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车厘子When life falls apart, friends keep it together.——《已经开始想你》(Miss You Already,2015)01有一种喜剧叫做“他笑着讲故事,你却哭了”,《已经开始想你》就是其中一部。
Jess和Milly是俩小无猜的闺蜜。
Jess从美国搬入英国后,被同学嘲笑美式口音,只有Milly替Jess解围,并帮她纠正口音。
从此她们无话不谈,一起在给《呼啸山庄》里的人物绣像画胡子,一起经历异性初吻,见证彼此初尝禁果,见证彼此结婚生子,替对方亲人送葬时比她哭得还凶,每张照片里都有对方的存在,直到Milly被查出患有乳癌。
人生中有美好的时刻,也有不幸的时光。
幸福不会一直亲吻你,不幸的时候,只希望最爱的人和我在一起。
对于女人,最爱的人可以不是老公或男友,但一定得有闺蜜。
得悉Milly患癌的Jess陪伴Milly做化疗,帮她选假发,为她切去乳房的伤口患药,帮她选假乳胸罩,闭口不谈自己历经多年努力终于怀孕的事实。
真心懂得的人会知道,你的幸福只会给她的不幸抹上更悲情的色彩。
当她孩子般对医生提出任性的要求,当她自嘲自己的光头,当她说“我想让你看见我切去乳房”的样子,你知道,她所需要的只是你的陪伴。
你是她的坚强后盾,是她的温柔怀抱,是她“fear nothing”的强大力量。
你只需要陪她哭,陪她笑,陪她疯,让她知道她不会孤独终老。
由于身体变化,Milly和老公之间逐渐产生隔阂。
老公为她举办生日惊喜派对,引得Milly将压抑已久的苦楚爆发,带着Jess连夜直奔呼啸山庄。
Jess意外发现Milly出轨,Milly终于得知Jess怀孕。
两人争吵之后,断绝了交往。
Milly时日不多。
她在告白墙上,写下“死前,我想无所畏惧”,可到底还是害怕没有Jess的陪伴。
我最好和最坏的日子,都是和你在一起。
你是我人生的见证,是专属我的刺刀与堡垒。
我生命中最后的日子,只想需要你。
Milly终于打破冰点,主动找到Jess;对老公坦诚自己犯下的错;在Jess的小生命诞生时,全程陪伴在她身边;然后在Jess甜甜的微笑中安静地沉睡。
Jess微笑着走出病房。
她试过再处几个新闺蜜,却发现Milly无可替代。
庆幸的是,她真的陪了她一辈子,她的一辈子。
繁华散尽终寂寥,不堪岁月虚妄。
全世界都是痴望城邦,万丈狂澜不及心间暗涌,无他,但求如你所愿,生后有天堂。
02女人之间的情谊很少有男人会懂。
对女人而言,爱情是两个灵魂一个人,友情是一个灵魂两个人。
“I can’t live without life. I can’t live without soul.”没有爱情,我的生命不完整;没有闺蜜,我的灵魂会缺失。
它比爱情更长久,比爱情更可靠,永远不会输给时间。
它令我有勇气面对孤独终老,令我不再跟不幸斤斤计较。
从她出现在我生命中的那一刻起,我们这辈子的嬉笑怒骂就绑定在一起。
她就那么霸道地出现在你人生中每一个重要时刻,跟你一起自由切换女神与女神经的角色。
那些时刻,还没成为过去,就已经让人开始想念。
在美国盖瑟斯堡,有三个闺蜜活成了女人情谊间的一个传奇。
85岁的Nancy与75岁的Barbara和Margaret,50多年前相识至今,一直住在一起。
她们合买了一所房子,拥有一个停得下三辆车的大院子。
她们都跟异性约会过,但都没有谈婚论嫁的打算。
在她们看来,三人一起的生活已经足够丰富多彩,有做不完的事,有说不完的话。
她们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生活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完全按照自己的步调和兴趣来生活。
岁月虽然改变了她们的容颜,却丝毫动摇不得她们之间的情谊。
她们在一起做过很多浪漫的事。
一次,她们把身边的朋友带到机场,叮嘱机长不许透露目的地。
在所有人的惊喜中,飞机将他们带到了Barbara和Nancy的家乡,在家乡的度假村举办了一场鸡尾酒会,和所有人一起狂欢。
退休之后,她们把房子卖掉,一起搬入同一家养老公寓。
她们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很多时候已经不可能很好地照顾彼此,但不论如何,她们还在一起,而且还会一直在一起。
这是一场真正打败了时间的情谊。
她们各自都经历了男友,分分合合,聚聚散散,最后留下的,还是闺蜜。
03我们大多数人的闺蜜都没有住在一起。
她不是你的归属,但只要你开口,必定“包吃包住”地照顾你。
她不是你的幸福,却亲手将你交到名叫幸福的手里。
她不是树洞,却能跟你分享不能跟情人讲的秘密。
她陪你哭陪你笑陪你闹,把你最坏的日子变成最好。
你幸福的那一刻,她帮你整理嫁衣;你病弱的时候,只想她来看你;你成功的那一刻,离不开她给你的鼓励;你落魄沮丧时,她会说:“我马上来找你!
