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颗星吧。
居然不是欢天喜地大团圆结局诶,看这个影片名字也没有很文艺,但是可以说算是爱情文艺片了。
小提琴音乐很衬托氛围 有孤单的清冷 大部分时候是荒唐的澎湃 ,陈晓摆的姿势也挺真实。
整个故事是插叙的方式 我一边玩游戏一边看的 ,不太习惯这种家长里短的纯粹讲述爱情的电影。
而且不是很传统的男才女貌happy ending ,结局有点遗憾但是很真实 。
整个剧情墨迹的样子都真实的很贴近生活了,结婚离婚、生活现状、感情发展都郁闷的非常写实 。
如果不是坐飞机我怎么也不会花时间看这种电影,看完心情也不是很好。
结尾,在去到法国及至杜鹃在海底船舱那里都拍的很美,镜头不错。
导演可能深有感触?
有时候一段感情只需要一个人沉浸在里面才是完美的、百分百纯粹的爱情。
陈晓在这部电影形象转变明显,以前是鲜嫩少年,现在有点走性感中年大叔的路子。
其实我觉得:不谈心境问题和他本人的主观选择,我更喜欢他少年的样子,感觉他眉眼里天然充斥着少年的执着和赤子之心。
但是陈晓演这个婚后面对离婚和婚外情并且事业不如意的中年男子的角色演的入木三分,确实看到了折射在现实里的很多不如意的生活的鸡毛蒜皮,还有男人面对琐事的暴躁逃避、又期待新的爱情那种夹在中间的迷茫吧。
大概是和陈妍希的婚姻让他有些许感悟,融合了真实的沧桑情绪和无力感,表现力还可以。
我想他接这部戏大约也是觉得带入之后会比较容易发挥?
说女主。
我在飞机上连着看了两部杜鹃演的电影。
只能说她面部真的没什么表情,就是哪怕这个角色性格就是清冷艺术家,但是本身她长相已经足够清冷了,她再面无表情,就真的感觉从头到尾情感表达力度稍微弱了些 。
个人认为演技优劣的评判和她五官气质也有点关系,她硬件就是清冷脸。
杜鹃演电影的话,五官不俗套,可以说有特点,但是需要挑一下角色 ,目前来看演大片还暂时担当不了女一,情感表达在表情上不太全面吧。
很奇怪那么多激情戏却没有剧里要表现的x张力和下冲动直说杜鹃美 没有演技不知道为啥可以拍这戏如果是稍有演技的女主应该片子会更上一层陈晓演的挺生活可能倪妮是个不错搭档不是我喷 确实演员不是谁都可以胜任剧情传达的还是有点意思是个好的题材和主旨看起来有点文艺感的不错电影无奈女主太拉垮看不到演技和剧情对抗
四个人的故事三个人在纠缠,三个人只有恩怨,没有对错。
陆松即使没有爱上文罂,他和刘娟也不一定快乐。
褪去了激情的爱情是长久的爱情,那是爱情另外的模样,这样的爱陆松和刘娟之间没有。
文罂出现前,他们也只是将就刘娟de弃妇日记里写过,“有了孩子,谁还拿爱情那么当回事啊。
”陆松每日晚归的真真假假,她无暇顾及。
“没办法啊,这就是过日子,一地鸡毛。
”文罂想要他们之间没有秘密,看到的弃妇日记如鲠在喉,她不能当做没看过,她需要的是陆松的解释,陆松坚定温柔的坦白承诺陆松呢,他一再隐瞒,他想把所谓的伤害降到最小,他不想和文璎提起这些他无论如何也摆脱不掉的影子。
他想要文璎的信任,坚定,不后悔最终是什么击败了他们的爱情,是内疚,内疚如影随心。
有多爱,有多深陷 ,那影子就有多么的 难以令人忽视他们的爱情是罂粟不是玫瑰,他们给予对方的,是令人窒息的爱每个人,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每个人都不完美。
爱情没有错,但有些爱情注定不能开始。
就像我们生而为人,却没有人问过我们的意愿。
能做的,只是清醒的选择罢了你问文罂,她是否后悔。
插足别人感情,被原配怼,被同事看热闹,让父母担心,最后成为单亲妈妈。
她也许会说,“我不后悔”。
因为那是她在劫难逃,命中注定的爱情电影结尾刘娟找到了自己新的幸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编剧用心良苦,意在启示婚内被出轨的女孩,“放手是对自己的恩,紧抓不放,自己也深受折磨”文璎和陆松,是命定的开始,注定的伤害
