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故事

Il racconto dei racconti,异色童话集(台),原味成人童话(港),故事中的故事,The Tale of Tales

主演:萨尔玛·海耶克,文森特·卡塞尔,托比·琼斯,约翰·C·赖利,雪莉·亨德森,海莉·卡迈克尔,碧碧·凯芙,斯塔西·马汀,克里斯蒂安·利斯,纪尧姆·德洛内,阿尔芭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法国,英国语言:英语,意大利语年份:2015

《故事的故事》剧照

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1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2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3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4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5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6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13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14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15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16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17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18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19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20

《故事的故事》剧情介绍

故事的故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影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小故事组成。 国王(托比·琼斯 Toby Jones 饰)最宠爱的除了蛮横娇纵的公主维奥拉(蓓蓓·卡芙 Bebe Cave 饰)外,就是他的宠物跳蚤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小小的跳蚤,竟然长成了绵羊的大小。 女王(萨尔玛·海耶克 Sa lma Hayek 饰)常年被不孕之病困扰,国王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海兽的心脏给女王吃,如此便可药到病除,哪知道不仅仅是女王怀孕了,为女王烹饪心脏的侍女也怀孕了,两人于同一时间生下了孩子。 国王爱上了在城堡下面唱歌的女子,他并不知道的是,这位女子的真身其实是一位丑陋的老巫婆,而她还有这一个双生姐妹。国王邀请她们其中的一位同自己共度良宵,哪知道被卷入了一场动乱之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复仇:爱的故事决战南京老五的奥斯卡奇葩一家亲闹鬼婚礼误打误撞第一季跨越栅栏爱我中华48个圣诞愿望爱情有对驴耳朵警察故事2013拉斯维加斯第三季她的气味英叔之古墓狂魔妻子的诱惑诸天至尊乐坛毒舌嗡嗡鸡第十二季青春逆袭大灌篮纠缠警中警之警中兄弟龙虎劫之激战归来幻想三国志-天元灵心记-夺宝五福星最后的日出见习黑玫瑰荒诞外星迷防火墙青之驱魔师岛根启明结社篇间谍过家家第一季

《故事的故事》长篇影评

 1 ) 《故事中的故事》,薄凉齿冷的人性之悲

初看《故事中故事》,很多人表示云里雾里。

因为这不是一个完整流畅的故事,而是用三个故事混剪了一个主题:人性的荒谬与夸张。

这部电影取材自古代欧洲的方言童话集《五日谈》,讲了三个邻国里各自发生的故事。

三个故事遵循了欧美童话的一贯套路,皇宫、城堡、王子、公主、野人、巫师、仙女等等元素俱在。

http://resource.jingkan.net/imgs/8bd68190-bde9-11e7-9ed1-7d83446e4e17.jpg这部电影或许只有一个主题,但却有三条主线,不分主次,并列前行。

故事情节的不断穿插交错,根本想象不出剧情会如何发展,甚至在电影结束后,还处于懵逼状态,不知道自己看了什么。

只有在经过两天反刍后,才品出一点味道来。

这也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最显而易见地,这个电影讲的是一种欲望与代价之间的平衡关系。

但是在欲望失衡的背后,却是关于爱的悲剧。

魔幻、变态、暴力、现实,是这部电影的四个关键词。

http://resource.jingkan.net/imgs/8bd76bf0-bde9-11e7-9ed1-7d83446e4e17.jpg01第一个故事,是王后与王子的故事。

一个美丽高贵的王后,独占国王一人的宠爱尚不满足,她还想要一个孩子。

然后国王就为了实现她的愿望,去冒险杀死海怪,结果不幸丧生。

王后连眼泪都没掉,拿到海怪的心脏就转身离开。

爱情在她眼中的分量,还不如她自己的一个愿望。

想来的确悲凉。

她得到了一个儿子,然后给了他全部的爱。

她对儿子要求的回报就是,无条件的顺从。

她不准他跑到宫外,不准他与平民小伙伴一起玩耍。

随着儿子一次次的叛逆和离开,她的控制欲达到了极点。

她让巫师把自己变成怪物,跑到森林里去杀王子的小伙伴,结果被赶来的王子一剑刺死。

死亡前,它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这是母子之爱的悲剧。

http://resource.jingkan.net/imgs/8bd79300-bde9-11e7-9ed1-7d83446e4e17.jpg02第二个故事,是一个好色的国王与一个爱慕虚荣的老妇人,老妇人姐妹的故事。

国王被老妇人的歌声吸引住,以为是一个年少美貌的女子,于是上门求爱。

老妇人趁夜色上了国王的床,国王醒来后发现被骗,一怒之下将她扔出窗外悬崖。

老妇人大难不死,还被仙女变成一个年轻美女。

国王打猎时发现了她,又把她带回王宫封后。

电影的结尾,王后的容颜迅速衰老,他看见了也无动于衷。

因为在那一刹那,他的爱情就结束了。

原来,国王的爱情是建立在美色之上的。

也正为此,他才吃了老妇人的亏。

他的宫殿中有一排排女人的画像,却未获得过真正的爱情。

即使万花丛中过,也依然填补不了他内心的空虚。

这是国王爱情的悲剧。

http://resource.jingkan.net/imgs/8bd79301-bde9-11e7-9ed1-7d83446e4e17.jpg第二个故事里,还包含着一对姐妹故事。

