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公号:分派电影,每日推荐告别剧荒!
不得不说,韩国文学开始在国际上发力了。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韩国女作家韩江(代表作品《素食者》《白》《少年来了》)。
同时她也是亚洲首位女性获奖者,她的名字在网络上瞬间如烟花般璀璨绽放。
(韩江《素食者》图书封面)紧接着,曾入围布克奖、都柏林文学奖的韩国作家朴相映的小说集《在熙,烧酒,我,还有冰箱里的蓝莓与烟》也被韩国名导看上并改编成电影《大都市的爱情法》和电视剧《大都市爱情法》。
剧版还得到了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和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支持,获得了13.8亿韩元的制作费。
(剧版《大都市爱情法》截影)意料之中,剧版从预告片放出来起就遭到了韩国部分观众强烈的抵制和示威。
举 报 目 的是必须下架。
(韩国民众抵制该剧)首先,这部作品被分级为19禁,其中一部分剧情是男主和15个男友的爱情故事,而且尺度很大,剧中还有不少出guì、HIV等相关社会敏感话题的讨论。
尽管这样,剧版在播出后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豆瓣8.7分,在近期热门韩剧榜单中排名第一,也被认为是韩国第一部现实题材同xing剧,既狗血又感人的佳作。
如果说《大都市爱情法》的剧版讲男主和他男友的爱情、与母亲的亲情关系,那么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讲的则是男主和他同居女性朋友之间的友情故事。
换言之,两部作品讲的内容侧重点不一样。
电影版主人公变成了他的“闺蜜”,就是那个叫「在熙」的女生——《大都市的爱情法》대도시의 사랑법
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金高银才在不久前的第45届青龙电影奖上凭借《破墓》,以全票通过的成绩,成为青龙奖第一位90花影后。
她的演技、她挑选剧本的眼光,真没的说。
01糟糕的爱情在熙(金高银 饰)本想给秘密交往的男友一个惊喜。
谁曾想她赶到现场,把男友吓了一跳。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男友先前被在熙看到了他和学姐暧昧不清。
为此,男友撒谎称学姐是自己的姐姐。
在熙信以为真,派对现场才发现男友的谎言。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在熙又以为男友会为自己的谎言道歉,哪想到他又“不按套路出牌”。
男友当众大骂在熙是“抹布女孩”(指在熙爱喝酒、爱去酒吧,换男友速度也很快),表示自己根本没有想和她长期交往的意思。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在熙听完男友的侮辱,终于忍不住拿起桌边的饮料向男友的脸上泼了过去。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彼时,男友还是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他拿起桌边更大一杯饮料浇在了在熙的头上。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在熙,如前男友所说,她在学校的名声并不好,喜欢交男朋友,也喜欢换男朋友,疑似在熙的Luo 照还在班级群里传开了。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以上这些传言,有真也有假。
比较真实的一点是,在熙不知道什么是爱情,所以她交往了许多男朋友。
但在熙的Luo照是假的,为了辟谣,脾气火爆的在熙干脆在全班同学面前撩起了自己的上衣,向同学们证明她胸口没有痣,她的胸型和那张Luo照也不一样。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要说在熙的恋爱史,一天都讲不完,她遇到的渣男可太多了。
男友一号是个妈宝男,妈妈突然回家,男友害怕妈妈发现在熙,竟然让在熙藏在床底下!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男友二号想要秘密恋爱,他就跟在熙约定在学校装作谁都不认识谁。
即便有在熙的男闺蜜兴秀(卢尚贤 饰)用男性的思维提醒她,也阻止不了在熙坠入爱河。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在熙自以为这是爱情,哪曾想她又上当了。
未婚先孕、duo胎、一ye情,她的“经历”和“经验”可谓是“多姿多彩”。
02男女之间纯洁的友情兴秀作为在熙的男闺蜜,他们的相识也很“戏剧化”。
兴秀不敢面对自己的X取向,不敢向母亲、同学出guì,但某天他和男同伴在酒吧里接吻被在熙撞见了。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转天,学校里就有了兴秀喜欢男人的传说。
兴秀以为是在熙给自己戳破的秘密,哪曾想在熙还为自己解了围。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随着接触,在熙和兴秀成了好闺蜜、好“兄弟”。
又由于在熙一人住的时候遇见了偷自己内衣的变 态,为了安全起见,在熙和兴秀达成了做纯洁的同居室友的协议。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同居生活中,在熙和兴秀二人无话不谈。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但是,男女之间真的有纯洁的友情吗?
在熙的新男友意外撞见他们同居,二话不说就骂在熙劈腿、对兴秀拳打脚踢。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为了兴秀不再被打,在熙忍不住说出了兴秀的秘密——“他是同X恋!
