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六组》拍到第四部,也就剩下个老郑和季洁了。
老郑呢,越来越官腔,季洁依然那么感性,但办案能力明显提升。
新来的佟林呢,是个人物,很有想法,很有能力,也很有魄力,可以独当一面,但是在中国,这种“独当一面”是不可以的。
他强大的外表包裹着一颗软弱的心。
不过还是很喜欢这种男人的,很爷们。
大斌子是典型的富二代,但不靠家里,自己勇于追求自己的事业,也很不错。
王勇很哥们儿,是个难得的好兄弟。
韩丽啊,就是个打酱油的,给微博、索尼爱立信、天涯做完广告就飘走了。
结局有点让人失望,死了那么多人,付出那么多辛苦,竟然没有抓到头目。
一个刑事案件,最终没有抓到幕后黑手,结果以经济案件的罪名抓了“嫌疑头目”,有点讽刺。
剧集里面的广告植入太多,有些很自然的就植进去了,但有些过于生硬,比如工行手机缴费、易付宝、天涯等,像郎酒啊、那些汽车啊、甚至是iphone手机,我都可以接受,还算贴近生活的,最起码让人看起来不反感。
对于广告,观众现在是“万箭穿心,习惯就好”了,但也不能再在箭头上抹盐啊,尤其对于比较喜欢的剧,因为期望高,所以要求高吧。
当时看了第一部准备接着看第二部,可是第二部的丁志诚让我完全看不下去,我不太喜欢这个演员,本打算不再看这系列了,结果有次在电视上无意看到第四部,看了一点觉得还不错,于是开始看第四部。
从第一部直接到第四部,时间跨度太大了,突然很不习惯。
办公楼一下子变得高端了,办公室也变大了,第一部时大曾抗拒学习的电脑如今已经是人均的标配了,季洁已经开始用iPhone4了,尤其是剧情中还有网络犯罪。
就像是从上个世纪突然跳跃到了现在,感觉自己的脑子还没有切换过来哈哈哈。
虽然相比起出如今的国产剧来说,这部剧绝对算得上是精品了,但是在我心中它永远也比不上第一部,不论是案件的冲击力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
始终也忘不了当时打开重案六组第一季第一集时那个一人杀八女的案件给我的震惊,而这一部的案件普遍来说简单了许多,而且有些案件和剧情让我觉得矫情。
比如那个档案馆要跳楼的老警察,明明季洁在山里的蹲守了几天几夜没有睡好觉、明明大斌和一名儿童被三个杀人犯劫持,前方请求支援的电话打了不止一次,这名老警察明知道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还要硬拖着老郑和季洁,有点无语….同样是季洁的领路师傅,第一部里的孟叔叔案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孟叔叔将冤情埋藏心中数十年,从未影响他的工作,直到他退休后他才开始为了他女儿的案件昭雪而奔走。
而更令我比较失望的是季洁这个人物。
季洁是重案六组1-4部不可置疑的主角,俗话说“流水的组长,铁打的季洁”。
在第一部中,季洁是妥妥的大女主,独立干练但又有女性的柔情,她的女性形象是刑警队伍中的一缕清风,她往往能与案件的关系人温柔地、设身处地地沟通,她以情动人的办案方式能攻破很多嫌疑犯的心理防线,所以很多案件相关人只愿意把他们的隐私同季洁一个人讲述。
而第四部中,季洁有两件事件让我感到失望。
一是王勇的母亲住院,王勇因办案无法抽出身去医院看母亲的检查结果时,季洁说“要你赶紧找个女朋友,要不家里有事都没人帮衬!
