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读作:落寞时分,最是怀旧美剧《镀金时代》第一季完结,中规中矩无甚惊喜,情节基本可以预测,但还是很好看的,期待下一季。
New money 与 Old money之间,地位阶层和结构颠覆的社会争战,最是吸引无聊看客,政治八卦和娱圈滥事,也大都可以归于此类。
人类的本性从无改善,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家族恩怨,大国之争,百年前如此,百年后也依然如是。
叙事始于1882年的《镀金时代》如果与2010年热播从1912年泰坦尼克灾难讲起的英剧《唐顿庄园》接续看待的话挺有意思。
那么可以预测:《镀金时代》里新贵大亨罗素家的千金,最后应该是远嫁英国,拯救了濒临破产的老贵族庄园,作了伯爵夫人,New money 与 Old money 相亲相爱地度过一生,皆大欢喜。
近些年,欧美影视剧作的叙事策略与价值取向产生巨大转变,女性角色的核心人设与叙事主体地位空前强化。
女主角不再是传统好莱坞的辅助花瓶,在很多故事里女性角色都可以独立支撑起整个叙事。
这是时代思潮造成的,至于在历史和现实中,女性地位的真实状况为何,那是另外一回事情。
这其实也是梦工厂,在虚构通俗情节剧的创作自由度方面的巨大优势。
最近有部国剧《人世间》大热,我还没看。
个人感觉,从叙事视角来讲,西式思维是以微观入手见宏观,中式思维是从宏观俯察看微观。
这可以引申出二者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所谓差异,也非关优劣,源于久远时空积累的不同文化基因。
视角虽然有别,但是背后的掌控及引导力量,从来都源于权势和权威,金钱加话语权而已。
底层的看客,则永远都是看客,沉浸其中的看客,消磨掉几个小时无聊的时光。
虽然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BR但是他老了😭😭还更秃了啊这,对家的小公子救了女主的狗。。。
这是什么上古狗血桥段啊。
嚯,编辑把女主写成这样没道理啊,老子败光家产导致姑妈嫁给了不愿意的变的不好相处。
你住人家里吃人家穿人家衣服还一天到晚忤逆姑妈。。。。
怎么做到的。
BR?
那个角色是我想的那种吗?
给捞吗?
哇靠铁路男也太宠妻了吧,真的有这种男人吗。
第三集:哇靠,之前看老妹妹说童年时期哥哥会逗她,所以她不记恨哥哥,现在老姘头被揭穿了这段我终于知道她为什么可以一辈子傻白甜了,因为姐姐啊!
姐姐替你把残忍的真相都兜住了啊!
不是 女主有什么毛病?
你吃你姨妈住你姨妈,你要搞男人要搞臭你姨妈名声麻烦你滚远点谢谢,你要和骗子结婚几天再回家继续吃住你姨妈的带着你的男人一起做寄生虫???????????????????????????????
不是。。。
铁路男老婆这么坚强这么能干结果到头来,每一次,真的是每一次,都是铁路男在后面偷偷帮他。。。
好无语啊这传递的价值观。。。。
再能干的女人都只能是娇妻人设么。。。
就,一个什么逻辑呢,这里面的老钱,男的都对妻子一言难尽,妻子不愿意接纳铁路女,他们会为了自己事业要求妻子接纳,甚至要求妻子去人家家里下跪认错。
而新贵呢,铁路男,主动每一次都用事业上的资源帮助老婆被接纳。。。。
就哎嚯,原来到头来还是渣男清醒了,女主背叛姑姑不会有啥资源给他的,嗨,早干嘛去了真是的,真的。