我们之间没有爱情,我们是友情。
”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男友不依不饶,最后这件事闹到了警局。
不知情的旁人都觉得在熙和兴秀做错了。
可他们又做错了什么?
03“我们奇怪吗”“我们很奇怪吗?
”“不一样就是错吗?!
”不论是剧版的男主高煐(对应电影角色“兴秀”),还是电影版的女主在熙,他们都是具有争议性的角色。
最大的缺点就是做人很“烂”。
他们都不是传统社会标签下的“正常人”,而与众不同的他们,遇到彼此,看到对方真实的内心,互相陪伴。
这样的他们在众人眼里却是个「怪人」。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他们其实还都是真诚的人,虽吵过架,但他们有着刻骨铭心的友情,为彼此撑腰,也为彼此挺身而出,不被世俗理解的他们却百分百理解对方。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影片中,在熙告诉兴秀,“想要爱,得先摘下保护膜。
”他们目的都一样,都想要找到爱自己的人,可兴秀放不下「戒备」,他不敢面对自己的X取向。
直到在熙找到了真爱,兴秀也在开始坦诚自己的内心。
这样的结局,皆大欢喜。
但不得不承认,相对于剧版的压抑和现实,电影版处理得更理想化,传达给观众的情感是欢乐、轻松而甜蜜的。
(影版《大都市的爱情法》截影)当然,我们越长大,其实也越能明白:开心和幸福是两回事。
抛开童话故事的结局,「孤独」才是这部小说、这部电视剧、这部电影的永恒主题。
孤独,也是人生的常态。
图源于网络/ 图片腊月初八 / 作者
是有段时间没有看韩国爱情电影了。
帅哥与美女的开场,以为那就美美的回溯到过去吧!
的确从青春耀眼的大学时代开始,一直到了三十+的年纪,那一段段,一幕幕,有一些时刻,会成为一生的难以忘怀。
从最开始无意间的闯入,被指指点点猜疑下的营救,那个敢在众目睽睽下撩起衣服说自己胸前没痣是A的洒脱女子。
在一起真正开始碰撞,一起过着同样屋檐下不同人生的时候,我们的年岁就这样渐长。
谁都会有刻骨的爱,谁也都因为太熟悉而看破对方的内在,彼此成为那个永远留在心里重要位置的人。
当然,也有纷争的时候,也有长时间分离的时候,也有因为自己的感情之路错过对方的危机时刻,毕竟,无论如何重要,我也有我的课题,在那样的时候我可能没法帮助到你,错过一些事的时候,那是各自需要经历的人生。
你的微笑那么美,有那么几次让人印象深刻,一次是你看到屋里的灯打开,以为是那个重要的人在争吵分离后回来了,还有就是在他为了的幸福而开心的时候,大概是这样对彼此的感受同样能够感受。
还有两次的拥抱,一次是爱情失意的酒后,被迫需要去妇科解决掉,被说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时,他陪在你身边安慰那不是真正的你,真正的你也不是被某人就能轻易定义,哭着的时候,相互的拥抱和关照。
反过来,是那次精英律师闯入的暴力以及警察局到医院出来后,他说,我以为一直在那等我的人,今天他告诉我他有男朋友了,而我,从未鼓起勇气去决定这一段关系。
这样的时刻,该哭哭吧!
拥抱就这样给需要安慰的人。
我们的人生里,有多少这样的时刻值得把他如此浪漫化的表达出来呢,那一个笑,那一个拥抱,那对于是否要过正常人生活的疑问,那勇敢表达自己的决心,那母亲与最好朋友的融洽谈话,那对世事不公的慨然反击。
那相互之间交流的纸质通信,那在对方心里,电话本里不一样的存在,那可以一起疯,也可以为彼此用尽全力的关心,那不如意时的情绪照顾,一年又一年,年岁在变,身边其他人在变,而我们没变,或者说某些关系与相处一直没变。
所以,这个重要的人啊,此刻让我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你,让我们一直这么爱下去吧!
在抖音刷到金高银的片段,马上来看这部电影🎞️。
总的来说,很对我口味,有被惊喜到!
1⃣️有很多有趣的对话设置。
“怎么 好像抓住了我的把柄了吗?
”“做自己,怎么会成为你的把柄呢?
”具在熙考完试以后掀开上衣,自证破除谣言,很酷也很冲动。
对于传黄谣这种下三滥的招数,好像没办法很快想到好的应对方式。
“可怜我吗?
”“抓住我的把柄了吗?
