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上映就决定他的受众不会太广,昨晚看到逐亚的剪辑今天就看完了,但也只看了第一部《莽撞人》。
挺惊喜的,见到的人都是熟人,逐亚,导演松天硕,编剧六兽,宇文松导都友情出演,有种二喜又团建的感觉。
小结巴和师父年轻时一样,把搭档送的机器人给他用,从小春元说出"他有名,叫春诚"开始,羁绊就这样产生了。
一年年,两人在任何地方都开始练习,奖状荣誉逐渐填满橱柜,最终张春诚也塞进去了。
春元长大后也没有继续讲相声,做了赛博设计,进行的很顺利但还是出了意外,被辞退后春元情绪大爆发,想故意让春诚进水,还好被妈妈阻止。
有很多埋的小细节,比如松导出演的维修师傅,见到春诚时说的"好久不见";小时候冒雨也要给春诚盖塑料布,生气后有意引导春诚进浴缸;相声一开始学的人多是因为传统文化特长生,师父葬礼上来的人少因为只剩下京剧和广场舞了。
拍的还是很不错的,看到逐亚搭档,我高呼:逐亚永远热恋!
画质、打光、运镜、演技都不错,蒋龙好演员,这种演员怎么就遇不到好剧本一炮而红呢。
张驰的拖把京剧扮相梦回《台下十年功》。
机器人不懂人类感情,但也一直真诚。
师父和师大爷的叙事也很好,能理清春诚的来源。
师父说"谁年轻的不是把爱好当朋友呢",师大爷和春元即使都没有选择相声,但埋藏在心底的热爱依旧是不可磨灭的,面对喘不过气的现实生活,找到热爱的东西是唯一的解决途径,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便是最好的阐释。
也希望相声可以长久发展,永远有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继续加入,不要把传统文化都传承没了。
【本片入围2023年FIRST青年电影展的先锋创作单元】影片《记忆通道》以软科幻的形式,将对过往创伤的执念演绎成一场追逐游戏,罗风儿子舟舟化身黑客进入父亲记忆,企图获取记忆密码,以此消除父亲对于母亲意外离世的自责与悲痛。
罗风在与突然闯进他记忆中的舟舟的对抗中,记下了过往不曾铭记的所有,并在最后走向了通往现实的大门。
本片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最后舟舟是否跟随罗风一同前往现实是个谜。
本片故事简单清晰,影像风格突出,在视觉上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感。
影片整个空间都是罗风内心世界的外化,色彩、光线等运用具有表现主义电影风格的美感。
整部短片以大量的橙色,红色,黑色为主,直观地感受到罗风对于妻子死亡的悲伤和自责,内心世界十分阴暗和诡异。
影片中只有鸽子、叶子婚纱以及舟舟西服是白色,白色是纯洁美好的象征,这代表着罗风记忆里最美好的一部分。
儿子出现告知身份的时候,罗风的记忆空间里已经平复,大量的红色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表现冷静的冷色调。
白色西服的儿子舟舟对于罗风来说,是他灰暗记忆里的一束光,是他的拯救者。
鸽子象征着美好与自由,许多鸽子在罗风记忆中飞舞,这不仅是舟舟所养鸽子的化身,也代表着罗风还暂时无法走出记忆。
鸽子在叶子被杀的那刻染上了血,意味着罗风的内心被巨大的痛苦遮盖,美好不再。
在罗风打开大门,走出记忆通道那刻,门外飞着几只鸽子,这是否说明罗风已经走出了记忆的笼子?