老妇人姐妹俩本来是相依为命,姐妹情深的。

国王派人送了一条项链,姐姐立马戴在自己脖子上,给妹妹比量了一下立马就收了起来。

她根本没想过要分享,只是想独占。

老妇人变成美貌少女被带进皇宫后,给妹妹送了一件华服让她去参加婚礼。

她并非想与妹妹共享富贵,炫耀的成分其实更大一些,因为没有什么比让曾经一起贫贱的姐妹看到她富贵加身更能满足她的虚荣心了。

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秘密,婚礼后姐姐马上就让妹妹离开。

而什么也没得到的妹妹想要留下,最终被无情的赶了出来。

妹妹追问如何变年轻美貌,姐姐没告诉她自己遇到仙女,只说自己剥了自己的一层皮。

妹妹信以为真,就让人给自己剥了皮。

人性中的虚荣、嫉妒与贪婪在故事里展露无疑。

血浓于水的姐妹情,在虚荣心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http://resource.jingkan.net/imgs/8bd7ba10-bde9-11e7-9ed1-7d83446e4e17.jpg03第三个故事,国王与跳蚤,公主与野人的故事。

看似尊贵实则昏庸的国王养了一只跳蚤做宠物。

他刺破手指用自己的血养大跳蚤,陪它玩耍,将精力都放它身上,把一只跳蚤养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后来,这只跳蚤死了,他难过的要死要活。

但是对自己的女儿他却一再敷衍,甚至亲手粉碎了女儿的爱情幻想。

公主对他说过择偶的条件,勇敢、强壮,最关键的是要英俊。

他满口应承,转头就儿戏地用这张跳蚤皮来选驸马。

然后,逼着女儿嫁给了一个奇丑的野人。

公主指责父亲,你连野兽都不如,至少野兽都知道护崽。

他没有表现出一点伤心和愧疚,反而因为被指责而暴跳如雷。

为了自己的面子,他简直冷酷到极点。

他没有给女儿任何嫁妆,就把女儿赶出了城堡,任野人带走女儿。

对女儿还不如一只跳蚤,哪里还有什么父女之情。

http://resource.jingkan.net/imgs/8bd7ba11-bde9-11e7-9ed1-7d83446e4e17.jpg这段婚姻在所有人看来都不般配,实际上却合理合法的。

因为这是野人靠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光明正大地赢来的,而不是抢来的。

然而,公主也是无辜的,她不过是父亲玩的一场自负游戏的牺牲品。

她从内心不认可这样的婚姻。

公主被野人困在悬崖绝壁上,茹毛饮血。

在公主乞求下,悬崖对面的艺人一家人对公主伸出了援手。

逃跑的路上,这一家人却被野人残忍杀害。

公主一人逃跑,设计杀死了野人。

悲剧的是那个看起来又蠢又笨的野人,只是想夺回自己的妻子,然而却没人同情他。

他只是丑,却不是恶人,甚至对公主还挺温柔。

坏就坏在他的外表。

公主为了重获自由,却只能以牺牲他为代价。

但不般配的婚姻,终成悲剧。

http://resource.jingkan.net/imgs/8bd7ba12-bde9-11e7-9ed1-7d83446e4e17.jpg04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因为欲望而失衡的关系,是爱的悲剧。

在电影里充满了各种隐喻,比如怪兽、跳蚤、野人都是极端私欲的象征。

它们以极夸张的形式出现,荒谬、突兀,却加深了电影的戏剧性的效果。

而它们的最终死亡,也让这一悲剧更加深刻。

只要人类还有欲望,这种悲剧就不会停止。

故事的结尾,公主浴血归来,加冕成了女王。

有人说,这是女权主义象征。

在我看来,公主的上位,的确是对命运的把控,却也暗示了另一种欲望的诞生。

新的轮回要开始了。

所以,片尾才出现了高空走钢丝的情景。

这是一个隐喻,既与开头的巫师所言的平衡呼应,也暗示了新一轮的平衡游戏的开始。

http://resource.jingkan.net/imgs/8bd7e120-bde9-11e7-9ed1-7d83446e4e17.jpg05电影的戏剧性,除了故事情节的不可思议之外,更用诸多的细节埋下伏笔。

首先是对比。

第一个故事里,王后没有儿子时看表演时愁眉不展,跟儿子一起看表演却笑容满面。

第二个故事里,国王对老妇人的前后态度,一个鄙弃一个爱慕。

第三个故事里,国王对跳蚤有爱,对女儿无情。

这些对比,比直接讽刺更有戏剧化力量。

其次,是本身自带戏剧效果的事物。

电影一开始出现的街头艺人,以及在每个故事中都出现过的艺人表演,安排救公主的艺人一家子,最后走钢丝的人。

再比如,王后变成的怪兽、跳蚤和野人。

越是回味,越觉得导演的功力如武林高手一样深不可测。

当然比起这些,更富戏剧性的却是他们的欲望和人生。

最后,再推荐一下这部电影。

构图、布景、色彩与摄影实在是高明,可见导演的功力。

随便截图几张,供大家参赏。

http://resource.jingkan.net/imgs/8bd7e121-bde9-11e7-9ed1-7d83446e4e17.jpghttp://resource.jingkan.net/imgs/8bd7e122-bde9-11e7-9ed1-7d83446e4e17.jpg

 2 ) 深渊

深渊是什么?地球上的深渊,是有高度的。

即便是从窗外被丢出的老太太,也有幸存的可能。

而内心欲望的深渊则是无法测量的。

这个深渊让女人为了孩子而丧失爱情和人伦。

这个深渊吞噬着人的心灵,让人无视现实而编造着一个又一个谎言。

这个深渊让人在绝望中抓住那个看似摇摆的救命稻草,以为自己得救,却不知是迈向更深的绝望的前奏,摇摇晃晃,就像那个看着自己变年轻漂亮的姐姐的妹妹,血淋淋的走在大街上。

有因就有果,因是什么呢?

欲望。

这部电影最让人深思的就是,这个欲望的界线。

我看到了哥们为爱痴狂的脸。

我想起了自己为了毫无希望的挽回拼命而绝望的投入。

我看着被欲望吞噬的别人和曾经的自己。

看完后不禁警觉起来,每个人的身后,都有着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而每个人都行走在这钢丝上,稍不小心就被这深渊吞噬。

 3 ) 黑童话的前世今生

童话,大家想到了什么呢?

