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全集才有点理解了为什么之前那么多人在热议这部剧,这部剧所讲的故事有点纠结,所反映的问题也都十分现实。
所有的问题不一定会集中发生在同一个人的周围,但我想很多人看了之后都会在某一情节片段里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的影子。
林夏这个人物形象是第一个出场的。
刚看第一集的开头我会觉得这真无聊,又是无知少女为了所谓爱情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狗血戏码。
但是看到整部剧的中后半段,才理解,编剧和导演对这个形象真的是给予了厚待,在最初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其实想表达的是,林夏是真的爱疯子,爱到骨子里,她可以为了他了做出更疯狂的事,因为在她意识到疯子跟沈冰是真心相爱之前,她都坚信,她才跟疯子是天作之合,疯子早晚会被她感动而来到她身边。
而确实,最终疯子被感动了,但换来的却不是他的回心转意,而是一个看似郑重却实际上虚无缥缈的下辈子的承诺。
很多人看完剧都会感慨林夏是个好姑娘,确实,我也这么认为,但我认为这个人物形象的好,不在于她多么多么爱那个不爱她的人,她的好,在于她的豁达率真和善良,能够面对生活,也能够面对自己的内心,包括最后她准备给邵华阳发出的短信,她决定不把大药瓶子从他太太的身边“抢走”,如果是现实中,这真的会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她在邵华阳身上找到了那种温暖踏实的感觉,就在她被生活、被自己从前所谓的爱情伤得身心疲惫的时候,邵华阳出现了,她是那么渴望真正拥有这份温暖和踏实,可是现实就是这样,人活在社会里,所作出的很多选择都是要影响到他人的,编辑给她的台词里说,我不能把他从你身边抢走,我不希望看到孩子们像疯子那样长大。
这也许就是编剧所要传达的成长,你会从你身边的人和事,学到生活的经验,并进而让这经验,成为你接下来人生的指导原则。
疯子这个形象,说实话给我的感触不大。
说到底这个人物是一个幸运的形象,富二代,玩音乐玩女人,有着多少男人羡慕的家庭背景和不羁青春,虽然最终他因为爱情浪子回头,重新做人,但他一直都在收获,友情,爱情,金钱,事业。
不过我觉得这部戏最现实的一个地方就在于,贯穿全剧都在体现着“生活实际上是公平的”这一观点,疯子得到了那些人们所羡慕的东西,但他却从小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家庭温暖并且十几年一直被这个阴影笼罩着折磨着,甚至一度把这阴影当做放纵自己的理所当然的借口。
不过,当他最终迅速成长起来了之后就已经能够拥有很多也许普通人奋斗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个人物是幸运的,虽然最终沈冰不知能否醒来,但能守在自己爱人的身边不离不弃,或许这对于真正走到那一步的人来说,也是幸福的吧,就像台词说的,老婆你想睡就睡吧,想睡多久就睡多久,老公一直都在呢。
剧里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对就是吴狄和杨紫曦了。
像吴狄的摇摆不定、优柔寡断、对前女友剪不断放不下的感情,杨紫曦的物欲泛滥、悔不当初,真的是会让人反思的吧。
我一直觉得吴狄这个形象就是都市版的张无忌,总是把自己觉得自己应该在杨紫曦需要的时候去照顾她、陪伴她,甚至不去考虑他这么做时小伍的感受。
台词里不止一个人对吴狄说过“你又不欠杨紫曦什么”类似的话,而这种不理解直到最后导演才让吴狄自己说出了理由,他就是想珍惜身边的朋友,因为他从小失去亲人,不想再失去这些一起在同一个城市打拼了七年的好朋友。
尽管直到大结局这个形象都没有做出明确的选择,或许是出于想让这种摇摆不定的形象贯穿始终的考虑,或许是导演觉得这样的形象成长到能干净利落地为自己做选择的成熟,还需要时间的历练。
至于杨紫曦,很大程度上我觉得这个形象真的很讨厌,傍大款、物质至上,甚至在自己遭到血淋淋的教训是还想回到吴狄身边,不过最后导演还是给她安排了个不太好的下场,她还是不得不像观众承认,有些东西,是真的回不去了。
石小孟这个形象,应该算是先扬后抑了。
最开始他跟程锋和吴狄是多好的兄弟,对爱情专一,工作上进,努力奋斗让自己在北京能站住脚,可是后来却变得奸诈、世故,心胸狭窄、自私自利这些人性缺点暴露无遗。
但这些转变也都是在他知道了他的好兄弟程锋爱上自己青梅竹马的女朋友之后,尽管又加上了房子、工作等等次要因素的影响,他才完全变了一个人,但从本质上讲,这个形象所反映的,是那种在自己心里根植了低人一等的自卑心里的小市民形象,他总是拿自己跟程锋比,如果他对自己有信心,那么在他知道了程锋爱上沈冰之后他就不会选择跟程父做那样的感情交易,他认为程锋如果跟他抢他一定会输,所以他要在自己输之前退出游戏,何况这退出还会给他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最终虽然石小猛没有跟程锋他们和好,虽然他依然在跟程锋说“我到现在看到你想到的还是那句话,我最好的兄弟抢我的女朋友”,但导演还是让石小孟去检察院自首,或许是在告诉观众,也许每个人的本性都不是坏的,只是有时候,在生活和现实里许多共同条件的作用下,会做出连自己都惊讶的选择。
邵华阳是我整部剧里最喜欢的形象,成熟、稳重、谦恭、内敛、事业有成,但这个形象也有个致命的遗憾,他有家庭,有太太有孩子,这意味着作为他这样一个经历过世事的人,不可能在爱情到来的时候毫无顾忌地做出选择。
爱情到最后都会变成感情,而家庭的长久到后来很大程度上是要靠责任来维持。
最后一集里画面在林夏的手机掉下去的瞬间就定格了,导演没有明确表示这条短信林夏发出去了,林夏的想法邵华阳是不是知道,也没有明确的表示,不过我猜导演也许想让观众自己去衡量,如果你是邵华阳,在听到林夏最后的那一段话之后,会不会依然选择离婚?
