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临时劫案首映#4星推荐。
剧情总体流畅,荒诞中透着黑色幽默,动作戏也不错。
演员阵容堪称豪华,主角们的表演都在线,加上一众黄金配角的发挥,不少致敬经典港片的桥段,作为港片影迷看得还挺开心的。
印象最深刻的是悍匪郭天王的大龅牙和满嘴漏风的“说谢谢”,唱着《只想一生跟你走》,让人又想哭又想笑。
还有,三个主角作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奋斗多年抵抗命运,最终为了一丝贪念阴差阳错铤而走险的悲剧,也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当然,剧本还有不少瑕疵,打磨得还不够,但总体上瑕不掩瑜吧。
印象中,港片很久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了。
癫狂过火的演员没了,追求极致的导演没了,甚至连招牌的动作、无厘头的幽默、精致的美术、动人的配乐,这些技术也都没了,港片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
北上的导演和演员们,在资本和审查的夹击下,拧巴出一系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续集,拙劣模仿暴力美学的所谓警匪片,炒冷饭自娱自乐的所谓喜剧片,越看越倒胃口。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片虽然还不完美,但能令人回想起港片曾经辉煌的年代,令人在笑声里感叹人生的不易,珍惜眼前的美好,也算是近年少有啦。
郭天王本人实在太帅了
林家栋还是风度翩翩
小齐的粉丝太热烈啦映后的主创见面会,郭富城尽显天王本色,小齐非常谦逊礼貌,自媒体达人们把问题全给了他俩,采访结束也都争先恐后和他俩合影。
九十年代最火的时候,他们也就二三十岁,几十年过去,没想到港乐死了,港片还在靠他们撑门面。
除了佩服那个年代演员歌手们的坚持、勤奋、自律,更感叹如今的青黄不接,或许新世代已失去某种奋斗的动力和能力,沦为流量的附庸啦。
最后,感谢不散观影团的邀请,作为他们几十年的老粉丝,也挺开心能近距离和儿时的偶像互动。
不虚此行。
令人眼前一亮的港片,没有要做饕餮盛宴的野心,而是着眼于精致点心的定位,是成功的。
影片以人狠话不多的叙事方式,开宗明义,三下五除二交代了人物背景与性格特点,然后用比较多的巧合(感觉略多),将三位个性迥异的主角绑定在一起,加之其他一众努力挣扎着的配角,共同刻画了背负沉重负担的都市社会人面临的普遍困境。
郭富城在安南有头有脸,即使生活变故使他沦为港漂悍匪,也谨守盗亦有道的底线。
这代表着风险承受能力薄弱的外来移居群体;林家栋在老娘小娘中夹缝求生,房子是不可逾越的天堑,扮演的出租车司机圆滑精明,能捞一票算一票,熟人也不放过,这代表着普通升斗小民群体;任贤齐胸怀大爱,濒临破产依然致力于老年康养,终于难以为继,畏畏缩缩铤而走险,代表了被劣币驱逐的良币群体。
这三个群体已经很大,算上“你抢银行我抢你”的姜大卫代表的大资本阶级、王敏德代表的灰色产业阶级、林雪代表的服务业从业人员群体、两个修车工代表的青年劳工群体、以及张可颐代表的公务员群体,几乎涵盖了社会方方面面。
在这么一个宏大的背景里,用略复杂的诙谐和戏剧化的夸张,影射了可歌可泣苟延残喘秋风萧瑟的社会与群众百态,可以感到导演的博爱慈悲与情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郭富城,龅牙悍匪行事磊落,有错要认挨打立正,受人恩惠红包必给。
以后盘点时,这会是他的经典角色。
有人说《临时劫案》有着昆汀和盖里奇的影子,我认为这个说法欠妥,《临时劫案》更像是《机动部队》(PTU 2003)的简装版——在普通人的抉择中追寻依稀可见的江湖,当然宿命依旧是被高悬的存在。
影片首先确立的是一组困境。
阿怂(林家栋)需要一栋房子去平息婆媳之战,慕容辉(任贤齐)需要很多钱才能负担的起养老所的开销,天哥(郭富城)稍复杂一些,他几乎是阿怂与慕容辉的集合体——既需要钱也需要房子,更重要的是他还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来躲避梦魇,女警察姜姐(张可颐)需要一个大案子来抵抗平庸,而小贼(梁仲恒)则需要还清200万债务然后向女友求婚,影片将这一组普通人的困境抛掷出来,无非是想在他们的抉择中形成故事的起伏,虽然早已被银河玩烂,但在当下的港片中实属异类,它所述不是搅的满城风云的大人物、也不是警界精英与匪帮大佬的对决,而是双脚拖在地上行走的普通人。
