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德曼家族第一季

McMafia Season 1,黑道无边,黑道无国界,The Godman's,The Godmans

主演:詹姆斯·诺顿,大卫·斯特雷泽恩,朱丽叶·赖伦斯,阿列克谢·谢列布里亚科夫,玛丽亚·舒可施娜,奥斯瑞·科恩,梅拉布·尼尼泽,克利福德·塞缪尔,尤娃尔·莎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俄语,阿拉伯语年份:2018

《戈德曼家族第一季》剧照

戈德曼家族第一季 剧照 NO.1戈德曼家族第一季 剧照 NO.2戈德曼家族第一季 剧照 NO.3戈德曼家族第一季 剧照 NO.4戈德曼家族第一季 剧照 NO.5戈德曼家族第一季 剧照 NO.6戈德曼家族第一季 剧照 NO.13戈德曼家族第一季 剧照 NO.14戈德曼家族第一季 剧照 NO.15戈德曼家族第一季 剧照 NO.16戈德曼家族第一季 剧照 NO.17戈德曼家族第一季 剧照 NO.18戈德曼家族第一季 剧照 NO.19戈德曼家族第一季 剧照 NO.20

《戈德曼家族第一季》剧情介绍

《戈德曼家族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国际犯罪与犹太人接管世界——一个金融风险从业员眼中看到的此剧

先看一则3月最火新闻之一,俄罗斯间谍疑在英国被谋杀:http://www.bbc.com/news/uk-43315636 因为跟工作内容略有相关,加上有莫斯科取景,今年BBC出品的最有野心的电视剧《戈德曼家族》成了个人年初最需要安利的一部剧。

来讲讲我这个曾短暂生活在莫斯科的金融风险相关从业人员眼中的此剧吧....(悲叹,代入感太多)《戈德曼家族》讲的是俄罗斯黑帮家族流亡在英国,大儿子通过金融战争和扶持自己新势力等方式逐步瓦解俄国国内老大的传统国际生意路线,最终与俄罗斯官方达成默契,取而代之重新成为俄国黑帮老大的故事。

海报中Franchise,特许经营,男主将建立自己的与政府勾结的商业帝国。

国际犯罪这部剧中的国际犯罪类型比较全面。

根据国际法规,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反洗钱 (AML), 制裁(sanction), 集团犯罪(organized crime), 反对恐怖组织融资 (CFT) 以及监督 政治公众人物(PEP)。

剧中除了没有出现CFT以外,其他犯罪内容大都齐全了。

最开始的犯罪情节是政治洗钱(Political money laundering)。

政治腐败与受贿是全球性问题,以腐’败历史悠久的亚洲最为严重(无辜脸),通俗说来政治人物常常有大量的贿赂金,这种黑色资金当然需要洗白。

洗钱攻略为,在诸如瑞士这样的安全中立国或者黑钱天堂开曼群岛等地通过不断设置离岸账户,建立空壳公司,公司下面再设立层层子公司等方式,直到最后无法追溯钱的来源为止。

如果想看比本剧更接地气的洗钱记账,可以参考去年的美剧《黑钱胜地》,那部剧讲得是比较常见的给毒资洗钱,有每一笔现金流入支出做了些什么假账。

另有美剧《绝命毒师》和《风骚律师》也是这种毒资洗钱相关。

《戈德曼家族》中,一个以色列议员需要Alex给自己洗钱,这就是Alex被卷入地下犯罪世界的开端。

这位议员就属于政治公众人物(PEP),需要在反洗钱等风险系统中格外注意。

《戈德曼家族》播出后,youtube上已经出现呼声要求重视并着手解决英国政治受贿。

为了拉Alex下水,这伙人不惜放出消息说Alex可能违反了对俄罗斯的制裁,有俄方投资,导致客户紧张要求撤资。

对俄制裁要追溯回2014俄罗斯与乌克兰那码烂事,俄罗斯收复/吞并克里米亚,美国开始对俄制裁,环环升级,直到现在美国总统换成特朗普依旧有新一轮升级的倾向。

制裁(Sanction)手段包括禁运、断交、中止贷款贸易等等,说白了是国际社会上一种非常小家子气的霸凌行为,通俗解释就很像拉帮派,孤立某一人(或小群体),限制主要帮派成员与其来往,折磨其达到自己的目的。