最后,我还想说说肥四这个形象。
最开始我把他给忽略了,我还问朋友,为什么是四女三男的故事呢,这不是少一个男的嚒,朋友说,那不是还有个肥四呢。
我这才反应过来,肥四也是故事里他们大学一个乐队的朋友,在第一集里林夏跳楼的时候,也在现场,而且他之前还一直默默喜欢着林夏。
故事最后,肥四这个形象可以说是最圆满的了,作为主角程锋、吴狄,都不了了之,即使安排了石小猛去自首但也没有最终交代他判了多少年、是个什么下场。
而肥四,爱情事业双丰收,看似容易让人忽略的角色,却得到了最好的结局。
就是这样的小人物,拥了程锋、吴狄、石小猛,或者所有人,所期待的平平淡淡的幸福。
这让我想起老男孩里的胖妞,有人说胖妞其实才是最幸福的,上学的时候就喜欢王小帅,最终也嫁给了他,还能在老公想重拾梦想的时候站在身边支持他,这就是幸福。
也许北京爱情故事的导演想也告诉我们,幸福,从来都是要归于平淡,幸福就在我们身边,看你如何衡量、如何珍惜,或许每个人都是程锋、是吴狄,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当做了生活的第一主角,可是又有多少人愿意做肥四这样的配角呢,甘愿脚踏实地地去生活、去为了自己默默努力,不过分追求什么也不轻易放弃。
另外还有如林夏爸妈、老地方老板和老板娘,这样的配角,他们的拌嘴、相亲相爱,我觉得都是这部剧的小亮点,除了演员的演技因素,他们这种形象的存在也在向我们透露着导演关于幸福的价值观,那就是回归平淡,可能现在这个社会,太快的发展节奏影响了我们太多的人,让我们浮躁,不肯接受身边平淡的幸福。
这部剧的题目里有“故事”两个字,确实像讲故事一样,39集的剧情里,几乎包含了大部分生活里出现频率较高的元素,爱情、友情、亲情、家庭、背叛、分别、死亡、入狱、陷害、名利、责任。。。。。。
而又在故事的前面加上了爱情这个界定,也确实体现了爱情的诸多形式,青梅竹马、一见钟情、包养、一夜情、姐弟、婚外、跨国。。。。。。
不管是主角的还是配角的,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息,在生活里,在爱情里,有些成长,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过程或许疼痛,结果或许不尽人意,但生活一直在继续,不会因为你个人的失落难过你的生活就停止,我们要在这成长中活着,在这成长中去学会、去懂得如何平衡自己的生活。
有时候想想,就像台词里说的,生活注定让我们放弃的东西,我们又何苦还紧紧攥着不放呢。
我觉得这个部门挺好的,不kuso维护人民内部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统一,就差维护世界和平了。
很多时候你也能看到它的作用,例如把进口大片剪的支离破碎。
绝对的你能想象一个R等级的影片在一个没有电影审查制度的国家播放并且做到实际意义上的全年龄么?
是的!
我们做到了,又一个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奇迹。
紧接着我的问题来了,蜗居这种电视剧到底是如何通过审核的。
我听说放完几集之后光ding立马出来叫停了。
很好啊!
你他妈的到是把网络上的版本也停了啊。
不然这是闹哪出啊。
这尼玛前因后果一拼凑其实很简单啊。
制作方拍的片子这么卖座该孝敬了吧。
什么!敢不听话!?
立马停播!
停播一星期还不给钱?
尼玛教训孙子就要教训到底,电视停播网络上照播。
让你一分钱赚不着。
真够狠的。
当时看蜗居的时候看了5集我就缩了。
太血腥了,太残忍了。
尼玛死亡空间2都没这世界残暴,与之相比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啊有木有。
起码那个游戏老子还能打一半呢,而且真正玩起来的时候就无比镇定,难得不过是克服恐惧进入游戏的过程。
你说一部艺术作品完全没有给予人们美好的期望,给的只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整个过程下来向人们传递的信息有两个:1、艰苦奋斗家破人亡绝无好下场 2、良心丢给狗之后才有机会大富大贵。
当然我承认这是现实,但是尼玛的艺术作品总该有价值导向吧。
尼玛就是美国人拍片最后也是坏人倒霉啊。
不是进监狱就是妻离子散啥的,统统都在教育人们家庭第一工作第二,好人有好报之类。
也许有同志要说你没看电视剧,最后男主角(他绝对是男主角)进去了。
尼玛你是猪啊,就事论事房地产谁赚的最多,赚钱的那帮人呢?
蜗居这片翻开不谈,尼玛今天看了一部杀伤力绝对不亚于它的。
尼玛我只不过看杨幂这小妮子最近隆了,而且又是主角才去看的好吗!?
我以为这是都是爱情轻喜剧的好嘛!?
而且名字取的和东京爱情故事就差一个字不是轻喜剧也应该是他妈的爱情剧真爱剧之类的才对吧!!!
