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因为精神问题杀了很多人,第四季我对他很反感,总是把罪过怪罪给别人,但结尾却被他触动到了,他并不是真要伤害迪伦,只是想借迪伦的手解脱…他是很冷血,他以为他的世界里只有他妈妈,但却没有意识到他早已把迪伦划到自己的亲人领域中…迪伦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他很独立,跟那个病态的家庭格格不入,但他却也像他妈妈一样,对诺曼有各种不忍心,一直对有些事情视而不见。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只是他太爱诺曼了,太渴望亲情…那个警长,罗梅洛,我真的挺喜欢他的,聪明,理智,没想到会为诺玛做了那么多,我每次看到他就会觉得有种可靠,安全的感觉,怪不得诺玛最后也会被他吸引~emmm…写的有点乱,只是刚看完太激动了…诺曼和诺玛演的太好了,尤其是诺玛,她的身上有一种迷人的魅力,让人不知不觉就想要模仿她,这个角色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还有诺曼,,有几次我都被他的眼神吓到!
他害羞,紧张时的表情演的太真实,尤其是肢体还会不由自主的做些小动作;他愤怒,眼含泪水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心疼,想抱抱他…总的来说,结局还算不错了,…至少我挺满意的…
他叫诺曼,他有个已故的妈妈叫诺玛。
他曾与他的母亲相依为命,他依赖她,他爱她,母亲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他偷来母亲的尸体,保护着她,仿佛她还活着。
在地下室里,他的母亲躺在那扇门后,周围铺满了鲜花。
他对抚摸着她,靠在母亲身上,对她悄悄耳语,幸福地笑着。
在偌大的房间里,他的母亲在做着家务,他在一旁与母亲聊天,就像生前那样。
他温柔,细腻,“善良”。
他是母亲的好儿子。
当他穿上裙子,模仿母亲的举止,杀掉了一个个接近过他的人,此时他是母亲。
他注定孤身一人。
孤独一生,直到死去。
我懂心理学,尤其是在表达母子共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母亲对幼子过度的保护形成对孩子的精神绞杀和人格畸形影响方面,塑造是成功的。
《惊魂序曲》便探索了成因,揭示了恶魔的产生。
好莱坞电影对于变态杀人狂营造的刻板印象,像影片中诺曼·贝茨这种陷入幻听幻视的个人精神世界的变态杀人狂,在真实世界里是很容易让人看出他的精神不正常的。
不过,诺曼·贝茨这种“loser弱男”的角色人设,倒是蛮符合真实的杀人狂的,因为他们都是想从“弱男”变“强男”。
音乐比剧情吸引我人类眼神独特!
终于完结了整部剧,看到诺曼死的那一刻,我松了一口气——他彻底解脱了。
双重人格并不总是正义和邪恶的斗争,如果我们把诺曼的第二人格看成邪恶人格的话,毫无疑问这一人格是诺玛一点点的滋养成型的。
从第一季诺曼看到诺玛被强奸后杀了基恩,诺玛拒绝报警而要求诺曼跟她一起处理掉尸体,这就给了诺曼第二人格完美的犯罪动机——I'm here to protect you, I do everything for us. 诺曼从不曾有正确的价值观,疯狂、极端的诺玛传输给他的生存规律就是:只有我们能保护我们,我们要不顾一切保护自己。
我们只有彼此。
看到后来很多人受不了诺曼的自私、阴暗和狭隘。
不能成全母亲和警长的幸福,只想毁灭一切。
诺曼的一生就像一场灾难,诺玛是难逃一死的,她一定会死在她最爱的人手里。
最终季里海默的演技相当精湛,完美演绎了诺曼悲剧的一生。
这个可怜的小男孩在诺玛死后,从来没有得到过片刻的幸福。
他是爱诺玛的,诺玛是唯一一个爱着他,给他安全感的人。
他也是恨诺玛的,恨诺玛对他的禁锢和占有,正如迪伦所说:she will ruin you. 诺玛死后,诺曼从来不曾真正接近过自己喜欢的女生,每次接近心仪的对象,都会被幻想中的诺玛毁了——他在潜意识里永远是妈妈的little boy,不敢追寻自己真正所需,渴望靠近却又逃避现实。
永远在两个人格中自我拉扯、毁灭。
而当他摇身一变成为诺玛时,却又是那个摇曳生姿、风情万种的她。
作为诺玛的诺曼,可以纵情声色;作为诺曼的诺曼,只能偷窥、自慰。
一个被压迫天性的男孩,和一个风流放荡的母亲,被性欲支配时失去了自我,诺曼式悲剧。
我有过几次问自己:诺曼会被救赎吗?