”这句话让我觉得不太舒服,她可能已经下意识地1.将寻找伴侣工具化,把“找女朋友”或“结婚”当成一种务实的安排,好像找伴侣的目的是为了分担家庭事务,而不是基于感情。
这种视角忽略了关系中的情感、个人选择和自主性。
2.她固定了男女性别角色,这句话隐含着一种传统观念,即“男性需要找女性来承担家务和家庭事务”,这不仅是一种性别刻板印象,也会让女性感到不公平或被压力绑架,好像女性必须满足这些预期。
如果这些话从别人口中说出,我可能不会如此失望,令我失望的是这些话是从季洁口里说出来的。
尽管季洁并没有被明文描绘成一个女性主义者,但是她一直以来的人物形象在我心中已经默认为她是一个独立自强的、不依附男性的、关爱他人的女性主义者的形象了,所以这给我带来了额外的困惑和不适。
与期望的落差加大了我对季洁这个角色的失望感,因为我原本认为她的独立和自强意味着她也会支持一种更平等、尊重个人选择的观念,而不会轻易复述传统性别角色的观点。
而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即使是独立女性,有时也会不自觉地沿袭一些传统观念,尽管她可能是支持平等的,但受到环境和文化影响,她也可能偶尔会传达出这样的信息。
这种微妙的影响往往更令人不安,因为它说明传统性别观念在社会中根深蒂固,甚至可能无意识地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中。
第二件事是季洁办强奸案时对受害者的态度。
一名女大学生到刑警队报案,说自己被人以请家教为名骗去后奸污并且被盗取了手机,季洁调查后发现犯罪嫌疑人以知识分子形象骗取女学生信任,每强奸一名女生后盗取这名女生的手机,并用盗取的手机与下一位受害者联系,对手机号的“顺藤摸瓜”牵出了若干名受害女学生,而犯罪嫌疑人却没有留下其他痕迹,调查变成了“田径跑圈”。
有位受害女大学生一句话也不说、警察一问她就哭,季洁很生气,对受害人大声训斥,说“你哭什么”、“哭有什么用”、“你怎么不报案,就是你们这样所以才让犯罪分子一直这么猖狂地作案”。
这个案件中季洁对受害者的态度再次让我觉得不适。
女性在遭遇性暴力后常常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她们经历了极度的创伤,另一方面,社会的偏见和羞辱让她们不敢为自己发声。
在这种环境下,受害者选择沉默并不是因为不想追求公正,而是因为担心被羞辱和指责,甚至可能会在报案后遭受更多的“二次伤害”。
在过去,女性被强奸后,社会和她们自己都觉得这是她自己被糟蹋了、失去了贞洁,是丢人的、耻辱的,所以很多受害的女性宁可不报案,而作恶者却逍遥法外。
就算是现在,越来越多被强奸或者性骚扰的受害女性勇敢地站出来揭发作恶者,但是她们依然会受到无数人的指责,他们不骂强奸犯,反而骂受害女性,说一定是她们勾引的、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季洁作为女性,她理应更能体会到这种复杂的处境,她理应知道这些受害者都选择不发声的原因,但她不仅没有展现出应有的理解,反而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去苛责受害者。
她的态度似乎忽略了社会对女性受害者的压力和偏见,使得那些受害的女大学生被“再次指责”,仿佛她们的沉默是在纵容犯罪。
季洁的这种指责强化了“受害者有责”的观念,而完全忽略了受害者的沉默背后隐藏的可能是害怕被羞辱和伤害。
相反,目前看来,在这部剧中,佟林反而是最尊重女性、最具有女性关怀的人。
在沈耀东觉得妻子给同事们送拖鞋很丢人、佟林给她的妻子易拉罐是在瞧不起他们家、把火撒在妻子身上时,佟林面对沈耀东的那段掷地有声的输出让我印象深刻。
但是,豆友的影评《重案六组》:打造非完美英雄给了我新的启发,这部电视塑造的是不完美警察。
毕竟人无完人,一向能够与受害者共情的季洁也难免会有烦躁的时候,偶尔发发火也是难免的吧。
这样的人物形象才更加真实和饱满,他们不是一个个不食人间烟火、“高大全”的英雄,而是一个个生活中的人民警察。
这让我想到《刑警使命》,那部剧中所塑造的警察形象依然是饱满的、不完美的、真实的、活生生的,仅仅是这一点,就是现在的影视剧无法超越的。
大学期间和室友们一起看剧,这是其中一部,紧张刺激激动,当时对案件没有深刻理解,就是觉着警察们真哭,拿枪抓坏人最帅。
现在电视里看到这部剧还会继续看,很经典的一部剧。
还是要夸一夸所有演员的演技,而且经典剧是值得反复回味,仔细琢磨。
每个犯罪都是一念之差,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初心,不做违法乱纪的事,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一集没看完,完全看不下去。。。。。
犯罪嫌疑人老婆被杀自首不害怕不紧张不难过,没事人一样,那个警察的口口声声说是死者朋友,知道死者挂了,还在旁边谈笑风生,你是在逗我吗?