假如故事停在这里 彼此只是“兴趣相投的陌生人” 是某个平凡一天中的快乐写在最后 推荐韩国电影《男与女》,同样的题材,男与女刻画的是婚内男女从相遇一步步下坠的过程,男女双方的心路历程更加细腻
这两日,许志安出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无巧不巧,这部电影就登场了《如影随心》,陈晓、杜鹃主演,讲述两个出轨男女离了婚,却终究没法厮守的故事。
《如影随心》可惜,豆瓣评分4.4。
最初关注这部电影是因为,陈晓。
看过《那年花开月正圆》,虽然剧本老套,但是陈晓饰演的沈星移令人难忘。
沈星移风流不羁,眼中有星辰大海的沈星移,对事物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一旦认定,就非常固执,能豁出一切。
而对正义的坚持,又让他像极了骑士。
陈晓,很适合演这类角色。
所以我一看到《如影随心》,就觉得陈晓这次演得肯定不差。
他饰演的小提琴家陆松,也是一个不羁的角色——爱上了,就能抛弃一切,即使是才3岁的儿子。
陆松艺术家的思维总是少受世俗桎梏,内心敏感单纯,感情强烈。
他爱上的室内设计师文罂(杜鹃 饰),亦是如此。
文罂这段世俗意义上人人喊打的“自私”之恋,在两人的心中,却是圣洁而珍贵的。
圣洁到文罂容不下陆松的一点点隐瞒。
“陆松你什么事都不要瞒我。
”陆松不告诉他背后纹身的意义与前妻有关,是再正常不过的做法。
有谁会主动向现任提起与前任的海誓山盟呢?
提了才不正常。
却不想,一次隐瞒,引来了文罂次次的怀疑,和越来越频繁的跟踪......
“我以为我们之间没有秘密,我们是一体的。
”文罂说。
她也容不下这段感情中一点点的不美好。
文罂陆松前妻刘娟(马苏 饰)在网上晒自己被抛弃的全过程,文罂本可以不予理睬。
但她偏要看,越看越入迷,屡屡在陆松面前提起刘娟的名字。
甚至引用刘娟的话攻击陆松。
“你是不是后悔和刘娟离婚了?
”
“你是不是后悔和刘娟离婚了?
”最终,陆松忍无可忍:“如果你一天到晚在琢磨这些,那咱俩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
“咱俩的日子还过不过了”不是陆松喜新厌旧,或忘不了前任,而是文罂太不成熟。
她要纯净至极的爱,永不消磨一分一毫的爱。
可知,这世上本没有百分百纯的东西。
再亲密的人也需要隐私空间。
再契合的两个人,也终究会有差别。
因为,那是两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思维。
最终,他们留给彼此的,只剩背影。
同床异梦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过瘾——看,小三终究没有好下场。
但仔细一想,这部电影,实则是打着“出轨”的幌子,讲述爱情的泥淖啊
文罂的前夫,虽然和文罂三观、兴趣皆不同,但他有一句话说对了:“我们的身体承受不了高浓度多巴胺的刺激。
”为了保护身体,大脑会下令减少多巴胺的分泌。
为了保护爱情,我们也会选择减少感性,增加理性。
但文罂要的是纯动物性的感性。
这既无法长久,也不高级。
更脱离世俗社会。
相较之下,陆松更入世一些。
他仅仅把音乐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带有“除了这个不会别的”的无奈。
而文罂,她的工作是室内设计,但她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她在自家墙上纵情挥洒,那一朵朵明艳的罂粟花,是她对艺术熊熊燃烧的热情。
罂粟墙绘虽然全片都在强调,偷情之人更怕被骗,更容易看穿对方的技俩。
但,我只看到了一个极度不成熟,甚至有些神经质的女人,亲手毁掉了自己抛弃一切换来的爱情。
文罂与前夫当然,我也不认同从一而终式的婚姻。
有谁规定,一开始热烈燃烧的爱情,就是正确的?