影片营造出的是一组心魔镜像。
上文提到天哥就像是阿怂与慕容辉的集合体,也就是说准备买呛的慕容辉和被现实逼到角落的阿怂往前再走一步极有可能成为天哥,有意的让他们形成了一组镜像关系,镜像之下既有普通人抉择的重要,更有他们现实处境的尴尬,好似那句经典的句式“如果...那么...”,当然导演只是向普通人发出恐吓罢了,他给慕容辉和阿怂预留了安全阀——亲人,让二人在一场“历险”过后愈加明白亲情的可贵以及抉择的不可逆,进而无奈却也坦然的面对触底的人生。
影片闪烁出了江湖的轮廓。
近些年来,我一直在港片中找寻江湖的存在,几乎放弃,但在《临时劫案》中却又瞥见了一层淡淡的江湖轮廓,天哥虽然远不是他所期许的“悍匪”,但不妨碍他是一个极有原则的江湖人,“谁中招就补呛,别苦了兄弟”是他行走江湖的准则,给钱要说“谢谢”做错要说“对不起”是他的态度,虽然衣品毫无腔调可言,但那龅起的牙齿还是让他看起来有些派头,甚至形成了一种小江湖的场域,让阿怂和慕容辉亦为之折服。
虽然《临时劫案》用小人物沏了一壶滚烫的咖啡,但超标的糖精稀释掉了本该的苦涩有力,令高悬的宿命始终未能给予蝼蚁重重一击,说白了,这些人的困境还未曾真正触底,导致他们抉择的戏剧性不足。
郭富城饰银行劫匪,林家栋饰出租车司机,任贤齐饰开养老院的社工。
当前者劫持后两者,由刚开始的害怕,到因相似的家庭困境而相怜相惜,老戏骨间飙戏,应该产生更多奇妙的火花。
片子过度塑造郭富城,除了龅牙造型,还有他的各种怪癖。
喜剧色彩不够,动作也一般。
故事是悲剧底色,郭富城抱钱死亡,给人一种无力的宿命感,就像他眼见自己儿子被雷劈死,却什么都做不了。
《临时劫案》最突出的是叙事,已经很久没有在华语电影里看到能超越电影里,游泳馆储物柜交易那段戏多人物交叉设计的桥段,虽然拍摄剪辑的节奏还没有做到行云流水,考虑到在近年同类型电影里普遍缺乏设计感的叙事,对比乏善可陈的衬托,《临时劫案》比较有过去港式电影追求效率速度感极强下营造出来的紧张刺激。
另外主角人物的个性塑造在近些年的电影里也是活灵活现有鲜明的特点,郭富城加林家栋加任贤齐三位我们都熟悉却没有合作过的组合,看起来别有一番化学反应,这种化学效应有些像《漫长的季节》里三个男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敌对或朋友,是伙伴搭档又看起来随时会崩塌的喜剧化,貌似坚不可催又相互防备的关系是电影的核心推进点。
郭富城是越演越会演,从《最爱》开始看得出郭天王是下定决心要做真演员,但是达到《临时劫案》中的水平确实大大出乎了意料,只能用欣赏来形容无可替代的魅力,别人很难演出的癫狂状态,《临时劫案》的妆造也很给力,刚出场真的没有看出来就是郭富城本人,等意识到时依然有一种恍然大悟的震撼感。
总体来说电影还有些英语电影里犯罪题材的爆米花熟悉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娱乐性比较强。
最近上映的港片突然变多的感觉,看了《潜行》,又看了这部《临时劫案》,没看的还有《金手指》和另外一部文案是“发港疯”的片子豆瓣这里的剧情简介:颓废中年难兄难弟阿怂(林家栋 饰)、慕容辉(任贤齐 饰)计划抢劫却意外被悍匪梅蓝天(郭富城 饰)搅局,阴差阳错间三人临时组队,巨款眼看到手,却被他人捷足先登,与此同时女警探姜姐(张可颐 饰)也将三人锁定,一时间匪徒各怀鬼胎,在“我打劫,你打劫我”的江湖规则下,一袋钱引发连续偶然事件......根本不符合剧情呀,不能说是失之千里,但也说得上是相去甚远说回剧情本身,按理说,警匪片这种港片的强项,已经有了深耕多年的经验,拍起来应该是驾轻就熟的,但本片给我的感觉就是:力不从心先说演员,堆砌的一大堆熟口熟面的港星,港片鼎盛年代,起码有三四个可以单挑一部大梁那种,但现在只能靠众星合力撑起部戏,有些影星看着眼熟,但硬是左想右想记不起名字来……姜大卫,我居然把他的两个兄弟秦沛、尔东升都先想起来了,到他死那会才终于记起了他的大名。
郭富城,天王扮丑扮怪不扮帅了,但人设立的很生硬,反复重复的口头禅“说谢谢”“Sorry”等,面部表情怪异,知道你想努力摆脱靓仔形象的困扰,但反正就挺不自然的。
人物背景安南是越南,但估计是因为回归了,如果是97之前,这个人物的背景百分之九十九会是大圈仔。
任贤齐,一口台式粤语在一众流利港式粤语中简直鸡立鹤群,非常出戏……人设上为什么非要保住养老院,为此居然不惜意图打劫,并没有合理交待。
林家栋,东莞仔沦落了,成为一个想入黑社会而不得、纹身一眼假的怂货。
扮演他父亲的是卢海鹏?