就这,也有快8分。。。。。
押送犯人路上听见十伍声枪声。。。
卧槽,你咋不上天呢,从头到尾放的枪声全部都让你听见了,你咋那么肯定听见的声音一定是枪声,你穿越回来的吗
《重案六组》系列我是追着看了四部的,可以说是我喜欢的类型。
比起第二部和第三部那两部相对平庸的续集,个人觉得这部还是值得一提的,首先是来了个极具个性的新组长,有点那种神探的味道了,其次是案件的密度也高得多。
虽然每个案子没有那么悬念丛生,但却胜在生活气息很浓,没有那些个豪言壮语,让人感觉像是身边的事情。
本部里的新面孔佟林是我喜欢的那种警察类型,有点儿玩世不恭,做事手法也不是完全循规蹈矩,但看问题却很一针见血,处理问题也非常果断和独到,并且在和一些黑道人物或是处于灰色地带的人物交往时能出淤泥而不染,冷静但也很有血性,可以说这个组长是四部里最有性格的一位。
细查了一下,这个演员叫邢岷山,别看他现在演的是成熟老男人,以前居然还演过俊俏小生,当年内地知名的武侠剧《白眉大侠》里那个白玉堂的儿子白云瑞就是他演的,还真是既不起来了,不过相对于那个角色,这个超级警察要有味道得多啊。
1、从1开始看,每一季的都有亮点,但是这一季看了8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好好的刑侦局给我给我的感觉有点偶像剧的表演和剧情了,导演没换,但是男主的人设和表演都给人一种装的感觉,过度神话,给我的感觉就是全部的警员智商都比他低,永远慢半拍,真的没必要这么刻意,前面的几季度都没这种毛病,就好比如一个老师傅整天在炫技自己的技术。
1、2两季的男主的表演是相对松弛,3的男主表演稍显生硬但是表现出来的是技术和刑警的勇气是比较好的,但是4的男主给我的感觉就是在凹造型、情绪化严重。
2、前面三季的季洁给我的感觉是“妇女真的能顶半边天”,有勇有谋,能独立思考、独立带队,甚至在面对很多的犯人的勇气真的很顶,连大曾和杨震甚至都会佩服,但是第4季的季洁一改从前的爽朗和果敢,表现出来的很多时候都是在哭诉,“怎么办啊,怎么办”,完全没有以前的冷静。
那个女助手也没有前面三季的助手表演好,给人的感觉就是巨婴。
前面几季的女助手虽然没有季洁聪明和反应快,但是还是很勇的和换位思考的。
总结:前面3季真的是值得8.5分以上,但是第4季真堪忧。
没日没夜地看,今儿终于是完完整整补完了1-4部《重案六组》。
其实想说的能说的挺多,不过现在格外想聊聊四部六组的男一号,闲来无事做了个简单排行,纯个人向,不喜勿入,欢迎探讨。
个人意见(再次强调):综合素质那得是陶非第一,军转干出身,政/治觉悟高,论勇敢裸身会绑匪,论武那身体力行扑在最前格斗擒拿、飞起一脚踹门就数他次数最多,论谋能短信试探季洁安危,至于人格魅力/领导能力么,从“叛徒”转为“头儿”和大家打成一片能服众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智商我个人认为是大曾,大曾这身材体型儿指望他动手是没戏了,全仗着脑子好使,什么案子到了他手底下肯定给安排得明明白白,也因此重案1的案子是我觉着最有意思能看进去的,它不掺杂任何水分,例如感情线啊演员颜值,基本是一概没有,只有案子、案子、案子。
2、3案子还差点儿意思,节奏没把握好,有时候破案过程看得人捉急。
(第四部佟组实在太bug不参与此项排行);颜值那得在杨哥和佟组中抉择,如果只看第一眼那也许是佟林,这位叔叔确实五官美貌没得说,还自带苏撩气场,且发际线貌似是历代组长里最安全的……但杨哥胜在年轻有活力,特飒,大长腿瞩目,和我们组宠季洁同志最登对儿,总之各有千秋;(——这里插一句,要论整个重案系列的颜值巅峰,那毫无疑问是1里的严大队by孙淳,不接受异议。
严大队整个一睫毛精,那叫一清秀美貌,坐那儿,也不开口说话,一手指间夹着烟就那么看着你,嘿,能把人眼睛都看直,嘴里直流哈喇子……别说重案系列了,我觉着淳叔的颜值巅峰都得是严队这个角色,太绝了。
)时髦值,佟林当仁不让NO.1,第四部编剧脑子有坑,把他写得那叫一逼格高,什么不动声色提点季洁啊(我都知道我就是不说给你点儿线索自己琢磨去吧),人在爆炸案这边还能远程监控那边枪击案啊,亦正亦邪,神通广大,一个手机就能carry全场,黑白两道通吃,连郑队都要让他三分,整个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加上杰克苏光环加身,日常又苏又撩,先不说什么陈雪薛晓琪,就说季洁吧,明明各自都有对象了可俩人互动还是萌出一脸血,动不动就是凑脸前啊搂肩膀,要我说人杨震都没跟季洁距离这么近过!
