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寝室电影夜!
这星期看的《吸血鬼生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完全是吸血鬼的日常。
特别多的梗,什么怎么分辨处女处男,stu一说自己是工科男,吸血鬼们马上就get到他是个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还有羞耻游行,前面铺垫了这么多,结果最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所有人都很羞耻好嘛!
#工科男带领乡下人走进文明世界的故事 stu帮他们修好电视,立刻俘获了他们的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特别可爱!
导演好有才,挑的剧本也棒棒棒!
四个吸血鬼年纪各不相同,令人好奇他们差距几百年的是怎么住在一起组成一个小团体的。
peter的古堡现在在哪里。
古老的吸血鬼要定期补充人血,结果让不按套路出牌的老父亲peter把食物变成了最不守规矩的新吸血鬼。。。
随后因为他的不守规矩和不适应吸血鬼生活,害死了老父亲peter,还引来了警察,实在是让人捏了一把汗。
但是他也带来了好处,带来一个受人欢迎的程序员,反而也在最后“害死了”他。
还好最后是个好结局,最终有情人终的眷属,程序员也活下来了。
看幽默有趣的吸血鬼让人发自内心的欢乐~
也算看过不少以吸血鬼为题材的电影,诸如Interview the Vampire(夜访吸血鬼)The Twilight Saga(暮光之城)Underworld(黑夜传说)等等,但这部我却始终无法与其他几部相较,也许是它刻意模糊形式的手法,也许是由于以荒诞与蒙太奇构架的剧情。
确切的说,这是一部“展示”吸血鬼的电影。
当然,戏剧化的人类幻想产物行为的不可能性与煞有介事的客观纪录片视角所反复强调的实存性之间的冲突本身就是幽默之处,新颖惯常给人以愉悦。
更重要的是,幻想造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类人性”,而从电影所描述的吸血鬼身上我们能看到赤裸裸的虚伪、贪婪、无趣与粗俗——甚至可以说是无能,是人类种种与其道德规范相悖的缺陷。
这让我们获得了一种我们渴望在更强大造物上的同等。
我们渴望“被认同”。
吸血鬼、狼人等人类幻想产物,或是利维坦这种造神,首先拥有人类的原型,其次剔除劣根性作为人类对高等与进化的追求的载体,由于被赋予的力量、权势、美貌而受欢迎。
但喜爱的同时,尽管他们不存在于物质世界,仍激起一种微妙的嫉妒,本片不同于塑造吸血鬼的强大,而从丑化入手中和这种微妙的嫉妒。
我们站在第三方视角,因吸血鬼与人类陋习的相同而发笑,因不平衡感被平衡而满足。
我们为看客这个身份沾沾自喜,但最终嘲笑的是吸血鬼,还是我们自己?
尽管是走搞笑路线的现代吸血鬼故事,吸血鬼张嘴露出尖尖的獠牙和咬人吸血后满地的深红的血污还是引起了我的不适。
人类的想象力实在有限,由人类创造出的不管是怪物还是超能力生物,都逃不过人类的外貌特征,也少不了人类的困扰问题和搞笑逗比的情感。
大家觉得有感觉的地方,可能恰恰我觉得有些无聊,那不如全都拍人类故事好了,何必借吸血鬼的外形还是来讲人类的故事?
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如何在团体中生存、如何对待年老的一代、如何使自己融入环境、如何处理自身和其他族群的关系、如何追求真爱。
让我最带感的有两处:一则是有点极端的惩罚——羞耻游行,前面正儿八经地造势,结果只是被大家围着指点着数落而已,不觉莞尔,颇有四两拨千斤的妙处;另一则是最后情痴而优雅的吸血鬼Viago咬了一直以来暗恋的Katherine,两人终于有情人成眷属,24岁牵手96岁,没有半点不和谐,他们神态中的那种自然平和,在人类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但这不是人类给自己太多的限制,而是因为吸血鬼永生的特征才没有这方面的烦扰吧。
电影进行到一半还引入了受到吸血鬼喜爱的stu,因此他能在吸血鬼公寓自由进出,一个生活中被大家认为是严肃寡言的程序员成了吸血鬼和现代社会的纽带。
一度,我能理解吸血鬼们喜欢他,但是无法理解stu那么爱去吸血鬼公寓,可是后来忽然恍然大悟,stu也许受欢迎的氛围中找到了因为被认可被肯定而获得的精神上面的满足,也许这正是他在人类社群中缺少的呢!
