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陈翔六点半这个团队两年了,听说出了网大,就赶紧去看。
看完之后松了口气,因为我觉得这个团队没被网大的妖魔鬼怪所同化吞没,虽然有瑕疵,但是他们做了一部努力讲故事的网络大电影。
网大的市场里,大大小小九成左右在我看来都是为了骗点击率。
蹭IP,蹭热度,卖肉是常用手段,没人在意故事讲个啥,关键是有没有屌丝喜欢的长腿大胸,有没有女性喜欢的鲜肉欧巴,能不能半骗半哄让你乖乖点击进来。
记得看过一部网大,叫啥就不说了,讲的是两个著名鬼怪PK,前五分钟剧情紧凑,特效飞起,引人入胜。
片名一过,后面就跟这俩鬼毫无关系,一顿胡扯,看完之后有种吃了苍蝇屎的恶心感,还是自己主动吃的。
而在《废话少说》里我没有看到这些,我看到的是一个不错的故事,一个让我愿意读下去的故事,一个让我读完了还愿意回味一下的故事,这样的网大着实可以算是网大界的一股清流了。
故事讲述靠嘴谋生的主人公大葱收到一个一说话就倒着走的钟,他的命运和这个钟链接在一起,钟毁人亡。
电影开场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如果生命只剩五秒,你会说什么?
大葱试图反抗时钟,但发现越反抗越无力,面对将要离去的爱人,风雨飘摇的事业,他有苦说不出,这之中产生了许多的事情,让人捧腹大笑。
在故事的结尾,大葱做出了他的回应,他对这个掌管他命运的时钟竖起了中指,看到这个结局让我很意外,因为我一直以为大葱会在最后五秒对爱人或亲人说一句我爱你,然而这个中指是让我出乎意料之外又觉得很精彩。
当然,故事还是有个happy ending,结局一直埋在了故事里面,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
一个多小时的片子看完,让我觉得是个不错的故事,而不是被侮辱的感觉,这在网大里实属难得。
整部有笑点,有泪点,但是不得不说故事不够丰满,叙事的情节缺少较大的冲突,很多地方有为了套段子而设计的剧情的感觉。
镜头表达上太有短视频制作的影子了,导致一些剧情的节奏很奇怪或者表达不清。
但是,我觉得愿意努力讲故事的团队都应该鼓励,有句话叫别被猪油蒙了心,这话对如今的影视行业尤其是。
陈翔六点半,这样一个从网路上成名的短视频搞笑节目,转战大电影的时候,其内功不足的部分就被无限的放大。
首先是在剧本上,整个故事虽然荒诞不经,(当然也有人说是抄袭的,我之前没有看过类似的电影,不评论是否抄袭,最后倒确实有致敬周星驰《大话西游》的地方)却不够有笑料,跟之前在网络上短短几分钟的铺垫就能让人捧腹大笑不同,这个大电影的笑点少得可怜。
更难受的问题在于,题目叫做废话少说,可实际上男主是一个靠忽悠人赚钱的骗子,他整天叨逼叨说的并非是废话,而是骗人的话,似乎和整个片子并不是在一个频道上。
这样的处理,并不能将整部影片的高度拔高,反而有一些不对题的感觉了。
其次,不同于网络上的视频短片,拍摄电影的时候,相对而言演员的整体演技是会有更高的要求的,这部片子中的演员,虽然很卖力气,却似乎欠缺一点东西,这东西就是喜剧真正的灵魂,不是纯粹为了搞笑而搞笑。
周星驰之所以成为顶级的喜剧大王,其核心在于他不仅仅只是搞笑,而是在整个故事里面会体现出很多的默默无闻的底层人的人生百态,这才是电影在让人捧腹大笑完以后,还会有所深思的所在,而这部片子简单一点,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为了搞笑而搞笑,可是却最终没有能够搞笑。
男猪脚靠嘴吃饭,一张嘴麻利得要命,声情并茂忽悠了很多人,现实当中本狼也认识了一个类似的人,不过不可能像电影里的男猪脚那么牛叉了,电影里想做多大的单子就编剧一个念头而已,代沟的问题也不光男猪脚遇到,很多人也和父母有很深的隔阂,像男猪脚这么深隔阂的可能不多而已。
总评一星0分,没能看得下去,很无聊的剧情,太散乱,遇到个协警都在那装十三一副世外高人的鸟样,把剧情更搅乱得不成样子
关注陈翔六年半蛮久了,记得好早以前是在优酷上发现的,是蘑菇头捡了个神灯,然后说了一句屌爆了。
感觉非常搞笑,然后是变音特别有特色。
慢慢的就在优酷上订阅了,后来更新慢了,就关注了微信和QQ,一天一个短篇。
然后这次的大电影也诚意也是满满的,不是为了搞笑而搞笑,比其他的所谓网络大电影真的好很多,给四星是因为很多桥段有点似曾相识,总之还不错,值得一看。
废话确实要少说,生活里说废话的人太多了,甚至还有点靠说废话活着的意思。
曾有人也跟我说过,这是一个靠嘴巴吃饭的时代。
我在想谁不是靠嘴巴吃饭呢?
