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视剧显然拍得比电影好,虽然拍的并没有老徐的豪华,但是从剧情演员的演技来看,比老徐的好上千倍百倍!
一开始觉得王珞丹似乎不适合这个角色,但拍出来发现,我更喜欢这个演员了,她的确就如拉拉一样,从一开始的懵懂变成一个闪烁着自信眼光的HR,看过原著,所以觉得她很接近,演的很棒!
而王伟也演得比原著更好,真的,我知道李光洁是因为他和郝蕾的事件,很少看他演的片子,但看完这部后,我觉得他演绎人物的角色非常到位!
可以说,黄立行是比他帅,但是演的不如他!
这部戏更多地教会了我很多选择,拼搏,面对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的时候,应该怎么去跟随自己的心,踏入社会,遇到事情应该怎么给自己更多的鼓励和坚持!
很好的诠释了原著的精神,而不是仅仅像电影一样的偶像剧,其实对于电影我也很喜欢,但毕竟它太少涉及个人拼搏的借鉴意义了,电视剧却弥补了这些,但是也没有落下爱情这条线。
我想很多白领甚至是学生都可以学到很多的,最后只想说,这是一部很棒的电视剧,很少写评价,但这次我想这部电视剧是真的很棒!
电视机里,王珞丹版本的《杜拉拉升职记》正在东方卫视和电视剧频道轮番热播,尽管错过了近乎三分之二的剧情,可每晚七点半,老妈仍然会端坐在电视机前,忠诚的守候着杜拉拉。
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后,情节上总会有些出入,虚拟的人物一旦化成了真实的影像出现在屏幕中,多多少少总会低于你的预期。
王珞丹不够知性干练,李光洁也没有想象中那般英俊儒雅,而小说中那个一笑百媚生的玫瑰更是让我跌碎了一地的眼镜。
不过谢天谢地,在经过了徐静蕾电影版本 “杜拉拉”的摧残后,我想凡是读过原著的人都应该对导演感激涕零,至少他没有把“杜拉拉”演变成一个只会傻笑的花痴。
有过类似外企工作经历的好友愤怒的对我说:徐静蕾的角色简直是对她工作的一种侮辱。
其实,无论是电影,电视剧抑或是小说,都刻意弱化了职场竞争的惨烈和残酷。
阿修罗的战场没有刀光剑影,却硝烟弥漫,危机四伏。
杜拉拉升职的故事美好的近乎一个传奇,它是每一个都市女性的梦想。
在长达数千年的男权为核心的社会体系中,女性始终是一个弱势群体,她们依附男性而存在,守着一方小小的天地,默默无闻的低到尘埃里。
她们最大的事业就是家庭,最大的成就来自于妻凭夫贵或者母凭子贵。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落后的农业社会,女性只有依靠男性来获取财富和地位。
因为知道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只能努力取悦丈夫,全力经营家庭,大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团结。
人的意识一旦得到不断的强化,努力多半是会有成效的。
万一运气不好,遇人不淑,被弃被休,也只会自怨自艾,然后自我检讨。
千百年来广大的妇女同胞都是这么过来的。
直到有一天五四运动来了,妇女同胞们沉睡了千年的意识被唤醒了,她们发现外面的天地是那样的宽广,外面的世界是那样的精彩,就仿佛是一个多年不见天日的人忽然间重见了光明,原来人生可以有那么多的选择,原来幸福可以靠自己争取,原来我的命运可以由我作主。
于是她们不再甘心困在一方小小的天地中坐井观天,纷纷走出家庭,争取独立自由和平等。
娜拉们终于找到了第三条出路,可是沿着这条路披荆斩棘,却发现路的尽头未必是鲜花盛开,幸福的青鸟仍然在触手可及的远方。
