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世界

新世界より,自新世界,From the New World

主演:种田梨沙,东条加那子,梶裕贵,花泽香菜,工藤晴香,高城元气,藤堂真衣,村濑步,东地宏树,伊藤美纪,榊原良子,星野贵纪,浪川大辅,平田广明,堀江由衣,杉田智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2

《来自新世界》剧照

来自新世界 剧照 NO.1来自新世界 剧照 NO.2来自新世界 剧照 NO.3来自新世界 剧照 NO.4来自新世界 剧照 NO.5来自新世界 剧照 NO.6来自新世界 剧照 NO.13来自新世界 剧照 NO.14来自新世界 剧照 NO.15来自新世界 剧照 NO.16来自新世界 剧照 NO.17来自新世界 剧照 NO.18来自新世界 剧照 NO.19来自新世界 剧照 NO.20

《来自新世界》剧情介绍

来自新世界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来自新世界》改编自贵志祐介所著的科幻类小说作品。 1000年后的日本,孩子们不断地消失,只存在想象中的恐怖动物与人类展开殊死战争。反乌托邦式的未来超级社会“新世界”,是口吐真言凭藉“咒力”就能移动物体的人类,与有著等同于普通人智力的生物“妖鼠”共存的世界。乍看之下一切和平,但“新世界”的孩子们的行动被彻底地控制和管束著,不合适的记忆被消去,被认为有问题的孩子,如同不良产品般被分开处理。得到被称为“咒力”的特殊能力的人们在“八丁标”的结界中促成一个小小的团体,无论是思想还是对外界的认知,记忆、爱、甚至生命的支配都被统治着。在这其中,渡辺早季、朝比奈覚、秋月真理亜、伊东守、青沼瞬五位少年和少女们,为了守护日益衰弱的世界和同伴,投身到了各种各样的冒险的旅程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兰开斯特的天空偷听女人心梁祝:化蝶爱犬奇缘对家庭的信任发力的时候阮玲玉非典型少年第二季灵异女仆第四季盘索里拳击手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与马克·容森探索声音奥秘恋曲尘封和谐课程小飞侠彼得潘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战地诗篇使徒十面埋伏原点欺诈师幼儿怨夏小姐别演了校园外星人山炮贼中贼绝色武器独角兽猎人生活对我下手了2公园之夜怪兽:黑暗大陆

《来自新世界》长篇影评

 1 ) 美丽新世界

《自新世界》已是四五年前的作品,翻来覆去看了也有四五遍,虽然都没有第一次看时带来的震撼感强烈,但每次都能有新的感悟。

我一直认为《No.6》《From the new world》和《Psycho Pass》可以并称动画界三大反乌托邦(搅基)片。

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可能还是自新世界。

前言《自新世界》已是四五年前的作品,翻来覆去看了也有四五遍,虽然都没有第一次看时带来的震撼感强烈,但每次都能有新的感悟。

我一直认为《No.6》,《From the new world》和《Psycho Pass》可以并称动画界三大反乌托邦(搅基)片。

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可能还是《自新世界》这部。

其中涉及到的教育相关讨论直接成为我学习教育学的动力之一,当然《Psycho Pass》则是我选择教育心理学的促因。

现在看来,《自新世界》中把自己的教育体系类比为妙心农场是十分贴切的,甄别筛选,严格控制,在《psycho pass》中也有着类似的教育系统,虽然pp并没有像新世界这样用浓重的笔墨描述其教育模式。

所以相比之下,新世界着重于讲述乌托邦畸形的形成结构,而pp则更着重于描述乌托邦潜藏的重重危机。

相同的是两者都提出了乌托邦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这与No.6不谋而合。

然而在我看来No.6虽然有着反乌托邦这个宏大的背景,却将主题局限在两个男主之间的基情,实在有些大材小用,所以在此不多做赘述。

另外不得不提的还有Psycho Pass中提及的反乌托邦经典文学作品,《1984》《美丽新世界》和《动物庄园》。

这三本书也对我的一部分世界观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中《1984》最为震撼。

甚至在读完这本书后很久都依然没法从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和挥之不去的绝望中挣脱。

应该说,有一段时间,我对人类社会非常的失望。

本片除了教育和政权,对于人权的讨论也非常出彩。

虽然动画为了直观,将人类和妖鼠明确的用迥然不同的样貌区别开来,但其也巧妙的在最后通过斯奎拉,早季和觉各自的一番话将二者从对立地位拉向等同,这时从始至终自动带入人类同类视角的观众才会恍然大悟,可能这部动漫从一开始讲述的就是一个和自己所想的完全不同的故事,如果你将自己放到妖鼠视角。

动画前半部分讲述乌托邦式扭曲的教育模式,后半部分讲述人类不同阶级间的权力斗争,然后自始至终贯穿的其实还是情感。

笼统地来说有友情,爱情,和亲情。

如果细分,则可以重点选择几例加以分析。

情感【友情:早季&真理亚;觉&瞬】这部片中对于同性友谊有着浓墨重彩的描绘。

以早季和真理亚的感情为例,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用真理亚的话来说,哪怕自己因为伦理委员会的决定将被抹杀,可能父母都会悲伤地放弃她,但她坚信早季不会。

两人间的感情绝对是海枯石烂情比金坚。

但在看片的时候我就隐约有某种违和感。

这样的感情,如果说是友情,感觉程度远比友情深厚,要说是爱情,那早季和瞬之间又算什么呢?

对于一直无法区分友情和爱情的我来说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

一定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的话,我想还是得将它称之为友情,也只能称之为友情,同性之间才可能出现的纯粹的友情。

这一点在觉和瞬之间也能找到,动画没有用太多笔墨来重复叙述觉和瞬这一对之间的感情,我想大概是因为与早季和真理亚的情感类似而不想赘述吧。

十分有趣的一点是这部作品对于性行为的态度。

性行为最早出现是在他们十四岁的为期一周的外出课题调查途中。

谁也没想过这次课题调查会对他们五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包括感情方面。

就是这次旅程,早季和瞬第一次确认了彼此的心意,早季留下了她一生中最珍贵的一段回忆——那片夏日星空,觉也是第一次明确地表露出对早季的渴望。

同时,通过拟衰白之口点出“类猿教育方针”,即通过同性和幼崽间的模拟性行为构建和谐社会。

在此,影片似乎想说服观众,不论是早季和觉在被囚禁时因为压力而突然产生地性行为还是之后在学校早季和真理亚,或觉和瞬之间的同性性行为,都只是一种因教育而产生的应对机制。

在学校升上高年级之后,甚至会出现由学校主持的公开的男女配对仪式(男女搭配的学习委员),简直就像为了繁衍而进行的人工配种,让人又忍不住想起妙心农场的类比。

所以全片最像表达爱意的行为竟然只剩下了那片星空下从背后覆在早季左手上的瞬的那只手。

那么接下来就谈一下爱情的代表,早季和瞬。

【爱情:早季&瞬】早季和瞬的感情可能是全片最像也唯一可以被称之为爱情的感情。

我之所以可以说得这么肯定,是因为他们之间既不像早季和真理亚之间理所应当的亲密无间,又不像早季和觉之间心血来潮的肉体吸引,一定要说的话,更像是一种莫名的情愫,暧昧,绵长,互相爱慕,渴望接近,但同时又有一种不愿为人知的隐秘。

少年少女的心思,闪耀而摇曳,如同那一晚璀璨却从那以后再也不曾见过的灿烂星空。

多年以后,哪怕瞬被从所有人的记忆中抹去,早季依然不时感受到瞬的存在,甚至接受着瞬的指引和帮助,我想那是因为这份情感短暂却深刻,完全融入了早季的灵魂。

这样的情感是否一生只能经历一次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那之后,不论是结为夫妇的早季和觉,还是生下孩子的真理亚和守,都不曾有过如早季和瞬这样纯粹的爱情。

一定要说的话,那更像亲情。

【亲情:早季和觉;真理亚和守】关于为什么我要说,明明没有血缘关系的早季和觉、真理亚和守之间是亲情,首先要从我对亲情的理解说起。

虽然通常亲情只会被在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之间提及,但事实上我们也知道亲情和血缘关系是两个有交集却并不完全重合的集合。

就像并非只要有血缘关系就有亲情,同样亲情也并非只能出现在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

那么亲情又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亲情大概是一种互相的依靠依赖,相依为命。

而这正好符合这两对之间的关系。

虽然早在野外调查的时候早季和觉之间就有过类似性行为的举动,但我想早季真正决定和觉在一起,是当他们在茫茫雪地中寻找真理亚和守未果,早季忽然间意识到这偌大天地间还在自己身边可以依靠的人只剩下觉得时候。

那一刻以及之后对觉得感情,我想都是一种珍惜和不想失去。

那不同于友情的亲密或爱情的爱慕,而是一种带有责任感的信任和依赖,是亲情的沉重。

而这份亲情是在早季和觉多次并肩经历风雨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不论是野外调查,寻找真理亚和守,还是从恶鬼手中保护村庄,他们都在一次次的绝境中确认着彼此的存在和不可或缺。

真理亚和守同样如此,虽然故事是以早季为主角所以不论是野外调查还是寻找真理亚和守,都是讲述的早季这条线,但在观众看不见的时候,其实真理亚和守的这条线也在进行着,最明显的是野外调查结束后守突然变得非常黏真理亚,而真理亚也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保护守的人,这就是他们向亲情的转变,与早季和觉得转变同时进行。