有带这么耍人的嘛!!!
尼玛的且不提蜗居这片子有可能就是导致我前女友离我而去的祸首之一。
现在又弄一个差不多的玩意,还弄个这种名字这种噱头骗我去看。
尼玛杨幂同志在前三集台词总共不超过五句啊有没有!
别说胸了,尼玛肩膀都没看见。
没有杨幂也就算了,那个叫什么小丸子的你丫的是怎么回事演的什么狗屁玩意!!!
尼玛一出场哥们就看哭了啊!
那清澈的眼神,还扶老奶奶过马路,过完马路再进火车站出口这尼玛什么狗屁不通的剧情。
尼玛高富帅那一脸一见钟情的眼神!
操你妈哥们已经想到后面28集的内容了有木有!
连他妈的结局都猜到了有木有!!!
那个石小猛同志就是小贝同志第二有木有!!!
看过的进来说老子说的对不对!!!
坑爹!
哥们不过是想看个二流搞笑电视剧就可以了。
真不带这么玩的。
这尼玛以后的电视剧谁还敢看。
就不能继续多拍点科幻片么,什么爱情公寓、奋斗、婚姻保卫战啥的多好。
有说有笑大家开心。
珍爱生命远离坑爹电视连续剧!
我一直记得,石小猛第一次跟着老梁在高级会所品红酒,拼命压抑惶恐的一脸无知土逼表情。
我很同情他,真的,从头到尾。
不管他后面做了什么缺德事儿。
甚至后期其他的朋友都各自有了着落,四合院吃火锅啊,老地方过春节啊,我都会想起那个小山村里的石小猛。
想着他那时那刻孤独的在一堆,自己根本分不清什么年份和品质的红酒里,看着它们的价签哭的瓷牙咧嘴又丑又土。
穷小子和富二代的差距,根本上就不是物质上的。
一个富二代可以潇洒的说,我失去的所有财富我依然能够夺回来。
他真的做的到,即便他在泡妞的间隙里在办公室百无聊赖的看看公司报表,再加一点耐心和度娘帮助,也有足够的知识去做一份让人刮目相看的计划书。
而穷小子呢,他从山沟沟里的那个连小学都快要拆掉的村里走出来,拼死拼活差了7分没考进清华,错失的不是一个名校而是名校带来的改变一生的命运。
但他还是到了北京,我能想象他第一次坐地铁的土鳖样儿,他第一次穿西装的格格不入,他去逛新天地看标签时候哆嗦的手。
他举目无亲拼了命,毕业好几年不过只攒了三万块钱,不够买房子里的一个卫生间。
仅仅是因为穷,他被房东骂,被出租车司机骂,也可能被更多其他的人骂过:死外地的,滚回老家去。
为了8万块钱的首付款,难得一个大老爷们儿几乎走投无路。
富二代公子撬开的一瓶红酒,曾经是他一辈子的希望。
这样的“财富”,他敢不敢潇洒的说,失去这个龌龊的机会,依然能够夺回来?
而爱情是什么呢?
爱情是沈冰那样美好的姑娘,好像活在上一个世纪。
上得厅堂入得厨房,鄙视物欲,单纯善良,满脸上写着我不会变我会坚守爱情。
她在月薪一万二的贵族幼儿园里不谙世事的和小朋友们玩扮家家。
她在家呆着有石小猛爱,她拒绝了富二代身边儿又来一个国际巨星,她没地儿去了还有一个为了她不让石小孟进门的好朋友林夏,她三番五次辞职有一个去家里求她上班的幼儿园领导。
她美好的,坐在火车上都有小六跑腿儿给她买泡面。
疯子面临和小猛一样的选择的时候,他对小猛说,他最幸福的就是这几天和沈冰在四合院的生活,并得出结论爱情和财富没有关系。
可他忘了,他还有两亿。
当然不是这两亿让沈冰留在他身边,但他不会害怕(可能想都根本想不到),真有那么一天沈冰会不吃早餐饿着肚子去上班,跑一站路为了省一块钱,病了不敢去医院只好生扛着,甚至她还有个龌龊的男上司逼她出卖色相取悦客户。
对于疯子,和沈冰一起过苦穷日子,是幻想中的浪漫。
对石小猛,那是他过了二十几年的活生生的日子。
沈冰美好的让人什么都不想让她承受。
可石小猛他做不到。
即便有万分之一的可能让她变成下一个为了得不到的鞋子把自己搞得乱七八糟的杨紫曦,或者在商场上像男人一样打拼的现实又圆滑的伍媚,仅仅是想一想,都会让石小猛心惊胆战。
人人都说石小猛有选择,选错了。
但我觉得他从来都没有选择。
五环外已经找不到首付8万的38平房子了,2000块一个月的一室两厅出租屋根本不会出现在楼顶看得到大裤衩的东四五环,离顶尖幼儿园近的胡同里独门正规大四合院单间没三五千的下不来。
帅哥富家子浪子回头追寻真爱那是童话,那个在地铁里挤在我们身边的表情麻木,动作机械,满眼绝望的路人,是石小猛。
我记得说徐静蕾有一段特别著名的话,她不是最好的演员,也不是最好的导演,但是综合起来却是一个素质很高的人。
我相信,导演兼编剧兼男主角的陈思成也是一个这样的综合素质很高的人。
他不仅会编会导会演,还很文艺地会写歌会唱歌。
但是你说不上来他哪一方面更优秀一点。
先说编剧这一部分吧,我相信他在编这部剧之前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所有时下流行的和过去曾流行的故事的写法和素材在这部剧里都有所表现。
故事上,有现在内地都市剧里最喜欢写的傍大款,当小三,剩女愁死妈,也有以前的偶像剧里特别喜欢用的清纯小妹收服花花公子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总让我联想起玉观音里的杨瑞和安心,同样是北京的花花公子爱上云南的清纯小妹,而且小妹还有一段离奇的故事。
三角恋就不用说了,几乎每个主角都有两位有直接关系的异性友人。
有琼瑶剧里的一见钟情,为爱痴狂和离奇身世,也有老韩剧里最喜欢的绝症和车祸,还有永远不过时的酒后乱性、人流和自杀。
再加上港台剧里的兄弟反目、商战复仇的线索,并配有台湾乡土剧里制造大量巧合大量误会和撞破秘密的情节。
语言风格上,一会儿是京派剧里的耍贫胡侃,一会儿又转成台湾乡土剧特有的脸谱化的狗血对白,一会儿又有春晚小品式的夸张的笑果和主旋律的歌颂。