人的认知会随着阅历增长而改变。
如陆松与前妻,文罂与前夫,渐渐明白彼此不适合。
婚内出轨固然不对,但终究,他们还是选择斩断与丈夫(妻子)的关系,抽身离开。
难道不比那些两边都不肯放手的人好上太多?
难道要因为年少的不成熟而捆绑一辈子么?
陆松与文罂所谓“从一而终”,不过是古时为了稳定社会,保证繁衍的一种手段。
禁忌之恋,在解除禁忌之后的发展,在国产片里本是一个相对新颖的题材。
但剧本的零碎、肤浅,和杜鹃空白僵硬的脸,生生葬送了这部电影。
也葬送了陈晓精彩的表演。
杜鹃这种不打上片名,就是一张时尚杂志标准配图的剧照,充斥全片。
电影中所处可见的T台走秀这种酷似T台走秀的行走,几乎成为了文罂的标配。
更别说走马灯式的换装。
就像豆瓣网友说的,这快成了杜鹃的超模大片秀了。
至于剧情,我很怀疑,编剧是否写过剧本?
还是,只是一些概念的堆叠?
杜鹃全片面无表情,眼神空洞,原本需要用神情传递的心理活动,全部用旁白代替。
霍建起导演居然还称:“此次拍摄光剧本准备周期就长达七年之久。
”对不起,这句话,已经快成为一个笑话了。
对比将禁忌之恋讲到极致的日剧《昼颜》,我们这部,简直就像一个MV,或广告短片。
2014年日剧《昼颜》《昼颜》是怎样抓住人心隐秘和人性暧昧的,怎样细细打磨剧本的,我想不用多说了。
那是一部能让人体会另一种人生的剧。
而《如影随心》,连起码的入境,都做不到。
如此,就不必去看了吧。
(首发于 今日头条号:天涯小鸟movie)
一边填网申,一边看电影,《如影随心》,文罂&陆松,爱情的罂粟花,蔓延着巴黎的街道上一曲小提琴的初见,一见倾心的追逐一张碟的争执,两个人的一见钟情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解脱了四个人的痛苦有人说,是第三者胜利的婚姻而我觉得,这是四个人的幸福存在问题的感情,谈不到一起的言论那些互相不懂的陪伴,是生命里浪费的时间是遇见爱情的历劫文罂前夫说结婚前也是爱过,但是日子要归于平静爱情不可能永久存在,更多时候是一种责任既然是束缚,又为何用婚姻的枷锁来禁锢自己整体的镜头很唯美。。。。
纵观整部剧,做了就做了,不问对错,如影随心哈哈哈哈我大概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才会不像大部分观众那样说三观不正吧。
所以一次就能遇到厮守一生的人真的很幸运超级幸运
电影讲述的是小提琴家陆松和设计师文罂的爱恨纠葛,二人在法国巴黎相遇相知,回国后坠入爱河,并且迅速求婚。
有人说,爱情很难做到始终如一,但是不管你这辈子爱了100个人,还是只爱1个人,出场顺序都是最重要的,再美好的爱情,都不能践踏在已有婚姻的道德基础上,所以电影的最后,他们没有在一起,相信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至少把三观挽救回来了。
影片用一帧帧绝美的画面诠释了——无用的美好,往往就是生活的艺术。
忍了半小时终于忍无可忍,把这部烂片关掉了。
为了陈晓而来,看完才发现导演是霍建起。
不得不说霍建起用的男演员都是我会反复爱上的类型,尤其是年轻时的潘粤明。
所以这部片子难看成这样,我怀疑是不是导演被绑架了。
陈晓也是惨,完全有实力也有颜值塑造一个浪漫爱情文艺片的,结果出来是这样。
扼腕。
我又仔细想了想,这部电影其实很像我有时候写的稀烂的文章。
如果不是一等一的创作小天才,写出烂文章的几率总是大过写出好的。
行吧,就是可惜了陈晓这造型。
很有幸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一部剖析都市男女情感生活的电影,一部警示录。
围城内外的故事,也是讲述人性的故事。
霍建起导演真的是一个特别擅长运用色彩和镜头的导演,影片的每一帧画面都有触人心弦的极美质感。
红绿,黑白,一系列对比色,也诠释着爱情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
蔚蓝海浪上飘散着的玫瑰花瓣,极具绚丽,却又在故事发展的当下显得尤为刺眼和狰狞。
陆松和文罂,不得志的小提琴手和画家,在浪漫的巴黎街头因一张唱片相识,并快速的陷进了爱情的漩涡。
两心纠缠,倾心爱慕的时候,陆松和文罂交缠在一起,如同影片中所说,像翅膀勾住了翅膀。
