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

Unbelievable,不可置信(港),难,置信(台)

主演:梅里特·韦弗,托妮·科莱特,凯特琳·德弗,丹妮尔·麦克唐纳,戴尔·迪奇,莉萨·拉皮拉,卡伊·伦诺克斯,布莱克·埃利斯,奥马尔·马卡迪,奥斯汀·赫伯特,埃里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难以置信》剧照

难以置信 剧照 NO.1难以置信 剧照 NO.2难以置信 剧照 NO.3难以置信 剧照 NO.4难以置信 剧照 NO.5难以置信 剧照 NO.6难以置信 剧照 NO.13难以置信 剧照 NO.14难以置信 剧照 NO.15难以置信 剧照 NO.16难以置信 剧照 NO.17难以置信 剧照 NO.18难以置信 剧照 NO.19难以置信 剧照 NO.20

《难以置信》剧情介绍

难以置信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少女玛丽·阿德勒(凯特琳·德弗饰演)报警说自己在家中被一名闯入者强奸,但调查人 员以及她身边的人都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与此同时,在数百里外,侦探格雷丝·拉斯马森 和卡伦·杜瓦尔(分别由艾美奖获得者托妮·科莱特和梅里特·韦弗饰演)在调查两起非常 相似的强奸案时相遇,她们合力追捕这名潜藏的连环强奸犯。 《难以置信》改编自 The Marshall Project 和 ProPublica 出版的普利策奖获奖文章《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An Unbelievable Story of Rape)》(作者是 T·克里斯琴·米勒和肯·阿姆斯特朗),以及美国生活(This American Life)广播剧集《Anatomy of Doubt》。本剧由荣获奥斯卡提名的苏珊娜·格兰特 和丽莎·查罗登科执导,讲述了难以言表的创伤、坚定的决心和惊人的适应能力。 本剧...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皇子妃修炼手册车泊-杀人与浪漫之夜离婚再婚镜子面具感动她77次我在社区当片儿警小锅盖娶亲超市夜未眠摩门教妈妈的失误:鲁比·弗兰克的故事我是检察官刁蛮俏御医我们的乐园幸福已逝初恋会长是女仆草原上的萨日朗心灵救赎嘻哈四重奏第二季百万富翁的初恋地下铁道香火选择传播者WIXOSS尘中之物龙虎门迷镇第二季辣身舞2:情迷哈瓦那斯普林斯汀:百老汇音乐会终将成为你命运小怪兽成长日记蹒跚学步第二季

《难以置信》长篇影评

 1 ) “一个性侵女孩的自白” ---- Marie

“(喘息)这是谁,他要杀了我?

”“……海边那天是我最棒的一天,茜拉陪着我一起下水,我们完了多久呢?

大概六个小时……我腿上被水里的东西划伤,艾玛给我止血,我永远不能忘伤口是多么的疼……天啊,那天好开心…(抽泣)”“黑色的眼罩?

他在动我的鞋带,为什么?

他要勒死我,我发不出一点声音,饶了我,我不会再给Judith妈妈惹事了……反正我要死了……现在没有什么别的感觉了,只是很疼……没有人会来帮我,我该向谁说这件事情,他们会不会讨厌我,不会,他们应该会帮我?

他要走了?

”“(哭泣)好冷,我要……我要怎么办呢?

我需要……我需要松开,我的剪刀,我想把他杀掉。

在此之前,请不要让我死掉,我要拿着这把刀,把他从胸膛隔开!

从上到下,在从左到右…终于松开了,该怎么办,该怎么办。

我想给阿梅利亚打电话,还是先打给Judith妈妈……”“这些人是警察,他们会问我什么问题,别再问了,我只是很害怕…他们要保证我的安全,他们会吗?

”“我睡得很晚,差不多四点……跟我男朋友打完电话,我就睡了,别的我就不知道了,我什么都不知道,别再问我了…我为什么要看见这些?

这些难道不是你们该查的吗?

我要是知道他长什么样子我就自己追他了,别再问了!

我只是害怕,我说出来他会不会知道是我说的……会不会还有一样的人跟着我,我以后一定会把门窗关好,可这样有用吗?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锁有用吗?

他会被放出来的……肯定会有人给他交上保释金,我肯定会被他和他的同伴盯上的。

我不知道!

我不想说了。

”“为什么还要再说一遍?

天啊,他们是傻逼吗?

为什么不能约好时间全都坐在一起互相告诉一下?

……我睡得很晚……醒来,有个人在看着我,他……带着黑色面罩……好了,我真的不想当再想了,我的头快要炸开了,我想回去好好睡一觉,我最喜欢的床单现在让我恶心,但我只想去我熟悉的床上睡一觉,我不想做梦,不想看见他们的脸,他们让我想起了那些人,转来转去,陌生人陌生人陌生人……没有意义。

我相信这个秃顶,只要他别再这么问我了,我愿意写,但我想睡一下……”“这是什么?

我最讨厌这样的床,讨厌医院,讨厌这里的一切……还要看下面?

他们是什么?

他们为什么能这么做?

他们问没问我的感受?

六小时前我刚刚被伤害,他们还要?

我真的够了!

……难道他会在我的嘴里留下什么?

留下一串写着名字的标签?

好像是我犯了什么错一样,这样是不是我也会留下案底?

这是什么?

搞笑?

我吃避孕药?

请问???

……”“为什么他这样看我,会不会和那个疯子认识?

现在在公交车上,他应该不敢干什么。

我到底在干什么,我还是写下来了,是不是已经住到他了?

会不会看到这份证词?

我该怎么办?

这份证词会永久性的存档吧,以后他在法庭上会不会听到法官宣读我的证词,我的天呐!

我还是撕了……”“他们不相信我,我就知道!

他们肯定听谁说了什么!

他们为什么不相信我?

是不是嫌犯请了厉害的律师,他肯定会再找到我的,我该怎么办?

是谁说了什么?

Judith妈妈?

还是胖妈妈?

完了,我该怎么办?

……不要再问了,我说谎了……我还没说谎,我没有被……没有!

但是我到底该不该相信这个秃顶?

他一直瞪着我……我做梦了,我梦见我被……我……我是梦见的,就是看到了梦中的人伤害我了……我该这么说?

他们会让我跟谁聊聊?

让我跟别人聊聊?

这些人都不能帮我,我不想跟他们说了……”“我不能像之前那样说,我不能,我要为自己想,就像那年我没有在f家待下去,我没办法继续,他们给我吃的东西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我要自己努力争取机会,我要自己去追查?

可是我从哪里开始?

还是算了吧,我不耽误你们的时间了,我自己来……”“为什么他们都不相信,我还能跟谁说,他们都是一起在骗人的人,我是不是也要像他们一样骗人,可谁能知道真实的情况呢?

阿梅利亚现在已经不再相信我了,完了,我的人生毁了,我不能出卖我自己……但是我已经出卖了……我要结束我的一生,没有人了,没有一个人想知道,没有一个人愿意知道,我要去……我要去结束自己!

