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宫崎葵,我恐怕无法将这部电影坚持下去。
即使很早就听说过本片,但一直拖到今日才看,近年的日本电影再无当年的热情,粗糙糙冷落落地不仅是固步自封,简直在倒退。
漫画、青春、偶像、东京、摇滚,这本应是拼接起来分外青春洋溢甚至热血的作品,可惜结果却差强人意,只是暗自嘀咕的小文艺片,即使结尾,穿着碎花上衣、军裤的宫崎葵在舞台上唱起来。
影片似乎就是片中女二号伊藤步的化身,想当年《燕尾蝶》中的魔力,和现在尴尬在少女和欧巴桑间,她再无遇到好的角色,记得上次看她是黑泽清的日剧《赎罪》中某个段落人物的姐姐,一个没什么性格不讨人爱病歪歪的角色。
跨行业需要的不仅是勇气和机遇,才华也是必要的。
拍音乐PV出身的导演显然还未真正理解电影,所以这部影片中既缺少有趣味有质感的戏,也缺少凌厉风格的结构与画面。
所以宫崎葵和高良健吾只能卖萌为生,而缺少真正的火花。
最笨拙的当属种田成男(高良健吾)车祸去世一段。
消失5天又出现的种田对电话那段的芽衣子(宫崎葵)说:“还有一句话要对你说——”这时手机突然显示没电了,接下来种田不得已翻身上车准备回家。
看到这儿,我就在期待接下来哪个镜头,种田即将出车祸,不是我心恶劣,只是这样的俗套设计,主人公总是在要说出最重要的那句话前意外离世。
不过我倒喜欢这个段落中,骑着车子的种田哭了起来,高良健吾是典型的文艺正太,日本电影版《白夜行》中也是如此。
更不合理的是后三分之一芽衣子拿起吉他学习、排练,乃至结尾高歌,恐怕过分天才了吧,种田穷其十几年还感叹自己才华不足,女友瞬间便弹奏起来,有点为高潮而高潮的意思。
不过这又使我想起年初在纽约MOMA看到的一幅画——弗里达离婚后的自画像,画中她穿着前夫的西装坐在一把木头椅子上,椅子下满是她的碎发,短发的弗里达面孔看似平静,但她瘦削的身子装在那超级肥大的黑色西装中,又渗透着无限忧伤。
那不得不放下的生活、感情与信仰究竟是脚下的碎发,抑或那身黑西装。
比起台湾文艺片,这个类型的似乎更对我的口味撒、毫不做作。
关于青春、梦想、困惑、坚持、音乐和爱。
还有最最最最爱的宫崎葵,各种美。
喜欢青蛙被当作邮筒那段。
宫崎葵砸电视那段挺触动。
最后一首歌、泪流满面。
理想与现实之间永远存在着差距。
有点困惑、迷茫、悲凉和失落……不过青春是美好的,电影拍的也挺美的。
“被人错认成邮筒 你的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喋喋不休抱怨 不就像我一样了 尽管这样 还是要坚持啊 就算是固执 也要坚持 我想在坚持的过程中 你能发现什么了啦 总之 加油”“因为 加藤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人啊 今后还有漫长的寂寞人生等着我们呢 那个家伙是知道的 我已经最大限度地让他玩了”“小爱 种田呢 是不是在想着努力成为大人呢”“我看不是没有才能吧 是你没有认真想过要这样做吧 你到底打算逃避到什么时候啊 你是害怕自己喜欢的音乐被人批评 不管是被表扬还是被批评 但不管怎么样 被评论了就是有价值的 而且 如果真的觉得不行的话 那个时候 那个时候 (那个时候怎样 会和我一块去死吗 开玩笑的啊)”“试试逆流而上吧”“心爱的人在认真做事的时候 默默地在一旁守护就好 是的 这样就好”“现在 这个瞬间 让我们暂时从现实的各种烦心事中脱离出来 但是 我们需要铭记这个瞬间 并在有限的人生中 一如既往 勇往直前”“即使这是一条艰难的路 只有有你在的话”“只是重要的东西改变了 从自己的尊严这样的东西 变成了别的东西 你不久也会明白的 ”“风吹的真舒服啊 感觉好像哪里都能去得到 ”“小爱 在想把工作辞掉的前一段时间 我每天 都觉得非常害怕 虽然想着要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 我已经完全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很痛苦啊 ”“我啊 是认真要用音乐改变世界的 但是在这期间 我意识到 我不是想成为音乐家 而是只想组一个乐队 有大家和芽衣子在 其实这样就足够了 ”“我一想到那家伙可以不顾红绿灯 一心就只为向前走 就感觉自己不能继续这样堕落下去了 虽然还不能完全克服自己的惰性 ”“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明天也要努力”“小爱 我之前说过 (solanin)是和恋人分别的曲子吧 但或许不是那样 我也不能很清楚的表达出来 或许那是和过去的自己道别的曲子吧 我觉得应该是那样”“我啊 不悲伤 一点都不悲伤 就那样随便死掉了算怎么回事 真是个任性的家伙 每天都想着他 每次都觉得是开玩笑 每次都止不住眼泪 ”“即使有一天 眼睛看不见这景色了 到那个时候为止 还能大家在一起的话 就行了 今天 我是这样想的”
一向不爱看有关バンド、ロック这样题材的片子但有小葵,怎么说呢,越来越觉得小葵有やわらかい感じ、いるなら、それはあんしんだ~给人感觉倒是一种,怎么说呢,不用去想苦涩的生活的感觉?