”她知道你心里深藏的秘密,懂得你所有的开心与不开心。
她是你失眠时,可以任性打搅的人;是你能欺负,却不能任由别人欺负的奇怪东西。
你在她面前不需伪装,无需刻意表现自己。
即使全世界都背叛你,你也可以在她怀里找到偎依。
女人一辈子,一定要有一个闺蜜。
所有人都可以找到新的,只有她无人可以代替。
从小一起长大,彼此参与对方的生活,见证着彼此的重要时刻,除了父母和兄弟姐妹,也就是彼此了。
一起疯玩的日子,叽叽喳喳可以玩到天黑,躺在草地上一起数星星;在一个被窝里偷偷谈论喜欢的人,不忘加一句“一定要保密”;分享喜欢的物品和食物,庆祝放学放假生日和每一个重要的日子。
不知不觉中慢慢长大。
恋爱、结婚。
你有了你的家庭,我也有了我的。
但对彼此,却是连老公都会羡慕的亲密。
一个有了儿女双全,一切刚好,却偏偏查出癌症。
另一个正在为拥有自己的宝宝而努力。
癌症不是感冒发烧,它磨掉米莉的头发,吞噬了米莉的双乳,还依然大肆狂虐。
米莉因此自暴自弃,毫不体谅丈夫用心安排的生日聚会,索性放浪不羁,拖着杰丝去荒原过生日。
而杰丝,面对米莉那我得了癌症我最大的自我,体谅到她内心的敏感和痛苦,迟迟未将怀孕的好消息告诉闺蜜。
出租车司机想起癌症去世的妻子,对杰丝为米莉的付出和陪伴称赞不已。
一路上,她们大声唱歌、下车跳舞,在黑夜的荒原上任性的发泄,那一刻仿佛又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
直到第二天早上杰丝发现米莉来荒原并不是为了圆内心梦想,而是疯狂的与酒吧服务生的情色之欢。
内心的忍耐终于耗尽,两人吵到不欢而散。
杰丝也因滑倒而受伤。
曾经无比亲密的闺蜜一度陷入冷战。
但闺蜜是一种神奇的关系不是吗,无论之前吵到多凶,都无法割舍内心的感情,无法不担心不牵挂。
杰丝生产的那个清晨,赶上丈夫在外工作,睡梦中醒来的米莉说服妈妈,让其来到产房陪伴,双手相握的瞬间,仿佛传递了无穷的力量。
是闺蜜见证了这个伟大的时刻。
在米莉的病床上,杰丝靠着她,打开她送给自己的礼物。
是米莉最心爱的鞋子。
有些话无需多说,懂的人心里已经痛如刀绞却必须微笑面对。
闺蜜就是陪你笑,陪你哭,陪你疯,陪你傻,陪你万水千山,陪你一生一世。
不见你,就已经开始想你。
情节并不新鲜,但感情真挚,赚足了我的眼泪。
致闺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
总结:总的来说,《已经开始想你》是一部情感真挚、制作精良的电影。
它以友情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生活琐事和重大事件展现了两位好闺蜜之间的深厚情感。
影片风格独特、演员表现出色、观众反响热烈,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我认为这部电影非常成功地将友情这一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
它让观众在感动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和亲人。
如果你是一个注重情感表达和内心感受的观众,那么这部电影绝对不容错过。
很久没有写影评了,因为看片确实少了。
但是这个片子看完感动和感慨都很多,所以想写点东西。
片子主体是讲的两个闺蜜之间的友谊和感情,然而绝不同于国产的狗血青春和胡闹。
友谊是什么,不计回报的付出似乎太虚假,但是至少是长线的投资而不是短线。
我得了癌症,你怀孕了,我只想第一时间跟你分享。
你过的比我好我不会觉得你炫耀,你过的不好你也不会觉得我可怜你。
你的孩子是我的孩子。
五个主角的演技都很赞,其实片子的格局并不大,场景变换很多,但其实更多的都是靠演员的发挥。
几条线,友情闺蜜情爱情亲情都恰到好处。