读遍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我认可编剧的努力,他显然看过很多种类型的电视剧,那些经典的故事和场景他都记在心里,他太想把这些故事揉到一个故事里,把这些场景都连贯起来。
可惜加法做太多的效果却有点不伦不类。
首先,“非正常”故事太满本身就会增加故事的不合理性。
一个“非正常”的酒后乱性的事,通过撞破秘密和当事人自曝以及好友帮曝等“非正常”途径在一集之内就能让全体角色都知道。
编剧兴奋地制造一个又一个离奇的故事,甚至连自己埋下的伏笔都等不及马上揭露后果,因为后面还有更好更离奇的故事,保证让你目不暇接。
结果却是重事轻人,让人觉得不是人在经历事,而是事强加在人身上。
而编剧在人物刻画上又太脸谱,立不起来,其中有几个人物比如吴魏,超出了编剧的驾驭范围,能感受到编剧刻画他们的力不从心,而编剧在写自己要演的这个人物时,又不能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最后写成一个高富帅的完人。
其次,经典的故事不是不可以借用,但是一定要用自己的口吻讲出来,很明显,编剧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叙事风格,所以才会借用经典故事出处同样的叙事口吻,而由于这些桥段出处的口吻由于类型、地域、时代的不同有时候甚至大相径庭,才导致了这个剧看起来多少有点不伦不类。
在故事的编排上,我发现了一条有点囧的规律。
编剧像小学生写日记一样记录每位主角每天的生活,并常常在晚上把他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因为每一位主角每一天的生活都太精彩了,编剧无法取舍。
编剧把每个主角每天的内心变化、关系进展都计算得分秒不差。
谁也不能比谁的进度快,不然这个故事就乱了。
在某种程度上,你也可以认为,编剧很公平,没有让任何一个主角在任何一小段时间内有片刻过平淡生活的机会。
陈思成在导演、演员、写歌、唱歌这几方面做得都挺平庸的。
正如这部剧,论故事论人物论对白论镜头论配乐似乎还不错,整体上没有哪一方面很不好,偶尔还有闪光的地方。
比如故事上,我喜欢大药瓶子跟林夏的故事。
人物上,我喜欢吴迪和林夏,吴迪让我觉得真,林夏实在太可爱了。
演员上,张歆艺、李晨和张译的出色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编剧在刻画人物方面的不足。
疯子爸爸跟小猛做交易那一场戏无论对白和镜头我都很喜欢。
配乐上,片头片尾曲都不错。
至于布景、服装和化妆,都是符合这部剧本身的要求的。
但是由于剧本本身太单薄,所以即便其他几项不拖后腿,这也只能算一部平庸的电视剧。
这部剧借用了太多现成的东西,没有新鲜感。
就连“北京爱情故事”的名字也是借用经典日剧“东京爱情故事”的名字。
我不知道借用这个名字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可能是太笨,可能是太懒,可能是致敬,也可能是投机。
算不上喜欢,也算不上讨厌,没有什么打动到我的地方,最后我还是把这剧看完了。
就是这样。
兄弟的女友是可以追的,到最后大家都会站到你这边还送上一句:你们走到一起也不容易,要珍惜呀~同居的男女一个电话就可以分手干净的~唱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就能让全国最好的幼儿教师们点头称赞的~全国最好的幼儿园是会求人才回去的,是允许老师随时消失的~富二代是可以追到任何一个女人的,有钱有时间有手段~为了追女孩什么事情都放下的男人才是值得终身托付的~拜金女回头是很可怕很决绝的~富二代说说自己家的发家史,随便说点想法就能让人刮目相看的~命运是不能感叹不公的~不调整好心态最后结局会是很惨的~……………………
最先看到的是最后一集,晚上转台的时候被歌声吸引,后来才知道那是林夏在回忆着过去的人和事,后来的后来才知道主题曲是汪峰唱的,距离上次听到他的现场已经15个月了。
单曲循环着北京北京这首歌在码字,对于一个从未在北京生活过的人来说试图写下一些有关这个城市的感悟是妄言。
但它的奇妙之处就在此:很多人将心中的希冀当作对它的了解,和这个城市签下了契约,有关未来的契约。
这个城市幻化着隐匿其间的隐喻低声吟唱着爱和梦想,形形色色的人奔向祖国的心脏,讲述着一个火扑飞蛾的城市故事。
就像北爱的这些人,就像我们自己。
北爱镜头的颜色基调给我一种灰蒙蒙的感觉,就像拍摄的镜头总是擦不干净一样,就像我们看世界的眼睛也在一层层被蒙上东西。
39集的剧目其实讲的都是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碰到的人和事:我们会恋爱,我们会失恋。
我们会相遇,我们会分开。
我们会失败,我们会成功。
小时候我们被教会黑与白,小时候我们唱着“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
”渐渐地我们会不甘与不舍地发现世间其实没有绝对的界限,黑与白是与非很多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会发现手机通讯录变得越来越多可真正可以第一时间毫无顾忌打通电话过去的人却变得越来越少。