现在国际上主要制裁发布有OFAC等。

议员接收被绑架来的年轻貌美的姑娘,用来使美人计,给自己收集情报。

这种国际协作的绑架行为就是人口拐卖(Human trafficking),属于应该努力打击的一种国际犯罪,然而很遗憾,出于许多原因这种犯罪一直很猖狂。

尤其是在香港泰国法国捷克等地。

剧中的姑娘是从俄罗斯到埃及工作,一下飞机就被人贩子集团接走,一路被运到了以色列。

看过前些年的电影《飓风营救》的人大概也对人口贩卖的高速转移流程有印象。

被贩卖的人口另外,国际贩毒要依托船运。

就像我们的身份证号码一样,国际上每一条被注册的船只都有一个独立的IMO号码标志,一切相关犯罪、禁运(embargo)信息都会被披露,因此运输大宗货物前应该做好相关调查,免得自己的货品随着其他风险项目一起被扣押在某港口造成损失。

当然走私的中间环节还有其他办法,可以在公海上进行船对船贸易,只是最终还是需要进入目的港口。

因此《戈德曼家族》中,拉丁裔毒贩想方设法要搭上以色列议员的合法船只运送自己的毒品。

此剧也披露了俄罗斯黑手党控制的欧洲毒品链的运输线路,即由印度进入东欧的传统东方线路与南美-以色列-东欧新线路。

捷克做为欧洲毒品流入大本营也结结实实出场了好多次。

此剧多项犯罪均比较还原事实。

要问其依据从哪来,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有位记者Misha Glenny出版了一部揭露全球地下犯罪组织运营的书: McMafia: A Journey Through the Global Criminal Underworld,受其启发, 十年后,在几则俄罗斯流亡者在英国遭到暗杀的新闻出现的背景下,BBC应运开发出了这部片子。

不需要与《教父》等美国黑帮片做比较,经典虽为经典,但戈德曼家族的时代正是我们生活的现代,犯罪的国际化已经甚嚣尘上。

而且俄罗斯黑帮的最有趣的特点(应该也最为我国观众熟悉)为必须与官方达到双方谅解与默契合作。

戈德曼的招数就是通过摧毁对手Vadim的传统线路,逐渐瓦解官方对他的信任,最终取而代之。

西方的黑帮需要民主环境,东方的黑帮上面还有官方,有玩笑称普京大帝就是全俄罗斯的黑手党大头头,就问你酷不酷。

黑帮家庭伦理狗血未能免俗,此剧与多数黑帮片一样带有常见的家庭成员的伦理狗血。

爸爸出轨,为保护妈妈,儿女联合将小三送走。

老戈德曼大悲,对女儿说,她是你的朋友,对儿子说,她是你第一个女人。

一句话的信息量过大,包含了各种狗血。

不过有意思的是,爸爸曾是俄罗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但是略有点妻管炎,虽然妻子过去不过是个商店女郎,而自己曾是大佬,妻子有了一切,钱、生活、儿女,老头子却还是被妻子的耳刮子打得啪啪响。

当然我们在俄罗斯有个笑话:曾经美丽的斯拉夫大妞成为凶悍的老婆后,尤其是发福后,如果老公还敢不听话,很可能被老婆举起来晃个稀碎。

此剧由于是“精英阶层”,作为一部黑帮犯罪题材的剧,粗口过少,只有妈妈和女儿分别骂小三是сука(婊子)时稍微痛快。

只是小三比妈妈丑太多了吧。。。

犹太人接管世界片子看过,深深打了个寒颤。

虽然不知哪看到有说俄罗斯官方抗议了这部片子抹黑俄罗斯形象,可是我倒是觉得,这片子主要暗示了犹太人接管世界。

本来犹太人控制美国一说就已经不算阴谋论了。

美国商业大鳄、金融大佬、巨头企业、科研、新闻媒体,方方面面都是犹太人的帝国,犹太人再用经济和舆论操控政治,所以大家总说犹太人控制美国,而美国是世界第一话语权大国,于是人们干脆说犹太人控制着世界。

可是以上所云的世界,还仍旧算是在黑白灰色地带的偏白一带。

《戈德曼家族》讲得则是彻彻底底的黑色地带。

犹太小帽子

正宗俄罗斯的东正教葬礼开头Godman家族的葬礼与结尾Vadim家族的葬礼相呼应,挂着十字架的正经东正教俄罗斯Vadim家族被干掉了,带着小帽子的犹太Godman家族重新洗牌,这世界被犹太人全面接管了。

就问你怕不怕。

东西方人的政治思维区别Alex的背景为,英国长大,接受英国贵族教育并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因此他虽然是俄裔,但其实是个西方人。