找了一些吸血鬼和狼人的背景,给自己补补课:
Stuart可以八卦一下。
演员本身就叫这名,是Taika的朋友,同为新西兰人。
影棚拍摄技术研发公司satellite lab公司的老板之一和技术指导。
公司持有dynamic lights这项专利技术,Taika导演雷3时,这朋友为海拉大战女武神的慢镜头场景,专门研发了8倍音速移动的动态光,以求达到油画般的镜头感。
所以满天天马的那个场景,注意的话光源是动态的。
上面的圆圈是灯光轨道
我觉得这个电影主要优点还是在设定上,四个吸血鬼住在一起,拍了一个纪录片,和新吸血鬼之间的矛盾,和人类朋友的相处,和狼人的故事,平时怎么去捕猎,说实话刚开始看他说垫手巾和报纸我还以为会很优雅,大喷血那里着实给我看恶心了……而且对于这点说实话我心里还挺膈应的,毕竟女人之前说她的梦想,她为了什么攒钱,接下来就被当作事物吃掉了还是感觉一阵恶寒。
总之就是把吸血鬼融入进生活这个感觉挺有意思的,而且关于狼人的拍摄也挺有意思的,就是狼人并没有出现很久,但是很明确的表达了一群狗狗的相处😂老大确保所有狗狗都对自己表达忠诚,狗群生存法则。
讲述三位长生不老的吸血鬼室友应付人类生活的奇葩轶事。
Viago,Vladislav以及Daecon三个人是室友 ,作为吸血鬼家族成员,三人都要定期摄取人血,此外还要应付人类社会的繁杂规矩,例如付房租、设法混进夜店、处理室友矛盾等等。
惊悚与搞笑并行,极具特点。
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我看过了
鬼都老外擅长自嘲,擅长解构,擅长天马行空地窥探和想象。
如同伟大的皮克斯炮制的一部部的作品,将那些生活中可见的常规性的事物,赋予新的视角和可能,完成一个个解构再重组的过程,于是诞生了《瓦力》《玩具总动员》等一系列看完了就忍不住高潮的作品。
面子上,人家说的不是人,但里子却又实实在在的进行着人性化的处理与情感共鸣。
显然,吸血鬼家族是个相对成功低配版的解构故事:由于房价太高,几个老吸血鬼不羞不臊的合租同居的日子。
成功,因为它完成了基础的解构,用伪纪录片的形式窥探着三个吸血鬼好基友及一个8000岁老吸血鬼的日常生活。
龟毛细腻又呆萌的优雅吸血鬼Viago;传统保守、变动物时永远变不对脸的老派吸血鬼Vladislav;叛逆年轻热血质、不喜欢刷盘子却喜欢打毛衣的吸血鬼Daecon;以及,活了8000岁还不忘记刷尖牙、一言不合就把人变吸血鬼的面瘫老毒物Peter。
他们像我们人类一样面临着合租的矛盾,面临照顾“老父亲”的任务,面临失恋或是前女友的困扰,面临着无法融入新圈子被时代淘汰的窘境。
最重要的,看起来很穷很loser。
一切都那么熟悉,唯一的区别和新鲜感,就是吸血鬼身份的种族特性及其所带来的效应。
于是乎,这使得影片的碎片和细节都生动有趣又耐人寻味:既有对吸血鬼生活窥探的满足欲,又有看着他们堕入凡间跟我们一样犯傻逼和蠢萌的亲切感。
将古老的吸血鬼规则揉碎在现代人类生存环境,将其加在三个不同性格的合租在一个宅子的屌丝宅男身上,是人为的想象和自嘲,这想象或许不是绝无仅有,却对很多观众行之有效。
毕竟,那么古老牛逼的种族放弃了装了这么多年的逼,不捧场都觉得自己没人性。
说它低配,是除了典型的低成本伪纪录片制作外,可惜的是在解构之后没有重组,精美的碎片没有组合成新的类型化故事有些遗憾。
那最后的一激灵,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或许创作者为了真实感或者成本方面的限制而有意为之,人家就是不需要高潮,但对于更广大的受众来说,是否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期待,期待这样一个有趣的小东西让更多人去看到和接受,从小众从向更宽广阔的空间呢。
如果是抱着这样的期待,一个完整的类型化叙事看起来是必经的道路。
房价太高,吸血鬼都合租了,你还不看看这群逗比的老东西嘛!