所以最后真理亚留下来陪守逃离村庄的结局也就一点都不突然了。

虽然真理亚一直说她从心里爱着的是早季,但如果我们仔细理解真理亚的角色歌的歌词就会发现,这首歌其实并非留给早季的表白,而是唱给守的决心。

真理亚最后一起相依相偎的,只有守。

(附歌词:“不再奢求什么,只要有你相伴......已不再需要为此担心,我一定牵着你,即时绕远路也好,即使到尽头也罢,在一起便无所畏惧......无法开出花朵的种子,在雪的怀抱中相依相偎,只想静静的被遗忘......”)这让我想起影片中一个令人心碎的瞬间。

在他们最开始找到守之后,觉决定先回村庄应对大人,早季紧接着因为不放心觉一个人于是决定追随。

那一瞬真理亚露出极为复杂的表情,有惊讶,有失望,有难过,有不舍,有决绝。

我想那一刻真理亚就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这一别极有可能就是永别了。

她们各自选择了想要守护的人,于是曾经两小无猜的无忧时光, さようなら 。

虽然整部作品色调都略显灰暗,但这一瞬真理亚的表情确实让人心中绞痛。

乌托邦当然,神作之所以是神作,绝不仅仅因为其中这些感人的儿女情长。

所以接下来再谈谈里面的国家大事。

正如前文所讲,整部动画可以清晰划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16集以五人为中心,描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成和结构组成。

在经历了漫长的由咒力引发的黑暗斗争时代后,拥有咒力和科技的人类建立起一种维持社会稳定的有效社会结构,而这结构的根基源于对人类自身咒力的无法控制的恐惧。

以伦理委员会为中心,以教育为主要手段,将人类从出生开始进行层层筛选以及严格控制,怀着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走一个的决心,建立起纯净的乌托邦。

然而如同这世间不存在完美,当然也不可能存在完全的乌托邦。

这样看似美好的世界,实则建立在对人权肆意的侵犯上。

十七岁以前不被承认为人类,生死由伦理委员会和教育委员会定夺。

但其实不光生死,甚至连记忆和思维都可以被随意操控,毫无自由可言。

其中关于通过教育防范恶鬼和业魔的例子很有趣。

课上关于恶鬼的业魔的课本,显而易见的歪曲了事实,对病人进行了妖魔化,人为制造出对恶鬼和业魔的恐惧,并同时倡导人们对其要毫不留情,哪怕生病的是自己最亲的人甚至是自己,也要为了村庄为了大义将其无情抹杀。

这样的“爱国教育”会不会听着很熟悉?

我本身学习的是教育心理学,在刚开始学习这个专业时我是非常开心的,因为喜欢孩子以及对心理感兴趣,认为自己学这个专业再合适不过。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产生一个更大的疑问。

教育究竟是什么?

我曾经问教授,人为什么要去学校,教授给出的答案是“为了以后的生活做准备”。

这个答案和我的预期完全不同,我本以为学校是发现孩子的潜力并提供足够发展空间和条件的地方。

但事实并非如此。

现实的来看待这个问题,世界上不论哪个国家,不管是私立还是公立学校,都是在政府的管制之下的。

政府提供一个总的教育方针,各个学校据此通过不同方法完成政府的要求。

而政府的希望从本质上来讲,不外乎维护自身稳定。

这一点,在哪个国家,哪个政府,都是一样的,只要政府这个形式还存在,包括自新世界里的伦理委员会。

要达到这一目的,总的教育方针也只能是一种,那就是驯化与筛选。

将所有能驯化的不安定因素驯化,将无法驯化的不安定因素排除。

当然现实不可能像自新世界里用不净猫抹杀那样极端的手段,但是用勺子敲死你这种做法实在是太常见了(详见《勺子杀人狂》)。

我一直把这个评论当做写给自己看的东西来对待,所以说出的话可能显得过于大胆和真心。

所以我想说,在亲身投入到教育行业一段时间后,我对这个职业产生了深深地怀疑。

在我看来绝大多数所谓教育不过是洗脑,并非真正为了孩子个人而进行的真正的教育。

当然我们无法否认教育使得人们拥有了丰富的知识与技能,但也不能否认教育某种程度上禁锢了人的思想,将人按照社会的需要进行了打磨。

回到影片本身,前16集着重于教育对于这五个孩子命运的影响,结果出现了一个业魔,两个逃亡者并间接导致日后恶鬼的出现。

从第17集开始,影片的重心转向了人类和妖鼠的斗争,而影片的视角则完成了由人类向妖鼠的逐渐转变。

初期的人类对于妖鼠来说如同神一般的存在,拥有绝对无法抵抗的咒力,这也就意味着绝对无法撼动的统治的权力,这一点通过大欢喜帝的例子就可以看出。

在人类看来,消灭不听话的妖鼠就如同按死不按自己画出的线排列行走的蚂蚁,心理上绝对不会产生任何杀戮的罪恶感,他们有的只是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拥有绝对力量的征服感和控制感,这一点在觉的咒力恢复后帮助斯奎拉进攻敌对妖鼠那一段中已经被描写的细致入微了。

然而这是最初的人类视角。

当影片逐渐将观众拉入妖鼠视角时,观众猛然发现,一旦将自己和妖鼠身份等同,就会发现那些拥有咒力的人类对妖鼠,或者说对于没有咒力的人类做了多么残忍的事情。

为了方便奴役改变了没有咒力的人类的基因(由富子的情况看来改变基因是可行的),这种人为妖魔化敌对方的行为被频繁使用于战争中,例如向士兵和国民宣传敌对方是劣势种族,很常见的手法,对吧。

所以总体看来,这个乌托邦除了建立在对人权肆意的侵犯上,还建立在对没有咒力的同类的奴役和压榨上。

实在是一点都不美丽的新世界。

总结动画总体来讲制作的非常成功,除了因为有极具深度的原作的支撑,还因为有一个成熟的动画制作团队,不论是音乐、画面、还是剧情,都堪称佳作。

虽然看到不少人吐槽画风,但我在观影的过程中从没感觉画风对我的观影体验有任何负面影响,相反,这部动画对于色彩的运用大胆而绚丽,让人叹为观止。

音乐也是这部动画的一个亮点,小森茂生负责了整部动画的音乐制作,将动画中出现最多的悬疑诡谲的气氛很好的渲染出来了。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阴之传承歌系列的OP和两位女主演唱的ED。

关于剧情,应该来说动画对节奏的把握还是很好的,因为故事涉及到的时间较长,从几岁到二十几岁,其中还有极为关键的十几岁时期,各个年龄的转变不让人觉得突兀,各个年龄之间也有连续感,要做到这些着实不易。

哪怕影片中偶尔出现一些逻辑漏洞,也让人觉得因为剧情可以不用太在意。

就是这样一部在我看来几乎堪称完美的神作,BD平均每卷的销量只有600左右,少的可怕。

要说为什么,我只能从我个人的体验来找原因。

2012年时正是我追新番最积极的时候,那一年同是十月番的Psycho Pass消息刚放出就引发热议,很大程度因为虚渊玄,然后PP动画还未完结,东京就已经有了体验馆,可谓是万众瞩目。

相比之下,自新世界在播出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宣传,直到播出了一小半的时候才因为搞基情节开始引发议论,而我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注意到这部新番的存在。

加之动画用了好几集来铺垫这个宏达而扭曲的世界观,若不是因为我可以一口气看好几集,一集一集每周等出新的耐心实在是很难有,尤其是在其世界观很难理解、以及画风并非通常意义美型的基础上。

加之动画基调阴暗情节沉重,对于大多数通过动画寻求娱乐的人来说就更不用考虑了。

也就是说缺乏宣传以及自身的慢热和小众共同导致了销量的爆死。

虽说这部动画具备了冷门番的要素,但不知道制作方是否最初就设想到了这样题材会落到这样的境遇,是否是怀着对原作的崇敬,用情怀在制作。

不论当年销量如何,自新世界在我心目中绝对是可以排进前几的好动画。

这样的好动画少得可怜,而且近几年有越来越少的趋势。

我衷心的希望可以继续和自新世界这样的好作品再次相遇,希望制作方不要因为害怕冷番而在选择题材时有过多疑虑。

 2 ) 斯奎拉,理想主义的理性革命家!兼论大爱的未来主义古风!

本人不论笑点、赞点、怒点(-,-)、各种点都很低,凡故事若能把1、2个点表达到位,例如故事结构好、characterization好,画面感好、全片的gist精妙等,与我都可轻取5分。

从有具备(盗版)观看各类动画片的条件以来,总体而言各类动画不论从技术角度还是思想深度都一直在进步:最近几年来好片层出不穷,例如psycho pass系列、野良神、进击的巨人、东京食尸鬼等等,每部动画都让我在视觉刺激与享受之余,思考并回味其孜孜探讨的各种主题,然后《来自新世界》对我的震撼是这些年来看过的所有动画中最为巨大的,如果有十分可以分配,其他片我会给6-8分,而《来自新世界》值得10分!

首先想谈的是该片的整体美术风格,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古风与未来主义的完美结合!

而我有点惊讶的是,翻看了不少评论,这么赞的一个点竟然并没有打动很多人……本人热爱绘画与设计,对所谓“style”较为敏感。

可以说,2010年以后出的动画或是游戏,在画风上已经具备了极为成熟的技术手段。

作为一名要求并不高的视觉消费者,市面上大多数的动画游戏作品我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接受并膜拜,然而观看《来自新世界》,我不仅仅是眼前一亮,而是异常异常异常的感动(though with some slight degree of envy which I will explain later...),这份感动是我在看Tokyo Ghoul华丽丽的赫子时所有没有的,也是不管LoL的英雄如何重新画的更漂亮也不会让我有的,因为我是中国人……不知道是否很多人注意到,本片在画面处理上有一个特别“诡异”的地方,那就是阴影,shading。

从多处画面看,背景应该是用同种技术处理的,多处场景显然用了非常高超的3D技术,烘托出一种宏大而又深邃的感觉,然而人物却是——白描!