主角配角,都交待了做“贼”或“匪”的背景,但反正对我来说没啥感动的点,象那个里应外合单人劫财的少年,作案的动机是……要和青梅竹马的女友结婚?
然后这个还是撞车后女友突兀口述出来的,非常刻意;而悍匪梅蓝天(郭富城)家里西瓜被雷劈的往事,明明应该是感伤的、煽情的,但影片里那个在非雨天里突然一个雷把跑出门外的小孩给搞死了,这不知道该算是迷信还是报应了,反正我是觉得搞笑了……再说剧情,编剧的构想是多组人马,阴差阳错,互相推动,最后几条线拧到一块去……但编剧的功力显然很不到位,各条线之间硬拧的痕迹太重,各种硬伤,各种硬圆,各种硬式巧合作为警匪片重头戏的几场枪战,要大场面没大场面,要合理性没合理性如果说悍匪梅兰天(郭富城)开场时长枪手榴弹压制警察还说得过去的话,那后面凭着小手枪就可以深入陀地据点横扫全场,再加上打爆一众警察的围追堵截,就……实属夸张得太过份了!
作为地头蛇,在管理大量黑钱现钞的要地,安保工作好象还比不上被成功打劫的兑换店(起码还有道铁闸),被过江龙随随便便带着两个陌生人就闯了进来,在电梯间的对话、动作都没被监控到而引起防范,实在是太过业余业务还表现在黑道与劫匪们交接钱款、枪械、护照的过程,还有爱打麻将的大哥只身跑去青年劫匪女友家里,结果被人家反杀手指被扔进马桶冲走……还有安排开着辆接送学生的校巴去打劫,这是什么骚操作?
我本以为会有掩人耳目逃离现场的设定,结果这校巴根本是个累赘嘛,但居然这样也能冲出港警的封锁,港警是不是要反思了?
话说剧里的港警的存在感真是薄弱,大名鼎鼎的西九龙重案组只在口头里被提了一下,跑前跑后查这种大案的是两个边缘CID,查询疑犯车牌、监控还要靠私人关系搞定,从一开始直觉怀疑慕容辉杀人报假案,到后来女Madam脑补出疑犯们布局的大戏,感觉是在黑港警的水平呀……一开始慕容辉报警有两个老人走失,这个点到最后好象也没补回来(或者被我忽略了,毕竟看到后面我有时在玩手机)对了,好象之前刷到过张可颐退圈改行的新闻,所以这部戏里她是复出么?
最后,作为一个银行从业者,表示对片中香港兑换店里把大额港币都卷成一小捆一小捆有些困惑,这么卷的话过点钞机应该很麻烦吧?
