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比较印象深刻的是“修罗拳收拳力道至关重要”。
罗影疯狂想要别人承认自己“是真的”,但是他也心知肚明自己“是假的”。
他也有和罗通一样的双鱼配件,不知道是和他身世相关还是西门仁拿来增强他心理暗示用的。
这一点同样使内行人看出罗永渠案真凶,比如龙顺和罗通第一次打架,罗通使了个大招把龙顺打到石头上,石头裂了缝隙,龙顺却没有实质损伤;同时罗通得知父亲“肋骨齐断”,也就知道凶手的拳法并不到位。
罗通的解说,“…通常是肝肠寸断,肋骨完好。
死亡极快没有痛苦。
死亡时仍有一丝慈悲。
” 有点联想起金庸笔下的“亢龙有悔”,未到顶点预留退路,不过出发点不同。
然而这个理念似乎在罗通改用兵器之后就没再提起了。
我估计很多老粉最初看到《尘世行》PV的感觉应该跟我一样:什么?
不是何方知主角?
不是很想看啊。
第一季现在播放了也没破亿,不温不火的,就敢换主角,真的是动漫大忌啊,还是动画网络大电影,当时挺怀疑制作组脑子里有坑。
后来看到制片人的知乎,得知他们在《枕刀歌》第一季没做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尘世行》的剧本了,又看到了制片人表达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初衷,我才明白,这不是脑子有坑,是坚持本心。
说做群像剧,就做真正的群像,即便这样做不符合商业逻辑,即便主角并不是那么讨人喜欢,即便这种质量的网络电影大概率一定是不赚钱的,依然这么干了!
不向商业妥协,不去迎合受众,是真的勇!
带着这个观点再去看尘世行,就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我们看了之前第一季的番外篇,都觉得罗通有点渣有点懦弱,但这恰恰就是这个角色的性格,“只要漕帮在一日,就得尽力让漕帮老少,不受一日苦,不受一日寒”“你将无我,你要不负众人”。
好一个“我将无我”,如果说第一季的何方知是身负血海深仇快意恩仇的单刀客,那罗通承载的更多,他像很多传统的中国男人一样,背负着很多责任,家族心很重,犹犹豫豫,永远无法做到快意恩仇。
所以心爱的人入了虎口,他为了漕帮隐忍,父亲被杀兄弟被杀,他为漕帮报仇,没有阻止不平说滥杀无辜,也是估计漕帮与白莲教的关系,直到在番剧中,他也是希望穷苦的人能吃口饱饭,都是为了兄弟为了漕帮,但他似乎从来没有为了自己。
所以很多年后红娘依然恨他,兄弟们却愿意为他而死。
可以说,虽然都在同一个江湖,罗通的价值观和何方知的是完全不同的,你可以不喜欢他的选择,但你不能说他这样做不合理,因为他的选择就是基于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和经历。
高中的时候学历史,老师总讲:历史人物是有局限性的。
这便是漕帮帮主罗通的局限性。
但罗通的局限性,我们设身处地,假如我们是他,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局限性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总是以我们的喜好和憧憬去看待世界看待别人,但世界并不是以我们为中心,他人有他们的观点和梦想,这才构成了这个世界。
大部分影视作品都会去迎合观众的期待,但《枕刀歌》的这部番外剧场版《尘世行》,却让我看到了那种固执的客观。
虽然不知道这种违背商业逻辑的固执他们还能坚持多久,但很开心看到这样的叙事企图心,谢谢制作组,更三是真的勇!
西门仁真的是恶吗?
他的手段自然险恶,他的初衷未必凶恶。
动画结尾处,西门家树倒猢狲散,西门弟子如丧家之犬投靠胜出的罗通,犹恐不及而被株连;镜头一转,沾血的银铃铛,滴血的戟头,背景音中一声声“罗帮主万寿无疆,漕帮千秋万代”,像是导演暗示了问题的答案,一场轮回又将开始。
可惜机灵鬼江渊战死,这个人机灵可爱,懂大义识大体,和龙顺一样善恶分明,坚守原则,有情有义。
龙顺鲁莽但耿直,善良仗义,结尾一句“怎么死了这么多人,我原本不想这样的”,让人物形象顿时上了一个层次。
回想起去年看的枕刀歌第一季,为龙顺惨死羊汤店而伤心。
罗通对“修罗拳”来历的解释,拳中带有一丝慈悲,故而五脏崩裂而肋骨不断,编剧牛啊,不仅把传统武学融入剧本,还有哲学意味,真的很牛!