是的,白描!

没有阴影!

我从很早就注意到这个奇怪的点,所以一直有关注,没错,从头到尾,它都没有阴影,可以这么说:背景像是西画、油画,不仅写实、精细,而且在技术上尽善尽美,而人物则是国画(日本的绘画十分受中国国画的影响),在表达上则为白描。

传统国画的人物画想必看过的都能注意到,是不注重块面阴影的表达而偏重线条的运用与意境的传达。

这也正是本片独到的地方,它将传统的水墨风格与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美术风格完美的结合到一起,不仅丝毫没有不协调,反而为表达主题提供了最佳的视觉平台。

在服饰、建筑物、各种道具的设计上本片更是完美至极。

作为一个生活在西方的中国人,我多么多么多么多么渴望我的衣服是像《来自新世界》里的那样,具有浓厚的汉元素——对不起,本人就是不喜欢旗袍,喜欢汉服!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身份认同问题,就像很多并不赞同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妇女主动围上hijab一样。

我真心拜服《来自新世界》的美术设计,它完美的表达了我心目中最为理想的现代汉服范式!

其实片中的服饰相当轻便实用,甚至带有明显的日式极简主义,在现代甚至未来都完全可以穿,所有的道具,包括船、滑雪板、背包、梳子等,也都有着相同的简约风格,然而仔细观之,设计师们的高妙就在于,他们之所以能够把一件十分实用的现代服饰打造的这么有汉味,其实只是很聪明的在恰当的地方运用了少数几样汉风元素。

例如,仅仅一件衣服,打上一个中国结,袖管上低调的抹几笔祥云的式样,马上便充满了汉味;同样的,概念造型的黑色船体点上几笔常见的汉式纹路,立刻就不显得冰冷前卫。

从设计上讲,把一种风格表达到位并不是要量化拘泥在这种风格里,而是要从这种风格提炼出几种最精简的元素进而简约而巧妙的运用到材质中,《来自新世界》堪称典范!

正因为我是汉人,所以对这种风格真是好爱,随意做做梦的话,我希望我的文具用品、服饰、各类日用品都能是这种风格,只可惜只是做做梦罢了。

从我个人角度,我固然认为西方的服饰、建筑等等有太多可取之处,可是对汉风的爱是在骨血里头的,而公平的讲,我们的文化的伟大和瑰丽丝毫不比西方差,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只嗨西方的东西,在卢浮宫前圣彼得广场不顾西方人“=,=”的眼神拼命的展示自己的小清新(当然,那并没什么不好的),对莫奈、梵高如数家珍,却对国画不闻不问呢?

看看片中的建筑,例如学校与清净寺,再看看我们自己的建筑,前者在表达未来主义高科技的同时又不动声色的融入了汉家元素,后者呢,I have to call it "grotesque abomination" (puke) >,< 然而最扼腕叹息的是,这么美轮美奂的风格竟然是小日本设计的而我们却设计不出来——或者连设计的动机都没有,我心慕也妒也,我天朝泱泱大国几时才得觉醒,天水一朝文化之复兴,堪何时也?

Form上的任何东西,对于content的构筑虽不易察觉,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是好的文学作品,无一不具有这一特点,例如海明威的作品若不是他简促有力的语言就不会有十足的男人味,富坚大神的作品若是换成宫崎骏画风想必也就热血不起来了吧,《来自新世界》亦在此列。

该片之所以用了这么多传统元素,与片中的社会形态是密不可分的。

稍看几集就能得知,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公元2500年之后,即为未来世界,然其社会结构确仿佛古代的农耕社会:大片的稻田、纵横交错的水道、简易的由几个委员会组成的社会管理机制、宗教与催眠术结合的教育、甚至没有电力的使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使用“古风与未来主义相结合”的画风确为恰当。

那么接着,本文就想谈谈该片的几个命题。

首先聊聊为什么在公元2500年以后,即人类文明理应极为发达、人类都普遍具有咒力的时代,却是这样一番古代社会的景象。

全片对这个问题并没有直接的交代,我个人的理解是,经由血腥历史的重塑,那时的人类已经意识到对物质与权力的欲望和争斗是人类无法抹去的天性,然而由于咒力过于强大,任何规模的争斗都能给全人类带来不可逆转的毁灭,因而他们的应对措施包含以下几个部分:一在生物角度为植入愧死机构与倭黑猩猩基因缔造爱欲之人类;二在社会角度为借由高度发达的催眠术(作为观众,我们不需要质疑该片的设定,可以相信在片中的社会里,咒力的心理科学机制已经得到充分的研究,因而催眠术作为一种心理学常用手段应该是相当成熟的)对民众进行宗教式的教育,例如真言授予仪式从表面上看只是一种宗教仪式,实质上却是利用催眠术来控制人类的咒力不会从无意识流出;三在生活方式上则为返朴归真,在山水田园之间用最为简单的生活方式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维持人心的淳朴,这一点,凡中国人都不陌生,西方人观之或有所惑。

这一切,简直就像是失去了原有的乐园的人类重新为自己创造出的一个“失乐园”,而且,甚至像把偷食的禁果还给上帝一般,重新得到了“无知”这个最大的"blessing"。

而片中所有故事的起因,乃是因为“求知”。

“求知”,亦即好奇心,乃是人类的性本能,亦是人类一切发展之源动力。

亚当和夏娃因为求知而被赶出伊甸园,人类自身也因为求知而导致科技进步到足以毁灭自我的地步。

若只看本片的前几集,由于从叙事角度上我们的视角与这位好奇的女主角的视角重叠,作为观众我们必然会将自己代入那个视角,因而会赞赏早季聪明的制服类蓑白,勇敢的质疑委员会,等等等等,然而若有耐心看完全片再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本片对“求知”并不是简单的加以认同。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个问题本来就很难说,片中也借由伊东守这个角色很好的表达了这一点。

《来自新世界》真的很擅长叙事,要知道,从叙事结构讲为什么弱小的伊东守会被安排进强大的一班主角阵容,并不是没有用意的。

其实相信所有观众都和我一样,非常不喜欢伊东守的戏份,他从来没有过什么精彩的表现,总是一副哭哭啼啼郁郁寡欢的样子,雪地寻他的那几集显然是全片最无聊的几集,然而如果我们站在伊东守的角度上看发生的一切,我们应能感受到,这根本不是他想要的——简直是以早季、瞬为代表更为强大的一班团队强加给他的!

伊东守被安排进一班无非只是一种偶然,他也有可能被安排进二班、三班,如果他当时进了其他班级,和一群没什么好奇心的孩子一起长大,或许他就不会一直那么害怕,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要受到处分的现象,也就不会有最后的那个恶鬼。

所谓“集体”就是这么复杂,表面上看,是一群要好的同班同学,每个都是重要的同伴,实际上,只要有集体,就必然会有集体里的强者和弱者,就必然会有力量对比,弱者就不由得得听从强者的指挥,例如一班的带头大王显然就是早季和瞬,早季是一个好奇爱冒险的女孩,瞬由于他的沉稳与睿智,总是在班里出现不同意见的时候由他做最后的决定,大家也对此十分信服,那么在无形中,瞬与早季的意志就强加给了守。

守在夏令营时并不想进入太深的林子,他也不想听类蓑白讲述史前文明,后来的他也不想知道关于失踪的吉美、瞬(X)的事,他想要的,无非就是静静的和所爱的真理亚在一起生活。

然而,由于集体中他人的关系,他的精神濒于崩溃,最后出逃,导致了最后的悲剧,这一切,难道仅仅是因为片中的反面派角色教育委员会吗?

我想,早季他们其实也有着巨大的责任,他们从一开始就从来没有认真倾听过守的心声,他们总是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即是对的,他们自己“求知”,因而无意识的也会认为守亦应如是,在守面对类蓑白的讲述已经出现精神上承受不了的情况时,他们无非也就是那样冰冷的置他不顾,只顾自己的问题得到解答。

从早季的视角看,以她求知的性格她必然认为有必要求得真相,可是站在守的角度来说,无知即是最好的。

作为由好奇心驱使而观看作品的观众我们或多或少会认同早季的视角,可是难道剥夺守保持无知的权利就是对的吗?

有不少人将《来自新世界》与Psycho Pass进行比较,“无知”这个主题同样适用。

Sybil断言目前还不是公开实体的时候,它并不是有意隐瞒,而是通过理性的推断认为目前还不是公开的时候,知道真相并不总是好的,它如此认为。

我个人十分喜欢Sybil,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完美因而eager for improvement,至少,我无法回答如下这个问题:没有了Sybil,我们能用什么更好的社会制度代替它么?

如果不能的话,只有对它进行改良而不是推翻。

至于《来自新世界》,我们要问的恐怕也不是教育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是不是就该推翻,而是这些机构在不同资质的孩子的教育培养上,是不是能有更先进的方法保证因材施教,让普通的孩子过普通的幸福生活,让本身就有着强大好奇心和责任感的孩子也有在这些方面得到锻炼的机会。

纵观全片,我并不认为教育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就完全是封闭守旧的,这一点从富子大人对早季的偏爱即可看出。

早季、瞬将他们的求知欲强加于守,其本质为意志的强加,而意志的强加无一不以力量的对比为前提,这在本片中无处不在。

伦理委员会将社会制度强加于人类,人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妖鼠令其绝对服从,如此种种都由于一方强大的力量足以使另一方畏惧。

人类的社会性是极其复杂的,阶级性不可避免,作为中国人,我们从小就被灌输“集体主义”,然而什么是集体?

