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我想说好!
操,一气呵成的好!
我要把动漫number1的位置给它,混沌武士第二。
一个真诚的动漫,毫不做作。
现在的动漫有多少能做到呢?
相比之下,其他动漫的人物都太假了太做作了,假的还毫无艺术,假成一堆没有区别的纸片人符号。
这部在我看来就是神作,没有宏大的设定,奇异的情节,不打人性的招牌,凭借现实主义、意识流、荒诞反讽、黑色幽默就能超越那些所谓“”神作了。
自杀那几集把我看哭了,还有最后也是,我即使要死,也要和现实斗争到底不是吗?
也要和阴谋斗争到底不是吗?
太他妈燃了,哪怕其中有一丁丁点陀氏和尼采,我都觉得烧高香了。
编造NHK不是借口,而恰恰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因为负责,我也不想屈服于命运,我只能斗争,甚至是自毁地斗争——是不是在表现这样的意志?
我哭了。
在看这部番几天之前,我某晚又熬夜看番到四点然后躺在床上失眠的时候就想像过噩梦(还是未来?
)一样的场景,在黑暗的租屋里一个小男孩(看不见样子)在看CRT电视上的动画,就这样一动不动,旁观者“我”怎么叫也不应。
然后租屋的门开了,父母把小男孩拖出去,楼道回荡着他歇斯底里的叫声。
而我借着楼道的光亮看清了他的样子,正是我自己。
惠的哥哥一嗓子把我嚎哭了完结感想:结局我认为佐藤对misaki的情感表达不够强烈地令我感动,但可能这样才显得两人成长的笨拙的爱。
因为我已经把misaki女神化、唯美化了,自然会觉得佐藤做得不够。
要我直球来说,都是因为misaki,我才能重逢几位朋友,做了这么多事情,有了这一年精彩的人生;谢谢你所做的一切,也很抱歉一直忽视你的感受,甚至觉得你的好是一场阴谋;现在我明白了,我就是很喜欢你,期待你的每一次见面,期待与你的生活,即使这是所谓的nhk阴谋,那不也挺好吗。
就让这场阴谋持续到生命的终结吧。
这部番传销篇之后20集到结局的剧情有点落入寻常,好像回应不到我对“脱宅”主线的期待。
但是好像又不是没有回应,佐藤家里断供导致他被迫打工,居然一下子就摆脱家里蹲了。
当时把我逗笑了,misaki这么努力都做了些什么呀。
现在想来,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而且班长哥哥的剧情已经提醒过一次了。
“问:为什么能够家里蹲。
答:因为不愁吃喝,可以不用出门过日子。
能够家里蹲,本来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没吃没穿没得住,又不想死的话,就只能去工作了。
”所以说,不想死就是活下去最大的动力。
佐藤最后也是以戏剧性的又救世主一般的操作,让misaki意识到了这一点。
实际上,所谓“脱宅”主线,在前面的19集中已经反复提及,反复让我共情哭泣了。
所谓“家里蹲”,真的是字面意思吗?
如果做在家里的自由从业者养活自己,不也没问题吗。
再说了,山崎也很“宅”,但是他的心态、行动力可一点都不“宅”。
那么,“家里蹲”代表的是一种沉迷事物,不善言辞、逃避社交的状态吗?
我没法确定。
但是我能认为的是,这代表了一种对自己强烈不自信、自我否定、妄想恐惧的敏感心态。
我虽然有工作,也有那么一丁点日渐减少的社交,但是我完全代入了佐藤,或者说,我认为自己就是家里蹲的心态,工作真的只是为了混日子过活。
曾经沉迷游戏、直播,导致大学频繁挂科重修,连续留级,真真切切地差一丝就毕不了业,甚至觉得在学校的生活是一场梦。
而黑神话那段时间开始我沉迷上了看tv动画一直到现在。
总而言之,我有着强烈的不自信和自卑,“所谓”未来可能性的一再跌落,家里人从催婚催换工作到开始不过问而引发的愧疚,对着合租的大学同学买的电视看动画,我一边是沉迷,一边是沉迷完之后对废柴自己的哀叹。
为什么我就这么竭力绷着自己、把自己压到极限呢?