多么美好的爱情,而他们俩,偏偏是双双有家庭的人,这一段感情注定为世俗所不容。
他们像黑夜里的影子四处躲避旁人的目光,却又无法克制奋不顾身的激情相爱。
终于,陆松抛开了前妻刘娟和年幼的儿子,文罂离开了絮叨的外科医生丈夫,他们终于定下了婚礼日期,设想了浪漫的结婚场景,并憧憬着象鼻山的海誓山盟。
然而,生活有时候就是充满了试探, 不论明里还是暗里。
“或许是因为我们曾经骗人,所以我们也会担心被别人骗”。
文罂的一席话仿佛是预言。
当热恋过后,生活的一切开始倾斜,当怀疑如病毒般不断滋生。
“陆松,你什么都不要瞒我” “我没有瞒你啊” 陆松前妻刘娟的《弃妇日记》成了一根导火线,一点点燃烧,一点点吞噬了这两个千方百计排除万难决定在一起的人之间的心桥。
或许是从午夜响起的手机铃声开始吗?
亦或是那一样的极具讽刺意味的纹身?
“你相不相信我?
” “我现在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了” “我们都是贼” 我眼看着陆松和文罂从两相依偎到背身而眠,从相互取暖到信任瓦 解。
雕花木床间,风起,花瓣飘飞,双人床,陆松却徒留巨型人坑,或许也已经暗示了影片的走向。
“屋子怎么乱成这样,你们学画画的人是不是都这样邋遢?
” “我不是学画的,我是搞装修的。
” 顷刻间一盆染料挥洒于墙画之上,鲜红的染料宛若触目惊心的鲜血,浇灌着极尽绽放的罂粟花。
理想中的浪漫破碎的瞬间,是文罂在泣血吗?
陆松的一条微信,终究让这段偷来的时光有了一个暂时的结局。
在那个曾经约定结婚的日子,象鼻山上,盛开着一朵扬起画册烟尘的罂粟花,象鼻山脚,陆松拉着小提琴对着浩瀚碧波风情演绎。
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感应到彼此的存在,又或者还相爱吗,这是一场相逢还是祭奠?
看过电影,内心复杂难言,为这两段终究成梦的感情。
陆松和刘娟的爱,大概是消失于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
刘娟在谈判桌前对文罂说的一席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也经历过你所谓的爱情”。
当热恋归于平淡,当多巴胺被生活压力生活琐事所掩盖,当精神层面的需求不能被满足,陆松迷失了,他陷入了自己的漩涡,当遇到文罂的那一刻,他无比想脱离现在的生活,疯狂且不可抑制。
陆松和文罂,从甜蜜到不安全感,从《弃妇日记》开始,文罂似乎变成了第二个刘娟,猜疑,不信任,她妄图去寻找陆松行动的蛛丝马迹,去探寻她内心预设好的场面,去试探陆松对她是否一如对刘娟,她很自然得说着和刘娟一样的话语,习惯性的用刘娟的方式思考问题,一次次的刺激着陆松的神经。
“我们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在这个过程里他们都从未明确的将不信任说出口,可这只是最后的掩饰。
影片中的几位主创都奉献了极为精妙的表演。
陆松的扮演者陈晓,以全新的颠覆性的形象来出演一个背弃者,演奏小提琴时整个人都充溢着艺术家的魅力,那是一种一眼望过去就能感知的浪漫,文罂对他的沉迷瞬间就有了解释。
我喜欢马苏饰演的刘娟在杂乱的家中抱着陆松挽留他的情形,陈晓眉毛轻颤,将陆松内心的纠结和不忍刻画的淋漓尽致,看到刘娟受伤下意识的关心,想到儿子时的愧疚。
这样的男子,刘娟的挽留也有了答案。
杜鹃真的集高雅气质于一身,走出来,就是油画里的精灵。
整个人物设定也较为符合都市女文青的形象。
马苏,是一个很优秀的女演员,不论是喜感还是悲情戏份都能很好的表达,使她整个人物立体鲜明。
还有王嘉,华少等等演员,都用自己的表达形式给影片增添了魅力,一闪而过的关晓彤,也是青春靓丽。
其实霍建起导演很温柔,在他的巧妙安排下,刘娟和王嘉饰演的东东,在最后都走出了旧情的挣扎,走向了一份新的感情和人生。
陆松在刘娟的婚礼上为其演奏,这也是一场温柔的盛宴。
看了这部电影,或许能帮助你我重新审视爱情,思考婚姻。
其实影片中或许就有现实生活里的你我他的缩影。
你是否谈过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
你是否正在一段感情里挣扎无措?
