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 黑暗骑士崛起当然,电影后来重新整理了音乐,和源音乐不一样。。
非常想求一下电影开始那段音乐。。。
和转山片尾一样,都是找不到源的。。。
但是真心好
也许是我想的多了,可是看过影片之后,我思考了好多好多……今天周六,本打算出去溜溜弯儿,逛逛书店神马的,但北京的风也忒大了,用室友的话说“吹得我快找不着北了”…… 十点多的时候出去吃了个饭,果断打消了出去玩儿的念头,怕风把自己吹跑了(不过按照体重来讲,想跑都跑不了…悲剧…),就立马决定回寝室写入党的总结性思想报告(差距有点儿大哦…我的人生一直存在起起伏伏…)。
回到寝室,打开电脑,正事儿就被我抛到脑后去了。
因为今儿早上起来后,刚把坤哥的《突然走到了西藏》看完,挺有感触的,对坤哥的印象又提升了一个档儿,所以就想起了坤哥刚刚上映的一部电影《钱学森》,看到崔老师(坤哥在北影时的班导)对这部片子的评价蛮好的,就决定看看,于是乎,上网找到了这部《钱学森》(话说,我去电影院只看3D和IMAX的,2D神马的都在网上解决了,学生一族么有钱撒)就开始看了,看完又查了查钱学森先生与蒋英先生的资料… 结果,各种感慨扑面而来,挡也挡不住…下面就先来说说对钱学森先生本尊的思考吧…“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好像在我小学的时候就是作文的素材了,以前还真是不太了解,作为一个教授一个专家的他为什么会提出这种疑问,但了解了他的一生之后,还是有些理解了他的疑问。
在我鄙薄浅显的认识里,55年先生回国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便全权交给了先生,没有知识,没有技术,没有设备,甚至连资料的来源(例如苏联“老大哥”)都不大靠谱儿,中国有的只是先生这个人,或者更确切地来说,是先生头脑里存在的东西以及即将存在的东西……这种条件,要是搁我身上,即使我再厉害再有才,都极有可能会选择逃跑诶 可先生却承诺8年实现两弹合一 这种魄力,这种胆识,真的让我佩服至极。
再者让我佩服的就是那一腔爱国热血。
以前总觉得老一辈儿的那种忠贞爱国的热血是某些媒体行业为了某些利益而夸张夸大编造出来的,即使有爱国之心,也没有传说中的那样强烈,毕竟中国的老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还是存在的,但了解了钱老先生后,觉得,也许,这些是真的,即使有一定程度上的夸张,但我也选择相信。
先生是射手座,当我知道我和他同为一个星座时,就开始想更深一步了解他的人生。
我喜欢先生的主张,“教育要培养的人才应当:1.熟悉科学技术的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2.理、工、文、艺结合,有智慧;3.熟悉信息网络,善于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知识。
这样的人是全才。
”通俗的来说,现代的人才需要在理工、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些造诣,各学科之间可以互相启发互相渗透,就像钱先生说到自己的妻子时“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她与我的专业相差很远,但,正是由于她为我介绍了音乐艺术,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学会了广阔的思维方法......”(引号内容来自百度百科…)我想,这就是大家吧怎么突然变成了一个严肃的话题?
回归!!!!
以前一直认为科学家就是很古板,很严肃的,都不敢把科学家往文艺方面想,可是,钱先生是一个如此浪漫的人啊 这样,便说到了蒋英先生,我无比的羡慕两个人之间的那种伉俪情深啊!!!!!!
当一个人可以为了另一个人牺牲自己的梦想…… 这种爱情或者说这种亲情,不能不让人动容 想到这些,就让我想到了如今的现在(这个词… 有些奇怪哈 就这样吧)迷茫,是上大学之后听到的最多也是触动最大的词,因为,没有动力…… 我很羡慕钱先生时期的人们,他们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事业,有让自己就算牺牲也要奋斗的事儿… 我呢?
或者说,我们(一部分大学生)呢?