为什么我总是在找动画一遍又一遍地“治愈”自己呢,这不是很奇怪吗?
所以要摆脱家里蹲,说来也不复杂吧,跟着佐藤哭过笑过疯过,应该能懂一些吧,而且我的症状也没有这么严重。
对自己的身体珍重一点;接受自己的过去,虽有很多遗憾但也不是完全无意义的浪费;遇到事情不要一味逃避,先停下来告诉自己要发生什么事情,然后稍微想一下怎么做;不要猜测别人怎么想,先遵循自己的本心。
生活有诸多不如意,但请保持自信,抱有期待。
这部动画我似乎能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我也长期蜗居在宿舍里,害怕别人的目光,离群索居……似乎每个人都有这种家里蹲倾向的,但是蹲得越久,也就越自闭,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动画的结局是光明的,但现实中还有多少人要鼓足勇气、打开房门走向社会呢?
这部动画是我大学时看的,但我觉得现在写影评比大学时更合适。
那个时候宅在大学寝室里,真的一点也不觉得在作死,经常高傲地说,不错,我就是一个宅男。
现在进入社会6年了,辗转过许多不同的工作。
最后打着我要做一个自由职业者的口号宅回家里了。
现在要我再说那句话,就是自己在打脸;如果别人对我说那句话,就是在抽我的脸。
两段宅的经历根本无法相比。
大学时,一周还会踢几次足球,寝室里也能找基友一起看电影,吐糟。
偶尔在去上两次课。
心态基本积极健康,对未来抱有不现实的幻想。
还没有远航的船,大多都会认为自己会在海上经历无数精彩的历险,留下一段段值得终生回味的回忆,妹子,宝藏什么都会有的吧。
但剩下的不用我来补充,真正的海上是什么样子,经历过的人都明白。
年初还出去闯荡过了一阵,做了两个曾经比较憧憬的行业,好吧,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我做了足浴师还有动物饲养员。
从未有过的体验让我感到兴奋,这些工作对我来说跨度非常大,我在这两个行业里接触的人也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类型。
那段时间过的很开心,至少说好奇心让我每天都充满活力。
后来,我想要开始实现下一个目标。
就是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
但这次折戟了。
回家之前我就预想过这个年纪还呆在家里不上班会很有压力,但我没想到压力竟然这么大。
回到家里已经2个多月了,世界杯月算给自己放假,除了看球什么也不做。
但世界杯结束也有1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里我无法集中精力做任何事。
当我意识到的时候,我发现原来我宅了1个月多。
其实我不喜欢工作,曾经读到卢安克说的一句话泪流满面,拿工资就不自由了。
但是,人总要生存,你自己不生存父母总要生存。
满足生存之后,脸面又是另一个不得不顾及的麻烦东西了。
人际交往里,体面最先被考虑。
人和人如果不对等了,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疏远是几乎无法避免的。
即便是发小也是这样,手足同窗也是这样,夫妻也是这样。
这条定律对全人类都适用。
就算阮籍这样淡漠一切的人,也可以有朋友,但这个朋友必须是像嵇康这样同样淡漠一切的人。
人无论做任何事,只有沉浸其中才能获得安心。
宅也是这样。
除非你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又非常超然地看淡了一切,你才可以悠然自得地宅下去,否则就会变成佐藤那样懦弱,自卑,自责,恐惧。
我身边就有朋友就过着一种相对比较快乐,自由自在宅的生活。
他也有30多岁了,现在工作的城市不在老家。
身边没有人来管制他,也没有人友善地提醒他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他租了一个套一的标间。
每天像木偶一样去公司上班是为了生存,下班回家后就是自己的生活。
听音乐,看动画,玩游戏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他不打算结婚,买房,现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他感到很享受。
其实,我觉得我也喜欢这样的生活,我也可以过这样的生活。
在没有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的环境下,每天看看电影,听听歌,读读书,买一本漫画教程学着画画。
养只小狗。
闷了的时候出去踢踢球,骑骑车。
没事翻开食谱给自己做点好吃的。
就这样活一辈子,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要么等上帝回收你,要么自己主动去报到。
这个归宿一点儿也不显得突兀。
平淡无奇的一生,平淡无奇的死去。
宅这种生活态度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生活保障,逃避了世俗的一切责任,对社会来说是一颗烂掉的螺丝。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不好呢?
