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的碗米溪村,开头一场斗牛赛,一场倾盆暴雨,龙书记为救乡亲献出生命,副镇长濮泉生坚持把龙书记的遗产留给他的贫困家庭,遗愿与心愿,原则与感情,也使自己成为矛盾的焦点。
从副镇长到被“降职”为村支书,濮泉生仍满怀抱负决心带领碗米溪村走出贫困,而他面临的困难、挫折和挑战,也在这个美丽又传统落后的山村就此拉开序幕。
村里的人物个个性格突出,接下来的故事一定更加生动有趣。
脱贫致富之路洒满成千上万扶贫干部的汗水泪水乃至献血,向他们致敬!
🌹🌹罗晋表演扎实细腻,真实自然,收放自如,不像在演戏,就是他本人的日常,看着十分舒服。
这是他第二次跟安健导演合作,上次的《安家》里徐姑姑就很有意思,相信这次的濮书记一样有看头。
👍👍
熟悉的人,熟悉的景,熟悉的故事,感人的精神,可敬的奉献者,可爱的扶贫人……让群众脱贫过上幸福的日子是很多基层扶贫工作者的期待,最后让所有人找到幸福。
必须说,罗晋演的太好了,真实,真诚,感人,感染力强,为好剧好人物好演员点赞。
越看越好看,已经追6集,扶贫剧被罗晋演的栩栩如生,故事情节也一环扣一环,很好看哇,罗晋和袁姗姗,搭得也好。
有幸在盗梦观影团的带领下看了这么一部正剧,第一集和第四集,开播前一天点映的。
主旋律又不落于主旋律的刻板,有故事又没让男主女主开始爱情故事的俗套,唯美大气却又处处都是人间烟火气。
一部乡土题材职场剧拍得如此好看,…毫无矫揉造作,竟让人对湘西大地充满好感与向往。
观影结束后有幸在电梯口堵住了毛孩,求得签名一张,好开森呐
这篇不算剧评,甚至观影感受都不算。
现在刚刚开播,每天追剧比较辛苦,我喜欢等到整部剧都播完了再一次性把它看完届时再来写一篇剧评。
周六,1月9日,首播前一天,感谢豆瓣天降福利,组织了一场《江山如此多娇》提前观影会,让我们先睹为快1、4两集+创作札记,以及后面泉泉笑中有泪“从今天起我就是碗米溪人了”的高光时刻。
先且不说超大银幕观剧体验有多爽(重点是罗先生的颜与言都太适合放大赏析),感受的东西见仁见智,所以更适合私藏于心;在此只想跟没能亲临现场的小伙伴,分享一些主创团队面对面交流时都透露了哪些信息(多年奋战会议纪要的功力和独家速记本领没想此刻派上用场),希望大家对导演、对演员、对此剧更加有信心,也懂他们幕后的良苦用心。
今天是安健导演专场,关于作品,关于演员,听他如是说。
【关于主旋律】希望可以打破大家对于主旋律作品的偏见,为什么主旋律的作品就不能好看?
希望可以确定一个标准,那么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年轻人觉得好看。
全剧一共30集,哪怕你们能看进去10集,我就太开心了。
【关于演员】全剧都是疫情期间拍摄的,整整四个月,在张家界一个非常山清水秀的地方。
感谢全体演员都非常配合,在剧里演什么就去学什么,所有人都去学插秧,学酿酒,学礼仪,表演其实就在这里面。
举个例子,毛孩对于角色细致到什么程度,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他在剧中的走路姿势,这真不是为了抢戏,而是因为在山区很多人都是有风湿和腿疾的,这个设计就来源于这个人物的原型。
我没有想过做喜剧,我更关注生活趣味。
【关于创作札记】(创作札记可谓《江山》的神来之笔,每一集结束,都有一个创作札记,与剧情本身相得益章,且有一种真实的代入感。
)创作札记来源于一位特别懂行的领导的建议。
因为这部剧其实是一个命题作文,但是我们又希望它能立足于生活,还原生活,好难!
戏都是编的,编来编去,这类戏的人物和故事其实都差不多,无非就是前期扶贫遇到困难与阻力,后期齐心协力搞产业让农民富裕起来。
创作札记里呈现的是30个人的故事,而前期我们的创作团队前前后后大约走了几百个湘西的村庄,采访过的人物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我们是希望通过创作札记的形式让大家看到这个故事不是编出来的,而是在湘西大地的泥土里长出来的,是在这些人的故事基础上经过艺术化的创作过程,不仅仅是产业扶贫,还有我们如何去改造这个世界,以及在这个改造的过程中年轻人是如何改造自己。
——希望我们的理想主义能有所依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有了可依据的原型,那么剧中呈现的故事就相对更加真实可信,更有代入感。
【关于辛苦】这部戏拍的很艰苦,我是创作团队里年龄最大的,我要求除我之外团队成员不能超过40岁,但仍有人自告奋勇加入剧组:说您都50了能过来,我们也可以。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像这样拍过戏了,每天外景往返车程是五个小时,单程两个半小时。
我们的拍摄地叫碗米溪村,是由四个村庄组成的,另外我们还在外面大规模地打造了两个村庄,这两个村子都是车子开到尽头,到没有路地方就到了拍戏的地方。
——故事是在那个场景中发生的,我们就只能回到那个场景当中去。
我的车子在组里算是很好的车子了,两次爆胎,听说组里的最高纪录是一天爆了七条胎。
【关于故事】故事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如何感召了另外一个年轻人,也成为理想主义者的故事。
很青春,很热血,他们不仅有改天换地的决心,他们还拥有这样的智慧和能力。
我们还有一个难度系数比较大的设计,就是这两个人是没有感情(线)的,我提出后,所有创作团队的人都没有反对。
——如果我们这部戏是要靠爱情才好看,那么它就废了;我们想看看,如何没有爱情,这个戏还能不能好看,我们做到了。
可能也有人会问:那么美的地方凭什么穷?