他这种一心想攀龙附凤的,女主真的不合适他,谢谢你最后关头放了女主,哎,可怜的小姑娘,好险啊哈哈哈真好笑啊,到头来女主没被骗着结婚是因为男的嫌弃她了,找到了更好的冤大头———————————-哈哈哈哈哈绝了,我就说这剧怎么这么爽,节奏这么快原来我6.7两集漏了,竟然完全没有影响剧情线(除了速记员被抓到反水那里我一头雾水)原来铁路男和铁路女吵过架呀,那这人物就合理很多了哈哈哈哈哈
美国HBO参照著名英剧【唐顿庄园】打造了【镀金时代】。
这是部关于19世纪末内战后,美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时期,纽约新旧贵族群像图的年代剧。
目前只上映了第一季的九集。
有人吐槽【镀金时代】第一季高开低走。
但个人觉得,剧情虽稍显狗血,但对那个时期新旧贵族的做派,富有资产阶级想方设法融入旧贵族社交圈的渴望和实战的刻画,还是令人印象深刻,更勿说,服装道具的成功年代感。
整个第一季九集最主要的笔墨在两处: 宾州没落贵族之女玛丽安.布克,在父亲破产并死后到纽约第五大道投靠属于旧贵族的两位姑姑(大姑艾格尼丝,二姑艾达。
二姑在寡居的大姑家寄居,大姑拥有话语权),以及她在纽约上流社会的经历和情感失意;大姑家街对面刚搬来的新富豪罗素一家,特别是女主人罗素太太一心想打入纽约旧贵族圈的故事。
当然剧情还涉及很多与这两家人有关的贵族圈内外的其他角色、两家的家仆,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变化、发展和生存状态。
本文的着墨点主要在玛丽安的爱情故事上。
纽约旧贵族圈向来不屑与新型资产阶级(实业家、银行家等)为伍,会非常谨慎地与新贵打交道,因为旧贵族最看重的就是有历史渊源的高贵出身和符合圈子礼仪道德的行为。
而被他们怠慢的新资产阶级们,父辈并非贵族,家谱无名,是冒出来的暴发户。
虽然这些资本家有产有业,但还是高级打工人;真正的传统贵族是不用上班的,靠继承的地产租金和投资就可保有贵族生活方式。
所以,刚到纽约的玛丽安,表明自己想自食其力去当家庭教师时,强势、严遵旧贵族作派的大姑艾格尼丝马上就反对,因为贵族家的小姐是不能去打工的,最后只允许玛丽安去参与贵妇圈的‘慈善’活动。
玛丽安在姑姑家安顿好后,开始介入纽约贵妇圈的社交:喝茶、看剧、舞会、赴宴、游玩以及慈善义卖等活动。
与此同时,在玛丽安家乡宾州曾帮她处理父亲身后事的律师-汤姆瑞克先生,也来纽约发展,并找到一份律师所的工作。
在现代人看来,律师工作,是个高级的身份名片,但在19世纪末的纽约旧贵族上流社会,会被认定是穷鬼,是想攀附有家底贵族小姐的投机人士。
温文尔雅、一表人才、年轻有为的瑞克先生,一到纽约就去拜访心仪的玛丽安,并不掩饰自己来纽约发展的另一个动力是玛丽安。
玛丽安对自己的同乡也有好感。
世故、且一开始就看出苗头的大姑警告玛丽安,像瑞克先生这样的投机分子迟早会迷失正在纽约的繁华中,而且他的身份也配不上玛丽安,并说不希望他到家里来拜访。
但二姑艾达却仍相信真爱的存在。
玛丽安和勤奋打拼的瑞克先生也不时借各种机会偷偷会面。
瑞克先生向玛丽安承诺,自己会努力打拼并在纽约立足。
感情和信任逐渐升温的两人,憧憬着未来。
但同时,玛丽安也深知,即便瑞克先生能立足纽约,但因为门第,身为家长的大姑艾格尼丝也不会同意两人的婚事。
善良、务实、包容的玛丽安在纽约上流社会很受欢迎;曾当过贵族的情妇再被扶正的钱柏林太太,是不被贵妇圈接纳的人,却也成为玛丽安的朋友。
感恩玛丽安对自己的善意和友情,钱柏林太太让玛丽安和瑞克先生到她家来见面约会。
渐渐的,玛丽安发现和自己恋爱中的瑞克先生非常喜欢这座发达繁荣的城市,而且他也凭自己的学识和外表慢慢打入贵族社交圈,许多场合也能看到他的身影,甚至还有其他贵族女同他一起同出入。