其实,宅男其实比很多商人,官员,专家要善良的多。
宅男也不全是废柴,很多哲学家都是死宅。
甚至有的哲学家就用继承的遗产生活,一生也没有工作过。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这样说过,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是哲学家,他们不应该工作,人民来养他们。
他们要做的事就是研究一切事物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让国家变得平等而有秩序,人民幸福而又充实。
怎么说着说着变成为宅平反了?
最后补充一句,大学看这部动画痛哭流涕,现在不用动画,只用看看镜中的自己就会痛哭流涕。
剧情很不错,对于家里蹲描写的也十分深刻,果然打败家里蹲的还是没有经济来源和怕被饿死。
整个片子看起来还是太压抑了,男主之外的每个人都有痛苦,失败的经历,男主还是幸运的有中原岬,山崎这样的好朋友关心他,帮助他走出困境。
女主也是因为幼年痛苦的经历,觉得自己给人带来不幸,而被认为是不被需要的人,否认自己的价值。
遇到男主后觉得男主比自己更废材,从而想通过男主证明自己的价值,和男主互相救赎(很戏剧化,这么可爱漂亮的女孩子,天天关心贴着男主,无论男主怎么恶劣都不离不弃,感觉男主真的不配,不过男主还有点底线吧,不论对结婚的学姐还是女主都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还有最后男主工作好像是工程上指挥交通,之前看的一个动漫片段也是,可能这是日本的底层工作吧)。
整部动漫都挺不错,本来想四星的,太消极,颓废,看完让人太压抑了,还是三星吧
偶然在YouTube上听到OP,于是心血来潮把这部十多年前的动画找出来又看了一遍。
凌晨三点看完最后一集的时候,独自坐在黑暗之中感觉很是失落。
令人窒息的绝望感,可那不就是生活吗。
---每个角色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问题。
重度NEET的男主,重度阴谋论的学姐,重度宅的山崎,和重度自卑的misaki酱。
学姐被优秀的未婚夫拯救,山崎被北海道平庸安稳的生活拯救,留下佐藤和misaki两人带着伤痕互相取暖。
无论问题是否真的被解决,总之,他们都在各自的人生路上继续前进了。
毕竟,不前进又能怎么样呢。
“像我们这样的人,不配拥有戏剧性的死亡啊。
“
NHK是一部独特的作品。
虽然披着yy和男性向作品的外衣,但反映的却是冷峻甚至尖刻的现实问题。
如果要说归类,应该属于青年向的吧?
在这部动画片中,没有一个角色是属于那种传统动画片中的“天才”型的角色,他们都是非常普通的人类,普通的就像是你身边的一个真实的人类,甚至你还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不,他们甚至连一般的普通的人都算不上:与人交流有障碍的家里蹲男主角;从小留下深刻心理阴影的少女;有心理抑郁症靠药物支撑,差点自杀的学姐等等等等。
他们是一群游离的社会边缘挣扎的小人物。
动画的心理刻画得很好很细腻。
比如男主角的那件小屋,即便是局外人也可以藉由那个黑暗的杂乱的小房间里的压抑气息感受到主人公的心情。
片子里对每个人的那种无奈,妄想,困惑和挣扎的心理,都用一种夸张却又十分到位的手法描绘出来。
关于剧情,不想多谈什么,还是来说一说其中的人物吧。
男主角嘛,可以说是我看过的所有动画里最废柴的男主角了。
一点特长都没有,长得也一般,有没有后宫片里的男主角那种温柔的性格。
心理还有问题,不敢跟别人交流,大学一年后就不得不退学了,每天只能窝在自己的小房间,不敢见人,甚至见不得光,只有周末的晚上才敢到附近的公园散散步,到超市买点必需品。
男主角佐藤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呢?