从一开始,捷克警察就对Alex说,你不应该使用自己的护照来办事。

可惜Alex没学会这些,最后居然还是用自己的真护照去了莫斯科,才导致被Vadim的高官朋友扣押。

在押期间,Alex很可笑的说,他要见自己的律师。

俄方淡定回答,没有律师,没人知道你在这里。

如果最后没能逃脱,他就会成为在东方世界习以为常的“失踪人口”中的一员了。

所以这位新一代“教父”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此外如果想要深入探讨剧中元素,还有俄裔政治流亡英国的群体,以色列的俄裔犹太人问题,街头犯罪手段等等,比如政府首肯,对Vadim团伙下手时的摩托车党,就与我第一年到莫斯科在老城中撞见的摩托车手追轿车,击毙车里的人的情景类似(虽然我见证的那一场摩托车枪击战更热闹,导致了两辆轿车相撞),颇有代入感。

不一一介绍了。

我们生活的世界与地下犯罪的世界是重合的,当你推着行礼走出巴黎机场时,很可能接机人群中就有人贩子,当你在布拉格老城观光时,擦肩而过的卖大麻的人可能就是属于某帮派的最底层小喽喽,当你在莫斯科某处墙壁扣出子弹头时,很可能就是某次暗杀械斗残存的痕迹。

这是一个跨国集团犯罪越发高效的时代。

常用风险披露网站: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 - Sanctions Programs and Informationhttps://www.treasury.gov/resource-center/sanctions/Pages/default.aspxShippinghttps://fairplay.ihs.com/

公众号:穆尔登格

 2 ) 浅谈男主变化这一条隐形主线

第一次写影评想从男主的变化入手,跟大家分享下感受。

这个剧对男主的刻画非常深刻演员的表演也是细致入微,起初介绍男主的背景是一家金融公司的持有人,很高的学历,有一个美丽而又能干的未婚妻,感情和事业都在上升期,如果还算不上人生赢家,也算的上春风得意了。

在这个看似圆满的履历背后却有着一个小瑕疵,就是其父辈跟俄罗斯黑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然而从小就在伦敦长大,接受着高等教育,绅士教育的他,仿佛跟过往的恩恩怨怨已经彻底的划清了界限。

由于他的叔叔的原因他不得不会俄罗斯去求助他的叔叔,而这件事儿变成了所有故事发展的起因。

他亲眼目睹了他叔叔的惨死,自己也险些丧命,虽然这是他第一次经历这些,但是他惊慌却不失措,仿佛是骨子里的直觉让他不仅仅保全自己,还保护了家人。

这个突发事件不仅仅证明了他有着聪明才智,而且有个很大优点,冷静。

这也为之后再处理其他危机时刻的决定埋下了伏笔。

从小就朝夕相处的叔叔死了,对自己打击是巨大的,然而在爱情和家庭的巨大拉力下这件事还不足以让他迈出那一步,最多是在他灵魂的封印留下一道裂痕,最后是父亲面对弟弟的死痛不欲生,甚至选择自杀的举动,让他彻底下定决心要做些什么,我认为让男主痛下决心的最强烈的情感不再是失去至亲的悲痛而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屈辱。

这时候, Semiyon 抛来了橄榄枝,男主彻底抛开了之前的犹豫,选择了欣然接受。

到此男主虽然表现的只是想给杀他叔叔的幕后指使 Vadim Kalyagin 一点儿苦头,但是事实上观众已经隐隐的感觉到了事情不可能那么简单,虽然男主向Vadim Kalyagin道歉,向发掘苗头不对的未婚妻进行了忏悔,但给我的感受不像是演戏,更多的是在跟灵魂深处的渴望做的斗争,抑或是在做最后妥协,这时候的男主更像是个瘾君子,事后无论多么的诚恳的道歉忏悔,又能怎么抵挡毒品带来的精神的满足,自从他选择踏出那一步,就已经不可能回头了,虽然这时候的男主并没有完全的认识到。

直到后来, Semiyon Kleiman 意识到男主的真正的野心,并采取了加快两方阵营形成真正的对抗的一场“和平谈判”,这时候的男主已经不再犹豫,或者准确的说不再加以掩饰,尤其是在被父亲看穿其真正意图的时候,父子之间的对话男主虽然口口声声说的是保护家人,但是他表现出的冷静甚至冷酷,让父亲感受到了他的儿子确实不可能回头了。

