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从来不知道美丽的价值,才任由自己不美丽。
美如志玲姐姐,一只广告轻松赚得普罗大众的20年年薪。
美如南笙,不言不语就已坐拥13万粉丝。
美如高中校花大学校花,就算口碑再差脾气再暴,也不断有高的帅的打球的风云的男生趋之若鹜。
美如所有人都有的XX或是XXX同学,没有好文凭好性格也轻松嫁得家室好有品味的不高不帅却富男。
美丽的价值有多大,你想过么。
很多人没想过这问题,是因为从来没有美丽过。
我们总是看到校花在学校里飘来飘去笑脸盈盈,总是看到明星在电视上又哭又笑,艾斯曲线眼神迷离。
可大部分人从没经历过做美女的生活,便从来不曾去想她们的生活到底跟自己的有多大区别。
莫晓青知道,所以她想要变成姐姐的样子,李晓红的那些奢侈那些光鲜,离她那么近那么远。
她看到了姐姐的生活和自己的有多不同,不同到足以让她舍弃现有的一切去努力改变。
女人天生虚荣,没有女人不羡慕奢华的生活华丽的衣衫硕大的钻戒。
我相信只要是女人,不管她承不承认,无一例外。
自从我从大胖子变成美女之后,生活发生了从没想过的巨大变化。
没有男生再嘲笑我的身材我的笨重,他们开始帮我拿东西搬椅子切牛排。
从前从不正眼看我的人突然天天短信说其实当年就喜欢我。
追我的人陡然暴增,从量和质上都有明显的提高,他们开的车从没有到凯美瑞到宝马到保时捷。
没有人再把我丢下一个人风尘仆仆的回家,没有人再无视我的存在把我当透明人。
我突然变成一个宠儿,被人呵护到家,百般赞美。
可这一切冲击到来的时候,好像扑面满鼻的汽油味,让我恶心的直想吐。
就像莫晓青的感受一样,那不是自己,他们喜欢的也不是自己,只是一张皮。
越是热情的笑脸,越让人感觉恶心,只想逃走。
于是跟莫晓青如出一辙,我也回到那个相恋多年的男友怀抱,认为只有他才是真心爱我。
可是,在丑的时候爱你才是真的爱你吗?
没有人会跟一个自己觉得丑的人在一起。
前男友在丑的时候选我,无非是因为当时的我在他眼里也过得去,而他又没有能力去追求更美的,而已。
他当然会去看更美的女人,当然会想得到他们,只是没有能力,而已。
好像班尼路和阿玛尼,买班尼路的男人从不走进阿玛尼的店不是因为不喜欢,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买不起,有一天他下定决心想买,便会省吃俭用付出努力得到,才会打心眼里觉得有价值。
一线店铺从来不打折,女人更应该如此,绝对不应当自降身价,让配不上你的人看到你在自我贬值而不尊重你,在你自己委屈选择他的时候,他反而觉得你配他是应该,委屈自己是你愿意。
莫晓青以A+的资本委屈给了B-的男人,男人可懂得珍惜?
只在男人发现有更好的情敌出现时,才发现自己女友本身的价值,噢,原来她配得起这么优秀的男人。
呵,别人来抢,他才懂得要护罢了。
如前一段恋情中,周围所有的朋友都认为我是自降身价去跟前男友在一起,不要求他有钱不要求他家庭好,只是傻傻的喜欢他,大家都不明白我为什么要选择他。
而他呢,由于我的主动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反而认为我这个人没价值。
跟他在一起是我愿意的,不费气力的,那他的穷他的家庭,我理所当然该受着,理所当然该理解,如果不能就是我犯贱,就是我虚荣。
你看,自降身价的后果,只能让别人在捡到便宜的同时还瞧不起你,不费吹灰之力送上门的东西,自然不值得去呵护。
其实美丽没什么错,看重美丽也没什么错。
认为你美丽,才会尊重你。
人的内在能有多大的差别呢?
