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朋友坐在第一排正中的位置,超前点映完之后就是佟大为和张梓琳的见面会,离明星的直线距离全场最近。
但是我们从头到尾都在担心一个问题,就是:旁边的粉丝听到我们一直犀利的吐槽会不会把我们拖出去殴打。
坦白说,这只是一部顶多算勉强及格的爱情喜剧片,打个形象的比喻,这就是那种下线后你在网上看都觉得每分钟想快进十次、看了前面就知道结局的毫无新意的俗套片,看完后也马上想删掉省的占硬盘空间。
最大的问题是里面的每一个人的形象都立不起来,因为每个人的行为都缺乏动机。
就好像是硬生生地给周迅贴上早更女、佟大为是暖男的标签。
而不管为什么平白无故爱上对方,为什么他们要为对方这么做,为什么突然就爱得这么深沉。
为什么突然一下从厦门跑到北京又到上海,难道是为了显示剧组有钱?
每个人都好像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干什么。
缺乏合理的感情铺垫导致观众对这段莫名其妙的感情完全无法接受,也没有任何情感上的投射。
当然这是国产爱情喜剧片的通病,可问题是这是拍出《我的野蛮女友》的韩国导演郭在容啊,这部也是他的女友三部曲最后一部,难道到中国圈钱水平也被同化了么。
十几条植入广告暂且不谈,关键是很多逻辑细节问题有硬伤。
钟汉良大学毕业四年北漂就开上了保时捷,还在北京最繁华的CBD工作;同班同学张梓琳也是开着英菲尼迪每天换着高级套装在周迅面前走秀,佟大为也是分分钟当上行政总监你信吗?
影片的最后就是你能想象的最没新意的结局:男主角留下一封信不告而别来到上海工作,然后女主角也追到了上海。
在一个医院男主角认错了人,对那个人不停的表白。
我当时就在想,一定马上镜头反打过去,女主角就在旁边听到了这一切,然后两人拥抱亲吻。
这时导演会不会避免这样的俗套的设置带给我们眼前一亮的一幕拯救这部无聊彻底的小妞电影呢。
呵呵,我发现我想多了。
看来女友系列已经彻底枯竭了,也许拍一部《我的早泄男友》更有意思?
当时选这部片子是因为正好去吃饭,有点时间就看了一会儿。
同档期的也没有什么很好看的电影,想着有周迅应该还是有一点保障的吧?
结果发现这些演员的演技还是在线上的,但是编剧太烂了,虽然用了早更,这个非常吸引人眼球的概念,实际上就是讲男闺蜜怎么变成男朋友的。
但是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有这样不离不弃的男闺蜜呢?
而且这剧情太牵强了些,搞笑也只做到了搞笑,没有笑中带暖,笑后带泪的效果。
电影拍得很韩剧风,但是这些韩剧惯用手段,并不是次次都能成功的,看到前半段,后半段的剧情都猜到了,没意思。
张梓琳学姐虽然演技不足,但是真心漂亮……导演难道不是安排她来逼死周迅吗?
