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找恐怖片,不要看这部;如果你在找喜剧片,不要看这部;如果你得到了上帝附赠的额外2小时生命,也不要看这部片。
不要被评分骗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片,如果以恐怖片的标准评判,最多3分!
全片哗众取宠的蠢对白,纯纯浪费胶卷,没有意义的铺垫和渲染,建议本片重命名为《独脚小罗伯特唐尼的精分自恋秀》,全程无惊悚悬疑感!
如果你爱看肥皂剧,忘了我以上说的,我们不合适。
一开始,前半部分剧情看不出它要讲我们常言的恐怖,但真的越看越爽,或许是为男主愿意解救女主的铺垫吧。
这部片子的亮点就是,从三观上它足够变态,第一个点就是男主和女主的心理,简言之双重人格~即便为了正义杀任何人也毫不触动内心,不能说这种举动是以暴制暴,而是某种程度上不能恰当克制自己的变态,另一个就是吃人家族为了一个变态畸形儿去杀,去分割活人来喂养,氛围渲染很切实,以至于看的过程中一直期待变态畸形儿吃肉的场景是什么画面,纯寻感官刺激的。
但其实这是部爽片,从转折式剧情上去冲击我们感受,男主英雄主义到男主为义入狱到男主被下药分尸到男主救得女主获得爱情,有喜有悲又有些许背后发凉的打怵感,或许这也是结尾那一刻女主触发潜意识双重人格给我带来的延续,这还包括女主小弟弟和不知名的却还待在美国的另一个家庭成员,是不是有点细思极恐呢。
但黑色幽默的点也有,男主在被畸形脸巨人拖拽的时候,男主抓住了冰箱,而这是第一次,冰箱里的那条腿和他邂逅了,然后就是男主想象举着腿跳探戈的画面,绝了。
不得不说待在这么个变态家庭,生活了这么多年,女主是怎么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还帮助了男主的嘞,这个恐怕要问心理学专家了?
影片纯属虚构,大可不管了。
前三十分钟以为是某个民间故事对撞残酷扭曲反英雄,到了被绑架才意识到这难道是昆丁拍的?
啊这,变异人对战艰难求生看的抓耳挠腮,虽然最后反杀很利索,但前面又交代男主是有去过战场的背景的,联想到前些日子被爆的澳的丑闻,哈哈哈哈哈,导演在自黑吗?
最后,女主和男主还有银行女都靓的不行了,女主被心里歪曲的家庭环境熏陶,也只有分裂的男主才能治愈她吧,走危情十日那路子肯定是不通的。
啊,这种看完舒爽透彻的影片是自《闪灵2》之后才有的一次。
导演原来是那个拍潜水电影的人才,我想说昆丁拍的除了剧情的巧妙冲突搭配,跟这个真的很像。
Disclaimer:本文立场毫不客观,三观毫不端正,逻辑毫不可靠,并特此与电影正片划清界限,如有读者共鸣纯属意外,并建议拨打妖妖铃。
人啊总是对遥远的国度有着不切实际的春梦,若是哪天混不下去了,那就去个遥远的国度start over,人生一键重启,so easy。
至于去哪个国家,吐一发命运の纸团就决定了。
若是打到太平洋就去跳海。
若是打到神秘的东方国度,哎呦兄弟我看你骨骼轻奇,这有一本武林秘籍,看和你有缘就十块钱卖给你了,下一个布鲁斯韦恩奇异博士拯救世界就是你了。
然鹅纸团君被三体人的智子操纵,总是玄学地击中北欧芬兰,美国爱达荷的蝴蝶扇一下翅膀,给热情好客的北欧食人族一家带来灭顶之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提前做好旅游攻略很重要。
温馨的食人族一家北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曾出过人称汉尼拔博士的麦叔。
本片故事中食人族一家,也是兢兢业业恰饭,勤勤恳恳做人,白天辛苦赚工薪承担来回美国的高昂路费,晚上操劳孩子们的吃喝拉撒,一顿饱一顿饥,吃不完上顿就得担心下顿。
自从家中大儿子Pati落下消化不良的病根,给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儿子再挑食,再任性长不大,也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啊。
感人的爱支撑着食人族夫妇满世界奔波寻找最好的料理食材,却被儿子嫌弃肉太肥。
确实,后来儿子已经吃胖成家中地震源,买不到合身衣服可怜大冷天cos相扑运动员。
芬兰夫妇远渡重洋为儿子参加《新相亲大会》雷震子的弟弟妹妹们,也被迫投入到投食哥哥的无尽事业中。
Family who stays together, slays together. 为了给哥哥治病,为了这个家,受苦,受累,受饿,受哥哥咬,咬印也都是恰饭人勋章的模样。
最让人感动的是小儿子,作为家庭后备力量,小小年纪就有了恰饭的觉悟,夜里刻苦学习英文,只为这个家庭添砖加瓦。
在遥远而美丽的国度,有人相爱,有人夜里看海,有人不睡觉偷摸找老美学英文惨遭被踹。
食人族一家茹苦含辛,小儿子被踹到休克,也不敢送去医院。
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却只敢在警察政府眼皮子底下苟苟且且。
这一家人窝囊这么些年,委屈不敢声张。
男主不见后,搭进去一个舅舅(是谁,正月里剃头叻?