并没有详细说明。
不过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人不少见了。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多少有点不知道如何去与别人打交道的烦闹吧?
不过,或许在男主角的回忆中频频出现的那位学姐,能够稍稍解释一下吧?
在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文艺社中,他们寂静而有无聊的度过了两年的时光。
从那时候就可以看出来,这是有问题的两个人。
学姐对于佐藤来说,应该是个特别的存在吧,应该是超越了好感和一般Otaku式YY的程度的。
比如,她会频频出现在他的回忆中;比如虽然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是家里蹲,却在与学姐第一次重逢时就将自己的实情全盘托出;再比如,那个“阴谋论”。
这个几乎贯穿全剧的主题,就是学姐最早告诉男主角的。
“这个世界是一个很大的阴谋,围绕在你身边的一切都是个阴谋”。
或许这个“阴谋论”就是导致男主角后来成为家里蹲的原因之一吧。
说说学姐。
这位漂亮姐姐其自身问题是很多的,她是个工作压力很大的OL,工作不顺心,还因为长得太漂亮了被女同事排挤;她也不懂如何与人交流,孤独,惶恐;虽然有个很优秀的男朋友,但是男朋友总是在不停得忙工作,很难陪伴她;虽然说“快要结婚了”,但是其实她自己对婚姻,对目前的这个男人,对未来都没有把握,甚至有些惶恐,而却又不得不把这场婚姻作为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为了排解压力和困惑,她经常嗑药,随身带着一大堆的各样乱七八糟的药品。
之后还会做出更极端的举动。
在期待已久的与男朋友的旅游因为男朋友的工作取消后,觉得自己并不被男朋友需要,竟然决定了去参加一场“自杀旅行”。
佐藤君对她来说是一个突然回归的避风港,虽然她自己已经物似人非,但佐藤的时间却似乎还停留在数年之前。
她仍然可以像高中时代一样,暂时放下所有烦恼和困惑,百无聊赖地和这位其貌不扬的学弟坐在一起,干些无关紧要的事,说些无关紧要的话,享受一下片刻的安宁。
两年默默的交流使她了解对方的性格:一个沉默的听众,无论她说什么,他都会默默地接受或偶尔报以平淡而和善的回应,与他在一起不必费劲地考虑词藻或察言观色;而佐藤目前与社会脱节的身份则更能使得她有着远离现实中的人情世故和利益责任的感觉,更甚者,或许能让她从对比中产生一些对自己现状的认同。
因此,家里蹲君对于学姐来说不过是个逃避现实与排解烦恼的存在,佐藤对于学姐的YY也就仅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或曰起码目前是如此。
再说说Loli。
一个天使一般的美少女,主动接近废柴的男主角,实行她的“家里蹲拯救计划”,天真的和男主角签订契约,并且很搞笑的给他上那些哲学课程。
这女孩是什么来头?
她为什么要接近男主角呢?
她为什么会那么了解男主角呢?
她平常都没有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么,哪来这么多时间和心思陪着家里蹲君鬼混?
她真的是要拯救男主角么?
这是一个贯穿全剧的悬念。
我们会跟着男主角一块儿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一个阴谋?