因为对前两部女友系列很喜欢,所以这部片子我是期望值比较大的。
拍摄的角度,光线的运用,人物的表现,情节的设置都可以完善一点,会更好。
先说演员吧。
1.周迅。
作为这部片子得绝对主演,周迅得演技只能说中规中矩,不过不失。
在大部分观众的眼里,周迅是天生演戏就有灵性的女演员,一出道就被捧很高,她的演技也一直对得起她的名气,但这部电影也暴露了她的缺点:实在不适合演喜剧片。
她在很多电影中微表情以及小动作都被观众津津乐道,但部电影她的肢体语言明显被男主角狂虐。
早更这个人物的设置也透露出一种莫名的尴尬。
2.佟大为。
好像这是第一部佟大为主演的电影(可能记错)。
他演技比较好,所以一直不能理解为何会给黄教主一直做配。
言归正传,看了他几部电影,觉得他是一个比较神奇的男演员,好像什么类型的片子他都可以演,演完后也不会有违和感,这本是优点。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也让观众觉得他没什么存在感。
他在这部片里就是一个受气包的角色,一直做备胎,人设很讨好观众,但是据我观察,电影结束后大家讨论的也不是他,唯一一两个讨论到他的也是在说他这个角色“有病”。
确实,这应该改名为《我的受虐男友》,被女主角各种欺负各种嫌弃却还是不离不弃,痴心得让人觉得此人有病。
然而即使有病I即使受虐,观众依旧不会注意到他。
希望佟大为以后可以接几部好片,性格鲜明的,而不是一味的给教主做配,给他人做嫁衣,毕竟看好他的演技。
加油。
3.钟汉良。
他应该算是这部戏的颜值担当吧,但存在感有点弱。
出场太少,但他是个很适合在大银幕演戏的演员,肢体表现微表情都很棒。
今年好像也接了几部大制作电影男主,所以到时候一定会去影院看的,毕竟有颜值又有演技的男演员要在大银幕上看着才更爽啊。
4.张梓琳。
因为她是模特所以就理解吧....台词、演技真的可以说是差。
台词靠念,表演靠瞪眼加仰头。
但不得不说她很有气质,合影杀手,听说她又这个称号,确实如此...所以就不过多评价了。
总体来说还不错。
女友系列也终于完结了。
其实看完后心里会有一种感觉:终于完结了!
!!!!!!!!!!!!!!!!
女生们在一起聊什么?
家长里短、闲话八卦,还有就是断不了的恩恩爱爱、情谊缠绵。
不管十八岁的少女还是八十岁的老太,爱情都是她们心中呵护着的童话。
博取她们的欢心不难,一句吴侬软语、一个含情脉脉、一份简单的体贴就足以让她们嘴角噙笑、砰然心动。
所以琼瑶可以常盛不衰,于正可以异军突起。
时临贺岁,爱情片如果不跟着凑热闹简直对不起女性观众对童话的期待。
所以11月底开始,《撒娇女人最好命》、《匆匆那年》、《我的早更女友》接连上映,抢在火热的动作大片前给影院带来一场罗曼蒂克的约会,想当然掏腰包进影院的也都是些可爱的小情侣们。
既然观众群体明确,电影的风格自然也要明显。
撒狗血、拼笑料、整深情……能够让观众笑倒就是好片。
在已上映的这几部爱情片中,不缺乏狗血的剧情,不缺乏整治男女主角的煽情,也不缺乏整段聪明幽默的对白。
但是,真能让爱情进行到底,又合情合理、缠绵悱恻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从最早上映的《撒娇女人最好命》到12月12号上映的《我的早更女友》,每部都有自己的强烈特色,可是要拼口碑,比的就只能是哪位导演对爱情的诚意表达更引发观众的共鸣。
不出意外的话, 《我的早更女友》确是其中最具有竞争力的一部。
2001年,韩国导演郭在容的一部《我的野蛮女友》让男人懂得了为女友穿高跟鞋虽然会脚疼,却绝对的浪漫;2009年也是郭在容,让男人知道了爱情可以超越物种和时代,那浪漫的极致只有两行清泪可以承受。
现在是即将过去的2014年,郭在容落地中国,邀请周迅和佟大为上演了一场暖男与疯女的爱情。
片中的周迅失爱成疾,落下了早更的怪病;佟大为不顾“生命安危”,痴守身边细心呵护,最终童话有了圆满的结局,观众也笑倒了一片、哭红了一片。
且不说剧情的合理程度、新颖程度, 只说趣味性。