)还怕被告密的一家人哭得稀里哗啦,爸爸只好一拍桌子决定再憋屈一回,搬家!
让世界感受有脚的痛楚爸爸一看就是稳重之人,漏鸟这样的事故都能淡然应对,区区失足男主还能令其乱了阵脚?
没想到男主反其道而行之,稳稳地钉住了其阵脚。
可怜的一家人沦落男主的人生充电宝,不仅被血洗华堂,还被男主霸占了🐔笼养的女儿。
笼养的女儿曾为男主疏通血液循环(嗯?
),对男主有很强的占有欲。
在内心戏十足骚断腿,且有嘴炮一面的男主调教下,她不惜与母亲琼瑶式反目,加剧了食人族的家庭悲剧。
这时大儿子Pati目睹了父母双亡,家庭破碎的人间惨剧。
催人泪下,BGM都是心碎的声音。
Pati哭得像个五百斤的孩子男主不讲武德,背后给了正在哀悼死去母亲的Pati一炮。
男主是偷袭的惯犯了,曾在银行抢劫案中以炸碉堡一战成名。
精分版John Wick 大战 食人族奇迹男孩。
Pati生而为魔,被命运囚禁家中,他擦干泪水,最后一搏,我命由我不由天。
可Pati还是个孩子啊,他给男主爱的抱抱。
男主腿玩年的美梦由此打断,急得他反手让Pati吃了一记佛山无影脚。
结果Pati吃脚时被骨头戳死。
官方吐槽男主的行为:This was not self-defense,this was madness。
恰饭不容易。
愿天堂没有挑食与吃脚。
男主所作所为的官方定调Ps. 看到结尾,聪明的读者就要问了,起初食人族一家为啥盯上全美知名不好惹的男主?
找个小透明路人甲不香嘛?
男主不仅长得帅,和银行女职员眉来眼去,团灭歹徒身手了得也是帅瞎一众网友。
这就是吸引食人族一家的原因。
因为众所周知,帅可以当饭吃。
很不错的复仇情节和无厘头,抖音上看到的片段过来下的看,没有介绍的好吧,但也算是部合格的惊悚片。
抢银行后来回忆的片段比好精彩,个人英雄主义还是受大家欢迎的,只是法律确实就是法律,白白关了八年,出来了竟然一点都没变化。
机场碰到诡异夫妻,然后被诡异司机弄晕,醒来后少条腿,挺突然的,然后开始一系列操作,刀子戳耳朵干死司机,射钉枪一顿干死一家,大棒骨戳死食人魔,真爽,复仇电影的一系列都具备,血腥突然黑色幽默。
最后还留了个悬念,女主看来真的有这个基因啊,后面他们家凶多吉少啊。
当现在电影越来越不好看的时候,挖一些冷门的cult片也不错。
这部《血腥地狱》讲述一个退役军人去银行办事遇到银行抢劫,他独身一人对抗持枪劫匪,完美全歼却不想误杀一个银行职员不得不入狱八年。
等出狱后随机选择去芬兰度假,没想到被两名男子绑架至一个偏僻的乡村别墅里。
他醒来发现一条腿被截肢,更惊人的是他是被绑来做这家人大儿子的食物,最后他想法逃脱杀死全家,并带走被囚的女儿做女友。
这部电影挺难被传统类型片定义,它具有喜剧、悬疑、惊悚、动作的特点,像是导演喝high之后的疯癫之作。
看似外表沉着冷静的男主角,其实具有另一个跳脱夸张的人格。
这个第二人格在他旁边叽叽喳喳地或怂恿暴力、或调侃围观群众、或分析解决之道,拉长了他的内心感受,但缩短了他对外界的对抗。
原片名《Bloody Hell》其实含义应该是愤怒、震惊或强调,所以这部电影不是经典的惊险故事,而是一个人的冒险独白。
男人因为银行抢劫一案刚出狱,又进入血腥的宅院,他的人格蠢蠢欲动,一边骂骂咧咧,一边疯狂寻找解决方案,直到找到机会反杀。
看完这电影我不得不感慨,这世界总有臭味相投。
恶趣味的人爱看这邪典电影,而电影里癫狂的男人最后的真爱是表面小白羊内里暗黑的女人。
看完片子,来到这里寻找答案,发现没人发现片尾留下的疑问?!