比如不靠谱的演员母亲,比如两个孩子,比如两个老公。
如果你得了癌症,你会怎么做呢。
女主给孩子放化疗的影片,还有平静的告诉孩子自己即将去世的时候我被触动了。
如果换做是自己会怎么做,或者说如果作为女主的老公的角色你会怎么做,是否能直视自己妻子的眼睛呢这是一部很适合女人看的片
这部友情为主线的电影,包含着亲情和爱情,看的时候泪水已经不住地往下流。
随着年龄的增大,变得越来越感性。
一个愿意顶着怀孕臃肿的身体陪着朋友去250公里意外的荒原,一个愿意即使躺在床上虚弱到不行也要见证朋友产下小孩。
这样的友谊,一起成长,真的很好。
在英国的电影里,总是那么乐观。
她们可以很生动地向孩子解释什么是化疗,可以很开放地谈论墓碑上的问自己,可以很理性地为自己选择疗养院。
不管书还是电影,可能只有带入,加之同理心,才有很深的感悟。
曾经看书或者电影,从来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因此不会有那么多的感触。
因为由她,所以很幸福。
死亡与友情——《已经开始想你》 英文名:Miss You Already In my life I learned how? To love to smile to be happy to be strong . to work hard to be honest to be faithful to forgive . but I couldn't learn how to stop rembering you . There are many stars but the moon is you . There are many friends but the best is you . To forget me that's up to you . To forget you I will never ever do .杰西和米莉是从小玩到大的亲密好友,彼此早已经成为了对方的一部分,密不可分。
长大后的米莉却被确诊患上了癌症。
无法接受这一事实的米莉陷入了绝望之中,开始自暴自弃。
你相信友情可以比爱情长久么?
我相信。
在看到最好的朋友一帆风顺、家庭美满时,杰西小心地隐在背后,不打扰,不羡艳,而当好友查出癌症,歇斯底里连丈夫亲人都退却三舍时,只有怀着身孕的杰西陪她疯,陪她傻。
而当得知受到欺骗时,也会生气离开,给自己赚足自尊。
从小一起成长的好处就是知根知底,知道朋友的弱点与缺陷,一开口争吵可能就刺伤了对方最敏感的心事,因此两厢互不理睬,也许过段时日,就能冰雪融解,而这一次,患癌的米莉没有时间,她亲自来破冰,调侃起自己脑子里的肿瘤像牡蛎,两人抱头痛哭。
也许真正的好朋友,从来只有我生你的气,而没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怨恨。
女主抗癌的历程倒是让人唏嘘,从确诊到治疗,脱发、摘除乳房,对自我的迷失,这种心理变化倒是很真实地体现一个癌症患者对于自身与面对亲人朋友时会有的状态,不总是美好,不总是低落,起伏人生,好友相伴,亲人不弃。
我亲爱的老友,我最好的和最坏的日子,都是和你在一起,远比爱人更贴心,远比亲人更知己。
电影中,女主花了很多时间与身边的人怄气,与丈夫争吵,与朋友争吵,与亲人不睦,而最后当确定生命真的时日无多,她抱着丈夫哽咽:“我们浪费了好多时间。
”珍惜有且只有一次的生命,别再浪费光阴。
一部特别特别德鲁巴里摩尔的电影,整个故事的内容,讲故事的方法,故事发展的方向和最后的结局,都有着浓浓德鲁巴里摩尔的感觉。
相比于从小到大的闺蜜情,我感触更深的是病痛和死亡。
一个人,如何和疾病共处,如何准备死亡的来临。
虽然年轻,但若果真能做到像Milly一样,也算是了无遗憾了。