片中大量眼睛的图像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罗风自责于过往对家庭,对妻子和孩子的缺席,所以在自己的记忆中全方位安放眼睛,只希望这样能够记住所有的一切。
段奕宏在这部短片中的演出,让我不禁模糊地想起多年以前的那部《记忆大师》。
同是记忆相关的题材,同样精彩的演技。
这部短片里,舟舟虽然是一个主要角色。
但对于罗一舟来说,为数不多的台词和镜头,可供他发挥的空间极小。
不过,他对人物的情感、情绪把握得非常到位,给人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
看过《后浪》任天真的都知道,他是一个眼神非常有戏,不用台词,仅凭眼神就能传递出丰富信息的演员。
一句“爸”,一个拥抱,一个特写镜头,所有的感情都在其中了。
罗一舟的声线很温柔,听他说话仿佛被注射了一针镇静剂,温柔又有力量。
他的声音,非常适合这部微电影,也非常适合诠释舟舟这个角色。
因此,尽管台词不多,但他足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其实有几集挺有意思的,可惜因为是青年导演,不然完成度还可以更高一些,但以新人身份来看还是很出彩。
按照看的顺序简单记录下我的评价。
《天府十三区》⭐️3.5,胜在短小精悍,剧情流畅度很高,结尾有种荒诞现实意味。
《契阔几何》⭐️3.5,很喜欢这个概念,大部分人已经做出了选择,沉迷于虚拟的美好,或者承受现实的痛苦,但这部胜出的点在于,有人选择自杀来选择现实,有人想要突破虚拟来选择现实,有人只想沉溺虚拟。
如果记忆太痛苦了的话,我也依然不选择忘记,这个选择让我思考了好多。
很戳中我个人的点是循环4242遍01和男主的合影时,01逐渐失落疏离随后又重新扬起微笑,如果循环了那么多遍,是不是即使是人工智能也会拥有感情,循环了那么多遍,接受了n-1次的失败,但是不是还依然可以对下一次抱有希望。
《莽撞人》⭐️4,脱去科幻的外皮是一个非常温情的故事,对传统文化的追念,对梦想的追求与遗忘,对自我的找回,有被在灵堂说完的那一段相声感动到。
梦想是朋友,找回旧日的朋友时,发现原来它一直在那里等你。
科幻想象部分好薄弱,除了会飞的车和全能机器人就再也没有别的了。
不过虚拟街景那里的体现很加分。
《云清明》⭐️2.5,总觉得这个故事没讲好,因为好多剧情是强行推动的,表达的也是对现实和虚拟的选择,但是最后除了空空的一句“向前看”就什么也没了。
小女孩抱着狗想把它摔下楼的场景有让我被吓到,如果模糊了现实与虚拟,那活着和死亡其实也没有区别了。
《爱之狂想曲》⭐️3,好可惜,这部片子可以拍得更好的,孙千和郑云龙把未来都市情侣的疏离尴尬感演的好好,在ai的作用下,人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情感表达,那如果就按照ai的指示来恋爱,这种恋爱的存在是真实的吗?
片子粗暴地通过两个ai相恋来解答这个问题,ai相恋了,那这种恋爱也是真实的并且超越了数据的限制。
所以这也导致了片子的前后部分很割裂。
不过大雪中男女主互相寻找彼此自己的那一幕我还是很喜欢,虽然真爱超越一切这个想法很俗套,但还是让我坚信爱的存在吧。
《记忆通道》⭐️4.5,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集,喜欢导演的这种拍摄风格,意识流的推进也让我get到了,其实也是在探讨遗忘还是记住的选择。
记住吧,即使它让你痛苦,因为它真实存在。
《涂色世界》⭐️2.5,扣分是演员演技真的很差,怎么说,概念很有意思,不用定义美,也不用追求更美,看到自己眼里能看到的真实的美就好,但是故事并没有很好的融入这个概念,而是通过直白的对话体现出来的,最大的转折就是以为是四色视觉的画家结果是色盲,依靠音乐来创作,追求美的女主反而才是那个四色视觉者,本来这个转折的处理会很出彩,但反而让我觉得有点突兀。
说到这里,下次再看一遍,可能会有新的体验。
莽撞人:一个俗套的故事,看到中间就能猜到结尾,但因为蒋龙张弛,以及相声大师的演绎(他的台词咬字方式太戳我),我给满分云清明:数字生命,你都这个立意了,你用的那么个悬疑的拍摄手法,你就讲个这?
比上一个故事更俗套,完全没被感动到好吗!
