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啊!
为什么只有7分,武打是近期动作片数一数二的强了,实打实的散打技革命性地改观了传统港式武打片!
甄子丹从此越战越勇,成为地表最强!
各演员演技在线,范冰冰充当唯一的女性,缓解了全剧的阳气太盛!
吕良伟的俏皮黑哥太入骨了,三兄弟的感情和对夏平的孝道可圈可点!
邹兆龙的硬派武打和心狠手辣演绎得太好,最后和甄子丹的决斗可以列入华人武打片教科书,无论从武指和镜头运用都非常好看!
虽然剧情比较老套,不过胜在感情戏做得足!
刚柔并济!
整部戏都很好看!
终于这次甄子丹面对那三个超拽的歹徒下了狠手!
也弥补了《杀破狼》的一点小遗憾,虽然2部片子没啥大关系让人舒了一口气啊!
完全灭了3个混蛋的嚣张气焰整部片子感觉甄子丹做的决定虽然意气,但是让看的人真正感到了解气,大呼过瘾!
动作片是不断发展的,这是优秀动作导演推动的,更是市场的需求,这里随便聊聊。
暴力和爱情是电影永恒的主题,所以动作片是永远有市场的,如果动作片对武艺的描写过多,也就成了我们习惯说的功夫片,功夫片题材是香港电影开创的,最早的演员是没有功夫底子的,所以20世纪60年代那时的功夫片大多暴力血腥,粤剧和京剧的武生来做一些动作已经能让观众沉迷在他们演绎的功夫世界里,优秀之作如《大醉侠》或《独臂刀》也仅仅是靠导演的功力,后来刘家良把自己的南派武术带入电影,出现了一批表现纯正中国功夫的题材,象《少林三十六房》等,不过拿到现在来也仅仅是小众喜欢而已,首先电影技术没有现在先进,其次最重要的是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还是有差距的,前两年拍的《醉猴》就是个例子。
70年代初,李小龙来了!
他是一个伟大的演员和导演,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真正的搏击功夫以及全新的理念拍电影,这时世界轰动了,因为功夫片的这个转折太大了,后来李小龙宗师去世了,片方就去找李小龙相似的去继续拍,发现仅仅是照猫描虎而已,因为什么,用现在流行的话说,缺少人才!
那时没有具备李小龙功夫的电影人才,更没有象他那样的动作导演,但是这块迅速膨胀的功夫片市场不能停下,于是继续回到60年代的那种题材,可是大家都在这么拍,竞争还是比较大的,袁和平脑筋比较活,不再拍用血腥和暴力吸引观众,改走喜剧动作路线,这下让成龙火了,醉拳,蛇形刁手,一部接一部,而且喜剧动作题材也适合成龙,洪金宝,元彪这些戏班武生的功夫来表现,后来徐克打造新派武侠片,恰逢中国武协推广的新派武术,这又是另一种不同于既往香港武打片的一种风格,李连杰又火了,虽然其间具备李小龙风格身手的甄子丹也在那时进入电影了,但是武打片主流类型已经是这些了,资本是追逐市场的,所以说,机遇是很重要的。
社会在发展,功夫片肯定也要发展,但发展不外是三种:一是引入多种动作元素,加一些除武艺外的其他动作,枪战啊,爆炸啊等等,象尚格云顿早期的纯搏击片到后来的动作片就是,二是引入更多电影科技,象用电脑科技包装起来的类似黑客帝国那样的动作,三就是把武艺的最新发展带入电影。
但是无论加入再多新的元素,电影里表现的武艺应该不变的一点就是,你必须是真实的格斗,从这点来说,《龙虎门》夸张漫画里的武功和真实格斗的结合也是一种有效的尝试,为奇幻功夫片的动作设计做了一个范例,在功夫片的发展上必然有其一席之地。
近十年功夫片市场又不行了,为了影片能赚钱,进入了明星多,投资多的所谓大片时代,结果泰国又出个托尼贾把很多人震住了,说这厉害啊,其实说白了还是过去香港的那些经验,没啥新的地方,仅仅是因为里面的武术变了,中国功夫换成泰拳了,有人说这部就是创新吗,但是你想想泰拳存在几百年了,以前没人表现仅仅是功夫片大多是中国人拍的,主题谁去表现那个啊,只有泰国人才能把自己传统的东西发扬的好,才熟悉自己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泰国人的电影给世界范围的观众一个短暂的视觉冲击,作为表现真功夫的电影,和李小龙风格电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重要的一点就是为打而打,大部分是一些比较具有震撼力的拳脚肘膝动作的镜头剪接组合,并没有涉及真正的武术理念上的东西,而李小龙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每一场打斗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表达了他的武艺观念,也充满了对传统武术的反思和抨击,而这些动作让更多的世界范围的武术家很受启迪,所以说李小龙的电影是真正的武艺电影,无论是电影专家还是武术家都无可挑剔。