有目标吗?
是为了生活还是为了生存?
即使有目标,也没有值得自己为之而死的目标。
实际,我也想,或者说,我们也想去寻找一个这样的目标,可是,如果我们说,我可以为国家而死,有人会信吗?
也许,自己都不会信。
年代不同了,人啊,也不同了……实际看到片子的末尾,大概在纪录片出现的时候,我的眼泪掉下来两滴,当时以为是看到了钱先生去世蒋英先生痛苦的神情时被感动了,现在想想,是被这个人,那个时代的精神感动了。
看过之后,最突出的感情变化就是,爱国。
我突然产生了强烈的爱国的感情,很强烈,突然觉得我也想为祖国做点儿什么……真的,发自肺腑的……可是,我也怎么做呢?
不知道……慢慢地向前走吧向前走就好……. 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吧 ————————视角分割线————————来说说我对影片的看法吧看过厂花的精湛表演之后,我对坤哥真是佩服 我觉得“男版东方不败”这个称号,他能够承担得起。
但是,在得知坤哥来出演钱学森先生时,还是有点儿不太确定,“妖娆”的厂花能够突破自己去演一个科学家吗?
很是怀疑…… 不过,看过之后觉得,坤哥的演技确实很高。
没看过任何钱学森先生的视频资料,但是,了解了他的人生之后,我会产生一个想法,钱先生是一个很爱笑,很开朗的人,不是个沉郁的人。
但是,坤哥版的钱学森我觉得是一个有些沉郁的人吧 但,这并不影响我赞许坤哥的演技。
因为我觉得,他演的不是钱学森这个人,他演的是一个科学家,一个“中国航天之父”,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坤哥是成功的,他成功的塑造了这样一个形象,他将这个科学家年轻时的轻狂、受辱时的坚强以及工作时的担当演绎的淋漓尽致,从他的眼神里就可以读出每个阶段这个科学家的心理动态,这是我觉得这个片子最好的一个地方。
毕竟,它不是一个纪录片。
而张雨绮版的蒋英呢,形象确实非常好,与蒋英先生的一张照片确实有神似之处,但是,张雨绮的演技,在我看来,有些生硬,嗯 生硬……与在《长江七号》里的感觉差不多… 我不认为蒋英先生在平时生活中,也会端着花腔女高音的范儿…还有一点,个人癖好哈 我不太喜欢张雨绮的声音……嗯…再来说说影片的音乐吧 说实话,欠火候。
在高潮的时候没有达到那个激动的点,让人有些憋着气儿的感觉,总觉得想抒发或想发泄的时候,发泄不出来,憋在那儿了……特别是在影片最后的时候,应该达到那个情绪的最高点,可就是没上去……唉……可惜了……张铁林演的毛主席…… 我为嘛想笑嘞 实际我觉得最应该笑的是林永健演的聂帅啊 不过,个人觉得演的很好 没笑出来……范儿很足,嗯!
吴樾等人的演技也还是不错的……整个影片逃出了纪录片的圈子,处理的蛮好的 蛮欣赏的 就说到这儿吧 一查字数,2500字了,要是写论文也这么快,该有多好啊 总之,还是蛮喜欢这个片子的,10分的话,8分吧 去写思想报告啦!
吼吼!!
林永健老师的出场给一直严肃的现场带来了共鸣般的笑声,尽管影片前半部略显跳跃甚至有些乏味,但归国后的部分着实让我眼泪了一把。
向爱国科学家致敬!
信仰,不论在哪个年代,都弥足珍贵!