但瑞克先生对玛丽安的爱是真诚的;玛丽安也深信,瑞克出入上流社交圈同自己出入社交圈的初衷一样: 两人都并不留恋这个圈子,随时可撤离。
随着两人见面次数的增加和感情的升温,两人甚至计划起了私奔和结婚,因为只有这样先斩后奏地确定婚姻关系,玛丽安觉得大姑艾格尼丝才可能被迫接受汤姆瑞克。
瑞克先生看起来急于同玛丽安私奔,两人商定某个周五在钱柏林太太家汇合后远走高飞。
钱柏林太太说,只要确定是真爱,她支持他们。
商定好的私奔日终于到来,二姑艾达猜出玛丽安离家的苗头。
玛丽安不舍地离开了姑妈家前往钱柏林太太处,等情郎一起走。
与此同时,玛丽安的另一贵妇表亲费恩夫人却觉得自己有必要告知玛丽安:她昨晚在看演出的包厢里无意发现,瑞克先生和之前曾成双入对的贵族女举止亲密。
而她知道玛丽安是钟情于瑞克的。
费恩夫人在二姑妈艾达的指示下到钱柏林太太家找到玛丽安,细说原委。
玛丽安不信瑞克的变心,但确实早该来同自己汇合的汤姆瑞克,迟迟未现身。
心事重重的玛丽安到瑞克办公室,果然,他爽约了。
他坦言,他很爱玛丽安,但若两人都不顾一切放弃在纽约的一切,于他而言也是很难的;毕竟自己现在在纽约的发展才刚开始,自己也很享受上流社会的一切。
失落的玛丽安终于明白,为何汤姆瑞克嘴上很着急地想落实他们的私奔计划,因为他其实在另一贵族女的追求下已经开始退缩了,毕竟多金的贵族女能让他在纽约如鱼得水;但他也放不下深爱的玛丽安,于是想以尽快私奔来催促自己了断,来看看自己究竟有无勇气同玛丽安一道走出去,为自己的情感作个交代。
但他最后退缩了。
虽然汤姆瑞克很爱玛丽安,但玛丽安只是投奔姑母的没落贵族之女,本身无财力,即便玛丽安的姑母同意他们的婚事,没有嫁妆的她,也不能助攻他在纽约上流社会的发展。
瑞克也痛苦无奈也挣扎,于他而言,他和玛丽安的爱情,不得不让位于纽约繁华生活的呼唤。
以为真爱可以打败一切的玛丽安也好像瞬间长大了,汤姆瑞克或许正像大姑艾格尼丝说的那样,是个投机分子,已经被纽约的花花世界所俘获。
玛丽安只好马上收拾情绪,回到姑妈家。
还好,大姑还不知道自己私奔失败的事,一切可以照旧,还能赶上对面新贵罗素家彰显成功打入纽约旧贵族圈的舞会。
舞会上,玛丽安碰到瑞克和贵族女友。
玛丽安和罗素家很绅士的公子莱瑞,本来就以朋友相称;舞会上得知玛丽安情感经历的莱瑞,善解人意,百般安慰。
经此一劫,相信善良的玛丽安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会更加成熟自立。
期待下一季【镀金年代】的波澜和其中人与人、圈与圈的互动与碰撞,以及那个时代的大发展。
-END-(原文首发于公众号‘铁稻米’,敬请关注!
)
《镀金时代》是在抖音上看的解说全集,这种更像是一种剧情更改或者名著缩编,能让你很短时间内看完全部很多集电视剧,有效率,也有全局观,我有时就是先看解说,然后逐集挨个看,以免坚持不下去。
看完这个《镀金时代》,想起中学历史教材里讲到美国钢铁工业时代的巨富范德比尔特家族,当时上课学起来这只是一个名字和一段历史与众多知识点,看了剧,更鲜活,原来那个时代的财富新贵想要打入老钱贵族阶层如此之难。
但那个时代的范氏家族如波澜壮阔的创业史,真是了不起,虽然时势造英雄,但他们逐梦的精神和毅力还是很值得我们后代青少年们学习的。
好久没看到过这么有趣的19世纪欧美剧了,对欧美贵族风范毫无抵抗力。
1、最浪漫的邂逅女主(灰姑娘)的狗狗快被马车撞到了,男主救了狗狗,还给了女主,算是两人认识。
女主目送男主离开,狗狗舔了舔女主的嘴唇!!!!!
这个暗示绝了!!!
男主自然是很帅的,一开始帮着女主安排父亲后事的律师也很帅。
可惜律师只能眼睁睁看着女主去寄人篱下。
律师到底作何感想呢?
他如果真的爱女主,为何不挽留?