这个恰恰是戏里需要回答的问题。
【关于遗憾】作为导演,每拍一个戏都会有遗憾,但是我永远不会告诉你。
特别希望年轻人能喜欢这部戏,如果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的话,希望我们的努力是有成效的,如果大家能够喜欢我们就很开心。
这样一部作品,不是分数的问题,我希望能有一个正确的引导。
最后的最后,留给我们亲爱的罗晋老师,谢谢您又选了这么一个理想主义的角色(太子,淳于,姑姑,靳远,书澈……在演绎理想主义的坚持与执拗方面,您无人超越),谢谢您为此付出的所有辛苦与努力,相信时光看得到,而我们都知道!
【关于罗晋老师】安健导演:我知道今天来的很多朋友都喜欢罗晋,我们马上接下来还会有合作。
从《安家》一个很洋气的角色,到《江山》如此土气——可能很多演员,在这个年龄段,对这类作品会有本能的排斥。
而罗晋没有,他是发自内心地热爱和拥抱这个角色,他太想演了,很好演好这个角色。
今年有很多在播和将播的此类题材作品,我也合作过很多演员,但我敢保证在这一类剧,这个年龄段,没有人能演得过罗晋。
另外,他有生活上的体验,所以就很顺利。
例如骑摩托车,他本身就是一个狂热的摩托车爱好者,一个时尚青年;例如他做农事,一看就是小时候挨过打干过活的,而不需要去模仿——你看他挑担子的动作,挑过和没挑过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他晒成那样,他的皮肤和肌肉是不需要化妆的,都非常真实。
制片人姐姐:我联系罗晋的时候,正是安家播的最火的时候。
他拿到剧本之后非常认真,我发给他几集,他就看几集,然后马上就有意见反馈过来,告诉我看到哪个桥段他都激动得哭了。
我曾问过晋哥,你为什么会选这部剧?
因为安家那么火,可以说那个时间段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剧本都会递到他面前,有些可能片酬更高,有些形象上更帅气,让他具有更高商业价值,为什么选择这部剧?
他说,他不在乎热搜,他在乎的是田间地头,他在乎的是柴米油盐,他喜欢这种人间烟火气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我们都非常幸运,无论是我们的导演安导,还是晋哥,以及所有的演职人员,整个团队都非常优秀,所以才能呈现出这么一部好的作品,是我们所有人都付出了精力和诚意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以上内容为(速记+编辑)所得,并非百分百实录,未经与当事人核实,仅供参考了解。
(其实一个小时的沟通与交流,还有很多可以整理的内容,如果有时间,我会再继续。
)
讲好脱贫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奋斗不息的中国,向世界讲好中国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减贫目标的故事,让世界认识一个更加立体真实多元的中国,不在是一个落后面貌。
讲好脱贫事故,凝结着人类历史进程中美好的记忆,塑造一个展新的中国形象,搭建起一个世界主动认识中国的窗口。
讲好中国脱贫故事,发出中国最强音,为世界提供中国脱贫方案,为世界脱贫史发挥重要贡献。
作为当代社会教育工作者,教育好下一代同样是扶贫,我觉得在这个岗位上坚持走下去,知识能扶贫,知识能改变命运,坚持不懈地学习也能改变命运!
并且也是脱贫的一种方式!
在这种扶贫的路上我能走得更加精彩!!
之前就看过安建导演的《安家》,这次又是安导演的作品于是昨天守着看了第一集的播出,说实话很惊喜,是纪实风格的记录形式且篇章连接趣味真实,用平淡又不凡的故事开启序章,带着乡村的淳朴风也带着现实的烟火气。
而这部剧的取景也很有写实,导演带领团队在湖南张家界作为主取景地,融入真真正正的乡土人情。
碗米溪村村书记濮泉生就是千千万万基层干部的真实写照,他脚踩泥泞,肩挑重任,扎根沃土。
罗晋用他真挚的演技演活了濮书记,将一个真实又接地气的有志青年演的活灵活现,看完昨天播出之后我更期待今天的剧情,扶贫干部不是多大的官,却干着伟大的事,他们都是生活里的平凡英雄,用他们的辛苦出为城市乡镇的建设添砖加瓦,致敬所有的扶贫工作者!
