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小丑》食用风味更佳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飞猫鱼电影”,微信号:FMYmovie)最近,一部名为《我的拳王男友》的电影悄然上映。
影片本身没什么议论点,舆论的焦点在于它的导演——杜琪峰。
对,你没看错,就是创立了在香港电影界地位极高的团队银河映像的“香港警匪片教父”杜琪峰。
《我的拳王男友》也“有幸”被定义为“杜琪峰有史以来最差作品”。
不过,也有些自媒体为这部电影抱不平,说影片其实还有老杜当年的《柔道龙虎榜》的几分神韵。
那么,这部被拿来和《我的拳王男友》比较的杜琪峰前作,究竟是什么样的电影呢?
其实这部于2004年上映的《柔道龙虎榜》在杜琪峰的作品履历中,也不是成绩特别好的作品。
影片以当时还算热门的柔道为题材,在当年最火热的暑期档上映,有古天乐、郭富城和还没当“春嫂”的应采儿担任主角,都带不了喜人的票房收入;市面评价平平,甚至不如杜琪峰自己早一个月推出的《大事件》;除了第41届金马奖的最佳原创剧本,基本上在颁奖季颗粒无收。
然而,即使是这么一部杜琪峰光彩最黯淡的一部,也因为其独特的价值,使它依旧是一部耐看的佳作。
《柔道龙虎榜》最独特的点不在于文本,因为从文本大纲上看,它完全可以打磨为一部符合主流市场审美的热血励志片,给日本人拍大概就是《百元之恋》《恋爱回旋》这样的电影,而台湾人也拍过类似主题的《翻滚吧阿信》。
但杜琪峰的编剧团队并不局限于编一个颓废者崛起的故事。
在《柔道龙虎榜》中,颓废者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视角存在着,影片对后97时代香港整体的一蹶不振在这个视角下展现。
开篇描述的柔道高手夜间修炼、白天街市忙于发传单的落差就是最好注脚。
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原本的“咸鱼翻身”套路便多了一个前缀,就成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香港的咸鱼如何翻身”。
叙事视角的转变就这么为《柔道龙虎榜》带来了第一层特色。
第二层特色是杜琪峰的导演风格自带的。
尽管不是拍警匪题材,但杜琪峰还是把江湖气注入《柔道龙虎榜》当中。
之前杜琪峰拍警匪片是拍现代武林纷争,《柔道龙虎榜》亦然。
熙熙攘攘的都市全景和寂静的巷道之鲜明对比、烘托孤独感的黑夜、各路鲜活有个性的配角……名义上说是致敬黑泽明处女作《姿三四郎》,气质上却像极了曾经影响了杜琪峰的古龙的代表作《三少爷的剑》。
此外,杜琪峰一贯的黑色幽默在这部电影中依旧没落下,除了在台词上有“饮茶”“逼良为娼”“我做姿三四郎,你做桧桓”等让人会心一笑的梗,酒吧的四桌对话的交叉剪辑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尤为突出。
这么有特色的《柔道龙虎榜》,当然不屑于让颓废的小人物按照套路重返人生巅峰。
世俗成功的概率终归很小,但人总是要生活的。
古天乐饰演的昔日柔道奇才因为遗传性眼疾选择沉沦,应采儿饰演的港漂追寻明星梦却总不得志,那就安排郭富城饰演的柔道发烧友介入其中,通过他的鲶鱼效应激励彼此,让彼此明白人生中除了理想的最高目标,还有很多妙趣横生的地方。
昔日柔道奇才的师傅和徒弟重逢,也不强求其重返道场;道友和他见面,倒也不因为他的沉沦感到鄙夷,反而有意无意地提供帮助——大家都知道在这个不景气的时代,追名逐利已经变得不合时宜了,好好活着才是关键。
随着剧情的发展,古天乐的角色虽然还是摆脱不了眼疾造成的失明,但他也找回了对柔道乃至对生活的希望。
最终他和当今柔道第一高手的草丛对决拍得反高潮,可能也是在凸显这个对决的价值不在于一决高下,而在于主角向对手证明,当年的“柔道小霸王”回来了。
世界并不美好,但心中依然要有阳光——这可能就是杜琪峰想要通过影片,向观众传达的人生态度吧。
当然,为了实现这些独特性,《柔道龙虎榜》在类型元素的呈现上作了太大的牺牲。
各种反常规的情节编排、反高潮的叙事节奏,导致这部电影不能成为可以在大银幕前共同消遣的爆米花娱乐片,而只能成为在小沙龙、小屏幕细细品味的小众佳作。
然而,好在有这一份独特性,让《柔道龙虎榜》在香港电影界还是保留了一席之地。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的拳王男友》真的不配和它比较。
这是一部很神奇的电影。
在开篇最初,我总是处于一种“这到底是在讲个什么鬼”的懵逼状态,心里不由嘀咕:“这怎么会是老杜最喜欢的影片?!"可是情节越推进,越觉得看的很有味道。
原来老杜的镜头下不止有黑帮片里男人的硬朗,剧情片里人性的复杂, 也有励志片里的脉脉的温情。
不得不说,你仍然能从这部电影里多多少少看到杜琪峰的影子,空旷的街道,对交叉道口远景拍摄,打光等等,但是少了那种大开大阖的劲爆场面,却多了很多细腻的笔触在里面。
细品之下会觉得原来很多伏笔与隐喻已经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里埋下,需要你仔细的看仔细的品才能发现。
电影的配乐为电影增色不少,两处奔跑的镜头,音乐适时响起,却总能触动到你心里的最柔软的地方。
其实故事的题材不能算多么惊艳,但是这部影片,会教你看的笑中有泪,但是也会让你泪中带笑。
能把这样一个并不算出挑的的励志故事,拍得这样文艺但是又不沉闷,真是让我见识到一个与印象中不一样的杜琪峰。
原来骨子里,他还是这样一个文艺的人。
记得老六当年寻碟,《查令十字街84号》(号称爱书人的圣经)——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
梦里千寻,终得见佳人倩影。
等拿到碟片,一看名字,几欲昏厥。
硕大的碟套上,是碟商给起的一个醒目译名:《迷阵血影》…… 鉴于这妖艳的名字,许多文化人估计会傲慢地嗤之以鼻,就此错过;而不幸看过此片的动作片迷,也会横眉怒目:呸,还是部文艺片!
