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看的,熬了一夜看完了第一部。
风格有点像“僵约”,都市灵异剧。
马明和黄主演的。
第一次嗑他俩的CP是在《使徒3》里,这里他俩的性格都有很大的变化,但依然很有CP感。
不过这里面有个女配啤啤(粤语发音是beibei),她的戏份到中后期太多了,完全大于女主的戏份,而且每次男主伤心、落魄的时候,都是她在身边鼓励。
如果没有女主庄医生,我完全不介意男主和女配有什么发展,但这样太折磨人了。
不过男主心里一直喜欢女主是肯定的。
虽然剧中男主肉身初吻是被啤啤拿走了,但没有一分钟,男主的灵魂就在鬼域吻了女主,我就忍了吧。
后来男主要去和魔battle之前,载了一次女主,最后两个人在路边,男主吻了她——女主没有想起来所有的事,但她确定男主不是第一次吻他,可是这场戏之后没有女主的回应,一点也不像大陆剧,这时候大陆剧的话,女主直接冲上去从后面抱住男主了。
唉。
之后男主在魔的世界杀了郭展明,其实是不该的,但我理解男主的感情,这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正常心情,如果他不杀,我反而觉得有点假,可是他真开枪了,还开了那么多枪来杀郭展明,我又有点失落……这件事直接导致男主放弃了女主,因为魔说他杀人了,是不会有幸福的,是要受诅咒的。
希望第二部能给男主女主好的结局吧。
这部剧的最后一场戏是男主在十字路口喊石敢当,回到的士里,后座上有一个“石敢当”,男主和我都很激动,但是他问“你不认识我了吗”,我和男主都反应过来他是豪仔。
人有一个怪病,就是看惯了一个脸之后,你喜欢的就是这个脸,而不是身体里的东西(至少短期之内是这样)。
比如吸血鬼日记里,Rebekkh被她老妈替换了个女巫的身体,那个女巫长得也不差吧,而且魂穿之后女巫就是Rebekkh,可我更希望由原来的身体出演。
所以,虽然后座是豪仔,但我也算放心了,至少这个演员下一部还有戏份。
但如果石敢当就此消失的话,我觉得很失望。
是神祗的悲哀。
男主吸走了他的力量,他却不能怪男主。
(神祗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人类,可人类有问题的时候,神祗让他们站出来面对恶势力的时候,人说你是神,那是你的使命,你不去做,反而让我们普通人去做?
神祗只好自己上,然后毁灭。
虽然男主最后站出来了,可不得不说,他有份害石敢当)整体来说,这部剧情节紧凑,不会让人感觉厌烦,而且人物性格的细节展现的非常好——这就是港剧最大的优点,它不会直接告诉你这是个什么人,它会有一些小动作,甚至是衣服、表情来体现这个人的特点。
每个人无论做什么决定,都是符合他的人设的,不会感觉到突兀,就像魔最后叛变郭展明一样,我觉得都是合理的,反而如果魔为了救郭展明而杀男主,就很怪。
当然,剧也有缺陷,比如鬼不能触摸桌子,他们却可以坐在椅子、沙发上……石敢当这个演员长得不是很出众,但越看越喜欢。
正如马明也不是那么帅,但这么多年追了他很多剧,有很多好感。
港剧给我的那种特别的感觉,是其他剧所不能比的。
当然,大陆剧和美剧的风格也是港剧所没有的。
所以我希望彼此之间可以借鉴学习,但是不能一味的模仿,那样会丧失原本的特点。
降魔的,一看到这名字就让我幻想起奇幻故事。