举例说,私以为一个班集体很难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盖因其中个人所长所求皆各不相同。

大学期间,大多数同学但求良缘闲业,安于“毕业”二字,我则醉心求学,与同学交往不多。

毕业之后仍有联系者甚少,想必这也是人之常情,并非我一人之经历。

为何这样的集体如此不堪一击?

这着实因为这一集体无非由众多利益互不相干的小团体组成,形式一旦解散,其实体瓦解乃是必然。

在班级各个各自为政的小团体中,必然有更为强大的小团体——即党支书、班长等为代表的政治团体,以及较为弱小的小团体——即如我者,因而在那样的制度下,如我者受到强大的政治团队意志的强加,被标上“异类”施予极低的思想测评分,乃是自然。

同样,在本片中,一班是一个集体,其中又有更为强大的早季团体以及弱小的守团体,弱小团队被强加强者的意志,亦是自然。

大而观之,人类中具有咒力的强大团体对不具咒力的弱小团体施加暴政,是阶级力量的对比使意志的强加成为可能。

什么是真正的集体?

一个强大的集体必然由共同的利益所维系,更强大者,乃由共同的精神理念所维系。

例如顶尖的LoL team都是强大的队伍,因为组队者不仅实力相当,且有着共通的目标的信念;一个一流企业是强大的集体,因为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并非阶级矛盾而是各司其职,由共同的企业价值创造理念与庞大的物质收入所维系。

在片中,人类与大黄蜂部落看似交好,实则这一集体不堪一击,如若大黄蜂部落具备足够的实力,其阶级革命乃势在必然。

全片中以斯奎拉为代表的食虫虻部落是蔚为强大的一个集体,他们秉持了相同的理念并为之积蓄技术实力。

最后的大战中食虫虻部落的战士极似敢死队,对死亡无所畏惧,可以想见,全部落都相信着以功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民主,相信通过革命可以缔造更美好的新社会,经由社会分工让每个人各安其所各司其职。

面对意志的强加有的人听之任之,有的人起来反抗。

奇狼丸在接受力量悬殊对比这一现实后即安于现状,斯奎拉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创造反抗的机会。

尽管他最后失败了,不失为一位创造了一个强大集体反抗强加的意志的英雄。

接下来想谈的是斯奎拉,他是全片中我认为最棒的角色。

同样,essentially it's a matter about perspective...谁是主角?

这是由叙事结构决定的,在本片即为一班,次要一些的角色则为奇狼丸、富子、肆星、幹等人。

每一个角色死去的时候,观众的心中都难免为之惋惜,我本人在瞬自杀的时候已十分不能相信情节是这样发展的,在肆星大神就那样简单死去的时候更感到”そんな!!

”,而在奇狼丸大人做出那伟大的自我牺牲时候更加是“いやだ!!

”——确实感人,说真的,角色这样的死法并不新鲜,可是仍然好感动,尤其是因为之前我作为观众还因为幹、早季对他的怀疑而怀疑过他,这仿佛是在讽刺我说,他只能用就义证明他的正直了么?

相反的,从妖鼠第一次出场开始,我就整个没多少好感过,甚至有时还会想,怎么又是妖鼠。

回想起来,当斯奎拉差点被女王吃掉时,我并没感觉任何痛痒,死掉一些个妖鼠小兵也感觉十分无所谓。

这就是由于视角的原因。

直到看完全片,才深切的感受到,斯奎拉真乃英雄,他在受审判时发出的呐喊“我叫斯奎拉,我是人类,我们是平等的,总有人会继承我的意志”振聋发聩,至今回响在耳边。

妖鼠实则为不具备咒力的人类添加老鼠基因改造而来,这是在全片的最后几分钟才给出的信息,叙事技巧之高明,不得拜服!

假设本片的设定为:妖鼠为人类,遭到奴役,而人类为更为智能的由人类和某种动物混合基因而成的丑陋生物,恐怕我们就会从一开始就把斯奎拉视作大英雄了。

若是这样的设定,那么“人类”集团中就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服从高等丑陋生物,用劳役换取和平,共同繁荣发展,代表人物为奇狼丸,一种是革命,推翻暴政并建立人类自己的民主政权,代表人物为斯奎拉,那么当奇狼丸在最后一刻仍然只是为了本部族的利益而不是全人类的利益舍身就义挽救了丑陋的统治人类的高等生物的政权,恐怕他就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徒角色,观者无不弃之。

更直观点说,假设《来自新世界》的妖鼠是《大剑》里的人类,而人类则是《大剑》里吃人的妖魔,人类只要答应服从妖魔为之劳役就能换取和平,但妖魔若是不高兴了随时可以吃掉几个人类灭掉几个族群,你愿意么?

其实,即便没有妖鼠乃是不具咒力之人类转化而来这一设定,斯奎拉的英雄形象仍然成立。

他是全片中唯一一个坚定自我,从不迷惑,为了大义牺牲小义具备真正的统治者资质的角色。

女王的暴政是不可否认的,他带领部下推翻女王的统治,建立议会,合并其他部落,其结果纵观全局是极为可观的:他的部落在极短时间内就初具社会分工的规模和民主结构,不仅生产力进步显著,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也得到保障,对于这样一个结果,我们有什么理由反对?

奇狼丸虽然在最终选择站在人类一边,但是作为妖鼠他并不是对人类毫无反感,如果他在东京找到对抗人类的武器的话,他也早就革命了,因而他和斯奎拉的区别并不是两者立场不同,而是斯奎拉更趋理想主义并为之倾其一生,奇狼丸更偏妥协现实而选择明哲保身。

说来讽刺,全片的结局在叙事上看似是男主女主的行动导致,其实细细品之,其真实情况为仅系奇狼丸之一举,他在最后关头所做的选择,完全直接的决定了全人类的命运:若是他站在本种族即妖鼠一方,那么可以想见的结局是,恶鬼杀死早季和觉,妖鼠捕获更多的人类婴儿培育新的恶鬼进而征服全世界,斯奎拉按照他的理念建设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而像本片所交代,奇狼丸选择站在人类这边,则可以想象假以他日,斯奎拉及其伙同部落遭灭绝,包括奇狼丸部族在内的少数妖鼠部族得以苟存,在奴役中与人类社会长期共存,并且由于此次事件,人类必然对妖鼠加以更大的防范,将来革命无疑更加困难重重。

如上两个结局不过仅系奇狼丸之一举,在他作出决定的时候,对于将来时局的走势,他该是心知肚明的,然而他仍然选择了人类一方,为什么?

因为他不愿意看到女王亦即他的母亲被推翻,亦即他不愿意民主代替专制。

如上结论在本片华美的包装下很难看出,然则其实质真正为此。

斯奎拉称呼奇狼丸为守旧的老爷子,这是准确恰当的,斯奎拉和奇狼丸虽然作为同族对人类有着相同的厌恶之心,然则对于妖鼠的社会结构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斯奎拉相信民主及技术的力量,认为妖鼠社会要延续必然推翻旧有的制度,而奇狼丸却相信母亲亦即女王的无上尊贵,用我们人类的话说,就是伦理。

说到这里,是不是有点似曾相似的感觉?

Now I'm going to say something very daring... 若我可以做一个不太合适的类比的话,我认为斯奎拉就有些像清末时候的维新派,而奇狼丸则类似当时的守旧派,而人类就类型当时的西方侵略者。

封建时代尤其明清时候的中国,伦理道德已经由最初的活泼生动温情脉脉的面目变为即为刻板严苛的条条框框。

奇狼丸说,他如何也不想看见母亲死去——这是在说,如果在斯奎拉的民主制度下,女王必然会糟软禁成为生殖工具,这是他不能接受的,他宁愿妖鼠做人类的奴隶,女王仍然是女王,也不愿意妖鼠取代人类,女王不再是女王。

我们不妨将片中的“女王”理解为一个symbol,象征着专制制度,放到我们的社会中,即为皇室的下台,或是像日本那样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或是废为庶民,或是像法国那样——皇帝皇后直接被大革命推上断头台……清末的中国人其实做了和奇狼丸一样的选择,对旧制度的维护使得维新派没有能够施展其政治抱负,就像本片中的斯奎拉没有机会建立他理想中的社会。

我们不会知道,假设斯奎拉有这样的机会,他建设的社会是否会比现有的社会更美好,我们也不会知道,经历过这场教训,早季带领的新人类社会是否也会变得更美好,这一切只能猜测,然则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斯奎拉输了,这就成立了他不容辩解的罪过。

最后想说的是,虽然我个人更喜欢理想主义的理性革命家斯奎拉,奇狼丸认可专制并在更强大的力量面前妥协也并无何错,还是那句话,一切决定于视角。

只是讽刺的是,片中人类之所以酿成灾祸乃出于其自身原因种种,得救全赖他们一径鄙夷的下等生物妖鼠之义举,而该下等生物实乃人类中的弱者化之,而该下等生物之所以又选择弃本族而从人类乃源于其内部之政见不同。

只能说,人類、なんて複雑な生き物だ!