郭在容的确了解女观众, 这些强烈追求精神快感的人类,才不在乎合理性和严谨性、严肃性,对狗血永远都不会嫌弃,剧情编排得足够精巧就能让她们心满意足,何况整段整段的台词充满了段子的幽默感。
一场电影结束,笑得断片儿的观众不在少数。
其中,男性观众笑抽的也不在少数。
如果非要说这些人笑点低,好吧,恋爱中的情侣智商都低,戳中他们的笑点也算合上了他们的浓情蜜意。
再说煽情,《我的早更女友》在各种角度看都有《我的野蛮女友》的影子。
不同的是《早更》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算是接上了地气。
这就是郭在容高明的地方。
被誉为“亚洲女友”三部曲的《我的XX女友》,分别在不同城市、不同文化背景下由同一位导演创作成融入当地特色最自然,导演风格仍保留完整的作品。
佟大为临分别时暖心的交代就像野蛮女友中的相亲桥段,那份贴心让本来欢腾的影厅里安静下来,管点闲事的不难发现旁边的女孩正在眼角泛泪。
因此,即使它看上去眼熟,观众也不会在乎甚至厌倦,说不定还会带上些怀旧的好感。
这是女性独有的感性面,也是郭在容最了解的女性特质。
又是一年要说再见的时候,也是所以人感情最敏锐、最细腻的时候。
爱情片给予了观众彻底享受轻松和甜蜜的机会,也给了导演向观众告白的机会。
从看似荒谬上升到跨越不可能再回归人情本身,导演一次又一次在幽默搞怪中倾述着自己的情怀。
打动的那个人,一定是沉浸在幸福里的坐在银幕前的你。
快过年了,周迅挺忙的。
先要在《撒娇女人最好命》里装女汉子,接着马不停蹄披上婚纱在《我的早更女友》中月经失调。
诠释月经失调的起因,成为全片的开端。
在万众瞩目,全场高呼“Are u ready?!
”之下,男神一秒钟变刘翔,披着白纱没有等到白马,戚嘉(周迅 饰)的内分泌崩溃了。
随着崩溃的还有电影本身。
从仙人球医患纠纷开始,韩国导演郭在容拼了命的想在水土不服的华语电影中加入野蛮任性的笑料,但比扯铃还扯的爱情逻辑以及各主配角参差不齐的演技,依旧让电影剩余的一个半小时分崩离析。
首先是周迅,虽然被贴上 “早更”标签,但我相信任何一个看完本片的朋友都会觉得,戚嘉这个角色大多数时间更想是个神经病。
为了凸显早期更年期的症状,周迅在本片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放弃了角色性格塑造,这种脱力,同她在《撒娇女人最好命》里与隋棠一张一弛形成的张力,造成了巨大的角色魅力落差,铸就了扛把子出工不出力的结局,从而把更多的责任让渡给男主角。
其次是女配角,备胎男主角的事情我们等会再说。
作为世界小姐的张梓琳,在本片中的演技同样也达到了世界级,只不过是世界灾难级。
从头到尾只有一种表情和一种语调的演出,令我对她雪白大长腿瞠目结舌的同时,对张梓琳小姐在演艺天赋上的先天不足表示倾盆到五体投地。
不管是扶着闺蜜参加幸福毕业礼,还是西餐厅里耍嘴炮玩高冷,张梓琳的脸上永远挂着一副“其实我应该左转出片场,在旁边的棚里拍时尚杂志封面”的颜面神经失调表情。
这个完全没必要存在、完全有理由不存在的闺蜜角色,其气氛出戏的能力超出了一般观众的承受能力,令人对她和制片方的紧密关系心生疑窦。
大江南北的影院里,唯一看着她表演能笑出声音来的,估计只有景甜了吧。
最后,我们要好好说说男主角,也就是“备胎”佟大为。
但实际表现来看,这个在台本中被称之为“备胎”的男人充其量只是个奶妈而已。
从百度给出的答案来对比分析,备胎就是汽车爆胎后可以随取随用不至于抛锚的备用品,但感情“备胎”同时必须符合三点要求:1、符合车主的基本要求;2、随车储存以备不时之需;3、需要养护。
我们倒着说,爱情这东西从来都是双向的,而佟大为的角色从一开始就是倒贴,无私到好想让人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
然后是随叫随到的24小时贴身服务,不是保姆胜似保姆。
最后是符合基本要求。
潮热、宫寒,也就是月经失调的戚嘉需要什么?