”“……太害怕了,我不想有这样的害怕了,我喘不动气了……我的天哪,谁能来帮帮我……(喘息)”“我相信好人的力量,但是他们微不足道,我不敢再看他的任何信息,尽管他的消息遍布整个网站,我旁边没有任何能够帮助我的人……我也不能打这个电话,这样我就没有最后的救济了,又或者万一他们之间认识呢?

肯定会把我的情况说出去,测谎……为我该跟谁说呢?

我不能,我不能跟任何人说。

他们会不会找到我,我也是受害者一员,要是有别人知道我的事情,他们肯定会联系我的,但是我怎么才能够充满希望呢?

毕竟每次都再次绝望,不能有这样的想法了,太可笑……”“好,好。

我被政府控告了?

……”“难道世界上没有好人了吗?

没有人能看到我?

那个秃顶也靠不住,我太讨厌他们了!

这500我去哪里弄到?

他们都不相信,我也不相信他们。

”“就是这种感觉让我无奈又没办法,我相信我面前的这个人,我想说说我的事情,她看起来很胖,像我的胖妈妈……那天醒来,我真的发现我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任人宰割,我真的很害怕,我以为我会直接死去,并没有。

我给三个部门分别讲述了好多遍发生的经过,我觉得我都可以写本传记了。

我知道这样能帮到他们,但他们最终选择不相信我说的,我被政府控告提供虚假证词,我绝望至极!

我愤怒,害怕,我从小就这样,可以说经常这样,但我敢说这次不一样,我彻底的陷入一种挣扎的状态,我知道他们都是装出一种假惺惺的状态,对我的好、善良、理解都是必要的东西,没有什么真正的好,但恶意都是真实的……我才知道我的感觉是怎样的,我失去了所有生活下去的动力,但又不得不面临着选择,我没有勇气直接去死,只好让时间来交给我怎样治疗自己,没有人站在我身边,没有人告诉我该怎样做,只有一张一张表格和假惺惺的问候……”“他们觉得自己错了,为什么没有人道歉?

”“谢谢这个世界上善良的人,尽管我没有见到过。

 2 ) 创伤之后,如何恢复自己想要的生活?

今天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看完了一部美剧《难以置信》。

总体来说,这部美剧在某些方面和一部台湾的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非常接近。

受害者不仅受到了犯罪嫌疑人的侵犯,还受到了象征公正的警方、象征言论自由的媒体的二次伤害。

经过两名令人尊敬的女警探的努力,逐渐挖出了幕后的罪犯。

那些被公众误解,失去工作、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失去了安全感的女性,在挣扎3年后才得到姗姗来迟的所谓“正义”,对她们来说真的需要这种“正义”吗?

她们慢慢地对自己的生后漠不关心,不想回忆起那些痛苦的片段。

在法庭上,她们想对罪犯说的是:“你为什么选择了我?

我做了什么,让你想对我下手?

我很害怕再做那件事,我不再给草坪浇水了,我也不敢在窗边看书。

她们说生活习惯让你变得脆弱,所以我都不再保持任何习惯,这让我的世界变得很小,但是我仍然没有安全感。

如果我能知道你选中我的原因,我做了什么;如果我能知道是哪个举动,我以后就不再做,这样我也许就能恢复以前的生活。

”她们只想拿走市政府的赔偿金,考一本驾照,买一辆车,离开这个充满痛苦回忆和心结的地方。

marie只需要一个道歉,一位错误地审判案件的警探的道歉。

但所有的受害者并不只是要这么一个形式上的口头道歉,而是寄希望于通过公开的道歉行为,赢回自己的工作,赢回朋友的信任,赢回女性在社会上的尊严。

更准确地说,不是女性的尊严,而是女性作为人类的尊严,被他人善待的尊严。

期待未来的司法界,出现更多女性从业者。

“如果犯下弥天大错,那个愚蠢的错误,毁了另一个人的人生,就得加倍的道歉”。

 3 ) 最重要的人们

“每个人的自我保护机制不同,有些人靠感知记住细节,有些人靠屏蔽这些细节。

”——我们不应该去框定被害人的画像。

女警出现后,与男警截然不同的询问被害人的方式让人倍感温暖,但其实我们不应该理所当然的认为女性在这类事件当中有更多的同理心,毕竟玛丽的最后一任养母——自己曾经也遭遇过性侵的女性角色,是第一个质疑玛丽编造的人;而在另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相信我:被诱拐的丽莎·麦克维》(Believe Me : The Abduction of Lisa McVey)中,也是在几乎没有任何证据、被害小女孩被指责为‘问题小孩’时,从始至终都相信被害小女孩证言的警探是一位男性。

成为公职人员——警察,医生,老师,社工…就是应该除了具备专业水平,还要筛选出真正具有同理心的人。

他们的工作应该不限于完成冷冰冰的规章制度流程,因为他们的决定和看法往往是能改变另一个人的人生的。

纪录片《盖布瑞案:消逝的小生命》(The Trials of Gabriel Fernandez)中,将小生命推向终结的隐形杀手们就是:不负责任的社工、敷衍了事的巡逻警、没有认真追究的老师…这些职业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只要当他们恪尽职守,社会中的弱小个体才会有所依靠和信赖。

 4 ) 无法反抗,就去享受?这是对强奸最大的误解

(作者: 重力泉零号土著、7百万、陆小鸟、Salander )我们其实在9月13日放出当天就刷完了《难以置信》,但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天写文推荐,因为觉得它太好看也太重要,所以花了更久的时间准备。

你可能看过许多关于本剧的文章,我们依然相信这篇会是最丰富的。

内容除了剧集推介外,还有当事人女孩的录音,真实案件的关键信息,普利策原文作者与案件受害者们的观剧感受——没错,她们都非常认可这部剧。

Netflix8集限定剧《Unbelievable难以置信》,根据普利策获奖作品《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改编,讲述了18岁女孩报警称自己被性侵,因多次证词细节不一致而被警方质疑撒谎,进而牵扯出来的一系列故事。

本剧IMDB评分8.6,豆瓣9.3。

导演之一是执导过HBO神剧《六尺之下》、著名LGBT剧《拉字至上》的Lisa Cholodenko。

警察Grace的扮演者Tony Chollette去年在恐怖片《遗传厄运》中扮演神经质母亲,也是《第六感》等诸多惊悚片的女主。

警察Karen的扮演者Merritt Wever在《傲骨贤妻》《行尸走肉》等经典剧集都有出色的表现。

1被性侵,却没人相信在进入这部剧之前,请先听一下事件真实录音:点击听:受害者Marie原型口述被性侵经历一个女孩被性侵后会遭遇什么?