你所接触的圈子,大家的内在都差不多,最终决定彼此关系的,难道不多半是外皮的互相吸引么?
只要美丽的人以真心相待,喜欢美丽的人以尊重相持,就能成就一对对美好关系。
如影片最后的李晓红和张泉一样,“我喜欢的是你的钱”,“我喜欢的是你的身体”。
谁说不是实话,谁说不温馨。
文/tomato《幸福额度》明显诉诸于女性观众的口味更多一些。
看完电影,我欣然接受,而老公却手心冒汗——似乎男性和女性观众的反应截然不同。
片中,女人是选择的一方,而男人是被选择的;女人是主动的,而男人是被算计和被定义的。
大男人主义者当然会感到各种不爽。
电影遵循商业时代的高概念(high concept)法则,将男人的价值等同于他的信用卡额度,以此作为女性的择偶标准,从而演绎出一段都市爱情,再加上林志玲、陈坤等魅力影星的加盟,打造一出时尚的、明艳的、光鲜的、速食的爱情故事。
电影讲述的是大都市生存的女人面临婚姻和爱情时的抉择问题。
不管是不是个花瓶,林美人的出席是给电影加分的,她演活了双胞胎的姐妹俩各自不同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色。
她的娃娃音不再显得突兀,她的美貌让人相信男人们对她扮演的角色一见钟情,弥补了剧作上简单和不足。
一直对张一白导演的都市化影像心存偏爱,在他的把控之下,这部爱情小品在影像上也同样赏心悦目。
电影总体而言较为流畅,它不奢望像一个文艺片那样去深度地表现世态人心,挖掘内在人性,而是试图用鲜明流畅的视觉语言,让人在短暂的观影时光中收获快乐。
个人感觉,电影的前半部分要优于后半部分。
后半部分在叙事上处理地稍显草率,人物感情和内心表现方面不够细腻,某些行为过于突兀。
电影中一些段落还是较为煽情的,散场之后,我听到一些观众的在谈论,讲到某些段落令他们有落泪的冲动。
而最打动我的地方是电影中的一些小细节。
姐姐李晓红假扮妹妹莫晓青,却被廖凡饰演的男友一眼看穿,这样一个信用额度最低的男人,却是最相濡以沫,彼此熟知的另一半。
最终,姐姐妹妹都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姐姐得到了信用卡可以无限透支的金龟婿,而妹妹选择了一文不名的穷男友。
姐姐和妹妹,就像一个城市里双面的韦罗妮卡。
是金钱重要还是忠实于内心的真爱重要?
电影用一对孪生姐妹的故事构筑起了一个完美的爱情童话。
对于现代观众来说,爱情重要,金钱必不可少,在电影中,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两姐妹其实是一体的,她们使世界变得完满。
电影是童话,却是现实生活的最好折射。
在这个物质的年代,有人已经公然高喊出了“宁可在宝马上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座笑”,浮华的世界、商品的消费,像一张无形的大网裹挟着每一个人,既是诱惑又是重压。
拜金无罪,“嫁个有钱人”已经不再是令人鄙夷的口号。
贫贱夫妻百事哀,在宝马车上哭,总好过于在自行车上哭。
女人变得物质,电影也变得物质,然而现实却在扮演着最残酷的角色,而你能怎么办呢?
将幸福的额度,等同于信用卡的额度。
这个明显不适用的法则,在现代社会中却找到了它的立身之本。
可惜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还是尊崇自己内心的选择吧,想起《新周刊》上的一句话,在大时代里,过自己的小日子。
时隔八年又突然翻出来看了看,当年的志玲姐姐也已成人妻,时间过得真快啊。
放到现在的角度来看根本是假的不行。
陈坤那种富二代会接盘被玩了10年大晓红?