虽然中间也有放纵的过程,但总体来讲,有完美的家庭,亲密的朋友,成功的事业;在生病的过程中,她能够乐观面对,积极坦荡,在和孩子讲述化疗的时候诙谐大方;在痛苦难耐的时候,可以想办法继续保持美丽,对人微笑;在好友临盆的时候,哪怕寸步难行,哪怕感慨生命的降临与离开,也要亲自到场打气;在最后一刻,能够安静、放心、无怨无悔地合上双眼。
Milly,谢谢你,谢谢你的勇敢坚强,谢谢你的乐观洒脱,谢谢你的出轨不羁,这让我们知道人无完人,笑看人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在离去前,你做了所有该做的不该做的,最终,你留给所有人的记忆,都是你的美好。
从Milly的角度,一个即将离去的人,她再不舍,再不甘,却也无能为力,她可以承受病痛的折磨,可以忍受爱情、亲情、友情一个个不顺遂,但她想继续享有这些不完美,她不想走。
可是命运如此残酷,谁也改变不了。
她只能希望,母亲,丈夫,孩子,朋友,请每一个人都能够记得自己曾经来过,曾经很用力地爱过,曾经美好过,请你们,记得想我,不要忘记我。
突然想写写我大闺蜜M的事情。。。。。
一直都不想写,写完了还是觉得矫情,觉得对不起她的苦难。
虽然很矫情,我还是留念下吧。
《已经开始想你了》1、去年十一,我的大闺蜜M久违地给我发了微信,表示好久不见、叙叙旧、聊聊现状。
我想起来,和M已经好久没联系过了,上一次见面和对话还要追溯到两三年前了,生活和工作太忙,打仗一样地忙于眼前事务,应付人生,别说诗和远方了,就连老朋友都顾不上了。
我顺杆爬地抚慰M,特别真诚愧疚地说,我一定最近抽空去看你,不如这个周末吧,或者下个周末吧,或者我再找个时间。
于是,这个抽空又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了春节,一般这种情况,朋友们多会怒斥我一枚人渣、言而无信,不过M还是温柔贤淑地表示:你忙你的,你随时过来,我等你。
2、说起M呢,我就要说远一点了。
微博上不是常看到那种悲伤的鸡汤问题吗,朋友为什么走着走着就失散了?
因为面对的生活不同了,要解决的人生阶段不同了,因为聊无所聊了,家庭主妇和单身狗闺蜜失散率更高。
所以理论上,我和M应该是步入这种庸常失散的好闺蜜。
我和M是中学同班同学,标准的性格迥异,却不知为毛混在了一起,她是个绝对温柔贤惠靠谱礼貌谦虚勤奋,具备一切中国传统美德的好姑娘,相对来讲,我也不是要黑自己啦,真的是相对她来讲,我比较好吃懒做不拘小节性格乖张喜怒无常,像个大老爷们。
经常看到电影小说总会设置性格迥异的闺蜜,后来想想,或许我们也没迥异到那个地步吧,大概只是因为两个人相处,总能把对方比较极端的部分激发出来。
我们成长都有着标准的北京80后的印记,迎着风和晨光骑车上学,上数学课懵逼,上政治课睡觉,书包沉得不得了,穿丑陋的蓝色校服,前后桌会互相抄抄考试题。
那时互联网还不发达,娱乐也不多,但生活也不是完全被考试和学习占据,周末会逛街和溜冰,会看武侠小说和听音乐,会齐整的做读书笔记,一起买过民谣歌手和摇滚朋克们的卡带,M喜欢朴树和许巍,还喜欢听一些音乐台,对深沉文艺的鸡汤才华格外没有抵抗力。
后来,也不知为毛成长得越来越汉子的我,想起中学时候做的事情,总觉得有些羞于启齿,感觉是一些可爱的“娘炮”往事:比如我们居然一起写过一本日记,还比如在她带动下,还写过歌词呢。
想起来,就忍不住想掩面。
3、M跟我一起经历高考,我读了艺术,她规整地考了英文系,但差了点分数被调配学了俄语,刚开始,她对这个结果有些意兴索然,俄语是小语种,也不是她最初想要学的专业,不过很快,她就在我们共同日记本上写道:学着学着就喜欢起俄语了…… 再然后,就经常听到她说:我去图书馆背俄语、我去考俄语什么级、我做了什么什么俄语翻译。
她一直就是个很懂得顺势而行,也乐于随遇而安的人,她勤奋又安然,忙忙叨叨地付出,早早地考完了四六级,规整地、靠谱地生活和打工。