果然开始看,就慢慢进入一部属于TVB氛围的魔幻世界的士司机马季(马国明饰)向来就是一个豁达佛系的人,多次与死亡擦身而过,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傻人有傻福。
一次意外,一泡尿却唤醒了沉睡百年的石精灵石敢当,打开了天眼看到凡人看不到的东西,从此走上奇幻的降魔之路。
后来更认识了灵异节目主持贝贝娜,一同展开寻妖降魔之旅。
其中更产生恩怨缠绵的情感纠纷环节。
后来的降魔情节更是精彩,一环接一环的降魔不断将气氛烘托至高潮,最后的石精灵石敢当的灵力消失也是让人出乎意料的反转。
最后的结局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更加让人期待第二部的开播! 降魔的是一部一开始我以为很水的局,原本没有抱着太大期待的观看,后来意外发现这部裹着灵异题材外衣的喜剧,笑点饱满。
导演的脑洞大开也让人叹为观止,剧中的友情,亲情,爱情不断冲击着人的内心。
尤其是小马同芷若的若隐若现的感情瓜葛更让人大叫可惜。
剧中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伏线跟铺垫,需要你细细品味,大胆的猜想,小心的揣测。
一部好剧就是要让人看完之后才发现原来剧中还有许多让人细细品味的环节你还没发现,会让你感到意犹未尽甚至有再看一遍的冲动。
最后,想起一句话,世上本没魔,魔只是人们心中的揣测。
只要好好爱这个世界,好好爱身边的人,你身边的人都将会是你的天使。
《降魔的》第2部五月马上就要跟大家见面了,特意重温了一次第一部,各种细节情景如今看来还是饶有趣味,这部剧在2017年香港谷歌港剧搜索里排名最高的电视剧。
只花了21集的幅度,讲述了马国明饰演的角色马季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司机蜕变成了“降魔人”。
整个故事都非常人性,不论是魔,还是精灵,他们除了拥有超能力以外,其实都与人无异。
这部剧围绕着亲情 友情 爱情开展各种情节,由于编剧对故事和节奏掌握得非常好,以及演员们的扎实演技,全剧有很多催泪片段,让观众可以融入其中。
《降魔的》的主角之一“石敢当”,再次挑战“非人”角色,马国明则继续出演“天然呆”这种角色,他对人好,人们也爱他,但始终有一种孤独的疏离感。
这部剧最值得让人称赞的就是黄智雯的角色了,她本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随着剧情的进展,到后来居然变成了魔王。
但是个人觉得女一戏份也太少了,医生的端庄大方,魔的妖娆邪恶,都演绎的非常精彩,但是剧情安排太歪了,除了魔域一节,庄医生整个就像是一个局外人,整体存在感上貌似被弱化了许多。
罗兰出演的那一段可谓是达到了气氛的最高潮,不愧是有着鬼后的称号。
另外是黄子恒饰演的警察角色,因为同僚的死,让他看清了制度中的阴暗面,最后也走上了“成魔”之路。
说来这部剧还是略带喜剧色彩的,本以为小马哥的父母这两个演员的出现只是为了让剧情增加一点笑点,因为两个演员通常都是表演相对搞笑的情节,在剧中同样也带给了观众轻松感。
不回避现实,直刺现实痛点。
是体现港剧特色的重要元素。
感人的故事与演员们扎实的演技,才是我们一直念念不忘的港剧味道。
期待第二部的故事。
一直就喜欢这种魔幻题材的影视作品,一边害怕一边忍不住去看🤗好多人冲着小明去的,我呢,冲着‘鬼’去的😏不过真的有惊艳到,胡鸿钧的扮相很清澈干净,行走的盐系美男子😘,演技还不错啊,不懂那些人老说什么尴尬😓,明明很萌。