看到最后,我们终于能够明白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白她的那句“把对方看成是比自己还要废柴的人,就能建立自己的自信”。
童年时被继父虐待和母亲自杀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使她不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下去。
终于有一天,她发现了似乎比自己还要废柴的男主角。
她的那个“家里蹲拯救计划”,其实更是为了拯救自己吧。
再说一说山崎学弟。
一个标准的OTAKU。
这是我在全剧中最欣赏的一个角色。
他是一个农场主的儿子,本来在老家念一所畜牧业大学,并要在毕业后继承家业。
突然他发现自己的人生已经完全被规划好了,自己只是一步步地按计划走下去;他对这种人生无比厌恶,发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根本不在这上面。
于是毅然退学,决定去东京读一个专科学校,学自己感兴趣的动画制作。
尽管家里激烈反对,并且不给他学费和生活费,他也执着的靠打工来攒够了经费。
真是令人佩服的勇气啊!
然而最终,他到底没有力量打破自己的命运。
这个世界是现实的,并不是有理想就一定可以活下去。
为了能够在东京在游戏界坚持下去,他和男主角合伙制作了一款美少女游戏,作为最后的斗争。
然而他也不是那种天才型的角色,游戏的制作过程就磕磕碰碰的,最终也证明了,这并不是一款成功的游戏。
最后的争斗也失败了,他不得不接受回到老家的命运。
在回家前的那个晚上,他和男主角在雪地里的那场打架,就是他最后的宣泄吧,对自己,对命运。
在他即将踏入电车的那一刹那,男主角在背后大声问他:“这样你真的甘心了吗?
”他回过头,微微的一笑。
这一笑到底包含了什么样的涵义呢?
反正当我看到这个笑容的的时候,无比的心酸。
我真的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
最后说说剧里的一些配角吧。
比如男主角以前的班长和班长的哥哥。
班长的哥哥是个和男主角一样的家里蹲;班长也是个被现实逼迫的人,生活的艰辛使得她不得不走上传销的道路,渐渐从一个被骗的人变成了一个骗人的人。
在这里我们无奈的看到,现实对一个人的改变,把一个纯洁的,有理想的女孩最终逼上了犯罪的道路。
另外还有自杀旅行里面的一群角色。
他们也都是一些游离在社会边缘的角色。
我觉得,这部动画片全篇都是在说明这样一个意思:我们每个人不光光是需要别人,同时我们也需要被别人需要。
学姐的男朋友因为工作不小心忽略了她,使得她觉得自己是不被需要的人,促使她踏上了那场“自杀旅行”。
女主角少女就更是如此了,从小的心理阴影使得她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不被任何人需要。
当她碰到男主角时,就跟捡到一块宝贝那样高兴,因为她觉得她可以帮助他,他会需要她的。
她把男主角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如果她失去了他,或者他不再需要她,那么她就被证明真的是一个不被需要的人了,失去了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意义。
最后不得不提动画版的ED。
实在是我看过得最经典的ED!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被其史无前例的无良恶搞所震撼,几乎要笑翻在桌子下口吐白沫。
然而在观看了这许多集,回顾了漫画的剧情,以及感受了ED的专辑CD封面的视觉冲击之后,我逐渐体会到了其恶搞之外的意念。
那是一种宣泄,一种爆发,无论是急促的钢琴前奏,歌手癫狂的演唱,还是那胸前画着“H”的小猴子歇斯底里的表演,无不仿佛是在将积累的无奈、怅惶和怨念倾泻而出,如同嗑了迷幻药的家里蹲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放射了思想中所有阴暗而达到了圆满。
那看似荒唐的“赤裸的人类”的歌词,则似乎包含了这样的意思:被扒光了衣服至于大庭广众之下(一种反映自身信心缺乏对周围人事过度敏感的梦境),或者变回赤子重回母亲怀抱的愿望。
而歌曲高潮部分所吼出的,或许正是家里蹲们最真切的愿望:抛开这一切,尽情地舞动吧,赤裸的人类!!