《unbelievable》事无巨细地呈现了一切——本剧第一集以独自居住在Lynnwood镇的18岁少女Marie的视角展开,她报案说自己被强奸,对方的是一个成熟理智的强奸犯:深夜潜入自己家,戴着面具只露出眼睛,用刀威胁自己面对枕头趴在床上,然后把自己的双手绑在身后,进行了长达几个小时的性侵,期间拍摄了多张照片。

结束后对方带走了Marie的床单和被罩,不留任何痕迹。

警察到来后,依据流程,Marie对不同人反复描述了被性侵的经历,六次。

履行完义务的Marie被安排到一个新的住所,养母前来探望,看到Marie轻松自在地布置新家,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她怎么表现得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这份疑虑很快被共享到了警官那里,另一位养母还补充说她“缺少关爱,喜欢引人注意”。

于是警官拨通Marie的电话。

“Am I in trouble?

”接到电话的Marie几乎条件反射地问道。

所以这次质询,警官略微有了一点目的性,对Marie复述案情中自相矛盾的地方更加注意了起来。

等Marie被问得哑口无言时,他非常礼貌地问了一句:你是说谎了吗?

按照警官的经验,但凡问出“Am I in trouble”的人,一般都有问题。

但他不知道的是,作为一个游走在不同养母家庭的女孩,Marie从小到大遇到过太多Trouble,生活早已告诉她,面对挫折别想Fight back,能少麻烦就少麻烦,熬过去就好了。

所以,无力解释的Marie选择了看起来最省事的回答:“是的,我说了谎。

”她以为承认说谎后可以尽快回家,但这注定会导致更大的麻烦—— 电话被网民打爆,曾经的同情变成唾弃,她失去了身边所有人的信任,生活变得极其艰难。

于是她反悔了,想要撤销证词,愿意接受测谎仪的检验。

不再信任她的警官早已准备好了对策:如果测谎不通过,你将会因为报假警而定罪,并失去一切。

Marie是否再次退缩?

换你的话会如何选择?

你可以暂停文章,看完剧集再回来。

2强奸案的优先级

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相比谋杀案,强奸案的调查优先级并不高,投入的力量相对要少。

喜欢《犯罪心理》的剧迷应该知道,美国国家暴力犯罪分析中心(NCAVC)旗下有5个行为分析小组,分别负责反恐、网络犯罪、儿童伤害案、成人伤害案(暴力犯罪缉捕计划,ViCAP)和科研分析。

其中ViCAP项目中涉及的暴力犯罪包括谋杀、绑架、性侵等,警察可以上传案件细节并与全国警察共享,不过不是强制的。

但问题在于,在ViCAP数据库里,自主上传谋杀、绑架的数据较多,性侵的数据则很少: 2013年,警方一共上传了包括性侵在内的240个案件,而当年FBI记录在案的性侵案件有79770件,占比0.3%;上传谋杀案件232件,FBI记录在案的谋杀案有14196件,占比1.6%。

然而现实是,1/4到2/3的强奸犯是累犯,只有1%的杀人犯是连环杀手。

也就是说,连环强奸犯(Serial Rapist)的比例要远大于连环杀人犯(Serial Killer),但警方对前者掌握的信息并没有后者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是因为谋杀的研究更早,美国成立专门的部门研究连环杀人案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大卫·芬奇与Netflix合作的剧集《心灵猎人》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另一方面,性侵案的受害者往往是女性,性与性别话题属于偏隐私的领域,牵涉的方面过多,这里暂不展开。

我们先走入第二条线:调查性侵的女警官(美国仅有12%的警察是女性)。

女警官Karen(上图左)在接手另一桩入室性侵的案子后,偶然间得知隔壁镇也发生了类似的案件,于是找到隔壁镇的探员前辈Grace(下图右)一起调查。

二人共享信息并找到更多相似案件,总算有了初步线索—— 1. 嫌犯的身高、眼睛颜色、鞋的型号2. 监控里,案发当天在受害人家附近频繁出现的车辆3. 现场收集到的少量DNA 接下来的剧情希望你亲眼去看,虽然这不是悬疑片,我们认为它的精彩程度远超类型片。

因为事实已经足够戏剧,本剧的节奏实在太棒,台词句句戳心令人截图,只看剧透实在可惜。

总之,两位女警官几年来无数奔波,最终利用DNA技术、Y—STR检验技术,警方排除了多位嫌疑人,最终锁定了罪犯。

女警官Karen在罪犯家里搜到了嫌犯在强奸时给每个受害者拍的照片,其中4位受害者的她都认得(罪犯共作案6次,其中1次未遂),除了一个新面孔——就是那个“说谎的Marie”:

因为Marie没有勇气说“我没有说谎”,她上报的案子被撤下,导致两位女警官在调查中并不知道她的存在。

嫌犯家中的最后镜头是这本《强奸鉴证指导》,本是用于训练警察抓强奸犯的,却被罪犯用来学习。

不要低估人性的阴暗面,我们制造的惩恶武器,有可能成为坏人作恶的工具。

3类型化与艺术化的“真实”如前文所说,本片改编自普利策获奖作品,原著我们有看,非常还原。

不过,即使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影视作品(甚至纪录片),也离不开导演和剪辑师的艺术加工,或多或少被植入了观点与情感。

性侵题材的作品往往背负了超越影片本身的对于社会价值的诉求,或隐或显地包含控诉与批判的力度。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实现了荧幕与现实的通感,思想上受到震撼,同时得到生动的共情。

当然,现在的观众已经没那么容易因为贩卖情感而自我感动,懂得警惕题材取胜的陷阱。

所以“怎样讲好故事”比起“表达什么观点”显得更为重要。

《Unbelievable》在第一集就凸显出了这方面的优点:不是平铺直叙地讲故事,而是用相当独特的镜头与剪辑手法,对现实进行高度类型化与艺术化的处理。

回忆罪犯样貌时,带着面罩的罪犯只露出两只眼窝深陷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屏幕,说着威胁的话语,不断逼近,紧紧压迫观众的视线与神经。

回忆性侵过程时,精确复刻了女孩从眼罩之下努力向外窥探的视野:画面上半屏是一片黑暗,下半屏阴暗模糊,在床单、衣物、肉体、罪犯身影以及看不清的不明物体间切换,画面凌乱、抖动、割裂,压迫感与绝望扑面而来。

像这样全知与限制视角的转换在第一集多次出现,观众的体验随之切换,时而代入、时而抽离。

限制视角赋予的强烈临场感,让观众得以最大程度地代入角色,并和角色共享相同的信息量,在视觉与听觉的同步刺激下,自动在脑内勾勒女孩的所思所感,“经历”被性侵的过程,生发更真切的同理心。

