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屋顶上的流浪》(Hallem Foe)会是又一部沉重的失去母亲的少年无法接纳现实,与继母冲突,离家出走流浪街头的忧伤的电影,偷窥的题材也跟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爱情短片》很相似,但是这部片子却拍得格外别致,在阴冷的主题下渗出一丝又一丝的人性温暖。
摄影也很美,爱丁堡尖尖交错的屋顶承受日间与夜里的各种光线,跟电影的调子很契合,最后的湖面灰蒙蒙一片雾气缭绕,一只洁白的天鹅优雅地从湖面滑过,有一种的奇异的希望的美。
第一次看Jamie Bell的片子,爱上这个孩子了。
他的眼神,他的小雀斑,还有戴着小狼头的可怜又可爱的小模样。
还有,片里的音乐超级赞的说。
近乎完美的可以让人笑着流泪的片子……这个中文翻译的片名很有水平,颇有寓意。
故事是讲一个英俊的少年对已逝母亲的依恋 而父亲另娶了一个妖艳的女子……看起来这部片子很可能滑入邪恶与道德交锋的俗套中去了,但这部英国小成本影片却独具匠心地转向主人公屋顶偷窥的价值观探讨之中。
在这个没有安全感的世界,屋顶就是伊甸园,一个可以窥视人性欲望的瞭望台;看似是窥探他人,其实是窥探自己的内心。
搭在树丛中的小木屋,入口是从绳子上爬进去 英俊少年是寂寞的孩子 但他后来发现,那个小三是亲自把母亲的船敲了洞并且在她的饮料中放了大量安眠药,从而导致母亲的死亡……面对这个惊人发现,面对继母处心积虑想把他除掉的阴谋,年轻的男孩该怎样抉择?
然而意外的是,这孩子在意欲掐死继母的时候,居然和这位继母发生了关系(当然这肯定是这个女人不得已才采用了性挑逗这样的下策),冲动果然是魔鬼,也正因如此,少年逃离了家,开始了新生活。
流浪当然是辛苦的,尤其对一个还未成年的少年而言。
好在,他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不然之前也不会发现母亲死的真相了),肯吃苦。
这时,他遇到了他命运的转轮——他从屋顶往街道看风景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非常像他母亲的漂亮女子,于是立马跟踪了她,并且通过这个心地善良的女子帮助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虽然只是厨房勤杂工,但就像他说的,只想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后来 ,他爱上了这个女子,说不清是因为恋母情结还是什么,总之,他们好上了。
但是,当这个女子知道男孩是因为她长得像他母亲而注意自己,又是怎样的心情?
情感的纠葛总是复杂的,但那份情和意却是实实在在的。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不必分那么清楚,喜欢,就做。
生活,终究是自己的,要过下去。
当他最终的最终,把他继母投进湖中时,就像当年那女的对他母亲所做的…..他哭了,说道:我恨你!
我恨你!
结果,他还是把她救了上来…..这个恨,早已夹杂了爱,还有他的处男之身的情节…….但,他终于长成一个男子汉了,因为他懂得了宽恕,懂得了放下仇恨,懂得了,怎样继续生活下去。
其实,影片的最后,孩子的父亲终于吐露真相——母亲是自杀的。
那个船上的洞是父亲所为,但却是为了防止母亲溜出去做傻事……但有什么东西能真正阻挡一个一心求死的人呢?
父亲说“那是我和她的战争中,她的最后一场胜利。
”意味深长。
“我,那我呢?