王子?公主?还是女巫?

魔法?

是爱情?

亲情?

还是勇敢?

坚强?

当然,如果你想到的血浆 异兽 情色 。

那么,欢迎来到黑暗童话的世界。

其实,这世界本来没有什么童话,给儿童看得多了,就成了童话。

古老的“灰姑娘”,现今已知的最古老童话,这个故事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的古埃及,讲述了斯特拉博的女人罗德庇斯的故事。

可以说是神话故事。

而“小红帽”的演变则更加戏剧化,有个美国人写了《百变小红帽》一书,里面详细记叙了小红帽故事的衍化。

小红帽的故事最初是为了告诫少女们小心色狼,保护贞操。

对,那只大灰狼就是代表色狼。

童话一词和现在我们使用的很多词汇一样,来源于日本,新文化运动后传入中国。

中国人自古就没有童话这个概念。

而童心一词,更是贬义词。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里记载“于是昭公十九年矣,犹有童心,君子是以知其不能终也。

”,这里的童心指的是无成人之智。

古今中外小孩子从小就要学习能力变成大人。

从原始人类开始,部落的小孩成长速度关乎部落的生死存亡。

男孩子要赶快拿起长矛,女孩要赶快繁衍后代。

所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古代,小孩并没有特殊的待遇,传统社会中,儿童是被漠视的,甚至成年人认为,有童心的小孩是没出息的。

在这样的环境里,所谓了“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几乎是扯淡。

没有人会在意说某些事不能让儿童看到或者知道。

在这样的社会中,不可能出现一种专门给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

安徒生以前的欧洲童话,大部分根本不能称其为童话。

安徒生,童话大王。

他为何获此地位,因为他开创了童话写作这种形式。

他整理了欧洲的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或改编,或以此为依据进行原创。

让童话这个文学形式为全世界人们所接受。

可以说,欧洲直到19世纪才开始真正发展出了儿童文学(注意本片的童话故事集原著形成时间为17世纪)。

好了,那么问题来了,19世纪以前的所谓童话们,都是些什么东西呢??

是民间故事,那么,民间故事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

它们出没于酒馆之中。

大醉伶仃的水手们说起了某个远海的王子发现了一只传说中的美人鱼的故事。

(海的女儿)它门出没于妓院之中。

嫖客们兴致勃勃的讲述了某个公国国王乱伦自己的亲生女儿导致王后嫉妒报复的荤段子。

(白雪公主)它门出没于营房之中。

骑士们一边擦洗盔甲,一边说起了国王的那个男扮女装的女儿被仆从强暴了以后昏迷不醒的笑话。

(睡美人)可以看到,这些故事完全是成年人的世界,为什么童话故事多事王子公主的男女题材?

小孩子真的喜欢听这些?

并不是。

原因就是这些故事本来是成年人之间闲谈的,成年人嘛,当然喜欢谈男女之事,特别是八卦贵族的私人生活,更是乐趣无穷。

我们熟悉的《格林童话》,前后一共七次修订,就是为了不断删除原来来故事里的那些成年人津津乐道的男欢女爱,暴力血腥的内容。

说道这里,我们应该已经发现了,所谓的黑童话根本是一个伪命题。

与其说原版故事是黑暗的童话,不如说后来的童话是美白的故事。

这些故事本来就不是写给儿童看的,也没有任何一点的什么教育意义。

世界随着不断发展,思想不断的进步,人们意识到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应该保护他们。

他们需要了解世界,但是不能粗暴的直接把他们扔进这个残酷的世界里。

于是,人们通过一些刻意改编的故事。

告诉孩子们一些道理,给孩子们灌输一些美好的事情。

这都是基于孩子的保护,希望他们更加快乐的度过童年。

小时候,幼儿园老师总是会说:小朋友们,通过丑小鸭的故事,我们学到了什么呀!

对,就是要相信自己。

但是,人总是会长大的,当我们告别了童话,告别了童年。

我们变成了大人。

于是我们哭着发现,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真诚待人却总是吃亏,努力奋斗却总是碰壁。

我爱的那个他或她,并没有和我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为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一切和小时候看的故事完全不一样呢?

我们渴望知道答案,于是,自然而然的。

我们顺藤摸瓜地找到了那些童话故事本来的面目。

如同发现了新大陆般兴奋。

原来如此!

原来是这样!

原来故事是这样的!

这些原来就属于成年人的故事终于呈现在了已经变成成年人的我们手里。

非常的合口味。

我们看到了我们生活着的真实的世界,看到了我们熟悉的真正的人性。

黑暗的不是黑童话,而是这残酷的真实的世界。

深夜写于成都

 4 ) 女权?要屈服还是抗争?

《故事中的故事》中三个故事,无疑我最喜欢的是第三个——养跳蚤的国王和爱幻想的公主。

一个温馨的场景,我们的天真小公主为他的父亲弹奏某种西洋乐器。

可惜他的父亲并不看她,而是注意他身上的跳蚤.....小公主生气了,小公主爱看爱情故事,渴望与一个英勇的王子坠入爱河....这是常见得不能再常见的情景。

哪个女生不曾是那个可爱的小公主,讨着父母欢心又幻想浪漫爱情呢?

可是怪诞故事,就怪诞在她神奇的父亲,居然将跳蚤做宠物养,家事国事都不及跳蚤重要,死了跳蚤比死了人还伤心!

通过公平的竞猜选出“优异”的驸马,其实说难听点,就是一场考验未来驸马是否有独特的游戏技巧,将公主作为奖品送给他!

能识别跳蚤的皮,是普通的竞猜吗?

是怎样的人才会识别跳蚤皮呢?

一个野人,这是合理的答案!

公主不爱肮脏粗俗的野人,也是人之常情!