”有时候这种反问,可以窥见脆弱,深知这是自己内心会在意的点,所以用更坚硬的外壳伪装起来。
“人们只要觉得跟自己不一样,就把它想象为自卑,这样会舒服点,然而并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自卑。
”“我不知道多爱一个人才算爱情,但是我想他。
我认为我想他比我爱他更真。
爱情是抽象而难懂的,但是想念是确切的。
”但是反转好快,自己的思念是真的,他人的思念依旧抽象难懂。
“你在殡仪馆上班吗?
”“对哦 你要死死看吗?
”“快点去清溪川 ”“准备买枪打死领导”“给你介绍个相亲对象怎么样?
是刑警!
”“肯定比犯人好。
”2⃣️有很多特别的冲突。
白天打着哈欠认真上课,晚上精神亢奋尽情蹦迪,很有反差感的场景,但是在鼓点音乐的串联下格外和谐。
同性恋的暧昧,牵手后直接上床,但是上床后又隔着手机摸手手。
异性恋的暧昧,女生躲在床底,被男生妈妈用吸尘器扯破裙角,换上他妈的家居服逃离哈哈哈。
虽然有部分妈宝的缘故,但是这个反差…一边已经开上高速,另一边还在玛卡巴卡。
大胆的人小心翼翼,胆小的人却一步到位。
有些冲突只有过程没有结果,直接丝滑转换镜头,妈宝男恋情以兴秀倒地哈哈大笑结束。
有些冲突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在熙吃醋反被质问,虽然那并不是误会。
详略得当,把矛盾点衬托得非常尖锐突出,很抓人眼球!
3⃣️是很能表现出情绪的魅力人物。
除去吸烟和不规律酗酒泡吧,在熙的形象鲜活生动,很让人喜欢。
她会很勇敢,直接表达心意大胆追求,失败了不过是失败;她也会陷入迷茫,在连连挫败后怀疑自己。
她会很细心,帮忙在同学面前遮掩兴秀的取向;但也会冲动,在暧味对象撞破两人同居时,脱口而出兴秀是同性恋。
在兴秀还没有钱、也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去应对异样的眼光,去承受妈妈再度的失望的时候,这无疑是很伤人的举动。
有两个可爱瞬间,一个是躺在滑滑梯上陷入爱情的双马尾妹妹,一个是鲤鱼打挺汪汪汪的拟狗小人哈哈哈。
兴秀这个人物一出场,就带着我对韩男的招牌偏见,典型的头型和发型。
在抓住彼此的“把柄”之后,两人迅速熟络并同居。
嘲笑在熙的贴身衣物跟裙角一起被吸尘器吸走了,是会落井下石的哈哈获得在熙的认同后,走起路来左摇右晃,gay味十足。
这小子老是挨揍,挺倒霉的。
我承认,他在表演婚礼祝歌的时候,帅过几个瞬间,其他时刻欣赏不来…4⃣️有创意的镜头语言。
能感觉到人物的思考,在熙穿得规规矩矩,在地铁上跟别人撞衫时遮住了自己。
请兴秀一起到床上睡觉后,摁掉暧昧对象的电话。
也许一次两次选择能够伪装,也许一段时间的表现能够掩饰,但人总会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走向最真实的自己。
妈妈看见到了兴秀写的小说,不是常规地展示妈妈看到日记后的愤怒,而是将妈妈这个人物放在小说中的情景,撞见最刺激的情节转头就走,更能看到妈妈受到的冲击。
在熙第一个画出皱巴巴的牛奶盒,却遭到同学的霸凌。
在描述这个作品得到的夸奖时,展现的却是馊牛奶倒下的画面,台词跟画面很有反差感,但又有印证意料之中的快乐!
兴秀起床的时候,镜头不仅跟随人像也带上旋转,好有起床头晕目眩的代入感!
其他就算是最常规的空镜头转场,也带着雪花纷飞的韩剧氛围感没有天生100%匹配的好朋友,人跟人之间都是在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中找到最契合的状态。
好评
昨晚看完了《大都市的爱情法》,金高银和卢尚贤主演,根据朴相映的小说《在熙,烧酒,我,还有冰箱里的蓝莓与烟》改编。
开始的时候找错了看的是剧版,第一集看半天怎么觉得不对劲,然后才发现金高银演的是电影版。
剧版开头是从男主的生活讲起,但影版开头更抓人,金高银一袭婚纱站在天台,手里捏着烟,回头一笑,绝美。
故事讲述了从法国读高中回来的具在熙生猛而肆意的青春,隐藏自己是同性恋的张兴秀小心翼翼的生活。
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却因为都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而相互吸引,从而开始同居生活,成为了彼此的依靠。
在熙从来没有用有色眼镜看待兴秀,就算知道他是同性恋,也会帮他在同学面前遮掩。
你做你自己喜欢的事,为什么会成为你的把柄呢?