只有出场那一段有点意思后面都非常无聊 只不过是以纪录片的方式去拍一些老段子对 都是一些老掉牙的段子而且是非常无聊的段子最搞的地方在于 里面的演员总是在一点都不好笑的地方自己笑起来...尤其是关于狼人和吸血鬼猎人的段子不光老套而且非常非常的俗建议豆瓣的各种文艺范还是不要来看了 这片就一个俗
生活大爆炸某一集裡Raj 對Howard說 :『從吸血鬼 ,狼人到殭屍,不知道下一波會爆紅的怪物是哪一個?』 兩個人就坐在沙發上想了半刻沒得出結論,看來連編劇自己也沒有頭緒。
確實,只要是最新吸血鬼/狼人/殭屍的電影/電視劇我一定會去看(暮光之城系列除外,eww),明明知道經典難以被超越,看完後都大都感到失望,仍然會去看,與其說是100% Nerd,更多是獵奇與超現實的遐想,好像大家都說腥聞黴體充滿重口味,暴力,腥羶色,可是心底裡都有一種趁旁邊沒人,我要好好看清楚的衝動在隱隱發癢。
當影院燈光一暗,螢幕亮起,彷彿進入無人世界,終於可以把難以按耐的搔癢好好抓個夠。
出產自紐西蘭的《吸血鬼家庭詩篇》(台譯)講述四個吸血鬼,生活在好山好水好牛乳純天然的紐西蘭威靈頓的故事,英文片名 《 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 》 其實更為直白,電影用紀錄片的形式大大地滿足觀眾們獵奇的慾望,片中絕大部分的場景都是服裝過時與操著東歐口音的單純吸血鬼們的日常生活,利用糟糕至極一片死白的打光,與時不時晃動的畫面,配上說明字幕,營造出一種低成本紀錄片的氛圍,片裡的吸血鬼們最年輕的也快兩百歲,最老的八千歲, 他們沒在用手機,沒看電視,更別提網路, 過著一種與世隔絕的生活,壓根兒沒有注意到外在人類社會的變遷,更別提在現代傳媒塑造下吸血鬼儼然是一個很叛逆很酷的存在,如此十年如一日維持自己的步調,例如織毛衣,偷偷跟蹤上半世紀暗戀的女神,一群人為打掃家裡吵架,跟狼人互罵,去很low的pub自嗨,當然少不了吸血。
除了吸血之外他們根本就是一群宅宅,又呆又單純,活在自己的殭屍/女巫/惡魔/吸血鬼圈子裡(這群數量也不是很多,畢竟紐西蘭人煙稀少),直到有一天,其中一個吸血鬼不小心把食物變成同類,生於二十一世紀在電視、 可樂及暴力哺育下的年輕吸血鬼加入之後,整個生活就好像多一個男神老大一樣,帶著一群宅宅突破生活的小框框,學會很多新才藝,開始會用上臉書跟YouTube看短片,終於進到紐西蘭最潮的夜店,然而典型的三幕劇在此開始轉折,新吸血鬼很滿意自己的新身分/物種,卻也被吸血鬼天然身體的禁忌束縛,種種不滿導致團體裡面開始有摩擦 、 不信任 、 衝突與死亡(其實他們死到不能再死惹)。
《吸》片從製作的角度來看也是非常Cult,那些散漫的鏡頭,不符合慣性的飛行姿勢,過於虛假的獠牙與毛皮,淡如水彩的鮮血,都深深正中我的下懷,看完整部片真是笑翻天。
全片沒有蒼白帥氣的臉龐,油亮亮的肌肉線條,不知所云的做作耍帥裝酷對白,與表情單調的女主角,單單最讓我感受到這群宅宅吸血鬼的人性,不像會思考的怪物,更像能夠抵抗自身慾望的人,從跟人類做朋友到請狼人到家裡面玩。
我尤其喜歡裡面這團無論從血緣到年歲都無法湊成家庭的宅宅吸血鬼們在一幕合拍全家福的畫面,和樂融融好無違和感, 一切都好溫馨 !