难道以前是靠鼻子吃饭的吗?
呵!
后来,我发现也不无道理,有些坑蒙拐骗的行业还真就是靠嘴巴吃饭。
有的人嘴皮子就是那么溜,随便说说也能混口饭吃。
这样就容易让这个时代变得很浮躁,许多勤勤恳恳做事的人,难免会受到影响,也做起坑蒙拐骗的行业。
于是,像传销这种东西就出现了。
很多时候,我都不明白,怎样才能挽救一个不能靠嘴巴吃饭的人?
我很苦恼,难道是我牙口不好,需要吃软饭吗?
废话少说,确实找了一个比较有趣且有社会针对性的话题。
对现实生活中,只会溜须拍马、只会靠嘴皮子哄鬼的人和现象,进行抨击和讽刺。
少说废话,多做事,确实可行。
有的人说了也不一定做,有的人做了也不一定说。
有句名言所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
少说废话,多做事,才能活得心安理得。
作为死忠粉每天一集不漏啊,首先抛开剧情剧本拍摄手法,光是演员的演技就已经爆了国内的一些一二线演员,特别是老头一看就是老戏骨。
当初开始追陈翔看完一集之后就把前面的补完了,我就知道这个节目一定会火起来,好几次在叨咕说这节目如果拍电影那应该不得了吧,毕竟演员演技导演水平都在线上,当时看到陈翔真的要出电影的时候简直不能再兴奋啊二话不说当下就奉献了5块看完了~
晚上看了《陈翔六点半之废话少说》,看了很多影评说是通过《临终千言》改编而来的,但是我没有看过,我也就根据这部影片来说道说道。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一个男子爱装逼喜欢到处炫耀自己,本身是一个市井小民的形象,拥有一夜爆发的梦想与激情。
这位葱哥没事喜欢骗街边大婶烧饼吃,还喜欢看些鸡汤励志书籍,一夜拥有好口才、如何有效沟通之类的书籍,但往往这位葱哥说出来的都是一些自卖自夸的言语,动不动就来一句身价百亿,就是这样居然也有人相信了,当然这是为了剧情需要,也就是自认为有一副好口才的他,招集者他的表舅外加几个骗子,专门开始集体推销(诈骗)。
本来一切对于葱哥来说顺风顺水,哪怕有问题,也能被他一一说服,可就有这么一天,一个倒着走的时钟来到他身边,起初他也没有当回事,然后又出现她前女友被别的男的追了,看到这里我觉得有可能要走温情路线,最后肯定是要放弃这样没什么用的事业和家人及爱人在一起,然而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慢慢的发现这个种有问题,而且和他身体是融为一体的,葱哥表示很是害怕,甚至不敢多说话了,她前女友来找他,他也明摆时间不多不敢说话了,她前女友去机场,又找到前女友说了一大堆话,原以为前女友要和他一起走,果然是陈翔六点半,不按套路出牌,居然还是离他而去了。
说说陈翔这个人的出现很是突兀,深深把这部戏弄成一部闹剧,一开场是以精神病的方式登场,但也有些隐喻在其中,什么一到十二点就会死、凡事都有两面。
到后面强行给自己加戏,本来可以设定成一个智人形象,由于自己给自己加戏,陈翔智人形象没有体现出,反而使这部片子大打折扣。
葱哥到来十二点之前也没有换来什么新生,也就是把欠别人钱还给大家罢了,诉说自己无能而已,也仅限于此。
最后一段,违和感十足呀,如果换上葱哥和其前女友兴许还看着顺眼,真是为了模仿大话而模仿。
总结一下这部片子是鸡汤不足,温情丢失,搞笑有余,葱哥一直就没有什么珍惜时间,也没有什么为爱情,更没有为家庭。
即便快死了,也没有做出什么事来,最大的贡献也许就是给他爸换牙刷了。
那么这部钟是在强调什么?