在熙虽然看起来什么都不在乎,肆意挥洒着年轻的日子,可是在面对他人无端的指责和不负责任的评价时,仍然会感到难过、痛心和不理解,在雨中痛哭、质问兴秀的那段,还是暴露了她心里只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只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不曾伤害任何人,却还是面对无处不在的他人的目光和评价。
每个人都是活在他人的眼里的,很少有人可以跳出他人的目光,不管不顾地只做自己。
兴秀正是因为知道这个社会的压力,所以从来都不敢暴露自己。
“这是我对生我的妈妈都说不出口的话,你怎么可以对那个小子说?
”当在熙的男朋友发现在熙和兴秀同居时大打出手,在熙情急之下对男朋友说出了兴秀是同性恋这件事。
那时兴秀的眼睛里充满了伤痛,他宁愿被打,也不愿意对别人承认这件事,哪怕是对自己的母亲也说不出口,更何况是对这样无关的人。
可是最终,为了在熙,为了妈妈,为了一直等待的恋人,他终于还是勇敢地踏出了那一步,在派出所里大声地承认自己,在熙也握紧他的手,大声地质问警察,“这很奇怪吗?
” 如今这个世界已经越来越多元化了,可是人们的眼光却还是无处不在地审视着身边的人。
我们轻易地给别人打标签,轻易地评价他人的行为与对错,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会给别人造成伤害。
同样,当我们因别人的目光和审视而受到伤害时,也无从申辩和治愈。
要活得不一样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现实里有几个哪吒,可以说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我是谁只有我说了才算呢?
但是有这样的作品出现,还是能给人带来一点点勇气的。
喜欢影片的最后,在熙终于遇上了懂得欣赏她的人,兴秀也终于勇敢地面对自己,在在熙的婚礼上以她最珍视的朋友的身份上台,为她唱了一首欢乐而勇敢的歌曲。
在熙也穿着婚纱与他共舞,而新郎站在那边只有欣赏,没有其他异样的目光。
整个婚礼也是热闹而欢乐,像一个童话世界。
这样和谐的氛围是作品带给我们的美好乌托邦。
因为一个小片段看的,意外发现有郭东延《眼泪女王》的弟弟,和《五月的青春》里女主的哥哥。
如果现在💐角度看的话,其实男女主是她们彼此异性实体的💐。
她会帮他当他被别人质疑是同时,他也会帮她在她被偷内内的贼吓到后。
他跟她约定说,有危险就给我打电话,你跑去警察局,我们在警察局汇合。
然后,他们真的做到了。
他最了解她,她也最了解他。
他们同住屋檐下,就像真正的闺蜜那样。
从学生时代,到工作,到结婚,从青涩玩乐到成熟先自己。
她知道成熟并不是因为要照顾男朋友的身高而不穿高跟鞋,她开始做自己,饭桌硬刚领导,在公司抽烟维护女性权益。
就是在做自己的时候,她遇到了说他漂亮,说她帅气的同事。
她超级幸运,遇到了懂她的人,而且是懂得他对她来说那样特别的存在。
女主和男主吵架时,对男主说:想要爱,要先撕掉保护膜。
(男生不敢公开出柜,拒绝了当时喜欢的男生。
)他开始撕掉保护膜时,喜欢的人已经有了男朋友。
好像就是这样的,当时没爱,后来就没有机会了。
后来他又开始写东西,以当初喜欢的人给他发的那一句告白的话为开头。
这可能真的可以称之为蓝颜知己了,因为在女主角度,或者女主丈夫的角度都不用担心的那种蓝颜。
没有猜忌,无条件相信,即便吵架也会关心对方,懂得对方最脆弱的点,但是会小心翼翼保护。
像看了一场梦。
如果非要给这部电影用几个字总结的话,我觉得是:找自己,自在,爱。
先爱自己,然后再爱别人。
俗套但是落地,观赏性不错。
金高银真是出色啊,相比而言男主角就有点普了,印象里去韩国玩的时候放眼望去满大街都是这样的双开门。
开头几个场景还看到了当时去梨泰院玩时光顾的酒吧,哈哈有点亲切。
这种直弯好gay蜜的故事放到西方确实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在压抑的东亚,尤其是恐同氛围浓厚的韩国,还真是觉得不够看呢。
另外,片子更多讲的是在身份爱情取向认同之外,在大城市的孤单漂泊的我们要如何互相取暖彼此停泊,这对于当下不管哪个国家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都是需要面对的课题。
这个电影版改写了小说第一部分的内容,两个角色的感情线基本上重写了,把戏份分摊给那些配角们。
在熙的角色增加了很多戏,看到最后感觉男主的戏被女主抢走了,金高银太耀眼了。