坏名字总是会惹很多祸的。
比如,最近,我险些错过了这部好电影:《柔道龙虎榜》。
让人一听就泄气,还音乐风云榜讷 主演还是古天乐和郭富城。
我最恨百事的广告片!
导演杜琪峰。
杜琪峰的电影,总是命运多舛,特别是漂洋过海到了大陆以后。
如一部《黑社会》,胸怀大气象,意欲泼墨出香港黑帮百年的乱世烟尘。
电影局横刀立马,几下剪刀,古惑仔们顿时半身不遂,舌强语蹇。
结尾处,一个老头,还要坐着轮椅告诫小朋友:不要加入黑社会… 又如那部《放逐》,几个末路的杀手,兄弟义气,肝胆相照。
旅馆枪战处,电光火石,义薄云天。
各位看官正要热泪盈眶,电影局又跳上台来,字幕一拉,兰花指一伸:“嘘,严肃点,没看见他们正卧底吗?
”…… 剪刀手一时是难去的,我们只能暗喜网络的发达。
高兴的是,杜琪峰还是抽着他的雪茄,眉毛一横:“你照剪,戏照拍。
”于是,好电影不会少。
这部《柔道龙虎榜》,其实,说得也是一样的道理。
阿宝总是喝很多酒。
因为他快要瞎了,实在不想跟昏暗的未来太较真。
据说他会柔道,还是个一等一高手,连新晋的柔道冠军都要找他来打一场。
可是那有什么用呢?
残奥会都已经结束了…… 有人找他打架,他就只会带着别人在公车里发呆,然后在游戏厅偷黑社会大佬的钱,接着在赌场里玩一样地输掉;一把年纪的师傅来找他,说不甘心道场被灰尘埋掉,准备复出打比赛。
他心中有泪,却纹丝不动,只能傻傻去拉那快要生锈的琴弦。
明天他就靠着拐杖生活了,拿什么去打拼所谓的尊严?
小梦喜欢唱歌,不过唱得真的不怎么样。
问题是,她却做着可爱的明星梦。
在台南,她说到了台北就会红;在台北,她说到了香港就会红;现在,她又说到日本就会红了…… 破败的酒吧招聘,她也开心地跑上去唱上一首无人听的歌,灯光却暗到照不亮她的舞台。
面试,被拒;求人,被拒。
内心慌慌,一脸倔强。
她居然有个非常非常有钱的老爸,天知道,她为什么还去做那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美梦。
阿正是阿宝师傅的弱智儿子。
一脸山羊胡子和阳光灿烂的他,似乎从不知道什么叫伤心。
他还总爱说自己是姿三四郎,爱拿着吸管在汽水里优雅地吹泡泡。
别人丢掉家里道场的传单,他执着地把它捡起,再虔诚地塞到其他人手中;别人酒吧打群架,他在旁边悠闲哼上一曲日本古歌,华丽地把动作片变成了荒诞剧。
父亲死了,在复出比赛的赛场上。
他被送去专门的机构,由人照顾。
他还是固执地跑回来,打开门,抬出桌子,向往常一样,说上一声:“开饭!