姜成那种废物男友放现在早都分手了,不会有女的傻傻的耗10年的。
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片尾了还是没有给出到底是要王子还是要房子,只说啥不惜一切代价。
有钱人终成眷属,别被什么追求真爱的鸡汤洗脑了,到你没地住没饭吃的时候,爱情就是个屁,一文不值。
电影一般,但冲志玲姐姐还是五星好评
本片很多人认为在绝大部分时间内是“三观不正”的,认为本片过度弱化了爱情“同甘共苦”的伟大,并且过度渲染了拜金气氛。
那么就谈一下爱情与金钱。
“爱情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这是一句老话,说得非常对。
爱情是爱情,钱是钱,本就不是一回事。
不过同样,爱情也不是长相厮守相伴终生,爱情是爱情,婚姻是婚姻,爱情是一种感觉,婚姻则是实实在在。
说到实实在在,现代社会还有什么比是金钱更实在的?
既然金钱是实实在在的,那么追求金钱的所谓拜金女又有什么错误呢?
她们只不过是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做出规划,去追求奋斗罢了。
走人生捷径?
这也是本事,因为首先你得知道捷径在哪,然后你得能走得了才行。
否则指望天上掉馅饼可不现实。
有人觉得现在很多女人为了金钱放弃了爱情是错误的,三观不正的。
毫不客气的说,有这个想法的无非两种人,一种是娶不起媳妇的光棍,另外一种就是穷人。
这群人没钱,还想得到更多。
这是把爱情当做自己不努力奋斗的借口(不是理由),觉得别人有好媳妇自己也应该有好媳妇,有了真爱自己穷也没关系。
没关系么?
只要走向了婚姻,真爱也离不开衣食住行以及生病再加孩子,而支撑这些的是什么,是钱。
假如别人的媳妇能轻松买911,而你的媳妇只能跟着你还房贷,别人的孩子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全方位培养,你的孩子连拿个IPAD上网课都得控制成本,这样的生活你觉得对得起为你付出爱情的另一半么?
有人会说了,有的人没钱婚姻也很幸福,那为什么不看看有多少人因为没钱导致婚姻不幸福的?
不要再拿着所谓“纯真的爱情”来道德绑架女人,来指责所谓的拜金。
称什么“被金钱诱惑”,诱惑什么了,那是生活。
爱情永远是爱情,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而我们不会凭借感觉就能填饱肚子开上好车子住上好房子。
我是男人,但我认为越是指责拜金女人多,越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弱势角度去进行思维,就像一个等待着别人大发善心施舍的乞丐。
没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只剩做白日梦的脑袋和日渐麻木的双手。
与其这样,为什么不把这种所谓的拜金当成一种激励,从而去努力奋斗?
努力让自己变成金,让拜金的女人变成拜你的女人,把选择权掌控在自己手中,那才是本事,那才叫男儿当自强,而不是酸溜溜的进行道德绑架和言语攻击。
所以,我不认为拜金是有错的。
同时,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去奋斗。
人生,归根结底是生活。
当你早上睁开眼挤第一管牙膏起,金钱计算就开始了。
有陈正道、叶锦添等港台班底的压阵,[幸福额度]悻然避免了国产电影容易暴露的山寨感,花过心思的美术设计值得称赞,特别是妹妹晓青家里的装潢,依稀流露出台湾文艺片的味道。
分饰真爱宅妹和拜金御姐的林志玲,或清新或妩媚的造型也较好承担了影片养眼的视觉效应,只是惯常的娃娃音难免让人恍然出戏。
反观剧情方面,导演想籍由姐妹俩对待爱情的态度,探讨在男女交往中真爱与拜金两种价值观的存在与取舍。