”孩子问“你妈妈是爱你的。
”父亲说“没爱到非得留在我身边的程度。
”孩子声音颤抖。
“那就是你愤怒的原因。
”父亲语气很平静。
父亲和儿子和解了,相拥而泣。
湖面上,出现了一只白天鹅,那么纯洁而美丽……仿佛不可亲近。
PS:片头片尾很赞,很典型的英伦诙谐漫画风格,值得一看。
还有,推荐电影原声。
主角是一個17歲就滿18歲的少年. 在影片的一開始, 就可以看到他在用望遠鏡偷窺姐姐與男友的性愛, 這是一個少男對性和女性身體的好奇和可望.但是他同時要忍受喪母之痛, 對母親去世的傷痛形成了強烈的戀母情結. 這時候的他有著對性愛的飢渴和對母親的強烈追思.繼母的出現對他來是充滿矛盾情緒的, 一方面繼母是一個添補少年內心母愛的空虛的角色, 同時作為一個陌生的女性, 是充滿了神祕和性慾望的. 但在另一方面, 繼母是入侵者, 而且少年不肯接受母親自我毀滅的事實, 他要找一個人來追究責任, 繼母理所當然成為了目標. 他對繼母和父親的偷窺中充滿了怨恨但有充滿了性慾的渴求. 所以他在樹屋裡想要掐死繼母, 但當繼母在情急之下觸摸到他的下體的時候, 他軟弱了, 母愛與性愛的情緒使少年軟弱了, 跟繼母做愛了(MD, 其實不知道有沒有做, 剪了)他對女經理的愛慕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 因為女經理長得太像他媽媽了, 但同時不可否認的, 她亦是一個成熟而且富有魅力的陌生女人. 性愛的渴求+戀母=畸形的愛戀. 他跟女經理做愛的時候, 得到的是母親的疼愛, 但同時又是陌生女人的性愛, 但是這在少年的意識中是模糊不清的.(又被剪了, 靠阿...) 所以在後來繼母嘲笑他說" 你日了妳媽" 的時候, 少年是多麼的痛苦和憤怒.但是電影還是給了我們一個峰迴路轉的結局, 當少年將繼母拋入水而隨後就起的過程中, 他完成了報復. 他父親隨後而來的坦白中, 他接受了母親離去的事實. 這削減了戀母的強烈情節, 也讓少年能將性愛與母愛分開, 完成了一次青春的成長.電影很好, 但是為啥剪了性愛的片段啊......飲恨五湖四海啊...
在我看来,所有可以展现真实情感,并给人以触动的电影都应该算是好电影。
这又是一部关于寻找爱,自我,救赎的有关成长,解脱以及性意识的电影,但是H有很出众的影像气质,逼近的特写,梦样的色调,并且大部分的人物景别都切头(就是人物头顶未留出空间,一是给人一种逼近精神的压迫感,二是以这样构图的过肩镜头更贴近于HALLAM的主观视觉),影片就在这样的镜头,纯主观镜头,特写,大远景的不断切换,使得影像本身更突出了主人公的内心。
每一个场景在电影中的都有其目的指向性,一开始细碎的对主人公行动细节的快剪呈现心理状态之后探究原因,因为对母亲的死的怀疑而造成的一定程度上的自闭却对探究别人内心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度,不管是木屋还是望远镜都是对“安全距离”的暗示,可是,木屋却是父亲建的,其实代表的是父爱的象征,也就是说,HALLAM并不怨恨父亲。
随后的一场戏是他与继母在木屋里发生的事情,一开始的时候有些不解,但是等看完后才发现那场戏有几个目的:其一,是揭示其实HALLAM对于继母也并不怨恨,其二,是整部电影中出现的人物,其实只有继母是最贴近HALLAM内心的。
所以,我并不同意说是性意识上的负罪感让HALLAM坐火车离开,而是对于自身的疑惑,这种疑惑来自于是谁该承担母亲骤然离去带给自己的伤害的责任。
在那场戏之后,其实是一个信仰崩塌的过程。
只身到另外一个地方,影片让一个酷似HALLAM母亲的女人出现了,所以重新建立了HALLAM新的信仰,大多数人提到的“恋母情节”实际上给仓皇不知所措的HALLAM一个支撑点。
他窥视她的生活直到看到那个经理的出现,是第一次的转变,之后在钟楼有一段类似于开头手法的戏,他用口红化妆,穿母亲的衣服,扎耳洞,所有这些情境都是在HALLAM内心最空虚,最冰冷的时候发生的,最这些,他只是希望可以延续母亲的温暖,更贴近母亲,或者,他想用母亲去感受到什么。
之后便是他18岁生日的晚上,当女人诱惑他时,他疑惑起来,不安,愧疚,负罪,渴望,非常多的情绪涌上来,这是第二个转变。
这时他仍把她当成“母亲信仰”的象征。
在她旁边睡觉时看到的另一个自己,是最近影片中常常用到的一种超现实主义手法,是对曾经的“自我”说再见,这时他正在构建自己的“本我”(不去代入弗洛伊德的理论,从字面去理解)。
他在尝试把她看做女人而非自己的母亲(同时,这里是他对自己一直都需要的“安全距离”的一次跨越和突破)。