肚子饿。
”只是,他知道吗,那个骄傲也顽固的老爸,再也不会回来了。
一个瞎子。
一个呆子。
一个傻子。
三个可怜人。
或许,这个世界常常就是这么糟糕。
于是三个可怜人就这样相遇了。
阿宝他一直很颓废,无奈于未来的黑暗。
他喝酒,他赌钱,修不好破败的吉他,帮不了老矣的师傅,就算连挨人暴打,都懒得动弹一下。
小梦却不这样。
阿宝去赌,先赢了很多,最后却一把输掉。
小梦不甘,一把抓起桌上的钞票,跑出赌馆。
一边跑,一边落,阿宝也跟着跑,三个打手在后面追。
长长的夜巷,钞票漫天飞舞。
在那一瞬间,阿宝笑了,他似乎看到一些闪光的执拗,于是决定回去替小梦挨打。
两个人终于拿得几万块回来。
小梦说,她要去日本。
阿宝看着她,只是笑。
阿宝很无奈。
阿正也一样没治了。
道场已经没了师傅,他固执地拖着行李跑回家,等着开饭;傻傻地笑着地伸出手,对人说:“我做姿三四郎,你做桓原”;呆呆地宝贝着道场的传单,一个人跑出来,孤单地在马路上发过去; 也还是骄傲地,在家里的墙壁上,挂上老爸和自己的“名牌”——恩,这家道场,一直营业。
阿宝还是很无奈。
但是,此刻,在他心里,却有一些东西在层层剥落。
醉在酒里,醉在梦里,却是哪一个比较快乐?
于是,我们的英雄要觉醒了 酒吧里,挑战的人戳穿了之前的谎言,他之前说的眼疾纯属鬼扯。
阿宝终被激怒,决定出手了。
一开始,是抡圆了的王八拳头;却在不知觉中,使出了柔道的招式。
两人从昏黑的灯影一路打到明艳的大堂。
久疏战阵,阿宝被打趴在了地下。
奇怪,却不觉得疼。
他摇摇晃晃走出酒吧,走上空无一人的长街。
长街寂寂,灯光几点。
他一边走,一边不自觉地舞动着手脚,过往那些遗忘的柔道招数,慢慢浮现在脑海;过往那些的快乐与荣耀,也在街边隐约亮起。
愈发畅快的脚步,踏破了长街的寂静。
走到街尾,抬头是依然熟悉的道场门牌——那个司徒宝,回来了。
原来,他还是爱着柔道呵,哪管明日黯淡光影。
后来——请原谅,阿宝的眼没有好转,香港可没有神医喜来乐;他也没有成为一代大侠,接下来你还想看金鸡腿独臂刀吗?
这世界原就少见奇迹。
荒谬和坎途倒是不缺。
就像现在,写到这里,看到一个朋友的日志。
她说,乌拉诺斯,请你别再歌颂远行的心。
她说,是不是在沉睡的第22个年头,你将受伤,继而从清澈浅显的酣眠,跌入更深暗的梦魇,此时你就能够拥有更强大的内心么…… 唉,我该说些什么呢,我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阿宝会瞎,小梦的梦难圆,阿正做不了姿三四郎。
其实,他们都知道的。
但是,那个阿宝,终于,还是一个个地敲开别人的门——朋友,仇家,恩人,老板…… 弯下腰,低下头,郑重地说一句:我想跟你打一场。
对面的人,会心一笑。
这一刻,打架才是正经事。
坦荡荡,畅快如寒冬的热酒。
更何况,倒霉鬼往往不只一个,倒霉鬼不孤单。
倒霉鬼之间,往往有好玩的事。
回家的路上,一个红气球挂在树上。
三个人叠起罗汉,晃悠悠,晃悠悠。
好不容易摘到红气球,一松手就又飞走了。
三人却看着天空,一脸傻笑。
飞得高高的气球,就像红彤彤的月亮,蒸腾掉夜的的阴凉。
更何况,倒霉鬼的故事里,还有很多前后呼应和善有善报。
比如,挑战者说自己有病的谎话,阿宝最终带着嘲讽的语气复述;父亲曾教训儿子不要玩汽水,阿宝也沉静地代师傅说出;小梦在清冷长街给阿宝捡起那只鞋,阿宝则在小梦逃跑的时候,帮她捡起掉下的谢,微笑看她远行。
这一副光影画卷间,不动声色铺染的三种颜色,叫作释怀,叫作责任,叫作祝福。
这故事的最后…… 哎,其实,这个故事哪有什么最后呢。
或者,我们总要去求活,我们总要去失败,我们也总要去遗忘。
然而,我们终需向前走,执拗地走,快乐地走。
因为这梦,原就不是风花雪月的少年事。
它需要承担,需要磨砺,需对内心的安静关照,亦需对世界的善意坚守。
那个早亡的王小波,写过一个刘三姐。
这个刘三姐,有着一副仙女般的嗓子,却长了一副可怕的模样,以至于吓傻了她喜欢的渔夫阿牛。
倘若刘三姐知道就算像夜莺一样卖力,也最终得不到爱情,她还会把歌唱得如天籁一般动听吗?
我想,她会的。
因为她快乐。
那个爱喝酒的古龙,不是也说过吗?
谁说英雄寂寞?
我们的英雄就是欢乐的。
在杜琪峯众多的电影中,这部影片并不算非常出众,却被他选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除了杜氏特有的打光,配乐,站位等等听觉视觉形式上的享受,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传达的精神。
柔道代表着不服输的精神,千锤百炼的修行。
影片中各色人等,司徒宝,tony,游戏厅的黑帮头子,酒吧老板,师父,阿正,梁大,陈小春,他们每个人,无论是什么样的人,讨着什么生活,心中都有柔道。
酒吧中的四方混战,让他们在那一刻脱离了平日的角色,放开手脚释放心中的火。
甚至看门的大胖子,在明知不是 tony对手的情况下,还是要放手一试。
应采儿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老杜片子里最出彩的女性角色。
天真善良,不认输不畏惧,永远充满着希望,日本红不了怎么办?