为什么小男孩(女主的弟弟)看到的全家福里是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并没有那个怪物儿子,或者说:那个怪物儿子是正常的?
再设想一下,如果女主的家人是正常的,是否只有她是不正常的,所以要把她关在笼子里?
细思极恐……只是提出一个问题和设想,大家共同讨论。
因为男女主的精神都有问题,所以片中的一些可能并不是现实,而是他们自己的臆想。
围绕着恶人自有人治这个主题展开,是一部爽片。
讲述了男主当兵回来时,在银行办理业务偶遇柜员A,与其交谈时不巧遇见了抢劫银行的劫匪。
在矫健的身手下,通通被打倒,然而一切的不幸在解决最后一个劫匪时发生,劫匪挟持了银行柜员A到厂库,男主与其对峙,男主解救柜员A后受第二个人格蛊惑,对劫匪腿部开了枪,使其丧失行动能力。
劫匪受伤倒地过程中手中枪械不慎走火,打中了一旁的柜子,柜子里藏了一个孕妇。
男主因此被判刑8年。
期间柜员来看望男主一次,表示了感谢,以后不想因为愧疚来看男主。
,导致了男主对女人有了些偏见。
在狱中通过随机在地图上选择的方式选择了去芬兰度过余生,去机场的路上遇见了诡异的夫妇,下飞机后直接被迷晕,醒来后发现右腿少了一截,被诡异夫妇的儿子当做了食物。
在这个芬兰的食人家庭女主心地善良,一直抗拒着喂养吃人的哥哥行为,在家中深受排挤,在去地下室寻找闲着没事乱跑的弟弟时与男主有了交谈,后来女主趁着一家人去送弟弟去医院时递给了男主一个小刀。
最后男主屠杀女主的家人,和女主开启了没羞没骚的生活。
这个问题分裂出来的人格疯狂在片子里问主角,影片的答案是主角往世界地图吐口香糖决定的,但答案当然没那么简单。
编剧为啥选芬兰?