跟她做爱,甜蜜的亲吻,牵手,直到经理闯进来揭露他的偷窥行动,OK,到他脱光衣服的一场,说实话,最开始我不喜欢这场戏,直到一个小全景展现了HALLAM全裸的状态,才欣喜的觉得这场戏真是棒,等女人穿起HALLAM母亲的衣服安慰他时,他算是完成了“自我”和“本我”的建构和结合。
电影不结束,就要有不断的戏剧冲突,自然,就是他父亲和继母的再度出现。
一句“你不觉得在跟你母亲做爱吗”打破了HALLAM为自己建构的全部信仰,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继母最贴近HALLAM的内心。
再次一个火车的镜头,同样是因为疑惑,与上一个呼应。
他把继母丢入湖中是最后的一次宣泄,再次救起则是对自我的否定,在那一刻他算是真正面对本我的内心。
这场戏就像是把HALLAM心理救赎的具象化。
之后与父亲的谈话,只是对于整个影片中HALLAM的疑惑作总结。
因为很多青春中的疑惑是不需要有答案的。
只是看愿不愿意面对自我,我们把过错宣泄在别人身上只是不适应和不知道如何面对的表现。
但往往把自我意识强加给别人正是对自我的逃避,所以,当HALLAM真正开始去感受别人的生活。
(而这一点正是继母一开始就提醒HALLAM的)感受他母亲,父亲的内心时,才是真正的面对自我,走向成熟。
很棒的剪辑,巧妙的构图和运动镜头,细腻的光,把整个故事精致的推到面前。
当然,还有无法忽视的原声和JAMIE BEN的再次破茧表演,这部片子让我惊喜的找回了当初看《猜火车》时候的一些感觉,在《CASHBACK》之后终于又看到一部喜欢的电影,况且不论技术还是影片本质方面都如此精细,真是难得。
记着导演David McKenzie的名字是因为几年前他和Ewan McGregor带来的那部惊世骇俗的《Young Adam》,至今仍记得那种寒冬般冰冷的感觉,而几年后这部协同《Billy Elliot》中长大的男孩Jamie Bell带来的偷窥狂少年成长史的电影,同样的怪异荒诞,但是于上部的阴森冰冷不同的是,《Hallam Foe》很窝心很俏皮,甚至在最后给了我们莫大的希望。
也是一个失败家庭的孩子,在偷窥、出逃,性与爱的诱惑之中,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
虽然父亲宣称是一个意外,Hallam仍然相信自己母亲的离世是个阴谋,尤其在父亲的女秘书转眼间身份就变成继母之后,Hallam开始怀疑一切,他开始远远的和他的望远镜一起观察人类疯狂的行动,直到半推半就间与继母发生关系之后,才愤然出走。
意想不到的是他发现了一个长得非常像母亲的女人,他跟踪她,偷窥她,接近她,直到不知所以然的爱上她,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爱上的是逝去母亲的幻象。
Hallam是个聪明狡猾的家伙,他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装扮出讨人喜欢的面孔,该说什么说什么,成熟的不像只有十几岁的人;他又是个孤独忧郁的男孩,他用望远镜架起高高的墙,他害怕得到会伤害他的真相,他幼稚的像个十几岁的孩子。
他在自家的丛林里伪装成动物,等他到了城市才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更大的丛林,他窥视,却也不经意的融入其中,而也是在这片都市丛林中,他从孩子变成了成人。
电影最大的亮点其一是Jamie Bell出色的表演,这个英国跳舞男孩经过几部独立电影的熏陶之后,已经成为兼具容貌与演技的新一代偶像演员,他独特的忧郁、脆弱和癫狂的另类气质,已经吸引独立导演和观众的王牌。
另一大亮点就得说电影的配乐了,David McKenzie直接找到Domino厂牌,从厂牌的版权库里翻来覆去找到的这些歌曲,和电影配合的天衣无缝,你可以在原声里听到Franz Ferdinand、Psapp、Clinic、Sons and daughters等等,他们不止为画面增色,更加使影像升华为视觉与听觉完美结合的杰作。
冲突的最高潮在Hallam愤怒的绑了继母并将她抛弃在河底的时候,如果David McKenzie用这个和《Young Adam》有着异曲同工的画面收场的话,一定会让人憋屈的难受,还好,Hallam走回去救回了继母,为她做人工呼吸,她活过来了,一句话也没说,冷冷地看着他然后转身走开。
因为导演说,对一个17岁的男孩来说,这样已经够黑暗了。
Hallam也是这样一个偏执敏感的孩子,可是他心存爱与阳光,在摇滚明星和弑母者都不可避免的踏入了宿命的悲剧之后,偷窥狂的孩子活着,轻轻的叩开成年人的大门,带着一丝不确定的笑容,告诉我们,青春还有希望。
刊于《通俗歌曲·摇滚》2008年8月号。
我出生在1991,我想问,性是不是很灾难性的东西?