他能够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吗?
他能够得到爱吗?
最终季的第六集,诺曼开始变得清醒,意识到第二人格的存在。
他与幻想中的诺玛对峙,却也揭开了第二人格的悲剧的由来。
故事到这里,结局昭然若揭。
看似第二人格引导了诺曼杀死了出轨男,更是一种对悲哀的命运的控诉。
双重人格在这部剧里更像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我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人格,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事,都会展示多重面貌,但之所以我们是所谓的“正常人群”,是亲情友情和爱情给予我们力量,life is so beautiful ,多给予世界一点微小的善意,或许你会给那些敏感脆弱的心灵,绽放一场盛大的烟花。
难过,超级难过。
没想到一部惊悚剧会以如此深刻的悲剧收场,仿佛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剧中的每一个人,都让我觉得心疼。
他们的命运像被无形的丝线缠绕,最终坠入深渊心疼警长终于等到诺玛爱上了他,却在短暂的幸福后失去了她。
他越狱,历经千辛万苦,只为回到她身边,最终却死在了她的尸体旁。
他的爱,如此深沉,却又如此无望。
他的眼泪,是对命运最无力的控诉心疼哥哥从小到大都渴望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却在母亲死前的最后一面与她争吵。
他甚至不知道父亲早已被杀害,最后还要亲手开枪杀了弟弟。
他的痛苦,像一把钝刀,一点点割裂他的心。
他是这个家庭中最清醒的人,却也是最孤独的受害者心疼舅爸深爱着诺玛和自己的儿子,多年后终于得到了她的原谅和儿子的爱,却还是失去了深爱的人和自己的生命。
他的爱,终究没能换来一个圆满的结局。
他的存在,像一场短暂的救赎,却无法改变这个家庭的悲剧底色心疼诺玛从小生长在暴力与疯狂的家庭里,长大后还要忍受丈夫的家暴。
她终于等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人,却最终被自己的儿子杀害。
她的命运,像一场无法逃脱的诅咒。
她的爱,既是诺曼的救赎,也是他的毁灭心疼诺曼……他明明是善良的,却承受了太多太多;他明明是渴望爱的,却最终失去了所有。
他的灵魂,被撕裂成两半,一半是温柔,一半是疯狂。
他是这个家庭中最复杂的存在,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
他的悲剧,早已注定太难过了……真的太难过了。
迪伦哀求诺曼不要告发他的时候,罗梅罗抱着诺玛尸体痛哭的时候,诺曼将诺玛尸体挖出来的时候……每一个瞬间,都像一把刀,深深刺入心底真的……噩梦总也做不完……It won't stop...