男主这条线上放大了出柜难的内容,增加了很多内容写韩国保守的大环境,在讲男主的自我认同上,不如小说和剧版洒脱,对比之下,就显得这个电影版有点保守了。
更保守的是,它讲是gay和直女的成长故事,已经是另一种更适合顺直观看的东西了。
Rom Com终于走到顺直女和Gay做男女主,互相拯救的阶段了。
但怎么女主还是得结婚😅主演技有点拉。
最打动我的点是妈妈包里那张CMBYN的电影票。
你做你自己 怎么会是你的把柄不只是大都市爱情法,更是生活法,教的是一对gay蜜如何在千丝万缕又若即若离的都市里站稳脚跟、寻得爱人、与己和解。
“爱情那么抽象且难懂,但想念是确切的”,所以我想你比我爱你更有实感。
“人们只要觉得和自己不一样,就会把那想成自卑,才会舒服点,然而并不知道那才是自卑感”,所以她被嘲抹布疯女人不过是因为她的直爽帅气与其他人不同,她不需要改变,做自己就好。
同时,他对待自己的性取向也没必要畏畏缩缩,遇上对的人就执着追爱而非纠结于出柜之羞耻,更何况这本来也没什么好羞耻的。
他们都在这繁忙都市里学会爱、学会生活,遇上一个好gay蜜室友比谈八百场恋爱还幸福,碰上一个知音能懂你的高山流水更是人间理想。
看完很舒服很快乐的一部电影,就像海报上的两人穿着西装婚纱在天台看风景一样舒畅自在。
在熙和兴秀身边的人来来往往,可他们作为老友拥有彼此,不曾感到孤单。
他们都受到过来自他人的伤害,但是在最痛苦、最无奈、最难堪的时候,他们互帮互助、加油打气、抱团取暖(不仅仅是象征意义,真的有这段),作为良药治愈对方的伤痛。
生活中的我们若有影片中的老友和良药,还哪需要什么大都市爱情法?
一百岁都没遇到真爱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你是我的老友,你是我的良药。
"不受性的控制,去爱自己精神上想爱的人。
前短时间在韩小圈看了十分钟就要会员了。
今天看完了。
跟我以前看的韩剧不是一个类型的,我没有看过剧版不知道这个剧情到底是什么走向。
金高银在剧中的造型都是肆意洒脱的。
连笑容让我梦回《鬼怪》,女主的线路都是让她一路成长起来。
该爱敢恨还特别护犊子。
男主这一条线路,一直在逃避,直到对方找到男朋友才醒悟。
男女主两个人在一起是朋友,更是家人。
相互了解对方,甚至连扎对方的刀子都说的滔滔不绝。
金高银真的很美,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她。
爱你的人会理解你。
男女主是家人是朋友,那绝对不是爱人。
有一段不是很理解在酒吧被一个男人莫名其妙“捡尸”。
她会警惕吧。
女主有人格魅力,她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像小太阳一样。
她不会陷入被动局面,她会先一步入手,会把这个局面扭到正前方。
男主他在逃避,每一个人都是见面两次以下。
他怕别人发现。
他也在教女主时时刻刻保护自己,两个人互相给对方打气。
这还有什么?
我一直以为她们两个人会在一起,那不是骗婚吗?
果然不会的,是有一个好头。
男主在平行世界要好好,找到属于自己幸福。
当金高银饰演的在熙在教室中掀起衣襟自证清白时,镜头扫过人群惊愕的表情,这个充满黑色幽默的瞬间,恰似一柄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现代都市文明的虚伪假面。
李言熙执导的《大都市的爱情法》绝非传统爱情片,而是一部用荒诞包裹深情的都市寓言,在首尔钢筋水泥的褶皱里,寻找着被规训挤压变形的情感真相。
倒置的镜像:边缘人的相互救赎影片最动人的悖论在于,看似离经叛道的在熙与恪守秘密的兴秀,本质上都是都市的"局外人"。
在熙用张扬的言行对抗世俗目光,却在醉酒后被强暴的脆弱时刻,暴露出内心对归属感的渴望;兴秀将同性恋身份视为"弱点",却在在熙遭遇渣男时挥拳相向,用暴力守护着这份"不纯粹"的友谊。
他们像两株逆向生长的植物,在熙的藤蔓肆意攀附却根系脆弱,兴秀的仙人掌满身尖刺却藏着柔软内核。
当在熙怀孕后在兴秀怀中痛哭,当兴秀为护住在熙向母亲出柜,这些背离社会期待的瞬间,反而让他们的关系迸发出超越爱情的纯粹性。
解构爱情神话:都市情感的新语法导演刻意消解了传统爱情片的叙事套路:没有一见钟情的浪漫,没有误会解除后的圆满。
在熙与兴秀始终保持着微妙的距离——他们共享床铺却无关情欲,拥有情侣纹身却各自恋爱。
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恰恰映射了当代都市人的情感困境。
当律师因在熙与"女友"同居而暴怒时,观众突然意识到:那些被我们视为"正常"的爱情关系,何尝不是社会规训的产物?