我也处在青春期,我想说,爱和性是不是真如电影中那样界限分明?
Hallam Foe与他的母亲,有爱没有性Hallam Foe与他的继母,没有爱却有性Hallam Foe与酷似他母亲的女人,没有真爱却还是成为性伴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不明白导演的真正意义。
导演是否只是想告诉我们残酷的现实:性很多时候独立与爱之外,只是某种动物共有的交配欲望,只是源于某些激素的刺激,有时它毁灭美好的东西,比如当Hallam Foe与女主角做爱他会因继母那句like funking your mother而感到罪恶和恶心;有时它会让本来很糟糕的东西变得更糟糕,比如Hallam Foe是那么憎恨继母,又因为与继母通奸而更加憎恶两人这样的关系,最后离开。
那么,性是不是很灾难性的东西?
这是个严重的问题。
它将纯洁的变得肮脏,它将肮脏的变得令人作呕。
或许青少年需要的爱情只是干净纯洁、懵懵懂懂的追逐游戏,在未找到真爱之前,性,还是蛮灾难性。
——妈妈——“还有什么能够盛开 你知道我一直很乖 我们的过去是一片稻田 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mama dont let me down mama go with the wind 蒲公英和炊烟都在等你 你的孩子一直很乖 ”十八岁的哈勒姆自小就十分爱妈妈,拿妈妈的化妆品给自己涂彩、收集妈妈的东西、用妈妈的耳坠刺破自己的耳朵...整部电影出现的女人,几乎都与男主角的妈妈有关:死去的妈妈、哈勒姆一直怀疑杀死妈妈的继母、长得很像妈妈的凯特。
妈妈去世后,哈勒姆怀疑他的继母是杀害妈妈的凶手,之后去了爱丁堡认识了酷似妈妈的凯特并为之迷恋。
整部电影的框架几乎就是哈勒姆从失去妈妈叛逆沉郁到成长之后的自我救赎重归尘世。
如果单纯将这部电影理解为一部“俄底浦斯”式恋母情结的不伦之恋,则落入俗套,遁入下乘。
“妈妈”仅仅是一个壳,儿子与妈妈,女儿与爸爸,无论是恋母还是恋父,本质上来讲,无非是一种泄欲或摆脱孤独的行径。
前者如古希腊神话中无数的乱伦典故,后者则具有一定的普及性。
弗洛伊德认为,恋母情结是人的感情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很多人觉得并没有发现自己有恋母情结,但是没有发现并能代表全部的事实。
所以导演以“妈妈”为切入点,从本质上就让整部电影的氛围进入了一种具有一定共性的情绪中。
至少,一直到小学毕业,我对母亲的依赖远远超过父亲,甚至于午睡的时候都要依偎在母亲的怀里。
——暧昧——“妹妹 你的辫子很长 它比你的爱情长 妹妹 你的爱情很长 它比我的弟弟长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出发 什么时候你才能忘了他 妹妹 你的咪咪很大 它比我的理想大 我说 妹妹 我的理想很大 它比我们的未来大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出发 什么时候你才能忘了他 ”妈妈说,暧昧是淡紫色的,比赤红色的热恋淡一点,比粉红色的暗恋浓一点。
就好像男女之间,突然多了一双游走在热情和冷静之间的手,说不清又道不明。
欲言又止,仿佛充满了挑逗。
至于其中的分寸,只有深陷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在星座学中,几乎每个星座都有暧昧的气质,所以暧昧也是青春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情愫。
哈勒姆的暧昧与常人迥异,至少继母对哈勒姆的色诱充满了魔幻式的邪恶色彩,继母在偷看哈勒姆的日记后,去悬挂于大树之上的木屋子找哈勒姆,穿着黑丝袜的中年女人抱着十分粗旷的麻绳攀爬,这本身就是一组十分具有性欲感染力的画面。
哈勒姆对于继母的怀疑与讨厌以暴力的掐脖子方式显现,而继母则在生死一隙抓住了救命稻草——哈勒姆的鸡巴。