所以我感念在最混乱的这段时间陪伴在我身边的你们,只是几个人的你们。
以前我很害怕分别和失去,总觉得慢慢变质的东西总有走散的一天,最近我也在慢慢适应一个道理:无论将来怎样,这份回忆总是美好的。
世界各地打拼的我们,若有回忆,总有相聚的一天,这世上总会有些不会渐行渐远的人。
不要强求太多,也不会太多。
有,便足够。
就像吴狄坠落的一瞬间嘴角带笑,他回忆着和小曦4年的美好,就像疯子和石头兜兜转转这么久,伤害和原谅都化作无声,化作和青春再见的一个致敬。
就像老地方这个饭店,它成为了这些人在北京跌跌撞撞几年的一个见证,总会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们歇歇脚,聚一聚,舔舔伤口,然后在清晨又去各自忙生活。
记得那些年疯传的那段时间豆瓣很流行的一句话是“我们喜欢青春电影,是因为我们的青春都缺了一块。
”很多人看北爱看地很伤,共鸣和回忆如影随形,都有过青春的时候,都有过曾经的希冀和那些年的美好。
假期宅在家听长辈讲他们的故事,发现电视剧里我们认为狗血的剧情其实都是生活。
爱情是个惯性,在一段时间内大部分人都会对爱情这东西持一定的感知和判断,程度太深则为执念。
疯子给沈冰戴上戒指的那个晚上,沈冰的妈妈念着那句“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这个痴狂的女人在和顺把自己围在了一个梦里,一个不愿清醒不愿原谅不愿忘记的梦,这一梦就是大半辈子。
北爱里的这些人何尝不是活在惯性的爱里:石头在这里跌倒,疯子在这里长大,吴魏在这里失去,吴狄在这里得到。
那四个春夏秋冬的姑娘呢?
沈冰是男人心中的最爱,善良贤惠是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儿。
她在坚守的路上迷失了过去,拾起了现在,也不知昏迷的她在做着什么美丽的梦这么不愿醒来。
人都会有些奇怪的癖好,抱歉,第一印象的影响力太大,小曦这个人物至始至终我都是无感的,她在是去生育能力之后转了性情,好在有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结局。
林夏应该是我们这个年龄的女孩儿大多会喜欢的角色,她像是一个在草原上用自己的爱跳着美丽舞蹈的女孩儿,看似开放的她其实骨子里是个传统的美妞儿。
为疯子坚守了那么久,那一晚后爱情这条惯性的路突然断了,好在身边有大药瓶子,就是么精灵的身边怎么会少了骑士的陪伴。
最爱的小伍,坚守中步步成长的小伍,强势中渴求爱情的小伍,成熟后恐惧衰老的小伍。
哪个女孩子没有年轻的时候,哪个女孩子没有做梦的年纪,哪个女孩子没有故事。
走过了,路过了,错过了,会找个角落疗伤,会找个人爱,会想和曾经的自己对话。
39集这数字挺妙的,我总觉得这个未完的故事会有一个E40的大结局:沈冰会醒来,程爸爸会走出来,小伍会回来,林大夏和大药瓶子走到一起……主演编剧导演的多重身份,陈思成交上了一份诚意之作。
《春风沉醉的晚上》,这只少年身上盖着白色床单,那双眼睛停留在脑海里很久很久,有故事。
北爱从林夏的镜头开始,以林夏给邵华阳的短信自述做结,有始有终。
守着浙江台几个下午,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今天这最后一集有了比第一次更多的祭奠的味道。
青春这东西会在剩下不多的这些日子里会带来怎样的酸甜苦辣,我等待。
所以啊,心中的骑士,请和我一起坚守,打好也许是象牙塔里的最后一场战役,跌倒便是成长,遗憾便是回忆。
北爱这部剧的后5集,我是笑着看完的...(个人理解)导演和编剧做出了一部迎合了大多数人口味的影片,浪子回头,有钱人终成眷属.但最后的结局,给了大家一个开放是的结尾,我想,可能编剧们还是有自己的想法,不想做的太俗...石小猛,一个山沟里出来的孩子,到了大城市,为了自己的幸福一直在打拼,而且他的爱是那么的直酌,一直只爱着一个人,难道有错吗?整部剧中他只做错了一件事,就是QJ了林夏,但我想说的是,他为什么会那么做,在一个复仇的人心中,任何人都是可以伤害的.利用的(不包括他爱的人).你们想想自己会不会?也许有人会说,是当初他自己放弃了沈冰,没错,但他是无怨无辜的放弃的吗,不是,为了什么?钱,你们能理解一个外地人,在大城市中想买套房子的,安定下来那种感觉吗,想和自己爱的人过幸福日子的感觉吗,但他无能为力,现实是残酷的.也许有人会说,他可以放弃买房,放弃订金,大不了租房过日子,一样也能幸福,可你们忘了,如果他放弃了买房,放弃了订金,他会损失多少吗,他会失去工作,失去经济来源,失去他们租来的房子(他还欠房东1000元,欠疯子很很多钱)再去找一份工作当然可以,但他会幸福吗,不会,做为一个男人,不能给自己的女人幸福,安定,在异地吃不上饭,没地方住,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感觉,我相信有些人会有体会.所以.他不能放弃,他需要一个机会,石小猛\吴敌\程峰 三个男人,两个都得到了感情的幸福,只有石小猛一个人,孤独,寂寞的一个人,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他咎由自取,是他自己放弃了沈冰,但在前几集中,石小猛和吴敌吃饭中说过一句话,以后我钱了,我会把沈冰追回来,不管她到时候会什么样.