爱之狂想曲:别的不说了,男女主你俩三年无话可谈,中间俩AI对话,你俩相当于念台词,中间每次AI故障你俩都尴尬的不知道说啥,咋就结尾忽然开窍了呢?
真突兀啊!
记忆通道:文艺可以,请先把故事讲明白,白瞎了我老段的演技!
故弄玄虚的鸽子哐哐飞……意识流形式我也很喜欢,但能不能把本子做好,再想表现形式契阔几何:虽然立意上来了,但本子一般,完事儿叙事节奏也不太好,貌似想营造层层反转的感觉,但没整好涂色:还不错,故事挺完整的,就是演员演技真的是……尴尬死,给三星吧十三区:节奏不错,故事也可以,关于三体、大刘、郭帆的调侃真的有被笑到哈哈哈,就是有些太单薄了,当个小短剧看还是可以的
不在乎水平高低,至少是国产剧一个新的尝试,谁知道未来会不会是下一个黑镜呢?
放着弱智的古偶不拍也算是有点职业操守。
五千年的历史人口还没古偶剧里的演员多,剧情就是一帮小孩过家家,点名批评庆余年,来来回回那几个刷存在感。
腾讯属实是会赚快钱的。
第一个故事太俗气,相声这种历史糟粕拉帮结派孝子贤孙早点玩完吧,一股子老北京味儿,科幻就是机器人,感觉就像一个投名状,仿佛看到导演舔着脸对京圈说快收了我啊。
第二个故事做的粗糙了点,大团圆感觉泄了气,矛盾爆发太快了铺垫不够,男主为了死去爹愿意放弃老婆孩子,就挺降智,我就想问这么一个大孝子,他爹活着的时候咋经常没时间陪老人呢?
莫名想到了网络游戏毒害青少年那套,导演给平了反,你看成年了也不能避免。
第三个故事太傻逼了,未来人不会说话了?
导演给的原因是人们没欲望交流,没欲望不是哑巴啊,一个字都说不了在那儿面对面打字交流,更傻逼的是科技公司研发了耳机教人怎么说话怎么做,你这更是无厘头,咋了安迪越狱是有毛病是吧,你就喜欢被人控制感觉是吧?
幼儿园的小孩都知道贪玩不听话,未来的成年人哎就喜欢当个傀儡,属于是直接退化到婴儿时期。
你就是圣雄甘地?
反人类反逻辑,创作可以夸张不要天方夜谭,你夸张一点可以让人思考,夸张太多了就成了一个笑谈,属于侮辱人智商的程度,命题作文,逻辑一有问题,故事就悬浮了,差到逐梦演艺圈了。
第四个是段奕宏的片段更是无厘头,白鸽又见白鸽,故事讲的稀碎,故弄玄虚,又不升华,整半天就告诉你,我为什么要吃饭呢,噢,原来我饿了。
第五个故事也是跟第一集前后呼应,一样的烂,先有了主角后写的剧本是吧,陪公主读书,故事有啥必要吗?