表达不好就像《丈夫抑郁症》里的一样,感觉只要有你,生活总能幸福过下去。
其实对走自己路的人多是钦佩,钦佩多的是他们对自己的勇气片中,高良健吾对芽衣子说:分かれる、どう?
失望时候大抵会这样的吧。
其实并不是对对方的感情消散,倒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吧。
おとなになるのがこわい害怕被客观物质给支配,害怕被生活击打得千疮百孔,害怕自己变成一幅行尸走肉。
爱情也一样,有时候会很不解电视剧里别人一天一条信息的恋爱,诱惑这样的恋爱还有没有什么意思。
可能有的人就是适应这样的恋爱,前几天才跟一个同学交流,他说天天打电话会很累,哪有那么话好说的,短信都很少发,我们,无所谓啦,就等结婚好了。
好可怕。
如果这样,不如不谈恋爱。
不像一些迟钝的人,会时常陷入自我情绪中无法自拔,甚至到绝望有时会想,しねばいいちゃん、でも、そのぐらいもできない甜蜜都是暂时的,痛苦是永恒的。
又忘了要说什么了。
fuck
误会在天空的彼端难道人生只充满了再见吗只差那麼一点就可以看见未来却只能说再见以前住过的小房间现在又是谁住在那里无论是你对我说过的过分话语还是感觉白费力气的每一天若说那天我这麼做若说能回到那一天我已无法再回到那一天如果说弛缓的幸福缓慢地延续这样下去坏种子一定会发芽还是只能说再见寒冷冬天中冷掉的罐装咖啡 七彩的长围巾小跑步穿过小巷中 我试著回忆起如果说弛缓的幸福缓慢地延续这样下去坏种子一定会发芽还是只能说再见说再见 这样也好无论在哪都要好好地过再见了 我也一定有办法的说再见 就这样吧
有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矛盾。
当我们是学生 我们组乐队我们没有钱买好设备,也没有成型的音乐取向,没有成熟的心智工作之后这些条件慢慢都具备了同样的热情却没有同等的精力去表达不仅是时间所限 更是越来越重的责任没心没肺的音乐狂热者当然可以置责任不顾但有点头脑的人大多不会那么自私最后变成我现在这个样子 满腔空洞的热情设备党弥补空虚,意淫演出场景还成天怀着一丝希望 大叔也摇滚也许能摇的起来 然后吉他与我的大肚子摩擦那也只是一个人了 离理想的乐队还差好远你需要在特定时间和几个志趣相投的人找到相对统一的状态这点恐怕只有学生最容易做到了所以 写给现在正组乐队玩的学生们 珍惜吧 这么几年
这部电影看得我很感动 这部片子让我感觉摇滚乐是纯净的 没有赋予那么多额外的东西 没有宿醉没有毒品也没有滥交 只是那种大家在一起的感觉 还有就是对自己心中理想世界的表达与对现实的不满 我还在读大学 要为了买更好的设备去打两份工 要被爹妈骂不务正业 还要被傻逼同学说买琴不如买iphone 但只要我在vox看一场演出就感觉这些都不算什么 想以后自己能站在vox的台上听着我的吉他和大marshall的轰鸣 就觉得什么都是值得的 对了 主角那把mustang真的很骚啊 听后摇听多了也喜欢腰子琴 好好赚钱买吧 哈哈
我曾经说过,苦逼闷骚的生活逼的我要发疯了,但是这都是改变不了的。
很多人告诉我让我接受,让我理解,让我明白现实不能是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你要想活下去就乖乖的干那些活下去的活。
他说不要以为音乐能拯救你,音乐拯救的是他妈的所谓的爱情,不是你可怜而又卑微的生命。
你爱自由,那中国几十亿的人他们不爱吗?
你怎么还是像一个小孩一样,一天到晚的想这些不切实际的事情?
我知道你喜欢的是好的,但是这不能当做你的生活工具,它只是兴趣,明白吗?