推荐 ps,从没写过短评,刚发表后不晓得为神马在列表中看不到鸟。。
一直认为在介绍中国牛批的科学家的电影中,普遍存在刻画地太过完美,太过片面,没有深入挖掘的现象。
战狼,中国医生,中国机长等热血片,都没有很深入地了解过这些伟大的英雄人物,用眼泪、呼喊、沉重烘托的气氛只能带来一时的感动,电影看完只能感叹一句“牛批”,掉几颗眼泪就完事儿了。
相比之下,外国同类的介绍计算机之父图灵的《模仿游戏》(主角是个怪胎)、霍金的《万物理论》(跟护士出轨了)、提出博弈论的纳什的《美丽心灵》(主角是个精神病)、提出物种起源的达尔文的《造物弄人》(众叛亲离)等等等等,都是比较客观地描述了伟大的科学家的成就和挫折(尽管有艺术的渲染),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人物的成长历史。
看完这些电影,你会觉得这样的伟人是发人深省的,是有启迪作用,是能在脑海里面徘徊许久不绝的一盏明灯。
看完钱学森,我第一感觉“他很天才,是为中华民族奉献的伟人,我要加油,今天一定学完这本书!”,第二感觉会有许多疑问“他是一直都这么天才吗,小学中学大学怎么样,怎样面对挫折的”,“他到底对中国共产党的评价怎么样(本人是预备党员,我很爱党(・ω・))”,“他回国后是怎样一步步从无到有‘种苹果’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他的缺点是什么”。
人无完人,有缺点的人让人更亲切,毛主席也有过错误,但是我还是最敬佩毛主席了,毛爷爷真的一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
伟大的科学家不需要过多的夸赞,只是看到他们的成果,享受到这些可敬的先人为我们人民日益美好的幸福生活做出的卓越贡献,感受到他们始终坚持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奋斗的信念,我们就已经直呼yyds了。
今天是12月13日,我为我们民族国家我们党有钱学森这样的伟人骄傲,自豪。
我希望之后有更多的电影能介绍一下中国的伟大的科学家,譬如屠呦呦这样的,从实际,细节出发,让其他国家也看看,咱不搞虚的!(第一次影评,见谅,别喷我 ̄へ ̄)
中国的高端制造业还是短板,我也在加油,大家加油!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物,本是可以作成史诗的。
加州理工,冯卡门,喷气式飞机,随便拎出一个,都是世界航空史浓墨重彩的一笔;勒令遣返,无端扣押审查,战俘交换,随便抽出一个头绪,就可见二战结束后冷战的漫天阴霾;国家领导人前的军令状,近乎白手起家建立航空工业,大漠深处的两弹一星工程,随便一个,都是这个国家成立之初如履薄冰的步伐。
激荡的历史风云慢慢远去,留下一个中国男子的内心坎坷挣扎。
一个秀丽杭州的聪敏孩童,庚子赔款留学的青年才俊,加州理工,全美也就是全世界航空届的佼佼者。
在追寻梦想的旅途上一路狂飙突进,知道突然而至审查迫害让一切戛然而止。
而后,现代都市里贵族西装换做大漠深处中灰暗中山装,连手插裤兜也换做以手撑腰。
以前加州理工校园里那个上课不屑言语,一黑板一黑板书写公式的严厉冷酷钱教授换作了听不懂还会重新来一遍的钱院长。
面对竖立着的东风二号导弹,在心底里默念对美国同行的告白:这就是我种的苹果树。
回国多年后面对美国受奖邀请时,以美国欠他一个道歉作为拒绝理由时,依然可见他那一身的傲气,正如年轻的他向夫人求婚时,只说跟我走这么一句话。
刻意压低的讲话音量,总显湿润的眼眶,是美国梦想破灭后的隐忍,还是家国情怀深沉的爱?
看过《钱学森》之后,感到一股正气凛然在胸,同时也问自己,如果我是钱,能否像他那样为了red China放弃在美国优质的生活和研究条件,回来过清苦日子,并且在中国核领域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造出两弹?
尤其是后者,钱学森徒有高级的大脑,但是双手被中国核背景缺乏的现状束住,他在面对惨淡现实的时候,应该是何等的无力与无奈?