啤啤一开始还以为是客串,没想到戏份辣么多,赶上女主了。
越看越喜欢她。
剧情开始于寻找小豪,我就猜结束于小豪。
是没猜错,但是这个结局,太淡了🙅,实力拒绝
有句话,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反对——这个世界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所以世上最遥远的距离,真的不是爱不能言,不是爱而不得,就是生死永隔。
要降魔,首先要学会接纳生死。
晶晶因为放不下豪仔的死,所以求神拜佛,歇斯底里;马季因为面对不了间接害死豪仔的事实,一边自责内疚,一边浑噩度日;芷若解不开未婚夫早逝的心结,无法接受新的感情,开始新的生活;对逝者的眷恋执着,对美好事物消失的恐惧不安,令在生之人一味沉溺过往,困住自己,无论是亲情,友情,都变得别扭痛苦,若即若离。
人们害怕开始一段新的关系,不愿全身心投入,很多时候是无法面对再次失去。
生者常戚戚,死者一样无安宁。
已逝之人如果对人世不舍不甘成为执念,会因执迷流连人间,甚至连自己已经死了都不知道,得不到安息。
而第一部中小马的那部的士,比起降魔更多的是承担生死摆渡的职能。
他在的士上遇见自己循环人间三十多年的父母,说服父母接受自己已经死去的事实,同时也终于知道自己一直被牵挂被爱护,一家人有过短暂的相聚,然后又亲自送父母离开凡世,孤独的小马得到人生第一个圆满;而好友龙猫的意外死亡,也是小马通过灵力让他能好好跟亲友道别,无牵无挂地离开。
人鬼殊途两次的离开,最后的道别都是在小马的的士上,一次是白天,一次是雨夜,通过同一座大桥,响起同一首《遥不可及》,一次爸爸说:“日忙夜忙,忙到连自己死了都不知。
辛苦那么多年,终于可以真正地休息,安安心心看风景了……”一次龙猫说:“以前每晚在街上兜圈,只顾着挣钱,现在才发觉夜晚这么宁静舒服……我已经准备好,去下一个地方……”能送挚亲最后一程,是降魔人小马的使命,也是的士司机小马的福分,即使舍不得也要放下,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也许会像小马说的,路有很多条,但是我们最终都会在目的地重逢。
无论是精灵石敢当,还是降魔人小马,因为降妖伏魔的天命使然,必然要比常人经历更多的生死,聚散,可能会孤独于世,默默等待轮回。
降魔的能力石敢当可以教,可以给,但是接纳生死,看透生死,在经历生离死别中坚强心性和强大能力,是肉体凡胎的小马需要自己去完成的课题。
父母的死,让他感知到爱,龙猫的死,让他接受无常,石敢当的自我牺牲,他明白天职的无畏无惧,这几次分别,他都伤感而坦然,但是他依然无法面对因为自己而直接间接逝去的亲朋,甚至敌人。
豪仔,啤啤的死,他无比自责,逃避,有为的死令他愤怒而一度丧失理智,最后郭展明的死,他竟然相信和害怕魔的诅咒,对芷若和至亲保持距离。
小马啊小马,人生得失聚散,各有因,自有果,即便不杀伯仁,伯仁也会因我而死,在担当降魔责任的同时,还有学会放过自己,看淡生死。
降魔人好比灵界的警察,维护正义便不得不手刃邪恶,有时可能会伤及无辜,假如一直纠结于错对,天命谁来承担?
比降魔更难的,就是克服对生死离别的恐惧,就像石敢当,既有人性的悲悯,又有精灵的超脱无畏,但也许正因为有情有义,有血有泪,降魔人小马才能对人对灵皆感同身受,勇往无前。
而降魔的故事,也才能发人深省,催人泪下。
小马,下一程,希望你更坚强。
降魔的2.0见!