你是否在柴米油盐的生活里逐步对生活死心,选择将就?
你是否有冲破一切重新来过的欲望?
当恋爱之中遇到另一个他(她)使你怦然心动,当婚后遇到真爱,你敢不敢真正问问自己的内心,问问你内心深处升腾起来的欲望?
当你踩着心底的防线开始踌躇,你是选择飞蛾扑火还是即时止损?
自由,爱情,还是责任?
生活可能是一地鸡毛,但主创陈晓对一地鸡毛四个字的诠释让我十分触动。
他说这是他电影里的台词,但是电影中他是以抱怨的口吻说出来的,但换个角度去想,即使是一地鸡毛,起码给了我们空间去梳理我们的生活,让生活变得明亮清爽,在这个过程中能收获很多快乐。
我喜欢他给出的这样睿智而温柔的答案。
电影,像是一盘棋局,千军万马呼啸奔腾,也是一个引子,真正把生活撕裂给我们看。
霍建起导演说“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生活在各种关系中,我们受益于此也受困于此。
” 电影里,有我们的人生,真实的人生。
导演希望青年人能先思考爱情,再步入婚姻,希望所有人都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获得自己的幸福。
我也希望我能幸福,你们亦是。
故事题材抓得并不差。
差的是共鸣不够。
男女主美轮美奂的爱,像极了童话。
而另一边各自的过往却又有些接地气。
华少饰演前夫,一名理性又无聊的医生和具有艺术气息的女主杜鹃的夫妻关系,说真的,一点不像夫妻,不是说不合,而是作为观众没理由相信这两人在一起过,两人在一起说话都费劲咋看对眼的?。
陈晓和马苏也一样,陈晓演的贵气又潇洒的小提琴家,居然和火爆而没修养的语文老师马苏是夫妻。。?
实在难以置信。
这样看来陈晓和杜鹃的结合似乎是天作之合,金童玉女,连观众给愿意盖章支持的一对。。。
哪怕他俩选择各自出轨自己的家庭跟对方在一起。
但是,不得不说,故事文艺范太浓,不接地气。
一个片子再高级,也不能失真,失去的真挚的丑陋,真挚的品味,真挚的人情世故。
陈晓和杜鹃这一对,看似美好很配,但实则也不像情侣。
两人的感情线,两人的生活,活脱脱一音乐mv,杜鹃演的文罂,作为一个女性,在自己心爱的男人面前,永远那么从容和克制,作为观众多希望她这个人物(不知是角色设定还是演员情绪放不开)更真实一点点,更自然,哪怕有些许自私,哪怕有些许丑陋,哪怕歇斯底里,至少像个有血肉的人,在爱人面前流淌的爱意冲破她外表的高冷,这才有意思嘛,结果不然。
作为剧中的第一人称,也是这段感情最有发言权的人,她的感情带太克制,带来不了共鸣,整个故事没有戏剧张力。
杜鹃的人物演的太平面和寡淡,像极了她那张禁欲的脸。
陈晓演的小提琴家有些渣男属性。
外表性感绅士,演的却有些油腻和轻浮。
陈晓对人物的把控不够稳定,他情感爆发力强,但对人物的设计和信念感不够完整与和谐。
除了外形之外,他演的举手投足不像个小提琴家,一个专业带来的修养和气质没有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呈现半分,倒像个演员之类的人物。