而且无论装箱还是存入柜员机也都多多少少会有麻烦吧,但看阿怂(林家栋)存入又取出的那段戏,现金又是平平整整的,有些不解……
临时劫案 75/100郭富城这部电影中是很成功的,我个人很喜欢,很有特色的角色,无论是台词还是动作服装都是很不错的,摔跤很棒。
梅蓝天这个名字就是注定是悲剧吧,应该就是没明天的意思了。
里面的剧情都是很饱满,不会拖沓,不会犯困。
说谢谢抱歉这两句就是电影中的口头禅了。
我很喜欢里面的梅蓝天,强壮有礼貌有原则。
还有很善良,除了补枪都没有打算弄死敌人,因为不是杀手是悍匪,哈哈哈,很有原则。
怂演的真的很中年大叔,很凄惨。
结尾我认为需要改下1.梅蓝天的小孩不应该给雷劈死,穷人善良的小孩不应该落得此下场。
2.梅蓝天最后不应该死,而是被怂和辉救回来。
3.梅蓝天被判刑,在监狱表现良好,出狱后找到了怂和辉,三人一起聊天有说有笑,最后在的士的座位里拿出了一堆钱,原来这个钱是他藏起来打算离开时候送给怂和辉的,虽然是赃款然后直接结尾留下空白让观众自己去想。
表情丰富
过瘾
搞不懂那些给差评的人,到底是黑粉还是同期竞争影片花钱请的水军呀?
这么耐看的港片已经是久违了,好不容易出一部精品,又要被这些充满恶意的评论们带节奏,实在是令人气愤。
在没去电影院观影之前,就去豆瓣APP翻看了很多评论,真的是差点就令我放弃去影院观影的想法。
最终还是止不住想要去影院一探究竟。
实话实说:这部港片可以说是最近段时间最有趣最轻松的港产商业片,制作质量也不差,三位主演也演得很给劲,特别是郭富城,估计又要得影帝啦。
实在是令人满意,又一次大胆的突破。
真正的黑色幽默,看得很是过瘾。
唯一遗憾就是还没看够,觉得时长太短,还没看过瘾啦。
本人由衷的觉得:此片在豆瓣的评分应该在7分到8分之间,是最客观公正的评判水平。
如果正在犹豫要不要去影院观看此片的影迷朋友们,希望我的客观分析能够给到你一定的帮助,谢谢收看!
最近上映的港片数量还挺多的:《潜行》、《金手指》、《怒潮》、《爆裂点》……大部分影片的评价都比较一般,这部《临时劫案》算是一部平均水准之上的作品,比较适合娱乐,但经不起细究。
影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郭富城的装扮。
他完全没有偶像包袱,主动提出来给自己装一个龅牙牙套,给这个反派加上了喜感和乡土气息。
他认为这样的装扮更符合电影中的东南亚大反派形象。
而许多观众却觉得,这个颇具喜感的造型撞脸了皇后乐队的Freddie,以及《波西米亚狂想曲》中的扮演者牙叔。
从荧幕效果来说,他的选择是成功的。
虽然牺牲了自己的颜值,但是龅牙牙套让这个角色脱胎换骨,凭借邪恶中透露的一丝喜感和土气,第一时间夺走了观众的注意力,也引起了影院中众多观众的讨论。
除了外在形象,影片也致力于从众多的细节中塑造大反派的人物形象。
整体来看导演是想要塑造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反派,突出其两面性,但是总透露出一种刻意感。
一方面,梅蓝天不喜欢杀生,如果目的已经达到,就会放人一条生路。
另一方面他又非常杀伐果决,如果是自己的兄弟中弹了,他会毫不犹豫地补上一枪,只为不让其痛苦,全然不考虑有没有救治的机会。
他本质上是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者,虽然爱子心切,爱妻心切,但他却并不考虑他们内心真正的感受,遇事总是以暴制暴。
他习惯性地运用暴力,因为这是他认定的反抗命运的方式,他想要反抗命运洪流的压迫,所以他当悍匪,他抢劫,他杀人,他不择手段。
他好像把自己当成了教父,所以我们能看出他遵循的原则和他所信奉的道理。
在送别人上西天之前,他会说一句【sorry】;在给人报酬的时候,他会强迫别人说【谢谢】;在同黑帮老大交谈的时候,他也一直在反复地强调【账对不对】。