我望着你,你站在那里,倾泻而下的日光让我看不清你的样子,但我知道,我的心就在那里。
——记诺曼·贝茨本来想写一点简略的感想,但是写着写着就发现超量太多,而且逻辑混乱东拉西扯= =没办法,只好老老实实的写篇矫情的观后感吧......虽说如此,但这剧值得我矫情=-=【迪伦】——这是一个挺悲情的男子,虽然最后得到了一个happy ending。
迪伦的悲剧源于对家庭的离弃和感情的淡漠,如果给这个剧本一个不同的迪伦,或许他能够拯救诺玛的意外之死,能够挽回诺曼的堕落疯狂。
换句话说,迪伦实际上是剧本另外发展支线可能性的关键性角色。
然而,我们现在谈论的,是既定的这个结局。
迪伦从未理解过诺曼,他只是觉得对不起诺曼。
以前年轻气盛跟诺玛撒泼赌气,总是远离诺玛诺曼母子,回来以后也是对诺玛冷嘲热讽,时刻提醒她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但是迪伦却是挺喜欢诺曼的,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长得很可爱很乖巧,对别人总是体贴友善,对世界上丑陋邪恶的事情也知之甚少。
迪伦总是试图把诺曼从诺玛的怀抱中扯出来,他觉得一个十八岁的大男孩不要老是跟妈妈腻在一起,这样既不健康也不利于诺曼的身心成长。
出发点是好的,可惜他总是错了路子。
他从来没有真正探寻过诺曼的内心,不去了解诺曼的过去的经历,甚至也不关心他现在在想什么。
所以,他在诺曼那里一次次的碰钉子,几次下来,火爆脾气的迪伦忍受不了弟弟的偏执和母亲的任性,再度离家出走了。
然而得知诺玛死了以后,藉由失去母亲的巨大打击,迪伦终于真正意识到,诺曼病了,病的很严重,脆弱无助需要他的援救。
他前几年对母子两人的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终于得到了业报。
他的母亲,并不偏激,他的弟弟,并不危险。
然而他还是失去了他们。
或者说,他内心认为,正是由于他的袖手旁观,才让诺玛诺曼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最终困死在这里。
所以迪伦被本能驱使,去帮助诺曼,请了律师,为诺曼做辩护。
面对女警官的再三盘查质询,他也三缄其口拒不承认诺曼的罪行。
甚至是自己的妻子艾玛的指责和劝导,也没有让迪伦改变自己的想法:他只有这一个弟弟,诺曼。
世界上最善良最温柔的男孩,他要保护他。
迪伦跟以前的麻友【种大麻的朋友】搞到一把手枪,这里有网友说是为了替艾玛母亲报仇杀死诺曼,我哑然失笑,看到现在仍然这么想的朋友们,你们该清醒下了。
最终这把手枪杀死了诺曼不假,也是在诺曼持刀对自身安全构成威胁的时候开枪的。
但是亲们!
盘旋了五季的浓重的情感怎么能这么轻易的忽视!?
这里难道可以用断案般的思维或者理性的推理来定义这种行为吗!?
迪伦是要杀了诺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会开枪。
但同时,这个男人的心在滴血,他是用了多大的毅力克制住自己感性的情绪作祟,他多想满足弟弟疯狂的幻想,保护他脆弱美好的虚拟世界,他多想就这么带着诺曼逃跑,亡命天涯。
他甚至可以为了诺曼抛妻弃子,这样的迪伦,怎么可能会仇恨诺曼,怎么可能会狠心的杀死他?!
但最终,理性战胜了情感。
他终究是个普通人,他知道,诺曼已经彻底疯了,如果放着不管,会危害到很多人。
可怕的预感压倒一切,众多死去的和即将死去的生命重担他承受不来,所以,他颤声着对诺曼说不要逼我这么做,但诺曼却很欣慰,他知道迪伦会开枪的,因为迪伦爱他,不忍心看自己陷在绝望痛苦的迷宫中不能自拔,他最后可以在爱的怀抱中死去,他满足了。
这是诺曼对迪伦一个小小的任性,令人唏嘘的是,他们兄弟两人自出生从未有过的撒娇和疼溺,在最后用死亡来实现了。
而迪伦能做的,就是紧紧抱着诺曼逐渐冰冷的身体,感受着弟弟年轻的生命从体内流失,看着诺曼逐渐黯淡的双眸,心如刀割,痛哭失声。
当一切落下帷幕,时光流逝,纵使已为人父,纵然家和亲睦,迪伦心中,永远都有两道鲜明的伤痕,一道叫诺玛,一道叫诺曼。
【诺玛】撒旦之女,沾染了阿芙洛狄忒的体质——我是很想这么形容这个可怕的女人,罗梅洛,迪伦,甚至是艾玛,都会跪在诺玛的墓前,为自己的无能痛哭流涕,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追悔莫及。
诺玛这个女人,有着可怕的人格魅力,每一个接触她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被她吸引。
但实际上,这个女人再普通不过,就是一个有着各种小情绪的单身妈妈,对生活充满希望,但总是被这样那样的事情困扰,总是不遂心意,每当她有什么期望或者改变,她最终得到的只会是苦果。
是不是上帝在和她开玩笑呢?