大半个世纪前,上海文坛最负盛名的两位女作家张爱玲和苏青,就有关职业女性的问题曾有过一次著名的对话。
,两大才女的看法基本还是一致的。
张爱玲认为“花丈夫的钱是快乐的”。
而苏青也认为,坐在自己一手布置的房间里,连一根螺丝钉也是自己亲手买的,又有何快乐可言呢。
职业女性在争取到经济独立后,苍凉的发现所谓的男女平等背后还是潜藏着这么多的不平等条约:老公不会因为你同时兼顾事业和家庭而格外的怜香惜玉,老板更不会因为你的性别而特别宽容,孩子也有可能因为你的忙碌而渐渐和你疏离。
电视机里,rose离开了职场,回归了家庭,优雅的vivian是所有职场女性的偶像,可是她风光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破碎的家庭。
只有杜拉拉可以在坐上人力资源总监的位置后,依然和爱人在圣诞前夕的街头幸福的拥抱,于是她感动了许多人。
其实相信想看杜拉拉的人是都看过书的,在看电影,电视剧……徐静蕾和王珞丹的演技我不做评价。
其实我觉得电视剧更尊重原著。
或者说电影的剧本不够好,没有将所有的内容简洁的概括起来,这是他们失败的地方。
杜拉拉电视剧版本的怎么说呢,我觉得开场不会有这么笨的人存在,这是败笔,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单纯的人,但是也不会有这种傻傻的人存在。
其实没必要夸张,好歹杜拉拉还是民企的员工啊……离开后进DB,在DB里面斗争……杜拉拉都在成长。
里面一直都在宣传一种思想,追求自己的心中所想,也是每个人最初的梦想。
玫瑰走了,薇薇安走了,李文华走了,王伟走了,李斯特走了,何好德走了……在她身边陪着她进步的人都走了,她升职了……我总觉得最后很落寞,很凄凉,梦想真的要是这个结果吗?
虽然符合剧情,安慰我们的心,王伟回来了,但是我们是不是在追求梦想的时候失去太多,这样的生活意义有吗?
我觉得电视剧的剧本的思想可以再提提,升华一下,把这些问题问到我们的内心深处……让杜拉拉找回她以前的最清纯的梦想,找回她因为升值而失去的东西,找回本生的生活。
现实生活中想然是很少能有这种人的,因为这是很难做到了,没有这么坚强,要强的人,没有这种坚持自己风格的而且还好好做到有思想的人……我并不渴望成为杜拉拉,但是我渴望我们要用心做事……
有一部法国电影名为《FAT GIRL》,中文译名为“小胖妞思春”。
说的是小姐妹二人,一个情窦初开的美人胚子,一个懵懵懂懂的小胖妞,一家人来到海边度假,两人同处一室。
美人胚子成为男性追逐的猎物,小胖妞则在这个假期当中见识了情欲为何物。
《杜拉拉升职记》无论是徐静蕾的电影版还是王珞丹的电视剧版,本质上其实也都是这样的一个故事:独自闯荡职场的杜拉拉不正是那个在十二岁的暑假里见识了情欲为何物,暗自啜泣之后,终于硬起心肠梗着脖子活下去的女人吗?
那个小胖妞在《杜拉拉升职记》这样的女性励志片当中仿佛是隐形的,她藏在了俏丽可人和健康明媚的后面,她的肥肉在颤抖、她的目光在闪烁、她死命咬着自己手指,几乎已经窒息。
这就是一个女性,那最龌龊和最脆弱同时也是最真实的一面吗?
当她被花样翻新的各种装饰品深深隐藏之后,甚至她自己都不再相信那个肥胖丑陋的自己是真实存在的。
可是,当她被某种价值体系强行塑造,当她被迫去吮吸权力的尘柄,当她被简单化、被商品化、被符号化、被定义、被解释、被同情、被抛弃,甚至被女权主义之后,她那个自卑的灵魂却依然蜷曲在角落里面,无法接受但又极度渴望那份情欲的诱惑。
张爱玲说过“权力是最好的春药”,陈淑桦唱着“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张艾嘉无休止地交付着“爱的代价”,而我们的杜拉拉小姐呢?