还没试干嘛要想。
很多时候她都在奔跑,虽然丰衣足食的生活垂手可得,也挡不住她飞奔的脚步。
杜琪峯说过,电影总要传达些什么,这是他在追求形式浪漫完美以外,对内容的要求,对社会和人文的思考和使命感。
正是这一点,让我对老杜产生敬意。
影片结束最后一个镜头,红日初升,映着渔船桅杆的影子。
我曾看过香港仔的渔船,密密麻麻的桅杆比香港的摩天大楼更让我动容。
它让我想到这城市中各种阶层,各种行业的人,顽强的生活。
杜琪峰不止有警匪枪战,他还很会拍都市青年。
有人评价《柔道龙虎榜》是一部讲梦想的励志片,但我认为梦想只是电影中的一个元素。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梦想,但是每个人都有生活,有艰难时刻、有想要放弃的时刻、有没有希望的时刻。
所以,这部电影讲的是当自己身处绝境,“我”该如何存在的问题。
鸡汤不是因为存在才需要,而是因为需要才存在。
回想2003年,香港经济衰退、非典横行,很多人丧失生活的斗志,变得垂头丧气,《柔道龙虎榜》就诞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而现在,新冠波及全球,情形一如当年,我想我们依然需要这部电影。
既然要励志,那么主角开局一定很菜。
司徒宝不同,他是麻木。
在电影里他有一半时长都是双眼无神、口齿不清、有气无力的样子,偏偏这个人绰号“柔道小金刚”,偏偏一个叫东尼的后生要踢馆。
人物们以司徒宝为核心,以柔道为线索,一个一个勾连起来,陆续站在灯光下。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何让一个心死的人重燃斗志?
点亮一只蜡烛需向另一只蜡烛借个火,人也是这么回事。
司徒宝离开了柔道,但昔日的柔道伙伴并没有忘记他。
东尼说:“我也是玩柔道的,我要同你打一场。
”年轻人灼灼地望着司徒宝,眼中有兴奋地闪光。
大蛮哥说:“司徒宝,认不认得我?
你不认得我,我认得你。
”李亚刚说:“两年前,我们的那场比赛你没有来,我觉得可惜。
但今天,你没资格。
”寥寥话语侧写勾勒出昔日柔道小金刚的风采,又跟眼前这个麻木堕落的行尸走肉形成鲜明对比。
堕入泥潭的人需要别人拉一把。
司徒宝偷大蛮哥的钱被抓包,这位黑道大哥直接把钱送到他手上,这是一种偏爱。
还有他和小梦偷赌场钱被追街的那场戏,唯美得有些超现实,是影片的关键之处。
美丽的女人抱着几十万现金跑路,钞票像天使散落的羽毛一样飘落,风把它们扬起来落在身后,有人在捡钱,而主角们只是跑。
小梦折返,捡回司徒宝跑掉的鞋给他穿上:“要不要去医院?
”,司徒宝说:“买瓶药酒揉揉就好了。
”小梦的坚韧和活力让麻木的人有了笑容,也有了爱护自己的欲望,他从行尸走肉变回了人的状态。
我总觉得这电影是高于现实的,大概就是因为这场戏吧,太浪漫。
不过话说回来,江山美人是男人的梦想,重义轻利未尝不是,毕竟当街撒币这种事光想想就很豪横。
杜琪峰的电影总少不了金钱的符号,但在他镜头下的角色也总是潇洒的叛逆者,一遍遍告诉观众:物质只是情感的陪衬,精神更重要。
为生活挣扎的人大概会觉得他站着说话不腰疼,但考虑到影片的创作背景,也不难理解导演的意图。
为稻粱谋这样的事就像“人被杀就会死”一样是公认的铁律,是不需要人教的,只有容易被忽略的事才需要被反复强调,比如意志,比如热情。
为了让这个观点有说服力,剧情脱离都市的常轨,上升到生命的高度。
司徒宝盲了,这就是他堕落的原因,和健康相比,世俗的财富和成功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了,除去花里胡哨的欲望,回归本质就是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
《柔道龙虎榜》的表层故事并不算精彩,吸引观众一遍遍看下来的也就是这个内核。
为什么是柔道?
因为柔道先要教你摔跤,但是摔倒了,不要忘记站起来。
还有一场抓气球的戏我特别喜欢。
小梦看着挂在树上的红气球想要又不可及。
树下,司徒宝托着小梦,东尼托着司徒宝,三个人搭成梯子摇摇晃晃抓气球。
画面很温馨,萍水相逢的三个人在那一瞬间好似心灵相通一般。
这一幕也可以算作电影精神的浓缩:生活的目标、向上的意志、热心的朋友和运气,这些都是必要的。
司徒宝振作以后有什么不同呢?