戏谑的drama情节总是一再的发生在她的身边,让她疲惫不堪,身心竭瘁。
诺玛就像一个一心要挣脱捆在自己身上的线的提线木偶,妄图能做主自己的人生,希望能把一切控制在自己手里。
每次看她用力过猛的动作和时不时就大喊大叫的行为,就感觉她真的是像被关在狭小的笼子里的小动物一样,奋力挣扎尖声大叫。
敏感脆弱使得她常常崩溃,对于周遭的一切,她总是觉得那么难以理解,她想过的生活,总是不眷顾她。
甚至诺曼,也总是试图逃离她的掌控,诺曼!
别人就算了,怎么你也要反抗我!
我是你妈妈!
世界上最爱你的人!
你离不开我也不能离开我!
这是诺玛心中最后唯一的执念,丈夫,房子,车,财产,好运,生意blablabla都无所谓,自己的儿子,只能是自己的!
如果连儿子都不听自己的,她简直要疯掉了。
诺曼是唯一能够证明诺玛存在价值的事物,而诺曼又那么乖巧和听话,简直是命中注定。
悲剧的发生总是有它的理由,而结束的时候人们往往又不愿意去承认而已。
饰演诺玛的这个演员维拉·法梅加我觉得真的很魔怔,是那种戏精式的魔怔。
你看她平时不在戏里面的时候很平易近人,很nice很confortable的那种,她都不需要特别去入戏,只要想要什么样的表演效果,她很快就能呈现给你,一旦开始表演,一秒钟诺玛的感觉就出来了,那种厌恶又无奈的表情,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一本正经的跟你讲道理等等,非常自然一点别扭感都没有。
而且她很美,美的令人觉得惊悚,所以大概为什么很多悬疑恐怖类的影视作品会找她来演绎。
厉害的女演员,我很佩服维拉·法梅加!
【诺曼】失去了我的心,我就会疯狂。
而你,就是我的心。
——可能你们都会发现,全剧只有诺曼,从不后悔所作所为,为了自己的爱,竭尽全力。
每个人都想把母子两个分开,每次两个人又艰难顽强的合在一起。
多么惊人的执着,他在和这个世界抗衡斗争。
有哪个男孩子如此依恋自己的母亲,诺曼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只向着诺玛倾斜。
虽然时间让诺曼的年龄增长,但其实他内心的最深处,一直都是一个男童般存在。
小孩子没有社会准则约束,也没有所谓的法律意识和伦理道德。
他很简单,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和母亲永远在一起。
任何妨碍他们的事物,都会被诺曼抹除,所以那么多惨案都是这个世界试图阻拦诺曼的结果。
在当今这个社会中,人们对于这种杀人狂往往不会有任何怜悯。
那么多条鲜活的生命被那样残忍的抹杀,正常人都会不忍侧目吧?
所以我不止一次在想,命运,真的是个很残忍的东西。
诺曼第一次行凶时,他的邪恶人格还没有产生,那只是一种类似本能的行为。
逐渐的,随着每次挥动砍刀,他在体内分裂出的人格就越成熟越明晰,他把这个人格植入诺玛的外皮,用母亲的外貌将罪行掩饰成本能的保护行为。
他让身体行凶,灵魂则站在对立面上谴责自己。
由此,我们知道,诺曼,一直都是那个被女孩调戏会害羞的男生,是命运,无情的捉弄了他的一生。
我看到510最后迪伦与诺曼的对峙时,诺曼的几个眼神让我心酸,他已经知道了一切,正如离开了他的邪念人格对他所说的一般:我已经没什么可以保护你的了,你知道了一切。
残酷的现实蜂拥而至,席卷了这个可怜的人儿。
到此,诺曼的精神病症和精神分裂已经不药而愈,他现在是完整的一个人了。
他但求一死,但他有自己的坚持,不想被警察抓住,死在疯人院或者牢狱里,他想到了迪伦,他可以说是满心欢喜的,打电话给了迪伦,发出自己求死的邀约。
他无力再支持自己的幻想,这个世界已经容不下他,他找不到自己的母亲,也无法在欺骗自己,第四季末未完成的事,而他这次已经下定决心。
为此,他再次对迪伦撒谎,假造自己仍然癫狂痴迷的病态,为的是让迪伦开出那一枪,如果自己不演戏,迪伦决计不会下死手。
那虚晃一刀,只是斜斜的插在了门上,却在迪伦心上,留下了无法愈合的悲痕。
诺曼被迪伦射中时,就像一只破布娃娃轻轻的落下,他的身体被迪伦紧紧地抱住,而他的思绪则漂浮起来,随着眼神的上扬、模糊,一切仿佛在梦中,出现了他幻想了千万次的场景,在一片迷雾森林中,他不知所措的奔跑,找寻着什么,他是在寻找什么呢?