まるで、悪循環のように……

 3 ) 速記要點: 現代寡頭制和自由社會的雙重兩難困境

較PP更古風更科幻 然探究問題極大程度相通卻又實然更深一層。

上半段只以為僅僅系批專制的倫理協會 通過愧死激制、記憶及基因改寫 監控人類自由的意識咒力(意識類似巫術和魔法 幾乎能為所欲為 殺人也就成為便利)的行為 其中深刻波及少兒犯罪及犯罪動機的探究: 每個人 尤其是17歲之前的孩子 都最有可能變成行走的炸彈 因他們對自己的潛意識缺乏控制力 從而發生暴走 於是乎 論密集監控社會的反人道性 凡是逾越完人學校評估中穩定的意識狀態值的孩子 都會被怪化貓處理掉 即使這些孩子未必一定成為罪犯 如真理亞精闢指出 一個對犯罪可能畏懼過度的社會 其實質 是畏懼新生代 一切社會評價標準其實都是倫理協會建造出來用以監控孩童的。

然至下半段 早季和覺放走的自由人真理亞和守的後代 釀成大禍 常年來為人類所奴役的鼠妖把二人的自由的結晶培養成缺乏人類愧死機制的“惡鬼” 并快速學習了一切的人類知識 一個維穩的人類社會 對這種能夠超越倫理束縛的存有及具有真正攻擊性的智慧生物 束手無策 任憑宰割 早季和覺的人道主義青春時代終於過去: 集權社會其實是合理的——至此探討方向和結構都和PP殊途同歸——不同的是 鼠妖這一存有并不被認同為人類的範疇 罪犯本身是屬人的 這就比PP更進深刻地開始討論 關於到底何為<人>的>犯罪行為或動機>的問題 EP25道破天機 其實鼠妖本來就是一群被硬改組基因 變成怪物的古人 這群古人最大的“錯誤”就在於沒令意識具有咒力 結果現代人“多此一舉”亦是必須通過愧死機制控制咒力使用的自由度 但另一方面反倒把那些真正人畜無害的自己的列祖列宗們改成了有智慧的奴隸 把鼠的基因加在人身上 說白了就是拿類似“外貌協會”式的直觀觀念 區分了人類和怪物 主人和奴隸 這樣 鼠妖們的逆襲便顯得無可厚非 其存有本身幾乎完全可作為捍衛人道主義及人權的真正基礎論據 一個建立在自毀基礎上的人類社會 必然以消滅危險同類或欺負弱勢群體的方式來維持自體 而這樣一個社會的人權和審判權 到底又立足于何物之上呢?

最近鉛筆社暴走 到處一片烏煙瘴氣的奧派大戰凱恩斯 自由派筆下的羅爾斯 腦殘桑德爾 天真半殘麥金泰爾 都離自新世界涉及的問題有些遠 故沒法像PP那樣借用大量的政哲人物 這更多是未來主義式的問題 但我總覺得思考未來人一點都不中二 現實是 很多人已經不能被實人滿足了 早晚的事...記得幼時看<狼雨>這類動畫 足夠自個兒抑鬱一周 最受不了看小動物死掉 雖然在立場上反對腦殘動物保護主義 但真心同情和理解這群貨 多年以來腦中就有這樣的素材: 某魔法蘿莉同樣充滿靈氣和人性的魔犬 為保護她和她的隊友而死 但不同一般套路的是 魔法蘿莉最後卻腹黑地自己變成了BOSS 質問習慣了動物 NPC為自己領便當的主角們 爲什麽你們不死 應該死的是你們 現在想想 這已經暗合了魔法少女的基本構思. 後來長大了 有了更具體的經歷 常質問作惡者如我 爲什麽沒死 我周圍的無辜者卻都遭遇不幸 比如我的貓 比如很多事很多人 再後來 也換位的參與扮演了被波及的對象 反復承擔自相情願的善行換來的諸惡回報...這真是個謎 沒必要空虛地去解釋它. 雖然宿命里不像早季那麼有福氣 畢竟最後還有個覺留下了 但也誓言為實現理想 學會拿眾生作月光的階梯 從時柱來看 吊詭 即便逆天成功后仍舊青燈古佛般衰運婚姻的人 兒女居然都是大才之器: 娃兒們比他們娘親還要再奇葩是嗎...真心有點隔靴搔癢的矛盾起來了呢呢 但始終沒法像早季和覺那麼自信 關於“這個社會會好嗎”的問題 我的答案 不好意思 在此真心支持摩尼教式的創世觀 對 我就是幻影論者 麻煩來個雷劈 來個痛快...抱頭懺悔 多少還有點左傾殘餘 鑒於自己人生的困難級別 真心覺得傳宗接代是間不道德的 侵犯人權的事——想來最近常和娘吵起這些瑣事 在她包括很多人眼裡 我這離經叛道的宅男其實就是個寄生蟲 從小受著家裡罩護 其實 日益發現 就是因為受了太多有形的庇護 不知怎麼 母上家族 母上也罷 卻在心靈方面跟自己幾乎沒什麽交集 尤其在自己靈魂中的前世知識日益覺醒之後 結果造成了在精神生活上 完全是自我覺醒和自我教化的結果 而且因之對姿勢有一種變態的貪婪 乃在於我生活的環境離我靈魂里真正需要的東西保持著常年的最近的最遠間距 且無時無刻不生活在無姓的感覺中 總覺得需要填補一切我不知道的東西 拿來取代這種從血脈到心靈上的空虛 我才是那種人吶 不論填補多少姿勢 我總覺的自己空一半 然後繼續補 由此無限化 哎 有時因為這個 真.心.要.發.瘋.了. 但就因為做事超過了適度的分寸 本身逾越了社會的這套評估標準 故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異端 異端到連隊友都會不時給自己補刀的程度 人們 甚至 親友 愈是不看好我 我執念愈強 愈是想逆天 對姿勢和能力的飢渴愈嚴重 然後呢 日益僭越社會對姿勢的權威評價標準 日益離經叛道 而且 自我教化和自我引導的杯具後果是 別說我的靈魂缺乏第三方支持 就是第二者都空缺 這種不安全感 以及 由於不受到他人和親友理解的巨大恐懼 也都會同時加劇自己對姿勢和能力的日益變態和強烈的野望 以上大概就是一個擁有自由精神的昂揚的人 像團長大人那樣 爲什麽其實一定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之一 現實的走向也是 黑化 就這樣 沒阿虛 沒長門 春日的消失 魔法少女式故事的開始. 哲人好裝掰 我終於明白他們裝的多難受了 這群魂淡——不知道好孩子的標準是什麽 我只知道要是拿出人類共性的形而上學理想來扣 那我的孩子們一定會生活的極為不幸 很可能更甚於我 而這是一種用絕望來生存的人生 缺乏理解 鼓勵 支持 關懷 愛 缺乏一切可能是這樣一個人最需要的東西 換來的是 被動 悖論 堅韌 從絕望中榨取最靠譜和長久的生命力和靈感 以及常年在期許之善與回應之惡的不平衡中的自我折磨——好吧 現在立場上也反對上述這類腦殘左式的憂思 但真心理解和同情這種觀點的心理動機. 再後來 這個後來延續到今天 擁有了一個此生不換的中二內核 希望自己能永遠活下去 不經受遺忘業力的罪業加深的怪圈 代替本該降生的我的孩子們 無窮無盡地贖罪下去 吸收和生產無限的歷史 根兒上來說 我容忍不了任何東西消失 包括非人之物。

From the new world

 4 ) 今年追完最不能理解的一部动画

1.画质魔幻每集不一样,这个可以忍。

2.动画叙事线不清楚,主线bug,妈妈既然知道消灭恶魔的方法为什么一早不告知,男主奶奶两百多岁了也没设立一个防御系统,明明恶魔是不可以消灭的最后来了个可消灭的药粉,之前干嘛去了,为了突出女主剧情线而强行安插的吗?

3.女主智商经常莫名跳跃,这个也认了4.那么多强大的人类都看不出真理亚的女儿不是恶魔,就连最强肆星也没看出来?

5.如果真理亚的女儿不是恶魔,而是业魔,那瞬成为业魔时导致那么多人死去,(包括双亲),为什么没有发动愧死机制?

真理亚的女儿就发动了?

6、如果真理亚的女儿只是普通的咒力者,怎么可能没人可以打败她,刚出现时还非得渲染成一团黑气?

另外她不是打败了大黄蜂军团吗,怎么那个时候没有发动愧死机制???

最后女主却想到了个利用愧死机制打败她的方法?

7.最后女主又是凭什么把自己做错的事让奇狼丸承担去死的后果,还能心安理得到这种程度,最后还要在野狐丸那里表现一下女主的大爱。

 5 ) 政治暗喻

会咒力的新人类类似从天而降的蛮族武士,普通人类相比之下沦为末人,遭到屠杀。

愧死机制的产生,等于蛮族主动放弃战争权利,在弱小的多数面前失去优势。

但统治必须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有力量差距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于是化鼠产生,对应更加孱弱的贱民。

因为对手降级,蛮族本身也降级,成为内卷化社会的一个发展元素,后代也会慢慢和贱民靠近。

“消失的孩子们”是本作的核心,也暗指东亚农业社会最常见的问题:内卷化。

该世界没有可供殖民的新边疆,八丁标就是“边界”的暗喻,内卷化与新世界的人类形影相随,集中地体现在村子里的大人对于儿童的极度恐惧,随意生杀,父母除了情感上的不舍以外,并不认为这是一件错事。

实际上,除非有全新的土地可供冒险、殖民,勇敢、好奇、团结的精神和高生育率才有价值,而对于内卷化社会而言,这些精神和生育率无疑是最可怕的毒药,因为这些东西是开拓性的,对追求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社会而言是一种破坏。

内卷化社会最好的人类就是像女主角一样的,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够冷静下来,回到原地。

而具有探索精神的孩子会最先被淘汰,比如瞬,极高的天资必定伴随极高的好奇心和满足好奇心的能力,最后因为过度的压抑自我毁灭。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社会是逆向淘汰的,留下来的永远是平庸、迟钝、孱弱之辈,自私自利,生育欲望低,牺牲将来满足现在。

社会的整体水平会越来越低,直到下一批蛮族到来。

这样的社会也常常爆发大洪水式的鸽鸣。

割鸣有两种,贱民式的人数多、战斗人员消耗大的割鸣和恶鬼式的人少、战斗人员消耗少的割鸣。

前者就是村子里的人要抹杀无咒力者的原因;后者的恶鬼其实对应现实历史中,农业社会偶尔会出现的更有活力、崇尚战争的“变种人”,只适合做殖民开疆拓土,力量才能够正确地引导、发泄出来。

他们在自己循规蹈矩的家乡会是悍匪一样的存在,满脑子血腥暴力。

这类人如果生在农业社会,受到的排挤和压力很大,力量没有合理的引导渠道,最终会爆发,少数战胜多数。

可以说,本作品里着重描写的化鼠-边缘人割鸣是以上两种鸽鸣的结合体。

主流人对边缘人的残酷迫害使得边缘人出走(守和真理亚),力量被更具有社会经验,即更懂得残酷世界法则的贱民领袖利用,以此重创腐朽的主流社会。

最后的胜利也有其隐喻:没有认同感的边缘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认同身份(化鼠),然而却被自己的血缘身份(会咒术的人)拖累,下意识地作出了和先辈相同的选择(愧死)而死去。

少数精英离去后,群众大军不堪一击,迅速溃败。

人口大减反而减小内卷化压力,过去的沉重遗产(图书馆)抛弃,新的族群轻装上阵,重新生活。

然而这是否会是一个新的恐怖轮回的开端,谁也不知道。

 6 ) 斯奎拉,让人难以忘怀,难以释怀

先引用早季的话“斯奎拉,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吗?