这组充满隐喻而抽象的性爱场面将暧昧的那种神秘与不确定展露无遗,18岁的哈勒姆、性感而丰腴的继母、苏格兰森林、悬在半空中的小木屋...这些元素的叠加将青春再一次抽丝剥茧开来,神思者神思,泄欲者泄欲,尔尔......与凯特的暧昧,则是比较流行的正太御姐配,在欲望面前,以规则为大旗的所有抽象概念都瞬间崩溃,不分男女,不分年龄,不分阶层,不分人种,只要组合在一起能够泄欲,一切都成为合理的存在。
当然抽象概念崩溃仅限于那激情燃烧的几个瞬间,这种鸡血充裕的时代,泄欲比爱情简单而直接得多,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所以结尾处,穿着睡衣的凯特示意哈勒姆不方便进房间的时候,哈勒姆表现得十分释然,内心所徒遭的伤害在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中都一再上演,孑然一身回首之,只落得唏嘘与泪水,不止。
——青春——“我的青春是一朵花 开在没有绿草的坟墓上 我的爱人也是一朵花 蚂蚁青蛙都喜欢他 帝国主义在茁壮成长 社会主义靠的住吗 来上床吧 我的奶奶是一朵花 我的爷爷就上了他 我的兄弟也是一朵花 青春不再回头不能啊 毛主席他还没有火化 XXX阴魂还是不散 我操 你他妈也射拉 祝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吧 让我们的领导永垂不朽 祝我们的爱人万寿无疆 让我们的青春坚强不倒啊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予涉素秋,子登青春...青春,从诞生之起,就承载了太多的东西,以至于蓦然回首,都不知其为何意,只知道,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青春过,有些人一辈子都在青春,有些人一辈子都在逃避青春,有些人一辈子都在追逐青春,要问,青春为何物?
恐无物释之。
哈勒姆的青春墨点稍浓,叛逆的Logo遍布全身,涂彩纳墨,身体力行之,拒绝和谐,他的世界局限于那只望远镜之中,似乎那两个小洞窥见的皆为真实,而自己眼睛所览则为虚无。
“偷窥”看似猎奇,可细细想想,只不过是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罢了,包括物物相生,包括世俗成人,所以哈勒姆喜欢与同等境遇的姐姐说心里话,所以哈勒姆讨厌继母,讨厌父亲。
在爱丁堡,哈勒姆每天的盼头都是跑到钟楼顶用望远镜偷窥凯特,这种略显病态的习惯,其实正是病态的青春本身。
ps.《哈勒姆》是最近看到的最让我欢愉的青春片,它不同于《梦想家》般那么理想,也不同于《猜火车》般那么愤怒,《哈勒姆》的度掌握得很好,在每个元素的临界点游刃有余,欢愉顿生。
pss.《哈勒姆》的原声十分匹配这部电影的气质,英伦摇滚只属于青春期。
psss.《哈勒姆》的男主角十分匹配这部电影的气质,他本身就是一枚操蛋的青春期男孩儿。
他的辉煌当然是Billy Elliot。
看这部七年之后的作品,我不仅还是要抛出一个问句:怎么定义成熟。
Hallam还是一个孩子吗?
我觉得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浪漫主义者了。
今天上英美文学课讲到的浪漫主义的最大一个特点:滥情(Overflow Emotions)。
母亲留下的那管口红(也许是吧)和那件旧衣服,能够马上武装滥情时的Hallam,成为宣泄感情的侠士。
当对继母的误会深化成仇恨的时候,他直接闯进继母的卧室把她捆绑起来抛入湖中。
他有绝对正当的非逻辑理由:他爱他的母亲,乃至见到一个与她相似的女人无法自拔。
有那么一些时候,这个浪漫主义者似乎得到了一切: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个和挚爱一模一样的女朋友,偷窥的癖好也得到了理解。
然而随着母亲死去的真相大白,被Crushed的两人从梦幻中清醒过来时,又有了古典主义那种much ado about nothing,一切归于平静的意味。
配乐很棒!