Onya! (#▔目▔)
十多年前,我写了一篇小说《欢迎加入NHK! 》对我这个作者来说,这就像一本被诅咒的小说,直到最近我还在被这种诅咒折磨着。
自从我写完之后,我就一直被一种失败感折磨着。
有很多原因导致我被我自己拼尽全力写的小说所折磨着。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这个作者背叛了这个故事,没有写出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
我被困在这种失败和挫折感中很多年了。
在《NHK》第九章中,我意识到主角承受着我自己的孤独。
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意识。
在那之前,主角从来没有深入过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那一瞬间,他爬上了自己心中的这堵墙,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孤独。
然而,在下一章中,又进入了新的故事情节,仿佛孤独这件事已经被完全遗忘。
问题就在于,我设计了一个陌生人来窥探主人公的孤独:我指的就是岬。
这是一种对自己的孤独的逃避。
因此,我这样避开直接描写孤独的方式其实也是作者的逃避行为。
我使用了“奔跑”这种方法来结束这个故事,把自己托付给那一瞬间的感觉。
“奔跑法 "是一种写作技巧,它利用营造的紧迫感,让人物 "跑 "起来,进入高潮部分。。
在最后一章中,主人公通过奔跑、争执和一些戏剧性的动作实现了情感的宣泄。
故事也就结束了。
但是,孤独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写该怎么解决。
因为在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能力去写孤独的问题。
即使是现在,我也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
因此,我认为我那时以这样结局可能是最好的。
活着或是去死,以及佐藤和岬最后仍然是普通的关系这一点,是非常现实的。
但我其实从未想过要写一个现实的故事。
我想写一个有趣的、令人鼓舞的、有梦想和希望的故事。
如果我更努力一些的话,是否能写出这样的小说呢?
可能还是不行。
即使到现在,我也止不住这样想。
这个问题依然让我苦恼。
但是,我最近发现,我可以在这个三维世界中做到一某些我在小说中无法做到的事情。
换句话说,在NHK故事的最后,我对佐藤有一些建议。
第一条建议是冥想。
通过冥想,他可以治愈自己,获得支撑自己的世界的压力的力量。
第二条建议是停止手淫。
第三条建议是采取直接行动来填补他的不足。
如果孤独是个问题,就采取行动,让自己变得不那么孤独。
但是,什么是不孤独的状态,也就是说,什么是被满足的状态?
它不是一种心理状态吗?
是的,这就是一种心理状态。
如果我们获得能创造一种满足自己心境的能力,那么佐藤的问题就会完全解决。
但这可能不是仅仅通过冥想就能实现的。
冥想必须辅以一些直接的行动来填补孤独,比如说搭讪等等。
但是在那种情况下,他不可能突然就能与人交谈,所以他需要从练习在外面昂起头走路开始。
佐藤可能需要四或五年的预备性练习,才能在街上与陌生人交谈。
但是,通过做一些让你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的事情,比如每天到外面去散步,或者抬头走路,你就能获得自信。
那是一种独特的自信。
怀有自己能够改变的信心,这才是最重要的信心。
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事情可以做,但如何去做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对于NHK的主人公来说,都有一条通往让自己得到满足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要相信这条路确实存在。
然而,我可能需要再写5卷才能写出佐藤获得信心的故事。
在那个时候,我不可能写得出来。
不过,在一个故事中,不一定所有的事情都要指向好的方面。
一直走着就行,走偏了也没关系。
就像生活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故事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可能是一件好事。
说不定这是最好的结束方式。
这是一个现实的结局,但又为未来留下了希望。
在我一直以来的作品中,有一件事是我非常想说出来的,是我想写却写不出来的,那就是如果一个人落入了 "欢迎加入NHK"这样的境地,那么他将会感到非常孤独。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有办法的。
总有一个出路,一个通往完美的幸福结局的途径。
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要在这里写这篇文章。
我想要告诉各位的是,佐藤、岬、山崎和前辈都在他们的圆满结局里找到了幸福。
我相信他们已经获得了幸福。
迎接他们的是,一个新的世界。
