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春爱情电影总是透露出一种傻傻的淳朴,那种单纯幼稚可笑的情节混掺着无节制的善良,仿佛一下子也让自己单纯了许多,电影总是围绕着纯爱进行展开,不掺杂一点杂质的情感看着那么的让人难以接受,却总能勾引起人们对爱情幻想的兴趣。
爱情的美,无非是两个人对彼此的甘愿付出,爱情的美,让对彼此的牵挂都成了一种幸福。
我们幻想的爱情总是会在心灵深处落地生根,而真实的爱情却一点一滴的割伤了我们,刺痛了心灵。
电影就是一个造梦的机器,它给了我们对内心深处的爱情有了一个完美的幻想,又对真实的爱情鼓起勇气去追求,因为电影的结局总是好的,而我们幻想的结局也会因为追随而梦想着有一天也会是好的。
等一个人,需要付出时间去相处与见证,也许我们会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见对的他而完成一场轰轰烈烈华美的爱情,也许我们会在错的的时间,错的地点,遇见对的他,却会付出艰辛与努力去见证自己内心当中最真的感情。
是你的终归是你的,怎么逃也逃不掉,不是你的最终还是无法将他紧紧的攥在自己的手心里,随着时间的飘摇,你还是会选择放手去找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人,没有什么放不下,想不开。
痛了自然会放手,累了会不知不觉的陷入沉睡,只是自己还天真的以为自己还在锲而不舍的追随着,而实际上在自己的心里早已经放下,空缺,等待着爱你抚慰你心灵的人出现。
电影的美是让你感到了爱的纯真,电影的美让你明知道看到了虚假的东西,还能哄骗着自己去相信,去感动。
电影并没有给我们讲述一个真真切切的故事,而是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幻想,创造出了一个夸张虚构的现实童话。
电影的逻辑就像陷入爱情里面的人们一样,没有智商。
却能够让这种傻得可爱的智商,唤起我们对纯真爱情的幻想。
电影很耐看,我们喜欢这样的电影,并不是因为他有丰富的剧情,而是这种电影不需要让人思考而直接体会其中酝酿的感情。
说到剧情,电影堪称无脑,几乎可能出现的弱智剧情都能出现在电影桥段里,不但恶俗,甚至毫无品味,不同时空都能串联起来来营造一个不可能有的爱情,着实难为了作者与编剧的想象力与构造力。
电影作为爱情喜剧的存在,充分发挥了台湾青春偶像剧中的所有商业卖点与元素,毫不吝啬的将所有发生的不可能都可能性的出现在剧情中,不但嘈点多多,口水多多,就连电影所描绘的人生价值观都让人不忍直视,不敢苟同。
但作为一部迎合青少年口味的电影,电影还是给予了青少年观众一种放荡不羁的爱情梦想,因为电影里有甜蜜,有悲伤,有对一个人的眷恋,有对爱情缘分的刻意安排。
不但为我们阐明爱情的道理,也为我们讲述了一场生动活泼的爱情故事,没有背负过重的感情负担,随性而为的人生感悟,加深了电影对爱情的理解,也幻想出了爱情可以永恒的概念,十分具有创意。
电影里面的爱情感觉更像是由二次元的世界里走出来的,夸张的剧情,夸张的戏份,仿佛每一段爱情都能来的惊天地,泣鬼神。
我们触摸电影里面的人物,更像是翻开了一本漫画书,那种感觉仿佛什么都能成为可能,无论是天使还是凡人,无论是活人还是死人,都会有那么一份纯美的爱情守护在你身边,关心你,牵挂你,一直等你重新找回快乐,重新找到自己的幸福才肯离去,才肯走开。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会幻想自己也可以有份让自己幸福要命的爱情,因为我们渴望被守护,渴望被关心,渴望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有一段纯洁无暇的完美爱情与自己邂逅,与自己相伴。