就像影片中,他面对听不懂他讲课的中国技术人员,脸上显出的表情是受到冲击、是无比失望,不过,他没有像对外国学生那样,高傲地不予理睬,而是打起精神,重新再讲一遍。
对于钱学森的毅然回国和回国后的废寝忘食,我感到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理想主义精神,以致走出电影院后,重新面对外面纷杂的世界,看到现代社会上最多的“谋衣食求利禄的自了汉”(梁漱溟语),也生出了无力与无奈,同时思考:现在这个时代还会不会出现如钱学森般拥有高尚情怀和强烈爱国责任感的奉献者?
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人们对国家的责任感渐微,或许只能在面临重大灾害后显现出来;同时由于不再有“巢倾卵破”“唇亡齿寒”的情况出现,人们对自身的定位往往不再与国家命运相连。
作为青年人,我想:如果我们就向这样的人生目标走下去,如果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不再向往报效国家或回馈社会,而是看到国家和社会的不足后不思改变或无力改变,反去崇敬外界更加发达的环境和美好的生活,争先涌出国门,那么我们的国家不仅是用资源为外国培养半成品,而且也将会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我想,每个看过这个片子的年轻人都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抱着自私自利的想法在生活,尽管它可以用“每个人好国家就好”来大义化,另外还要思考是否可以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融合,哪怕只是一点,但也是对我们成长的这片土地的一种回报和推动。
想到龙应台的一句话:“孩子,你是否想过,你今天有自由和幸福,是因为在你之前,有人抗议过、奋斗过、争取过、牺牲过。
”如果我们意识到现在还算美好和安稳的生活是因前人的呕心沥血甚至捐躯为国,也许我们就能少点自我,多点大我,为这个国家做点不算惊天动地但也能推动改善的事情。
钱大师与夫人蒋英是“男才女貌”的最佳代言人,个人觉得陈坤此次出演相当出彩,演技越见纯熟,英文对白说的也是相当溜,意气风发,对夫人蒋英深厚的情感;我认为女主角张雨绮并不能很好地表现出大师夫人的气度,感情不够细腻深刻,还是演技问题。
至于情节方面前面围绕了钱学森回国当时一系列事情的前因后果,当时事情的真相应该属于比较敏感的保密信息,不知道电影里面的是不是真实情况。
后面也再现了回国后研究卫星的进展,应该也是解禁的信息,普通人也了解当时的国防军工事业,还有很多人在这个行业默默地奉献着。
故事的进展激励着国人的心,看到起步初期的艰难困苦,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繁荣与稳定生活。
当各位开国领导人出场时,笑点来了,皇阿玛的毛主席那个湖南话相当不纯正,尤其是林永健饰演的聂荣臻,四川话倒是挺像那么回事,就是忍不住想笑,这就是喜剧明星的效果。
个人看法,还是要大家去影院观看了有自己的体会。
这部电影讲高中历史课本的大事年表里面的1960年第一颗导弹上天等单调的句子画面化,不得不承认,作为祖国的大好青年,在看到发射成功的画面时,我入戏了,内心是真真正正自豪骄傲的。
比起课本上单调的文字,新闻里官方的报道,给我们这些不太了解那段历史,对钱老的印象单单停留在“两弹元勋”的人一个获得知识的机会。
特别推荐中小学组团观看,说不定可以激励出新一代的小小科学家。
坤哥的演技很好,但中国演员们的英文对白还是大大的硬伤其实整个电影的配音差不多都是悲剧,皇阿玛的毛主席PK老鼠眼林永健老师的聂sir,,,难道这是导演悉心埋下的小包袱?
引发了处处笑点。
再加上潘虹老师的晚年蒋英,真是让你不出戏都难。
Anyway,还是很喜欢影片塑造的钱学森形象,中国绝不能少了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
钱老,祝安好
在学校大礼堂看的片子,在那种庄严地环境下有一瞬间的心潮澎湃,所以不从什么专业角度去点评这部电影,当然我也做不到,就单纯地讲讲自己的触动,觉得这里的部分台词还是很戳人的。
第一处,我觉得编的很好的一个地方,钱学森前辈回国前接受采访时,有一个中国记者用英文采访他,钱学森用英语讲“作为一名中国人,向中国人提问该用中国话”然后用中文讲“我不想回答你”,这里就和钱学森夫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我记得钱学森的夫人在探望被监禁的钱学森时警员让他们讲英语,然后夫人义正言辞的说你没看出我们都是中国人吗!