我们当时被土蜘蛛抓住,然后想办法逃了出来,结果又碰到了化鼠,当时我们想这回我们肯定完蛋了,但我们碰到的正好是你,你穿着威风的盔甲,用非常流利的语言向我们搭话,我听到你说话时好安心,我们还一起乘着夜色逃离过奇狼丸的追踪呢,【那时你其实是和奇狼丸串通一气的吧?】真是个让人信不过的家伙呢”完结之际,看着站在死去的小真里亚身边的你,那种感觉,难以名状呢。

我并不想嘲笑你,哪怕你功亏一篑我并不想指责你,哪怕你害死了数以十万计的同胞,哪怕你用我们不知的手段害死了真理亚和守,还将他们的孩子变成了杀戮机器但我更不想同情你,因为你选错了方式,改变,并不是靠一场战争就能换来的。

当你得到小真里亚的时候,聪明如你,肯定早开始策划对【神】的反击了吧?

没错,当你第一次接触早季和觉的时候,你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种族存活的希望,看到了反击土蜘蛛部族的曙光,但是你最终看到的,却是【神】并非万能,你从此明白了神的局限,明白了他们也会被战胜。

最后得到大黄蜂部族的救援,让你松了口气吧,当时的你,被早季介绍给小伙伴时还那么青涩,甚至有一瞬间产生过可爱的念头呢,不过正如早季后面的猜测一般,你恐怕那时候就跟奇狼丸串通一气了吧,不然为何早季和觉刚离开部落你就跟上,刚从河边分开,水上的大军就尾随而至。

虽然奇狼丸有情有义,想必也第一次让你明白反抗神的旨意,也并不一定会被制裁吧。

拟衰白是你走向迷途的导航,奇狼丸曾经得到过,并获取了旧东京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知识,但是他失败了,折损了部下,依然一无所获。

你收集到了更多的拟衰白,获取了这样那样的知识,你先在内部发起了革命,推翻了女王的专制,却是那么残忍的改造了自己的母亲,但是我们知道你别无他法,因为被扭曲的你们只能靠她来延续种族,当时没有更好的办法。

你成立了自己为首的内阁,号召民主平等,兴建工业,冶炼钢铁,制造枪械,说起来当时被你吓了一跳呢。

看着你带领自己的部族过的越来越好,本应欣慰,但是为何你要那么着急呢,真理亚和守的出逃,你肯定在外出了不少力吧,我们都知道你肯定收到过村子的通告,对这二人一旦发现就地格杀,但是你也有你自己的小算盘,正面战斗必败无疑,你就用神之下仆的身份去讨好接近,说起来还不知你是如何害死他们二人的,不过一定很残忍吧,在孩子出生到还未认知世界,应该不会超过2岁,根据伦理委员会的说法,真理亚他们外逃后约2年,送回了守的尸骨,第3年送回了真理亚的尸骨。

想必这一年,真理亚过的很痛苦吧。

每当想到这里,我就无法原谅你,这是仅仅带着个人色彩的憎恨,你确实,让人无法释怀啊。

通过拟衰白提供的历史,以及我们的猜测,虽然不知你得到的知识具体会不会更多,但是早季一行人捕获的筑波分馆拟衰白让我们明白了这千年来终是鲜血染红的历史,你或许得到了自己这个种族起源的知识,明白了自己和族人本就是人类,被那些拥有咒力的人迫害、奴役,尽管神栖66町的人们已经对你们尽量民主不加太多干涉,但是这改变不了阶级对立的事实,你们依然是主人手里充当杂役的奴隶,你们的性命依然会因为主人的心情变化而随时如风中烛火般岌岌可危。

所以你不甘,所以你愤慨,所以你选择了抗争。

你可以不顾昔年的救族之恩,屠杀与你政见不合的大黄蜂部族你可以不顾早季和觉的救命之恩,诱杀了他们的朋友真理亚和守,将他们的孩子变成杀戮机器你甚至可以不顾母亲的生育之恩,用手术改造了母亲,让它从此成为仅仅有生育功能的道具但是你是否想过你反抗的不仅是神栖66町,而是整个新人类,是两个阶级的完全对立要完成这个目标,你用种族的大义,让部下舍生忘死,为了击杀拥有最强咒力的肆星和风光,多少化鼠化为尘土,但是你成功了;为了获得更多的婴儿培育成新的战争机器,你袭击了幼托所,你依然成功了;为了尽可能的歼灭聚集的人群,你用毒烟、自爆化鼠、甚至化妆为人的部下发动袭击,你近乎成功;为了阻止早季一行人找到对抗你的王牌——可以杀死小真里亚的武器,你不远千里追踪到旧东京,亲自指挥督战,一度将她们逼入绝境,可惜功亏一篑。

你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早季,更不是因为那早季脑海里似有似无的瞬,而是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

革命就会有牺牲,你明白这一点,所以你让你的部下用牺牲换来了无数可观的胜利,但是你忘了,任何革命,都不是单靠革命者一方就能彻底获得胜利。

对手是新人类,是仅靠一人就能将你们近乎灭族的存在,你的王牌只有一个,那就是小真里亚,这样的赌博,不得不说是孤注一掷,你太过心急了。

正如刚完结时有吧友所言,在夺走那些婴儿后你就应该收手,能隐忍十年,再忍十年何妨?

你的所作所为,或许是在解放自己的种族,但又何尝不是在成就自己的霸权呢?

对异己者即是毁灭,哪怕是对你有恩的大黄蜂部族,对弱小者压榨利用,让小部族成为挡箭牌来掩盖自己的野心,对村子里的当权者花言巧语,甚至污蔑同胞。

你做了太多人尽可诛的事,说起来,就算你战胜了村子,你也会死在某个伙伴的匕首之下吧。

说了那么多,其实最后看到你被早季送走时,只来得及说一句【一路走好】千言万语,不过虚诞。

斯奎拉,你生错了年代,你的聪明才智,若在古时战国,说不定能为一世枭雄但是谢谢你出生在这个世界,谢谢你所做的一切,让那些墨守先人成规,不敢做出改变的新人类,开始有了改变,让这个扭曲的安定世界的未来,有了一丝曙光。

让我们这些看客,多了一丝沉默。

 7 ) 看了第二话,有点失望……

原著里花了不少篇幅描写的运球比赛,被拍成这种不上不下的样子;然后在使用咒力的时候还要摆手势的吗……以下为例行剧透时间。

1. 《自新世界》的乐曲响起的时候,小孩子都必须及时回家。

2. 一班的五个人全名:渡边早季(主人公,顺发)、青沼瞬(顺发)、朝比奈觉(乱发)、秋月真理亚(红发)、押井守……不对,是伊东守(卷发)。

最聪明的是瞬,觉也不错。

3. 运球比赛是给每班下发一定量的粘土,由各班做成各种模样并加以陶化(但是动画片里居然画出青花瓷的效果,囧);如果中途有损伤,可以向班主任申请更换同等重量的粘土。

不过因为陶化过程中会失去大量水分(=重量),所以换来的粘土实际要比原来少很多。

4. 另外运球比赛的场地画得太假了。

在这种场地下,早季最后那个隐藏洞口的计策根本就是扯淡了。

5. 补充第一集里提到的妙法农场。

那个农场是小町主要的粮食产地,同时也是各种基因实验的基地。

里面的七彩蚕、袋牛等都是基因改造的产物。

另外早季刚进完人学校的时候提到自己后面还有人没毕业,结果大家都做茫然状,这是因为那个社会的禁忌之一就是禁止提及“不存在的人”。

6. 最后,片头的大欢喜帝,下一集出场的拟蓑白(恶魔蓑白)可能还会说,不过这里先剧透一段黑暗系原文吧:《神圣樱花王朝研究》这本书中引用了史前文明的历史学家J.E.阿克顿的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控制了奴隶王朝的PK能力者们,史无前例地拥有近乎于神的绝对权力,但这份权力的代价却也大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每个帝王死后,都会根据生前的业绩定一个谥号,与此同时,一般民众间也会有恶谥流传下来。