女孩一天就被问到多次性侵细节。

当痛苦回忆不断被强制性唤醒时,画面在现实与回忆中快速剪切,女孩的心理防线也不断被击破。

体检过程中,面部一瞬间潮红,布满密密麻麻的红点,紧张害怕之下的应激展露无遗。

这里要格外称赞23岁演员Kaitlyn Dever不俗的演技,将一个18岁女孩遭受侵害后的心理与情感变化,处理得细致入微,生动而又克制。

女孩接受体检时,穿插了一段近0.5秒一帧的针头大特写快剪画面,营造了梦之安魂曲般的不安与压抑感,女孩的焦虑被肉眼可见地不断放大。

大量近景与特写的快切镜头与固定镜头交叉行进,转接时空,渲染情绪,加快叙事节奏的同时,推动着故事朝着压抑、沉闷的基调逼近。

4请停止,对受害者的“想当然”性侵题材作品的核心诉求是直面司法体制、社会观念以及罪案本身来反映问题、表达观点。

角色大多依附罪案而存在,他们是牵扯出后续故事的引线,当案件浮出水面后,警方介入调查、媒体跟踪报道、社会舆论四起,受害人则隐身于罪案的沉重阴影之下。

这类受害者往往被塑造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脸谱化严重,成为一群被冠有共同标签的“受害者之一”,从一个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抽象化为一个符号。

而这个符号,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受害者的想象的浓缩,是一种主观心理画像。

在本剧中,无论是养母的怀疑,还是警察的判断,无疑都是对这种想象的最好诠释。

这种想象,究竟来源于经验(养母年轻时被性侵,警察的多年办案经验),来源于某种道德尺标,还是来源于社会偏见?

在我看来,答案便是Marie打破了他们想象中的受害者固有形象:她应该焦虑、抑郁、崩溃;应该歇斯底里,以泪洗面。

否则,她就“不正常”。

事实上,我们不应该认为受害者一定会歇斯底里或是冷静。

真实的创伤后心理比想象要复杂得多,受到原生家庭、成长和教育环境的极大影响,不是几个标签就可以简单概括。

每个人遭受创伤后会表现出不同的应激反应,都是需要被理解被包容的正常反应。

所以,我们不能依靠受害者单一的日常行为模式来推测他们的内在心理。

我们可以从本剧的原作——普利策获奖作品《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中追溯角色性格的形成原因。

作品交代了Marie原型的成长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角色的行为动机——

她只见过生父一面,被生母遗弃,寄宿过11个家庭,吃过狗粮,遭受过性虐待…… 她太习惯独自承担,所以在遭受性侵后,不愿发泄,不愿倾诉,而是独自消化一切。

遭受质疑后,信任再次被打破,她的防御机制再次启动。

于是,悲剧之后的治愈并未及时出现,出现的只有突如其来的二次创伤。

对Marie来说,则是长达两年多的忍气吞声低头做人。

除了Marie,剧中还有另外两位受害者被重点描写。

其中一位法庭上对罪犯的质问无法不让人动容—— “我到底做了什么,让你来选择的我?

有人说固定习惯会让人容易被坏人盯上,所以我不再做任何可以称为习惯的事,我不再给草坪浇水了,不再在窗边阅读了,这让我的生活范围变得很小。

我想,如果我知道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这一切就不曾发生,也许我的生活依旧平静。

正如批评家所言:这是一部永远不会忽略受害者的作品。

《Unbelievable》始终聚焦于受害人本身,从性侵、报案、遭受质疑、说谎,到夺回真相、捍卫权利,Marie的意志始终以主体地位贯穿始终,可以看到完整的心理图式变动。

观众也在不知不觉间深化共情的层次。

最初,单纯被事件触动,同情、愤慨。

而当目睹Marie生活、工作、友情全方位的失落后,隔岸的观测者,已在不知不觉中贴近她的身边。

这就是《Unbelievable》打动我的地方:塑造了包括Marie在内的不同受害者形象,她们都是受害者,但不只是受害者。

故事讲述的不只是性侵案件,而是她们自己的故事。

5对女性的规训负责办案的FBI探员敏锐、平易近人,却在女警官Grace提出“嫌犯可能是警察”的猜测时不以为意,认为《犯罪现场调查CSI》把一代民众变成了犯罪现场专家,罪犯越来越了解如何清理证据。

女警官Grace的理由在于:1. 警察殴打伴侣的概率比普通人高两到四倍,而对女性的暴力前科是性侵的最大预测证据;2. 嫌疑人对警方的调查程序有超越CSI的了解。

现实是,警察行业中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

没人在意针对女性暴力的数据:40%的警察有家暴行为,“但他们还待着警徽和枪到处走”。

如果强奸案中男性受害者的比率和女性受害者趋同,探员还会如此不以为意吗?

为什么他们(对强奸案)不愤怒?

可能只有当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时,人们才会真正担忧。

在性骚扰、性侵事件后,网络总会出现“女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声音,“教导”女性穿着不要太暴露、要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夜生活、私生活要更检点……然而,这并不能让下一个受害者免受伤害,正如警察Grace所说:只有那些本已经很小心的人才会看到这些告诫:

否则,庭上那位老太太也就不会如此困惑罪犯为什么会找上自己。

我们再看看《心灵猎人》里主角与罪犯的对话——“为什么是她?

”“没有为什么,就是随机。

”正如我们不该去主观臆测受害者心理一样,我们同样也不应用这种错误的归因来揣测犯罪动机:因为穿的少+长得漂亮,所以被性侵,这种思维逻辑尤其可笑。

(此前曾爆出过一则老头被一个年轻女性性侵的新闻,老头声泪俱下,而好事网友却把它当作洋葱新闻和茶余饭后的边角料,不就是陷入了这种观念的谬误吗?

)那些谓的“反思”与“教导”,实际是将性侵的焦点从罪犯转移到了受害者。

一些有心人进而将其转化为一种怀疑与责难,言外之意是:受害者自身“也有问题”,没有提高安全防备意识,给坏人“可乘之机”。

从根本上说,这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规训——福柯在《规训与惩罚》里,将现代社会的权力运行方式命名为规训。

大众在潜移默化中被某种思想、观念、文化、话语“洗脑”,自觉去维护,主动去遵循。

不需要权力的施力者在场,受力者仍然可以感受权力的存在,仍然禁锢其中。

这种规训没有阶层区分,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毛孔,大众主动成为这种“规则”的监视者与执行者。

(这大概就是权力的可怕之处。

)以规训导致的偏见为基础,进而是错误的逻辑归因:用结果倒推原因。

外在条件、穿着打扮、谈吐举止、两性关系、私生活……人们不会因为这些因素而联想到性侵,但性侵一旦发生,他们就会不自觉往这些方面找原因。

(这种莫名其妙的归因逻辑像极了我们熟悉的教育:从小被教导顶撞老师的小孩不会有好前途,而一旦一个人成功了,小时候顶撞老师就被定义为敢于挑战权威。

)就连一些受害者自身也会滋生出一种强大的自我怀疑与自我批评——Why me?

是不是我有什么问题,做错了什么,才会被坏人盯上?