带着满怀的期待看了这部电视剧,故事内容真实感人,看得超级过瘾和感动,罗晋演技再一次惊到我了,龙支书死后,他在医院的凳子上坐着手不停颤抖,眼中含泪直戳人心。
龙书记“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也演绎的淋漓尽致,让人敬佩不已。
“树立典型没错但也要讲感情,我这么做了,但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当多大官不重要,重要的是为老百姓做多少事”“抹着昂贵的口红,却喊着廉价的口号”…一句句贴近生活暖人心的台词,值得你继续收看。
看《江山如此多娇》时,我总是能想起我的老家大北厢村。
那是一个与剧中的碗米溪村一样偏远的农村,距离县城有七十多里路,距离乡镇也有三十多里。
二十几年前,我上中学时,交通很不方便,每次往返学校,都要走六七个小时,那几年的徒步读书生活成了永恒的记忆。
近几年,我虽身在县城,回家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可每次回家,却能感受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村子里以前住的都是木房,破败、陈旧,有的房子还是危房,夏天一下暴雨,便稀里哗啦漏水,甚至屋后有塌方,会导致房屋被砸倒。
而前两年回家时发现,村子里住进了扶贫队,进行了新农村建设,所有木房都进行了整修和保护,更具土家特色。
而这些住宅的维修,听说也都是扶贫项目,村子里的人没有花一分钱。
不仅如此,扶贫人员还会定期的走访村子里的贫困户,对他们进行对口帮扶。
而农民的生活,显然也比过去好了太多。
我想,我的家乡的改变,一定也是得益于那些心怀理想致力于扶贫的人,在我眼里,他们毫无疑问,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致敬扶贫干部,致敬这个时代里的每个濮泉生。
题材方向紧扣时代发展,人物故事感动万千群众。
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有很多像剧中主人公那样的党员扎根基层,走到田间地头献出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哈哈看了一集,剧中也充分展现了这一鲜活的事例,演员真是把一个个现实生活的故事,表现地生动形象又很接地气,很是好看也很有意思,反正我是喜欢了不知道你们呢!!
很多细节也很有趣,更多故事还是要从剧中去寻找。
还是挺推荐的毕竟有罗晋在,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濮书记打架看似不应该,但却很真实,因为在我这个第一书记身上也曾发生过因贫困户阻工而吵架的事,剧中的八字箴言“以诚求成,以德求得”使我茅塞顿开。
扶贫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扶贫第一书记是党员干部,是一面旗帜,肩负组织重托,既要抓党建,又要抓扶贫,还要抓产业发展,但同时,第一书记也是血肉之躯,也有七情六欲,而且大多数第一书记身兼儿子、老公和父亲等多重身份,上有老下有小,要做到“不负组织不负家”真的太难了。
未免儿戏。袁沈倒是漂亮
很接地气的扶贫电视剧,充分考虑了年轻人看剧的习惯。加入了很多年轻话的元素。剧里罗晋从一个冲动鲁莽的年轻人渐渐成为一个成熟稳重的干部。江山如此多娇取自毛主席的诗。希望这部剧能够让更多人重视扶贫,民生。
穿着光鲜的贫困村民,撞得头破血流还侃侃而谈下一秒就死了的书记,比镇长官威还大的副镇长,追着被采访对象辱骂的妓者...wtf ???
我有一个伟大的梦想,种太阳!
一看到罗晋就想到隔壁山海情的黄轩,有时候还真有点脸盲,对不起黄轩!对比还是有些差距,喜欢大江大河和山海情多一点,就这样了。
感受到了扶贫工作的不易
霸道总裁弱爆了!只有党中央才会精准扶贫!
希望别拍这种弱智电视剧了!
我们需要这样的剧,时代需要这样为脱贫攻坚事业而扎根在基层无怨无悔的人,群像刻画的不错 作为农村出来的人,每个小故事就像我身边发生的一样,他们鲜活他们热血他们无悔他们无畏!
这个就略假。。。似乎在拍向往的生活剧场版
和山海情一对比,这个真的看不太下去…
怎么说呢,合格的下饭剧。每个人物都还不错,演技不说特别优秀,但也是不会出戏的状态。问题在于剧情太过想当然了,转折生硬突然,个别情节为了矛盾而矛盾。麻烦来的不合理,解决得更不合理。主旋律扶贫题材加一星。补:昏暗的灯光看得人眼瞎。
刷文案的有看过吗?沈梦辰尬到天际
这部横向对比怎么样我不知道 反正是本人标准内的不好看 男女主吵架烦得要命
看了四集 濮泉生总觉得有徐文昌的影子!
单纯不想看袁姗姗
剧情烂,演员角色贴合差,也没有契合度,罗晋这几年演技一直没有突破,演来演去都一个样,演员的提升和进步对一个演员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否则容易进入瓶颈。
罗晋越来越会挑剧本了,很棒这个题材,能看到真正的淳朴,也能见识到穷山恶水出刁民。剧情和台词都好棒。 | 今晚结局篇,我想说!覃献文真的太帅了,酷毙了!!!
一般吧
这样的主旋律谁能不爱呢?!罗晋真的越来越稳了,可以沉稳大气,可以活泼生动,这样的好演员以及这样的扶贫干部都给我来一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