连廊的大决战实在精彩,三杆枪(戟)和三个人绞在一起,构图,动作,真的震撼!
难得的硬武侠,剧情服务于动作打斗,但也很抓人心弦,观看过程刺激紧张,超棒,更三加油!
元宵节看的,之前在B站上有看老张推荐过。
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来看,电影比剧集版人物动作流畅许多。
感谢制作组。
对故事上来说,罗通的主角光环很强,但最后却显得很无奈,西门家的家主死去之后剩下的门生都指望着罗通带领他们。
我不禁想起上学那会儿老师说的中国人骨子中多少是刻着些奴性的。
跟随比引领简单太多,不用抉择也不用承担多数人的后果,因而生活中大部分人内心都想跟随一个王。
但我们也有武侠情结,好路见不平,体悟那种救人于水火的爽感。
武侠故事正好填补这一空缺。
希望以后的文本能更深一些,或者希望大神能考究出更多文化背景材料,希望更多国漫走出国门。
打赢之后,残阳若血,血若残阳,胜负又有何意义,对错亦不存在,立场不同就有不同的坚守。
梨花枪使的并不高明,在杀掉仇人之后一切显得空虚寂寞,众人叫好的声音只与之前的围追堵截、赶尽杀绝形成对比,为名往、为利来,侠肝义胆?
不过一群蝇营狗苟、宵小之辈。
可悲之处在于敌手的话在他死后得到了印证。
乱世之中,正义,与你我何干?
替天行道,替的什么天,行的何方道?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越俎代庖,宵小辩词。
世无英雄,竖子成名便成名,没有真假,没有对错,只有宇宙和人类的寂寞是为永恒。
怪不得十八岁以下禁看。
喜欢这些正反派并不截然对立的刻画。
观影一百分钟,满腔激情,热血难凉。
武侠,这个题材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十分亲切的。
但是随着香港电影的落寞和流量化的趋势,武侠片最近罕见佳作。
(大陆武侠片许多过于偏向儿女情长,近年仙侠类的井喷和武侠并不互补)然而,正是本作,一个二渲三的动漫电影,让我再记忆起武侠与江湖。
超一流的打斗和动作流畅度令人感受到武侠的魅力,酣畅漓漓地体会江湖的血雨腥风。
拳拳到肉,血中搏杀,华丽的剑风,轻盈的跳跃,一切均不失为一场视听盛宴。
这一点当今国漫无出其右。
最终的打斗场面简直无法以笔者匮乏的词汇来形容,只道是无敌,喜欢动作格斗者可看个爽快,绝不负厚望。
谈罢画面,再说剧情。
剧情而言,本人先观看枕刀歌剧版,本作可视为前传。
影片对枕刀歌武侠世界进行很有力的扩充,朝廷,武侠帮派各种势力的角力,进一步拓展了江湖的层面。
剧情展开也颇有趣味,虽稍有简单,恐引人诟病,但是我相信随着剧情的推出会有更加精彩的展现。
世人,天下,江湖,侠客,爱恨,恩怨…这个武侠世界的构建,我高度看好,是继漫威宇宙后本人最为期待的一个动画世界。
再于此处提出本人几个观影看法,主要集结于两部作品的联合和猜想。
许多人说最后家丁叛变太快,太戏剧性了,但是我觉得这个转变是很值得琢磨的。
人是动物,畏惧强者,老大被击败便对新人服膺,乃人理。
忽而道出的万寿无疆,千秋万代让人想起笑傲江湖的口号,看着罗通的瞳孔,可知他内心中也有极大的震撼。
某种程度上,西门也有几分道理,乱世之中,糊口便是大,许多人似乎并不是多么爱,多么忠,只是为了一口饭,便卷入了西门的天下。
剧中罗通被击败之后,也是说,漕帮散后,也会有李帮赵帮,只不过是混日子而已,所见其心境转变。
从一日不苟活,到混日子而已,英雄终于折戟于现实。
其他关于朝廷的猜测日后再提… 最终,说说“热血难凉”。
热血难凉不仅是观众,何尝不是作者。
观众看完,大饱眼福,爽快一时,热血喷薄,或许也就止步。
但是剧作者更是燃烧的热血,他们选取三渲二的小众门类,制作不讨好的武侠格斗作品,费时费力,容易爆冷。
第一季可怜的细节作画虽已有改善,但是可见吸金能力有限。
但是,为了一颗中华动画心,做真正的中国人的武侠文化动漫,不负自己,不负初心,何尝不是更高贵更浪漫的“热血难凉”!