他爱沈冰,一直都爱.可在第35集中,我看到沈冰问小猛,你知道什么是爱吗?我笑了....在4个女人中,真正不懂爱的人,却是沈冰.林夏爱着疯子,不管他爱谁,变成什么样,(也许有人说她爱大药罐子,但那是后来的事),杨紫曦爱着吴敌,虽然以前为了钱,两次伤害他,(我承认我也讨厌女人拜金)但最后她还是知道自己爱的是吴敌,小伍也爱吴敌,但最后还是放手了..但沈冰只因为一个电话,离开了小猛,难道她不想知道为什么吗?(换做是我,父母叫我死,我肯定会去,但我要知道原因,死也要死个明白),但她呢,爱情没有经历挫折,经受考验,这样的爱情牢靠吗?爱不是一个简单的字,它需要个人的经历来得到考验.不是哪个男人对你关心一点,热情一点,脸皮厚一点,就可以对他产生爱.小猛和沈冰是青梅竹马,和疯子认识多久呢?十几年的感情紧不住一年的感情?而且小猛一直在爱着他,却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影片中小猛一直提到的,他和疯子之间不平等,小猛在最困难的时候,交不出房租,有可能失业,但疯子呢,他最困难的时候,手中还有大德集团24%的股份,起码他不会饿肚子,不会为住在什么地方担心.影片告诉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不平等,不公平.影片中的疯子,可以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代替,就是高富帅(当然疯子并不高),高富帅有钱,可以找任何样的姑娘,可以享受很多的荣耀,可以做很多的错事,但等到他们真正想付出感情找一个姑娘的时候,凭什么他们一样也可以得到.影片中就是这样,疯子之前伤害过多少女孩,为什么他爱沈冰的时候,最后可以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他之前的错误谁来负责.女孩们会说,疯子真的很爱沈冰,可以为她付出那么多,多关心她,但我要说,如果他没有钱,能做到这些吗?他可以几天,十几天不上班的跑到云南沈冰家,做那么多关心她的事,但小猛可以吗,十几天不上班,还有工作吗,还有钱生活吗.小猛为了省钱,TXT都不敢打,疯子可以为沈冰买鲜花,戒指,这些在没钱时候的小猛,做的到吗,不可能...所以沈冰她根本不懂爱,她爱疯子的关心,爱他的浪漫,她真的不懂小猛...小猛成功后,一直在挽回沈冰的心,一直想挽回他们的爱情,是个爷们干的事(换做是我,也回干),他知道自己做错了,希望得到沈冰的原谅,回到身边,但沈冰做的那么绝情,难道真是爱疯子吗,一点没有贪图他的钱吗,(当时疯子还是比较有钱的)她可以原谅疯子以前做的很多错事,为什么不能原谅小猛一次呢?石小猛的结局,什么都没得到,工作没了,感情没了,朋友没了,造就这一切的是这个社会,这个贫富差距那么大的社会,高富帅可以为所欲为,穷人只能捡高富帅玩剩下的女人,艰苦努力得到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这就是现实中的残酷.百姓无力改变....看来投胎也是一项技术活,"我爸是李刚"这句话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富二代优秀的人,有,但很多也在做着无耻的事.这是我看完北爱后的感觉.我希望的结局是 小猛和沈冰,疯子和林夏,吴敌和小曦,大家看完,说我偏挚也好,仇富也好,极端也好.都希望各位讨论......(但不希望看到暴粗口的人),请各位文明,谢谢............
写在前:作为二十几岁的人,我们都明白,凡事都是交换过来的。
并不等价,但却相对有其道理。
而对于某些事情,我无法苟同。
现实尽管残酷,底线尽管被一再击碎,人的心,不会这样践踏别的心。
如果此文有副标题,我会这么写:再见青春,再见,我短暂的迷茫因为这样的迷茫,它并不能一直占据我的内心。
尤其是看到那么多的人,那么多正面的声音与力量。
说的很乱,不要介意,就像不要介意青春毫无章法可言一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爱这部电视剧,和奋斗,蜗居,假的n次方之类或一火了之,或一火不可收拾的电视剧一样,仅仅只是电视剧。
而太多人把电视剧当做了真实生活的写照。
不,现实,绝对不会是这样的。
一部电视剧之所以能够火,要么是因为他提出了问题,要么是因为他找出了答案。
我想,北爱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找到答案。
富二代,蚁族,奋斗者,拜金萝莉,纯情妹纸,傲娇妹纸,女王。
如此多的icon集合,很难不火。
北爱的火,很大一部分程度上要归结于蚁族。
绝无否认可能,完整地把北爱观摩掉的,大多并不是程峰,也不是伍媚,更不是andy,当然也不是杨紫曦,或者沈冰。
对,大多是吴迪,或者石小猛。
但也不是。
石小猛会拼命努力地赚钱,没时间看这样闲的蛋疼的电视剧;吴迪貌似也差不多,估计看的可能性不大。
反而是,时间比较多,也不那么奋斗的人,看着这样的一个片子,感慨的一塌糊涂,思绪万千。
这部剧集最恶心人的地方就在于此。
明知道受众是什么人,却非要去破坏人家的内心世界。
记得人约离婚后里也是类似的情况,女主最后选择了回头的浪子,抛弃了总体来说一直很乖的好男人。
难道浪子回头真的那么吃香?