却依然在她的顶头上司兼潜规则情人面前含羞低头说着“有了你我就足够了”这样气若游丝的谎言。
没错,在女人的血液之中,感性的因子相对活跃,于是就有数不清的东西冒出来以那些因子的出现作为交换。
《杜拉拉升职记》中精美的鲜花、银质的挂链、闪着烟火在温泉池中漂过的蛋糕,这些廉价的玩意儿,终归会让女人成为俘虏。
而杜拉拉升职记,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都不过是一个送给女人的应景的小礼物。
眼瞅着杜拉拉一步步升职,谁还会关心小胖妞如何思春呢?
如今的时代,女人所面临的诱惑有多么复杂,她的困惑就有多么复杂。
一部极尽可能商业化的影视剧,会醉心于表现那诱惑的复杂性而尽可能回避那困惑的复杂性。
如何在两者之间实现平衡呢?
《杜拉拉升职记》这样的电视剧所用的手段却往往陈腐透顶:爱情——一段浪漫的爱情,成了屡试不爽的良药。
这莫非就是那个女人被抓了几千年的把柄?
杜十娘怒沉一万个百宝箱也砸不破的迷津?
王珞丹以清纯和傻笑继承了徐静蕾的衣钵,相对于徐静蕾,她的样子更接近于一个邻家女子,她更简单、更直接,更少文艺腔,在有关情欲的幻想当中,她也更易于掌控,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容易让人产生罪恶感。
说到底,男人会在对王珞丹的杜拉拉的想象中更容易贴近她那“小胖妞”的本质,那个本质无疑会使人迅速痿遁,百无聊赖之下,只好细细品味附着在她身上的所谓的爱情——那原本就不存在的东西。
所谓的清纯、所谓的浪漫,所谓的偶像剧,大概就是这样吧。
用两天时间完整看完全集,感觉还不错。
看过书,看过电影,本来不打算看电视剧,感觉会把自己的期望再次折损一次。
不过还行,把电影甩了好几条街,有些地方感觉上对书还有所完善,而且笑点多多。
整个剧的服装,场景,算是相当朴素了,可能因为是冬天拍的,整体感觉灰蒙蒙的,白领们的服装也是中规中矩,没有电影来的赏心悦目。
王珞丹的杜拉拉有体现出一点变化,从刚出校门的稚嫩,单纯,到后来当上经理的老练。
比老徐只能扯着嗓门耍小脾气好太多了。
可能因为电视剧能表现的东西多,杜拉拉的升职过程也有一部分体现,让人不觉得突兀,因为以前自己做过行政和人力资源,在一些方面觉得还是有一定真实性的,如果没有工作过或是初入社会的人,还是能从中学到一点东西,不过这也是在之前的原著里已经体现的了。
说说亮点,编剧对王伟的塑造,我个人觉得比原著更加完善一些,原著可能更多的体现杜拉拉的成长,而没有给予王伟完善的性格,电视剧的设定,加上李光洁的表演,让人王伟比书里生动了许多,特别喜欢他跟杜拉拉耍贫嘴的片段,这个应该是书里没有的,所以让人觉得新鲜,搞笑。
helen的演员让人印象深刻,长的很漂亮,当然还有后来跟她配的关谷神奇君,一出场,就让我想到爱情公寓,直接笑翻。
总之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视剧。
红着眼睛看完电视剧,每年力行一次的没原则包剧周,总是少不了王路丹。
而最重要的是,她一点点演出了我想看的那个拉拉。