虽然武打片的拍摄是跟着市场跑的,但这仅仅是市场的引导作用,武打片以武打为主,所以无论武打片里的动作设计如何发展,数年后还是必然回归必须和真实的武艺相符这个最本质的源头,真正的功夫片或者武艺电影应该是随着真正的武艺发展而发展的,把武艺带入电影,把武艺的最新发展带入电影,这样才是真正的功夫片,那些喜剧动作,僵尸动作,新派武侠,还有泰国佬的东西,仅仅是取材的需要,因为没有合适的人嘛,或者是因为商业逐利的需求,虽然很多我也喜欢,但不是我最喜欢的。
随着武艺的发展而发展的功夫片,我只认为两人合格,一是李小龙,一是甄子丹。
甄子丹一直把最新的武术带入他的电影,从最早的《洗黑钱》、《直击证人》里的自由搏击,到《杀破狼》里综合格斗小露身手,再到目前的《导火线》里全面展示MMA(Mix Martial Arts,综合格斗),这些都可以看出他的动作设计理念,那就是延续李小龙的电影拍摄理念,用现代的电影手法和最新的武术来打造新时代的动作片。
既然好的武打片里的动作应该随着世界武艺的发展而发展,那么目前的世界武艺这几十年又有什么变化呢,下面简单看一下。
应该来说,近几十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移民方便了,科技也发展了,所以武艺的推广成本也降低了,也就迎来了世界武艺大融合的时代,这些年应该是发展最快的时代,李小龙在其中是个革新性的人物,除了受他思想影响,传统空手道向全接触空手道演变并发展成风靡全球的自由搏击外,他还早在距现在的UFC等综合格斗比赛的三十年前预见到了这种比赛的形式,他心目中的理想武技也是这样子的,这些在他遗留下来的手稿和电影中都可以看到,直至现在的UFC,Pride比赛还用着《龙争虎斗》里的分指手套。
回过头我们再看我们的动作片,粤剧,京剧武生,武术运动员都曾风靡一时,但不能否认的是,所有武打片里表现的最新武技也仅仅停留在自由搏击的阶段,象港片里的“喷射机”宾尼、理查德·诺顿、周比利、卢惠光等等都是擅长此技的高手,也许这和武术指导有一定的关系,毕竟自李小龙以后的武指中,除了甄子丹,既有拍摄经验,又精中西武术、现代搏击,又有表演经验的没有一个。
当甄子丹重新逐渐获得市场认同和市场价值后,他逐渐在近年来一系列影片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把自己的武打风格慢慢灌输给大众影迷,厚积薄发,把华语动作片引回实战之路,这种做法是一种探索,一种冒险,一种创新,和李小龙60年代末返港坚持自己想法去拍全新的武打片是何其相似,这一切,缘于他对华语电影的责任,也是他对自己理想的坚持。
这时,《导火线》来了。
有幸24日提前观看,就其风格来言,可以说是对拳霸系列的宣战,更是对李小龙电影的致敬。
写的很乱,和同样喜欢武打片的朋友交流,未完,待续。。。
http://www.wmamov.com/home/space-4-do-blog-id-1243.html
自从李小龙开创动作电影以来,香港动作电影经历了20年的辉煌,为香港电影风靡亚洲影响世界做了最大的贡献。
也培养了成龙、李连杰这俩亚洲唯二的超级巨星,洪金宝、甄子丹等知名动作巨星。
直到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香港电影一蹶不振,成李皆出走好莱坞。
新千年以后,香港电影仍然低迷。
隔壁泰国小将托尼贾横空出世,以凶狠凌冽的泰拳风格风靡亚洲,并吸引了全世界动作片迷的关注。
彼时,中国动作片迷即喜又惊。
喜的是时隔多年,又出了这么一位好身手的电影演员,能让大家一饱眼福。
惊的是华语动作片在泰国同行面前毫无抵抗力。
中国传统武术在电影的表现力上完败泰拳,实战方面更不用说。
恰在此时,甄子丹回来了,拍摄了杀破狼,技惊四座。
再拍了导火线,捍卫了华语动作电影的尊严。
杀破狼和托尼贾电影相比还只能说平分秋色,各有千秋。
导火线则是对托尼贾电影的全面超越。
电影里经典台词:你完蛋了,托尼。
拍摄了导火线以后的甄子丹完全有资格和自信说出你完蛋了,托尼贾!