这几天有空 又重新回味了下降魔的这部相当经典的港剧,同时也是为了再复习下,为5月4日降魔的2.0做做准备😂 这部剧主要讲述的是马季(马国明)多次与死亡擦身而过,一次意外唤醒了沉睡百年的石精灵石敢当,从此打开了天眼,看到凡人看不见的东西。
一次在石敢当(胡鸿钧)决战邪魔之际,马季意外吸走石敢当的灵力,从此马季成为降魔大师。
的士司机马季为人豁达乐天,有次人有三急在草丛小解,意外唤醒石精灵石敢当,从此能够看见灵魂。
后来,马季认识了灵异节目主持贝贝娜,一同展开寻妖降魔之旅。
贝娜渐对马季生情,然而马季原来一直暗恋医生乘客庄芝若。
其时,邪魔为祸世界,石敢当与之决战时,竟法力全失,此时马季居然爆发出惊人灵力。
马季的死党晚上开出租车撞鬼,马季不信硬要开,这车是有点问题。
马季开着车闯进了枪战现场,警察正与劫匪激烈开战呢。
两个劫匪上了马季的车,其中一个劫匪双眼露着红光,就像是被魔鬼附身一样,车上还有一泥人,以后马季将和泥人帅哥一起降妖除魔。
本剧虽然是玄幻题材,但并没有因此失去了港剧的特点,那就是“人情味”。
剧中以的士司机为切入点,除了未来将讲述小马如何驾着的士去降魔伏妖外,更将的士司机的苦与乐融入其中,尤其是描写的士司机与乘客之间的故事,很有人情味透出。
另外黄子恒饰演的警察角色,本来是一名好警察,却因为同僚之死,让他看到了制度中的阴暗面,于是最终选择走上“成魔”之路。
港剧的不回避现实,以及直刺现实痛点的特色,也是港剧重要的元素。
这也就是虽然港剧经常会有其他各地剧集的痕迹在里面,但却又有着自己浓浓特点的主要原因。
在这部剧的最后留下种种的谜团,比如啤啤没有往生,继续留在马季身边,是否会成为马季以后的助力;佩玲怀上了郭展明的“魔胎”,以后会变成怎样强大的“魔”来对付马季;还有豪仔的灵魂终于现身,他和马季,又会有着怎样的故事。
据悉降魔的2.0在今年5月4日将在荧屏上首映,希望这部经典港剧还能够给我们带来熟悉的味道。
tvb在五十周年的大日子选了一部二十几集的三无小制作(无大牌明星、无高成本、无专业编辑)来当台庆剧,tvb疯了?
《降魔的》还没播出之前,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嘲讽:五毛钱特效,星味暗淡……还说“”好好先生“”马国明又是挑没人愿意演的“胶剧”演……一连看了三集,才来评论,突然有一种感觉,之前以为《降魔的》是喜剧,或许真的被预告骗了tvb这位在华人影视大道驰骋了50年的老司机,一定不甘于随便凑数:深夜,一天之中最有故事的时段,大多数的人们早已就寝,暗夜里的生物开始出动的哥,一群容易被误解被轻视的群体,打的的人们提防遇上变态的司机;司机何尝不害怕遇上千奇百怪的乘客,然而一切都别无选择,自从上车的那时起,在密闭的空间中,同行的是两位心理距离最遥远的陌生人。
看多了港剧对律师、医生、警察等精英阶层描绘,《降魔的》中对的士司机群体的描述,向观众展示了这个极为熟悉却又极为陌生的行业点滴,结合魔幻题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正式降魔之前,《降魔的》首先是一套关于的士司机的职业剧的士司机,他们所遇到的千奇百怪的乘客,他们所遭遇离奇古怪的事例,浓缩成了降魔的素材的来源。
先不说片中的魔幻故事,小马作为的哥,诠释了小人物的善良与市井,他的的哥后援团则不同层面地表现了这一草根阶层的喜与悲(为了赚钱,多么不容易)!