哪怕自己缺点多多,毛病多多,都丝毫不会受到影响,丝毫不会动摇爱情陪伴你的决心。
我们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爱的奇迹,这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难以体会的感觉。
虽然电影用一种近乎无厘头的搞笑方式为我们进行诠释,这也难掩爱情透露出来的那种不可抗拒,不能拒绝的魔力。
正因为对爱情颇为深刻的描写,让电影充满了一种颇为饱满的感情,正是这种感情支撑起整部电影,而不让电影的剧情显得枯燥乏味。
我们可以鄙视电影的剧情,也可以看低电影的质量,但我们不能抹去的却是电影饱含深情的爱情。
不是针对台湾电影,更加不是针对九把刀,我对他没什么特别感觉,就他自曝过曾经在柴智屏桌上大便这件事,觉得他这个人有点幼稚、恶俗,不懂分清场合说话,有性格有个性,但不要性格、个性到令人感到”不适“,我看电影也从来不带政治色彩,但一些台式“偶像剧”的恶心桥段真心引致“胃酸倒流”,以致我觉得一个人什么时候戒掉看偶像剧,就代表他(她)思想真正成熟了。
看过很多这类型的台湾电影,本想可以接受一定的无聊的所谓”笑料“女主宋芸桦有点像《宝米恰恰》的黄姵嘉,加上之前看了一些摄影角度很美的剧照,对这部电影还是有一定期待的,但这部的前半段真的让人受不了,再之说对原着的改编很大,幼稚的人设,俗套的情节,这难以欣赏这特么一群脑残的群体,低俗、无聊、幼稚,还想要自成一”派“,前半段拍出的是比小时代更呕心的···物体,实在欣赏不来这种难nao以can理解的世界···虽然后半段算是没那么难看,虽然摄影是一如的给力,但以后选台湾电影我都先看熟人的长影评再考虑才行...不过最后的转折还是有点戏剧效果的,这部电影如果按进程评分可以为【1-2-1-1-4】,我想我跟台湾年轻人做不成好朋友。
不过《破坏王》的断水流大师兄出来那一段还是挺搞的,让我自动脑补“大师兄不慌不忙,伸入外卖仔嘅怀里”···
没看过小说,所以并不能评价出和小说的差别再哪里,只是从看这个电影的角度中说一下。
先表白一下阿不思,真心帅啊,但是每次调咖啡前的那句喝什么,总让我联想到金星呢,热门段子害死人啊!
和一般台湾电影有点不同,穿插在主线当中的人物竟然是个天使,我的天啊!
脑洞太大了,有点跟不上了,但是台湾电影永远都离不开那种暖暖的爱情故事,咖啡店的老板娘的故事,和无意中应聘到咖啡店做侍应的思萤的故事,还有阿拓学长打工地方老板的故事,三段各自的爱情故事,却有有着某种联系,表达的没有想象中那么乱,三段主要的爱情,但是却有着各自的不同。
我比较喜欢老板娘的爱情故事,在咖啡店独自郁郁寡欢的咖啡店老板娘却不能喝咖啡,每天沉浸在过去中不能自拔,在第一幕中老板娘看到过去哭坐在大雨中的自己冷漠的走掉了,我想那时候的她应该也是不知道如何安慰自己,让自己从悲伤中走出来,就是这样的人却一直不自知的被老板化身的天使所守护着,要是没那么抑郁,我应该会很羡慕这样的人设,我觉得台湾这样小清新的爱情故事最有魅力在于每次你看完后,不管两个人在一起还是各自安好,你都可以对爱情重新抱有希望,希望自己可以遇到那样的爱情,那样的人,即时没有在一起也不怨恨。
希望我也能遇到这样一个咖啡店,作出任何一款你想要的咖啡,再遇到一个可以让我在他身上看到豆花的人。
九把刀是我高中的青春回憶。
高中的時候班上總是九把刀的那幾本書大家傳來傳去,你看完了換我看,有時還要等個好幾天才能等到,上課的時候偷偷在課桌底下看。
那時九把刀蔚為風潮,看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後,人人都喜歡上綁馬尾的女孩。
我還記得那時候我們興沖沖地問了我們愛好張愛玲的國文老師,覺得九把刀的小說如何?