无论是观赏性还是实战性,打败泰拳的也只能是MMA。
导火线的开拓创新维护了华语动作电影最后的尊严。
回到电影上来,此片就是个纯粹的动作电影,情节一般,剧情是为打斗服务的。
但每一场打斗都是视觉盛宴,值得人反复观看。
该片上映于2007年,MMA在全世界都属于刚刚兴起的阶段,很多专业名词尚且没有中文翻译。
本片可以说是MMA推广电影了。
一众MMA职业选手对该片都有极高评价。
很多国内的MMA训练者也是受此电影影响开始接触MMA。
豆瓣评分7.3,真是小瞧了导火线。
即使考虑到该片羸弱的剧情,评分也应该在8分以上。
我不明白为什么豆瓣电影网只要不是烧脑的或者人性的影片评分就一定不高!
也许是因为只有爱看这类电影的人才会把很多时间花在评论电影这类事情上。
首先 电影分很多类,甚至一部电影同是也会有很多属性。
这本身在给电影评分时就应该多方面考虑。
但《导火线》这部片子 就是堂堂正正的一个属性——动作片!
而且就动作片来讲绝对应该给它8分以上的评价,如果站在中国动作片的角度,给出的分数应该更高!
没有烧脑的剧情,没有催人泪下的儿女情长,只有让人热血沸腾的拳来脚往!
甄子丹在这部影片中所展现MMA理念,向国人展示巴西柔术的魅力!
这就是给国内动作电影上的课。
多少年来我们的武术爱好者还被功夫电影中的传统套路所迷惑,看似精彩的打斗动作都是一招一式的“亮相”动作!
很多人看完导火线还装作很懂似的评价说什么“擒拿技术不错”。
擒拿是没有GUARD概念的。
甄子丹展示的是93年开始风靡全球的巴西柔术技术!
当然不管观众看不看得懂柔术,至少大家一看就知道这功夫厉害,有用!
国内电影传统的那些拳脚功夫应该改进了!
这部片子也带动了国内MMA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在武术爱好者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虽然很多人还认为那是擒拿 但就电影来讲一部动作片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难道不该给个高分吗?
最后补充一下,电影中的枪战镜头也很精彩。
在电影院看的效果会比在电脑前看好得多。
近几年来虽然MMA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但就纯动作电影来讲一直没有突破此片!
这个姑且算是我的《导火线》漫谈(四)吧。。。。。
--记得上年到一个练散打的朋友家玩,这家伙喝多了,饭后闲聊。
“武打明星算什么啊,那些动作我也能做。
”“这可不一样,不能光凭打,还有武打设计,可不象你想想的那么简单的活”。
“有啥不一样,哥哥是个粗人,没啥文化,你给我说说”“简单说吧,功夫片里的武打设计就象你和嫂子嘿咻一样,情感、节奏、技巧、高潮一个都不能少。
”接下来胡吹了半天,直到这哥们在沙发上呼呼睡着。
话虽是个玩笑,不过却是小弟看功夫片以来的一点心得,在此分享一下。
情感优秀的动作演员,他的动作是是可以表现出他当时的情绪的,李小龙甄子丹挥拳时你能感觉到拳头的愤怒,另一方面,优秀的武术指导对演员也会根据不同情绪下设计不同的动作,面对仇人时一瞬间的动作和武者见面惺惺相惜时的动作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愤怒,一个是尊重,面对远远弱小于已的对手和强大的对手时的动作也是不一样,一是自信和蔑视,一是冷静和慎重。
没有情感的动作就象没有感情的ML,平淡无味,但切记,过犹不及,做作及夸张等虚假的情感只会让你的女伴反感。
节奏两者之间真实对抗,必然有有节奏的攻防,最简单如拳击的组合拳,左刺拳左刺拳右直拳就是一个简单的组合,有节奏的进攻是一种策略,也有利于保持自己的体力,真实的格斗是变化莫测,瞬息万变的,还拿简单易懂的拳击说事,你可以抛出一个刺拳后稍停看对方反应,接着上去一顿组合拳猛K,也可以借助良好的步法绕至对方内侧直接出短拳,这些都是节奏,对于一位武术家来说,武术有如音乐,其中自有韵律可言,僵化的1,2,3,4广播体操般的对拆只会存在于早期的功夫片中,随着武艺的发展和观众口味的提高,武术指导除了有拍摄经验外,还必须是个武艺通才,这样才能设计出更精彩的动作。
没有节奏的打斗就是没有节奏的ML,除了让你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还会让你的女伴痛苦。
技巧有港式动作这个说法存在大概就得益于此,香港武指会在一段武打中展示一些小的格斗技巧,然后通过剪辑,镜头重放等电影手法强化,视觉效果很好,这种做法多见于一些武侠片中,这样打起来花团锦簇的,煞是好看,同时又可以表现主角的武功高强。
另外一种就是打斗场景设计的技巧,比如《导火线》中让一个赤手的男人和一个持枪的歹徒外加一个初出警校的女孩关进一个封闭的电梯里,结果会怎样?