(搬文)Hallam Foe, 获得了2007年柏林金熊奖最佳音乐。
音乐真的很棒。
我很喜欢。
在扮演Billy Elliot以后,他接的那些片子里还没有一部为他度身定做的影片,一个围绕着他的影片,而这部Hallam Foe,他终于得到了机会充分展示自己。
他扮演的哈勒姆,由于母亲的去世,把自己封闭起来,一个人住在树屋里,拒绝与人交流,只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东西。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的孤僻、偏执、疯狂、恐惧还有行为幼稚等等,Jamie表现得很好。
来自外界和自己的压力,使得他极度需要一个宣泄的突破口,这时候Kate的出现,一个长得像他母亲的女人,让他沉迷。
他跟踪Kate,偷窥Kate,搜她的屋子等等,行为很变态,但是Hallam流露的眼神却是一种恋母的纯真渴望。
在Kate借着酒在他面前宽衣解带的时候,他甚至用手挡着眼睛,不敢直视她。
一方面是自己的恋母,一方面是他对Kate 的迷恋 让他无法自拔,也情绪复杂。
终究会发展到Make love的阶段的,他从封闭的空间走了出来,一切那么美好快乐,但是由于父母找来,把他又拉回了现实,特别是继母最后一句激话,让他彻底崩溃,他把继母绑起来,扔到了河里,在他走回岸边的时候,他冷静下来时,他转身去救了继母, 此时他也摆脱了长期占据心里的恶魔,迈出了困境,终于长大了。
和Kate的五年之约,其实更像是一种分手后的安慰而已。
整个片子,都是围绕着Hallam而展开,他带动着片子的节奏,Jamie的表演太精彩了,我忽略了他有点发胖的脸,驼背的走路姿势,而是注意他演着的那个像他一样也处在青春期综合症的Hallam,关心他后面发生了什么,遇到了什么。
影片最后,他在霓虹灯背景里释然的微笑,真是太帅了,使得你也跟他一样心境明亮起来。
我想他已经摆脱了过去,走在自己的路上了。
窥探人心
我真不理解了这是一帮什么烂人凑在一起才能发生的故事...先说一下我喜欢这片儿的摄影配乐剪辑叙事节奏,一星全给这些,但这故事让我从头yue到尾,到最后连男主的脸我都不想看了,哪怕是为了自我救赎,这救赎之前的部分全踩在我雷点上,男主让我碰上的话感觉不管我用啥办法虐杀他都无法发泄我的反胃。我并非认为电影必须正能量正三观,但这个片为啥透着一种烂人们舞到我面前展示龌龊的感觉,没有变态的诗意只有变态的自恋,白瞎了这么好的片名。另外脸+声音神似荷兰弟的欧美演员怎么这么多我ptsd犯了...
其实挺傻的...
我的菜!!!!!
电视看的点播。音轨有问题。观感很差。
音乐好听 ,主角是wake me up when SEP end MV 男主角,很美~
窥视癖是很难治愈的一种,他究竟是如何治愈了自我,看到最后我只是想问一句:啊?
没妈的孩子
@2024-06-02 17:39:34
男主比荷兰弟帅
还可以还可以。其实不难看。有触动人心灵的地方。可以值得一看
水灵灵的绿眸小男唉,接连惨遭毒妈姐。。。
導演拿捏的非常牛逼
这文艺的名字看得我心悸!先把美好的ost说在前面。第一个镜头就是偷窥!我擦勒,我想我终于看了一回变态电影了!结果我错了……变态还是有一点的,但更多的是一个青春期少年的偏执,是沉浸在丧母悲痛中的迷茫。人不能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更不能要求别人体会自己的感情。片子虽然略显黑暗,但都有适时的背景乐出来缓和。就如同每一种生活都会走出荒芜,走进驯服中那样。
he's just a lonely,lonely child.
他喜欢跟自己玩,我喜欢这部电影
121228 清理硬盘的过程中 发现这部还留着没看 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静下心来再说 今天是个不错的日子 杰米贝尔 从小就是人精一个 能在英国男演员界这藏龙卧虎的地界舞出一片天也是够不容易的 似乎很少看见他有什么根正苗红的商业大片/青春偶像片 都是一些剑走偏锋的独立制作 文艺小邪恶什么的
非常失望
It’s not in my list
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