因为他已经不再相信命运,所以他选择自己成为自己世界的上帝。
他用用暴力、胁迫的方式让世界在自己的规则下运转。
掌控的感觉让他感到安心,但也让他沉沦于此,他就像一位教父。
塑造一位有难言之隐的邪恶的反派,或许是导演的初衷。
但是影片中组织的情节的逻辑并不通顺,看完电影总有一种吃西瓜连带着把瓜皮也吃了的感觉。
逻辑问题很直观地成为表达人物的障碍,体现的不仅是在有关梅蓝天的情节上,还有其他配角的身上。
例如任贤齐饰演的慕容辉,他的行为逻辑,对于观众来说有点无厘头和莫名其妙。
慕容辉想要打劫,却没有前因后果,换言之,他没有强烈的、迫切的打劫动机。
他是一个社工,用梅蓝天的话说就是【废物中的废物】,这样的废物在目睹了抢劫和枪战的live现场后,在目睹了血流成河和众多的牺牲之后,生出的念头不是【当街发生枪战好可怕】而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一句【我要打劫】。
但是当他真正付诸行动去购买枪支的时候,却显得非常的胆小懦弱。
就像叶公好龙一样,他其实并没有具备罪犯那种变态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但还选择去尝试。
他只看到了短时间内获得的巨大利益,却没有看到伴随而来的后果,以及先决条件。
总的来说,剧情的安排有刻意突出人物形象而忽视逻辑的嫌疑。
而对于逻辑的忽视,恰恰是导演和编剧极其偷懒的一个选择——只考虑了如何让故事变得精彩而忽视了故事发展的合理性。
对于观影的观众来说,这就像心里烙下了一个疙瘩。
虽然观众可以千方百计、掩耳盗铃地忽视它,但是它总是在那里,用异样感来提醒观众——不管你纠结与否,它都事实上存在。
影片的打戏也是一个让人比较失望的点,开场就是长达十多分钟的枪战和抢劫环节。
但是导演却选择了用非常颠簸的运镜来拍摄这一画面,并且摄像机的机位总是能精准找到每一个让观众不舒服的视角。
打斗的混乱感是足够了,但是作为武打场面来说,它没有足够的爽感,也没有足够的流畅感,没有达到娱乐的效果。
相反,这些画面还非常耗费观众精力。
虽然说好莱坞最近的动作大片的评价也都不尽如人意,但是至少他们的打戏还是流畅的,精彩的。
错置元素是喜剧中很常用的套路,甚至成为了想要影片好笑的首要套路选择,本片也毫不例外。
观众对于这样的情节喜闻乐见,所以显而易见的是,不管是几年前的《唐人街探案3》,还是最近刚上映的《年会不能停》……各种各样的喜剧电影,总会有错置的情节出现。
本片中的错置情节就是通过两起案件、两波罪犯、n次掉包构成。
这是一种套路,就算用了也无可厚非,不过再过几年,这样的套路剧情应该也会让观众陷入审美疲劳了。
电影最后,阿怂和慕容辉都活了下来,他们因为涉及案件成了被迫参加社会劳动的劳工。
他们间的交谈不再充满沮丧和绝望——因为好像经历了更加窒息和癫狂的事情之后,曾经的一切,在对比之下似乎都不值得担心,也不值得绝望。
这似乎也是时代洪流中小人物最终的宿命。
无法知道这究竟是一种庆幸还是一种悲哀——当平凡的我们在被命运的洪流冲刷得体无完肤之时,却庆幸着自己没有陷入更糟糕的局面。
电影结局或许是一个happy ending,但在我看来,却更像是一个哄骗的牢笼。
以为港片快死了时,他又回光返照了,比如这部。
港版的疯狂的石头,比狂石又要好看一点在于那些微妙的幽默感。
无可奈何的幽默。
几句台词,印象比较深刻。
里面的废物之一阿怂无奈说自己“好人做不好,坏人做不了”。
说出了普通观众本人的心声。
当卖枪的黑社会老大被一枪崩掉手指时,他痛苦嚷道:“没有手指,我怎么打麻将啊”还有这样的对白龅牙老郭指着自己的有异像的耳朵问阿怂“这是什么?
”阿怂懦弱的小心翼翼的回答“肿瘤”老郭生气说:这是摔跤耳。
在做劫匪之前,龅牙曾经是摔跤选手,还参加过亚运会。
龅牙郭:“那天天上劈下一个雷,启示我去做劫匪”阿怂又很怂的回答到“你怎么知道老天劈下这个雷是鼓励你去打劫,还是提醒你打劫会被雷劈?