很简单,芬兰是票选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男主角在美国被冤枉入狱8年,出狱后被媒体纠缠只想逃离美国,选了个地球上最幸福的国家结果被食人家族绑架,腿砍掉了放冰箱。
那么片子的寓意就很明显了:这个地球上根本不存在生活比美国更幸福的国家,即使有,那也一定是假象,那个国家的人民其实就是食人族,即使有不是的,也都一心一意的盼着美国人去拯救。
所以无论你在美国多倒霉,离开它也只会让你的人生更加悲惨。
这,就是这部电影想表达的主题
这几天看心理学方面的书,有个书叫《人间游戏》 很对症这部电影。
试着分析一下。
我觉得我很像那个姑娘,看似处于弱势,其实是她故意的,生在食人魔家庭而不吃人也不帮凶,但是也省去了很多烦恼,比如应对生存压力,不用去找工作,也不用去结婚恋爱什么的。
她对绑住的男主说:我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杀生,我治愈。
那不是治愈,她一次次的逃跑也不是真的想要逃跑,是为了吸引家里的注意力,要当小公主。
因为家里的王子明显是帕蒂,一出生就有问题,始终占据家里人所有资源和注意力的食人魔。
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本来应该是万千宠爱在于一身的,她不甘心,所以才一次次的上演叛逃戏码,学英语幻想去自由的美国。
当真的美国来到她面前的时候(男主),她却没有第一时间拯救,而是一脸幻觉星星眼,只是把刀放在地上,任男主自我挣扎。
她根本不是真的想背叛家庭,她只是一遍遍的幻想,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赢得父母长辈的注意,赢得关心,尽管那关心是被锁进木笼子里,这应该叫做刺激饥饿吧。
男主,不愧是男主。
他扮演的是那种英雄戏码,银行劫案,女朋友离开她的原因是劫匪劫持女友倒数123时候他说的话,他说她不是我的什么人,你倒数,我也倒数,结果劫匪怂了,劫匪妥协了。
但他还是开枪了。
女友觉得他并不是个合格的男朋友,只是个极端以自我为中心的疯子。
但我很佩服的是男主解决问题的决心,有了问题,不能逃避,再痛苦再不想面对,也只能是挺起腰杆上,问题不解决,那始终是个问题,只有解决了问题,才能获得获得内心的宁静。
男主分裂的人格始终出现,甚至自己说,在监狱之前就出现了。
但是,男主解决了食人魔一家,解救了女主之后的段落里,分裂的那个男主一次也没出现过,说明男主确确实实得到了治愈。
人生也许真的不是钱啊,资源啊,荣誉什么在手就能平静喜乐、必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认真享受人生。
电影名字叫血腥地狱,就男主的经历来说,他人即地狱,银行劫案以及后续的审判,明显的在讲,是其他人对男主的judge严重干扰了男主的人生轨迹,难道歹徒不该死吗?
歹徒不是第一次作案,歹徒也喜欢无理由的杀人,所谓的法律就是提前规定好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则的底线,你我我好大家好,可是这样的歹徒,就男主的角度来讲,杀掉最干净。
但那个时候,他没有共情能力,他只在乎干掉眼前这个歹徒,甚至不惜牺牲女朋友的生命,他只是客观上救了女朋友,主观上并不想救她。
在芬兰,他明明可以跑去报警,但他还是返回,按照女主的想法杀掉了全家人,救走了女主,这个就是主客观统一的救了女主,因此他不再分裂。
帕蒂吃人的问题是生理,家中最小儿子吃人的倾向却是习得的,他的人生脚本是被父母和亲戚的行为以及期望写成的,父母希望他继承杀人的传统,半夜他拿着刀子去地下室,正是想练习杀人,想尽到家族成员的义务,因此即便最终被解救到了美国,也还是始终念念不忘家族传统。
至于他什么时候觉醒,断掉杀人吃人的念头,这个很难讲。
人生脚本的书还在路上,看了才知道方法。
总之,这是一部从心理学角度看非常好的电影。
男主和女主的对手戏,是两种人生角色的对比,一个是赢家,一个是失败者。
女主勾画了解救男主的计划,却不把刀子交他手上,计划的是杀掉全家,却说你没有能力杀掉帕蒂。
也就是说,她其实计划了整个过程,计划了男主的命运,计划了自己的命运,那就是期望一个救世主出现解救自己,最终失败。