再由这群草根的哥的视角引出香港小市民的喜与悲。
写鬼事,最终还是为了表人情。
第一集 车场小男生的故事就很感人,败家迷信老妈嘴硬心软的设定也很容易令人有共鸣早就知道tvb的五毛钱特效,然而并不妨碍我们继续爱他,它总有某些东西戳中我们内心最深藏的情感,比起内地小鲜肉俊男美女的高颜值,我们还是能够忍受不够精美的化妆和极其粗糙的打光(演员脸上的小豆豆,夹死苍蝇的皱纹一览无遗),天天追看,只因为感人的故事和扎实的演技,一直才是我们念念不忘的香港味道。
ps1 关于马大师未来的无责任预测和马国明之前那些装疯卖傻的角色不同,这位自带天然呆的的士佬,没有观众与其中的疯狂搞笑,他对人好,人们也爱他,但始终有一种孤独的疏离感(和母亲是这样、和女神自然不用说,只敢默默地守护,的士司机们对他也很好,但总有淡淡的落寞),看到第三集,估计与养母亲生儿子的死亡有关随便一尿就能唤起石敢当,后面会成为小时候崇拜的降魔侠然而,成为英雄的代价那么容易?
——从主题曲里找答案无论遭遇什么意外,都没事,这么硬的命,命理学上往往是天煞孤星的预兆普通人类还真hold不住,能陪他到最后的估计只能是非人类了ps 2 看到第三集,关于愿望的段落,突然想起了on call希望《降魔的》能复制on call 的辉煌
包着神怪的外衣,可是里面每一个人的故事无一不体现出来人性的温情故事,实在是一部幽默搞笑有内涵的电视剧!
怎么感觉胡鸿钧好搞笑哈哈😄马国明还是天然呆。
每一个情节都是环环相扣,慢慢带着观众入戏,感觉还不错。
最感动的就是马国明的爸爸妈妈死去的那一个画面,鬼想留在人间,只是眷恋,但是小马帮助了很多人安心离开。
这是一部很有哲学的电视剧,不错。
因为是你,因为是TVB大概就是有一种情怀叫港剧叫TVB,很多人都看过港剧,见证过它的辉煌,现在它的一些低潮。
身边的朋友或多或少听说看港剧,一提起来的剧都大概是几年前的了,他们不是没资源就是懒得找资源,也是被现在港剧的质量被弄得不了了之了。
但是,这不影响我去看。
我觉得,看港剧,直白的说,我就是中意他不会像英美剧动不动就来个几季,不会像内地的剧动不动就是五六十集,不会是韩剧总感觉让我觉得苏的不行...只是个人的喜欢,对,我喜欢,仅此而已。
喜欢剧里剧外的人情味,喜欢的演员总会在各种剧里出现,喜欢的配角们即使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却知道没有他们剧不会这般出彩!
这让我想到今年台庆剧中绿叶们的那段话,每个人真实而又可爱,杨振烨(看来我还是不记得正确的名字)他说的一句话,一个螺丝成就一辆巨轮。
其实演员也只是一个职业,早些年的TVB虽然苛刻,但却是是将演员们当成了职业者而不是现在的一些风气,可能这些风气多少也是有些偏颇的,我愿相信大多数的人是像罗兰姐说的,我觉得做演员是我的骄傲。
在降魔的里,算了暂时抛开这部剧。
这几年逢是马明的新戏,即使我知道电脑上暴风影音上都会更,但就是忍不住夜半去找资源,看了才开心。
不论剧的好坏,只因为是你呀。
有过失望也有过开心,但是看到后来,心态也多了些许变化,反正能让我截图你的帅照,有一些笑点泪点get了,谁理其他的好与坏呢。
说回降魔的,看的那天是万圣节晚上,刚好熄灯了,第一集小孩子出来的时候,吓得我,骂出了声,天知道我说自己不怕鬼,但我几百年没看过鬼片了好嘛。
然后怯怯的很做又倒回去看到觉得不害怕。
然后到第二集,那个臭袜子是什么梗(ง •̀_•́)ง。
然后我就忍不住我的洪荒之力去跟好多身边的人分享了这部剧!