总之一句话,就问论时髦谁比得过他吧;——哟,这么一比下来,怎么觉着杨哥有点逊色啊……(抱头逃窜,边逃边呐喊——)——并!
没!
有!
我们杨哥那也是智勇双全能文能武有勇有谋还有颜值,每一项单拎出来都绝对不差,只不过他不能把好处便宜全包了吧——历任组长里,就数他是人生赢家,最大的“好处”都让他给占咯——流水的组长铁打的季洁,能把六组组宠征服的也就杨震一人了,以至于3里虽是客串却反客为主,弹幕里每集都在关心这集有杨哥吗,但凡有他出场那就是满屏的表白加cp粉,4里人压根儿没出现,可无论是弹幕还是季洁的性格里都时时有着杨哥的影子……当然,我也不是说杨震除了感情线其他都不好,只是四部各有特色,2确实互动戏份比较多,杨季两人特有火花,这是他的优势。
在我看来,就案件和破案过程而言,2确实没有1那么精彩,相对比较中规中矩,因此也就需要男主的个人魅力相应地占比更大。
但这种魅力又和大曾不一样,大曾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塑造了一个非常立体接地气儿的老刑警的形象(我是真喜欢大曾这角色啊,李诚儒演得太特么好了,把人演活了),这种魅力是和破案本身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除了会破案可以说他嘛也没有。
而杨震这个人物,他年轻瘦削,英俊飒爽,酒红T恤大长腿,正经中不时带点痞气,既能独当一面,又偶尔有着无法很好自控的、可以说是脆弱的一面(被枪指脑袋后向季洁坦陈害怕和季洁化妆钓凶手他连续爆了几次粗);和季洁之间,除了正常的同事情还总捎带了那么点儿莫名的情愫(尽管演员本人不承认)。
他当然会破案,可即使脱离了案子,杨震也是一个招女性观众待见的角色。
2的案件不算特别出彩,那么这一部分的缺憾就被这个角色身上的个人魅力给弥补,这没什么好指摘的。
换句话说,他杨震要是样样儿都拔尖儿,那其他几位组长干嘛使的啊,拿什么吸引观众?
喝西北风去?
说了这么多,其实四位组长都特棒,人品、个性、能力、个人魅力没有不出色的,我都挺喜欢……当然啦,就私心来说,帅还是咱杨哥最帅,甜还是我们杨季最甜,嗯。
我很好奇,片名的翻译如此正常为什么镜头给到重案六组办公室门牌上的时候下面就成了拼音了。
当然这不是重点。
佟林这个形象的设立绝对是颠覆性的,看的时候我以为编剧是模仿了《潜行狙击》,后来发现他们俩是同一时间发布的,应该没什么谁借鉴谁的问题。
王茜和张潮绝对是元老没得说。
真觉得徐庆东导演是想把王勇和周志斌撮合在一起啊有木有!