没错,这就是在细节方面体现出的气节。
第二处,单纯的一句台词,“手上没有枪,和有枪不用是两码事”,我想这不仅适用于电影中的场景,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吧。
第三处,还是要赞一下蒋英的胸怀,她说中国可以没有像蒋英一样的歌唱家,但是不能没有像钱学森一样的科学家。
最后,像前辈致敬。
陈坤演的还行,但似乎还是有点嫩。
更希望是陈道明演。
那一辈人真是爱国有胆量有雄心。
现在社会再浮躁。
如果某人说为了祖国怎么怎么样,不管是说者还是听者都觉得假,不真实。
但在当时,那真是一腔热血道出的是心声。
小时候,非常希望自己能生在一个乱世,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做出点什么。
比如去抗日,比如参加新中国建设。
还记得高中时候在班上做演讲,题目是爱国,说得自己磨拳擦掌恨不能马上跑去把自己献给国家。
如今在三十的年纪踏出校门,我却没有了年轻时候那份纯纯的心。
茫然的踏近社会,做选择的时候,铜臭和私心霸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我一直抱怨大环境不好,其实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自己的信念不够。
为祖国我能做点什么?
如果回国,是不是就一定能为这个国家做出点事情呢?
我总能找到借口,说自己渺小如斯,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就是对祖国的贡献了。
钱老回国,其实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妻子的事业。
但正如他妻子蒋英老师说的那样,中国可以没有一个歌唱家,但不能没有钱老。
她给了新中国一个钱老,这就是巨大的贡献。
一个家庭,总要有一方做出点牺牲。
我特别敬佩蒋英老师,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
悄悄mark一下,我也要支持zzy,不拖他后腿(如果他在做有益于社会的大事的话)。
这种类型的片子。。。格调说高不高,难受
=^= NC粉刷评分
电影挖掘人物性格不够深,多一星给陈坤
尼玛,这种片子也能拿出来公映?
钱学森都哭了
近年最好的偶像主旋律,比《杨善洲》《郭明义》啥的好太多了。【电影资料馆】
最后几分钟真是大败笔。张雨绮真不适合这个角色。
前一半流水账,后一半渐入佳境。
“厂花”的传记电影,最喜欢了,撒花~
流水账。
张雨绮一张嘴我就出戏,我真为最后说出国家可以没有艺术家但不可以没有导弹学家这种功利主义话语的歌唱家感到羞耻,你甚至说对钱学森的爱超过了对艺术的爱所以愿意在家生火做饭带小孩我都更相信!我觉得最有正义感的还属连凯,但是最后为了好基友也不要有良心的科学家的节操了,哎!
相当一般……
模范作文
自小便是我的偶像
气质这种东西多神奇~ 无论现代化妆技术多厉害,选的演员多俊美,没气质没底蕴,演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 坤姐还是回去做厂花吧,你那扭捏做作的演法,不适合这么伟大的科学家。。。
传记最怕拍成流水账,这片就是。钱学森出国了,钱学森出名了,钱学森要被遣返了,钱学森被软禁了,钱学森回国了,开始研究了,导弹成功了,原子弹成功了,卫星成功了,钱学森死了,剧终。什么都有,又都是走马观花,陈坤总会让人想起雨化田,张雨绮的声音怎么那么怪,多一分是给陈坤的。
坤姐表示坚持雕塑式表演风格一百年不动摇。
给坤哥,不解释
剧情太散,支离破碎的
事实上我觉得比较好的桥段是钱学森伏案工作的时候,头顶上方穿梭了很多火箭……最感人的镜头肯定是后面的一段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