闺蜜问我这个剧是不是很恐怖,也有人问我后面的资源还有嘛,一天一集太慢了...anyway,不吹我明视帝或者吹别人,奖项这种事他自己都看的明,又何苦自己难为了自己,想要为他争些什么呢。
无欲无求,做好角色,这才是值得去喜欢的。
奖项固然是一种加冕,但就算没有,依然有我有一帮喜欢看他做戏的人。
降魔的,我也不吹它好看与否,但我觉得,喜欢的人,就是会喜欢。
别拿他与夸去比较,收视也是。
虽然是大数据的时代,但也别被数据圈住了脚步。
反正我就喜欢我明降魔的里那份色色的草根,却带着兄弟情谊,关心家里的母亲。
贴地的角色,给到的是生活感,就像一个你可以在街上逛到的人。
喜欢黄智雯魔化的表现,感觉更有feel,前面芷若的戏份总感觉有些奇奇怪怪,不过可能就是为了形成对比吧。
喜欢妈妈在剧集里虽然神神叨叨却是因为爱小马爱自己的孩子的虔诚担忧与无惧的勇。
喜欢石敢当那个成天本尊本尊自称的精灵,开始有了感情,有了牵绊后的依依不舍,纵使情深却依然心系除魔肩负使命。
喜欢有为为了大姐的这些年的情谊,有点古古怪怪,却四个角色并齐大概是在tvb粉看来的一幕很有趣的场景,其实很想站他和大姐的cp!
喜欢那个啤啤小女孩似的天真和勇,为了爱情,愿意付出,也为了自己的职位,愿意去撞鬼的精神。
喜欢些粉虽然口花花但是其实又重义气的样子。
喜欢那个大反派其实做戏都很好,让人觉得恨人憎的郭sir,其实都印了那句话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正还有很多人!
不写了!
嘻嘻嘻
在全世界都认为王浩信是视帝时,杀出了马明这一匹黑马,但盲人律师确实比异能司机难演,王浩信拿视帝实至名归,但不代表马明就是输家。
其实在很多年前,马明就已经有资格拿视帝了。
马明是典型的媳妇熬成婆,从龙套专业户到男一到视帝有力竞争者,愈发纯青炉火的演技,加上马国不争不抢的低调萌蠢性格,很难不圈粉大批师奶和少女。
《女拳》的游三水,前期善良卑微,可怜到令人心生怜意;后期阴险毒辣,目光凶狠渗人,前后反差巨大,那时开始欣赏马明的演技。
后来《寒山潜龙》的朱长胜,留着两撇胡子的捕头,实在太帅了。
《心理追凶》的心理医生钟泰然,西装革履的高大帅,好冷禁欲系真是酷毙了。
再到《降魔的》草根司机,马明演什么像什么。
小马整天穿着看起来脏脏的T恤和短裤,斜肩背黑色背包,脚踩帆布鞋,没日没夜地开的士赚钱,30多岁还单身,生活平庸,未来渺茫,却仰慕医生女神,知道没有结果,还是默默守护,典型的屌丝形象。
但主角总会有光环,小马无意唤醒了精灵石敢当,从此开启降魔之路,平凡的生活被打破。
原本以为力哥力嫂只是普通的配角,每天晚上搭小马的士回家,秀恩爱,聊家常,谈得最多的是对儿子的期望,这是大多数普通父母最平凡不过的日常。
30多岁的小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见到30多岁时的父母满怀希望地憧憬儿子的未来,即使再艰苦也要靠双手给儿子最好的生活。
一曲凄美的《遥不可及》缓缓响起,我感动到疯狂飙泪。
最平凡的力哥力嫂,连看着儿子成长的最简单愿望也不能实现,人生最遗憾是对生死的无能为力。
其实力哥力嫂的轮回并不是什么坏事,起码陪伴儿子的幸福时光在三十年里可以不断重播,只是他们经历多少次幸福,就要经历多少次焚身欲火的痛苦。
无能为力书写未来,遥不可及的痛处,唯有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
一部剧认识一位好歌手。
《降魔的》第一次真正认识到胡鸿钧,萌萌的精灵石敢当,穿着潮流,崇拜女神,这样角色的讨喜,演技和观众缘也不差,但我更欣赏他的歌喉,他特别适合唱抒情凄美的歌,温柔的声线听起来特别舒服。
黄智雯作为女主角,戏份相对啤啤来讲的确不太多,气质医生的角色没有什么可以发挥的地方,一人演多角在《三个女人一个因》里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视后级的水平,所以她在《降魔的》里化身“魔”也完全没难度,TVB未来的视后,看好你!