操,我从小到大都被这样那样的上面的话所洗脑,我以为我大学毕业后会有自己的思想,但是最后还是变成了一个西装革履的衣冠禽兽。
从前的那些可爱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心还藏在我虚伪的笑脸下。
虽然众多的理由让我控制住情绪,众多的借口让我抵抗走出去的决心。
但是现在的我还是听到鼓点就兴奋,和一帮学生挤在livehouse看演出。
他妈的,赶紧上,不要做一个傻逼,就算在你不能拒绝的情况下。
各位快点从人间毕业吧。
我他妈还需要一点时间。
找到答案。
乐与路
整部电影,可以说刚开始都是皱着眉头看的,无论是男主角还是女主角的形象,都让我觉得傻里吧唧的,这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两个人都好像是初中生装傻装纯的感觉。
对于剧情,刚开始完全没有剧透过,更不晓得什么漫画,只是好奇日本人怎样来拍一个摇滚乐队的故事。
甚至最初,女主角在房间醒来抽烟的时候,我都以为主唱是她,根本不知道是她男友那个眼镜男。
剧情的铺展,女主角辞职男友也慢慢的增长起重新搞乐队的志向。
此时女主角还好像是个跟屁虫似的,就如男友对她说:你一直在让我怎样怎样,你给我好大压力。
而电影已经播放一半,如果再没有高潮我真的准备睡觉去,如果男生真的就可以安安稳稳的边搞乐队边打工,那这片子就废了。
果不其然,必然的现实残酷挤压让男友选择了死亡,很多时候,死亡就是有一种异常沉重的力量,也许它什么都代表不了,但是它至少说明人有勇气去选择一种他要的生活和不妥协的态度。
我不喜欢了我不玩可以不可以,如果没有人可以成全我,那我就自己成全自己。
我看到,男主角死前疾速飞驰时,流着泪的幸福,是的,是幸福。
好吧,女主角慢慢从自责到背负起男友未尽的梦想,这段的确很美。
一个从没有弹过吉他的女孩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在舞台上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先不说到底实际不实际,但这样的桥段确实能牵引出我们内心微细的弦。
看到她从在大街上告别以前打工的自己,再到大汗淋漓弹奏出内心的音符,漂亮极致的大声唱出solanin,我,像所有在那live house里的观众一样,被不自觉不设防的打动了,更被逼迫着流出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的泪。
也许往事从不可能被真正遗忘和埋没,也许你看到那些少年孤独倔强的背影,也许你想到你们手牵手时内心的柔软,也许你终于还是和他在彼岸再不会相逢。
也许一切都只能在时光中飞舞和怀念。
因为青春和热血大多时候注定无法在一个人身上一直延续,但青春和热血的本义却永远存在永远让我们感动和向往也永远不会消亡。
村上说:一切都是隐喻。
语言在极端处无法言语。
是的,你只能用你的全部身心去感受此刻的美妙温柔激情和悲伤。
甚至,我知道我说这句话同样无法代表十分之一的感觉。
宫崎葵的表演如果说在之前都让我觉得乏善可陈的话,这个最后的高潮演出却足以说明她的小宇宙还是有爆炸的潜能。
不得不提的是,片尾曲,相当好听,准备找来继续沉浸。
我是老年人,看不来青春片了~~~宫崎葵真好看~
太模式了,不过面对现实和梦想的冲突和迷惑,现在的我很有感触。没想到小葵唱歌这么好听。
有点无聊!
这就是一个关于纠结的电影,纠结于长大与不长大,纠结于梦想与现实,纠结于爱情与责任。各种纠结各种烦。有点青春,又有点治愈和感悟。高良健吾给了宫崎葵一个正面全,真好啊。
那谁整个都nodame化了。电影标题Solanin,马铃薯发芽时产生的毒素。1h41'~43'的一段骑自行车的长镜头场景,猛男的摧泪。
日本人真的可以放弃这种题材了,不伦不类,小清新又励志什么的,浓的像图书馆的厕所一样的说教气味!!男主中二得不行了。不想工作,不想做大人,就是要搞音乐,唱走调的摇滚,自以为这样很帅,自以为比认真工作的大人过着更加丰富多彩的人森。。。作死啊!!女主是那啥,一直不喜欢
无病呻吟
2.6分
葵演じる芽衣子最後必死に歌いながらギター弾いた姿から目を逸らさなかった、この物語の後半とても好きだった。種田は逆らって見る流れにという言葉も僕等の青春もある、若い頃の私たちいつも面白い人生とかかっこいい未来とか抱え込んで大人になった、思わず夢もうすでに捨てたんだ
只是一部很少女漫画的电影,漫画就是漫画,电影是电影。两者受众是不同的群体。简单的一个故事,在漫画中可以表现得很完满,但是电影给人无力,拖沓的感觉。2个小时,节奏太慢。反而成了这部电影的弊病。
看的想睡觉。宫崎葵也不能让我振作精神~~
年纪已磊,梦想已无,看不动此片。
看这种关于音乐又关于梦想的片子我必哭无疑啊。。情绪一直涌。。
故事还不错,情怀也不缺,但是整体感觉不给力,从始至终都感觉太平淡,比去年的《少年手指虎》差了好多
真想建议那些个想看的人,还是放弃吧。看这种片子的心情就是强迫自己怎样不去按快进,然后在看完以后内心一句 擦 烂~不要拿乐队这种事情当点缀好么~
女主角长得很清新~原来你就叫宫崎葵啊~
我有个BAND梦。
算不上多好的电影 可是那种心情 完全明白
真的拜托各位拍青春追梦片的时候先把逻辑和人物性格梳理清楚一点好吗
我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