哦,然而同期的我,好像在虚度光阴,其实我挺靠谱哟(嘿嘿),但在M看来,我格外像个不靠谱的艺术家,在她面前,我好像也满足于这个角色。
这都不影响我们的友情,年轻时女生的友情多数建立在“周末去西单买包”、“聊点学校里的八卦”“你看上哪个男生了”“去听个啥演唱会吧”这类相当无聊的事情上。
还记得非典那年,各自在家憋了一两个月,6月解封时,我们风驰电掣地奔出来聚会,在东单王府井的麦当劳美美地吃了一顿麦香鱼,大街和公车上空荡荡地,我们觉得自己挺勇敢的,一不留神一起见证了历史,虽然转瞬就忘记了。
人都是被生活推着往前走的,走得总比我们自己想象得快得多。
后来,我们被生活推着找到了工作,在加班过后的冬天马路上一起信誓旦旦过,被生活推着去恋爱了,我总是分手,却好像也不太懂得如何伤心。
她认识了男友,一脸犹犹豫豫的,好像不知所措,再然后了一段日子,她有点羞愧地跟我承认,决定跟这个男生在一起了。
我总是记得那种被生活推着走的心情,记得一起奔波的晚上,一起讨论第一份工作的夜里,住在她家打地铺的夜聊,却总也想不起来,我们到底聊过什么,为什么大笑过、伤心过、郁闷过。
我觉得很遗憾,毕竟和她有关的很多事情,是我的青春。
电影讲过那么多好的青春,而我们的青春很模糊,转瞬即逝了。
4、我对着现在的M,需要搜肠刮肚去想一些话题。
并不是因为彼此生活轨道不同,当然,她规整靠谱地结婚了,在合适的年纪做了合适的事,也在合适的年纪,找了一份国企的工作,愉快地奔向靠谱的康庄大道上。
她像是为了靠谱人生而认真生活的好姑娘,却没有得到那份简单靠谱的生活。
应该是八九年前,M生了个怪病,具体拗口的病名我总记不起来。
但是如山倒的强势病症,我到现在还记得,她那段时间打算结婚,而工作很忙的某天早上,忽然手指发麻,然后站不起来了。
她当时跟我说,那段时间特别忙和累,戴隐形导致眼睛发炎,发炎扩散到全身很多地方,导致手指和背部发麻,因为忙着出差没有去医院看,于是在某天早上,免疫系统紊乱,攻击自身站不起来了。
那会儿觉得这是个疲劳导致的急病,还劝她那就以后别这么累啦,一定会好啦。
那个时候,是真的没想过,这个奇怪的看似急病的病,就蜿蜒曲折、历史悠久地缠绕了她,刚开始不太严重,她还是决定结婚,组建了家庭,之后的N多年里,几乎每年都会忽然发病,忽然走路无力,浑身疼痛,她住院检查、吃各种西药和激素,胖得走形。
原来,我总劝她:别太累啦,恢复下就好啦。
后来我劝她:没事,那就保持着,让它不要复发。
再后来,我又说:还是及时行乐,不复发的时候出去玩玩呗,我们要享受人生。
伴随着我的这些话,她的病情其实是在进行着越来越差的反复,她选择辞职在家全心修养,小心翼翼地让自己不要忽然瘫痪。
5、她说她查了不少关于这个病的资料,也看到过同样的病友,有的人瘫痪了,有的人恢复得还可以。
他们都没法要小孩,生活都不好,总之都战战兢兢的。
她说这些时候,很平静,像是给我科普,而我也因为在寻找安慰的话,在认真吸收着关于这个病症的一切,继而在这个病症中找到一条出路,给她指出来,像我们这些年来的相处模式一样,她负责靠谱温柔的操心忍耐,我负责大大咧咧地及时行乐。
接近10年的时间,她的病情反反复复,我们对于她的人生的期望也变了很多。
年轻时候我在想:她一直勤劳刻苦温柔体贴,应该配得上一个安稳美好的家庭和一份刻苦就能有点小回报的工作,她总是碎碎念自己老公不太体贴,领导有些麻烦,不过最后还是唉声叹气地去做了家务和做了工作,钱赚得不太多,不算有魄力和野心,但还是能得到一份无比安稳又自得其乐的生活。
但这些,还是被奇怪的病症扼杀了,她呆在家里,随时预防身体变化,不敢感冒,也不太出远门,她养了一条小狗,每天起床、做饭和遛狗,努力营造着普通平稳生活的气氛。
偶尔要去听一场音乐会,却因为突发病状,只能把演唱会的票转送给我。
我记得,有一年我去听了许巍,是因为她生病住院,把票转送给了我。
听歌时候短信了她,我说:你喜欢的朴树居然到现场了!