不是便当、不是中药,开完千篇一律当归方子的老中医都会补上一句,“婚后生育自然消失”换言之就是房中术。
很明显,四年中连一次干柴烈火都没有的失败房客生涯,连千斤顶都没用过。
套用《大话西游》中吴孟达的凄惨命运,看着自己的女神为了别人的男神像傻逼一样穿上两次婚纱,也只能用“奶妈疼你”来抚慰自己滴血的心。
《我的野蛮女友》成功的关键是做减法。
车太贤和全智贤之间绕不开的命运天注定,从一开始就始终将视角锁定在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设定上,即使是女主角要死要活的前世情愫,也被巧妙地分配给一个并不存在的、驾鹤西去、不会抢戏的男朋友。
反观《我的早更女友》,一方面是郭在容坐吃山空的“野蛮”老本,一方面是南橘北枳的客观现实。
中国电影向投资方的投降,画蛇添足之发指,足以让金蛇狂舞变成百足之虫。
于是,你可以在每一部都市电影中看到想方设法出现在你眼前的快递公司、B2C商城以及各种酸酸甜甜就是我的奶制品。
这种付了电影票还要看广告的行为,无疑和付费电视不得插播广告的精神背道而驰。
参考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提出“依法治国”的要求,我在考虑是否要在年底的小区选举中,把“禁止无节操广告植入”提请人大立法。
可以定性的说,《我的早更女友》不过是郭在容的又一碗趁着“暖男”概念热度未退的炒冷饭作品。
至于万千女性观众哭天抢地喊着“我的暖男在哪里?
”我要谨慎地提醒,小心在东京热熏陶下长大的男人们,他们不光会暖,而且光芒四射……
我觉得很好看啊,本来就是图个轻松愉快爆米花电影,我觉得整体轻松幽默,音乐配合的也很好,周迅在里面怎么也看不出年纪大的感觉,还是很漂亮可爱,我最喜欢一开始那一段,周迅穿着第一套婚纱在路边跑的那一段,跑着跑着音乐节奏出来的那一段,感觉太美好了,,,,,在电影院看这段的时候感觉幸福感都快溢出来了,虽然后面是悲剧,
逗比且忠诚的闺蜜和缺心眼、专一且全能型的备胎,一定会是如今大多数小姑娘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中有一个能随时让自己吐槽而不必怀有戒心的朋友是多么的宝贵,而有一个暖心细心忠心、十项全能、最重要的是能时刻准备着、随时为自己兜底、接着自己的人则更为重要,这就像走钢索时有一副结实的安全带一样让自己安心。
而本片的女主角虽然不幸被自己的大学恋人抛弃,但是却无比幸运的拥有了上述两项,所以,我觉得她实在没有什么好悲情的,她幸运到了极点。
如果说本片有优点,那么我想就应该算是台词对白了,每段台词几乎都有笑点与爆点,每段对话都可以算是吐槽的良心之作,我不得不佩服本片的编剧,可以把台词写得如此异彩纷呈,真是不容易,让观众观看这部没有多少新意的爱情喜剧时不至于因为过于无聊而提前退场或换台。
当然这样的台词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增加了电影趣味的同时,也基本毁掉了角色的智商,我在观看本片的时候就总在想,这得是几个多么奇葩的人物啊,才能有这样的对白,如此不接地气的人物恐怕也只会出现在电影中吧?
有了不接地气的人物,自然也就跑不了不接地气的故事了,故事凌乱而跳跃,基本就是靠台词段子和肢体段子粘合在一起的,抽干了这些,基本也就没有多少养分了,而且逻辑也呈现出来某种程度上的混乱,毕竟备胎的故事早已不再稀奇,改来改去也逃不脱暖心男和痴心男的路子。
其实,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就在想这样的人物设定和故事走向中,有多少符合现实,又有多少是女同胞们意淫出来的幻想呢?
不过似乎这一点也不太重要,毕竟电影就是一场梦嘛!
而且我总觉得本片在选择女配角方面多少有点失算,虽然演技上张梓琳根本不是周迅的对手,但是片中女配角一出场明显都有压过女主角的势头,这多少也要归功于这部电影的特点——台词精彩,剧情平平,拼颜值的时间多过拼演技的时间,我们的世界小姐自然在视觉欣赏层面绝对一流,所以连老江湖周迅比较之下都略显吃力。
建议导演再拍类似电影时,要么在选角时多注意,要么在写剧本时多下功夫。
不过,说句公道话,张梓琳在片中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
而趴在车顶上漂流而过的白客也算是一大惊喜吧!