最后故事的结局虽然惊险,但是并不出人意料虽然男主的敌人Vadim Kalyagin貌似有着更强大的力量实则内忧外患,最根本的他就像是一个狮群的老狮王一样,面对已经显出獠牙的男主显然已经完全落入了下风,纵观全局,Vadim Kalyagin好像什么事儿都后知后觉,虽然依然手段残忍,但是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杀伐果断,却多了些妇人之仁,这也为其最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最后整个剧的高潮有两处一个是,男主手刃仇人的时候勾动扳机的颤抖的双手不仅仅是因为第一次杀人而害怕,还包含着对过去的诀别,而我感觉更多的是对将得到的权利的激动。

而Vadim Kalyagin最后背对着男主抱着女儿的照片坦然接受死亡的命运,又显得尤为悲壮。

新老狮王在此刻完成的了交接。

另外一处高潮就是在影片的结尾,和政府签约的时候,签约之前男主依然彬彬有礼,虽然对合约要求寸步不让,对待曾经自己的盟友墨西哥人 Joseph 要求苛刻,但是得体的举止,依然风度翩翩少了些杀伐之气,依然给大家一种软弱可欺的错觉。

最后签约成功后,瞬间收起笑容,直接跳过 Joseph ,仅仅跟政府要员握了握手,带着凛冽的背景音乐走向了权力的顶峰。

这个转变之快让所有人感到惊讶,想必观众也是,我甚至怀疑封锁其灵魂深处的恶魔的枷锁其实早已破开了封印,一直以来,都是精心的伪装,来麻痹敌人,或者说是成功的麻痹了自己,进而麻痹了敌人。

整个剧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既不拖沓,又不让人觉得突兀,节奏非常棒,而饰演男主的演员 James Norton对角色把控也是非常精准,总而言之五星好评,对了男主叫Alex,拜拜!!

 3 ) 怀念的

每一个人好像都在问他 你确定要这么做么 他认为这是在保护家人 但从我的角度 他是在向权力靠拢 那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让他每走一步都在思考在改变,知道真的触摸到权力的边缘,他做了一个不能回头的决定,亲手杀了瓦迪姆。

在他和瑞贝卡的关系中,我看清了两个本来可以携手相伴一生的人是如何渐行渐远。

我觉得是埃里克斯配不上瑞贝卡。

一个美丽大方善良温柔的人值得更珍惜她的人来保护,愿意牺牲欲望回归平凡的人相伴。

第一遍看完每个人的演技很肯定,父亲的颓废与挣扎,母亲的失望和坚持。

埃里克斯不动声色的表象下暴风雨般的不归一切,我很喜欢瑞贝卡,在她跟埃里克斯说,你不要忘了你以前是一个没有书读没有人管的孩子,在接受了比别人优秀的教育后应该做的事情。

从最了解他的人到越来越不懂他的人,所以这才是无法继续相伴的原因。

所以埃里克斯而言,她确实不仅仅是约会的女孩,她就是埃里克斯心里永远难以忘怀的一个人,就像莫斯科那栋老房子,过去是用来怀念的。

 4 ) 哈佛被黑得有点惨:)

No embassy, no lawyer, nobody knows you're here. 这可能是昨晚很不起眼的一句话,我觉得是全剧的金句。

苏联老大哥跟某朝一脉相承的同门情谊,英国观众是体会不到这句话背后的恐怖的。

事后再被克里姆林特工总部女老板强化一句“一个失踪的英国公民”,失踪二字的妙,可能对英国观众也只是牛嚼牡丹可惜了。

最后,做黑帮重要的不是会玩枪,是大家都出身哈佛商学院,懂全球垄断,会玩数字,能给一堆面目模糊的灰西装“经济学家”present利润方案并说服他们,产品是海洛因还是武器都不要紧,可以假装不论不知,we are not dealers, we are brokers. 当然真正打败对手的,不是哈佛这个名牌文凭,是“上面”支持对手的领导生气了。

所以暴力和哈佛都是一样的,是浮云,真正那个的,是“领导”,克里姆林宫或者其他什么海。

 5 ) review

E04 rebecca started to suspect validity of Alex's funds finally more scenes for rebeccaE05 16:39 30:00E06 breakup bodyguard2:41-4:51 12:31 -16:5020:50-20:21 rent 20:47 photo surveiliance 27:09-28:54 36:44 -37:28 swim39:43-40:14 been approached by 'dressed single mum'49:03 49:32E07 47:20 hospital hurt E08 22:40 -24:00 check out30:07-31:37 meeting sister49:00 mom 53:40 final call(just doc)

 6 ) 米哈依·柯里昂诺夫?