个人觉得,如果陈晓人物处理得的从容和高贵一些,杜鹃的女性更真实和活泼一些,两人的爱恋会更有意思,更加美好。
至少,陈晓对人物的演绎让二人之间的美感大打折扣,虽然外形满分。
两人除了穿得像拍写真一样走在一起时,像情侣,剧中生活中没有半点荷尔蒙的流露,尽管陈晓如此主动。
这让我相信,男女主的cp感原来仅靠颜值是不够的。
反而,到后来,竟然想看陈晓和马苏这一对在一起的情节,这两人在剧中也虽然不像曾经的夫妻,但两人在一起更有视觉冲击和可看性,更有意思,给人一种未来能擦出火花的可能,反倒更希望他俩在一起。
讽刺的是,这让人觉得原来看起来没有cp感的男女演员也是可以靠人设演出来的。
总之,题材和主题可以让人相信有这样的故事,但演的吧,实在没有共鸣,尤其这几对情侣。
整部靠爱情支撑的剧,这一点不过关实在说不过去。
画面美术很棒,演员光看外表也很配,实则内在支撑不足。
更印证了此片重形式,轻内涵,掀去文艺的外壳后,平淡无味的实质。
大概那几年昼颜走红?
(可是昼颜2015年,如影2019年,差了四年了)。
看了下霍导一直都在拍爱情片,蓝色爱情、情人结,不凑现在类型片和喜剧片的热闹,还坚持拍自己的电影还挺让人佩服的。
但是霍导对爱情的理解能让现代的观众信服吗?
他58年人,安顿写情感故事也是90年代吧,所以整个本子都是上个世纪的,一地鸡毛和婚外情,就很牵手那种故事,但是呢,却拿到2019年背景下拍,人物也还是30多岁而已,就有点皮之不存了。
张艺谋拍山楂树,也是那个年代的山楂树。
甚至拍父亲母亲的故事,也是讲那个年代的故事。
观众看了才有代入感。
远的不说,2008年的双食记,两女一男,面对出轨又是怎么做的?
不过如今审查却比之前严格了,所以正面表现出轨并且圆满结婚的故事应该是不行的,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所以电影最后归结为“选择”(?
),杜鹃愿赌服输,多了一次情感体验的故事。
不能把出轨写成伟大的爱情。
(那干嘛爱呢?
干嘛出轨呢?
闲的?
误会?
对浪漫的误信?
)性吸引力吗?
(看起来像,有还可以的床戏,但又不能拍的很se,我倒是想看陈晓演90分钟床戏)所以总觉得电影大概没想明白这俩人为什么爱?
又为什么又分手?
一见钟情(可以理解,陈晓的脸在人群中太出众)一次唱片摊子偶遇、围着巴黎铁塔跑啊跑就相爱了。
太浮于表面了。
让我拍,就拍两人特真爱,特欲火焚身,卢浮宫谈心、早餐play、画画play…..各种经典场景。
只有爱够深,才会伤够痛。
前一个问题没有交代好,观众还没共情,就只能看后面没啥意思的一地鸡毛(又不够狗血,什么跳楼啊,单位打小三的场景都没有。
看“中国式离婚”,蒋雯丽怎么逼陈道明的)。
或者像玻璃之城那样,拍小孩长大,发现相敬如宾的爸妈还有这么一段,然后再去找女主,罂粟花就是线索,中间穿插回忆,也挺浪漫的。
杜鹃演的没那么差,我还挺喜欢她冷冷的味道,就还是这样不太实务一样才会被陈晓骗(?