國文老師面帶嘲諷的表情,他說:「九把刀寫的不是小說,是故事,是腳本。
」我還記得那時候班上一陣沈默,彷彿大家都被澆了一盆冷水,覺得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蒙上了一層灰。
後來真的開始喜歡上文學,也開始對九把刀不那麼熱衷了,心裡也開始明白那時候國文老師話中的含義。
但是九把刀對於我高中的青春回憶還是占有一席之地。
然後過了幾年,九把刀真的把他的故事拍成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而他證明了他的確是一個成功的故事寫手,一個賣座電影的導演。
而『等一個人咖啡』正是我那時偏愛的小說之一,還著迷過阿不思一陣子。
看過小說的我已經知道劇情,也知道九把刀的小說裡頭角色一向是平面化的。
但是不得不說我對於電影仍是非常失望。
角色的平面化以及劇情的膚淺,都一再讓我在觀影的時候忍不住按下暫停鍵。
而演員的演技在這劇情之下亦無法發揮到最好,而差勁的演技更無法說服觀眾。
意圖搞笑的場景在我看來都尷尬的要命。
看完了以後只覺得自己不要在毀壞自己的青春回憶比較好,回憶就只能在回憶中最美好。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之后,九把刀让出了导演交椅,但还是亲自操刀了《等一个人咖啡》的剧本。
九把刀写过73本书,横跨惊悚与悬疑、武侠与爱情,这部《等一个人咖啡》也有类型混搭感,比如它有一个惊悚片式的开场,一个魔幻片式的逆转,当然,本质上,它还是一部爱情片,有三条围绕爱情展开的故事线,主线是阿拓和思萤,副线一是暴哥和金刀嫂,副线二是泽于和咖啡店老板娘。
这样的架构,层次感有了,叙事节奏也有了,但肯定没法保证电影一定有多好看。
这么说吧,《等一个人咖啡》显得松松垮垮,有闪光点,但达不到浑然一体。
《等一个人咖啡》延续了《那些年》的优点,也继承了它的缺点。
《那些年》最大的问题,就是电影感不足,《等一个人咖啡》还是一样,镜头语言苍白,还是一样的夸张进光,看着和大多数台式偶像剧没什么差别。
《那些年》的可贵之处,在于创作者的真诚,台湾青春片拍到九把刀这里,已经跟侯孝贤、杨德昌意义上的青春片没啥关系了,《那些年》百分百真人真事,光凭这份真实和坦诚,已经足够。
但其实,《那些年》有不少俗套,《等一个人咖啡》还是一样,暴哥和金刀嫂这条线,从闹翻到和解,其中的情节转折点设计,不见新意。
《那些年》的剧本胜在完整,但《等一个人咖啡》做不到环环相扣,最明显的,就是阿不思这个角色的设置,她是阿拓的前女友,也在等一个人咖啡店打工,一心要为老板娘调出那杯传说中的咖啡,但可惜,这两层关系都没被编导好好利用,以致回头看这个人物,她的存在,更像一个叙事上的噱头。
所以呢,《等一个人咖啡》的表达力不够好,但它的想象力,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看看九把刀在片中是如何完成“我爱你”的视觉表述的吧,他告诉我们,当你喜欢上了一个女生,你就能从她的后脑勺那儿掏出一根香肠,如果她也喜欢你,等待你的,就成了一碗热腾腾的豆花。
一般来说,写人物,就是写动作,动作是人物内心的外化。
九把刀的电影有个毛病,就是多解释性对白,多画外音,因此,香肠和豆花的设定,好就好在避开了九把刀的短处,也看出了他的创作功力,尤其在华语电影圈,爱玩脱力系的电影人,倒也不多见。
(by 淹然)原载《贵阳晚报》
17号,抽中了电影院的见面会首映票,同事百度了是九把刀监制,虽全是新人但也许会成就又一个“那些年”呢,最终两人决定——去!