于是角色的设置上多少搀和了点心理问题,性格迥异的姐妹,抑或俩人各自纠结的男友们,都生活在偏执、神经质和强迫症的困境中,但这仍旧解释不了影片在剧情上转折的突兀;譬如,得知男友将房子抵押后,晓青突然换个人似的大办信用卡疯狂购物,又继而嫌弃起潦倒的男友,开始同企业小开暧昧约会。
类似这般角色心理过渡的模糊和剧情说服力的单薄是影片的最大纰漏,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人物情感的跳脱。
于是,两个姐妹四个男友的感情纠葛一路下来,使得影片的最后20分钟彻底陷入无序和失控的状态。
原本一小时半的片长,导演想用最后的时间,将故事内核拉回到真爱至上的价值观里,可是不想之前模糊与跳脱的障碍在此刻集中爆发;原先声称爱钱不爱人的姐姐,即刻接受了富二代公子的求婚,还一副爱到生死契阔的迫不及待。
另一边,妹妹也似乎突然收到真爱的感召,拒绝小开的爱意,重投窝囊男友的怀抱。
虽然导演用心良苦,把结尾拉回真爱美好路数里,可生硬的逆转和潦草的收场,只是让人更清楚了影片的主题:美女只属于天生的富二代和未来的煤老板。
作为台湾的80后,陈正道导演以其带有一点台湾小清新式的方式,导演着这部看似童话般得电影。
小清新生于台湾,却在大陆成长茁壮,似乎台湾的80后已将这股小清新完全融入了自己的身体,故事没有那么复杂,因为长大后,简单才是幸福的事情,在选择面前,都是10年的光阴,姐姐为钱忙碌十年,才找到爱的入口,同样,妹妹在经历十年平淡感情后才在波澜之后找到入口,所经历的不同,但结果都是找到爱情。
时下,女孩子的类型已经在影片中大体的呈现出来,爱钱的和爱情的。
但对于每种类型的女孩谁都无权去定性它的对与错,影片没有将任何一种类型的女孩打死,而是以一种脱离于中国现实,而类似好莱坞式的方式而完美收官,让无数的女孩子憧憬遇到像陈坤那样的,有爱心,渴望爱的富二代,或者遇到像廖凡那样默默的承受一切的新好男人,对于这一切,导演力图在现实之外,让我们拥有100分钟的的甜蜜与完美,而不会带一颗失落的心离开影院。
对于志玲姐姐,我想我是赞美的,虽然她在这部电影中完美的呈现了一场个人的时装秀,但一人分饰两个角色,对于独挑大梁的志玲姐姐来说确实是不容易的,好在,故事的严谨,加上志玲的中规中矩,她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尤其是在志玲姐姐为爱嘶吼和挣扎时,我不禁想象,是否在现实中志玲姐姐也有这亲身的经历。
跳楼这一场景,始于开篇,终于结尾,但爱的大门才刚刚敞开,正如导演告诉我们的,不论是王子还是房子,不论是幸福还是衣服,为了爱情,我们都应该奋不顾身。
志林两姐妹大对决那一段,一个一身白一个一身黑,好像正义与邪恶交战,但是我分明看到,白衣服那个是恶魔,黑衣服那个,是天使。
晓红就是一个一身正气爱憎分明的2b女青年,她不爱的大叔,果断推开,她爱高富帅,就果断推倒。
这样的女纸,头脑清醒,目的明确简单,爱就爱,恨就恨,容易取悦,有钱的男人怎么可能不爱。
就连我个女人都爱!
所以结局她压着陈坤那一番表白,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她这么一枚女纸,确实有诚实这唯一的优点,正是因为诚实,所以才暴露出那么多缺点。
同样是十年的恋情,文艺女青年就处理的没那么干净利索。
她从头到尾对男朋友对高富帅,没说爱,也没说不爱,就那么扭捏纠结的让人想掀桌!
最后那个纵身一跳让人完全不能理解,就她一个人享受在这种矫情的小世界里,最好是摔个粉身碎骨。
我甚至都怀疑她的回归根本就是沉浸在救赎与自我救赎的崇高道德快感里面不能自拔,根本和爱情无关,因为我完全看不出他哪里喜欢那个男人。
就烦这种文艺女青年,拧巴又矫情,不敢面对人类各种原始的欲望,活得累,别人跟她相处也累。
结局那一段志玲姐姐买完一堆手表说“当然 我爱的就是他的钱” ,我喜欢那个笑,笑的自在坦然。
“到底为了爱情,为了幸福的人生,我们愿意做出多少努力有愿意付出多少代价,时至今日我常常在想,我们谁做出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要王子,还是房子?