不是的。
浪子,可以骗这一个,也可以骗下一个。
沈冰这种类型的姑娘,现实生活不是没有,您可知道漂亮姑娘的类别还真就是沈冰和杨紫曦这样两个极端,要么,退守自己的内心世界,纯粹为爱而爱,不因为物质诱惑,或是短暂的假象,抛弃长时间经营的爱情。
是的,石小猛这样的情况,换了谁,都会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
男人不怕比不过人家,就怕,自己一辈子不能给那个女人,别人一秒钟就能给得出的东西。
完败,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女人,如沈冰这样,美丽所以懂得进退,懂得选择,知道自己的人生需要什么,这样的女人,是不会选择程峰的。
而程峰这样的男人,是不存在的。
善良,不玩女人的富二代?
抱歉,那样的人都去钻研人类的奥秘了,没时间在这儿瞎糊弄。
要么肉欲,要么神交。
其他的,都是假。
富二代,不会有时间去交一个对自己没多大用处的人,只要有用,都不会这样明着抢人家女朋友。
搁着听着心在爆裂的巨响,陷入深不见底的悲伤?
不会的。
再把目光回到人物身上,杨紫曦这样需要脑补的姑娘当不了时尚杂志的趋势编辑。
不说elle和vogue这样的顶级大牌,昕薇这样的杂志社都不会容得下缺成这样的姑娘。
算计是时尚界姑娘们的本能,好处不大的事情,打死不做;得不到好处的事情,也一样。
简单的交换,美貌换取金钱,绝对的等价和干净,不拖泥带水,也绝不会问,你不爱我要我干嘛?
干嘛?
干吗心里如此清楚的答案,需要问么?
所以为什么很多明智的美女会在二十三岁左右拴住一个经济适用男,而非高富帅。
因为大多智力健全的美女懂得,只有一心对自己好的男人才能给自己幸福。
物质,只是其中一部分;愿意付出的心,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ATM。
而且大多美女也明白,和富二代讲自尊,就好比和酒客讲身体健康。
既然要靠脸还钱,就要做好脸着地的准备。
再谈到程峰,我只想说,各种虚构的故事中,有太多这样的虚假形象。
世上的富二代那么多,有几个是这样能够看到一个人从此不花?
这种约束力能够持续多久?
另外,朋友妻不可欺,这是交朋友的底线。
连这点都做不到,后面的话我真的不想说。
沈冰最后接受程峰,实在是光大高富帅打在屌丝们脸上一记响亮而无望的耳光,这事在拿高富帅的青春,告别众屌丝本来就已无望而悲凉的青春。
这分明是在说,看,只有高富帅能够把女神当做女神来爱,屌丝只有跪拜哭泣的份儿。
如果现实真的如此,那么现实真的病了。
如果现实真的如此,合肥那个美丽的小丫头,现在不会是病床上那副样子。
至于林夏,她映射了太多人的倒影。
为什么rolling in the deep 如此之火?
为什么?
有谁真正想过?
是太多人,有爱过一个人,却被玩弄于鼓掌之中,求而不得,最后无望而凄凉地败退。
这样的情节每天反复发生在世上的男男女女身上,林夏是恋爱失败者对现实的寄望,如同黄小仙,如同王小贱。
编剧不敢也不能给她一个坏的结局,否则会挨骂的。
石小猛则不然,蚁族,屌丝,一早跪了一地,认输磕头。
他的命运没有人为他悲悯。
塑造的形象也是往坏里去,完全的一个悲剧。
别。
石小猛的结局,不一定这样。
他有更好的选择,只是在这个故事里,讲故事的人给了他这样一个不幸的选择。
我还想说,程峰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好男人。
尤其是在富二代之中。
说到女孩子,世界上所有的姑娘都能被这样那样的代替。
杨紫曦们正在艳羡着andy的无限额卡,额度被她们翻译成爱意了,蠢不可及地挥霍青春;沈冰们在淡定于浮躁的世界中,固守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伍媚掌握了战争的节奏,把一切属于自己的东西牢牢握在手中,却始终不懂得感情的事情要如何把握;林夏在变成伍媚的路上,却始终学不会,如何完完全全地对现实妥协。
这个世界上的伍媚和林夏,何其之多。
说到这里,想起一句话。
这世界上,善于算计,会装可怜的女人,往往得到的最多。
是啊,那些硬抗的,反而会被世界教训,不断地测试她们承受的底线。
说到结局,喜剧是即使坏人也能改邪归正,重获新生;悲剧是即使好人也得不到善终,求而不得。
我想北爱是个悲剧。
坏人,好人?
如何界定?
我们看客,也就是,拿这些根本不存在的青春,借以浮夸地相信,我们也有过那样的疼痛,来告别我们的青春罢了。
如果这个是拍给有钱人看的,编剧成功了。
如果这个说是反映现实的,那就是婊子立牌坊了。
“为了作恶而作恶,为了粉饰而粉饰,”这个是我对这部剧的评价。
先申明我只看了一集,然后看的剧情介绍和这里的评论。
但是我觉得我没有必要看下去了。
我不知道编剧是想表达什么?