她说:真好。
6、转眼间,从她生病至今,好像8年过去了。
我开始对这段记忆都模糊起来,当她和她的病浑然一体无法分割,终于成为她命运一部分的时候,我也一起接受了这个设定。
她因为激素迅速发胖,只能买大号衣服,走路不能太多,我们有时半年见一次,在医院,有时一年见一次,在西单买包,有时两三年都忘了联系。
2015年十一,她忽然给我发微信重新联系,聊了好一阵,她才跟我说:2015年整年都在发病,特别不好。
我对这个消息也有些习以为常,毕竟这8年来,她的病一直在反反复复,我说那就好好休息,争取赶紧好起来。
我抽空去看你。
她说:嗯。
我等你来。
7、2016年大年初五那天,我去她家看她,拖了好久,终于去看她了。
她住在父母家,我以前留宿过,但因为太久没去过,她一如既往无比体贴地给我复制了路程和地图。
去之前,我抱着这8年来已经习惯的心情,去探望病人,并准备好了“快养好恢复,我带你去西单买包吃饭”的安慰。
她坐在她卧室的床上,整个人胖得脱型,比过去的她大概大出三倍,比我这八年来任何一次见到的她都要严重的走形。
我不知道有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我只知道我第一时间迅速找到一个故作轻松的表情面对她。
那天是破五,M的爸妈准备了饺子,让我跟她一起吃。
外面是鞭炮声,桌子上是饺子,但真的一时间找不到能够轻松吃下饺子的理由。
吃完饺子,桌子撤掉后,M的妈妈扶着她躺下,她全身不能动弹,说是现在恢复得上身可以动,可以坐一会儿,但生活的多数时间只能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睡觉也睡不好,因为全身的神经疼痛,因为吃西药全身会极具出汗,随时补水后又不能去厕所,于是她接了尿袋,垂在身边。
她自嘲说:从小身体太健康,连感冒都很少,结果一病就来个大的。
那天我有点方,坐在床边,半天想不出说什么。
我想不起来这些年我们每一次聊天在聊什么了?
每次为什么开心大笑,为什么郁闷叹气,我也想不起,她喜欢过许巍、朴树和黄磊,我第一次听花儿乐队还是她介绍的,我也想不起来,当初她是怎么找的工作,怎么努力考过了六级,然后对我的英文成绩嗤之以鼻的。
我想,我认真想想,那些往事还能想起一些,可是在此时此刻,显得聊什么都那么不合时宜。
我只能问她身体怎么样,她耐心解释,说这次是最严重的,一下子就站不起来了,动都不能动,每天都只能躺在这里,晚上也睡不好,一年都住在爸妈家,老公一个人生活,只有周末过来,她说这些时依然很平静,听起来不太像一个恐怖的人生。
然后我努力想在这次最为恐怖的发病中再找一个喘气的途径,问她是不是在好转呢?
她说是吧,有一点好转。
我给她介绍最近好电影,让她在家闲的没事就看看呗,或者写点东西,“没准一举成了网红呢?
”总之努力找了很多很多的无聊话题,无关紧要的八卦,和我最近工作的破细节破进展。
没有办法跟她聊过去,怕想太多过去的健康和青春,会更郁闷。
也没办法跟她聊未来,未来只有一句徒劳无功地“快点恢复快点养好会好的”,也似乎没办法聊现在,现在的许多人生她没有办法参与,不能聊逛街衣服、不能聊工作升职、不能聊恋爱、不能聊……好像不知道聊啥。
我看上去像个交流障碍的自闭症患者。
甚至连安慰的话都没有说,天啊,这8年来,各式各样的花样安慰,我都说不出口了,最后我只能给她发了个微信红包,红包寄言是:顺心如意,一切都会好。
她抢了里面的66块钱,然后一个人咯咯咯地笑了。
她说:“哈哈,第一次有人给我发微信红包!