要幸福,还是衣服?
我们如何才能确定我们勾选的是迈向幸福人生的正确答案。
”我们前行的道路面临着很多分叉路口,就算是谈恋爱也面临着许多不一样的对象,究竟要如何抉择才能通往幸福往往困扰着很多人。
志玲姐姐在电影中挑战一人分饰两角,一个是爱美漂亮、追求生活品质没有安全感的李晓红,一个是聪慧居家,渴望当好贤妻良母的莫晓青,两个截然不同的双胞胎姐妹因为父母离婚而分开,因为性格和选择不同从此过上了不一样的人生。
莫晓青与男友姜成(廖凡饰)交往多年,平凡普通,日子平淡,而男友却将房子抵押借给了骗子朋友,借款到期,朋友没了,他们的房子也要没了。
莫晓青和姜成发生争执,姜成无意摔断了腿,感情出现了裂痕。
李晓红却用十年青春与有婚男纠缠,在被有婚男再一次欺骗已经离婚要与她结婚后,李晓红终于对这一段不正当的恋情绝望。
她在酒吧买醉,与同样一个人独酌的男人搭讪,共度一夜之后发觉对方是个超级富家子弟。
分别多年,双胞胎姐妹偶然在李晓红的公司相遇。
风情万种事业成功的李晓红带着平凡可爱有些微强迫症的莫晓青一起参与派对,莫晓青在派对上认识了有钱的公司老总沈涛。
沈涛对莫晓青一见钟情,被现实打击和目睹李晓红奢侈生活从而一时迷了眼的莫晓青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都是错的。
她经由李晓红点拨,改变自己的外形,开始背着姜成与沈涛开始约会。
与一个有钱人交往听起来是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可是李晓红和莫晓青都不快乐。
李晓红拒绝了超级富家子弟张泉(杨坤饰)的求婚,莫晓青在假装自己与沈涛的见面中也不自在,难道金钱就代表了一切么?
李晓红在影片中确实拜金,她选择男人的标准就是信用卡的额度,要让男人永远为自己买单。
但她也直率可爱,她毫不掩饰自己的喜好,也会告知对方她就是爱钱,爱钱又没有什么错。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也会因为不一样的东西而感觉到幸福感。
就像有人漂泊奋斗在北上广,有人在小城市安居乐业,两种选择没有绝对的普世幸福之说,只能说每个人都在努力争取自己的幸福。
最终莫晓青还是遵从内心,选择了交往多年真心相爱的男友姜成,而李晓红决心抛弃过往,勇敢的拥抱爱情决定嫁给张泉,当然我们可以合理怀疑她最爱的仍旧是钱,“如果没有钱她还会选择张泉吗”这种假设就还是不要深究了。
不得不说林志玲真的是令人赏心悦目,在影片中长腿曼妙,两种造型,既有性感女人味,又有清纯知性感。
美貌就是杀器,让人根本不会去探究她的演技如何,更别说林志玲此次在影片中着实惊艳,或许是由于本色出演,饰演这种魅力女人毫无压力,一点儿也没让人出戏。
影帝廖凡的表演就不用说了,自然而舒服,还有小幽默;陈坤的内向富二代帅宅简直就是十几亿少女的梦想,痴情多金帅气,纯粹舔屏都很满足;还有杨祐宁的加入,一众帅哥配志玲姐姐,神仙谈恋爱,画面很养眼。
其次其实作为一部爱情片,里面的爱情也很让人觉得感动。
相伴十年的爱情让对方将付出视作理所当然,莫晓青和姜成重新找回了对彼此的信任,爱情都是相互理解才能长远的;
而在张泉说出一连串李晓红的缺点之后,在李晓红问还是否愿意娶她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回答愿意,爱情就是明知道你有一堆缺点却仍是不受控制的爱你,觉得缺点也可爱。