我也不知道,可以看出导演很想拍好,可是心很大,添加了很多元素,但没有把握这个度,就可能只是拼贴素材了,凑个加长版的陈翔六点半,最后呈现出来的估计就是如今的四不像了,也就给大家涂一乐了。
看过这部电影很久了,有半年了,大概故事可以看懂,但他要表达的道理似懂非懂,这也是失败的一块,表达的主题思想表达不到位,还可以做得更好的。
现在想了想导演要表达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忙碌,忙碌着也失去着,失去着我们最珍贵的东西。
你用一张嘴得到了地位金钱,当因为事故你再也不能展现你的能力,慢慢的你得到的也就开始失去,不会因此失去的,最后剩下的,就是我们最应该珍惜的,那就是我们的亲情,爱情,女主人公最后还爱着主人公,但导演的幽默让女主人公坐着飞机离开了(并没有失去爱情,女主角看得出是爱男主角的,但是导演为了让结局充满感伤,因为感伤才是感悟的最好气氛,所以就用看空姐流鼻血的幽默方式,让女主离开,男主于是开始感伤),也是主人公开始感悟的时候,多留出一点时间给我们亲人爱人,那些为金钱而说的废话少说,你废话说的太多,也在浪费你对家人爱的时间,对家人的爱才是你的生命中最有意义的时间,时钟翻转,事情都有两面性,因为主人公的领悟,他又重新得到了自己的人生,因为他知道了生命的意义在家人身上。
废话少说,没时间可以浪费,废话少说,多说些有用的话陪陪家人,和他们说出我爱你。
陈翔6点半网络大电影《废话少说》终于还是盼来了。
作为陈翔6点半的老粉,感觉还是很欣慰,之前一直是出短视频,现在终于是向一个新的领域进行开拓了。
《废话少说》主要讲述了巧舌如簧的科技创业公司老总大葱因为一个意外收到的怪钟,打破了他所有美好的幻想,也让他慢慢看清了自己的人生。
剧中的大葱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这是他唯一的优点,也就是靠这一张嘴他赢得了现在的一切,却失去了他更重要的东西。
所以老天给了他一个惩罚,一个会随着大葱说话频率而倒着走的怪钟,而这个钟倒着走到12点,大葱的生命就会终结。
这里我想到了英雄联盟里烬的一句台词“他们叫我疯子,艺术家都是疯子”,在这里真应景。
电影里大葱是一个语言艺术家,知道怪钟的秘密是一个疯子导演无意中说到的,一开始大葱也不信,觉得这个导演是个神经病,说话都唬人的。
但后来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他说话越来越多,就离死亡越来越近。
他不得不去和别人解释这一现象,但别人听到这些都觉得是天方夜谭,就好像大葱当初看那个疯子导演一样,大葱的形象在外人眼中,亦然也变成了神经病,只是这其中的苦楚,只有他自己知道。
电影当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就是大葱再丢掉那个怪钟后,决定去机场寻回女友小依,无所畏惧地说话,向她表明心意。
但是在机场见面时,过来了几个高挑空姐,大葱只是无意看了她们一眼,却触发了怪钟的诅咒,从而流出鼻血,导致小依误会,义无反顾离开。
我觉得这里不仅是电影里一个重要笑点,更是一个关键转折,也可以说是压死大葱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葱原本应该是打算向小依解释清楚一切,然后想办法走出目前困境,但命运的玩笑最终让大葱的心理防线崩溃,于是机场这部分的剧情就让后面的一切都看起来顺理成章。
片中还有一个伏笔我很喜欢,就是大葱的父亲,平时陈翔6点半里的“你妹的”大爷,一开始我以为大爷在剧中只是一个顽固死板,沉默寡言的严父形象,直到结局他默默从兜里也掏出一个小钟,一切才豁然开朗,也许大爷并不是反对儿子的工作,之所以让他少说话多做事也是预感到了有一天儿子也会和自己有相同的境遇。
之前《喜剧总动员》上,我曾看到沈腾和刘涛的有一个小品叫《39》,讲的是沈腾是个话唠,有一次去医院,被医生告知这辈子只能最后再说39个字,他很伤心,回到家看到爱妻,一肚子的话想和她说,却力不从心,最后听着妻子在他面前哭诉,终于忍不住,还是说完了39个字。
我是觉得,《废话少说》从题材上和这个小品类似,因为陈翔6点半我们都知道是喜剧短视频,那么喜剧爱好者自然也有很多会关注《喜剧总动员》,就是觉得可能看过《39》这个小品的人再来看《废话少说》会不会就少了一丝新鲜感。
此外,电影里有一句很哲理的话,就是“什么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我看的时候就在想这句话不会就是神经病那一段就这么一笔带过了吧。
结果后来看到神经病在大葱死后再次出现,又说到这一句,然后把怪钟翻了个面,它就正着走了,我当时整个人都呆住了,这也太敷衍了,难道这一个细节就是为了和“什么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这句话形成呼应?