” 8、探病结束,从她家出来,开车开出好远,停在一个红灯前面。
打开微信,想了半天,给她发了一句话,“亲爱的,要加油,恢复好了就去享受生活。
” 她打了一堆字给我,她说:“恩,谢谢今天来看我和红包,其实你走了以后心里有点小复杂,就是好想一下就起来跟你一块去逛街,但现在一岁小娃娃能做到的事儿我都做不到。
呵呵,没事儿,我还是要坚强乐观起来,坚定信心,一定要好起来,不光为我,也为了我爸妈,心里觉得特别对不起他们。
” 我也打了很多字给她:“其实当着你的面有点说不出安慰的话,觉得说什么也没意义,觉得你吃了很多苦,我也帮不上什么,来看你也让你辛苦。
不过反正这么多年之前能恢复,之后也能,人生走了这么远,真的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得偿所愿,不过我们都共同面对吧。
” 作为一条资深女子硬汉,基本不直面所谓的多愁善感和伤心,不过我发完这条微信,就把车开到路边,恶狠狠地哭了一场。
生活那么繁琐和庸常,已经连流泪的契机都找不到,但每次看完M我都很难过,有一种想回头看看模糊的时间却看不清的难过,有一种汹涌澎拜毫不理智的委屈感,一种:不行,我得找地儿哭一哭的莫名其妙。
我还很鄙视我的难过,因为我除了难过,什么也做不了。
9、后来一个月里,我用网上超市买了一堆水果和吃的快递给她,她微信里又元气满满地说她会好好吃好好加油好好的好起来。
我说:那必须啊。
大概停顿了几分钟,她又给我发了一条微信:“有件事,我只告诉你一个人。
我离婚了,这周六去办离婚手续。
电视剧的情节又发生在我身上了。
” 她说她老公家里给了很大的压力,觉得无法有小孩也没办法有正常夫妻生活,实在无法坚持下去了,她想还是别拖累人家了,大家都解脱,挺好,还说,她知道这是正常的,可是还是觉得难受,经营了那么久的小家没有了,心里的那个落地点和依靠没有了。
“我的人生,到底像个啥……” 我确实回答不了,打不出安慰的字,对于她的人生,她比我想得多和清楚,但也回答不出像个啥,我怎么回答呢。
我在文字框里打了半天,搜寻了一大堆又独立又励志的鸡汤,最后都划掉了,找了一个很折中、很无用的话打了出去。
我说:一起往前走吧,我们照顾好自己。
她说:嗯。
10、 前段时间在飞机上看了部德鲁·巴里摩尔的新片《已经开始想你了》,是部纯粹的闺蜜电影,一对从小认识的好姐妹一起经历读书、毕业、恋爱、结婚、生子等等,没有错过对方所有的重要人生阶段,好姐妹A患了绝症,故事平铺直叙地讲述了她从患病到离世的所有细节,无论是拍摄还是叙事都毫无出奇之处,不过我看得很难过,也许是因为想到了M。
(虽然不太吉利,确实还是想到了她) 电影用极快的速度记录了两个女孩成长的岁月,比起后来的病痛和苦难,之前的人生像是美好的浮云,没有什么值得特别铭记的事情。
我想我和M的青春也是这样,除了知道彼此是那段时间的陪伴外,似乎什么都不记得了,甚至我们一起娘炮的日记本都找不到了。
如果没有这场奇怪的疑难病,想必我和M的人生也会变成微博上的“越走越远的儿时闺蜜”吧,现在,我和M依然很少见面,我觉得见面对彼此都是一种煎熬,表面看起来,依然像是越走越远、越来越不相关的儿时闺蜜。
可是,每一天忙成一坨屎时,坐在床上刷淘宝、看电影时,四处玩耍逛街时,去国外放空旅游时,每一个生活的细碎时间里,我总会时常想起她,以前会想她在做什么?
在想什么?
后来会想:她会不会觉得人生太不公平了?
我怎么劝她呢?
后来会想,我们是不是都没实现以前想做的事情呢?