到了2010年连电视剧都要这么基这怎么行啊。
当然四部的女二号除了第一部外嘈点都太多了,不忍心吐槽下去了。
好吧,故事会终于走出了第三部那个坑爹级别无限的状态了,但真的真的还是太嫩了。
同时每集两故事,诸位还是不要和CSI放在一起比较了。
还有可能是限于本剧经费有限的缘故,我按一个pause都能找到穿帮。
不过相比于其他的国产剧情,犯罪类型片已经算是诚意之作。
据说不会有重案六组第五部了,可惜。
2000年开播的《重案六组》已经延续到第四部,在当下中国荧屏上算是一部长寿剧了。
这部剧好看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首先,警察影像本身固有的魅力——悬念,推理,惊险,暴力,弘扬正义等元素始终是观众的最爱。
其次,节奏明快,“一集两案,交错发展”,剧情不拖沓。
并且从第三部开始,还有另外设置了一个大案贯穿剧集始终,加强悬念,吸引观众。
第三,始终关注现实,不脱离时代,不自说自话。
以第四部为例,案情就涉及了众多当下的社会热点导致的犯罪活动,例如:高房价,拆迁难,上学难,就医难,亲子鉴定,工伤认定,电话诈骗,拐卖儿童等等。
第四,塑造了一组正义、可爱、能干的人民英雄、罪恶克星。
无论多么狡猾,多么残忍的罪犯,最终都被他们绳之以法。
观看《重案六组》成了一次次愉快的体验,观众和剧中人一起在案情中历险之后,对人民警察和社会安全感更有信心,而这种体验正是观众需要的。
成功的警察影像,在重视娱乐性的同时还要弘扬正气,塑造人民警察的正面形象。
那么,应该如何塑造警察英雄?
过去一些影视所塑造的警察形象一出场就已经“高大全”,他们斗志昂扬,智勇双全,全深信工作,基本上会遇到普通百姓常遇到的那些烦恼——比如钱不够用,子女教育要花时间等等,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多是领导或者下属不肯让他们只身去冒险。
过去我们往往为了政治宣传而忽略艺术的真实,总想把警察从正常的伦理社会剥离开来,仿佛他们都是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家庭拖累的警察英雄,但是假如所有的警察都把家庭搁置一边,就是个问题了。
善于思考的观众也许会问,连自己的家庭都照顾不好的警察,我们怎么放心把一个国家的安定交给他们?
如果是这样的话,警察影像的政治宣传价值反而会大打折扣。
所幸的是《重案六组》没有陷入这误区。
剧中的警察英雄们不是高高在上的“高大全”和奋勇向前“工作狂”,而是百姓身边的基层刑警,和百姓一样,每天上演着生活的喜怒哀乐,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所以,《重案六组》的现实意义,不仅在于生动讲述了那些热点案件的侦破,塑造了正义的警察形象,而且,对于警察遇到的现实问题,尤其在如何处理他们家庭问题上,该剧也作出了一定程度的思考和表现。
虽然这是以刑侦破案为主的剧集,但是家庭问题被带入其中,警察的形象就丰满起来了。
郑一民季洁们被还原到普通人应有的高度,性格更加立体——他们也要生儿育女,也会为情所困。
观众可以去平视他们,体验着他们在工作和家庭问题上的矛盾与焦灼。
所以,我们看到在剧中,紧锣密鼓的刑侦破案之余,警察的私生活时不时穿插其中。
《重案六组》第四部播出不久,观众应该还有印象。
在电视剧里刑警支队里的几个主要人物,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都有家庭。
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警务与家务?
非常现实地困扰着他们,如同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臣子所抱歉的“忠孝不能两全”,现在我们也经常会愧疚地说,工作和家庭实在难以兼顾。
对于刑警来说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刑警工作起来没日没夜,不可能朝九晚五那么按部就班。
再加上他们工作的对象常常是刑事犯罪嫌疑人,不仅警察自身的危险性大,有时甚至要威胁到家人。
这样的例子,我们在涉案影视剧里数见不鲜。
副支队长郑一民的女儿正处于青春叛逆期。
郑一民在生活学习上对孩子缺少关心,更没有时间与她交流思想。
用她女儿的话说,爸爸平时跟她讲话,就像审罪犯,所以女儿当然不能理解父亲。
六组组长佟林特勤出身,经常要卧底到罪犯当中去,得罪的罪犯太多,怕人报复,家庭住址都要保密(沈耀东案中家庭地址暴露,只能立刻转移老婆儿子到四川老家),能奢谈什么照顾家庭和享天伦之乐?