如果不爱,为何又情意款款,又是送她去车站,又是提出给她写信。
也许是因为律师还没有实力养活女主,也许因为律师看不上这个灰姑娘,也许是因为女主应该有个去处,这样才符合礼法。
真是缠绵悱恻的离别。
2、职业女性在崛起女配角是一个黑姑娘,帮着丢了钱包的女主到姑姑家,还非常顺利地成为女主姑妈的秘书,有点顺利过头了,很难想象一个古板的贵妇人会聘黑人做秘书,万恶的政治正确啊。
虽然受到父亲的偏见、仆人的刁难,但黑姑娘仍然坚守着写作的梦想,在万籁俱寂、黑灯瞎火的晚上写作。
咳咳。
3、不守规矩的灰姑娘女主灰姑娘明明是寄人篱下,却处处与姑妈作对,确实有点不符合逻辑。
最刺激的是女主背着姑妈去参加邻居家的宴会,去私会新认识的男主。
而黑姑娘则担任红娘角色,帮女主放风。
一对坏丫头!!
4、我最爱的老贵妇一直对欧洲贵族风范心向往之,女主的姑妈绝对是其中的典范,因循守旧,对家族历史如数家珍,对新资产阶级没有好感。
他儿子批评她太保守固执,她竟然说:我就当成是至高完美。
一个活脱脱的老古板跃然纸上,是她们对贵族文明的坚持延续着古老的传统。
听台湾大学欧丽娟《中国文学史》,我知道了古代中国也有贵族文明,见识了贵族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与大家规范,真的不是我能想象的,心向往之。
5、穷丫头投奔富姑妈这种穷亲戚投奔富亲戚的故事,总能触动我最敏感的神经。
我父亲兄弟姐妹5人,只有我父亲在家种地。
小时候我经常被接到伯父叔叔姑家,尤其是伯父家。
那也算一种穷亲戚去富亲戚家。
记得当时只有羡慕,谨小慎微,非常拘束,唯恐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只有仰望的份。
在伯父家,有时候和弟弟姐姐闹别扭,就会哭,非常想回家。
哎,真是没办法。
穷亲戚和富亲戚的纠葛,何时才能结束。
这个剧的大的背景就是社会的新陈代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纽约上流社会的名利场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一幕幕人间喜剧。
与东方的宫廷剧或豪门恩怨相比,东方剧的主旋律是窝里斗,而美国剧的主旋律是不断推陈出新,新陈代谢。
这也比较符合历史事实。
该剧展示了新势力如何节节胜利,旧势力如何节节败退。
但这是在美国,即便是旧势力,也是资产阶级的旧势力,这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斗争,斗中的规则是在法律框架下拿钱说话。
新势力被描述成暴发户的形象,他们很能赚钱,而旧势力披着道德的外衣,旧道德的外衣,在生意上却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他们只依靠他们的垄断建立准入的壁垒,而新势力却在旧势力还来不及设立壁垒的新业态后来居上。
通常情况下,新旧势力的斗争却不是这样。
旧势力掌握着国家机器,掌握着武装力量。
掌握着枪杆子才是最根本的游戏规则,金钱是更低级的游戏规则。
这是本剧所没有涉及的。
美国孤女的镀金时代孤女只身投奔亲戚,是英剧最重要的一个梗,无数的戏剧冲突就此展开,幸福的家庭有啥好说的啦?
吃喝拉撒,无聊透顶,缺憾才能先博取观众的同情,然后有无限的可能性来填空。
这回唐顿庄园的团队打造了一个美国孤女玛丽安从宾州乡下来到纽约,那是一个new money崛起,在金融能源铁路等领域掘金的时代,而美国那些当年坐着五月花轮船漂洋过海而后富裕起来的第一代美漂,坚决阻击新贵,old money尚未破落,new people迫不及待的想占据社交圈说了算,结果导致了这个镀金时代产生的新贵们的女儿们带着百万美元的嫁妆又远渡重洋回欧洲大陆 ,去给破落贵族扶贫,修城堡,补交税款,这风水轮流转的,让人目瞪口呆,一个贵族头衔也太昂贵了吧?