这样设计容易引起观众心理的代入感和共振,如果大家都赤手估计就没啥悬念了,肯定一顿老拳猛K的俗套安排。
这种利用场景的戏多在一些警匪动作片中,成龙的电影中最多。
别说技巧不重要,看看那些青春活力无处散发的小伙子们对七十二招108式之类的东西乐此不疲就知道受欢迎程度了。
高潮不用说这个是最重要的了,不过要明白,除了影片最终要设计一场正反派的终结打斗来达到最终的高潮外,影片中每一段打斗都应该有其高潮之处,但往往这个是被一般功夫片忽视的,什么叫一段打斗中的高潮呢,举个例子,一个猛烈的拳脚过后接着一个漂亮的腾空后旋踢,这最后一击就是打斗中的高潮点,再如,一个彪形大汉对一mm袭击,一阵追击和猛扑后却一拳打到钢板上,这也算高潮,精彩的武打设计可以让你心理也随着打斗起伏不定,阵阵小高潮弄的你心神澎湃,最后一场决斗带来的大高潮到来,观众不说爽才怪。
联想到我们在观看拳赛和球赛时更容易理解,不时会有精彩动作让我们给以掌声,所以武打片里打斗要显得真实必须设计一些高潮点动作。
或许会有贪心的MM说,如果能有一场动作能有二次大高潮岂不是更爽,确实如此,那肯定爽,有没有这样的武打桥段,有,《导火线》最终决斗。
这时有人也许会说,我靠,你别不是在夸《导火线》啊,兄弟别急,不是这样,只要喜欢看功夫片,你可以找到更多不同感觉的高潮,就比如《飞龙猛将》中“喷射机”宾尼一凰三凤,大玩4P,先战洪金宝,再打元彪,最后决战成龙,三场打斗过程均不相同,却一样精彩,各有风味,也算是另外一种享受。
http://www.wmamov.com/home/space-4-do-blog-id-1250.html
甄子丹说:“我们不是拍电影的武学大师,我们是精通武术的电影人”这句话形容的很贴切。
电影最后长达二十分钟的打斗极为精彩,每一个动作都是通过实战演练出来的招数,如果两个会武功的暴徒在街上偶遇发生斗殴,其情景应该会跟电影里的场景很类似。
看完这场打斗甄迷们应该决不会失望,后踢、高腿横踢等标志性动作该有的都有了,此外,甄哥还加上了大量巴西柔术的招数,使得打斗不再是两个人相隔一米远互踢空气,而是实打实的肉搏,其力量、技巧的展示都相当的真实。
总的来说,个人认为,完全可以把最后这二十分钟电影剪下来作为《街头实战》教学片单独出售。
从导火线看电影中的格斗技导火线就是看武戏,也就是甄子丹口中的MMA。
看过一些MMA比赛的视频,说实话,远不如电影中的那么花哨,个人感觉站立的时候是散打,拳腿结合,也有抱摔。
但更多还是寝技,像是巴西柔术。
现在观众对动作片要求越来越高,不光要打的精彩,还要真实。
以前黄飞鸿的那套掉钢丝不行了,太虚。
而像兰博,阿诺这样的力量是到位了,却缺乏观赏性。
电影中动作的发展趋势是在东方功夫的基础上精简招数,融合西方的格斗技术,强调技击的有效性。
这一点李连杰在他后期的精武英雄中表现的特别明显。
而好莱坞的众多大片也请来了香港的武指,所以才有了后来的Matrix。
除此之外The Rock从WWE带来的经验,尚格云顿的空手道等等,也比以往兰博单纯的军队格斗技好看多了。
在这些动作片中,武器也占了满大的比重,以前光看见小匕首挥啊挥的,现在基本的棍子,刀枪剑戟都可以上来露个脸。
杀手比尔2中还冒出了流星锤。
但要说纯正的动作片,还是要看亚洲影坛。
看过韩国的风斗士的人,一定觉得跆拳道除了腿法,拳法也很厉害。
不光能踢木板,效率也极高。
出招快,收招很利落,有点接近实战。
而在韩国的一些黑帮片和青春片中,实战型的打法占主流,飞踢,膝撞,近身的缠斗,地面的扭打,看上去真实性很强。
日本的空手道和柔道号称很强,^_^ 网上大家都说实战中的空手道和散打有的一比。
没看过什么日本人自己的电影,而在香港电影中出现的人也都被李连杰,成龙和更早的李小龙打的猪头一样,。
倒是香港郭富城和古天乐拍了一部柔道龙虎榜,里面把柔道美化了一番。