第五代皇帝、大欢喜帝即位时,有民众的欢呼与喝彩三日三夜不绝的记载。

起先人们一般认为这是单纯的夸张表现,但后来的调查发现这一记载乃是事实。

因为最先停止拍手的一百人,都被大欢喜帝当做庆典的活供用PK点燃,烧成黑炭的躯体更成了王宫的装饰。

民众们从这时候起便给大欢喜帝奉上了阿鼻叫唤王的恶谥。

第十三代爱怜帝,以酸鼻女王的恶谥为人所知。

对于稍有不合己意的人,每天早上都会用无比残酷的方法公开处刑,她对这种事感到无比欢喜。

因此,当时在宫中劳作的宫人之中产生了一种整日绝食不吃东西的习惯,就是为了不让自己呕吐。

……第三十三代皇帝宽恕帝,在生前就被奉上豺狼王的异名,这个名字后来变成他的恶谥。

因为每当他心血来潮外出散步之后,街道上便会堆满惨不忍睹的尸体,残肢断臂像是被飞禽走兽啃得乱七八糟。

宽恕帝喜欢以巨大的兽颚作为PK图像活活吞噬人类的四肢,不过据传其中一部分尸体上也残留有宽恕帝自身的齿痕。

……宽恕帝的儿子,第三十四代皇帝醇德帝,死后被称为外道王。

在他十二岁的时候,把躺在长椅上小寐的父亲宽恕帝的首级活生生扯下来喂狗,这件事其实颇得当时民众的赞赏,但之后在醇德帝心中显现的却是害怕自己也会被杀的恐惧。

因此,醇德帝在自己的幼弟、堂兄弟、包括自己的孩子们长大一点之后,便将他们逐一杀死,把尸体喂给沙蚕或者海蛆去吃。

但是,随着具有PK能力的继承者数量越来越少,醇德帝的权力基础出现了新的危机。

无PK能力的一般民众多次尝试刺杀醇德帝,其结果是醇德帝产生了异常的嗜好,喜欢将人活生生喂给低等动物。

……第六十四代皇帝圣施帝,从即位很久之前开始便有鸱鸺女王的恶名。

她倾心于奇怪的神秘主义,创造出怪物一般的鸱鸺(猫头鹰)图像,在满月的夜晚攫取妊娠的女性,割开她们的肚皮,取出胎儿串在签上,奉于祭祀异端神明的祭坛。

她将之视为自身的使命。

 8 ) 我喜欢这种玄学的设定,但不认为这个故事写的好

整个故事的人物事件都像是在为作者的设定服务,与作者想表达的政治主题不相关的,闭口不谈,很少有生活化的内容,比如主角们从没在餐馆吃过饭,没有与社会有关的娱乐活动,除了为化鼠造反提供好时机的夏日祭。

很多内容是在需要时才出现,而不是穿插在生活的细节里。

这就显得很刻意、生硬。

这个故事每集都能找到bug:女主知道欧亚大陆(这个知识已经很大了,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的时候,陈独秀才第一次知道中国并不是全世界,在中国之外还有别的国家),说明他们有地理知识,那么这种知识从何而来,图书馆?

如果是图书馆,那为什么片中的人类那么没有思考能力?。

如果说智慧只掌握在少数人类手里,那么有脑子的人类也太少了,基本就富子小姐有。

比如在审问野狐丸时,逻辑的推理上,两个男的思考程度如同弱智一般。

以这种智商,不知人类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只是因为比普通化鼠聪明一点点?

再比如觉在女主提出问题的时候,就表现出拒绝思考。

这像是作者想的不够深,而使出的障眼法,觉好歹是在允许思考的实验班。

知道化鼠有智商,还不把游离在人类活动区域外的图书馆清掉。

类似的bug有很多。

因为整个世界观很大,想的不够细就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大护法》的故事就是在一个小地方开展,反而不用花太多笔墨在圆世界观上。

但不知为什么,个人对这类几乎照搬现实的政治体系,换个皮肤的作品,没什么感觉。

不像《饥饿游戏》、《1984》那样由某些政策延展出来的世界有趣。

在拥有咒力的人类与没有咒力的化鼠之间的对抗描写,也不如《犬屋敷》。

塑造一个严肃的,不一样的世界观,就要有套自圆其说的逻辑。

 9 ) 当我第一眼看到小真理亚(恶鬼)的时候,知道我想起了谁吗?

幼年从父母身边被夺走,被野心家作为工具武器培养,让我们看看这许多与小真理亚命运类似的案例吧~~~1.葫芦娃,七娃

2.天使心,被当作杀手培养的孩子们

3.斩赤红之瞳,被培养成暗杀部队的孩子

4.魔神坛斗士,从小被阿罗醐掳到妖邪界的迦游逻

5.中华小当家,黑暗料理界掳去的孩子

这和斯奎拉的手段是不是如出一辙~~~会用这种手段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这段话很好道明了小真理亚的悲哀之处~~

一切都是战术,为了胜利就要不择手段?

犹如阳光与阴影,这才是正确的待人之道同样面临战争,有些人就做到了坚守底线

先听听某位“大豪杰”之前是怎么标榜自己的

接下来,再看看这位大豪杰实际上是怎么做的,对照他之前数落奇狼丸的那番话,真是分外讽刺

引用原著一下吧。

不得不佩服原作者的巧思:「它是权势薰心的怪物,失去我等为鼠窝而生的种族本能,藉民主主义之名散播危险思想,掌握所有权力,企图成为独裁者。

」   奇狼丸似乎怒不可遏,语带野兽般的咆哮,但又怕被敌军听见,赶紧克制下来。

  「我等虽然长久以来受到人类奴役,却也获准拥有独自的文化与传统习俗,若野狐丸建立霸权,我等一族将走上绝路。

生母遭受额叶切除手术化为奴隶,我绝对不接受如此社会的到来!

」   我想起在盐屋虻鼠窝见到「畜舍」的悲惨光景,第一次对奇狼丸感到跨种族的共鸣。

 10 ) 《来自新世界》——现实的伪违和感矛盾与故事性考察

《来自新世界》——社会形态的设定作者用欢快的青春人设来讲述一个无比沉重和引人深思的故事,这种反差给人一种诡异却并不矛盾的感受。

故事完整度极高,层次感很强,用角色的年龄和感情变化做剧情的分层,(分别是12、14、26、36岁的年龄发生的不同故事多线汇集),起承转合的跨度虽然大但是令人耳目一新。

整部作品笼罩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而氛围的关键源于背景音乐(包括ed)和故事设定。

作品构想了人类一千年后的世界,不过作品内没有设计未来式的科技化与智能化产物,刻画的是古代服饰、建筑甚至宗教佛教的设定;作者也没有着力于“科技”的展示,而是细致地描写了社会的形态与构成,社会形态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和趋向以及人们的思想观。

这些与一般的科幻作品截然相反的设定令人耳目一新。

为了消除社会隐患而设计的教学制度,既像原始社会又像共产社会的组织形态,这里参考奥威尔的《1984》和《动物农场》。

农场被抹消的历史记录,带有反智主义或者愚民政策的文化观念,使得这些极富冲击力的设定给人一种违和感,要处理好这种摩擦与违和需要依靠人物感情的演变和剧情的慢慢渗透。

虽然观感上很奇怪,但从任何角度来看,千年后的这个社会都是我们理想中乌托邦的范本:生产力极高;没有货币,居民通过天赋和兴趣进行义务劳动;每个成年人在能力和道德上都非常优秀;权力分立,社会作风民主,就差科技智能化方便生活了。

然而这个社会的形成却建立在无数的血雨腥风之上,且不说所谓历史记录的真空期,单单主人公成长过程中,受到愚民教育;姐妹和朋友丽子被作为“隐患”而除去,自身被抹去记忆;违反规则便面临被剥夺咒力被处死的险境;直到17岁都不具有人权。

成年人艰难地将天生的人改造成为社会的人。

伦理委员会的主席富子说每个人都是一颗核弹,生理上的改造,教化上的洗脑,并且在经历了不知多少屠戮与死亡后,社会才艰难地维持了平衡。

文明可憎可怜可鄙,作者用力扯开所谓文明的表象直入社会形态的核心。

相信在此之后环顾周围的一切,观众看到的都将是日常下沾满血的实质。

《来自新世界》——咒力的设定咒力的存在:咒力是自新世界观的基础,可以说自新的所有情节展开的合理性都是在咒力存在这个先验的大前提之下的。

那么咒力这个假设,是一种虚幻的臆想吗,或者是对未来的预言?

在我看来是都不是,自然,幻想人类未来真的会诞生超能力确实是荒诞的,但咒力这种设定,事实上是对个人掌握的破坏力的增长的担忧和对破坏成本的不断下降的恐惧。

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攻击溢出的时代,一个古人,提刀上街顶多能砍死一两个人。

而一个训练有素的枪手,可以用枪击杀数十人。

劫持一架飞机撞击摩天大楼可以杀死数千人,如果能搞到核武器可以轻松杀死上百万人,有生物武器甚至可以毁灭人类。

这是现代,可以预见的未来,破坏成本又会降低到什么程度呢?