跨过几丛灌木,穿过几棵树木,在阳光倾泻而下的林中空地上,有一个轻盈美丽的身影伫立在那里,他茫然的向前确认,那个人影张开了双臂,终于清晰了。
那是世界上最美好最温暖的存在,他的依恋,他的母亲——诺玛。
诺玛微笑着伸着双臂,他欣喜的像个孩子奔向母亲的怀抱,恍惚之间,他又变成几岁的男孩,单纯、快乐地和母亲拥抱在一起。
最终,以死亡为代价,他得偿所愿,永远和母亲在一起了。
最后几个镜头,交代了这出五年的悲剧中人的归宿,失去了主人的贝茨旅馆由于发生过凶杀案只得被低价出售,经年之后迪伦和艾玛的女儿已经能跑会跳,一家人幸福喜悦。
在那片寂静的林地,一群高矮不齐的墓碑中,诺玛·路易斯·贝茨与诺曼·贝茨长眠地下,再也不会有人来打扰他们了。
五年心血,倾力而成,惊魂一曲,惟愿世人长警醒——写完收工,下班吃饭=。
=BTW.海默你这个小胖球!
看看第一季那个瓜子脸蛋哪去了!
现在那个肉嘟嘟的默默我不服!
不服!
虽然也很萌=w=交了女朋友也不能可劲造知道吗!
妈妈很无奈,儿子总是不听话哎╮(╯▽╰)╭
前两季都在迷海默的颜 不知不觉中 诺曼从懦弱恐惧 到痛苦挣扎 到相融自洽 最后自欺欺人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诺曼一直杀人 也一直活在痛苦之中父亲酗酒家暴 ,小诺曼终日战战兢兢 ,恐慌不安,母亲无微不至的爱是他唯一的幸福。
杀了父亲之后,母子两个人决定抛弃过去,开启新的幸福的生活,未来总是充满希望的,不是吗?
是啊,现实总是将美好的希望狠狠的践踏。
漂亮又坚强的寡妇,善良的容不得一点儿沙子的少年,在利益冲突不断的毒品小镇,怎么能独善其身呢?