那个有点倔强,坚持原则,努力向上爬的更多人的一步步写照。
不论是王伟的喜欢也好,还是为拉拉一次又一次打赢漂亮仗而大声叫好,至少还是比电影更多的看出了原书的一些些滋味。
虽然结尾有点潦草,7块的盗版碟不可避免删减,但是她一步步向上爬的那个努力的劲让无数我们这样的懵懂孩看到了自己向上窜的希望。
暂且不管有没有王伟的陪伴,没有海伦的热情,何好得的帮助,可当拉拉最后哭过了像vivian一样用粉饼擦干眼泪,露出有弧度的嘴角的时候,突然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对我们来说,可以做的更好lala go
有时候人总是那么的要求完美,很多人说电视剧版的杜拉拉不如原著好。
这点我不反对。
可是,书本就是书本,是作者第一次加工的毛坯品。
我们可以在接收到的同时涂鸦成自己喜欢的或者需要的颜色,但是,电视剧是第二次的加工物。
编剧会从中找到适合大众需要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东西展现。
而中国的大众大多需要的是完满的结局,经历磨难后的完满结局就更好了。
这样看来,杜拉拉确实还是部不错的电视剧。
至少没有在市场的鞭策下迷失原本的职场韵味。
尤其是王伟,李光洁演的成就了大多数少女心中的北方大气男人的形象,沧桑之中又不乏精灵古怪。
纠结到最后在现实的迷途中居然还能在一起实在是让人开心。
中国的电视剧就是这样,很多道理容易被河蟹,还是隐喻比较好。
只要你用心找,这么多剧集中总有你想要的东西,职场宝典,或是爱情圣经。
一直看到有关《杜》的报道,于是,百度了一下,发现版本有三,老徐的电影版,姚晨的话剧版和王珞丹的电视剧版。
电视剧版,在卫视首播的时候看过几个镜头,发觉情节太慢。
于是我在土豆网上,先看了老徐的电影版。
华丽的阵容,跳跃的情节,总算是看完了这部票房过亿的影片。
由于我没有看过原作,只能说这个版本更像是一部《杜拉拉爱情记》。
很多职场上的情节,几乎都忽略了。
注重的更是拉拉与王伟的爱情。
难怪有朋友在网上强烈推荐我一定要看一看电视剧版,这个版本更接近原作品。
趁着周日休息,我把电视剧版全部看了一遍。
拉拉的出场,感觉有点憨。
用上海话说,就是有点拎伐清。
但是可以从这个女孩子身上看到一种对待工作的激情,或许这就是王伟和ROSE当场录用她的一个主要原因吧.在与同事相处方面,从前面几集来看,拉拉与麦琪相处的并不好。
但是拉拉根本不以为然,觉得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OK了,哪怕多做点也没关系。
而在ROSE休假期间,正麦琪把拉拉准备升职的消息事先通过MSN告诉了正在新加坡休假的ROSE。
有时候在想:如果没有王伟的帮助,拉拉的第一个任务会如此顺利地完成吗?
如果公司的高管都像JohnChang那样,拉拉又会如何处理?
一个新进公司的助理,对于一个世界500强的大公司来说,有谁会买你的帐?
看看公关部门的那两个女人就知道了,整天喜欢在背后说三道四的人大有人在,可是真正为公司的又有几人?