姚安娜是真不整容啊,脸这么方。
最后还正能量了一下,反派打几个字幕,意思坏人被抓了,多强调遵纪守法。
21年11月我开始接触这个项目,最初《云清明》有上传的概念和基础的三代人关系设定,我们便开始思索如何找到一个线上vs线下,虚拟vs真实,生vs死的故事线。
直到22年12月初开机,我们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来思索可以呈现的故事,但从最初我便希望通过一个近未来的科幻概念,最终要落在写当下人们写实的存在困境。
经过了几稿完全不同的剧情走向,最终我们确定了现在的故事。
《云清明》带有传统东方特色的表达(例如长生不老),通过这个中式科幻寓言的视角,对生活提问,对遗憾与爱,悔恨与沉迷提问。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云清明》在更极端的生死困境里提问,然而本质上探讨的是我们每日都会遇到的问题。
故事中没有的坏人,“引诱”男主误入歧途的上传技术也很难说是邪恶的。
好或坏,不在于要或不要,是平衡。
男主角因为工作繁忙忽视了父亲,在父亲意外去世后得到天赐良机弥补遗憾的机会,但又因此沉迷,陷入更大危机的漩涡。
他忽视了身边妻儿,误导女儿,逐渐甚至分不清现实和虚幻,找不到生活里能能够、应该把握的。
特别疫情这几年,我们很多人都想过自己可以过的更好。
事业更好些,家庭条件,经济收入,或者亲密关系都应该更好点。
这个片子拍摄时也正逢十二月初疫情最严重时,拍摄带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也遇到各种最终克服了和没有克服的困难。
拍完之后我也有心存遗憾的部分,然而时过境迁,现在也发现不少惊喜。
也许“做好现在选择,以后不要后悔,不要有遗憾“是句没有多大用处的空话。
学会让爱和错过在生活里平静的同行,可能才是渐渐的成长。
《云清明》的男主忙活一轮后好像回到了原点,回到了“生活该有的样子”。
然而这一旅程里他感受到父亲的支持,妻子的理解、谅解,女儿的单纯可爱,自己的责任,他也找到了一份内心的平衡和自洽。
犹如水过无痕,却已载有一生的重量。
希望大家喜欢。
也希望大家拥有自己心中的宁静。
Oates胤超
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空镜来进行氛围的渲染,而空镜的氛围渲染主要依靠了灯光,灯光、服装和置景的设计暗含了本片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色彩。
对本部影片色彩的注意始于舟舟这个角色的服装。
蒙面舟舟起初的身份是记忆窃贼,但常见影片中的窃贼均是不起眼的黑衣服,舟舟却一反常态穿着白色衣服,还是一套极为正式的西装。
一家三口的服装里,罗风无论成年还是幼年均身着黑色,叶子大部分时间身着白色,这说明这部影片中的色彩确实有设计且有独特意味。
联系类似鸽子之类的道具,以及婚礼上、罗风潜意识里的路人均身穿黑色,可以推测白色可能象征着幸福,而黑色象征着漠视、遗忘与痛苦,一直身着白色的叶子在死亡前的回忆里也换上了深色旗袍,对于罗风而言,这就是一段痛苦的记忆。
至于红色则更多是通过灯光来进行渲染,蒙面舟舟的出现永远伴随着大量红色灯光,记忆通道里也有大量红色灯光渲染,揭面后的舟舟虽然没有红色灯光做环境氛围,但眼里仍闪烁着似有若无的红光。
再回想到开头片名及AI系统的警告,似乎红色正是象征着系统、AI。
罗风与舟舟的对话后打开了门走入了红色通道内,也暗示了罗风并没有删除记忆回归现实世界。
整部影片的这三种特别鲜明的色彩:黑、白、红,恰恰也是这部影片中较为重要的眼睛意象的组成色彩,也正说明了影片围绕的主题:记住的痛苦、回忆中的幸福以及作为解决方案的AI。
题材很新颖,以争议性话题:Ai是否能代替人类产生情感链接展开叙事。
结局也在意料之外,Ai不仅帮真人修复了情感关系,还产生了超出人工智能本身范畴的情感。
编剧的脑洞挺大。
节奏很快,中间围巾老爷爷原型讲述程序由来部分衔接不太自然。
男女主的演技还是可圈可点。
私以为,技巧不能取代真实情感体验。
7个故事《莽撞人》弘扬宣传了传统相声又增加了现代Al科技机器人的元素,描绘了相声文化传承中的人情味儿,结巴小孩和AI机器人=老师和他的“死对头”人不能忘本,对手同样也是激励自己成长的朋友。
《云清明》人死不能复生,但科技发达的未来可以读取死者灵魂,活着的人可以通过仪器和已经离开世界的人再虚拟世界中生活一个月,完成自己的憾事。
男主沉浸在和亡父的虚拟世界中,反而忽略了妻女的现实世界,导致他失去了未出世的儿子,所以影片告诉我们不要沉浸在悲伤的过去,得向前看《爱之狂想曲》依赖虚拟程序谈恋爱的现实人类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真实感情,按照统一的剧本谈恋爱,找话题等等,影片说可以相信爱存在,但真的很难《记忆的通道》痛苦的记忆是想忘也忘不掉的,但谁又能从记忆里抽身呢《切阔几何》人类意识的多样性,枯燥的一亿光年的太空旅行让长野和01号的向往大概成为了困住他的囚笼,说实话没看懂……《涂色世界》看涂色卡你能分辨到哪个程度,人的肉眼识别肯定有限,色彩也是阳光折射物体所显示的,真实的颜色是每个人所看到的吗?