国王无法背弃承诺,也是合情合理!

屈服于国王和野人,还是为自己的幸福而抗争?荒诞的竞猜,要你来承担后果,你如何选?

有人评,公主其实就像是被拐卖的妇女,野人犹如她的买主。

是你,你愿意成为那乡村的女人吗?

“也许,野人也没有那么坏,他粗鲁的带走公主,却也主动背她照顾她。

野人原始、狂野、霸道、男子气概!

公主娇小可爱无力反抗!

也许是再版的美女与野兽,也是美美的!

“我有如是想过。

有人评,你的心理选择,带有不同的阶级属性!

我问:难道,平民倾向于接纳,贵族倾向于抗争吗?

是环境教育让我变得更加卑劣、更加耐受、更加怯懦、更加屈从于强权吗?

我不知道。

但是,我们的公主并不,高贵的身份、浪漫的爱情并不会屈从于暴力!

她敢于去做,并不放弃希望,”我想要的生活和爱情不是这样的!

“看着她抗争的历程,我的心也随之波澜起伏,是屈服还是抗争下去?

每个选择的分叉点都是一次煎熬,屈服犹如斯德哥尔摩症,抗争却也看不到曙光!

抗争伴随着牺牲!

一招美人计,看得我惊心动魄,不得不佩服她,坚定的意志+睿智的脑袋!

最终一代英勇的女王!

如果你是女权主义者,这一定是部值得品鉴的故事!

 5 ) 这就是你为我选的丈夫

看完真的挺心累的片子本身很长很长,用缓慢的节奏,诡异的背景音乐将三个黑童话缓缓道来。

片子有三处让我震撼,一处是皇后面不改色地吃着血淋淋的心脏时,一处是返老还童的多拉睡在红色毯子上时,一处就是上图,我最喜欢的图.。

皇后非常非常想要孩子,想要到极其宠爱她的国王为之付出了生命也无动于衷。

其实我不是很能理解这种非常想要孩子的狂热情绪。

如果你连你的丈夫都不爱,那么为什么会想要一个孩子?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女人跟很多不同的男人上床,生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每当有男人想跟她结婚时她都会把他赶走,然后致力于生出下一个孩子。

男人对她的作用不过是一颗精子。

她生养了十几个孩子,并且活得生气勃勃。

有一天,她最大的女儿告诉她,她怀孕了,她呆滞住了,然后,失声痛哭。

这第一个故事讲的是母子之间的舍断离,即使是十几二十岁了,也希望孩子如同巨婴一样待在自己的怀中,病态的母子联系而已。

第二个故事是姐妹之间的舍断离。

有野心的追求财富地位的姐姐和痴傻的只知道依附于姐姐的妹妹。

当姐姐变年轻了,成为王后时,妹妹想到的还是时时刻刻跟随着姐姐。

单纯,令人怜惜,但是也无法同情。

姐姐也并不算一个无情无义的人,只是妹妹无法理解成人的游戏,于是她剥了自己的皮。

第三个故事是我最喜欢的故事。

纯真的爱幻想的公主被昏庸的父亲当做一样物品输给了原始的巨人。

公主本想自杀但还是没有勇气。

她被带到山洞中,吃生肉,睡在肮脏的地上,忍受巨人粗鲁的爱抚。

她遇到了一个马戏团,走钢丝的帅气小哥成功把她救了出来,她以为她脱离了苦难,可是巨人追了上来,扼断了所有人的头颅。

公主躲在角落瑟瑟发抖。

巨人愤怒地看着她,却不忍心动她一下。

她走上前,靠着巨人,头深深埋在巨人的怀里。

巨人蹲下,让她爬上他的肩。

她顺从地爬上去,然后一刀割断了巨人的喉咙。

这就是你为我选的丈夫。

我本就是有点女权主义的人,看见这一幕,我心里的确是暗爽的。

我承认这样对其实并没有想伤害公主的巨人不公平。

但是巨人爱她的方式是把她囚禁在山洞,喝雨水吃生肉,他想给她最好的,但他又能给什么?就像很多山中的闭塞原始的村落,他们没有媳妇,他们买媳妇,他们爱媳妇的方式是囚禁她吗?

只要我把我认为好的东西给你,我就可以对你为所欲为了吗?

他们觉得女性生来是为男性存在的,他们觉得女性的作用是生孩子,他们觉得强奸就像路边的公狗遇到了一只美丽的母狗,骑上去不是很正常吗?

这是他们的教育环境决定的,我们的确不能一味怪他们。

但是当他们试图用这种方式对女性时,难道我们应该心怀感激地收下,然后安心为他们在闭塞的小村庄里以生孩子为己任吗?

显然不是所以对于评论中心疼巨人,骂公主,希望公主和巨人在一起的人,我只能说,不敢苟同。

有一个女人被拐卖到了深山里,丈夫死守着她,直到她生下来一男一女才稍稍放松看守。

男人出山去卖药材,女人想乘机逃走,她五岁的孩子哭着死死抱着她的腿不让她走。

于是她打断了孩子的小腿骨。

我同情那个孩子,但是我觉得女人没有做错。

这不是什么爱情的结晶,而是耻辱的产物。

我们要做的是避免无辜的女性被拐卖到大山里,而不是指责逃走的女人,并且用一切为了孩子的理由劝女人留下来,忍受这种生活。

 6 ) 一厢情愿的给予,极端自私,又极端无私

三个故事的梗概就不说了但三个故事都是在说一个事情。

——。

--(成人的世界里,现实的社会中,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如果你付出巨大,结果落得一场空,没人感激你或者没人奖赏你,你大吼 这不公平!