电影用戏谑的方式解构了爱情的排他性,让两个边缘人成为彼此的"安全出口",在都市丛林中开辟出第三种生存可能。
视听语言的隐喻狂欢朴赞郁式的视觉美学在影片中展露无遗。
夜店霓虹与教堂彩窗的蒙太奇,暗示着欲望与救赎的永恒角力;在熙家中那台总被摔打的冰箱,既见证着她的情感起伏,又隐喻着现代人被异化的生存状态。
配乐方面,Primary的电子乐与钢琴独奏交替出现,如同角色内心的双重奏——表面是嘻哈节奏的玩世不恭,内里却是古典乐章的深情流淌。
而当兴秀在在熙婚礼上跳起女团舞时,荒诞的肢体语言与神圣的婚姻仪式形成荒诞对照,完成对爱情本质的终极解构。
争议背后的文明叩问韩国观众因影片"美化同性恋"的抵制,恰恰暴露了东亚社会对边缘群体的恐惧。
但导演用兴秀的成长弧线给出了答案:当他从用"姐姐"谎言自我麻痹,到在警局坦然出柜,再到婚礼上忘我舞蹈,完成的是对身份认同的暴力祛魅。
在熙那句"你做你自己,怎么会是弱点",不仅是说给兴秀,更是对所有都市囚徒的觉醒宣言。
当两人最终选择各自恋爱却保持羁绊时,电影完成了对爱情最现代的诠释——爱不是占有,而是让灵魂获得自由呼吸的氧气。
结尾镜头中,在熙与兴秀在汉江大桥上相视而笑,背后是永不停歇的车流。
这座承载着欲望与孤独的钢铁森林,终于接纳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法则。
或许真正的爱情法,就是允许每个人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去爱与被爱。
在熙说:“我曾经以为,人活在这城市里,总要找个人来爱,后来才发现,有时候,一个朋友,比爱情更重要。
”兴秀低头整理围巾,像在躲避什么,却又轻轻答道:“我们是彼此的出口,但不是彼此的目的地。
”他们一起走过凌晨的街道,在路边摊喝啤酒,谈论生活里的烦恼和秘密。
在熙写在本子上:“友情,是一种看不见的纽带,它比爱情更自由,也更真实。
”兴秀点着烟,望着远处的霓虹灯:“身份是什么?
是世俗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还是我们自己不愿承认的答案?
我不需要别人定义我,但我知道,你懂我。
”城市的喧嚣中,他们是彼此的静谧角落。
没有情欲,没有承诺,只有一种不被打扰的信任。
“我们不像家人,也不像恋人,可我们是朋友,足够了。
”天亮时分,他们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身后是共同度过的夜晚,前方是未曾交汇的未来。
可每当想起这座城市,他们都知道:有一个人,永远站在记忆的街角等着你。
据说,原创小说还获奖了,虽然整体没看太懂,也感觉莫名其妙的高大上。
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大概就是疯女人和男同性恋的同居生活。
试着用另一句话概括,大概就是年轻时把该犯的错都犯一遍,长大后好好生活。
故事里头,女主没在年轻的时候把自己玩死,祖坟应该是冒了八辈子青烟。
故事的时间跨度还是比较长的。
大概是从“海外留学”开始说起。
女主和男主大概是同班同学,反正一起上过课。
这个班,好像是专门为半岛留学生开的专班,虽然顶着学法语的名头,基本钥匙文还是通用文字。
这个提醒大家好好考试的老师,下一秒,就被男主拿下。
但是,第二天班级群里头就炸锅了。
男主也无从解释啊,这闲言碎语的力量,相当强大滴。
只有女主此时挺身而出,当着一帮八卦的面,言语中透露出昨晚他们俩在一起,那么,和老师鬼混的谣言,当然就不攻自破了。
既然女主“救”了男主,男主必然也是需要表示的啊。
很快机会来了,班级群里头又出现了爆炸新闻,这次新闻主角是女主。
班级群里头从A一直讨论到西柚,确定是女主“原装”无疑。
男主都看气炸了,一怒之下退出了班级群聊,当然,还是需要友情提醒一下女主即将面临的“挑战”的。