此前的一则地铁宣传标语曾对这种规训作出抗议:“我可以骚,但是你不能扰。

”穿什么衣服,去什么场合,和谁来往,是个人的自由,不是犯罪的借口。

你甚至会在网上看到这样的“劝告”:如果遭遇强奸,千万不要反抗,要尽量配合与满足对方,以免遭受暴力。

还有人“天真地”在知乎提问:强奸只是被强行发生了性行为,为什么大多数女性对于强奸如此恐惧?

他们认为,性侵是强行发生性关系,是心灵层面的创伤,和暴力是两码事。

(前段时间微博上流出的一段监控视频里,一个男性粗暴地拽过一个女性的头发,把她从地上拖走。

很多网友震惊了,性侵居然是这么回事?

)我们要明白,性侵本身就是暴力。

一般都是先把对方打到不敢反抗,然后再性侵。

所以,“生活就像强暴,与其反抗,不如去享受。

”—— 这是对性侵的最大误解。

附原作与受害者的补充说明1. 本剧故事原型是2016年第100届普利策奖「解释性报道奖」获奖作品《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

点击阅读:《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的英文原文

2. Marie所在的Lynnwood镇人口为34000人,只有79名警察,强奸案件数量不多,所以没有专门的部门。

3. 美国许多州禁止警察使用测谎仪。

对受过创伤的人来说测谎仪并不可靠,还会破坏受害者对执法部门的信任。

4. Marie扮演者凯特琳·德弗与国会议员交谈,并帮助宣传“黛比·史密斯法案”(Debbie Smith Act),即向联邦政府提供资金,分析过往案件中积压的DNA证据。

《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的作者Ken Armstrong第一时间刷完本剧,并在Twitter上讲述了他和Marie的原型对于本剧的看法(公众号【英美剧漫游指南】 译)两个星期前,Marie打电话给我。

她告诉我她刚看完这部剧。

她说她的确哭了,但很高兴自己看了这部剧。

她觉得这部剧真的很棒。

每个细节都很精确。

第一集中,Marie在报案后去医院检查。

在这个场景中,我们了解到医生采集了多少棉签,以及它们的来源,之后Marie被告知她可能会考虑自杀(注:医生随后给了她防自杀联系方式)。

知道这个故事会被改编成电视剧,我们就有了担忧。

记者想要保护他们创作的故事,我们希望故事里的教训能够得到贯彻;记者想要保护(故事里的)人们,我们希望他们听起来是真的。

我们很幸运:《难以置信》的演员和工作人员也保护了这个故事。

对Marie来说,在距离她被袭击地点1300英里的科罗拉多,她看着警官们的工作,加深了她第一次了解到他们时的感觉:“我觉得他们是我的守护天使,在保护着我。

”5. Marie现在已经结婚了,过得很幸福。

两位女警察在职业上都有上升,她们分别叫Stacy Galbraith和Edna Hendershot。

ENDReferences:1. An Unbelievable Story of Rape,https://www.propublica.org/article/false-rape-accusations-an-unbelievable-story2. Debbie Smith Act,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bbie_Smith_Act3. Why Can't the FBI Identify Serial Rapists?https://www.theatlantic.com/politics/archive/2015/07/vicap-fbi-database/399986/

 5 ) 这个电视剧很真实!

这个片子我是边哭边看完的,女主的经历感觉让我得到了救赎,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曾经遇到过类似的事情,电视剧里面的剧情真的是非常真实,我现在也记不清曾经的细节,感觉就像做了一个梦一样,刚开始几年我也是晚上不能关灯睡觉,总感觉床前站了一个人,非常没有安全感,不能靠近任何不熟悉的男人,让我紧张。

一家人出差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晚上我会把自己关进卧室,反锁卧室门,门内还要用好几把椅子柜子挡住门,紧闭窗户,开着灯,还是不敢闭上眼睛。

最痛苦的是身边没人理解你的恐惧和不安,你只能自己不停鼓励自己要坚强,还有许多人需要你。

以后我从不碰我那天正在煮的番茄土豆泥,我觉得都是我一回家就进厨房的错,没有去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在外面吃饭我总是坐在可以看到整个餐厅的位置,因为那天我是背对门坐着才被袭击。

后来我去练习了搏击,我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我善待身边的弱者,我觉得我遇到这些事情一定是我上辈子做了坏事,希望我下辈子能够不要遇到这些事情。

 6 ) 真实案件的小细节-他加密的harddrive依旧没被解开

美国疫情拖拖沓沓太久了,疫情开始的时候刚分手,现在快单身一年,为了缓解对感情生活的美好幻想,决定连续看一些带我会现实打击恋爱闹安抚性需求的剧。

于是昨天刷了《前程似锦的女孩》之后抑郁到心累,今天终于看了这部女人帮助女人的真实故事,有点感触。

聊几个真实事件中的小细节吧。

先说重点的,1。

剧最后的那个巨大容量的硬盘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直到今天也没有被破解。

两位记者在原著新闻稿的基础上写了本书,我去搜索硬盘结果的时候,发现了

大概意思就是说fbi的各种牛逼码农努力过后,还是没能破解,这哥们儿已经要把牢底坐穿,是什么原因让他到现在也不愿意说出密码?

案件的地区起诉法官到现在,偶尔在山上跑步的时候,还会想到那个硬盘。。。

啊,真的好想知道啊2。

科罗拉多第一个受害的女学生,学校应该是colorado school of mines。

这所学校是非常专业的搞地质勘探,工程学方面很厉害的专业院校,就在golden的一个大山边上。

依山傍水。

受害人是学engineer的女学生,所以后来记清楚细节这一点也反映了谨慎的工科思维。

3。

Marie 看了剧并分享了自己的评价,现在是一名有两个孩子的卡车司机the marshall project-最初披露这个案子的文章作者们跟她一直保持着联系,并在推特上分享了一些她对这部剧的评价。

重点的几个有1)她很喜欢,觉得剧情描写很到位,尤其是第一集里警察逼供的场景2)她看完之后推荐给两个寄养家庭的母亲。

这件事情过后她原谅了她们并一直保持联系,她告诉她们这部剧并没有妖魔化她们两个的形象,并推荐她们也看(啊真的是小仙女一样善良好么)3)她看到科罗拉多的破案过程,更坚定了自己当时的想法 - 她们两个是我的守护天使4)看到最后一集凶手被抓到,她终于和这件事释怀,迎来了自己的closure4。

两位女警官低调朴实的linkedin profile! 我因为跟她们有common 3rd connection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的意思。。

去翻了一脸两个人的领英账户。

非常简朴,好想上去给她们endorse一下姐姐你真棒呀!