不仅将大把的美元回流欧洲创造基建GDP,更加葬送了这些年轻女孩们的青春和爱情,一代人的悲剧。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玛丽安却是个身无分文的亲戚,大小姑妈分别是傲骨之战的戴安娜以及欲望都市的米兰达的扮演者,大姑妈与律师戴安娜一样的强悍和人间清醒,让人都要串戏了 ,而玛丽安的扮演者是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小女儿路易莎,骨子里的倔强 ,跟梅姨年轻的时候有的一拼。
第一季尚未更新完,目测比唐顿庄园好看,没有假模假样,台词精辟的让人一时反应不过来,剧中人的脑回路突然变得悠长 ,智商在美洲大陆突然变得高了许多,不装X,果然有效率,整部剧的节奏也随之快了许多,老爷太太小姐少爷就是主子,从小门进出的就是丫鬟厨子,想装贵族,必须聘请隔壁管家来坐镇才不会贻笑大方。
当然无产者玛丽安除了任性,还有野心,在客居姑妈家的时期, 尽快搞定自己的未来才是头等大事,所以投机是必须的,这个小女孩从来就是不简单的内核,弹幕说,有第一炉香的即视感,但大姑妈硬核正派多了,有old money的底气,小姑娘也是理智多于感情,眼观六路,各路大神都敢结交,清醒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游刃有余着呢。
有点期待早点看到女主花落谁家,凤凰男宾州来的律师?
或者富家子?
据说本剧准备拍三季,希望不要像唐顿庄园那样烂尾。
第九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28053887/?_i=7990067Mga-wyJ第八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27599736/?_i=7397204HvC2jsv本剧和《唐顿庄园》共有同一个编剧,乍看上去有很多相似性,尤其是拍摄手法,跟随仆人在豪宅里的长镜头、纽波特掠过水面的航拍等等。
两剧年代相差不多,都是有关富人的生活。
根据IMDb,编剧Julian Fellowes说过考虑让年轻的Granthan伯爵夫人Cora在《镀金时代》某个时间点出现。
《镀金时代》讲述的是美国故事,必须有美国视角;而《唐顿庄园》则有关于光辉和荣耀的逝去,一个年代的终结,因此以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开局。
在《镀金时代》里看到的是美国梦的开始,工业化的美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年代和地方,美国顶替英国成为世界的超级力量。
——《镀金时代》执行制片人Gareth Neame“The Gilded Age”通常指1870到1900年这段时间,也有扩展到一战前的。
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纯真年代》设定上也差不多是同一时间。
本剧和《纯真年代》一样,场景中都用了大量艺术品,特别是这个年代的画作。
一、部分画作
片头的舞蹈镜头,灵感像是来自威廉-高斯的画作Detail of Hofball in Wien (1900)。
第四集玛丽安拜访钱伯林府,看到的第一幅画是爱德加-德加“芭蕾舞系列”中的一幅。
这幅“Dance Class”之后在第六集也出现过,第七集律师瑞克斯也见到了这幅画。
Corot的《枫丹白露森林》。
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1796-1885),法国著名的巴比松派画家,也被誉为19世纪最出色的抒情风景画家。
画风自然,朴素,充满迷蒙的空间感。
这里玛丽安问钱伯林夫人她的画作是继承自哪方家庭,但显然钱伯林夫妇都是艾格尼斯姑妈眼中的“新贵”,没有继承一说都是买来的;在《唐顿庄园》有反向对话,玛丽的一个追求者问她家的画值多少钱,她淡淡地说不知道没买过,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这边有一幅莫奈的《拿雨伞的女人》。
莫奈画前面的雕像又是德加作品,“年仅14岁的小舞者”,可以看作是“芭蕾舞系列”之一。
这个舞者雕像在第七集瑞克斯的场景中又出现过。
两人告别之前玛丽安背后是德加“芭蕾舞系列”的另一幅画作。
二、部分真实人物
创建红十字会的Clara Barton。
镀金时代纽约名流Maime Fish。
为很多富人设计过住宅的Stanford White,设计了著名的华盛顿广场拱门,高77英尺(23米),模仿巴黎凯旋门(1806年),后者则模仿罗马的提图斯凯旋门。
怀特这个人最后是被人大庭广众之下杀死的,因为做人不太名誉。
复制维多利亚时期的服装,右图来自佛罗里达州志,一位无名女性,the face of victorian era。
侄女人设到底是啥?
天天怼她姑?
看啥都不顺眼?
基本全程无表情,咋?
美版Angelababy?
瞪眼就是全部演技了?
自作多情让律师别联系,为什么看的我这么尴尬。
跟她姑说话,一点儿都不寄人篱下,堂堂正正她侄女呀!
她是不是女主,啊,她要是女主,那……那……选女主就这么草率吗?