对了,日本还有忍术,除了神秘还是神秘,电影中没看出任何实战的意义。
就像是忍者神龟。
呵呵泰拳的强悍众所周知,最有名的电影当然是tonny的拳霸和冬荫功,这两部片子把泰拳的捧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每部片子中,都有tonny和各种流派武术的对决,跆拳道,拳击,武术,摔跤,竟然还有巴西柔术。
第一次看到有人在电影中表演巴西柔术,很不错,步伐灵活多变,腿技多而连贯。
但这不是格雷西柔术的全部,最重要的寝技估计实在是没法表现了,因为那样的缠斗吸引不了眼球。
个人认为,空手道,跆拳道,军队格斗技等等对上泰拳是有比较大的劣势,速度,力量,击打部位,打击的有效性都不行。
而摔跤,巴西柔术,柔道,包括传说中的合气道等近身技和关节技,在一定距离,空间的条件下,还是可以有效对泰拳进行一些遏制。
中国的武术博大精神,但是,不想讨论卧虎藏龙,霍元甲,英雄等等这些武术电影。
也看过一些地下流传的中国武术打擂的视频,XX拳掌门对XX拳掌门,速度和力量看上去和我们打架差不多。
真正在电影中表现格斗艺术的,非甄子丹莫属。
甄子丹出道的时候也是香港打星本色,讲究招数的华丽。
视觉效果上去了,但欠真实。
包括后来的七剑和龙虎门也是如此。
但到了杀破狼,这可以说是一部为量身为甄子丹打造的的电影,充分表现出了甄子丹速度,力量和那股狠劲,当然他的对手选的也很不错,吴京,洪金宝功夫底子都非常好,出招很干净。
尤其是甄子丹与洪金宝最后的对手戏,可以说是真正体现了MMA的精髓,合理的运用击打、抱摔、关节技,寝技等各种方式,目的不光是把对手打倒在地,而是要至对手于死地,获得最后的胜利。
导火线在动作上没有突破太多,但甄子丹的对手选的好,邹兆龙,他比洪金宝年轻,也比吴金更有效,吴金始终都有武术的影子,而邹在膝,肘,拳法的运用上已经更接近于实战,其实举一个细节就可以发现,两点之间最短的是直线,武术讲究的是招数,可以从任何角度和方向发起攻击,但是格斗,更多的是直拳,上撩,下砸,摆拳的运用非常谨慎,既会让自己城门大开,也容易被躲闪。
有兴趣的朋友在电影中可以注意一下。
下次有机会再说一下格斗游戏中格斗技术。
贴一些MMA和巴西柔术的介绍:MMA是英文“ Mixed Martial Arts ”的简称,即综合武术或者综合格斗。
MMA是一种集观赏性、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的优秀运动项目,现已成为国际武术搏击比赛的主要项目。
MMA运动是拳击、散打、柔道和摔跤等运动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是搏击运动的十项全能。
MMA比赛是体育比赛规则上的一个突破,它可以让所有的参赛者享有均等的机会, 既不会使某种功夫占有优势,也不会使某种功夫处于劣势。
MMA的规则对所有的武技一视同仁, 不同武术流派的练习者可以在统一的规则下同场竞技。
MMA运动的赛规可以让各方高手在一个公开且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较量,是真实也最公平的一种竞赛方式。
在比赛中允许使用击打、抱摔、关节技等各种技术, 并在选手倒地时继续进行比赛。
踢、打、摔、拿等各种武技都可以得到完美展示。
巴西柔术(即格雷西柔术)起初是一种扭斗的武术,它的技术和策略主要基于对地面打斗的深入研究。
柔术练习者擅长将对手拖向地面,然后在地面上获得利于控制的姿势。
一旦形成控制姿势,柔术练习者可以使用关节技、绞技或击打技术等多种攻击手段,将对手制服。
巴西柔术的技术强调有效的利用杠杆原理,使用者可以使用很小的力气,将沉重的对手撬起,并产生巨大的力量。