诺曼和母亲其实是美好的象征。
诺玛一直很期望正常的幸福的生活。
有几幕非常感人的就是她做饭,容忍了哥哥进入她的房子并且一家人一起吃饭,假装一切不幸都没有发生过。
她一直被伤害,但是又鼓起勇气重新开始,维持住生活。
因为她有宝宝需要照顾。
如果她不在这个变态的小镇,在另外一个相对普通的社区可能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编剧很棒,对心理状态的描写非常真实和合理。
诺玛撒谎,是她非常清楚人的另外一面:势利,自私。
她的内在的确非常善良是个弱小的小鸟,她的控制欲和虚张声势是她生存的保障。
毕竟在遇到警长之前,她从来没遇到过好人,男人都是对她只有性欲,没有尊重和爱。
她只有孩子诺曼一个可以爱,爱孩子,孩子也爱她。
警长能看到诺玛的善良内在并且爱上她真好。
诺曼的心理创伤,目睹妈妈被强暴不止一次,使他非常想保护母亲,而且诺曼回忆起童年对性会有不正确的认识。
他有罪恶感。
但是性欲又是人回避不了的需求。
诺曼的乖是因为妈妈的确爱他。
当家庭中父亲的缺失,并且这个父亲还是加害者的话,孩子只能是母亲的依靠,相互的依靠。
我太能共情诺曼和诺玛了,他们的确是一体的。
每个人应该都有对亲情的需要,想被爱和爱。
甚至我觉得小镇里都不是正常人,诺曼诺玛还是相对比较正常的。
他们的亲情之爱都能为对方委屈和压抑自己,而迪伦不是,他被排斥,所以他对母亲和弟弟的爱不是那么深,能使他脱身离开。
把情感需求转移到艾玛身上。
有时候,面对不幸就只能离开,适当的自私是生物,或者是“本我”的本能。
剧中第四季,诺曼笑着对妈妈说离开,去岛上,唱歌哄这个可怜脆弱的小鸟睡着,平静的打开煤气,打算和妈妈一起“离开”真的太催人泪下。
配乐和快乐的新年即将到来,处理的太“坏”。
明明幸福的生活咫尺之遥,就差那放开心扉的那一步了。
他们有了警长,家庭中有了男性角色保护者,有300万可以从新生活。
就算警察要坐牢也只是几年。
很哈姆雷特式的,命运啊将我愚弄。
诺玛抗争过了,她一直非常勇敢。
诺曼也努力了,他配合看心理医生。
诺玛需要明白孩子和丈夫是可以共存的,如果能好好解释的话。
她和诺曼但凡少爱对方一些,自私一些,比如无视妈妈的说教去恋爱,无视儿子的病情和丈夫生活,都能相对生活的好一些。
如果在妈妈结婚的时候,诺曼也找到爱人,有人走进他,爱他,他也爱她,或许能避免悲剧。
或许爱还有一种面貌是离开。
像迪伦一样离开,像艾玛要求凯勒离开。
我会爱你,但是我需要你离开。
毕竟人面对太巨大的伤痛会崩溃,那就回避好了。
不要强求。
孤独和保持独处只是一体。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诺曼第一次发现自己杀人想要自杀,被妈妈规劝了下来。
第二次自杀,觉得自己会永远失去妈妈,这次自杀杀死了妈妈,第二次自杀又被救了回来。
第三次终于能“离开”和妈妈一起。
死亡使他们终于获得平静。
我觉得他会觉得幸福。
诺曼和诺玛都抗争过了,他们非常勇敢和善良。
刚看完第三集笑死了,奇克真是个逗比?。。?。。。。。。。。。。。。。。。。。。。。。。。。。。。。。。。。。。。。。。。。。。。。。。。。。。。。。。。。。。。。。。。。。。。。。。。。。。。。。。。。。。。。。。。。。。。。。。。。。。。。。。。。。。。。。。。。?。。。。。。。。。。。。。。。。。。。。。。。。。。。。。。。。。。。。。。。。。。。。。。。。。。。。。。。。。。。。。。
成语说的“红颜薄命”一点都没错,命运大概也有嫉妒心,不见得人好。
漂亮的女人注定要受到男人的目光,悲剧就是从这些不怀好意的目光中产生的,男人看着漂亮女人,他自己大概都会被内心那些邪恶的心理吓到吧。
男人们在看着黄片时,难道没有幻想过自己到现场成为男优吗,约暴力的剧情越刺激,市场上越来越猎奇的剧情本质就是为了迎合这些男性为主的观众。
当然,幻想无罪,只是做个比方。
《贝茨旅馆》是一位男生朋友推荐给我的,他当时只当作一部惊悚片来推荐,告诉我剧情如何骇人。
我从一个女性的角度,觉得这不止是一部惊悚片,更是一出悲剧,一出漂亮女人一生的悲剧。
金发白肤的诺玛生在一个父亲嗜酒家暴、母亲唯唯诺诺的家庭,她从小看着父亲打母亲,只能躲在哥哥的怀里发抖,而她却没有想到,等哥哥再长大些,却变成了第一个强奸她的人。
她怀上了哥哥的孩子后,迫于压力离家。
她结婚,丈夫家暴,婚内强奸(甚至儿子就在床下听着发生的这一切),她离婚,换一个城市生活,搬家第一天就被前房主企图强奸。
她放弃了,她不再相信男人,只选择爱自己的儿子,无微不至地保护儿子,而儿子到了青春期后,却喜欢上一个抽烟喝酒纹身样样有的女孩,理由是这样的女孩才有安全感。
诺玛是个很在意自己形象的人,这样的女人是不会愿意将伤疤揭给别人看的,以上这一切可怕的事情都成了不能言说的耻辱,她努力维持自己的生活,,就像现实中的很多女人一样,依然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出门,见人带着温柔的笑容。
美貌是错吗?