不要糟蹋我们戴安的演技好不好,这么重量级嘉宾给你当绿叶,能不能支棱起来。
追了半集忍不住来吐槽。
故事开始,女主玛丽安出身宾西法利亚小城,父亲去世后没有留下任何遗产,于是去投奔在纽约的姑妈。
帮玛利安处理父亲遗产事物的律师瑞克斯,对女主有好感,没有收费帮她。
去往纽约要转车四次,在第一趟出发等车时,玛丽安没有出门经验,被小偷打架转移注意力就被偷走了钱包👛。
仿佛预示着女主天真不经世事,后面她还要继续被忽悠。
没有车票和钱的玛丽安在等车的长椅子上流泪,同座位的黑人女士佩吉于心不忍,出手帮了玛丽安买票,帮她到了纽约,以后两人成为朋友。
比屯还是弱了
暴发户宠妻狂魔同事业型爱妻,携一双金童玉女儿女闯荡贵族圈
艾格姑妈和她儿子承包金句,朱利安大人的剧本里老太太永远是家里的定海神针,睿智世故毒舌精干,像条千年蟒蛇一样护着家人,又在不经意地流露出对聪明人的友善。肯定很难成为唐顿一样的现象级作品,但绝对是精良有趣洞察世故的剧集。
这个看似精致实则粗糙的服化道和明显的表演痕迹真的出戏,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让人时不时怀疑这是不是发生在美国的故事
这是一部anti-melodrama melodrama。拿起俗套反写之 —— 一个需要姨妈资助寄人篱下的年轻女子,遇到的姨妈们居然不坏。一个嚼舌根的女仆,居然没有成功挑拨离间女主人和黑人女秘书的和谐关系。一个魅力十足富可敌国的中年男人,竟然拒绝了美艳女仆的色诱,声称自己唯爱老婆……此剧是要秉承新时代的道德观价值观,重写十九世纪末的纽约名利场故事。
和唐顿庄园比,又土又cheesy… 女主俗不可耐。底层佣人的人物塑造几乎为0,他们大概是忘了唐顿庄园最牛的地方在于对工人阶级的塑造。
终于开播,期待卡司很久了,傲骨之战+欲望都市,还有梅姨最小的女儿。//节奏好快,我喜欢。
因为唐顿庄园里的夫人也是用巨额财富联姻英国贵族以换获得头衔和上流圈钥匙的美国富家女 所以Julian Fellowes的这部描绘纽约old money和new money的互斗各方面看就很像是唐顿的纽约支线 傻白甜女主完全是按Elle Fanning的模子找的 不算讨厌但也食之无味 看其他心机恶人身着华服阴阳怪气装腔作势倒是还挺有意思
没见过这么讨人厌的女主,服了
没有戏剧冲突啊,怎么会如此无趣,有钱人的生活就是如此无趣?
看了2集, 没庄园好看, 弃了
大时代大背景。。比唐顿更恢宏。。老钱和新钱的碰撞。。内核还是朱利安的那一套社交小心思。。其实主角应该是Russell一家和Astor夫人。。Diane似乎戏份不多。。但每句台词都很有份量。。可惜编剧塑造了一个又蠢又丑的年轻女主。。希望第二季Astor夫人这边戏份再多一点。。毕竟是纽约传奇
有点拉垮
工业化美剧+戏里戏外都让人厌烦的女主,第一个在评论里碰瓷唐顿庄园的真是纯沙口
看了3集,弃剧了。剧本没有那么惊艳。
别来感情戏,真的,千万别最后让女主仗着新贵公子喜爱去挑战双边势力。那可太俗太没劲了。果然!一集过去一半!又开始了。
新钱财大气粗,用钱就能砸死老钱……好简单粗暴的想象力……二姑妈的形象较立体。
9集不够看啊 看似平静的生活实则波涛汹涌~很能激起去深入了解美国历史的兴趣;可惜女主性格实在不讨喜。。。哦不 女主应该是罗素夫人和大姑妈才对呀 哈哈哈 好喜欢~
非常失望的一部。从人物到服装,再到剧情推进,,,刚开始感觉像低配版的唐顿,几集之后发现根本不在一个可对比的水平线上。PS:Marian的选角太失败。根本撑不起剧本中想要塑造的“美丽”外形。并且这个原本就不太讨喜的角色,被演绎的让人厌烦。
结局是我喜欢的哈哈,Ada也太可爱了,两位姑姑太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