加油,枕刀歌团队。
画面,配乐,动作无与伦比!
我是先看过《枕刀歌》的电视剧版,当时就被它的剧情动作给深深吸引了,甚至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部动画片比我们看的真人版的武侠电视剧要精彩万分,喜欢武侠的朋友看这部电影也好,还是电视剧也好,都会被深深地震撼,里面的配音也有以前的TVB的感觉,所以如果您直接看这个剧场版的也不会有任何的违和感,只是在回过头来看电视剧版的话会为何方知的冲动,有点可惜。
正片最后罗通慢慢低头看着滴血的戟尖,让我想起麦克·柯里昂成为Don后不容反驳的目光。
其实呢,第一季动画已经打破了正邪鲜明对立的刻板印象,出场人物都有自己的理由,只是互相冲突。
罗通作为其中的一员,在我们已经知道他未来的抉择之时,再来看他年轻时候的故事,多少会带点预判。
开场还是蛮简单直接的,一个漕帮少爷突遭陷害,变成众矢之的四处流亡,终于爆发之际又遇上想要向同一个仇人报仇的青梅竹马,向机械师取得了趁手兵器,招募了第三位热血莽汉,然后攻破贼人大本营一举成功。
看似一气呵成,他却在仇人家丁的光速反水下迷茫了起来。
或许就是因为报仇这个动机太过直接又好用了。
罗通报杀父之仇,红娘报被骗之仇,虽然红娘窃窃私语地告诉了罗通“西门仁真正的阴谋是…”,那也看起来像是锦上添花。
对龙顺和江渊呢,为民除害就足够诱人。
但是好像他们的仇都还有其他当事人。
漕帮的风光早有多个地头势力暗中不爽,红娘也是薛公公和西门仁双方勾结的牺牲品,因为西门仁是明面上的主使,薛公公又已去世,两人仇怨聚焦到西门身上了。
西门仁有三次辩白发言:对徒弟魏荣、对来抢落星石的罗通、和最后决战。
他自陈抹除临清其他帮派力量是为了还百姓太平,然而百姓不太平全是因为帮派吗?
二百年前参与开国战争的罗家英勇传说还在,后代就落魄到罗永渠筚路蓝缕地支棱起一个漕帮;临清渡口往来热闹,还是有长期乞讨的贫民;官差见了地头蛇还是要绕道,转身对小商贩作威作福;漕帮弟子背的麻袋也不轻,但是互相安慰“好歹有口饭吃”。
西门仁观察到了这些现象,把它归因于“侠以武犯禁”,因为侠客不事生产,让普通人生活比以前更难了;罗通这边呢,除了报仇,考虑的主要是自家弟兄,以及肃清侠客时普通人会被波及,也即普通人将来可能会比现在更难过。
比较基准不同,难说对错。
都不服气所以用拳头说话。
所以才说报仇这个理由很好用,因为从开头我也憋着一口气,想看罗通怎么成长然后沉冤昭雪,但也没想过这之后的事。
西门仁倒下后的短暂沉默,墙倒后众人的吹捧声中,罗通会想到什么,是自己腰间的双鱼玉佩,还是自己问过西门仁何人赋予你手中的刀杀人的权力。
和何方知一样,他们在报仇之后都产生了动摇,何方知是发现亲人和仇人和自己想的不一样,罗通是发现自己和仇人可能会变得差不多。
所以说,几人真是经纶手,纵使手上功夫再强,也总有把握不了的事。
西门仁是戏曲爱好者,亮相方式蛮特别。
他出场时独自唱的一套词,是昆曲传统武生戏《夜奔》,又名《林冲夜奔》,是明代李开先《宝剑记》传奇中的一折,取材于水浒故事。
他唱的是其中的<折桂令>:“实指望封侯也那万里班超,到如今生逼做叛国红巾,做了背主黄巢。
恰便似脱鞲苍鹰,离笼狡兔,折网腾蛟。
【救国难谁诛正卯?
掌刑罚难得皋陶。
似这鬓发焦灼,行李萧条。
此一去博得个斗转天回,】高俅!