对于有点懦弱的男主,这已经是最大的勇气了。
解决这个问题,女主很彪悍。
当场给大家表演了一个“验明正身”。
这样的情况下,俩人成为好闺蜜,那基本就是水到渠成了。
女主是个恋爱脑,这一生都在追求一个男朋友。
为了追求男朋友,估计也是“睡”了不少。
对于女主的做法,男主当然开启“最佳损友”模式,怎么损怎么来。
但是,非常不幸,基本上,每次男主“损”得都有点“神预言”的意思。
在其中一次霸王硬上弓时,女主不幸遭遇了妈宝男的老妈大驾光临。
这一般男人钻床底的事儿,女主也是乖乖的干了。
但是,一个吸尘器毁掉了所有。
回到家,一顿嘲讽当然是免不了的。
说着说着,女主就说道,貌似自己最近确实丢了好多内裤。
男主还损呢,说你那破内裤,谁要啊,是不是自己塞哪里了,找找吧。
好么,这一找,找出来一个内衣贼。
但人家非说自己是修空调的,叔叔愣是没办法。
老外的叔叔,查案也是靠监控。
如果没有监控,或者神秘的监控忽然失灵,那基本叔叔就不会办案子了。
眼看着这吓人的场景没办法根治,女主一咬牙,要不,你过来一起住吧。
从此,俩人过起了“同居”生活。
这段幸福的日子里,女主又找到了男朋友。
男主也不赖,也找到了男朋友。
巧就巧了,当晚,女主想着给男朋友一个惊喜,男主也去参加男朋友的几个活动。
两边都被抓包了。
女主虽然已经“恋爱”了N次,但依然感觉天都塌了,跑到酒吧买醉,然后疯狂call男主。
男主本来只是以为男朋友参加的只是个吉他协会,但是赶到现场却发现是“声明出柜”的社死现场,结果和一帮恐同分子干了一仗,女主的连环夺命call当然就没能回应。
那天晚上,女主经历了男朋友的背叛,又经历了男主的背叛,极度颓丧之下,又睡了个路人甲。
这个锅,必须男主来背。
但此时的男主,也一肚子憋着呢。
说什么“打人别打脸,骂人别揭短”,这对生死闺蜜,想要吵架,那就来个狠的,什么解气说什么。
吵完了,女主开始踏踏实实做人了。
感谢上帝,女主作死作到现在,没有死掉。
从此,女主就洗心革面,做个好人了,努力学习,努力找工作,励志得不要不要的。
老外不喜欢说“普世价值”,但也有个名词——集体知性。
让人感觉莫名其妙的高大上。
反正,女主和男主,从此以后就乖乖接受了“普世价值”给他们的定位,踏踏实实的生活。
多年以后,女主已经参加工作,看起来也加入了“白骨精”一族,也认识了律师男友,按照既定的生活轨迹按部就班的生活。
和当初的那个“她”,完全不是一个人。
当年,她敢在全班同学面前露出A满杯,现在,她在敢上司面前曲意逢迎。
但是,聊着聊着,女主也是聊露了馅。
身为律师,男朋友还是很敏锐的发现,他们说的那个“妹子”,从来都没有真正出现过。
那么,问题来了,你们这孤男寡女的共处一室,难道是为了熬夜做PPT么?
律师,可没那么好糊弄。
终于有一天,在一个寒冷的早晨,律师突击检查。
这事儿,换谁能说得清楚?
女主是真心想解释的,甚至连男主羞于说出来的“出柜”都秃噜出来了。
但是,如果你是律师,你信么?
如果是这样,那这世上还有什么“奸夫淫妇”呢?
好吧,大家都到叔叔那里去解释吧。
此时,女主也是冷静下来了,这倒霉律师,不要也罢。
为了保住男主的面子,女主觉得,“睡一起就睡一起”了,老娘当年秀过A,有什么大不了的。
看到女主为了自己承担所有,男主也坐不住了。
总算是有勇气承认自己“出柜”。
但是,为了转移注意力,男主最后,还是把锅甩给了社会,这不是俩人非要在一起,而是俩人合租更有性价比。
好吧,故事说到这里,也差不多结束了。
女主这一辈子的恋爱脑,总算是修成正果了,新郎不是男主,但伴娘非男主莫属。
这“二十代”的移动硬盘,到底是个啥呢。
各位网友,赶紧检查一下自己的“私人珍藏”吧,移动硬盘不够用,升级成“二十代”吧。
建议顺直放过同性题材哈。
差得吓人
不痛不痒。
这两个演员实在是太好了,什么俗套的拍法都doesn’t matter金高银拯救了我糟糕的一天,还好赶上了这场!!!!