不过,她还是主动干掉了母亲,这是跨出了一大步,也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剧本,结尾幻想杀掉女性友人,我觉得很不幸的是她应该是把崇拜父母的角色转移到了男主身上,男主代替了死去的权威的父亲,成为了她人生中新的可以服从,可以渴望逃离却不真正逃离的父亲,受虐狂潜质。
这也是她只是幻想杀人,却不真的杀人的原因,只要没有其他人夺走男主的注意力,她就会恢复平静。
男主以后要注意的是不能移情别恋,否则会很惨。
女主没有从命运的剧本中挣脱,而是在美国开始了新的人生游戏。
男主在监狱里吹纸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自己想出来的,是狱友建议的,那人躺在床上看一本题目叫做陌生旅程的小说,给了他吹纸团让命运来决定的方法。
搜了一下,没发现这本出版物。
男主的主要问题,是心碎。
踏上异域旅程的目的是为了治愈心碎。
方法不是旧方法,不是继续去当酒保,继续呆在同一个环境里,而是去另外一个全新陌生的地方,这个方法目前看来,很好,彻底断绝了旧的人生剧本,开启新篇章,男主具有过人的勇气,不得不佩服。
吃人魔一家的母亲,应该还有一个最小的弟弟。
这个弟弟去了美国。
去美国的原因,应该是不认同姐姐一家养育大儿子的方法。
他家六个孩子,第一个是吃人的帕蒂,然后是三胞胎,然后是小女儿,然后是最小的儿子——被踢断鼻子那个。
弟弟去美国的时机应该是女儿还未出生,弟弟应该是带走了当时最小的孩子——加百列,有救救孩子的作风。
姐姐姐夫两口子对美国的生活方式嗤之以鼻,所以把美国背包客当作了某一特定捕猎对象。
小女儿也有救救孩子的想法,可能是跟小舅舅学的,在帕蒂吃人的声音中混合着最小的弟弟出生的啼哭,她感觉一定要带着弟弟逃出去。
餐桌一场戏,喝水那个弱智哥哥为什么挨的射钉枪最多,因为当时他要说出是女孩去了地下室,给了男主刀子,才造成大舅舅的死亡。
男主处于保护女孩的目的,先射杀他,还要确保他一定不能再出声,当时男主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逃出去,但是第一时间还是考虑了女孩,这是银行劫案中不一样的地方,银行劫案,他没有考虑女朋友的安危。
帕蒂下楼后,愤怒的原因,是以为男主囚禁了最喜欢的小姐姐,还杀掉了妈妈,帕蒂不一定喜欢家里的男性成员。
这一家最大的问题是妈妈强烈的控制欲,在她的控制下,丈夫不得不杀人喂孩子,自己的二弟不得不帮忙切割烹煮人肉。
女孩的人格基本上是妈妈的翻版,她想出逃美国,于是就教弟弟学英文,出逃成功,还要带上弟弟,有控制弟弟人生的意味在里面,后面幻想杀掉对男主暧昧的黑人女性,也是母亲那种一言不合就物理消灭的做派。
剧 照 诈 骗100%|男主的脸真的不怎么样,本来想看看有没有刑求虐待的戏,结果也没有……自带精分也傻不拉叽……吗的浪费我时间
《投食一家亲》
前言不搭后语反正就是神经病乱杀一通又几得意喔
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趣。
7分虚高了
一个精神病落入了一群精神病里,结果当然是群魔大乱斗的局面,黑美国人战后创伤,黑芬兰人穷乡僻壤食人族,导演还真能讽刺,以及不忘秀下对断臂残肢的恶趣味,有点可惜的是高潮戏太短,大boss战斗力太弱,没能做到血浆横飞,自然也就嗨不到顶。
看了毒舌电影的推送来的,感觉吹得略过,6-7分的区间比较合理。男女主选角很亮眼,故事倒是能自圆其说,节奏利索,某些重口味场景足够恶趣味,甚至结局还有小反转,算是为续集铺垫一下?
两星半。话痨到有些无聊,叙事的结构也不喜欢。
7.4~7.6
被营销号骗了,并没有想象中精彩。基本上都是老套路,偶尔有点插科打诨,但笑果也就一般般。唯一亮点是男主角在银行是不是英雄的讨论。
又看了一遍,碎碎念让人昏昏欲睡,吃人砍人这些都太平常了,毫无新意。那些说什么政治隐喻在那自嗨的高分观众,外国根本不需要搞什么隐喻好吗?这就是白男的意淫自嗨,你们激动什么呢?
我愿称之为神经病电影
被低估的血腥恐怖片,心理变态遇到食人魔家庭,单脚大战,唯一不足就是主线部分稍微短了一点。
其实也不算恐怖..类似德州电锯杀人狂致命弯道那种先虐后爽的类型。还是挺不错的。
给懂得补刀的主角加“腿”
就尼玛离谱!帕迪是上帝吗?一个家族全围着他转。
美国武松的流放之路,有品没钱我能接受
第二人格好吵好想拍死他
2.5。花哨的剪辑反而显得拖拖拉拉,很毁节奏,全仗着结尾干脆利落的反杀拉回点分数。
人民英雄蹲监狱,想去芬兰透透气,变态家族要吃你,一脚插死大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