我想写的并不是人类的软弱,而是无论他们多么弱小和绝望,无论他们因为被困在心灵的迷宫里而变得多么软弱,他们总能找到出来的路,重新获得自我。
这就是我想写的东西。
我在写《欢迎加入NHK》里没有表达的信念,我现在可以写出来了。
现在,NHK终于完结了。
(翻译自英文)搬运自贴吧:https://tieba.baidu.com/p/7361129043
看完NHK,我想到了一句话:青春,颓废是不需要理由的,不颓废才是需要理由的。
心痛的现实:只有活着,总会遇到好事——不少乐天派以此为信言坚持着。
但是在NHK中,你永远不要过多期待上帝的眷顾:就算坚持到最后,完成了的Galgame的销量也不会因此出现奇迹;你不要期待主人公的某次尝试最终改变他的命运。
这就是现实,“阴谋”。
一切皆为因果,不要天真的以为“命运由我创”。
我不是宣扬宿命论,但是绵力难逆历史之轮。
颓废,青春组曲:NHK里没有阳光的重要角色。
他们都是游离在颓废与坚持的边缘,都在努力寻求一个驱使自己前进的动力。
前进就意味着荆棘载途,没有理由,谁能鞭笞自己坚持?
不少人认为家里蹲缺少的是自信,但我觉得他们缺少的仅仅是坚持的理由。
爱,情感的执着;羁绊,存在的价值;生存,人的本能——这些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对于佐藤(男主人公),没有坚持的事业,没有执着的爱情(他与小岬的羁绊居然需要契约书维系),没有生存危机(有父母的资金资助),他的人生不是颓废的才见鬼!
存在即感知:人的存在是脆弱的,我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人感觉到我们的存在。
如果我们的存在对他人没有意义了,存在与否本身就没有了意义。
“如果有需要我的人,哪怕只有一个,我就可以继续活着”,多么心痛的直白啊。
因为自己无用,所以需要比自己更无用的人存在。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曾经有过做隐士的梦想。
反正我曾经有过。
特别是当我感觉受到人际关系的束缚,感觉到不自由的时候,我就会羡慕隐士的逍遥自在,以及那种无拘无束的自在思绪。
在这部《欢迎加入NHK》中,就有一群这样的“现代隐士”,他们与世隔绝,衣食无忧,看起来像是在享受着垂暮之年的那种乐趣。
但是他们却正年轻,而且他们的生活也并不像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隐士那样让人羡慕,任何人从他们身上感到的更多地是卑微、软弱、猥琐和不健全。
男主角sato是典型的家里蹲,内心极度自卑,认为所有人都在耻笑他,因而拒绝与人交往。
但是,人际交往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在过去,即使是隐士,若是完全拒绝与人接触,他是不可能承受这样的孤独的。
很不幸的是,我们现在有很多手段来代替这种真实的人际交往。
电视、小说、网络游戏、动漫、galgame,这些都是人际交往的替代品。
并且,otaku们通过这些形成了一个虚幻的世界图景,以极其夸张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YY了。
在他自己的YY中,sato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勇士,他可以只身同整个世界搏斗,他也可以为了喜欢的女孩而穿越到异次元,也可以识破常人无法识破的惊天阴谋。
但是,除去这些虚无缥缈的空想之后,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张残念的脸,以及一间像废品回收站一般的房间而已。
他甚至连给人打个招呼都做不到。
sato的YY越是华丽,我们越是能感受到otaku的卑微以及凄凉的处境。
庵野秀明说EVA的目的是促进脱宅,如果是从这个意义上讲,EVA完全败给了这部《欢迎加入NHK》(其实我怀疑EVA促成了更多的宅男宅女……)。
碇真嗣是宅男,不过EVA当中对他显然是褒大过贬,庵野是想对宅男们说,你们可以创造奇迹(大雾……)。
这种鼓励对于宅男们极度自卑的内心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而宅男们看NHK就像是照镜子,一定会在sato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那种“我一定不能像他那样”的想法。
这也是中原岬的计划不可能成功使sato脱宅原因了。
心平气和的分析与鼓励根本不可能使宅男脱宅,就像sato所说,他知道只要出去工作就可以脱宅,但是他就是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
还有一个相关的话题,就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命运问题。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如果我们总是沿着和别人相似的、预定好的轨迹过完这一生,不得不说是个悲剧了。
那些或是疯狂或是浪漫的幻想,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吧?