17:20等到18:00终于见了导演和4位主演。
看见真人,听了他们对角色的解说,反而只对赖雅妍演的阿不思感兴趣是怎么回事?
或许从这里开始就预示了我给这部的电影的分数。
电影正常的台式开场,大学社团,兼职打工,偶遇……剧情不温不火,小小搞笑,一点点爱昧,正常的进行,直到“爱心笔”出现,女主挺身而出,这样的八婆个性设定电影里或许是可爱,但摆现实中就是讨厌了。
然后后脑勺变出香肠(最终还会出现豆花)的设定让我们无法直视。
后面剧情拖拉了,直到天使红娘挽救了结局。
暴哥、金刀嫂配戏比主角有吸引力,但过度的搞笑也是减分原因,阿不思反而成了点睛之笔。
电影全长120分钟,再减掉点,剧情紧凑些会更好。
或许是过了做梦的年纪吧,太过理想的,只会是童话。
看完电影已经是深夜了,我抱着笔记本躺在床上,回想着电影里那些烂俗的桥段,却意外的觉得异常温馨。
看多了爱情电影,我们都希望得到一份自带主角光环的美好爱情,然而正如《长相思》所述,现实中我们遭遇的浪漫桥段很少,最多的仍是爱而不得,忘却不能。
电影当然比生活精彩。
“等一个人咖啡”是电影里一间咖啡店的名字,也是电影想要呈现的关于爱情“咖啡哲学”(即以如咖啡般的轻松形式展现观点)式的思考。
电影没有满足于诉说简单的相遇、恋爱、分手、复合的故事,而是另辟蹊径,创造了一种只属于九把刀的热血、简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温暖形成的一套组合拳。
男主角是大学里的传说,不过既不是男神,也不是学霸,而是光听别人的介绍就已经令人望而却步的阿拓学长。
阿拓学长不负众望,第一次亮相就给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脚踩轮滑鞋,手里拎着一捆大白菜,身上穿的是粉红色的条纹比基尼,脸上荡漾着天真的傻笑,笑出一口白牙。
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看阿拓却隐隐然有了一种英雄气概,他一直在用自己平凡的力量做着看起来很蠢却不太平凡的事。
比如和别人定下奇怪的约定而抱大白菜穿比基尼一年,比如为遵守一个承诺而延迟毕业七年,比如同时在分居16年夫妻的洗衣店和海产店打工并赚够了环游世界的旅费,比如喜欢上女主角后还一心一意的鼓励她告白男神…..这些都是最简单平常,却是普通人难以拥有的英雄气概。
九把刀好像无所不写,这使电影在剧情上充分展示了“我猜中了结局却猜不到过程”的走(gou)心(xue),如果你想象力正常,那么十分钟就不难猜到结局。
不过倘若你放下身段,走进故事,你会不断惊讶于电影充满想象力的细节!
这些细节不会暗藏玄机,而是让你重温一遍自己的青春幻想,自己的白日做梦,然后再告诉你这就是真的,让你看到屏幕上倒映出来的自己吃惊的眼睛。
如果你观影丰富,还可以看到电影里对几位“老牌配角演员及电影作品”的致敬,这些很容易让我们会心一笑。
看到故事本身热血的莫名其妙又温暖的刚好治愈的梗,以及几位演员选择上的惊艳,相信我,惊喜会一波接着一波。
电影的彩蛋也在意料之外,不满足于常规套路的主角们出镜逗比秀恩爱,而是富有诚意跟自黑精神的小段子,叫人喜欢!
看到这里,我已然可以毫不犹豫的交出好评了呢!
最后的最后,好想问问男主角,烤肠拌豆花的味道可好?
不得不承认,真正的能被百分百品味透的好电影还得是国产,没有文化代沟,听得懂每一句话,会去想每一句话的味道而不是把60%的精力放在字幕上。
就像一杯冰滴咖啡,要含在唇齿间好久,慢慢感受口感的变化,没有人告诉你的话,你会喝吗?