为什么!。

呵呵,公平,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而已。

我们生活的世界原本就不公平,就是因为太不公平,于是才有所谓公道,来尽量平衡这不可能完成的所谓公平,法律,宗教也好,天堂地狱,社会主义也罢,甚至科学,都是人类自我编制的精神安全气囊,)不管你是否感恩,以我的方式来爱你,这样的爱既是无私也是自私。

故事一国王对皇后的付出,为了她的愿望舍命一搏,而皇后从在岸边的国王尸体跨过都没有一丝内疚。

同样的是付出,皇后化身恶龙一死,对儿子也一样无私。

我愿意,我就是想要这样的爱你,不管你接不接受,即使你不领情。

恩,单方面的爱 极端无私,但母亲对王子的爱是那么的认王子窒息,以至于各种逃离。

可能国王也是这样对皇后的吧。

一厢情愿的给予,又表现的极端自私而另一方面男巫又在不时的说着等价对换,可以留心观察,水怪洁白到怪异的身体和两个王子的怪异白化,不是没有关系的,一个河滩上的镜头,国王和水怪的尸体双双躺在那里,紧接着两个生命诞生了,两兄弟真是(国王+水怪)/2的等价对换,于是形成了国王和水怪的心救赎王后,王后救赎王子,王子就是国王和水怪的因果平衡。

似乎在安慰观众,不公平只是表面的,宏观上这个世界是有因果的,就好比佛家的业。

放在爱情上就是1伤2,2伤3 3伤4 4。。。。

说到底就是调整心态,不管事业还是爱情付出了也要做好没回报的心里准备。

还有不要认为给予爱人,亲人,公司“苹果”就是贡献,说不定对方只吃“桔子“故事二一开始,两姐妹许诺一星期后给国王play手指,于是姐姐各种呵护手指,打开纱布,手指反而是比之前更加恶心,真是一厢情愿,剧情至此一路一腔情愿,从国王认为自己放下尊严就能得到“少女”的玉体。

从姐姐一厢情愿的拉皮上床,认为一觉醒来国王会接受她,到妹妹一厢情愿认为姐姐变美后还是会不嫌弃自己,到最终妹妹一厢情愿的相信姐姐的话而去找人剥了自己的皮。

有时候我们的一厢情愿=自欺欺人。

故事三这个跳蚤,野蛮人,的宫廷故事,是三个故事中最隐晦的表达”控制“的。

控制是因为害怕失去,对,结果同样是一厢情愿的。

有很多人都觉得国王忽视女儿,女儿还不如一个跳蚤。

其实并不是的。

国王对跳蚤病态的饲养,隐喻的是他对女儿失去他的控制的恐惧。

女儿长大了,想要飞出他的掌心,“我的小公主要失去我的控制怎么办“他一厢情愿的认为公主永远是个不会长大的娃娃(解释了为什么是个Babyface演公主),而现在她要嫁人,在另一个男人而不是他的保护下了。

于是这个心理黑洞就由一只小跳蚤代替了,它是他的寄生虫,它那么小,永远(理论上是)。

可跳蚤也竟然长大了,最终也离开了他,这就是国王的恐惧,外力不可阻挡的失去控制权。

因为有童话的外衣,所以让隐喻呈现的再荒唐也是合情合理的。

可国王还是不想让女儿离开自己,于是,就有了“不可能有人答对的相亲难题”。

最后自食其果。

故事中野人对公主的付出,马戏团对公主的付出,都可以说是巨悲壮的而又是别有用心的,但结果还是杯具了。

好像再次告诉我们付出和收益在大人的世界里不划等号。

 7 ) 故事的故事

暗黑童话《五日谈》的电影版,讲述了三个独立的寓言故事,The Queen、The Two Old Women、The Flea,讲述失而复得或是得而复失的故事,关乎过于严苛的母爱、贪于虚荣的情欲、疏于真情的父爱。

导演用平行分段的方法讲述这三个故事,最后用一个类似“命运之神”走火绳的镜头表达了一种“平衡”的理念,尘终须归尘、土还将归土。

影片17世纪的布景及镜头相当艳丽,重口的恶心,大胆的裸露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8 ) 原来巨人不是王子变的

看到巨人对公主的体贴,还以为巨人是王子受了妖法变成的。

巨人还是巨人,这个剧情比王子变青蛙,美女与野兽之类的故事好多了!

虽然巨人很可怜,公主很可怜,但最冤枉的戏班子一家好吗当了皇后的老奶奶其实是赚了啊。

用自己七老八十的身体嫖了还算年轻力壮的国王,之后还变年轻当了皇后一段时间。

按照原本的人生轨迹,她是会呆在小房子里了此余生的。

妹妹四处找人剥皮蠢得我已经不想说什么了。

屠夫也下得了手!

处女生的孩子和皇后的孩子长得一摸一样,不就说明这孩子和国王没什么关系,甚至和自己也没有关系,是海怪的后代,所以皇后才想除掉这个仆人的孩子吧国王为什么放着骑士不用,自己去杀海怪。

出谋划策的巫师,害死国王皇后,让海怪的孩子登基,如果和海怪有关系的话他简直是宫斗的幕后赢家。

 9 ) 童话中的心理症

心理学上有一种诊疗手段是让患者述评或续写经典童话故事,以此来判断其心病所在。

人们对于同一则童话里的不同投射很能反映出自身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症候。

从这个角度上讲,童话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梦境具备相同的意义:它们都是通过对原型、象征和隐喻的集合,架起了一座通往潜意识世界的桥梁,患者也能通过体味用象征语言包装在梦境或童话中的情感,来达到一种和宣泄和平衡。

可以说,长期流传而又未被阉割的童话是人类集体意识的一种高度抽象。

其中的善恶伦理,规训惩罚非常鲜明的昭示着人性深处的欲望与恐惧,及其所属文化最基本的世界观。

因此,对童话的解码是非常有意思的。

我喜欢这部电影,在这里尝试着为电影中的三则故事解码,看官若有兴趣,不妨与自己的解读对照一下,若能因此发现笔者或自身的心理问题,未尝不是功德一件,哈哈,闲话少叙,切入正题。