整部片讓我想起《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裡Borat的荒誕與真誠,或許從一個超現實的視角,我們才會正視與珍惜自身的美好吧!
吸血鬼真人秀,轻松愉快的日常生活,成了吸血鬼,其实跟普通人也没什么区别,有喜怒哀乐,有友情和爱情,有别离有重聚,也有敌人。就像是一个很小众的圈子,不管怎么样,都有自己的丰富人生。
笑点太傻。看了个粤语配音版,更加傻。
风味很是独特的吸血鬼电影(伪纪录片),吸血鬼与狼人在人间的欢乐生活小记,人人都爱virgin,IT男是靠谱的人类小伙伴(与时俱进的人类导师),have a good night guys。彩蛋是删除记忆,打满全场的摄影师此刻内心是崩溃的。
OMG HILARIOUS AS HELL!!! TOTALLY LOVE IT!!!
超级喜欢Stu!
我以为男主是吴秀波呢...
!!!!!!!
竟然是雷神3这个导演,刚踩一次雷,没想到又踩雷了。。。。已将这导演拉入黑名单。看一群人扯淡就算了,作死真受不了,口口声声说不能公开,非要引狼入室,还这么自以为是,还非要带个朋友,玩呢?你觉得好玩就爱怎么玩怎么玩去吧
感觉好有意思呀!!就这种形式的纪录片可以看869分钟!!
用一本正经的方式讲了一个荒诞的故事实在是太有趣了,基本上可以说从头笑到尾,个人不大能接受伪纪录片这种表现形式的人都被这部电影深深吸引了,用人类的视角来展现吸血鬼生活,创意十足,不过后半段还是太张扬了一些,没有收住,所以显得有点过头了,不过整体非常的有意思,看着特别的带劲儿。
其实还是烂仔喜剧那套,换了个花样包装竟然有点意思
什么爆笑喜剧啊……mockumentary也算不上新颖了,我期待过高去看的,一点也没笑出来
dumb dumb vampires
好无聊
无聊 缺乏想象力
那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毛利男孩》与本片联系大着呢。伪纪录片的形式——真·吸血鬼秀。还是得提一下彩蛋,因为“毛利男孩”里也提到过。
各种搞,欢乐多。
为什么我看完了却记不住电影讲的什么!! 前面那一句当然是开玩笑的,为了迎合电影最后的彩蛋。这部电影简直是逗比,各种梗,各种笑点,而且拍摄方式也很棒,很喜欢,但是总感觉却了一点什么,不过没关系,很逗比就是了。
事实证明,IT男是种族沟通的桥梁。
非常有创意,很搞笑的伪记录片,也是一部hangout电影。人类与异类同社会相处,角色们都很有特点,两位导演居然也是主演,太有才了。最重要是Stu这个角色,全片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