这样的人,在如今的社会上比比皆是,有些人更引以为豪,他们觉得能在一家知名外企混,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拉拉后来招聘进来的那个周亮,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再来说说ROSE,ROSE是个能干的上司,但是对于比自己能力强的下属,她还是有戒备的。
就像后面的拉拉与帕米拉。
在与杜拉拉的较量中,她们都输了。
拉拉属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那种人。
如果你真的伤害到了她的利益,那么她会紧紧地抓住你的要害,让你自动离开。
这样的女人,更适合在商场上打拼。
在这样一个世界500强的企业里,除了能力,就是人际关系,适者生存。
在经过一系列的磨练后,她变了,变得更加成熟了。
也学会了如何处世,而不再是刚进公司时,那个单纯的小丫头。
关于杜拉拉与王伟的感情,很多人对于电视剧版的结局,普遍还不满足。
以致于不少人开始了自娱自乐,纷纷在贴吧写续,期待着能拍续集。
王伟是个好男人,但是在感情方面他并没有处理的恰倒好处。
他的前妻黛西在应聘DB时,他明知黛西的为人,却还把她留在自己身边工作。
可以说,王伟给自己留了一个定时炸弹。
黛西很漂亮、很时尚,本来她可以很幸福,可是她放弃了王伟,偏偏选择了老外,却不想,最终的结局是被老外抛弃,一无所有。
于是,再次想到了自己的前夫。
却想不到,此时的王伟早以对那个单纯、努力、有干劲的杜拉拉产生了爱慕之情。
黛西之后的所作所为,其实已经处于一种病态。
她以为通过她的小聪明可以拆散对方,挽回自己的前夫,殊不知,抢扭的瓜不甜。
在对待拉拉的问题上,王伟最后问拉拉是否愿意放下一切,跟他离开上海。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拉拉能有今天,全是靠自身努力换来的,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我知道,王伟这是在试探拉拉,其实王伟的离开只是想让自己静一静,想想他追到日本的情景,又有哪个女孩子不会被感动呢?
最终,他不是又回来了吗?
一《杜拉拉升职记》的电视剧版,趁着新小说截稿休息的空挡,三十二集一集不落的一口气看下来。
个人对白领升职之类的情节不是特别感冒,那些职场上勾心斗角的小贴士,除去让我叹口气,觉得自己实在不适合职场外。
带给我更多的,却是我透过杜拉拉这样一个小女生,看她在懵懵懂懂中前行,由一个横冲直撞的小女生,成为一个成熟干练的女强人。
这种默然的成长,才是打动我的那杯茶。
相信作者用如此浓重的笔墨,去书写职场的戏码,最终还是要还原一个命题,便是成长。
只是,如若你问我,这样的转变,是好或坏。
我想,也许我也只能淡淡的笑笑。
告诉你,无论好坏,这其实也是一种正在缓步的美好。
二有一种湮灭的美好,叫做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来看细水长流。
杜拉拉一路披荆斩棘,流过汗,洒过泪,被误会,被欺负,被正太追求惶恐的彷佛受到了侵犯,在我看来,其实都是风景的一种。
她表面上看来,是被命运推着,走向一个又一个的分岔路口。
可当你渐渐的经历过一些事情,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掌控命运的,其实还是自己。
拉拉经历过这么多的风景,最后依旧可以笑看春风。
真的不是因为她的运气有多上佳,前一生做了多少善事。
也许仅仅是因为,她内心那团微弱却从不曾熄灭的小宇宙,在最坏的时候,亦懂得吃、舍得穿、不会乱,这才能够用别人看来笨拙的方式,坚持着那份不为人知的美好,缓缓前行。
拉拉用一种近乎灭绝的女性的坚韧,最终赢得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可她却依然人淡如菊的风轻云淡,没有炫耀,亦同样的没有受宠若惊,她从容不迫的,以一颗纯净的平常心,对待着她的钻石王老五,对待着她在别人眼中嫉妒的眼珠都要掉下来的升职奇迹,对待着他手上的一切。
三是的,平常心。
整部电视剧看下来,最大的感触就是。
人在做,天在看。
你今日做的每一分,在未来的某一天,上天一定都会统统还给你。
你如果能够用平常心去对待一切,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