不用扯太大高度去评价这部电影,总体来说《幸福额度》有颜值有演技有内容,幸福的额度不是靠别人的评价去衡量的,毕竟生活苦不苦,只有你自己知道,而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理想中的幸福生活而奋不顾身。
最大最后揭晓,前面先口水几个小亮点。
完全是为了饱眼福的,不过林MM那声音着实有点影响效果。
第一个最亮的点,与片中的一票子人无关。
最亮的是吴青峰的这首主题曲《幸福额度》。
整首歌的歌词很温暖却又让人勾出一点点感伤。
我们都在爱情的路上受过伤,却依然走在爱的路上。
第二个亮点:坤哥家的混乱关系以及这位富家子弟所做的特别钻戒。
这绝对让其从富家子弟的水平上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
另外,坤哥房间里的豪华的模型们。。。。
第三个亮点:坤哥所说的志玲姐姐的一大堆缺点,听起来的确不太惹人爱,当然这些缺点都是女人看出来的,因为男人看到志玲姐姐估计只记得那美貌与无时无刻不散发出来的女人味儿了。。
第四个亮点:现实的衣服价格在晓红的步入式衣帽间中出现哦,我很喜欢晓青和沈涛第一次约会的那件白色露背礼服,看到数字2W多,呵呵,怎么能不好看呢??
再说说最后晓青跳楼时的那件水蓝色小礼服实在让我这个女生都觉得惊为天人了。
清纯的短发,水蓝的披肩,无邪的笑容(请允许我用将这个词用在当时的志玲姐姐的表情上)第五个亮点:两姐妹互换衣服后,廖凡在晓红轻唤宝贝的嗲声中醒来,还是在第一秒发现她不是晓青。
另外,他没有因为晓青不顾他害他差点死在浴缸里而大发脾气,却说即使有千百个一样的你们,还是能一下子找出晓青。
不得不说,这种让女人觉得自己对你来说全世界最特别语言真的挺有杀伤力的。
我觉得幸福就是不因为去追求过多的幸福,而感到不幸福。
让我们追求更多的幸福吧!
看完片,差点连管都撸不起来了,像我这种从来申请信用卡审批没过的人,不免要顾左右言它剧情烂是公认的,一如志玲姐姐的美,只是一部完全由精神病人组成的戏,究竟是导演大爱非正常人类,还是如今文明有问题?
破碎家庭:小红还有小青,父母离异,其母当时已经有第三任丈夫,父亲不详,滞美不归;富二代,破碎家庭,父亲娶了一个跟他看上去年纪相若的小妈,母亲找了一个鬼佬男朋友,看到他们其乐融融,以致我阴暗的心灵不断腹诽他们有没有4P;公司小开,从其母亲生日没有父亲的影子以及母亲情圣一样醍醐灌顶的点醒小青,绝对是破碎家庭充分而不必要条件;矮穷挫原配男友,开口闭口都是叔叔,他究竟有个多好的叔叔,还是父亲也是矮穷挫还是同样的破碎家庭?
已婚男,红杏出墙挡不住,成就了又一个破碎家庭。
鬼佬,破碎家庭,毫无疑问。
古时道德君子每念及此,不禁叹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为什么整个片中就没有一个人根正苗红,健康成长的?
2.心理障碍社交恐惧症:富二代,穷到只剩下钱,要是每个富二代都这样,再大的贫富差距我也觉得没什么。
是性格原因先天让他谜于奇淫技巧,还是后天的破碎家庭,还是因为每次朋友都叫他买单让他觉得遇人不淑世界没好人所以才把自己封闭起来?