杠杆的运用,可以让小个子、体重轻、柔弱的选手,保护自己不受身高力大的家伙的侵害。
实践证明:柔术选手在格斗比赛中,如UFC比赛中占有优势,这就表明这种武术是有效的。
多数的综合格斗技的选手,多兼练柔术,这也证明柔术在赛场内外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统计表明:大多数真正的打斗都是在双方缠抱扭斗后,倒向地面结束的。
当对手力量和个头都占有优势时,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在倒地后防卫身强力大的对手,你会遇到极大的麻烦。
柔术是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地面格斗”这一真实打斗难题的武术。
在街头,没有裁判监督或叫停,没有重量级、时间限制,没有回合和规则,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
在正规的拳台上,按照规则,面对商定的对手的比赛,同有人想揍死你的街头打斗是不一样的。
您怎样才能防止比你强壮、高大的家伙把你摔到地上,骑在你身上,用他可以利用的任何东西袭击你呢?
几幕记忆深刻。
1。
微波炉里的鸡很有威力。
2。
开着丰田车在黄沙赛道上面死命甩尾,然后冲到后车厢拖出一男人,然后拿小棍鞭笞他……3。
街边小餐馆的格斗场面因剪辑故意粗糙而显得很真实,看得很过瘾,郁郁是再后来用厚重的塑料透明帘幕的那段看起来很像SM,还有后面的镜头闪现都很ok,过後才知道那犯人应该是老三,只是被马军赤手空拳打死了。
4。
草场的枪战真的很美妙啊。
5。
渣哥被撞到后做竖直上抛然后自由落体都不死,还可以继续打…然后,我隐约看见他那个被小马用枪打掉的耳朵……6。
华生和渣哥无力的姿势很相像。
7。
Tony和小马从屋顶上以剪刀脚的巨大威力掉下来以后那段煽情真不错。
8。
最后的散打场面很不华丽但是很精彩,2个人的体力都很好,画面转换得让人分不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9。
死而复生的Tony和华生。
10。
遗憾的是老人家无人后事。
11。
其实三兄弟很孝顺。
12。
至始至终觉得Tony很背背山的样子。
13。
那片草场真的很漂亮。
14。
不错的片子。
很喜欢的电影。
今天看了导火线,粤语版看完紧接着看了一遍国语版。
还好,没太多不一样的地方,比之《无间道》的大改结尾和《黑社会》的窜改剧情加名字来说,我们可以说《导火线》还是个完璧。
但在此河蟹正肥的时候,又有哪个会是纯粹的完璧呢?
还是让我发现两个很无奈的地方。
第一个就是范冰冰的“松花江的由来”。
这在我看得粤语版里是没有的。
新加的这几句差点让我笑疯了。
还有就是最后加的一句独白“为了安定繁荣”,这在粤语版里也是没有的。
本来粤语版里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台词是相互呼应的(这也算老手法了),但现在。。。。
虽然只是小小两处,但借用一个动漫界词语来形容,就是囧.再借用从台湾娱乐节目里学来的词,就是很“解high”。
在你情绪上升到最高点时候,突然来这么两下,我只能说,好冷。。。
不管这两处是导演自己改的也好,某众所周知修改者改的也好,其实都是一样的。
前段《色戒》上映的时候总有个辩解的声音说“这是李安自己改的”,好像两者很有区别似的。
太可笑了,没有你的存在这导演吃饱了撑的非要删自己拍出来的东西?
于是一个香港的动作片里出现了松花江的由来。
甄子丹不知何时学习了十七大报告。
其实这都只算是明面上的,暗面里呢?
为什么这么一部动作片里几乎没有任何人死的镜头?