不过算了,我要知足常乐的好好生活。
又后来,会想:大概人生归根到底都是一个人来受苦的。
一转眼过去那么多年了,我想的关于她的事情变了很多。
现在……我就只是单纯地会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地想起她,努力回想她过去的样子和我过去的样子。
争取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再忘记。
2021年记录一下,2021年3月21日,她突然去世,去世前还在努力经营着一家微商店,每天努力在朋友圈生命不息的发着小广告,说自己作为一个罕见病患者终于得到了独立的快乐,打开了世界的窗。
联系不上她的父母,只知道微商群里她的亲戚发了一条简单的信息:说天堂没有病痛。
也说不要去打扰她的父母了。
听说她葬在了通州,到现在还没能去看看她。
后来做了个梦,梦见我到火车站送她,她坐在古老的绿皮火车上,在窗子里探出头跟我招手,在梦里我比较坦诚,我说:我不想你就这么走了。
她说:没关系啊,都会好的,你会好的。
起初是通过标签喜剧来观赏这个电影,故事由两个亲密无间的女人构成,故事的结构比较完善,故事真实性较强,在平淡的叙述中感情慢慢沉淀到最后的爆发,电影中的米莉和杰西是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女生,却是彼此生命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故事开始叙述按照时间记录两个人的交错生活,节奏相对较慢。
故事的冲突从米莉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开始,整个电影的情绪开始压抑,电影的叙述特别细致描写 米莉在面对死亡时,在杰西的帮助下支撑下。
在通过与家人冲突和孩子的冲突刻画闺蜜之情牢不可破,米莉在倒计时中,为了证明自己生的存在,不顾一切的实现自己儿时梦和勾引酒保。
人有时候真的挺无奈的,我们对那突如其来的意外总是抗拒着,害怕着,不顾一切的迷恋过往的生活,米莉迷恋过往与老公的亲密,当自己被意外降临后,逃避着家人,直到一无所有的时候才幡然悔悟,能做的不要抗拒意外的降临,我们学会如何面对,乐观面对。
而杰西则在这时候迎来自己孩子的降临,一个是生一个是死,杰西纠结着是否告诉她,人类乐于面对生,却难以面对亲密的人离开。
特别在中国的教育中,说告别是缺失的一个模块,因为不知道如何面对死亡,很多人匆匆过往此生。
这部电影对于杰西的刻画总是一个温暖的照顾者,她用陪伴和支持让米莉正视死亡,无畏死亡。
最后的一个大远景镜头,杰西流泪着挥手,似乎米莉成了天使离开,一个人学着走下去,即是是带着泪花。
告别,人生总是单独的一个人 ,不容易遇到那个亲密的人,直到有一天他一定要离开,开心的跟他说 跟你在一起的日子很开心 。
这喜剧真的是喜剧,MISS YOU ALREADY
在我们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人有一些人只是过客,有些人却能够在你的生命中落下深刻的印迹。
长久的友情不可能一直很顺畅,或多或少有着点困难,误解,嫉妒,利用,隐瞒等。
影片中也有很多情节涉及到两人之间的友谊的考验,她们后来都原谅了对方,重新拥抱。
这部电影很普通,但就是这种普通道出了友谊的纯真,真的朋友愿意陪你疯,尽管Jess怀着孕,在Iily生日那天,她愿意陪着她前往250公里外的地方.Jess在她们友谊中更多的付出陪伴的角色,Lily更多的是带着Jess去挑战一些事情。
有些人比较胆怯,就像Jess一样,但是他们一旦确定好了自己的朋友就会一股脑的为她付出,有些人是表面上看着和你没有对方付出的多,但是她会在任何有趣的事前想着你。
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友谊是怎样的,我没法做出解释,但是,如果你和她在一起会很高兴,事事都想着对方,那便是你心里有这位好友。
所以,请珍惜她一生。
临终关怀类型片。不同的是双女主设定和新生命的孕育诞生。士得一知己,女得一闺蜜。特别喜欢面对癌症时那种肆无忌惮开玩笑的心态。还是女儿好啊,每次都对妈妈的变化很敏感。几个女演员很棒,德鲁和米兰达。其实特别想看穷人这种情况下如何面对,比如如果是杰西得病了呢。
感谢生命里,有这样一个你。
锁定目标:Kit
看过
要有好朋友啊。
全程哭成狗....to my best friend and partner in crime.
世界上真的会有这种高于亲情和爱情的友谊存在吗?故事走向属于癌症复发的老套路了,并不十分感冒
小男孩把自己装进行李箱的时候泪奔
歌颂友情的
完美友情,这才是好闺蜜该有的样子
故事本身很动容 但拍的太平 不怎么好看
直到Milly进产房陪Jess生孩子之前,我都觉得电影里的友谊离现实太远。可看到产房里的画面,我的眼泪就不受控制地涌出来啊。哎,羡慕这俩人。
总觉得四不像的感情
不太喜欢这种调调
又哭又笑。喜欢这片的色调,音乐,所有~
很俗 但也很真实的友谊线
大概从这两女的亲吻开始,就完全无法触动我,这种非主流友谊离远点。
题材不上口
人生中能遇到这样一个闺蜜真是幸运……以及……乳腺癌的转移真是足够可怕……
平凡真实到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儿,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情都无比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