这和咒力事实上是同一回事。

其结果是,单一个体反社会和去社会化之后造成的风险越来越高,任何一个没有受到社会规则约束的个体都是极端危险,祸患无穷的。

《来自新世界》——作品的故事性这部作品的原著是小说,我看的是动画,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画面。

主角们理所当然地被设定为人类的外貌,而化鼠是完全的异类而且不符合人类的审美感,人类向来不喜欢丑陋的生物,这是人类进化学的一环。

并且化鼠作为一直以来的配角(论外观设定的和叙事人称的重要性),无论剧中人物或是观众读者均已习惯了旁观视角,这种旁观视角带来的是冷漠。

最后的时刻作者此时忽然将镜头对准了化鼠的社会构成与生存实态,观众读者从作品的一开始在脑海中搭建相对陌生的千年后人类社会形态,而此时却意外的发现化鼠只是转变了外貌和身体结构的我们,即现代人。

更是实际上将人类放在了被吿席上,让人类认清自己我。

  此时反身看主人公们所在的社会,不免生出更深的怀疑。

而对于这个社会形成的构思,是本作的最高点。

《来自新世界》——姓氏的隐喻朝比奈这个姓应该是为了引出曾曾祖母,而觉这个名字就显示出了角色的潜能力。

さとる是汉字覺的发音,同时悟的发音也是这个。

意思不是觉得而是察觉,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觉经常被早季以为是哗众取宠的鬼话其实大多都是真的。

最后也是觉察觉出了化鼠的原态构成。

(关于名字,这里多说几句,早季我想不用我说动画里应该讲过,一说明她是早产儿,二说明她是小女儿;瞬这个名字昭示了他的红颜薄命;守的话就是守る,也就是保护守护的意思,守护真理亚;而真理亚,日语发音是玛利亚,也就是圣母的名字。

圣经中说玛利亚夫妇在远方生下耶稣,小说里真理亚和守出走小町,在外生下了小孩,化鼠的救世主。

)小说一开始是早季的写前感受和自我介绍。

而整个逃避外来化鼠追杀、找真理亚与守、化鼠战争、找超能毁灭者的过程中两人一直在一块,同患难的过程应该也是日后结婚的基础之一吧。

但是觉的性格变化中间是出现断层的,其中有强烈的违和感。

12岁郊游逃亡的冷静与之前个性张扬给人一种突然画风转变的感觉,而且动画剧中没有去描写这转变的原因,这是作品的人设漏洞。

顺带题外话一句,早季36岁结婚生小孩是因为要等到社会环境稳定,早季的孩子名字男孩瞬女孩真理亚。

《来自新世界》——恶鬼与业魔社会最可怕的威胁、恶鬼和业魔。

真理亚和守逃跑让委员会很困扰和不安,意外出生的小孩是不可控力,因为有机率变成业魔或则恶鬼。

社会存在的最大的两个威胁,莫过于“恶鬼”和“业魔”。

前者是因为攻击限制缺失和愧死结构缺陷【本因】加之恶魔本身的杀戮欲望【根因】所导致的,恶鬼很好理解,男二瞬成为业魔这里可以来说一下关于潜意识的影响。

人类潜意识中很多都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怎么说呢?

你看了一部警匪片吧,你表意识接受的东西是,这部电影剧情不错,而潜意识吸收的是其中杀人的画面——这时你的潜意识要是爆发难道不就是让你杀人去?

业魔便是基于后面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不好的潜意识泄露,让自身的行为朝恶性发展而且是不可控的。

他是在听了拟蓑白那些血腥的人类历史之后才意识动摇,有了心理暗示,最终激发他心中本来就存在的对町的不信任以及对人类历史的恐惧,最终步入那深邃的黑暗。

《来自新世界》——设定矛盾的伪违和感就剧情而言,鼠人发动战争的原因是揭示一切的原因——历史真相维特根斯坦说过“可以明说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生活中最大的问题往往是不可说的” ,这句话似乎让人感到绝望,这表明了人对跨入智慧的大门设定了很苛刻的条件,某种不可言说,不可复制和人为造就的悟性,剧情中接班人的挑选就表明了这一点,就像挑选合适的种子一样也就是早季和觉,不适应者则被淘汰,唯有在偶发事件中获得某种觉悟的人才能在这个岌岌可危的世界中活下来,这种问题我们也永远不可能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且不说人善于忘记过去,就算牢记历史也不能保证自己就是对的,因为没有知识是一直正确的。

那个王朝和政治阶级统治哪边就是对的,历史是由胜利者改写的,胜利的即正义的。

就像你不会否认你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不正义的,因为这样否定了自身的生存价值和意义。

要么这批人去做恐怖分子,比如Isis

这类社会环境设定会让我们感到不自然是源于某种认知冲突人不可相互用念力攻击——对应现实法律人与鼠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分化阶层鼠人反叛——很有可能是在市场崩溃后发生的妖魔化——不受控制的武力值必须被消灭相恋——青春期问题,与之对应的是能自我调控的成年人真相——总是摧毁你现有价值观和思维形态的存在(既得利益一方永远隐瞒真相的底片)结局令人感到不自然的是,公平与正义没有得到贯彻,这是最后被封印的历史中得到的认知,而上面的很多现实问题都以某种形式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因素展现的大多动漫或者影视作品里,天朝广电甚至有规定,小三不能有好下场。

但在这部剧中,真相注定是见不得光的,新人类如果得知真相,社会结构面临分离崩析的危险。

女主早季得知真相后的哭泣,我感觉不是为了真相,是为了逝去的道德良知,杀了那么多另一种形式存在的人类,竟然没有愧死(真理亚的女儿得知自己杀了鼠人之后可是愧死了)。

她丈夫说的那么句话:化鼠并不是人类,给了她些许慰藉。

《来自新世界》——想象力的延伸思考整部书和动画其实就是早季的回忆录,最后还是用动画结尾那句话来说,想象力改变一切。

想象力一词,在日语中写作【想像力】,假名是“そうぞうりょく”,发音是so u zo u ryo ku意思上和中文既有相同,也有不同。

首先都有这么一个意思“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摘自百度百科】。

但是日语中还有这么一层意思,那就是“体谅和理解”,换成中文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

作者最后想表达的在于人类可以互相理解与包容的发展吧。

欢迎关注豆瓣用户:桐原木月悦读、漫研、考察。

不定期为各位推送的动漫考察栏目和动漫剧评解析,还望各位多多支持~

《来自新世界》短评

不好看,浪费时间,剧情无聊,说是设定,但感觉实际上在胡扯,呜哩哇啦随你想象,看不到一点科幻的影子,感觉自己快睡着了

5分钟前
  • 长恨此身非我有
  • 很差

好久不见的良心大作,在是非善恶的混沌中,每一次成长都令人唏嘘

6分钟前
  • 甘党
  • 力荐

我实在受不了这个了,开头只是觉得作画有点差,到中间的部分已经差到影响剧情了,作为动画制作的水平实在太低劣了。剧情方面,开头感觉挺有创意的,但是,看到bl剧情的时候简直,太囧了,女主还不嫌弃基佬过去表白,真是喂屎的操作啊。并且,大姐你不要一惊一乍的尖叫了吧

7分钟前
  • 宝井惠
  • 很差

动画制作和表现也只表现出了原作小说的6分水平。小说和动画结合看是最好的方式,动画演出分镜真不行,删了太多重要细节,全靠原作水平撑着。但是作为小说的视觉音乐补充的话,气氛渲染还不错。

9分钟前
  • 某循环
  • 还行

实际上用一个很巧妙的方法将人类与化鼠的矛盾给处理了,用人类跟旧人类的冲突掩盖自身内部出现的危机

13分钟前
  • 二叔公
  • 推荐

7/10。曲折晦涩的庞大架构书写了日本近代史:斯奎拉不满上层建筑(软禁皇室),用反殖民旗号和军国主义政体挑战人类,正如日本不满亚洲看门狗的地位挑战西方,早季到东京找寻生化武器(核)摧毁集体玉碎的化鼠,人类残忍的等级分化去奴隶剥夺生命权力、选择性遗忘真相,则是西方种族主义和神道教的结合体。 @2018-01-24 01:54:01

18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23分钟前
  • 福泥
  • 较差

5集弃

24分钟前
  • Hyena
  • 较差

叙事节奏很差

25分钟前
  • Morkrum
  • 较差

世界观挺赞的,但是画风不太喜欢。

30分钟前
  • 怪力比多兽
  • 还行

过家家

33分钟前
  • 江浅
  • 还行

第一话好阴郁,大概可以猜到故事的构架。。。。。

35分钟前
  • 橘枳
  • 还行

看过原著才补番就不觉得厉害了…逃亡的紧张感,战争的血腥,孩子们对楚门的世界的疑惑,世界观被影响被颠覆的过程改编得完全不痛不痒。最后一集尤其不够给力。最糟的是原本是想看看动画弥补一下自己在看书时自己想象力的不足,结果发现动画版的想象力更差劲…

36分钟前
  • 米曹
  • 还行

看不懂 弃

38分钟前
  • Kemuid
  • 还行

刨除“jap anime”这种形态的迟缓发展不说,这个设定和故事是非常有趣的

41分钟前
  • hbr
  • 推荐

轻小说的大部分世界观真是奇妙啊

45分钟前
  • 🌈茶酱
  • 推荐

第一次看以加害者视角写的反乌托邦作品,愧死机制的设定绝了,虽然分镜混乱画面崩坏,但也难掩最后一集带来的震撼!讽刺拉满的政治隐喻

48分钟前
  • 力荐

看人推荐耽美百合番的列单看到了这部番,看了第一集感觉是神秘主义的,向来对这种类型没太大兴趣,然后去看了剧透发现更加不是我的style。此番塑造了BL、百合的CP,然后又制造了BG的结局是什么意思?可能CP不算是这部番的重点,但我真的只是因为这一点而发现了这部番,它的设定让我无语,一话弃。

52分钟前
  • 巧克力可丽饼
  • 还行

刻意营造惊天大秘密把故事说得只言片语,零零碎碎毫无必要故弄玄虚的铺垫实在是不高明,说到底最后故事本身也没有很饱满,讲来讲去还是在讲设定,问题是还一开始就被人猜到了就真的谁蠢谁尴尬。一开始故事很吸引人,过了第5集瞬间一泻千里。可惜了。

54分钟前
  • 电酱水母
  • 还行

bgm s级..剧情s级..一直犹豫4星还是5星,本来就神作了,最后一集还不忘再神一次,唯一得遗憾就是画风崩,崩得我都习惯了,但这片子真心节奏快,剧情好,论哲理,讲人性,很棒!

58分钟前
  • 为什么会是我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