童话的焦点常常是家庭中的人际关系。

这不仅是因为童话是孩子了解世界的最早课程,而且也是因为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起点。

所以,三则故事的核心在我看来是家庭中的这几对关系:母子,姐妹,父女,这三则关系中又隐含着三对夫妻关系;三个故事都有一条主线就是欲望的膨胀以及对它的解决和冲破,以及对于掌控命运的追求。

下面进入具体分析。

第一个故事:母子有观点认为,白雪公主的后母象征的就是母亲本人,但是人类没办法接受亲生母亲的恶,这与传统中我们对母亲的爱与尊重相违背,所以我们会在故事里把它转移到一个虚构的后母身上,让她代替母亲做恶及受罚。

哪怕是思想开放的今日,对于母爱的质疑仍是各类文明中的禁忌,尽管母亲其实是最容易给孩子造成伤害的人。

我们的文化把母亲的角色放在无比崇高,无可替代的位置上,而对于这种极度亲密关系的阴暗面则选择回避或忽视。

所以当代反思母爱的文艺表现常常是隐蔽的,含蓄的,或是不做直接判断的。

与此不同的是,在古代童话和希腊神话中,父母的恶则来得直接凶猛甚至包含在宿命中,因而弑母和弑父的情节才会常常出现。

在这个故事里母亲的恶最早体现在她对父亲的冷漠中。

片中王后对于国王的牺牲不闻不问,甚至充满嫌弃。

这看似诡异,却像极了很多现实,只不过夸张一些罢了。

多少家庭里母亲有了孩子之后就完全以孩子为中心,而对丈夫不再关注。

电影里寡母对孩子的爱是深重的,更是充满占有欲的,这既是爱孩子,又是爱自己,因为孩子是自己的延续。

就像王后说的:“虽然你只在我的肚子里呆了一天,但你继承了我的样子。

”这句话其实很荒谬,因为王子很明显一点也不像她,而是和侍女的儿子长得一模一样。

这兄弟二人的亲厚是王后的心病,因为自己的儿子可能会因为别人和自己分开。

这种患有“连体症”的母亲是不能容忍任何失去孩子的可能性的。

可是正像某些鸡汤文中写的:“伟大的母爱当是放手”,只有放手让孩子成长,他才能摆脱对于母亲的依附,拥有真正完整的生命。

显然这个“臣妾做不到”。

电影中用非常诗意的场景展现了母亲对孩子渐行渐远的无力迷宫中的追逐,孩子的躲避与逃跑。

无论是王后还是现实中的母亲都终要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随着孩子年岁渐长,母亲会越来越追不上孩子的脚步,而孩子终要学会突出母爱的重围,与自己心志相投的人一起离开。

但是王后是不会这么放手的。

所有可能让儿子离开她的人和事都被她视为致命威胁,值得以死相拼。

现实中的有些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

如果说婆婆对于媳妇的挑剔还可以理解,因为很难说两个年轻人看对眼不是一时糊涂,那电影里两兄弟的相亲相爱就是注定的,都长得一样还不能说明吗?

然而母亲仍然拒绝接受,王后对于侍女儿子的排斥不是源于他低贱的身份,而是由于他的存在提醒了王后她不是世上与她儿子最亲最相近的人。

她不惜展开杀戮,不惜赌上自己的性命,就是不能接受儿子从母体上真正剥离。

最后一幕中母亲化身为魔兽,这是她心中的恶欲的显化。

她这副狰狞狼狈的模样,便是她亲生的儿子也认不出来,所以他毫不犹豫地诛杀了母亲的恶,就像现实中的孩子也必须勇敢地承认和面对母亲的不完美,与其斗争,才能真正拥有自我。

这个故事展现了与世上最伟大的爱相生相伴的阴暗面。

如果一份爱充满了对于他人的漠视和伤害,对于爱的对象的禁锢和控制,那么这种爱是无私还是自私呢?

这种对于母爱的质询真得让人冷汗直冒!

第二个故事:姐妹一般姐妹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一方面大家相亲相爱彼此扶持,另一方面又多多少少会相互攀比和竞争,其中较弱的一方常常会因在竞争资源(无论是父母亲的爱还是家庭的物质财富)时处于劣势而对较强的一方形成依赖、敬畏或怨忿,甚至生活在另一方的阴影之下。

这种不断地被别人放在一起比较的经验常常对于两个人都是一种扭曲和伤害。

现实中的人也许能通过自身的成长成熟逐渐摆脱与这种亲密关系相伴的心病,但在这个童话里这些问题被放大到了极致。

电影中的老姐妹虽然相依为命,但她们的关系是相当病态的,软弱无能的妹妹依附于野心勃勃的姐姐,接受着后者的摆弄和控制。

把她们真正拴在一起的似乎并不是亲情,而是无法跳出的孤独、贫穷和卑微,所以当狡猾的姐姐通过偶然的机缘飞上枝头时,她们的关系便开始破裂了。

有的人说,要是妹妹替姐姐保守秘密,也许两人都可以在王宫过上好日子。

但是妹妹怎么可能做到呢?

反观现实中的人能做到吗?

且不论天涯社区上爆出明星假脸的ID有多少是他们自己姐妹了,光是对于奶茶妹妹同学室友的采访就可见一斑了。

看到和自己一个起跑线的人通过不光彩的手段上位有几个人能够安然自若呢?