从外部审视好像也没什么不同,毕竟不是王道热血漫的男主,没有金手指可用。
他只是会笑了而已。
电影最后他主动要求同东尼、大蛮哥、李亚刚打番场,背摔、翻滚、再站起来,他是盲的,眼神却比清明时还要坚定。
我看到有弹幕说:“柔道的受身跟空手就是人生的承受与抗争,虽然手中一无所有。
”不知道这样的话语能不能激励2020年的观众,但是好在2021年已经来了,对吧?
杜琪峰是现在香港电影的顶梁柱,银河映像更是香港最高水平的制作公司,这里出品的商业片,是目前最有港味的香港片,不过这部柔道龙虎榜,可是不折不扣的作者电影。
说不定这部电影在杜琪峰的作品之中是最难看的,这当然不是贬义,此片所表达的个人感情远远超过老杜其他的类型片,比如暗战,是将商业片拍的出神入化的代表,枪火是通俗的黑帮兄弟情,可这部电影几乎抛弃了所有的商业元素,黑帮、枪战、悬念、惊悚,稍微有点吸引力的也只有那几段动作戏了,这种电影会是香港那种娱乐至上的代表作吗?
电影中唯一还在延续的就只有老杜一贯的黑暗阴沉的风格。
这是一部群戏,性格明显的有五六个,第一主角是古天乐扮演的司徒宝,一个意志消沉的摔跤手,没人知道他为什么从几年前的如日中天柔道小金刚,变成如今的酒鬼加赌鬼,倒是他身边的两个人一直是在上进,新科柔道冠军东尼,心怀明星梦却屡战屡败的富家女小梦,司徒宝的生活看上去是在一天天的等死,他师父的死对于他是一个转折,师傅在柔道场上被打死后留下一个智障的儿子阿正,原本他可以不管,只是阿正不停地回到原来的道场,捡起道场曾经的传单,司徒宝不自主的就开始帮助起了他。
与此同时小梦的明星梦再次破碎,在小巴上再次相遇时也不禁失声痛哭,东尼说自己爱与人比试是因为快瞎了,这是个谎言。
司徒宝积压的所有感情突然爆发,与东尼打了起来,无意间竟使出了曾经烂熟的柔道招数,柔道小金刚从此正式回归。
开始是觉得这一段来得莫名奇妙,随剧情发展,才明白司徒宝是因为真的快瞎了才放弃柔道的。
东尼说快瞎了才到处与人比试,对他来说是个刺激,这次就是个侮辱了。
最后司徒宝与李亚刚的比武,更像是宿命的安排,他这时已经瞎了,他是在完成两年前未完成的比赛,在之前他已经和多个人对决了,虽说是主动,可是更像是对生命的补课,是他应该去完成的,这流淌在他的血液之中的,他是为柔道而生的,应该在无法在使用柔道之前完成所有该完成的事情。
电影带有宿命论的调子,你应该去及时完成应该干的事,否则便会得到惩罚。
电影中大蛮哥,就是爱狠狠教训那些迟到的人。
同样司徒宝也是这样,他荒废的几年也得到恶报。
人在宿命面前是无能为力,但在悲苦宿命成真之前一定还有另一个伟大的宿命,人往往笼罩在悲苦的阴影之下,悲剧式的抛弃那些伟大的宿命。
香港是个不尊重历史与古典的地方,这种抛弃华丽,只谈命运的电影,只会是对娱乐的殉情。
今天和朋友在网上聊天,他说:“放暑假我打算送儿子去学柔道,听说学柔道的小朋友会很有礼貌。
”朋友是个崇尚精英教育的人,我也不好说什么就开玩笑:“是的,学完以后看见小朋友先鞠个躬然后抓住衣服扔出去。
”他提到柔道我的神经马上好像被什么东西刺激了一下,马上从电脑里的杜琪峰电影专辑里找到《柔道龙虎榜》,重看了一遍。
记不清第一次看《柔道龙虎榜》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那时候还很稚嫩,知识积累也不够,不能发现这部电影的闪光点。
当年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票房成绩并不理想,的确,这片名给人的第一印象——这是一部恶俗的商业片。
有些对手即使失败了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有些电影可以得不到它应有的票房,但必须得到它应有的尊重。
《柔道龙虎榜》无疑是一部应该得到尊重的电影。
很多年以后开始爱上杜琪峰的电影,他的很多电影不知道被我重看了多少遍。
《柔道龙虎榜》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
一直认为能把小说写的如诗的是古龙,能把电影拍的如诗的是杜琪峰。
《柔道龙虎榜》就是一部充满诗意的电影,里面许多场景都让人难忘乃至陶醉。
应采儿演的小梦很出彩,那个爱表演,一心想红的少女。
清晨到古天乐的酒吧应聘,在台上唱《你你你为了爱情》,台下一个客人都没有,古天乐没搭理他,在昏暗的光线里径直走进洗手间洗脸,她依然唱的很投入,那段表演很惊艳,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媚眼,每一个音符都那么摄人心魄。
三人在游戏厅偷钱的那段戏也颇为出彩。
三人之间没有过多的台词交流,却依然很默契,郭富城负责吸引注意力,应采儿掩护,古天乐动手,默契的程度简直堪比专业的扒手团伙。