(图侵删)

Karen Duvell的真身

Grace Rasmussen的真身,更低调科罗拉多跟华盛顿两个州都非常都户外,山多景美,民主党占主力,科技公司飞速发展,但最近的很多大案 - 从科罗拉多的男子为了情人杀害妻子女儿(American Murder: The Family Next Door),到同样横跨华盛顿和科罗拉多的帅气连环杀人ted bundy案,都让我有点不寒而栗,一边看着我的玻璃门(我经常不锁门)一遍心惊胆战,看完就去网上搜怎么样能防止入侵者。

我想这部剧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结尾时候主题凸显的“女人是可以帮助女人的” - 类似我们常说的“姐姐来了”。

从神志清醒记得凶手的冷静女学生,到两位男性主导职业里的女侦探。

在杀妻案里,案件的重要线索,也是一天没喝闺蜜联系上的被杀女主好友,坚持要警方继续坚持调查,并研究丈夫的动机。

我刚来美上学有次喝多差点被qj,对方就是退役军人。

我感叹自己醒过来及时很快跑掉了,没有事情发生,也担心作为国际学生影响到他毕业会被报复,就什么都没说。

是我同样是留学生的印度小姐姐去学校汇报,最后他才收到了警告处理。

那个人好像还生活在我所在的这个城市,晚上走路,但凡看到独自的男生,我就不由自主地开始一路小跑。

愿我们,都终将治好自己的伤吧。

记得常常联系你的女朋友们,记得还是要坚信会有其他女孩子在努力工作,为了让我们得到公正,安全,和尊重。

有机会,记得向或远或近的她们打个电话说句感谢吧,这样她们一个个为了我们不眠不休的夜晚里,错过哄孩子入睡的时候,报案到一半被男人怀疑的时候,也许有多一点坚持下去的动力。

可能会迟,可能你一时会看不到,但姐姐妹妹们,一直都在。

 7 ) 真实案件的时间线

2008年8月11日 ——第一起案件(玛丽)发生在Lynnwood, Washington,玛丽报警。

罪犯后来自述留下了少量毛发、体液等证据,警方当时未能发现取证8月14日——玛丽压力之下撤回报案8月底——玛丽被警方控告10月——第二起案件发生在Kirkland,Washington,受害者63岁女性。

Kirkland警局联系Lynnwood,被告知案件不存在2009年10月4日——第三起案件发生在Aurora,Colorado,受害者65岁寡妇。

罪犯不小心碰掉了泰迪熊(剧中改成水晶球),警方从泰迪熊上采集到DNA2010年7月——第四起案件(未遂),46岁女性在Lakewood,Colorado被袭击,大声呼喊别人名字然后趁罪犯分神从三楼窗户(剧中改为阳台)跳下,成功逃脱。

警方把案件归类为入室盗窃。

警方采集到蜂窝网状痕迹,鞋印痕迹8月——第五起案件发生在Westminster,Colorado,受害者59岁女性。

受害者告诉警方,罪犯拿走了粉红色索尼相机,设置了厨房计时器让她洗够时间再出来。

警方采集到蜂窝状痕迹,在计时器上采集到少量DNA2011年1月5日——第六起案件发生Golden,Colorado,受害者26岁女性。

受害者提供了胎记,粉红色相机等重要细节线索。

警方采集到鞋印痕迹。

当晚,警探Galbraith(剧中Karen Duvall)在家和老公讨论案子,老公告诉她自己单位有很相似案件1月6日——Galbraith和Hendershot(剧中Grace Rasmussen)取得联系,对比案件1月中旬——两个女警和Aurora警局负责人碰面,将三个案件联系起来1月底——发现Lakewood“入室盗窃”案,将四个案件联系起来,对比证据,确定要找的罪犯是同一个人2月9日——Lakewood警方排查可疑车辆,查到白色马自达(剧中改成Westminster警局实习生发现)。

通过和在Golden监控对比,确定是同一辆,开始监控车主Marc Patrick O'Leary(剧中已改名)2月11日——警方跟踪罪犯弟弟与其女友,得到证物杯子。

另一队敲门时跟罪犯打了照面。

检测结果杯子上的DNA和之前采集到的DNA符合2月13日——警方逮捕,家中搜集到各种证据,电脑中发现玛丽照片。

通过时间线、不在场证明、纹身、视频内容等等确定Marc是罪犯12月9日——Colorado州宣布判处他327年半徒刑2012年6月——Washington州宣布判处他68年半徒刑。

政府撤销对玛丽控告,Lynnwood警局返还她500美元2015年1月——玛丽状告Lynnwood市政府,接受赔偿15万美元现在两个女警至今还和这个案件中的受害者们保持着联系。

Galbraith现在去了Colorado联邦调查局工作,继续参与破获重大案件,包括18年著名的Watts杀妻杀女案。

Hendershot在13年升为Sergeant,17年成为Patrol commander,她不在第一线破案了,不过能把经验传给手下的人。

Galbraith和Hendershot

 8 ) 世间总会有一丝善意与爱,是属于你的

看到第八集好多处情节的时候泪流满面,当杜瓦尔警官通宵分析犯罪线索时一句“我的内心告诉我还不能回家”,当玛森警探把立功的机会“让给”年轻执着的杜瓦尔,当被通知到真相,终于感受到这个世界还存有一丝爱意的玛丽,,当杜瓦尔警探满脸无力与痛苦说,我一想到社会上还有那么那么多像他一样的坏人,如果都觉得“我猜我可以”,,,当玛丽现在海边向素未谋面的杜瓦尔说谢谢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为我讨回公道让我相信世间还有善意,,,简单的台词和朴素的镜头却格外戳心,在女性处处处于弱势的社会,又有多少人真正为女性的安全担忧?

如果没有两位女性警探,少女玛丽的一生将从此如深渊般黑暗,摧毁一个人太简单了,拯救一个人却很难,这部剧让观众在绝望的同时看到了希望,

 9 ) 当你亲眼看到才明白这世界有多么离谱

知乎提问“女生被强奸以后要报警吗?

”下有个回答:“听过一个亲戚说过,当你报警在录口供的时候,警察会让你把每一个细节都清清楚楚地说出来,是每一个细节!

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该回答下的评论区让人大开眼界,当有一群人异口同声的说出某个不可思议的观点,还是挺让人震惊的。

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用时太短,精神层面远未得到重视。

于是就有了如此割裂的一面。

 10 ) 从题材到幕后主创均为女性,这部探案剧展现了一个我们不曾了解的世界

正常人无法了解被性侵者的内心世界,她们的视觉可能会延长,记忆可能会改变……你不了解,只因你没有经历过。

这部片给我们展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我们不曾了解的世界。

“一名18岁的女孩报案称她被持刀袭击,之后又改口说一切都是她编造的,这就是故事的开端。

”这句开场白出自非盈利新闻组织网站“马歇尔项目”2015年发布的文章《一桩难以置信的强奸案》,作者是ProPublica的两位調查記者,二人因此获得了次年的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

2008年,中间名为玛丽的18岁女子报案称她被强奸了。

玛丽告诉警方,在她熟睡的时候,一位带刀的陌生人闯入了她位于华盛顿林伍德的公寓,用一条鞋带将她绑起来,蒙住眼睛并在随后的四个小时内对她实施了多次侵犯,犯案人用相机记录了性侵过程,并威胁Marie如果她报警,这些照片就会出现在网上。