)吧。
但是又没有把陈晓拍那么渣。
应该多突出陈晓性魅力,杜鹃才能昏头昏脑迷恋上,飞蛾扑火。
爱情片白开水一样是不行的。
拍的倒是没啥问题,就是剧本没有写透,白瞎演员了。
—————又,整部电影代入一首歌就够了在东京铁塔(巴黎铁塔)第一次眺望看灯火模仿 坠落的星光我终于到达 但却更悲伤一个人完成 我们的梦想还有这首: 塞纳河的水 是心的眼泪 流过了漂泊的 人生风景 愿我们各自都有 美好的一生 美好的憧憬 爱在遗憾里更清晰
谁不想看陈晓跟杜鹃湿吻啊,可是他俩真的太不搭调了,根本完全看不出来个屁的相爱,杜鹃爱条狗都比爱陈晓有说服力
虽然对霍建起有点兴趣,但这片不值得去趟电影院,当然杜鹃还是挺美的。
咋说咧,这个题材是有前途拍好的,奈何故事不行,可以去拉拉韩国类似电影的片子。感觉是包装精美的烂橙子
一段关系中一旦产生猜疑,事情就会朝着你想的方向发展,对错与合适只在你心中。陈晓很适合这种颓丧大叔的形象,马苏演的不错,杜鹃一脸性冷淡的面无表情真不适合演戏。
杜鹃参演的电影快成烂片代名词了。
吓人吗,全片演的最好的是马苏。其他人都演技尴尬,甚至没入表演的门。杜鹃虽美但全程扑克脸的毁灭式表演撑不起这个人物。当然演员还是不背这个烂片的锅。这个毁三观双双出轨的故事拍来干嘛,这种题材当轻喜剧来拍,没深度没内涵除了让人惊掉下巴。最后,导演堕落至此令人难过。
画面太美,简直是摄影教学范本。有王家卫的风格,但比王更矫情,更空洞。总之一句话:爱情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美则美矣,剧情实在太尴尬了
双出轨之后互相的猜忌,激情退去以后彼此的磨合。一地鸡毛的真实生活带来的折磨和痛楚确实如影随心。
霍建起导演的作品,摄影和配乐一直都是高水准,视听盛宴,悦目赏心。陈晓的颜值和杜鹃的气质,一流的服化道,美,足够了。安顿的剧本——之前看过她的书,情感实录,真实细腻,给那些不被允许和接纳的感情一个宣泄的出口。几个小惊喜:马苏的表演很抢眼,她可以是清纯的许合子,心机女刘青,还有神经质的刘娟;取景地象鼻山在法国,悬崖大海,很是震撼;片尾一闪而过的果然是关晓彤,她算是小霍女郎,在《暖》中的演技至今难忘。
还是那句话,中国缺编剧,也可能是缺有眼光的导演
唯美|无法抗拒的多巴胺诱惑|一样东西曾经怎样成就你 也会怎样毁掉你
当年没看下去。如今看来,可不就是这样么。
本来想看会儿吐吐槽的,但不知不觉就看完了。在制作、手法、以及对整个结构的设计都比平常的烂片好很多。但不得不说,爱情电影(甚至其他情感电影)都很容易拍得让人矫情,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很多地方太别扭,没法自圆其说。不谈三观。演员集体掉线,很尴尬,杜鹃的镜头特别多,而且很多都自带BGM…没错,一整部电影下来就像是杜鹃的写真ppt一样……剧本也不行,讲不好一个故事,太勉强。总的来说还是烂片,但是那种能看下去的烂片,尽管后面的剧情也容易猜到……后来才知道,哦,这原来是霍建起的片子……
看后感,不知所云,自以为是。
于伦理道德,不雅。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看着这些破碎,竟有几分理解。20220705
模特大片既视感
如影随心的意思大概就是出轨以后的愧疚感会像影子一样,在你的心里挥之不去。你的前任都已经又结婚生子了,你却落得个鸡飞蛋打的结局。但是要欲抑先扬啊导演,从头到尾都压抑的要死,还他么的欲哭无泪,剧本硬伤。还有言论声称是中国版的《昼颜》,差的太多了好吗,看昼颜起码能理解女主出轨的心情和原因,这个tmd完全理解不了杜鹃美则美矣但毫无情绪实在不适合演情欲戏,更别说出轨了。没有台词功底还是不要配旁白了,全程尴尬。情绪最饱满的那句话是:我不是学画画的,我是搞装修的。其他人的演技还都挺在线的,所以作为爆米花剧随便看看吧
太差了,糟蹋陈晓的颜值演技了,晓啊长点心吧,别再接这种戏了
霍导你这么造作你家里人知道么?看过你每一部电影的我也是真爱了。杜鹃看起来像周迅,而男主则有点像刘以豪,今年是特别流行随性的卷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