居住在伦敦的俄国人口在15万到30万之间,如此大的跨度区间,虽表明了统计之不易,但起码给“伦敦格勒”、“泰晤士河上的莫斯科”这些戏称提供了数据支持:我大伦敦当得起这些名字。

一部由调查记者米夏·格伦尼(Misha Glenny )将近十年前写成的非虚构作品“McMafia”,新年第一天登上了电视屏幕,成为英美开年最受追捧的热剧。

豆瓣上这部剧的中文译名叫《黑道无国界》,与原名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国际犯罪团伙。

按照剧中的解释,黑帮(Mafia)的成功之道与做其他生意无异(我并不是想说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而麦当劳是剧中主人公说他在哈佛商学院学到的经典成功案例。

因此,要成为犯罪界的国际化精英,用到的也是麦当劳商业模式,于是:McMafia。

主人公埃里克斯·戈德曼(Alex Godman),英俊多金的俄罗斯富二代,同时也是看似已经洗白的黑二代。

他的出场,瞬间让人联想起另一位著名的“洗白”黑二代:麦克·柯里昂。

麦克顶着二战海军十字勋章英雄的光环和藤校毕业生的精英风范,领着来自新英格兰的正宗WASP女友,出现在姐姐康妮的婚礼上。

“那是我的家人,不是我。

”面对来自女友的质疑眼神,麦克撇清得特别坦荡,因为那既是他父亲(也就是教父维托·柯里昂)的期望和安排,实情也确如他说。

《黑》片中埃里克斯的亮相场景,与《教父》四十年代末战后背景下的纽约不一样。

康妮婚礼内外的纽约媒体、警察、热闹喧嚣的西西里大小家族、以及最亮眼的明星偶像弗兰克·辛纳屈的到场,铺陈了那个年代的黑帮排场。

而埃里克斯的出现场景,是洗得不能再白的“儿童慈善晚宴”。

主持拍卖的广播里,一口伦敦腔的男人正在吆喝,忽悠“女士们,先生们”继续慷慨。

埃里克斯的家人在热烈竞拍,“如果俄国人做慈善捐赠,他们就叫你寡头,而不是坏蛋了,”叔叔振振有词。

埃里克斯在伦敦长大,在哈佛上学,有一位英国女友,做的是如今最顶级的职业——对冲基金合伙人。

跟麦克最相似的一点还不是这些光环,而是,他们都是黑帮家族的局外人,他们是文明世界的优秀公民。

不过且慢。

黑帮与优秀公民之间,也许就是一根发丝的界限。

埃里克斯坐在基金公司的写字间里,MacBook上鼠标一点,没有枪窟窿,没有爆炸,几亿、几十亿美金就一路辗转了迪拜的钱庄、印度的海关、特拉维夫的夜总会、萨格勒布的黑市商人、布拉格的假货窝点血汗工厂、哥伦比亚的毒枭、内盖夫沙漠上的贝都因人口贩子。

优秀公民只需不知道,或者假装不知道,“我只是在替人打理钱财,投资。

”说的时候一脸正气,接下来继续优秀。

两集看完,我有如《动物农场》里的猪们,眼睛只在企业精英、犯罪份子、政坛领袖间来回扫荡,已无从分辨谁是谁。

格伦尼10年前为了写成这本书,跟踪到了后苏联混乱时代成就的现代国际犯罪网,与撤销管制后忽然出现的金融流动性之间的交点。

10年后,占据财富金字塔尖的那1%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大,从房产到慈善,McMafia的钱在每一个光鲜的环节里流动,从克里姆林宫到白宫,像巴拿马的川普大厦洗钱公寓这样的例子随手捻来。

这仿佛是个悖论。

人们一方面好像无所谓了,你可以在当总统的同时,也与McMafia文化沾亲带故,看上去没什么不妥;另一方面,近年来维基解密、巴拿马纸、天堂纸这类深挖、分析全球化资本主义何以这般腐败的吹哨体育运动又风起云涌并且深得人心。

这好像又说明,人们其实并非无所谓。

《黑》片所解读的渗透到伦敦上层生活的团伙犯罪,吃瓜人眼里,好似一团迷雾,遥远离奇,或许还有些性感。

那些开曼啊、离岸啊、洗钱啊,从来都是纸上写的故事,我们读来读去也无从还原,就像前段时间那句话说的,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忽然间,蒙太奇画面把伦敦金融精英电脑里的数字,与受招聘广告蒙骗,继而被拐卖强行卖淫的东欧美容师联系到了一起。

吃瓜人的想象力忽然好像插了一根小翅膀,跃跃欲试了。

美化?