这个昏暗的游戏厅里面有太多《PTU》的影子,只不过这次上演的是截然不同的故事。
三人叠罗汉抓气球的那段是最能反应本片励志主题的一段。
红色的气球象征着理想,很轻,很美好,却被树枝所阻挡,不能飞向属于它的夜空。
一个人的力量够不到这个气球,但大家一起叠罗汉,有了朋友的帮助和支持,理想就不再是遥不可及。
三人叠着罗汉,遥遥晃晃的够着了那个气球,最后把它放飞夜空。
这个场景不管重看多少次依然觉得温馨浪漫。
其实叠罗汉的顺序我认为应该把古天乐安排在最上面抓住气球的那一个,因为颓废的司徒宝遇到了小梦和tony才重新燃起斗志,这样安排更能呼应影片的内容,但大男人骑在女人脖子上会让画面失去美感。
四伙人在酒吧对峙的那场戏颇为搞笑。
应采儿每说一次:“你逼良为娼”,周围的人齐刷刷的看着陈小春,那场面让人忍俊不禁。
关于演员,我觉得张兆辉演的大蛮哥最为惊艳,甚至盖过了主角的风头,张兆辉演过那么多配角,我觉得这个角色最经典。
一出场就粗口不断,跟别人打电动一边打嘴里还不停的骂骂咧咧。
最后把小朋友骂跑了还奚落人家:“大那男人哭哭啼啼,你老妈生错你了。
”不禁想起了《越光宝盒》里的一句台词:“有没有搞错,小朋友你也欺负。
”蛮不讲理连小朋友都欺负的大蛮哥却是一个尊重对手的人,面对曾经的对手司徒宝来偷他的钱,他却并不介意,一次又一次原谅他。
最后司徒宝上门找他比武的时候,他开心的笑了:“十万块,人情债,一辈子都还不清,给你打个八折。
”这无疑是一部成功的励志片。
小梦为了出名从台湾跑到香港,在香港没希望走红又说去日本,古天乐对次不置可否的发出笑声,她很生气,去了日本就会红,她对此深信不疑。
“做人总要信。
”《岁月神偷》里吴君如说的。
即使遇到困难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理想。
人生遇到困境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司徒宝知道自己迟早会瞎,于是他破罐子破摔,他选择了每天喝酒赌钱度日,直到遇到小梦和tony,看到他们追逐理想的身影,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开始到处找人比武。
“老板,我想同你打一场。
”“账目弄清楚了吗?
”“没有。
”这是本片我最喜欢的台词。
影片的结尾有《文雀》的影子,《文雀》里老文雀看着手里带血的刀片无奈的说:“割伤人还怎么做扒手。
”于是他认输了。
李亚刚无意碰开了遮眼布,他认为失去了公平性,于是他也认输了。
司徒宝最终还是瞎了,但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没有方向的人生,即使耳聪目明又有什么意义?
今后再遇到挫折,让我们直接抓住他的衣领把他扔出去。
评价电影时谈论导演,我一直觉得是比较有逼格的行为,因此自己基本不做。
唯二觉得能给自己破例的,便是wes anderson韦生和杜琪峰杜生。
我爱杜生的电影身边人都知道,即便如此,柔道龙虎榜也是其中不起眼的一部,险些错过。
论情节,简简单单,难怪评分一般。
要说我情节从里面看到了什么精神属性,个人觉得是侠和痴。
真正把我们杜生粉迷住的,应该是处处聚集了银河风格的精华。
重复的台词,你会想到黄启法么,摘气球,你会想到枪火纸团大战么,机厅,会想到ptu的搓纹身么。
最喜欢逼良为娼四桌冲突的这段,充满诚意的调度。
突然就回想起为什么喜欢杜生,一样的冷冷笑点,一样的对热血的理解,一样的对兄弟情的膜拜。
2004年算是杜琪峰风光的一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导演都让他一人独占了,《大块头有大智慧》、《PTU》、《大事件》等电影拿了一大堆电影奖项。
《大事件》拍得很热闹,开场就来段数分钟的长镜头街角枪战,大有《盗火线》的感觉,影评人和观众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住了,以至于忽视了同期的另一部杜氏作品《柔道龙虎榜》。
就制作投入而言,《柔道龙虎榜》属低成本剧情小品,讲述一个柔道高手因眼疾而一度自暴自弃,在积极进取的朋友激励下重燃斗志的故事。
演员阵容还不错,古天乐和应采儿是老搭档,加上郭富城、梁家辉、陈小春、张兆辉等。
电影蛮好看的,而且没有让人不爽的Bug,有元彬的动作设计,以古天乐、梁家辉这样身板的人,扮柔道两大高手,居然也像那么一回事。
总体印象上比看麦子善的《散打》有味道多了。
唯一缺点是片名和柔道题材都不会让广大的华人观众感兴趣。
电影送威尼斯电影节参展时,颇受老外的好评。
后来在第四十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中获得“最佳摄影” 奖。