跟小红表白的时候一脸的苦大仇深,宛如从来只有撸管没有碰过女人的屌丝一样说,我再也不想一个人了。
他如果去过东莞,或者就不会那么容易被搞定了。
归属感缺乏:马斯洛说人的追求有好多层次,其中爱以及归属感属于比较低的层次,仅仅高于吃喝拉撒出门不被爆菊花之上,小红作为一个上流名媛,从小爸爸不喜欢,妹妹不喜欢,只能搞小三,以致患上了幸福恐惧症,一旦被喜欢了就不知所措,Y还是搞公关的,情商这么低。
强迫症:公司小开,所有的富二代在片中都宅男附体,每次看到小青在他身边的时候,我就想要是志玲姐姐嗲嗲的叫一句欧尼桑,他会不会给萌死。
他比富二代情况还严重,他还患上了强迫症,强迫自己身边保持整洁,小红说,小青也是,又一个强迫症。
麻木:矮穷挫发扬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一贯传统,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你还跟我谈恋爱的时候就跟别人来来往往,还当面接吻,居然还不温不火,究竟是别人男人胸怀太广阔还是我的气量太狭窄?
3.暗涌男欢女爱,究竟有多少人会不在乎对方的过去,跟富二代脾气一样好,结婚当天才知道对方当一个男人小三十年,会马上像变脸一样又重新爱上对方?
要知道,哪怕我找不到志玲,起码人家萧蔷啊,吴佩慈啊也不差吧?
又有多少父母知道媳妇曾经的故事后能若无其事的?
这是不是也预示着未来的破碎家庭以及心理障碍会越来越多?
还是我们已经进入到这个时代了?
再精美的衣服,再好的红酒,也难以掩饰这衣服后面丑陋,也难以掩盖喝下去的人散发出来的俗气。
如果这就是我活着的社会,如果这就是我以后要面对的社会,如果这就是导演要表达给我听的,我只能,一任阶前,撸管到天明,因为,额度不够Hardly I can achieve enough credit to fxxk XiaoHong.....
是因为导演去看的,结果没有失望,还是很逗的,哈哈
最终爱情还是可以相信的。
我无聊,但林姐姐真好看。衣服也好看。
当姜成说,就算有一个百一模一样的你们在一起,我一眼就能认出我们家莫小青时,我还真是挺感动。
PPS看的,原来林志玲有演技,高挑很重要啊。漂亮的
做男淫不容易。爱志玲。【中影】
我承认我看的时候情绪很差 所以看这个片我有数次要退场的冲动。那些给三星的大神们,这次我无法认同大家昂!狗屁不通。
虽说无聊,但是还是看林姐姐面子啊。而且有些可以当成讽刺来看(可能的确是)
故事蛮无聊 但是林志玲还是很美的嘛~
为了志玲姐姐的颜和身材看的,却被声音吓惨了,其实我宁肯她放开了嗲,也比有气无力的蚊子声好听,对于一个没有任何演技可言的人来说,分饰两角还配音是不是太高难了点?玩具戒指才有点感动,又被结婚那段剧情雷惨,卖傻也要有个极限啊陈坤!你不能当了出品人就逼自己当高帅富的哆啦a梦啊。。
额.....我承认三俗了!
志玲姐姐美啊美啊,而且是一人分饰两角色。
林志玲姐姐,您能不能演哑剧啊
烂片!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挺喜欢!
原以为是chick flicks,然后被那句"我不想一个人老在房间里待着"给打动了。
换个女人演,也许我还能够比较喜欢这个故事
林志玲真好看……配乐真好……电影让人暂时忘却真实世界
冲廖凡多一星
林志玲分饰两角将不同情景的不同心境表现得宜,探讨了现代爱情及拜物主义与虚浮,显示现代人的新消费形式,连爱情也在金钱包装下成为大众消费品。三个男主分别代表金钱、爱和良心,如何选择都没问题,重要的是遵从于自己的内心。
唉这年头能正正经经讲一故事也不多了 虽然期间穿插广告和林志玲嗲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