剧集以这样一个非常让人揪心的剧情开场,一个可怜的花季少女,一次证据非常有限的性侵事件。

当然,问题还远不仅这些。

根据美国反性暴力组织RAINN调查显示,实际上,有四分之三的性侵受害者都没有报案,除了内疚自责等内在因素外,往往还因为他们害怕遭到报复或担心警察无法提供有效帮助。

在这次案件中,无视威胁而选择马上报警是玛丽所做出的一个勇敢而正确的选择,然而,不幸的是,后续的调查辜负了她的勇敢,从警察到她的朋友,甚至她以前的寄养父母,几乎没有人相信她的遭遇,所有人都认为她只是在编故事,是渴望获得更多关注。

因为这案件实在证据太少,甚至连毛发、指纹都很难提取到,所以,这故事实在“难以置信”。

“难以置信”这个词被用在报道的标题里,同时也成为本剧的剧名。

基于这一真实事件的八集迷你剧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女性剧,除了关注的是女性题材的故事。

它的幕后主创,也以女性为主。

比如,本剧的编剧和导演之一,就是曾获奥斯卡提名的苏珊娜·格兰特,而她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样是一部女性题材,那就是茱莉亚·罗伯茨的代表作之一《永不妥协》

苏珊娜·格兰特是《永不妥协》的编剧,这一次,她也是《难以置信》的编剧和导演之一,还是本剧的show runner,她也为该剧奠定了女性视角的主调。

而《难以置信》的主创团队,还有一位重要的女性导演加盟,那就是丽莎·查罗登科,没错,她就是《孩子们都很好》的导演,也曾参与执导过美剧《拉字至上》《六尺之下》。

当然,丽莎·查罗登科最知名的作品,还要是前几年非常热门,拿奖无数的那部美剧《奥丽芙·基特里奇》。

本剧的制作方是在犯罪题材方面经验丰富且成果斐然的CBS电视网,这部剧在2018年被Netflix购买,并于今年9月13日正式上线首播。

凯特琳·德弗饰演被性侵的少女玛丽·阿德勒在过去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许多受欢迎的犯罪剧大都侧重于DNA和证据剖析,强调技术和细节,《难以置信》则让人联想起刑事调查的人性化方面。

很多评论家将这部剧和同样基于真实犯罪的罪案剧《心灵猎人》相提并论,在《心灵猎人》中,我们跟随FBI行为科学部的心理侧写员进入罪犯的心理世界,通过跟踪,审讯和访问来研究连环杀手的动机,并依据相关性来解决同类型的新案子。

在《难以置信》中,创作者则展示了性侵后的警方办案程序,以及司法系统在此过程中的经常性失败,并试图就此引起人们更多的重视。

确实,在各类犯罪中,性侵犯的受害者比其他罪行的受害者更容易受到怀疑和审视,她们经常被指责挑衅攻击者从而使自己陷入困境,或者是行为不当散发出错误的信号。

对于许多受害者来说,她们从调查人员和广大公众那里得到的回应就像是第二次伤害。

而《难以置信》关注的正是这种对性侵受害者的不信任,以及这种不信任是如何帮助犯罪者逃脱正义的裁决。

第一集的故事发生在2008年的华盛顿林伍德,女孩玛丽告诉警方她被一名蒙面入侵者强奸,她显然在此次犯罪事件中遭受了极大的创伤,但是这种创伤因为当地警局处理案件的方式而被进一步加深了。

特别繁琐,反复的侦讯过程,他们让她一遍又一遍地向不同的警员、警探、不同的调查部门讲述她的遭遇,她被告知要尽可能具体地回忆,她如何被绑住,如何受到性侵,一切细节都不能遗漏。

甚至在口述完成之后,还要完整写一遍。

报案后不久,玛丽被要求到医院做检查,整个过程也充满着尴尬,羞辱和不适。

而出于医院方的记录需要,她不得不对着护士再次重复了自己的受害过程。

就像我们一开始说的,嫌疑人非常狡猾,警方在犯罪现场并未搜到任何证据,于是开始对她周边的朋友展开问询,他们发现受害者前后说法上存在些许不一致。

事实上,当受害者重复叙述时,回忆中的细节变得模糊是很常见的。

与此同时,玛丽的前任寄养妈妈朱迪斯在私下告诉负责此案的警官,玛丽的成长背景有些特殊,她可能在之前的寄养家庭遭受过虐待,并且在以前有过举止出格以此吸引他人关注的情况,除此之外,她遭遇性侵后的反应也很不正常。

在此时,负责此案的帕克警探并没有完全相信这个说法,只是提醒了一句:不同的受害者反应是不同的。

但朱迪斯却表示自己也曾有相似遭遇,并坚持认为玛丽的表现和她不一样,就意味着不正常。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或许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有效证据,或许是玛丽的成长背景和叙述确实令人疑心,“她在撒谎”的这个可能性在两位警探心中逐渐成形,毕竟,如果玛丽是在撒谎的话,那么案件就很简单了。

于是,警方开始质疑她,并且在审讯过程中对玛丽施压,通过选择性的告知信息和心理暗示,使她确信撤销指控是此刻能做出的最优选择。

本剧的第一集很令人震惊,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受害者是如何被本该保护她的系统所操纵,从而说出与真相完全相反的东西。

这也使得观众在情绪上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第二集之后,另一条故事线出现了,时间跳跃到第一集案件的三年后,科罗拉多州的戈尔登发生了一起类似的强奸案,受害者是一位名叫安珀的女子,而这次她所面对的调查人员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女警探凯伦·杜瓦尔。

梅里特·韦弗饰演凯伦·杜瓦尔凯伦在面对受害者时会主动调整自己的声音,尽可能地轻柔缓和,试图让受害者感到平静,对于她所说的一切都表现出完全相信的态度,不断地安慰她不必羞耻和自责,在身体检查过程中,也极尽体贴,时时顾虑安珀的感受。

这段画面显然和第一集开场形成鲜明的对比,男性警探追求事实和细节,忽视了受害者的情绪,凯伦却表现出更具同情心的一面,这是一种调查方式的差异,说明共情需要成为调查的一部分,而且有时候甚至是解决犯罪的关键所在。

毕竟,如果受害者受到警方调查的二次伤害,这不仅不利于破案,逍遥法外的罪犯还会继续在外面继续犯案,继续伤害其他无辜的人。

剧中的第三位受害者出现随着凯伦继续对安珀的强奸案进行调查,她意外从丈夫口中得知另一地区发生了同样的案件,案件的负责人是一位名叫格蕾丝·拉斯穆森的警探,她与凯伦的性格截然不同,办案和行事风格也不一样,但在对此类案件的态度和目标都是一致的:阻止这个怪物犯下更多的罪行。