大概是这两个月常和咖啡打交道,先熟络那些机器再回头看咖啡文化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而这一部电影,最通俗甚至看似不搭的意象,放在一起如同融合牛奶的咖啡,如此恰好。
嘻哈的校园电影开篇即让人嗅出制作人的时代气息,一直到结尾,笔者对烂俗校园片过敏的心一直很安定——还好,未落俗套。
模糊的校园设定,几个有限的镜头足以勾勒出并非主要背景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是个性,学校里奇奇怪怪的社团,形形色色的怪人,以及男主华丽出场的“四大怪异事件”和指引女主纯爱邂逅的“咖啡笔记”,一整个嘻哈校园风把所有关键人物连结在一起。
奇妙的咖啡店名叫“等一个人咖啡”,听说,这里什么咖啡都能做。
接下来,是否会有黑暗料理的bug出现呢?
酷酷的百合咖啡师一脸面瘫的表情,偶尔扬扬嘴角,脸颊连涡都没有,这样的形象居然一直让笔者觉得她心情不错。
有大师范儿。
咖啡馆是这部影片的主线,很多电影有意无意都会出现咖啡馆的场景,不知不觉,优雅而有格调的咖啡在观影者心中变得比较模式化:这里只适合商务会谈或者男男女女调个情什么的或者渲染太过的唯美…其实,咖啡馆应该有一些富有质感的故事,比如等待。
《等一个人咖啡》恰好凑够了一群有故事的人:上面说到酷酷的百合咖啡师,还有郁郁寡欢的老板娘、每天“约会”不同女孩的天使小哥、穿比基尼踏轮滑遛白菜的男主、路见不平真的会跳出来的活泼女主。
“每一个人都在等一个人,等待一个能看见你与众不同的人”从某个角度说,咖啡馆里的每一个人真的都在等一个人,老板娘在等永远不会回来的爱人,等一杯咖啡;天使小哥在等老板娘露出笑容面对生活。
他们像几米的《恋之风景》,每天都来店里,背坐或对坐,只隔一张桌子却看不到对方。
而女主和男主在等待或者说在寻找真爱,最终发现是彼此。
无论是镜头还是笔调,当一个人的生活细节被近焦关注、反复表现,这些细节就变成代表这个人的独特符号,然后电影也就有了质感。
笔者最喜欢的是电影很用心地表现每一个人物的“前世今生”,男主和前女友下围棋、亲吻的心跳的细节,女主舍友对铁头功的崇拜史,再深入到台湾市井,卖烤香肠的伯伯,还有那对著名的暴哥和金刀娘。
对所有人的刻画都像是在制一副异香、特调一杯咖啡,各有味道。
经典的bug该怎么用?
譬如英雄救美。
老板和老板娘当街小吵,正赶上追捕逃犯,瘦弱的老板就顺势为骄纵的老板娘档下一颗子弹,这是第一段佳话;女主和男主还像朋友那样嘻哈怒骂,被街头小混混围砍,男主牵着白菜施展铁头功,看似无厘头,又被导演悄悄推进这个模式里。
暴哥和金刀娘,最不像黑社会的黑社会。
两人年轻时的电影生涯...动听的方言港台腔?
广东话?
家住北方的笔者听着南方话都是一个样。
方言的处理很好听也很必要。
(就像《色戒》里,麻将桌上的方言)卷舌说成平舌,一句话就说得非常顺滑,连吵架都变得动听起来。
整个故事开始,我带着点鄙视,毕竟台湾片子大多都文艺到脑残,最后真的被故事有点感动到,最重要的不是恋爱怎样,而是我超不能想象,原来,开始的那个美男子竟然,是个幽灵。
好吧,我觉得真够文艺的。
情比金坚啊,这是,我还是觉得女老板的爱情更让我觉得心里舒服,那真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可是出现那么韩版的情节,车祸,我能翻个白眼吗?