《天府十三区》看完我都觉得我快成精神病了,养猪大户和外星人媳妇生下了无毛猫。。。
精神病院的人不认识红绿灯,是13区的人?!
好无厘头
只看了《爱之狂想曲》,孙千和郑云龙两人搭的氛围上来了,国产影视虽然进步了,但象他俩这样演都市、演未来、演复杂困惑的现代人,气质感觉拿去伦敦纽约我也不怕他们丢脸,是惊喜。
设定很精彩,两人文章开得好好的,导演下一步突然自杀,请了两个“网红”来演游戏AI,让一切急转直下。
为什么不让郑云龙孙千本人演,技术上很难实现吗?
假如可以,真人和AI错位互换又是不同境界。
发明家老先生的出现也可以不那么生硬。
我对国产影视还是常规性鄙视,但觉《爱之》这样重点高亮的可以鼓励,从农村到都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些不可说的细节可能是永远的鸿沟,没想到光影明暗之中,郑云龙那疏离的眼神无痕进入未来。
AI控制真人言行这个设定让我联想《黑镜》里妈妈“天眼”监控孩子那一集,孙千郑云龙的表演都很好,那种对虚拟的生疏、尴尬及两人之间微妙的连锁反应令人信服,只是AI一崩、也使他们的故事推得太快了。
大雪之中,提着扫地机器人的郑云龙(尚然)最后看着手持蒸汽电熨斗的孙千流泪,他穿的大棉袄再无精英范儿,我竟然被感动。
现在中国女孩对爱情的态度比英剧那些毒舌还清醒,所以《爱之》这个犀利设想可以好好再拍吗?
当我们不再随便相信爱情时,AI可以帮我们谈一场清醒的恋爱吗?
荒芜之地上失去母亲的青春期少女 面对的困境与成长 全片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壮阔,苍凉,颓败。很contemplatif的影片,摄影加分,但不适合困的时候看。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这个就很难评奔着看风景的心态选了这部不过中间确实是一度要睡着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10537 #14th BJIFF# 2023电影人双周入围。差点以为是索科洛夫弟子的作品(不仅地理上有重合,气质真有点像哎),一部当代俄罗斯的洛丽塔,对俄罗斯广袤大地和荒凉的后社会主义风景捕捉得十分到位(中间还经过高加索地区了,确实听到格鲁吉亚语),最后的白海风景也真的很壮阔。流动电影车和盗版DVD真的是最迷影的故事了……#年度佳作候选#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BJIFF2024#听沙丹忽悠 有点冲动的选了这个片子 大家都在不明所以的刷豆瓣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出町座。荒凉的土地,荒凉的内心。
没看太懂,但是摄影很不错💦💦
无依之地,寻笼之鸟……演员很美、惊悚配乐、摄影很塔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
画面很美,车在树林里穿梭的那段很想录下来反复观看了
3.5
「14th BJIFF 保利北京坊」非常好的俄味儿后现代,很对我胃口。高纬地带永远灰蒙蒙的天,西伯利亚植被茂盛但脏兮兮的地,仅有的五段无调性的配乐,人的孤独、克制、疏离。路边泥地里摆摊的老大爷卖的是冯内古特和多甫拉托夫,荒凉破败的西伯利亚与绝地求生中的荒岛别无二致。片中无人大声说话,似乎也没有一个人露出过哪怕一丝微笑,甚至连愤怒都那么不着痕迹,父亲深深的眼窝叫人看不出喜悲。警察的那句话颇堪玩味:Я же тебе говорил, не то время. 是啊,не то время.
#Cannes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