拍出过《我的野蛮女友》和《假如爱有天意》这样经典爱情片的郭在容导演,这次明显有点水土不服,本片的故事也许放在韩国会更自然一点,在中国实在有点奇葩。
不过总算还没有让人有看不下去的感觉,希望郭导演再接再厉,还能拍出经典的浪漫故事。
《我的早更女友》开场是在公交车上,周迅顶着一头像是自己剪的齐刘海,木然呆立。
身边的小萝莉喊了几声:“大妈,你来坐。
”尴尬过后,迅哥的手捏上了萝莉的脸。
这一刻,我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结果全片看罢,导演的名字跳出来:郭在容。
难怪。
电影的起头,就像郭在容《我的野蛮女友》地铁戏的翻版。
无非是扇耳光成了捏小脸,外在野蛮换了内心焦灼。
这么多年过去了,郭在容的爱情观还是大雨滂沱、旋转镜头、写生画板。
再加上一些植入广告,嫁接点校园场景,台词里串点网络流行语,就算是完成了草率的中国化改造。
野蛮女友里,车太贤演的其实也是暖男。
只不过全智贤的戏太抢眼,又应和了颠覆传统两性关系的诉求,以至于细微的照料掩藏在密集的笑点之中。
到了如日中天的暖男时代,自然再不会轻易错过爆点。
片名《我的早更女友》,重头戏却是“我的暖男备胎”。
为了给暖男做铺垫,导演安排了耸人听闻的前戏:周迅身披婚纱出现在大学毕业典礼上,向心仪的校园恋人刘翀“逼婚”。
当着全校师生的祝福,连德高望重的师长都说“我们又相信爱情了”,刘翀却来了一句:我还没准备好。
这个连毕业致辞都不忘抄袭一句“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的学霸,因为个人前途舍弃了爱情。
放下的理由是,“公司在几千个人里选择了我”。
周迅回应说:“可我在13亿人里选择了你啊。
”哪个女生的青春里没出现过个把渣男呢。
为了渣男,周迅痴痴等待了4年,酗酒、狂躁、气急以至早更,然后佟大为饰演的暖男登场了。
这个“班上最老实”的同学,初次露脸是和周迅的室友滚床单。
虽然最后洗白了,多少也有点吊诡的意思。
待到再出现,已经和两个女同学合租一间房子,其中一个还是暗恋4年的周迅。
这样也叫老实,一定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
在周迅昏天黑地的作死生涯里,佟大为逐渐展露出如下暖男属性:外能代为看妇科,内能洗手作羹汤。
不计前任纠缠苦,只为千金买一笑。
在烧烤摊上挨得住早更女同学的啤酒瓶捶打,看到默默哭泣不仅递上纸巾,还主动停车帮忙擦拭眼泪。
更绝的是,这个“老实”的男同学知道周迅怀孕后愿意主动接盘,看到周迅对前任回心转意还帮忙“抢婚”,大学里读所有教材的时间都不及《备胎的自我修养》来得多吧?
何况,这位暖男讲起爱情的道理还一套一套的。
什么收支平衡才叫爱,什么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你治好的。
空虚寂寞冷的时候,他就是最好的“暖宝宝”。
意志消沉到引发生理状况了,他还督促你仰卧起坐、跑步锻炼,在门外学小蜜蜂哄你睡觉。
怕你喝药受不了,陪你一起,还配合你的小任性,来一句“喝了这碗恒河水,来生再做早更人”。
还有还有,这个看上去白天都不怎么工作的“男闺蜜”,不光忙着给你在小黑板上写生活小贴士,留张字条提醒你便当已备好“娘娘请用膳”。
他还能瞬间搭上女老板的顺风车,成为公司的行政总监。
或许只有片子里的原话能形容这种生物了:“公公,你可真是一朵妇女理疗界的奇葩呀。
”什么是男闺蜜?