最终都会像学姐和山崎那样,接受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命运吧?
我更喜欢山崎的态度,不管是什么样的梦想,都值得为之疯狂,即使最后不得不接受作为普通人的命运,可总还是留下了珍贵的回忆吧?
离开东京的时候,虽然不得不放弃梦想的无奈现实已经摆在眼前,山崎还是选择了微笑。
他有淡定的资本,那就是为梦想奋斗的回忆。
最后,即使是面对着充满痛苦与无奈的世界,还是让我们勇敢去面对吧。
有时我们恐惧的,正是恐惧本身。
活着就总会有发生好事的可能。
最后的最后,还是献给由依sama的萌音吧。
由依sama最近都没有担任过主役呢,怨念中……
耐心的看 挺好的
心里描写的不错~
很现实很荒诞很可爱
好片,内涵片~!
起初会以为是部荒唐搞笑剧,后来慢慢发现其实主题深沉晦涩,很有良心地写实。充斥整片让生活变得不幸的所谓阴谋论,就是潜藏人心的软弱、愤怒、寂寞、恐惧这些负面情绪,真实毁灭人们对奇迹救赎的幻想,动画也在颠覆固有模式的情境。结局无意给出有效答案,只是打破常规地更加深入对应了主题。好片。
绕不开的爱情。。怎么有的作品就这么肤浅呢,谈论什么励志脱宅,搞了半天还是跟破爱情有关系
说真的我很讨厌...牧野由依的声音...对这部片子唯一的印象就是她令人发指的声音...木有原因。
漏网之鱼
超级无敌御宅族== 想得太多的主人公 神经质的要命 喜欢小甲 像个天使 虽然也有自己黑暗的一面 ... 生活 因为有了另一个人的来寄托,抑或承担 是不是就会好很多
9/10。关于自我逃避寻找活下去借口的群体的冷良番,喜剧基调并没导致深挖的部分被忽略;吐槽影响日常生活习性的后宫漫毒物着实犀利,每时每刻感到被家电监视的被害妄想段落添加了魔幻与现实交融的趣味性,保持互助关系的结局不落俗也安慰人心,小岬的角色定位不就是所谓的“站在阳台上看你的风景”.... @2016-02-08 23:23:41
愈脱宅愈死宅。
1-3
这是神作吗?作为一个正常人,表示无法理解煞笔的逻辑和思想。
主角啊,OTAKU到极致了。中原岬标准治愈系角色,喜欢牧野由依的配音~
简直就是新八几和宅十四的同人篇。坑挖得很好,neet+阴毛论+文艺社前辈+galgame,混入各种意识流,但是这么大一个坑根本就填不上啊!!卧槽啊,最不爽的是节奏,慢得跟屎一样!24集所以就慢慢拖戏嘛!12集就能讲完的故事,非要
简而言之,一部用狗屎一样的现实恶心到我的动画。人物刻画很赞,你能看出来每个人都有影射和模板,但他们在剧中的表现是那么自然真实以及…………绝望……
真正的女神不是凌波丽,不是立华奏,不是那些被宏大叙事或粗糙的符号架空的动漫女性形象,而是这个没有任何特殊能力的,平凡、脆弱甚至有些卑微的中原岬。(当然,中原岬在现实中也不存在)
06年
没能看下去,然人很悲哀
有点逗,有点现实主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