大部分人总是会选择模仿或揭露吧。

反之,如果大家不是在一个起跑线上,心理就会平衡的多,嫉妒只存在于本来相近的人中间。

比如同学,同事,亲朋好友,而姐妹就是天生在同一起点上的竞争者。

这则童话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它并没有遵循传统童话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规则,虽然这里的坏人:好色的国王,贪婪的姐姐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报应(前者被欺骗睡了老妪,后者最终被打回原形),但全片里结局最惨的却是愚蠢但未必不善良的妹妹。

这是否意味着在《五日谈》(童话的出处)这部文学作品里的价值观里,英雄未必是驯良的温善之辈(最近时髦的说法叫“低智商的善良”),反倒是那些能下得了狠手,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不论是第一个故事里弑母的王子还是最后一个故事里杀夫的公主,甚至是最后狼狈逃窜的姐姐)。

因此,相比于姐姐的传统的恶(贪婪,欺骗,忘恩负义),妹妹的愚蠢和盲从反而是更大的恶。

这个钱色交易的游戏规则和欺骗上位的手段本来就是扭曲的,但是姐姐耀眼的成功让原本抗拒参与游戏的妹妹失去了重心, 一头跌落进去。

摆脱不了姐姐的魔咒,妹妹的人生何其惨痛。

回到现实中,那些想形成自己独立人格的孩子们也必须能从兄弟或姐妹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创专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第三个故事:父女如果父亲是每个家庭里的“君王”,那这世上满是昏君。

他们拿钱养着那些吸血的人或癖好,却对自己的至亲不管不问,甚至推下火坑。

玩物丧志的国王让我想起吴奇隆的爹和蔡少芬的娘,他们都因为赌债提前决定了孩子的命运,而那头巨大而畸形的跳蚤像极了世界各种扭曲和无限膨胀的病态欲望,那是长在人心上的毒瘤。

童话和现实里的英雄都是能认命也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人,不论是终获自由的公主还是苦尽甘来的明星们,他们都以巨大的代价换来自己的成长和对命运的把控。

这个故事还有点女权主义的意味,男人对于女人的压迫常常体现在两点上。

一是权力暴力,不论是来自家庭中的父权还是现实社会中其它权力架构,男性拥有着支配女性命运的权力。

这也体现在国王身上,他集父权与政权于一身,仓促而糊涂地成就了女儿的悲剧;二是身体暴力,这里体现在高大凶猛的巨人对于公主的蹂躏上;电影中的公主受双重暴力的压迫,成了一颗无助的棋子,而生命中与她本应是最亲近的两个男人,却给了她精神肉体上最大的伤害。

尊贵如公主, 也还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哪怕夫君是个怪物,也只能遵守男人的游戏规则,被一方输给另一方,毫无尊严可讲。

公主拒绝女人这种悲剧,她轰轰烈烈的反抗道路虽然九死一生,鲜血遍地,却最终获得了胜利。

这里的鲜血和前两个故事中的鲜血一起形成了一个可怕的诘问:那些赋予我们生命以来源和支持的亲密关系是不是本来就充满了风险?

它可以给你生命的依托,却也铸就了最坚固的牢笼?

面对在扭曲的欲望下变质的亲情,是不是只能选择头也不回的互相背叛,殊死斗争才能真正把控自己的命运?

这种问题,对于集体意志强过个人主体性的中国社会似乎更有意义。

终章:欲望的膨胀与平衡我们东方人讲究的因果貌似在意大利童话中被转换成了关于平衡的哲学。

幸福和圆满可能就是欲望的微妙平衡。

而其过度膨胀时就会形成一种虚空,需要新的填充,而平衡的规则决定了一切不能无中生有,只能交易和替补。

三个故事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这一预设。

电影最后一幕,所有的主角聚会一堂,望向天上走钢丝的人,那是平衡的准则最美妙的体现之一,它至高无上,宛如神谕;而与此同时,姐姐的花容月貌期限已到,美梦轰然崩塌,只能在绝望和惶恐中匆匆逃离。

世间欲望的平衡珍贵却难得,因为人类在诱惑面前非常脆弱,也许这也是为什么代表着平衡的马戏团一家毁灭得如此迅速而惨烈。

 10 ) 女人在历史(his-tory)中失踪的三个原因

开始谈说议题之前,先讲一点“方法论”:作为师祖级的童话,它是具有很强的神话性的,而神话有三个核心:英雄、冒险与奇迹,核心是冒险。

就英雄来说,它的核心在于一个不断行动的行动者,对现代人容易关心的其它各类“周边问题”根本不予讨论;所以,尽量不要问怎么国王亲自去杀怪兽,怪兽怎么那么笨……不要问为什么野人那么厉害,怎么公主突然就赢在最后了……不要问这些,而落跑的老姑娘不会再回来了,她missing了,国王就只剩下miss了;就奇迹来说,奇迹在神话中是时刻存在着的,而且就在“你我”身边,只是它有三个条件:首先是唤醒现代性用了数百年的启蒙才从心理上驱除掉的“魅”;其次是将对应的是“地理大发现”的结果倒转,让森林中的、人迹罕至的荒野里的、遥远的岛屿和大海的深处的——神秘——都重新布满。

顺便一说,对童话来说,森林是必须的;最后,在现代心理学来看叫做“心理不健康”的“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恰是神话中奇迹发生的必要条件,那个最终请人剥去自己的皮的奶奶,她的声音中充满了这种凄惶;最后,就冒险来说,神话中冒险是一种象征与仪式,它意味着英雄的每个行动都突入了意义的母题,直接与“核心”交往,现代心灵的徒劳感在神话里并不存在。

所以,强暴、受伤、不幸……这些用来将心灵被攥紧的细节,它们并不是同于历史叙事中的邪恶,它们令人印象深刻,让人获得净化……而冒险的最后,是复还,是一切的归位——影片的最后,一切因与魔法有关的不可思议之事都获得了平复。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把所有的故事揉碎,把所有的故事置于一种统一的观察方式下来进行整合:故事起于某个王后(女人)的不快乐,在进行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快乐的女人,比如那位渴望新的经验的公主、比如那位渴望一夜返老还童的奶奶;而这些女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男人——国王们要么去打怪(缘由无所谓,重点在行动),要么养怪,要么猎艳(怪),或者男人们还相互示好,缔结女人无法进入的友谊。

然而这样子的男人,恰恰是被女人接受、热爱、尊敬或者甘愿献身(王后死在儿子手中)的男人;全片唯一的例外男子——他本身就是战斗力爆表的怪(虱子怪),却被“明媒正娶”的小公主给抹脖子干掉了,why?