就是蓝颜加点黄色就绿了。
什么是暖男?
中央空调暂时供你一人享用而已。
在戏外接受专访,佟大为反复强调,“真正的暖男只对一个人暖。
”如果一定要给这段温存加一个期限的话,我觉得是,一阵子。
在男性视角大行其道的时候,贤妻良母是永远的丰碑。
待到女性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诉求,无所不能的暖男也就正当其时。
可惜,女性对于暖男的渴望,恰如男性对于贤妻的幻觉,本质上只存于想像之中。
暖男和渣男时常只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面向,这类群体,我们亲切地称为暖渣男。
而真实的爱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纡尊降贵或百般讨好。
之所以会心存绮梦,说到底不过是逃避和懒惰而已。
年来电影中大行其道的青春、校园、爱情,之所以频繁以渣男催债、暖男催泪,为的也都是调动观众记忆里那些零星的共鸣。
知道观众要看什么,就刻意生产出来,惹你哭,逗你笑,即便散场之后只剩下一地鸡毛,也都无关紧要。
问题是,这么粗粝的预设、浮滥的表演,固然能忽悠眼泪,也难免遭遇口水。
安插几个煽情瞬间,通篇都是网络段子,编不下去了就祭出车祸、出国、医院三件套,致我们终将堕胎的青春,真的大丈夫?
是欺负观众没谈过正经恋爱,才对人工合成的暖男形象怦然心动吗?
“渣男毁青春,暖男治早更”背后,是爱情电影精心矫饰的癔症:漫长的无休无止的青春期过后,唯有更年期的噱头才能调用“暖男”这个大杀器。
亲爱的制片方,还你一句电影台词吧:不就早更吗,你千万别走心。
从33天开始,暖男系列的电影层出不穷,万变不离其宗,无非都是打了一场时间战,最终赢得佳人归。
故事情节差不多串联了这两年的腾讯新闻,穿着婚纱来毕业,酒后上错人,抢婚不成功,男主角悄然离开而后升官发财,抑郁不流行了就开始早更。
没有新意,却依旧有很多人哭。
我在想,或许是因为这些串联起来的情节中,总有一个和我们的经历很相似,不管是爱与被爱,接受与付出,轻而易举的就戳到回忆。
就好比每个人都会有优点,每部电影也会有他的感人之处。
对于早更女友,我最窝心的是周迅对着钟小帅说,我愿意嫁与你为妻。
每个女孩子都会曾经憧憬过跟最初相爱的人一起白头,你是不是也曾经对着那个早已不在身边的人说过我愿意嫁给你,然后一脸傻傻的好甜蜜的样子开始幻想将来的每一天都会有他在的日子。
这电影里迅哥儿没有多少演技爆棚的精湛之处,平实简单,唯独她第二次穿着婚纱,再次站在钟小帅的跟前说出四年前的誓言的时候,我都忍不住伤心了。
这世间有多少人可以让你惦记很多年,又有多少人值得你再次去冒险。
年纪大了就会开始不由自主的回忆从前,越虐心越是要去干。
可是,不是每一个任性胡闹的姑娘,背后都有一个愿意被你砸酒瓶子的备胎。
为什么?
我晃神看完后,脑海中的印象就是英菲尼迪啊,真是好车啊,不仅秀了各种款,雨中淹没那段,好感淫,水那么高了,到车里也很缓慢,还能有空气让两个人存活,最重要的是,后来张梓琳还开着这辆,真要真是现实,厂家是给退换了吗?
而且这段戏暴露了周迅和佟大为的问题,说佟大为五行缺心眼,明显两个都是智障,水进了车里都不带动的,完全没打算破窗啊……好吧以上问题并不是谴责电影的那一把植入式广告,实在是觉得导演和编剧郭在容太水啦,《我的野蛮女友》都01年的老片,10多年观众都成长了,你怎么水平不进反退啊……这是一部不扯不扣的脑残爱情片,选角就很吊诡,钟汉良为了拉眼球这个可以理解,李静和白客也是可以符合一部分小众胃口,可郭书瑶那个来一下有什么用啊,台湾宅男真会掏钱看那么几十秒啊,更悲催的是张梓琳和周迅搭戏是什么意图啊,这是春晚贾玲配瞿颖的路数吗?