有钱就是爷吗?
整个故事情节在一种虚幻的事件里面飘荡。
不知道现实是如何来的?
我看多了很多男女朋友,从学校进了社会,到了公司以后,很快就分手的现实故事。
这个确实很现实。
但是没有看到人说他们是因为爱情而分手。
不就是一个钱吗?
说为了钱分手,有那么丢脸吗?
这个世界已经很现实和丑恶了。
二代们已经控制了所有的资源。
还需要这样的一部电视剧来粉饰他们吗?
整个剧情介绍,看到的就是有钱就是大爷,有钱什么都有。
没有钱的,甚至人格都不完全。
整个剧情,通篇就是为了告诉你,有钱的人,即使以前是怎么的西门庆,都可以马上变成贞洁牌坊的。
而没有钱的人,你甚至连最后一点尊严,都在这个电视剧里面被丑化掉。
其实沈和二代结婚是很正常的,尤其在北京。
这个很正常。
现实太多的无奈,在社会的人,谁都能够理解。
真实的例子就是这个星期这个女孩还是和自己的男朋友进入同一个公司。
下一个星期,她的手上就已经戴上了部门经理送的婚戒,成为了几岁小孩的后妈。
真实的例子就是那个女孩进入公司后,直接的宣言就是没有几位数的存款,请不要去追她。
这些都很现实。
现实就是大家都可以明码标价,不谈爱情。
都可以理解。
但是编剧请不要用爱情两个字来形容。
这个世界已经很污秽了。
就不要在污秽这两个字了。
为了给二代们粉饰,硬把婊子描写成贞妇,贞妇写成婊子。
整个剧情我的感觉就是如何让西门庆粉饰成纯情处男的过程,有必要吗?
这个世界,西门庆已经不是恶的代名词了,就不要再说他是善和纯情处男了好不好。
不过回头一想,这也是现在的现实。
有钱的人,可以操控各种工具来粉饰自己。
而底层的人,被压榨出最后一滴血后,还被人踏上一只脚说:看,这些都是他们自找的,他们很恶,他们很脏,他们很低贱。
所以我们要活生生的将一个这样的人编写成低贱,否则西门庆如何变成高贵?
我实在无法看下去,从“奋斗”开始,其实就是这样的苗头,逐渐让人觉得,有钱的人,始终都是高贵的,而穷人,天生就是低贱的。
不过我相信,终究有一天,会有真正的现实电视剧出来,现实到你都无法看下去。
1、爱情和面包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关于杨紫曦 石小猛)2、每个人的出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去攀比 难道一定要有个富裕的老爹才会有灿烂的生活么 不可否认 人的起点是不同的 生活并不是那么的公平的 但是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做好自己的事 抓住现有的幸福(关于石小猛的抱怨 吐槽一句 讨厌死他了 看的第一眼就不爽)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疯子最大的幸福我认为 是有吴狄这么一个朋友……)4、相爱容易相守难 最初也许很容易有感觉 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以及思想的统一或许更难(关于吴狄和小伍)·5、当 真心爱上一个人以后 是不是无论对方做了什么都可以无休止的原谅呢……(吴狄对杨紫曦)6、有时候 当喜欢一个人变成了一种执念以后就变成了一种习惯 于是 在心里催眠自己去喜欢 也许到了最后就喜欢的是喜欢上喜欢这个人的感觉了(关于林夏对疯子的执念)7、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 自己的最爱很容易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最后走到一起 自己就默默地炮灰掉了……悲催(小伍和吴狄 沈冰和疯子 顺便联想了下失恋33天里悲剧的女主 杜拉拉升职记里面的拉拉 奋斗里可怜的米莱 以及身边的类似的事……)
伍媚.....伍媚......伍媚.....伍媚......yeah.
肥皂剧
看过两次,觉得里面很现实很残酷,生活不易,全靠演技,
22414
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男男女女喜欢,我就看不出一点感觉来。一群有病的男男女女。跟奋斗就不是一个级别的。疯子前面做的事太不是人了,石小猛到后面更不是人。林夏傻啊。杨紫曦就是现代拜金浮夸女的代表了。吴狄这人物的塑造完全无感。
除了台词有点生硬,一切都好吧。
忽略其他,陈思诚还真是有才华的人,丫丫表现挺好的
为什么我觉得挺好看的。。。。而且我觉得那导演挺用心的阿,不容易了
"石小猛:我一直不喜欢凤凰男。但这部剧让我对他们产生了更深的同情。其实这部剧最感动我的地方就是他三次去那个38平米的五环外住房:第一次,带着沈冰憧憬美好未来;第二次,把沈冰卖出去后到那里大哭;第三次:有钱以后去那里怀念逝去的美好。这三次都让我差点失声痛哭。 " 人生只有选择 没有公平
林夏.
永远不要低估了一个姑娘想要跟你同甘共苦的决心。致命伤都在一个个小失望上,生活不是电视剧,其实生活还真是电视剧。
接地气原来是这样啊……哎。
傻逼电视剧
虽然我只看了两集,,但....
新一代装逼侠陈思成
有钱不仅可以拥有权力——更重要的是,他还拥有道德豁免权。By麝鹿麦麦
还不错,就是有点拖沓。
陈思成挺有才的
荼毒青少年三观电视剧标本之一 在极不真实感中营造除了一种真实感是滕华涛的功劳吧 这是杨幂演得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
佟丽娅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