俊男靓女、精致妆容、模特身材、发型服饰全都一丝不苟。两人夜店喝酒混日子,各自感情出状况,互相扶持,分分合合,最后变成了最信赖的闺蜜铁哥们,演了个小时代一样华丽空洞的故事,看完没丝毫感动只觉得空虚,后三分之一全程滑手机
有点失望,也许是电影的时长和市场考量,感觉只是换了汤的糖水片。
只为取悦直男直女的电影。女主的人物光芒远不能遮盖所有问题,比如男主逐渐模糊的生活处境,再比如同性困境只在直接影响女方时才成为关键问题,最后无非就是把这个逻辑重演一遍,再由男主自己解除。
以上帝视角作呈现的故事,但却变成了金高银的独角戏。作家(真成了局外人——现实里的人)这一属性几乎被撇去,臭脾气冷面人(可能是没了那三个朋友),成了不再感性的故事。在剧版里最喜欢的便是这个故事,可当故事以微小的改变再次重复时,又开始有点无感,但重新创作之后的“你自己不可能成为你的弱点”,永远做自己吧,我会在身旁永远守护你,关于友谊的故事还是百看不厌的。依然爱唱祝歌戏。
抽烟,酗酒,泡吧,文身,堕胎,这就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吗?女主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评分是女生评搞上去的吧,看两个男人亲嘴我实在是没什么胃口。爬上三楼偷内裤,变态啊。我不想死,只是不想活。韩国119是急救电话。什么狗屁律师,家暴男,幸好没和他结婚。
「与其说是同志电影,不如说是你我的青春成长史」,小说、电影、电视剧都看过了!个人喜欢电影版本,电视剧跟小说的部分,明显就是给酷儿族群看的,电影感觉上的面对比较偏向是圈外人,电影则是在第一章男主和好朋友在熙的情感描述的更深入,那样的友情让人发自内心的羡慕。「做你自己怎么会是你的把柄呢?」这样的话适合每一个想做自己的人。酷儿们说电视剧和小说让他们相信爱情还是存在的(虽然我是看不出来...),反之电影让我们更相信友情(又比如李相二的角色)和亲情,或许电影过度理想化过度符合社会上普遍价值观,但用一个多数人的说故事方式让保守的社会特别是韩国社会,可以用一个更正面的方式自然而然地接受少数者,基本上我觉得是很成功的。
韩国版《威尔和格蕾丝》,这种搭配百试百灵。真心想回韩国蹦迪,梨泰院的gay吧可太好玩了!最打动我的瞬间:基督教母亲去看了cmbyn喝得烂醉。在被前任殴打后,打电话啥都没说出口,男主就已经猜到了是什么让她去警察局。这俩个片段让我眼角都有点触动。跟男主比起来,金高银真的充满魅力~
你客观想想 如果不强调这个群体 这个剧是个啥? 所以你的8.0到底是打给谁的?(韩语还是适合得了癌症的欧巴)
男主演技全程不在线,以至于从头到尾无法入戏。。
两个社会边缘人互相扶持的故事。全片最打动我的地方:尽管以前认为是中邪,但在兴秀和妈妈正式出柜后,妈妈还是自己出门看了《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尝试着理解儿子。
拍的什么几把啊卧槽yoxfjufssgodiyf
到底有几个女生还会因为失恋跑去夜店一个人买罪然后发生意外。好烦这样的青春疼痛恋爱。还有,女主是只有这一个好朋友了吗???为什么都没有女生好朋友啊???坚持看了一半,实在是受不了了。
观后感如同吃完一袋散装零食。
3.5.称不上电影,是电影时长的剧集。亮点是男女生(gay蜜)的友谊,相识相伴,以及男生出柜的心理过程。最打动我的,女生遇到危险。两人相奔去保护彼此。友谊还是最迷人呢。因为主角的生活和自己有挺大距离,没有太多代入感,低于预期。最后女生婚礼,两人共舞很美好。20250118NO5
Rom Com终于走到顺直女和Gay做男女主,互相拯救的阶段了。但怎么女主还是得结婚😅
“女性和南通都是被压迫者”这种思想仅限(同理心过剩但是智商欠费的)女性创作者。把女性困境和南通困境摆一起,就像在同时讨论肠癌晚期和痔疮都很惨一样,过于搞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