没有,比起科波拉满含对故国同胞的热爱,拍出史诗一般的《教父》比较起来,《黑》的艺术感染力不在一个比较级别。

更重要的,它态度中立,几乎不带感情,描画人格或者人性的魅力、美好、邪恶、凶残都不是此片或者此书的目的。

用原著作者格伦尼的话说,他只是想真实地展现这个世界是怎样运作的:贩卖海洛因的,同时也是最华丽派对上耀眼的明星善人,这确实不假。

说起黑帮,人们的第一反应多半是西西里,或者纽约的意大利大家族;要是在中国,可能还会哈哈一笑打个地图炮,调侃几句金链子砍人省份。

俄国黑帮不常进入人们的视线。

西方人一般把后苏联时代在混乱和腐败中崛起的金融、政治寡头通通叫做oligarchs,这个形象混合了暴富暴发,有时还有暴亡。

他们是混迹在西方的俄国人中最显眼的一群,也可以说是对俄裔的刻板印象。

oligarchs在90年代初从天而降,散落在西方最诱人的几大城市,买一切可买之物,甚至传统认知里不可买之物:比皇宫还大还贵的宅子、报纸、电台、一望无尽的土地,足球俱乐部......这一奇观,前些年有本小说《果斯基》(Gorsky)有详尽描述。

该书被称作跨越到当代“切尔斯基”(Chelski)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里的“切尔斯基”当然是将伦敦西部富人区“切尔西”(Chelsea)俄化之后的一个戏称。

小说中的场景分毫不比盖茨比逊色:讲俄语的客人坐在防弹超长房车中鱼贯而至,宫殿一般的大宅门前,站着戴假发,穿丝质带刺绣图案制服,举烛台,说英语的仆人。

俄国的存在,是一个对大多数西方人陌生而神秘的野蛮东方。

从史学家描述的17世纪到访伦敦的俄国密使华丽炫耀的服饰,到二战结束时庆祝活动中一高兴了就翻筋斗踢腿跳舞的苏军将领,都透露出西方人眼中的同一个形象:尚未开化。

史学家记述的穿戴华丽的密使,自然就是日后托尔斯泰作品里那些讲法语的绅士淑女的祖先,也许,进化到今天,其中的一部分就变成了伦敦格勒、切尔斯基的McMafia。

米夏·格伦尼十年前的作品如今来看毫不过时,埃里克斯和麦克相距大半个世纪,经历的故事也几乎可以互换。

难道,眼前看似飞速旋转,日日更新的世界,也许根本没有变?

也许正如去年底获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奖项的热书书名所言:未来即历史(The Future Is History)?

麦克·柯里昂这个名字只需稍作版本更替,变成米哈依·柯里昂诺夫是不是一点也不违和?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很巧的是,《黑》片的主角埃里克斯的扮演者詹姆士·诺顿上一部大片演的也是俄国人,《战争与和平》的安德鲁王子。

这当然只是巧合,但至少证明了俄国文化中存在(至少曾经存在)的另一面。

19世纪的文学、艺术、音乐、芭蕾让多少西方人如痴如醉,《安娜卡列尼那》《战争与和平》多少次被改编上英美的大银幕,说英语的安娜卡列尼娜,从费雯丽到奈特莉,闭上眼睛一数就是四五个。

也许,有一天,McMafia的财富经历几代人,从真正的意义上被洗得白白净净,那些在20世纪付出了高昂代价而存活下来的俄罗斯文化将获得新生。

(2018/1/11)

 7 ) ……

有时候,爱情就是一个时机问题。

遇到的人,做过的事,听了的话都会影响双方的判断,左右选择。

男主有着不同寻常的魄力与心理素质,这样的人放在任何时候都会做出一番事业。

捂脸,虽然剧情主要讲述黑化过程,但我却更加关注感情线的发展。

😁希望第二季如果上架的话,主线放在复合上。

ps大家一直讲女主太丑太老,真的很不能理解。

首先,长相问题各有不同审美。

其次,纵然真的年龄大皮肤松弛些,那又如何,如果两人在一起觉得心安,不就可以了吗?