格蕾丝由托妮·科莱特饰演最终,本剧的两位主角,女侦探二人组聚齐了。

这样的搭配,也是以往我们在探案剧当中,非常少见的。

可能双男主的探案剧,或是一男一女的更多,但是双女主探案剧,还是很独特,也很有趣的。

尤其是图左的托尼·柯莱特,一定有人觉得她很眼熟,毕竟很多人还记得去年有部热门恐怖片《遗传厄运》。

当然,她与那部电影的表现,又完全不同,非常厉害。

本剧进行到中期,我们看到了大量繁琐的调查过程,揭示了格蕾丝和凯伦的团队如何在看似死胡同的情况下调查性侵案件,包括搜索受害者附近监控镜头里的可疑车辆,一一打电话询问警方系统内所记录的每起强奸案细节,甚至搜索色情网站以查找是否可能有受害者的照片。

这部剧中的警探并不像以往的那些罪案剧中那么精明,破案过程也很曲折艰难,她们走了太多弯路。

尤其是在强奸犯显然知道警察如何调查性侵犯案件的情况下,真的非常精明,他会要求受害者在结束后洗澡,并带走床单,尽力抹去一切证据,不留下任何可用的DNA,甚至连一个完整的指纹都收集不到。

而他的受害者在年龄,种族和身材方面也各不相同,因此他没有可预测的“类型”,并且从未在同一个辖区多次犯案,因为他知道各地的警察部门之间一般不互相沟通。

也正因此,《难以置信》中的案情进展比普通的单元剧要慢得多,直到第七集才有了真正的突破。

但这一切玛丽都不知道。

通过本剧采用的双线剪辑,我们看到,当三年后的两位警探在全力以赴地调查同一个强奸犯时,三年前的玛丽因为承认编造受害事实,陷入了越来越糟糕的境地,她被身边的同龄人称为骗子,被检方控告虚假诉讼,并强制她接受心理咨询,同时需要支付一笔500美元的罚金,几乎是侮辱式的惩罚。

玛丽在承认撒谎之后,陆续失去了她的朋友,她的工作和她的家。

而真相姗姗来迟,两年半后,另一条线的,凯伦和格蕾丝终于抓住了嫌疑犯,她们从他的住宅和电脑里找到了大量的受害者照片,而在这些照片里,她们发现了玛丽,并且通知了当时负责这一案件的警探。

这时,才正式证明,玛丽没有说谎。

我们都希望坏人会被绳之以法,正义可以得以伸张,但是,有些时候,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而这个剧,则尝试从女性的角度,去讲性侵案带给她们的伤害,以及,在刑讯过程中,很多不够人性的地方。

看到最后,让人内心有些伤感,却又似乎无处释放。

作为女性题材探案剧集,她在讲诉探案过程的同时,呼吁对她们的关注,让我们看到不曾了解的内心世界。

《难以置信》短评

真的就还行,不能因为是社会议题,真实取材就捧杀

5分钟前
  • 二猫儿
  • 还行

其实挺无聊的。看的憋屈很不爽

9分钟前
  • 简娮
  • 较差

故事老套

14分钟前
  • 两万岁
  • 很差

首集在细腻、冷静的叙述下,女孩演员展示出极强的爆发力,关键时刻的表情拿捏真是太好了。我被两位仿佛完全不在意被害人年龄与内心感受的白人中老年男性探员过于专注规则流程的做法、被医务人员采集证据细节的刻意展示、被女孩家人、朋友、社区在知晓谎报后的翻脸无情气出内伤,想想这就是编剧想要达到的目的,瞬间冷静了下来。程序正义与被害人关爱之间的矛盾不应与执法系统挂钩,办案逻辑严密是必须的,想象一下执法人员被当事人肢体语言影响自身判断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片子第2集展示的“正面”案例也极尽“表达”之能事,对细节没有给于公平的展示。公共政治问题上对未成年人应建立特殊对话机制,对成年人不应有所偏颇,避免系统性误伤与执法效率不应冲突。把这种政治问题强行赋予特殊语境来煽动公众负面情绪,Netflex的政治投资果真用

17分钟前
  • Poros
  • 较差

Marie的演员把一个不完美的受害者真的演得好棒。是的她过去经历了很多,是的她证词前后矛盾,但是她就没有追求公平和正义的权利了吗。剧里的律师说:对于性侵案人们总是会去怀疑其真假,但是对抢劫案之类的人们就从来不会怀疑。就…让人很难不想到2019年在中国发生的事件。以及女警探们实在太酷了!!!

19分钟前
  • Nomad
  • 力荐

里面提到了一部僵尸电影,女主说,人比僵尸更可怕,因为人是不可信任的,真的是戳心的隐喻

20分钟前
  • 一只熊猫
  • 还行

太压抑了

21分钟前
  • 这个杀手不太冷
  • 较差

只有女性才会对女性共情

26分钟前
  • 娜娜莉
  • 力荐

看不懂 不好看 没看点

30分钟前
  • 末明湖的海洋
  • 较差

两天看完 女版真探?喜欢那个亚裔妹子 脑子很活络 “你怎么拿到这份名单的?” “我告诉他们打算弄一个退伍军人表彰大会” btw看到一个说法是 把一件事讲得前后矛盾 是一种defensive的行为 似乎解释了为什么一开始那个女生总是说不同的版本

32分钟前
  • 沙力兔
  • 推荐

SB女主,这难以置信有这种SB

36分钟前
  • 庞氏骗局
  • 很差

Boring and over the top

41分钟前
  • 🐨
  • 较差

少女那条线不太中意,到了最后一集还磨磨蹭蹭的;但两位女警联手破案这条线实在太好看了!!!!!强烈要求出衍生剧!!!

45分钟前
  • RayonVert
  • 推荐

不好看

48分钟前
  • 积极向上
  • 很差

三星半,很好懂的剧,意图太明显了什么都摆在台面上所以想扣半星。女主还是幸运的,追查不到罪犯、没有发现照片或一开始就没有遇到这么好的律师,在某些地方甚至并没有人想帮你向政府提出诉讼,这真的是最好的结局了。Maybe that's not good enough this time.

50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看错了,md怎么还有同名的片子

52分钟前
  • Penici
  • 很差

题材可以 但可能节奏和气氛太慢及拖沓 不是我的菜

53分钟前
  • 小圆豆豆儿
  • 较差

对比两个女警察,男警察已经不是没有同理心那么简单了,感觉是压根没有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基本属于“懒政”,除了反复对供词就不能出去干点别的?希望可以对强奸犯实施化学阉割

55分钟前
  • 静若处子人来疯
  • 力荐

嘻哈哈推荐。20200207,E01,自己是否被 rape搞不清了,这类女性题材可能不是我的菜。

56分钟前
  • 至尊活宝
  • 还行

节奏有点太慢了

60分钟前
  • 喜儿喂鸭正经地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