管叫你海沸山摇。
” 最后决战时,他面对主角们,使“珠玉同鸣”又唱了两句词,似是太平歌词《单刀会》里关二爷的台词:“ 那关羽闻听微微的笑/先生您那胆小是个文官/曾记得过五关连斩过六员的将/那刀劈秦琪黄河滩/在虎牢关前战吕布/那力斩华雄酒未寒/【那大江啊大浪我过了多少】/那小小的沟渠怎能翻了船”。
或许就是他喜欢这些经典故事唱段,或许他也有一点孤胆英雄情结。
他未必看不出陆谦是什么后果,宋江最后也被招安。
他也跟徒弟说了,料到做完官府走狗便会成为官府眼中钉。
但是他也好像太自负了,再家大业大,即使本人武艺高强撑得住,难免独木难支。
感觉台词不多,说了些信息但没说全。
罗通问罗影和西门仁关系,怎么学到修罗拳,罗影绕了个圈子没回答;罗通反问西门仁你不要别人手中拿刀,又是谁赋予你手中的刀杀人的权力,西门府上起火了打断了对话;红娘的窃窃私语;罗影落败的独自呓语…有点联想起古龙小说那种不好好说话的感觉(?
)。
当然也有点睛之笔,比如罗永渠对罗通说的“漕帮就是你,你将无我”,我觉得这预示了罗通会接受西门子弟的投靠重整漕帮,他想的就是这么一群人。
或许意在言外,正如正片结尾戛然而止,观众可以自己去继续思考。
当然也不是说非要分个对错高低,分不出来也很有戏剧性并引人深思。
坚信自己立场并贯彻的人物也很可爱,比如江渊和龙顺。
江渊的wink、咬着毛笔说话、和一点点自负使本片轻松不少哈哈哈。
另一个比较印象深刻的是“修罗拳收拳力道至关重要”。
罗影疯狂想要别人承认自己“是真的”,但是他也心知肚明自己“是假的”。
他也有和罗通一样的双鱼配件,不知道是和他身世相关还是西门仁拿来增强他心理暗示用的。
这一点同样使内行人看出罗永渠案真凶,比如龙顺和罗通第一次打架,罗通使了个大招把龙顺打到石头上,石头裂了缝隙,龙顺却没有实质损伤;同时罗通得知父亲“肋骨齐断”,也就知道凶手的拳法并不到位。
罗通的解说,“…通常是肝肠寸断,肋骨完好。
死亡极快没有痛苦。
死亡时仍有一丝慈悲。
” 有点联想起金庸笔下的“亢龙有悔”,未到顶点预留退路,不过出发点不同。
然而这个理念似乎在罗通改用兵器之后就没再提起了。
3渲2的画面风格依旧,线条简洁我觉得很舒服。
动作设计不必说,依然流畅。
背景画面非常细致,精美逼真,光线变化也是几可乱真。
颜色和天气烘托气氛很直接,金黄色的落叶林太温馨了。
音乐配合很妙,最终战里似乎听到唢呐声,有几分悲壮感。
有几位配音据说是港片配音,稍微有点腔调还挺有意思的,尤其西门仁说话都有点唱戏味儿哈哈哈。
镜头转场有几处颇为巧妙,借助天空或者湖水、通过树叶飘落切入插叙,虽然不是什么大创新但起码顺畅,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罗通被龙顺打了一拳飞出去,直接连接到了年幼何父亲学拳法的回忆:
都稍微联想到《千年女优》了。
之前有在猜这是neta了哪个朝代,猜不出来。
看结尾预告可能会有抗倭元素,以及第二季徐文(应该是吧?
第一季里站在运河遗迹旁边给何方知指路那位)似乎有重要戏份,期待。
标题是来自辛弃疾的词<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
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超棒,国漫崛起,国漫打斗戏的天花板!
影比剧成熟了不少,好多人希望这部漫去大荧幕播放,但我自私还是想让它就这么悄悄崛起,最后一鸣惊人,非常期待第二季…故事虽然还不是够饱满,但是打斗场面已经让我感到很震撼也有很大的进步了,加油加油!
视而不见,与刽子手同罪!