还有,大葱拿到这个钟的时候就没注意正反面这个问题吗,要知道他怎么也是一个奸商,这智商感觉和他的人设不符。
我们退一步讲,就算他真的没注意到,那他去找另一家公司老总谈“机场打火机”项目的时候,他老舅不是正在家里捣鼓这个怪钟吗?
难道这也没发现?
我是觉得这是电影里一个比较不合理的地方,感觉就是最后的解释太牵强。
可能写得有点乱,总之,我觉得这部网大还是没有辜负我的预期,也值回了我充的爱奇艺会员
一直关注陈翔六点半,以前一直是小短片,虽然也很好看但是看的一直不怎么过瘾,这次的电影让我大饱眼福,影片剧情丰富多彩,很喜欢闰土装逼的时候蘑菇头蹲着吃面的镜头,一声大外甥我也是笑了,一说话时钟就会走然后闰土站在钟前一直试钟也真是够贱的,永远支持陈翔六点半团队的所有人。
大爱猪小明蘑菇头
挺搞笑的国产片了。
6.0分一部无脑片,打发时间
派出所那段太形象太准确了,就凭这段,这电影5星
烂片,什么玩意。
创意还行 支持一波
打发时间看看还行,比一般的纯无脑网络大电影好一点。
拍的不错嘛,很有想法,就连我这一贯不怎么看生活剧的都慢慢给看完了。主角选的好,表演有看头。那个要投资的老总和主角表舅也都挺有意思。
低成本小制作,什么都很一般,本来想给2星,既然你们这么违心,那我就给1星吧...
感觉这部最有意思
非常有创意,眼前一亮,桥段设计的也不错,陈翔确实挺有才的,比那个万万没想到大电影好很多
太难看了吧,怎么这么差劲,和他的网络短剧相比太难看了。少说话,多做事吧!
不错,挺有诚意的电影,也让人对人生有新的思考,比很多国产片用心太多
粗糙,但是再怎么也得比小时代强吧
大学的时候在直播间看了不少陈翔六点半,电影虽然有点糙但也还凑合。
呵呵。。这个应该是很电视节目有关的吧。。我倒是没看过。。。但看电影的话也算有意思,说话时间有限这个设定在很小时候还真想过呢,哈哈哈。。。。最后的大话西游cos也是强。。啊哈哈哈。。。。。。。
还是有点意思的,尤其是男主对着钟表说的那段顺口溜,汽锅鸡,油淋鸭,炒鸡炒鸭炒腰花,煎乳饼,炸干巴。。。。。。对了,还有男主魔性的手机铃声。
难看
太扯
怎么说呢,有一点水,包袱少了一点,但是剧情还算新颖,不过剪切压缩的痕迹很明显,叙事前后照应稍显不足,没照顾好分支剧情。也算是一部良心剧,比某些导演圈钱的商业片好多了,最后几分钟是点睛之笔,简直,感觉,让这电影有了哲学上的升华。另外,妹爷的戏份也太少了吧,怀念腿腿。
电影还行 就是最后大话西游的内段 只能给你减一星 一部电影几个桥段来回来去致敬看着就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