真正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而不是仅仅把它当做一个类似于“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虚无口号。
所以,最终那个风光无限的杜拉拉,在我眼中,其实同一开始那个被问陋室铭有多少字的杜拉拉,没什么不一样。
唯一不一样的点,是那个亲爱的杜拉拉,笑起来会露出八颗牙的小女生,终于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一个现实生活同平常心相互守恒的最佳位置。
她历尽千帆后,把那个一开始横冲直转到让人觉得有些怪的短发女孩,存在了心中的一个安全角落,只给懂得的人,敞开心门。
四杜拉拉不仅仅是一个人在战斗,她其实代表了很多人的梦。
原著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我想,不仅仅是因为那点职场的小事儿,更多的是,我们在杜拉拉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原本的模样。
有很多人,在茫茫的路途上,也许丢掉自己的那个杜拉拉。
而有一些,他们坚持住了,以自己的方式,在跟这个世界抗衡,撞的头破血流。
还有一些人,他们跟我们亲爱的杜拉拉一样,用只属于自己的私密方式,保持着内心的孩子气,但披上战衣,就是个战士,刀枪不入。
在这个电视剧里,我看到这条在原著中并不清晰的脉络,在编剧的建筑下,逐渐的清晰起来,成了一条路。
这条路,通向的不是最终的虚无,而是完满的起点。
五若有机会,你看到当初那个怪怪的,有些自卑但却坚信着点儿什么的小朋友。
请带我说一句。
其实你很美。
只要你信,终有一天。
有人会懂得,你所有点滴的悉心栽种同全力灌注,你值回票价。
从看原著到看电影版的,再到看电视剧版的,虽然早有心理准备,看的时候还是被大批大批的广告商们恶心到了,电影的人人一台摩托罗拉,电视剧的大大的麦斯威尔广告牌,不过在这个商业时代,不能不说我虽然抵触,总还是记住了人家的广告,他们的目的也达到了。
看杜拉拉已经从一开始连载到结束了,我觉得一个职场新人,最开始就要隐忍,不管是不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在没有机会的时候一定得能藏住点东西,也许那个东西没有机会释放出来,但是要保证你藏的东西一旦出来就是能达到目的的,也许拉拉就是抓住了这么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才升职的吧,也许小说和电影表达的是她只是碰巧运气而已,碰巧行政主管空缺,碰巧ROSE休假,碰巧遇上贵人,碰巧······不过对于学习例子,我们只要记住审时度势,待时而飞就可以了。
还记得大结局那会儿,王伟受冤被迫辞职,拉拉一心要找JONE算账,但是一向很看重她的上司说公司现在元气大伤,一定要稳住局面,其实我认为如果真实发生在你的公司,我的公司,上司觉得不会受一个下属的激将而去将JONE赶走,起码没找到代替之前不会。
我突然觉得做什么事情一定要站在上司的位置想想,他要的是什么,你要的是什么,你们的目的有没有共同点,如果有,那么上司会是一个你很满意的上司,不过往往上司想要的与你完全不同,与其我们抱怨上司不好沟通之外,倒不如将自己的利益点与上司保持一致。
总之,你认为有多少可以得到的,你就得到了多少。
还行。李光洁不错。
背景音乐的高重复性听得我心力憔悴……
一泡大便一样的杜拉拉
电视里瞄了几眼,实在看不下去。
没感觉。。不是我的tea。。居然爱上一个有妇之夫。。哎,哎,哎。。。
比电影好太多,就是王珞丹始终那个样子~
= =|有耐港~~
演的真烂。。
妈妈逼我看的,像做作业一样,不过确实看后会有些感悟,比老徐那个伪三级强多了……
小鸡电视剧。王珞丹从奋斗出来,到钱小样,到空姐,一直到今天的杜拉拉,其实一直是一个形象。
没看完
主题歌好听
超級龍套鄉土愛情肥皂劇。
王珞丹小朋友,你是面瘫吧。三部电视剧没见过你有别的表情……
当童话看还可以
选角很不行,跟靓丽的电影版不能比~配乐,背景都很不行……特别是女主角,一个北京天真小丫头来演城府颇深野心勃勃的杜拉拉,要人情何以堪啊……特别是她的哭戏,哭得好难听好丑~~相比之下,老徐演的太好了。。。
不因杜拉拉觉得这片好 只因米莱才觉得这片好
唯一的评价就是:比电影好看那么一点儿~
推荐李光洁
这个王伟有点靠谱,北京台一集一集的追着看,很好看,但依然没有书中饱满。王洛丹要火了,听说要拍山楂树之恋了,有点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