想要一直年轻的,那你还不如买个充气娃娃,一直貌美如花而且皮肤吹弹可破,并且不会思考不会发火不会有需要。

👀

 8 ) 期待禁欲小神父的绝地大反杀

讲道理么,我并觉不出来到底好不好看,我只知道,我想看下去。

最初是冲着小神父看的。

后来完全是上瘾状态,恨不能一下看几集(然则是不可能的),希望后续不要让我失望哦。

应该是英俄联手制作,有几个毛毛的熟面孔,有人说,对第7集出现的女领导想入非非,哼唧,你造那个女领导是谁么,她就是《背叛》里的阿西娅呀!

去搜搜看那个叫好评一堆。

男主妹妹演过《白皇后》里的一个角色。

但更为人知大约是权力的游戏吧。

本季配角众多,个性都挺鲜明的,感觉每个人都能拎出一条线来展开写,但并摸不清导演想从哪条线发展,只能说,期待后续了。

 9 ) 男主的女友要分手吗

这一季的结尾,女友给男主打电话,不知道是要正式分手还是要和好,说实话,两个选择都挺揪心的。

要是正式分手,毕竟还是爱过,在一起那么多年,看看以前的照片啊,多甜蜜啊,现在却要分道扬镳,从此成为陌路。

这一条路,真爱过的人都知道,特别难受特别折磨人。

明明都还是相爱的。

但是不分手呢?

还是揪心。

两个人中间不但隔着没来得及出生的宝宝,还有两个人完全相悖的人生价值观,自己各自面对的截然不同的命运。

女友是银行精英,奉行合法经营,干净投资,未来前途光明,能够在阳光下自由自在;男主呢,被叔叔硬生生拽离命运的轨道,为了报仇,为了保护家人,他不得不过被动或主动地走上父辈的路,再回首,再也没有回头路。

这样的两个人,如果不是玛丽苏言情剧或者龙傲天式的爽文,基本上没有HE的可能。

哪怕其中一个人愿意为另一个人牺牲,之后呢?

女友会为了自己违背良心违背原则而陷入困境,然后是无休无止的争吵,最后两败俱伤;男主就更惨了,想在现在的位置抽身,结果只有一个,家破人亡,那时候还谈什么爱情?

分也是痛,不分也是痛,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命运的撕扯,个人的境遇真的是最微不足道的存在了

 10 ) 逻辑困境惨不忍睹

故事的渊源,是15年前的一份协议。

当时,瓦迪姆夺取了戈德曼家族的犯罪帝国。

由于俄国政界高层派系林立,尽管瓦迪姆得到了主流派的支持,但其他派系的存在,迫使他不得不跟戈德曼家族达成和解协议。

协议的核心内容:1、戈德曼家族与其盟友放弃在俄国的利益,并转让给瓦迪姆;2、戈德曼家族离开俄国,瓦迪姆保障其人身安全。

这实际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

可推断为政界派系权力结构变更的自然演变,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份协议?

原因很简单,政界需要从犯罪集团持续获得收益,不希望血流成河,主流派系需要其他派系对自己主流地位的认可,其他派系也需要主流派系承认自己的既得利益。

于是,大家必须和解。

而这份协议,实际上就变成了一种利益分配的契约。

而进一步的问题,则是:什么时候,大家才会放弃维护协议,甚至撕毁协议?

下一次政变或战争已经准备完成的时候。

15年后,戈德曼家族成员策划了对瓦迪姆的刺杀。

这是对协议的否定。

不止是瓦迪姆,更重要地是,同时侵犯了政界所有派系的利益。

因为协议突然丧失了执行力,利益分配的契约也就在事实上失去了效力。

这意味着所有派系的利益,都不再受到其他派系的认可,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为了保护各自的利益,莫斯科当然会向瓦迪姆施压,重申协议的有效性,承认大家的利益。

但问题是,作为协议的另一方,首先破坏协议的戈德曼家族会不受压力不受惩罚?

莫斯科都是些傻瓜吧。

这是大前提的逻辑错误。

进一步的逻辑错误,则是瓦迪姆的人物塑造。

我还蛮喜欢这个角色的,但行为逻辑总对不上。

既然是黑手党,暴力手段总是必然的。

当莫斯科反感瓦迪姆的暴力手段时,不是因为他杀了人,而是因为他杀了太多人,杀了没必要杀的人。

他要是连个人都不会杀,我不相信有哪个政客敢支持他。

而剧中的瓦迪姆,无论是事件描述还是性格塑造上,都没有表现出不必要的暴力倾向,唯一一次例外,是第三次协议(亚历克斯第二次乞降)后,瓦迪姆策划了违反协议的刺杀行动。

迫于一部分人的压力达成协议,然后撕毁协议,得罪所有人。

瓦迪姆因为是全俄最蠢,所以才被莫斯科看中,取代戈德曼家族的吧。

小插曲:这段很莫名其妙。

维尼亚明是因为不守承诺才被杀的,却被强行解释为“我要杀了你”,亚历克斯因此判断瓦迪姆不会遵守协议,难道不是威胁对方“要是不守承诺,我就杀了你”?

