的毕业生。
而我是在2011年得这个暑假看到的这部电视剧。
这期间,我也在找工作。
虽然我上的这学校称不上大学,比重点大学“京大”差的远远的。
但对其中的校园宣讲会,投简历,拿offer,还是相当有感触。
在学校,我参加了四家公司的面试,终于在最后时期拿到了一家面试最严格的外企的offer.。
做的是厂里的最底层的工作。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别人的船开走了,不代表我的船不会来;新人三年奴,等等剧中的话,我感同身受。
最羡慕剧中的谭冰,在男孩的成长中并不是都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孩陪伴。
刘美曦这个讨人喜欢的女孩,自称自己什么都不优秀,但是她又什么都不差。
白雪这种姑娘,其实最专心,也最善良。
经过,一些挫折后,终于长大成人。
姚娇娇是我最欣赏的人,耿直,洒脱。
优越的家境,给了她超强的自信,但这不代表她不优秀。
徐默涵典型的励志女学生,绝对的典范,最后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晓光在一起了,很符合主旋律的要求。
最后说下段强。
要是没有张国立,我觉得张默早就是电视剧一哥了。
段强其实代表了很多80后的人,平时吊儿郎当,但是遇到正事或者经过一番打击洗礼后,他们会很给力。
剧中的每个人,都代表了一类人。
看到他们,你会想到自己身边的某某。
最后结局,皆大欢喜,看的我呀很高兴,但现实是残酷的,许多人不会像剧中人那样坚守,努力,乐观。
所以,有时候看看这样的主旋律励志青春片,蛮好。
前面还不错了~后面不太喜欢~就是不待见徐默涵~普通话都说不太利索~还是比较刘美曦
半集弃
毕业那点事。。喜欢刘美曦,要像她一样乐观,努力~
毕业了,有些地方感同身受。
这个时候真该拿出来看看 嘿嘿 初三的时候看的,现在真的到了他们所经历的时刻~记得女二吐槽过的事业编 我今天也切实的看到了 殡仪馆,监狱...令人哭笑不得,但父母就认为是很好的地方,还说谁谁家的就是干这个的。还有文化馆 我听起来觉得很好 但妈说那就是一个一个月1000块喝喝茶的地方...还有县区电视台 我妈说你要是考上这个了就找个好人嫁了吧......~总之不是很理解他们。处于迷茫中 也只能坚强面对了 必要时该离家出走还是要离家出走😛
虽然瑕疵不少,但能够做到这样出色的国产校园青春电视剧,值得高度评价!
真的真的要毕业了啊,学生时代即将一去不再…………
对白有些过于书面。很励志。
徐默涵回西部似乎是一个颇具政治意味的结局,但仍能许多找到临近毕业时我们的影子
766---2013.11.13
看完之后人生的方向豁然开朗啊!
不错
总感觉拍的太那什么了,看着不爽。
很真实。
主题曲太赞了,很符合00年代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剧情也很贴合当时现实,就是鸡汤式对话太多了些,后面靠意外推动情节发展也有点狗血
关于青春 关于奋斗 不错的主旋律电视
亲情 爱情以及友情满满的剧 理想与现实同在 温馨和凉薄并存 节奏好 叙事流畅
还是很多年前在家里电视上看过,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
假
特别应景 初中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