谁在马路对面,过马路不先看看有没有车啊?
那车是要开的多高速,能眨眼的功夫,刚好把人撞死?
看来,那司机肯定是故意的。
=。
=
片中有两句台词蛮感人,一句是:就算你是个臭三八,也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三八啊。
男女主日久生情,在相处中渐生情愫而不自知。
另外一句是,阿拓被拒后,骑着摩托大声喊:那个头上会冒豆花的女生,虽然我不知道你在哪里,但是我要去找你了!
最后,香肠豆花特调也是甩。
我想说,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总是在等一个人。
等那个懂你,爱你,疼惜你的人。
所以,那个脑袋上冒火腿肠的人,尽管我不知道你在哪里,尽管我非常非常想见你,尽管你一直都不肯现身,但是,我决定去找你咯!
九把刀把喜剧情节拍的有点魔幻,也充满黑色幽默。
暴哥and金刀婶的故事,好笑又心酸,为了一点小事冷战十六年。
但我还蛮想知道,阿不思其实一直都是个女同吧。
那她的坚持是什么意思呢?
她也在等她的一个人咖啡吗?
爱上一个人就像头上会出现豆花会出现烤香肠一样,谁知道是为什么呢。最后彩蛋还蛮搞笑的
烂俗梗也没关系#脑残迷妹上线
其实感觉是我没有很看懂的一部电影,又很有脑洞又很搞笑好像还有些煽情。记得里面的一段话:用十年后的自己站在现在的角度看待现在的事情,你就会发现,也许十年后的自己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事情。
向來都對九把刀的電影無感 對他的小說也只維持在「呵呵呵」的忍耐度。一群亂七八糟的人因為共同在等一個人的感情目的 生拉硬扯放到一起 再加上台灣公民特有的地域情結 眞的是慘不忍睹。唯獨喜歡的是豆花和烤腸的橋段。喜歡一個女生 就會從他身後變出一根烤腸 如果那個女生也喜歡你 就會變出一碗豆花。
居然现在才知道这部走心国产爱情片,虽然缺点暴多,故事也比那些年差了很多,但九把刀的小花样确实有一套,整体剧情俗套但一个个小惊喜支撑起了不俗的趣味性。结尾模仿不能说的秘密是最大亮点,台湾人果然吃得起卤蛋哦!彩蛋小笼包出来官方自黑。两个男主都好暖,但恋爱的过程都好卑微,你是你,我才能是我。男一小眼睛很讨喜。
竟然不难看 有些漫画风 九把刀还是挺会抓人的
其实挺好笑的,但是不明白九把刀为什么要拾起周杰伦用过的梗,不明白呐
原本小清新的爱情故事一直被其他无厘头的情节破功。倒是彩蛋中,陈妍希的我要一杯小龙女,给了一笼的小笼包,戳中笑点。
屎就在心中!
你哭起来,超帅的!
长评
周慧敏有气质。赖雅妍真的很帅!有喉结诶,我觉得比男主还帅,女主,一言难尽
3.5星。好久没看台湾电影,还是一如既往的清新纯净呀。没想到结尾是这样的反转,豆花和烤肠的组合让人暖心。男主的长相气质都很治愈。
网上很多人抵制导演、编剧什么的,就像之前抵制香港的杜汶泽一样,相关的电影票房、口碑都很低。然后我带着不信邪的心态看完了,电影本身确实一般,没有亮点甚至有些俗套。
不喜周慧敏
很煽情很纯很萌,少女情怀总是湿。
好無聊啊,我只是想多看周慧敏兩眼
男主穿比基尼的时候,亮瞎我的双眼
除了叙事还算流畅之外完全没有别的优点...最值得吐槽的是我居然给看完了...
江湖两个字,一个字江,一个字湖。我好喜欢贴身携带大白菜还有把香肠从女主头后面拿出来送给小朋友的梗啊!还有陈妍希的客串以及阿拓我们都很想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