威尼斯电影节官方刊物的影评称《柔道龙虎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影片,影片既融入了娱乐元素,又包含了向柔道致敬的艺术性。
不过擅长拍摄商业影片的杜琪峰要冒一番风险,因为很可能这部影片的票房不会太好。
”果然言中,这部电影的票房不是很理想。
按老杜的说法,这是他很看重的一部电影,既是向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处女作《姿三四郎》(1943年)致敬,又是宣扬“跌倒后再爬起来”的励志主题,可以激发香港人的进取斗志。
当年,33岁的黑泽明以独立执导、编导的处女作《姿三四郎》一举成名。
据说拍这部电影就是企图振奋处于低谷的日本民族精神。
1943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一败再败,山本五十六战死,战局败象已呈。
前不久才在碟店里搜到黑泽明的《姿三四郎》和《姿三四郎续集》(1945年), 尽管是六十多年前的黑白片,但还是能欣赏到黑泽明在电影镜头运用、场面处理和气氛渲染的独特风格,藤田进塑造的姿三四郎形象也十分健康、可爱。
最让人吃惊的还是贯穿全片的终极关怀和“悟道”哲学思维,这是中国功夫片罕能达到的境界。
(在中国功夫片中,即使是表现太极拳题材的电影也没有什么较深入的哲学思考)。
影片结尾姿三四郎与桧垣在草坡决战的经典场面,在杜琪峰的电影中以古天乐和梁家辉的蒙眼决战再现。
日本人拍了多部关于姿三四郎的电影(都是根据富田常雄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渡边邦男的电视连续剧《姿三四郎》曾经在中国内地风靡一时。
《柔道龙虎榜》的片尾就用了这部电视剧广为流传的主题歌。
姿三四郎的生活原型是日本柔道史上著名人物嘉纳治五郎的高足西乡四郎。
嘉纳生于1860年,经历了日本明治维新走向现代工业国的全过程。
他是教育家、柔道家,创办了讲道馆,曾任东京第一高等学校校长、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日本出席奥林匹克大会代表团团长。
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开始,在大清帝国,这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第七年。
慈禧掌控清代朝政的48年间,日本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在1895年的中日甲午海战打败大清帝国,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又打败了沙皇俄国。
当杜琪峰拍起励志篇,也必然不同凡响。
同年有杜的三部影片公映《大事件》《龙凤斗》《柔道龙虎榜》。
按纯电影的质量由高到低划分应该是:1,《柔道龙虎榜》 2,《大事件》 3,《龙凤斗》但是票房在大陆也许倒过来。
因为《龙凤斗》是娱乐爱情片,要看的话一定是情侣一对。
《大事件》看的时候是放在环艺,可能当时有好几部大片上映,硬是被挤到了23点左右的人气冷冻场,但是我一个人去看,居然发现还有不少观众,虽然可能都是形单影只的,但也许和我一样宅,一样爱杜琪峰,一样会看得激动到当晚睡不着。
《柔道龙虎榜》知道的人更少,但是我要说,真的好,真的感人,每一个角色——古天乐、郭富城、应采儿、张兆辉、梁家辉、那个草蜢中已经好久不出现的蔡一智。
忘不了,古、郭、应三个人叠罗汉抓气球的场景——说是影史上少有的想象力十足却又贴近剧情的场面不为过。
忘不了,张兆辉的小霸王,没有比这更强演技的配角了。
忘不了,那最后一幕麦田中,《姿三四郎》主曲下那个视力已经完全丧失的古是如何与梁过招。
柔道是一种精神,杜琪峰的诠释却是何谓生命力。
本来以为是部搞笑片……结果有哭哭啼啼的,在他们抢钱之后两次奔跑在如今可能物非人非的山路与空旷的街道的时候,一次次毒打与被毒打旋即一跃而起接着打的时候,还有在那个我叫不出名字的庄家地里盲打的时候……特别喜欢古天乐一脸呆滞无精打采走小步的样子,好像我自己与认识的人。大家就是这样一天天接受社会的鞭挞又一次次站起来重新做人的吧!然而遍体鳞伤四分五裂的香港可以站起来吗?想到这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可能理解不了一个香港人对柔道有这种执着。
对纯粹体育运动的热爱,对过去电影精神的回忆。在餐厅,司徒宝,Tony,小梦三人分坐三桌那段不错,丝毫不见混乱。高捷都演爹了~
打光、剪影、走位、构图——精准的杜氏锋芒横空出击。多方怪诞角色于三人行结构中形成趣味网格。无畏的浪漫铺满黑色幽默,也点缀着恍惚惆怅。红球旭日黑夜升空不见,巅峰比武眼盲似见不见。