期待有第二季,也期待第二季有更大的进步
近几年仙侠作品无论真人还是动画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骂声也层出不穷。
网友纷纷怒斥仙侠拍不好就老老实实滚回去拍武侠不好吗,哦,差点忘了,武侠也拍不好,还是都别拍了。
每当这种声音出现并非是大家真得不想让拍,毕竟你不拍怎么知道问题出在哪怎么改进呢。
可骂得最狠的那帮人往往又是爱得最深的,总而言之人们对这样作品的感情就像国民对国足一样复杂,哀其差劲,怒其不争。
这种情感归根结底是恨还是爱很难说清,也不用纠结,因为一不小心爱就会转变为恨,变得比撕书都快。
江湖往往没有那么多快意恩仇,更多的是人心险恶。
只有武功高强实力深厚的人才能快意恩仇,实力的不够的人在江湖里连朵浪花都翻不起来。
少帮主罗通重情重义心系漕帮,红娘争命改命反抗不公,我当然喜欢罗通红娘这样的正面人物,然而影片中最值得深挖的却是反派西门仁。
西门仁心系临清百姓,但与罗通不同的是,为达目标他更加不择手段。
古语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很有意思的提法,而人们往往会忽视这是个结果论。
从字面意思来看,西门仁当得上“侠”,但他“为国为民”的手段必遭他人唾弃又不被称之为侠。
所以西门仁身死前说得那句话特对,“我没有错,只是败了”。
自古以来,历史都是由胜者书写。
试想一下,如果西门仁这一战胜了,那时候他便能一展鸿图再无阻碍,或许真能还临清百姓一个太平盛世也说不定。
然而他败了,书写历史的笔便到了罗通红娘手中。
而除掉西门仁之后的罗通红娘,称一声替天行道行侠仗义的“侠”则更加理所当然。
难看的3d没有好的剧情就是坨粑粑
从何方知到罗通,还有红娘、龙顺、西门仁、不平僧,我算是看明白了:哪有什么正义,什么刀剑侠客,不过是尘世间一粒粒无法掌控命运、又无法看清真相的历史微尘罢了,他们于不平处愤不平,却无力救苍生,又无处寻太平,只得寻求个人的正义;哪有什么江湖,什么快意恩仇,不过是在被生存撵逐、被复仇遮蔽之时,一个个被不断拉扯、又无法自洽的苦命人罢了,他们的头顶是操控世事的“庙堂之高”,他们的脚边是乱世挣扎的穷苦百姓,只有他们被夹在中间,成了所谓的“江湖”。
人物和背景不是一个画风,偶尔的五毛特效,有些出戏的TVB配音,文戏部分孱弱。但是,好钢用到刀刃上,动作戏部分简直爆炸,徒手打斗十分具有力量感,枪、刀、戟的打斗可以称的上漂亮,特别是大反派西门仁的一枪一刀那飘逸感真的绝了。整部片子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动作戏,真的是爽到不行。
三打一不讲武德
就是干,动作场面毫不拖泥带水,依旧精彩,串起剧版的那个江湖世界还是不错的。
明明是小学生剧情非得搞得头破血流的标上18禁赚噱头。还是那句话,国漫需要好编剧。真是辛苦B站UP主一通尬吹了。
坚持贯彻扫黑除恶政策。。。(动作设计的不错)
256色的人物活在全彩世界裡。雖然能明白其緣由,但是還是有些突兀。武打是重心,文戲劇情平板到可笑,說著什麼開國等大詞,最後也不過是一個小縣城裡的小幫派鬥毆
真的不必设置这么多打斗,好好雕作一下剧情吧求求你了
就只有打斗场面能看了,剧情和台词比之前的剧集还差。看之前还想说武侠复兴靠国漫。。再努努力吧。
剧情略显老套,武术指导满分,反派的断刃插入那面墙,随之死而坍塌!可坍塌又何止是墙的本身?将伪善、人性的恶再次放大让男主不免后脊发凉,救的世仍是一个无可救药的趋炎附势!主角人物过于扁平而不及反派塑造的立体,于乱世中不为私有理想有城府,洞悉人性,平衡之道!罗通杀西门,却又成为西门;如同何方知寻仇,成为下一个罗通...
我想了想,还是只能给三星,这不是贬低。它的武打可以给四星,文戏要抠一星,所以只能给三星。你不得不佩服的是,它100分钟长,打了至少80分钟,这80分钟还没什么重复的,这确实很厉害。——有时候就是这样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强烈建议把动作设计送给雪中剧组,救一救那个尬。
女主也太丑了
我怎么感觉打的太复杂了呢
剧本写好再谈技术
天下熙攘,利来利往。一两热血,价格何如。这江湖,灭了吧。9分的画风 打斗,5分的剧本 ,有趣的港片风配音7.0
这打斗的场面看着确实爽,乾坤圈袭击的一瞬间氛围感就上来了,兵刃对兵刃的碰撞声清脆,有代入感了!
画面真的不错,但是剧情真的老套,完全提不起兴趣。
新年第一炸,打戏太帅了!最能打的动作戏在动漫里,这是时代的幸还是不幸呢?
很喜欢,比起第一季,我更喜欢罗通这个男主哈哈,但是还是有的地方有点生硬,比如江渊,罗影 总感觉还有内容没有全讲清楚,还得自己脑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