”这些台词让人开心得不得了,虽然古惑仔已经老了,纹身都褪色了,江湖也不见了,如今香港长治久安已经没有了打劫的氛围。
但这部片,还有过时的情义。
虽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但最终谁都不放弃谁,都不是唯利是图放弃朋友的小人。
港片虽然潦草没有什么高科技但能拍出人性中的两面,有恶的贪婪的一面,也有善的慈悲的一面。
是魔是佛都在一念之间。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都在人心中。
该片四星,情怀一星。
合格的黑色幽默,剧本还不错应该可以更出彩些
算是个带着点悲剧色彩的喜剧。郭富城这造型明显是朝着喜剧方向拍的,悍匪死了,窝囊废继续生活,看似毫无波澜的结局。但悍匪儿子死掉,他也死了,他的老婆受得了打击吗。司机家里的问题只是缓和,还是解决不了。房贷还得还,婆媳矛盾还得爆发。社工也改变不了老人的生活和女儿的生活。三个人都需要钱,但铤而走险也没得到钱,有一个还把命搭上了。也许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幸事?太黑色幽默了。底层人怎么活都很难有出路
真的好无聊啊,虽然只有97分钟还一堆水时长的,笑点也好老好尴尬。
其实剧本挺有意思的,就是这结构和视听真的拍的太混乱了,看得我肠胃炎都要复发了
浪费感情
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前面确实比较黑色幽默,各种阴差阳错的巧合,挺荒诞的,但笑点不是很多,后面主要突出“悲”的内核,人物都是底层人物,打劫也是因为生活不尽人意,霉到极点……郭富城另类“悍匪”的形象还挺出彩的,两个边缘警察刻画得有点随意,电影的设定其实还不错,就是效果很一般,没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感,一切都过于刻意
最近一批港片里算可以的,以及终于看到一次原版
一般不给一星除非忍不住
很努力的想拍出黑色喜剧,结果拍出来的是一坨史,怀疑是洗钱电影。
一班银河映像老臣子,导演、编剧、音乐金培达、郭富城、林家栋、任贤齐、林雪、卢海鹏……致敬《非常突然》、《柔道龙虎榜》Tony哥、《树大招风》……明显好过去年一众铁三角电影。尔冬升监制两部现实题材电影之后,又来一部黑色喜剧,不算差。戏谑荒诞之中也讽刺当下。效果上反而不是要你笑,而是引你哭!张可颐小姐和林家栋先生再次合作,回忆当初的四哥与宝珠……
肥雪你这样是不行的,太胖了!注意身体健康啊!
2.5。这真就图一乐了,本子还行,导演不行
可以看作是残酷生存下失范社会的一个寓言。精神分析的结尾给了主角命运一个非常完满的解释,重大精神创伤者对自我行为的合理化以及精神病患者讲文明懂礼貌坚持原则的理性偏执特征。叙事精炼,立意也高,可惜很多人在吐槽叙事乱,笑点少。
除了最后强行煽情有点那啥之外(其实不喜欢一些电影拿小朋友去世悲剧立主角人设),其他还是不错的。港味港片。
只是模仿了银河最表面的那层皮,场面调度水平差太多。后面一半完全垮了,中间一些郭富城怎么和林家栋、任贤齐联手的戏份怀疑是剪掉了,连不起来。2.5
傻仔半路出家版樹大招風,還是挺有意思的,雖然覺得哪哪都差一小口氣。日常生活中開始會不自覺關注時間後,就對一日之內發生的故事更有興趣了,映後導演笑言「一日之內就不用換衣服,省錢」。很久沒看到這個長度和節奏的港產片了,苦笑的是幾十年後港片依然在「跟錢過不去」,哎!棟和小齊別賣了,最尬就是你倆的感情戲!
Sorry
整体感受就是将银河映像的宿命感与宁浩的“疯狂”系列黑色喜剧进行了一个结合,但是效果却不是很好,多线叙事很混乱,两个警察的作用也不大,最大的亮点还是郭富城龅牙悍匪,突破了以往的形象。
没抱什么期待,出人意料的精彩。人物设定上趣味性足够,靠如此多的巧合构建起银河映像式的宿命感,真的久违的纯正味道的港片了。主题是下沉得真实香港,人物的核心是底层人穷困的命运,但麦启光没有愤怒的宣泄,而仅仅调侃式的“我们真的做不了坏人”。哪怕身处底层,哪怕穷困潦倒,仍然乐观善良得自嘲,这种心态也正是如此多年香港电影能够盛行全球的一大原因。这部电影就像老朋友的回归,在经历了如此多捞钱式无聊的流水线警匪片,这样一部有着最典型港人精神的纯正味道的港式喜剧真的非常沁人心脾。
其实还蛮好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