穿得好看是错吗?
化妆是错吗?
明明没有错,却要承担这些残忍的伤害。
诺玛的一生爱过很多人,爱强奸了自己的哥哥,爱家暴自己的前夫,爱最终杀了自己的儿子,爱每一个爱她的人,却要经历这一切。
如果诺玛提前知道自己一生的故事,不知她会不会放弃这美貌。
我们都追求美貌,女人爱帅哥,男人爱美女,美貌绝对是一种礼物,但拆开这礼物,里面是糖果还是刀刃,谁也不知道。
没人觉得第五季编剧草草想了个结局收尾么?拿Alex来说,前三季塑造的是一个有自己理想和信念,又懂得人情规矩,还非常有手段的警长,第四季与Norma的婚姻虽然发生得有点勉强,但也借此把这个人物以前很多不为人知的侧面,全方位地呈现给了观众。可到了第五季呢,好了,前四季里作为主线人物的主角直接成为狗都不如的配角,还活生生把一个如此丰满,仍然可以大作文章的人物写成一个一心为了复仇、殉情的大傻吊!对这一季太失望了!
Sometimes you just remind me of someone. Someone who I loved very much. — BY Norman
这货不是《惊魂记》前传。
这一季完全失去了悬念,一路顺着下坡就滑下去了…
剧终了,很不舍。全剧虽然漏洞有一些,但总体相当好看,可算看过的剧中最优秀的剧集之一了,没有什么惊悚变态之类的,反而家庭戏味道挺多,非常适合binge,引人入胜。而且两位主演的演技逆天了。很多对话也很好。强推。
不明白这个家庭狗血犯罪片为什么要塞进惊魂记的设定里,五季下来主线剧情能凑出一季吗?相当平庸的改编。演员们的表演真的都很细腻,看了五季对主角们的情感还挺深厚的。靠着“下一季评分挺高,一定会精彩起来”撑到了最终季,谁承想第一季即巅峰啊!这个评分how dare啊!再见,贝茨旅馆,下次不会入住了,我也要住国王旅馆!
废寝忘食,一口气5季。看得欲罢不能。海默和vera的演技超赞,变态却温情,恨也恨不起来。泪奔了
看着诺曼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比在良医里演的有生气和灵性。
精神病的行路上白骨皑皑。警长一枪爆头伪作家也是太帅了!爱死警长,心痛。
看完了,从第一季到第五季!有点太拖沓了!前面一二季很吸引我,后面越来越拖。演技真的太好了。
恭喜哥哥一家活到最后并且HE结局!
这一季完全可以浓缩成一集
结果却是一个「平行宇宙」的故事,诺曼在母亲的「阴影/梦幻」中去世,而贝茨家族得以延续,也算是另一种对经典的再创作。
为剧终刷个五星,对原作的修改还挺好的,并且给了更多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关爱。真的是好舍不得Vera和Freddie呢。好希望越来越好看的Freddie能在更多电影和剧里出现呀!以及客串的日日身材真是棒呆!
看到结尾,好伤感!但这也是最好的结局!这是有多少年没有完整的看完一部剧了!这好像是qaf之这么多年来看完整的第一部
悬疑, ,,,
完美落幕,演员都发挥得太出色了,在致敬电影原版和完成自我突破中达到了绝妙的平衡点
一群弱智?号称的理性的西方人估计只有那些异教徒哲学家拥有吧???严格来说,人不太诚实的话,都应该算精神病前兆。
惊悚片看的太多了
恐怖指数爆表了,哈哈哈,变态的心理世界好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