阿宝,你师父和老板和大宝哥找你,小梦,老板和大宝哥找你,东尼,大宝哥找你...哈哈哈哈哈舞厅这段群戏太帅了😂吃泡面抓气球,真是相当浪漫。
一曲献给曾经意气风发光芒万丈前程似锦一切皆有可能的时光挽歌只留下一个个鲜活的影像继续散落在这平凡无解的世间
纵观整个银河,本片不仅最为独特的,它更是杜sir的心头肉和直言致敬黑泽明的作品。片中他一反旧日的锋锐,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圆润敦实的风格,这是以往乃至以后都不曾出现的、大多数作品也不曾被赋予的幸运与可爱——那就是导演有心给这群人一条充满希望的出路。是的,归根结底这就是部励志片,就是讲跌倒的人重新爬起,并继续向着未知奔跑的电影,但影片的亮点就在于,它是用银河映像、或者说杜sir绝不寻常于人的方式去讲诉的。所有的励志都被隐藏在影像捕捉到的情感变化中,而这种含蓄更是强化了它原本所表达的,完全切合了时下人不擅表达的内里,使得黑暗草丛中透出的光,能更直接地抨撞人心。人物方面也不用多说,视听语言与戏剧张力随便拿一段就是篇文章,唯独那段堪称教学典范的[四张台]我要尤其点名,简直就是杜sir在电影艺术上的又一创举啊
漫画感好强,打架就和玩游戏一样,最后当然还要拯救女孩才算弧光完整啦。
卖弄情怀却缺乏内核的一律差评。没看到杜琪峰自己的悟在哪里。几场灯光,几场节奏,什么也不能代表。
2022-1-15重看,再次被感动到,可算是最爱的杜sir款了!美好三人行碰撞出的浪漫花火映照出残酷的现实,每一记摔倒的重击犹如不甘服输的无声呐喊,人生被拯救的瞬间如开启天眼,身上每一个细胞都从久远的回忆中复活。萍水相逢的友情弥坚,小人物间的相濡以沫,不息梦想的持久燃烧,直面过往的挣扎勇气,以及坦然告别与彻悟放手,一切都在奔跑的夜风中变得轻盈透亮,应采儿奔跑一段全片高光时刻,全片那么多奔跑的镜头,配合金培达的无敌配乐,简直过于美妙——人生的重负已被卸下,从此心无旁骛。四张薹桥段的剪辑出神入化,人物关系高效呈现,灵动的冷幽默极富神采,这种剪辑结构甚至与其经典站位亦是一致的,错落中的秩序;顶光设计妙不可言。除了致敬黑泽明,酒吧名“after hours”是否也是致敬斯科塞斯《下班后》?
看到一半忽然觉得这片子有点意识形态的东西,单不得不说还是拍的不好,因为先要顾及电影这个词才应该填充别的。应采儿的脸总让人很喜欢,觉得他是个有眼色又爱笑的女孩。当然,还有点吸引男人的躁动。不过有他的片子,我没看过好片。
导演有很多种类型,在华语大导中,张艺谋是摄影型的导演,李安是制作人型的导演,王家卫是编剧型的导演,陈凯歌和侯孝贤大概算表演型的导演。但只有杜琪峰是导演型的导演,即“专业导演”。例如在《柔道龙虎榜》中,电影的其它工种都被强烈的导演意识给遮盖了。这是一部“导演电影”。
像是喝了大酒拍出来的电影,自由极了
2.5 杜琪峰最满意的个人作品 有古早日本武士电影的影子 也和他擅长表达的黑暗现实题材作品不同 内核却是对生活乐观积极的/但东亚视角下传统直男们内心的纯真浪漫 我一直无法理解 不过也总好过一些心里总想要改变世界、对观众说教的男导演们 说明杜sir始终还是梦幻的 或者说是向往梦幻的
刻意的要表现香港受到日本文化影响,太刻意。到处邀人打一场的灵感是来自fighting club吧。故事讲得散漫。亮点是演歌的乱入,和女主第一次唱《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那里。其他的配乐让人胃痛
补标。时至今日,我仍然不认为这是杜琪峰的好作品,但本片最能看出杜氏风格对香港电影的不可或缺性。然而,过分的浪漫化让本片支离破碎,表意不完整。观众也很容易陷入纯粹浪漫主义的漩涡中,难免刻奇。因为每场戏都是精妙的,酒吧斗殴,赌场抢钱,够气球,田野角斗,夜景奔跑。这些都是杜氏造型风格的极致体现,却忽略了转场的情感组接。所以,有佳句无佳章,失意者的脸谱化。
杜琪峰的感觉~~
【3.5】不知道佳在哪?看似同时勾勒身体与空间,然二者却鲜少共振。比起重拾辉煌的主线故事,突如其来般的闲笔才烂漫流露,追梦路上确实需要一个能帮你捡鞋的人。只能算是局部的好片。
杜sir最得意的作品,果然相当好。感情十分隐忍,真不是多数人能接受的。应采儿边跑边撒落一地钱以及三人叠罗汉够气球两段十分经典。唯一不舒服的是,古天乐一开始的表演实在太欠揍
原来是励志片,喜欢电影的调子,在无人的街道里奔跑,边撒钱边跑,应采儿那些动作是那么的好看,三人叠起来放气球又是如此的触动心弦。柔道只是表达内在激情的一种表象工具而已。重要的是他回来了。敢于向任何人挑战。原来古天乐是盲的,我感觉自己被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