没有任何血腥的镜头?
要知道这片子里可是有枪存在的。
我不是暴力爱好者,但我也知道我看的,是一部动作片。
哦,别和我扯什么“不希望用暴力血腥吸引观众”十几年前,几年前你怎么从来不这么说?
还有片头的“九七年回归前”,一开始我真的以为这里面与回归有关,比如像《黑社会》里。
可后来我很失望,有时候我真怀疑我们观众是不是都被当成傻子了。
难道说九七以后香港就没坏人了?
那你还要警察做什么,都干乐队算了。
一个大事的发生,总会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影响。
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这样的影响我真的不希望发生。
如果这样的影响再这样的继续下去,你可以想象将来香港能再拍出《英雄本色》,《纵横四海》吗?
能再拍出《倩女幽魂》吗?
能再推出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袁和平,徐克吗?
反正我是无法想象的。
看个活人打架洗洗眼,也是温故过好几遍了居然一直没标过。最后那一场够长够精彩。感觉甄子丹基本演的都是必须靠以暴制暴解决问题的警察啊虽说不这么设定就该打不起来了吧
讲究证据的官僚系统,私刑之下的公正维护,两头都丧失了自己的底线。但在情感上和物理动作上,人会选择接受和默认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动作戏确实是吸引人的,特别是甄子丹和邹兆龙。两个肌肉男实打实地打,很少看出替身。女性角色就很扁平刻板啊。
丹哥的电影,不知不觉就看差不多了
巴西柔术,摔跤各种摔投技巧都出现了,不过故事还是一如既往的弱啊
这叫什么片?不愧是烂片之王甄子丹,就是牛。
刚在CCTV6年完..想着豆瓣上标一下..却发现都忘了电影名..可见对于这电影的好感程度..看的过程中..我自己就在想..香港电影能让我有印像的是哪些..结果就想到周星驰和无间道了..我真不知道那些进了影院看这电影的人怎么想这电影..有意思吗?情结老套到不行..拍的人就是为了钱吧
没看出来竟然是杀破狼2,这个和杀破狼差得太远了。同时动作片,但是杀破狼故事相对有新意,打斗动作连贯、流畅、真实、自然,看了非常过瘾。而这个片子里面的动作就比较普通了,故事也不吸引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
三星半,细节还要打磨,观影途中脑中冒出最多的竟然是于荣光在怒火街头里扮演的教授,胜过吕良伟的阿渣。气质算不算演技呢,如果算,那天生坏人像的路人算演技吗。应该是,气质可以加成某类戏路,但演技可以塑造千种气质。
才这点分数????这种架空剧情懒得塑造人物和冲突,就为了大量刺激肾上腺素的爽片,绝对远超及格分,反派气场与节奏感十足的动作拯救基本没有的剧情,特殊身份比起来真心呵呵,到时候重刷杀破狼估计印象会更好。。
看摔角的都知道,前面那么些剧情其实就是最后那场对打的promo,所以剧情没啥可聊的。打得好自不必说。非要吹毛求疵的话,就是把竞技比赛里那种点到即止的寝技、锁技、角力用在一场搏杀里看着有些违和。
弱智的剧情,僵硬的表演,粗糙的制作。
港片气场rank1还是吕良伟。打得挺热闹。
甄子丹来时缠着别人恶不恶心
昨天才看,甑子丹身材在当时真是巅峰啊,还有范爷的颜。剧情呢,有的地方太逗人笑了,比如甑子丹朝邹兆龙开枪时——没子弹了。。。。哈哈哈,导演太坏了,非要两人用小捶捶锤你胸口
吴京的面相太嫩了,演黑帮老大不像额
无间道之后,基本没看过香港警匪片,因为不喜欢用肉搏赢来的胜利。这部也没例外。习惯了帅到一塌糊涂的甄子丹和花瓶范冰冰,不习惯没用到一塌糊涂的古天乐和龙套许晴。
very violenta bit mo lei tausomehow it's very early 90s...
观影时间:2009.6.21点评:个人风格化很强的一部动作电影!甄子丹的武术指导绝不是盖得!动作场面堪称最近搏击电影的典范之作!期待其第三部作品!
让人热血沸腾的动作片中的动作,一拳一腿,看着都疼。
偶们长影投钱的片子,不能不顶,而且确实很好看,鼓点动感十足。动作戏也能让观者血脉喷张。一群老导演不断的赞叹,这才是电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