因他“不文明”。

文明定义了那种叫做“男人”和“女人”的微粒在时间和空间中各自震动的区间,不论结果的好坏臧否,这就是人类生活的图景,人类的心灵,放在整个世界面前,是狭促的、有限的,人类愿意在其中生与死,虽然他们也渴望魔法和奇迹的拯救。

曾经的魔法在故事里、传说里,现在的魔法在手机里、实验室里,本质上并无不同。

略有差异的是,故事中的女人们还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构筑起与历史(his-tory)旗鼓相当、平分秋色的“herstory”,但在人类真实文明历程的历史记忆中,很少有她们的影子。

对此,电影似乎解释了女人在历史上的这种失踪:要么,被爱的女人最终把世界还于她爱的男人;要么,被欲求的女人毁于欲望情感自身所意味着的不稳定;最后一种,不被爱的女人通过“杀死”爱她的男人,成为独身的女王,正如亨利八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一样, “贞洁女王”是后世对她的纪念还是叹息?

纵观整个电影,也许最幸福的女人就是那个“童贞生子”的少女,她的晚年应该过得不错。

但童贞生子?

圣母玛利亚是个好归宿吗?

咱们不是也有吗——华胥(踏巨人足迹而孕)、安登(感神龙而孕)、附宝(见大电而孕)、庆都(遇赤龙)、握登(遇大虹而孕)、修己(吞明珠而孕)、娥皇(感太白之精)、女枢(感瑶光之星)……刚刚这些名字,我敲了好一阵,因为用拼音输入法,没一个是能直接打出来的,可她们的孩子——伏羲、女娲、神农、皇帝、尧、舜、禹、少昊、颛顼——全部是现成的词条。

愿世界美好?

唯女人不再隐匿。

《故事的故事》短评

海怪心双生子之母爱无边+虱宠国王之公主斗ogre+灰姑娘之换皮孖女...黑童话真棒...色彩浓烈,风格诡异...

4分钟前
  • pksky
  • 推荐

没有什么感觉,可能不太了解这些童话

6分钟前
  • z™
  • 较差

你大爷的大爷

11分钟前
  • 钢之力
  • 很差

从小童话故事就已经告诉我们,丑和老是一件罪不可恕令人厌恶的事情

14分钟前
  • 木頭兒
  • 推荐

这就是欧洲中世纪畸形的王室贵族生活?

15分钟前
  • 凯哥
  • 较差

非常惊悚,也非常耐人寻味!!!拍得很唯美!

19分钟前
  • yocofcjx28
  • 力荐

活着就像火上履丝。

20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力荐

另类故事集,充满欧洲中世界童话故事的血腥和暗黑,不知所起不知所终,好人好报的故事模式在那个年代还不盛行,故事主要是用来警示大众的,所以重口味居多。几个段落的视觉形式很有感染力。

22分钟前
  • Tilda Li
  • 推荐

黑暗童话 很不错 我挺喜欢的

23分钟前
  • HULIN
  • 力荐

制作精良的爆棚 导演艺术感极佳 但故事缺乏统一性与连贯性

25分钟前
  • 飘飘然
  • 还行

选角导演和美术组的电影 我想象不到一位享受其中的理想观众

28分钟前
  • Magus
  • 较差

成人暗黑童话,有聊斋的感觉,有些画面让我不适

33分钟前
  • 红辣椒
  • 推荐

除去黑暗童话这个使人猎奇的名头,故事突兀离谱呈现手法剑走偏锋,用做成人寓教又不够圆润连最基本的普世价值观都谈不上只是粗糙的展现了人性的劣根。不过切合黑暗童话这个打得很响名头拍出来的东西确实很恐怖,诡异又恶心,大晚上看我真要被吓死了!!!!

34分钟前
  • 豆友151444929
  • 还行

能用90分钟以上片长,把一个故事讲精彩的才体现水平。这个视频能看的是景观,其它的一般般。7.7/4.59万 【IMDb6.4/2.7万 预算1200万欧元,美票房11.89万美元,全球票房549.71万美元】

39分钟前
  • 安心
  • 较差

欧洲魔幻超现实主义巨作版《聊斋志异》。形式远远远远大大大大于内容,但是形式还挺有意思的。马特奥·加罗内很敢于超越自己。配乐很好,结果一看是我经常黑的亚历山大·德普拉创作的,仍然觉得很好。

42分钟前
  • 小A
  • 推荐

重看了一点点。跟好莱坞同类童话题材比,有其不具备的“尺度”,但也仅限于此了。

47分钟前
  • 贾...
  • 较差

魔幻超现实?该片却又古典中带点怪诞真实,看着挺乐呵的,就是三条故事线没有情节性地聚在一起,有点偷懒之嫌。

51分钟前
  • 望潮
  • 推荐

太重口了

56分钟前
  • jkkimi
  • 很差

并不感冒所谓哥特式的成人童话,所以起评两星。因为跳蚤故事里公主最终杀死了巨人算是真正的得到自由,而回去让父王退位完成精神弑父才算加分。各种荒诞和隐喻,血腥和暴力,拍得超出我的审美。即便场景不错。还是想,ewwww…

59分钟前
  • 玉木大河
  • 还行

真正的魔幻文艺片。有别于商业制作,没有动用太多特效就讲出了最引人入胜的故事,画风还有一点点哥特。(两个银发小王子的故事好腐啊~)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