完爆矮子啊……原来评价电影都用文化研究的方法或者从视听语言上谈,这部完全不用,就是很扯的片子,不用多言。
我料到了最后会把佟大为最开始乱搞那段说清,可没料到到最后也没有合理解释钟汉良突然闪人啊,就是因为周迅不去上海,那之前的叙述也太不明确了,到后期,周迅去抢婚,以为会拒绝钟汉良来个逆转,结果依然,电影中有好多类似的片段,这个编剧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你要是不按照套路来,你安排这些不就是为了拖时间吗?
还有那个教堂的反应,来参加的不是亲友吗?
新娘掉包了都,没有哗然,淡定得很,这是可能的吗?
好了,编剧的狗血也就不多说了……周迅连续接了几部特别不适合自己的片子,是为了挑战自己的演技吗?
还是因为要结婚生孩子赶紧捞金啊。
电影里佟大为的表演还是讨喜的,他的男保姆形象微电影逆转了几分败局,这不是就是真人版大白吗?
虽然不够帅,但也满足了一切女性对男友或老公的想象了啊……
周迅再这么下去得成烂片专业户了吧?
哭的很爽
被字幕硬生生改成前鼻音的新生活 中国字音都博大精深
有情结。冲着沙坡尾、泛船浦教堂、郭在容、周公子我给4星。整体剧情、金句是无法跟撒娇相比。
算是周迅演过最烂的一部片子了吧?
暖男袁晓鸥,嫁老公就要找这样的。。。
不坏。佟大为基本上就是十多年前那个著名的牵牛的翻版,当然,现在叫暖男。
嘴炮都靠段子手,暖男现在最吃香。张梓琳演技太用力,周迅倒是一直都古灵精怪的,佟大为嘛萌萌哒~
发型跟女人不坏太像。整个看不错,又看到转圈吻了,还是比中国拍的好看
看这种电影真是灾难。撒完娇又来早更,周迅对这种自以为是的小婊子已经熟到不用演的了。而且整部片看上去就是用美图秀秀拍的,low到爆。
不敢相信是郭在容导演的作品,太烂了。尤其是张梓琳,白瞎了那么好的身材长相,这部戏里的角色太刻意了,台词也很不自然。三观很怪,剧情也很散,各种莫名其妙就是了。还有最想吐槽的就是不停旋转地镜头,转得飞快,看完电影后我都还一直晕。不过男主的有一句话我认为很有道理:“收支平衡才是爱”。
周迅和佟大为都是好演员,但是再去装清纯总是缺乏代入感,还好吧,不能算烂片。
辣么多人买了会员看 真是一部不好不坏的电影 (广告略多)我爱厦门(哭)暖男啊 榕树啊 台阶啊 暴雨啊 花砖啊
wuli迅哥儿怎么能接这种电影
比想象中好看。深刻的爱以另类的方式演绎,纵然你在笑,却也体会到主人公的悲伤。
太难看了
喜欢渣男钟是一种颜狗的坚持哈哈哈哈
很久没有看到如此触动心灵的爱情片了。郭在容的片子总能让人在喜剧的表象之下捕捉到些许细微的深层次的关于爱的这些、那些。古灵精怪的早更周迅加上二十四孝暖男佟大为,多么完美的爱情。
不是水土不服问题,就是文本太差了,抢婚后的几十分钟几乎什么内容也没有,直接快进到最后也没问题。钟汉良这角色没做错什么吧?女二和备胎一直骂人家王八不好吧。片头的卡农谁编的曲能把卡农改这么难听也不容易。周迅连续上这两部电影反差还是很大的,可无论是撒娇还是早更,她所呈现出的状态都没有在认真对待观众(而且这部里面妆容丑爆了)。
这场恋爱就像是拔河,我们希望对方爱自己更多一点,拼命想赢得比赛,但是我忘了,在绳子的那一端如果对方先放手了,你只会摔得头破血流。我在这个梦里沉睡了七年,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到达了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