五组前组长沈耀东因为女儿得了白血病,急需医疗费,一念之差,走上了犯罪道路。
作为女刑警,季洁的家人虽然没有出现,但年龄已经奔四的她,一直想要个孩子,吃了半年的中药调养,但因常常要执行危险的任务,不能如愿。
大斌是富二代,母亲一直要给他张罗找女朋友。
王勇的母亲病了,他却没有时间去看望。
杨丽爱上了有妇之夫,为情所困,卷入爱情纠葛。
我们看到,家庭的拖累,确实会妨碍我们的英雄大展拳脚。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利于塑造完美的英雄形象。
因为除了侠骨还有柔情,就不免要让英雄气短。
郑一民作为副支队长,气势逼人,行动起来指挥若定,但却不是个合格的父亲。
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季洁一直成不了母亲。
这样的警察即便是英雄,也是有瑕疵的英雄。
假如我们只留下英雄们的侠骨铮铮,去掉柔情(或者说,即便有柔情,有家庭,那也只能无条件支持英雄的所作所为,成为他们的帮手,而不是累赘),越过这些让人烦恼的家庭问题来打造完美的英雄,不是更方便更直接么?
但是,这样做也太浪漫主义了。
过于浪漫主义,也就意味着不够真实。
观众会觉得,这些仅仅是电视里的,跟现实无关。
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是个两难,虽然,郑一民因为少女早孕和女儿化解了矛盾,但是这以后他就有时间陪孩子了么?
季洁如果不放弃危险重重的刑警工作,估计还是生不了孩子。
佟林解职几天里能陪孩子玩乐,官复原职后老婆孩子还得要当隐形人。
看样子《重案六组》也无力为我们提供一条合理的解决之道。
也许,作为观众,我们也根本不需要什么解决之道;我们需要的是真实可信的警察英雄形象,这就够了。
已发表于《人民公安报》。
从小看到大,唯一接受的国产剧。
有次看访谈说他们剧组特别穷,但看到拍完一部又一部,我那个兴奋啊。
看到评论里面好多说穿帮太多,剧情不合理什么的。
我从小就看各种国外侦探悬疑电影连续剧,但从没拿6组和国外的比对。
只能说国产重案6组,你的不足我们全都包容,我早已成为你忠实的收视率保障!
风格延续的很一致.始终忘不了第一部里的大增.
11年之后再聚首,邢岷山,当年的白云瑞,哎,现在老了,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英俊的少年啦。王茜真好看啊。真正的美女都是没有刘海的。
越来越差 还是第一部最好
佟林和大斌给本不怎么样的剧增光添彩。季洁混到这一部,变得又老又丑又傻逼。沈耀东不落得女儿不得好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报应,天理难容!
剧本越来越不行了啊 还有那个X队长(抱歉记不得名字)长得好烦逼 明明是同一个导演 结果风格不能保持啊喂!!!!
那个邢岷山的台词到底是怎么回事?太差了吧!
我觉得重案六组这个电视剧拍的挺好的,案件的侦破条理很清晰,每个演员的演技也很自然,把这个电视的几部都追着看了,而且百看不厌!
还可以
看重3的时候弹幕动不动就骂重4女二,没想到才第一集女二就真的这么招人烦。
这部最好。
导演: 徐庆东编剧: 余飞 / 娅子 / 申捷 / 张国华 / 邓安东主演: 王茜 / 张潮 / 邢岷山 / 郭昊伦 / 肖聪 / 朱琳 / 孙熙 / 王莹类型: 剧情 / 犯罪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挺逗的,弹幕加分好评
韩丽简直是这部败笔,连田蕊都不如。季洁这脸是打针了吗?脸不在线剧情里智商也不在线。第三部的陶非他们都不用交代哪儿去啦?这第四部不如不拍。
邢岷山很帅嘛!就是王茜老多了
看过
佟林和韩丽的人设太难让人喜欢。季洁状态偶尔不在线!
因为佟林去掉一颗星,巨型装逼犯
什么啊。。全是广告。。瞎闹。现在季节怎么这么爱哭
情节烂到一个可以,第一部还算不错,怎么到这表演假的要命,案子一点心意都没有,真心烂,弃
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