克莱曼这个角色也是莫名其妙到想哭。

专心走私,抵触毒品,觉得贩毒集团太过暴力,可刺杀瓦迪姆的居然是他最亲近的两个保镖,而他又是反对刺杀瓦迪姆的。

莫非他最贴身的保镖,都是钟点工,可以随时丢下他去外面接私活,随便任人挖墙脚。

或者他是最终BOSS,一切都是克莱曼的阴谋?

《戈德曼家族第一季》短评

黑道

5分钟前
  • 冲田总悟
  • 力荐

毛子吃屎

8分钟前
  • Underdog
  • 很差

小儿科的剧情

11分钟前
  • 14玩家
  • 较差

男主缺气场

16分钟前
  • 糸之林
  • 还行

商业黑帮琼瑶剧……

20分钟前
  • 身轻似叶
  • 较差

人设和剧情能吐槽的地方太多,黑白两道通吃的大佬们被编剧写得也太中二了。英国人拍俄国人的事还是不对味儿,加俄语对白也不行。诺顿再这样下去要成下一个抖森了。

25分钟前
  • 雪花银
  • 还行

延续英剧的精致~是banker也是黑帮,是一个人也是几代人,战场在会议室里而不是在马路上!

26分钟前
  • honeydq
  • 推荐

尼玛的戈德曼找了个女朋友比他妈还老,靠。这丽贝卡妥妥的关系户。

27分钟前
  • 胖虎哥哥
  • 推荐

删减版

32分钟前
  • 淡定
  • 力荐

5分。

37分钟前
  • afra
  • 较差

找到精髓了!女主看起来好像男主的妈,万人血书换女主!女主为什么看着那么老的原因可能就是她不自然的表演老是咧嘴笑导致法令纹加重;FSB那个女官员不就是背叛的女主吗!好喜欢她!

40分钟前
  • momo
  • 还行

bug太大,主角光环,vadin在关键时刻下达终止行动,他不明白谁是利益威胁者吗?还有一大堆人说什么不希望女儿被报仇的,vadin做到头子,惹了多少人,最大的安全就是对敌人赶尽杀绝。不过编剧要他死,他必须死,谁叫他是godman回俄的最大敌人呢?

42分钟前
  • chan
  • 较差

2.5 没有看到考验人性的恶

44分钟前
  • Yilin
  • 较差

play house,漏洞百出,不能细究。

48分钟前
  • 财来就我的F
  • 较差

不是我喜欢的mafia风格 但是也不算难看 七分

53分钟前
  • Moldy.CC
  • 还行

#201806# 越到后面越好看,圣母女朋友实在是太烦人了

58分钟前
  • 夏洛澀
  • 推荐

叙事风格含蓄,但剧情紧凑。有电影《教父》的影子。剧中对于每个人都有着意刻画,但也有用力不足的。总体是部好剧,还可以更好,期待第二季

1小时前
  • Douze
  • 较差

超好看!尽管感情线有点迷,但是主线剧情非常好看,丝毫不拖泥带水。感觉为第二季做了很多铺垫,期待

1小时前
  • 小柚子×旅行家
  • 力荐

杀人那段处理不错,杀手表情粗蛮冷酷,技术动作细致,是有想法的,转折之后节奏也明快不少。标记一下看看后续,按照这个开头不会很差,但注定不会很神。

1小时前
  • frozenmoon
  • 还行

克莱曼这个老甲鱼 先跟godman说会答应对方一切要求保护godman的家人 然后真的大出血取得了godman的信任 然后在godman和vadim和解之后偷偷跟vadim说godman还有其他patron成功撕毁和平协议 godman被干他报了被墨西哥人捅刀的仇 vadim被干他少一个老对手而且跟毛国经济学家做生意这酸爽就让墨西哥人品尝吧哈哈哈 希望下季还能看到小叔叔 小叔叔的女老板 还有毛国代理人danila kozlovsky

1小时前
  • johoy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