对谢雪心的第一印象是《巾帼枭雄》里饰演的大奶奶,攻于心计,笑里藏刀,《降魔的》里婆婆妈妈的慈母角色也同样可以驾驭,与石敢当相处三天也是相当感人。
好演员好角色,本以为黄智雯会凭着《三个女人一个因》横扫所有视后,最后一城却输给了Ali的《BB来了》。
Ali是气质超好的演员,《踩过界》的Never和《夸世代》的尚可瑶真的超级吸粉,获得视后也是实至名归,但《三个女人一个因》会比《BB来了》更加印象深刻,三个人格来回切换的难度比演绎新手妈妈的难度要大,这时候只能呵呵TVB的山头文化和亲生仔女主义了。
《降魔的》已经开始拍续集了,马明和黄智雯都是实至名归的,早已是观众心中的视帝视后,望TVB不要辜负一班好演员。
第一集就把我恶心死了香港傻逼别以为你那弹丸之地黑社会横行你内地爸爸就有黑社会ok呕吐,活该香港有废青
三色台这两年好像执着于现代玄幻题材,这一部还是有点新意的,马明确实非常接地气,无论的士司机还是心理医生都演得入型入格,一直挺喜欢他的,其实得到观众认可,也不谈什么可惜不可惜了
三星半,看起来更像降魔的前传,马季他爸妈那part 还蛮出彩的,啤啤很可爱,马明也蛮帅的,会看第二部
意外地不错
剧情高开低走,降魔部分拖拖拉拉,以为打boss是主线,谁知家长里短才是主线…该说的通通没说清,人设也是各种莫名其妙,一星给主题曲
生狂狗食无屎 / 古古怪怪 带波出界
前半段还是毛记招牌的家长里短师奶胶剧情,充其量加点迷信灵异的元素。后半段又突然加快节奏不停死人,原本以为会是SPN式的公路驱魔打怪模式,是我想太多了。看来TVB还是放不开,不敢viuTV拍的那部《诡探》那样直接走暗黑灵异风。
打动我的是石敢当
神神鬼鬼的挺有意思,无审查下能看些说中国话的鬼故事也就香港可以搞了,但是没钱是真没钱啊
虽然金刚小仪的力哥力嫂那段很感人,但故事整体太过温吞,名义上是灵异剧,但更多说的是灵异包装下温情故事。
喜欢啤啤~~
当成下饭局或者睡前催眠剧还行,后面几集有点拖沓,希望第二部能还我啤啤(beibei),还有TVB欠马明的视帝啥时候给呢?
🤣这要是其他剧这bug数能瞬间弃剧 不过好不容易又有可以看完的港剧 ✌🏻️ 看完只能说僵约真的牛逼 剧本无敌 拍摄无敌
石敢当天真的样子真的好可爱~这片温馨笑点好多
纵容罪恶的能力者痛失亲友,变着花儿讲了个蜘蛛侠的故事。或许因为是灵异片,盒饭率略高。生父母那块儿还挺催人泪下。
今年港劇黑馬。情感刻畫不錯,感動點多;戰鬥稍弱化,Boss戰結束太快。後來監製方駿釗透露這只是三部曲之一,瞬間心領神會。
来第二季把~~
感情线太尬了
马明的必杀技终于从血汗钱进化到血子弹,代价是几乎团灭,这什么台庆剧,气死了
石敢当!演的忒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