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喜欢这部剧,当年的韩版我看了好几遍,看到中国翻拍又都是老戏骨可以说是相当开心了、又有张若昀演也不差~但是看到那个看不见眼睛的发型,以及装13的演技我就真的看不下去了,没有CP感,感觉太端着~闺蜜团这边,嗯怎么说无功无过吧,看韩版的会被他们之间的小举动感动哭,会感觉他们是扶持彼此后半生的家人,可是感觉我们拍成了两个小团体,外加卫华~哎,演员是真的不错,但是不知道为啥就是看不下去~
看过韩版才知道当初国产这部剧为什么没坚持看完。
缺少幽默,缺乏人生感悟,缺少温度,缺少积极心态表现,背景音乐不好。
虽然演员、服装比韩国版的漂亮,但是缺乏人情味,太漂亮了,就刻意了,也正如这部剧整体给人的感觉,刻意的去表达老年的无奈,却没有体现出生命的坚强。
这部剧的演员选择和服装、妆容太漂亮了,都没有年老色衰的感觉,一位位四五十岁的样子,却纷纷抱怨老了,癌症了,健忘了,要离世了,很有无病呻吟的感觉。
甚至让我这做晚辈的有些生气,外婆80多岁了,也没整天活在生老病死的阴影中啊,她们至于吗!
这如果让外婆她们看到了,会不会也陷入这种悲观情绪中呀!
但是韩版的,是真的老年演员去演,会让人感受到她们在坚强与无奈中的矛盾,也会让人从中感受到生活就是这样,有喜有悲,时间慢慢消逝,还好还有爱。
具体演员上,个人觉得,邱雅阿姨真有范儿,国际大明星的样子,比韩版好看,舜华阿姨也比韩版的好,大小姐的温柔演到极致,这部剧里,挑选的最合适的演员。
许建树角色韩版的更好,损人犀利但不大呼小叫。
何安宁真是远不如韩版帅,而且刘海为什么要把眼睛挡住,非常阴郁,刚开始我还以为他是个心理变态呢……顾嘉一20多岁的样子,不如韩版真正30多岁女人形象,演起来没有生活味,而且也不像个能洞察人生的作家。
总体来看,这部剧导演是不够真诚的,不过是想拍个暂时火的热剧而已,不够用心,有些角色选的不好,所以整部剧才给人做作的感觉,可惜了几位好演员的表演~
国产剧近段时间来一直播放的剧,充斥着浮躁与浅显的青春。
这部剧出来时,我眼前一亮。
这部剧讲的不再是年轻男女之间的情情爱爱,反而是步入中年的男女生活中的琐事。
当然,这部剧也是具有一定的缺点,比如宋丹丹所演角色的一些剧情,还有张若昀扮演的角色突然的短腿……短腿这个真的很突兀啊,我到现在整部剧别的不说,短腿那一节记忆深刻。
但是平心而论,整部戏的演技还是不错的,服化道也不错。
但总的来说,这部剧我很满意,最起码彰显了国剧新的类型。
希望国剧可以越来越来越好。
亲爱的她们 (2017)6.32017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 崔亮 / 宋丹丹 张若昀
感染力强,真实,老戏骨好看。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的生活状态,真实存在,比年轻的演戏多了一份真实,值得花时间观看,会继续跟戏,希望看到结局也是真实的,现在大部分电影或电视剧的结局都是结婚了的结婚,和好的和好,其实真正的生活是无休止的幸福加坎坷,看到这部戏,瞬间觉得超真实,简单朴实。
很棒,加油。
看到六分的豆瓣评分我还是很不理解,可能是豆瓣的受众还是太年轻了吧。
这虽然是个有无数bug的翻拍剧,但是一群老戏骨的演技和故事传递的真情足以弥补这些bug。
我可能还没有剧中这些主人公这样老,但是却在他们的故事中看到了现在的妈妈和三十多年后的我。
我也有一群相依相伴二十多年的闺蜜,只是这几年人生际遇各不相同,走着走着就散了,记得上个月和曾经最好的闺蜜大吵一架,我们三观不同了,无法达成共识,在一起如鲠在喉,最后无奈的约定今后不再见面,也许老了可以再见,也许经过更长的岁月更多的磨砺,我们才能放下中年危机中的种种功利和浮华,在更多的沉淀中彼此坦然面对,不再有那么多的挑剔和不屑。
首先,舜华这个角色,中国大妈里有这么神神道道的吗?
即使有也是低调的不能再低调了。
做为一个有孩子的妈妈,居然什么都不会。
更不要说年轻的时候居然跟个台湾帅哥就好了的剧情,台湾帅哥事隔几十年追到大陆来,他没有孩子吗?
他当年对谁都不动心,单单对大陆女学生有了感情还回味一辈子,中间都没有联系?
冲着韩剧《Dear My Friends》拿下2016豆瓣最高韩剧的名头,兴冲冲地追下了这部剧,当时整体感官差强人意,我给了三颗星,但当我看了国产版的《亲爱的她们》后,给韩剧的那三星让我有点后悔,分分钟被吊打的国产翻版让我在打分上纠结不已,最后也要支持国剧,索性给三分,但两部剧差得真不是一星半点,详述如下。
1. 国产版《亲爱的她们》基本保留了原版的人物框架,一位大龄女青年和五位中年阿姨的故事。
但就具体细节而言,浮夸、不接地气是我对编剧最直观的看法。
就家庭背景而言,国产版的阿姨们定位应该都是中产以上,住大房子开着小车子,开得小餐馆也是高大上、充满小资情调,这样小康的背景+鸡飞狗跳的家长里短(癌症+车祸+离婚+老年痴呆),又如何打动大众?
剧组可能就是有钱,但有钱就一定能产出打动人心的好剧吗?
从豆瓣给这部剧打出的分数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并不是。
女主白莲花的人设路线、二男无条件追一女的套路对于人物的塑造本身就是一种浮漂,顾嘉一集美貌多才、善良单纯、闪闪惹人爱于一身,加上姜妍的“锥子脸”,成功演出了一位大龄女青年的完美人设,假得离谱。
2. 舜华想要自杀,去顶楼上、去马路上、去海边;佳雯遭到家暴;慧贞忍受老公暴脾气;男主向女主求婚,被车压断双腿等等,就这么平铺直叙地拿着原版照抄?
细节呢?
本土化呢?
一堆人选择在深圳拍戏,除了车牌号,我没有看到这些人在深圳生活过的痕迹,做饭一溜北方菜我能说分分钟跳戏吗?
宋丹丹还是老样子,“嘿、讨厌、白眼”三段式一成不变,拍摄组把大部分心思放在硬广上了,三九感冒药、那个抽纸盒、还有一箱箱的莫斯利安...看得我尴尬症都犯了,比较良心的一点是剧组舍得在手机通话上下功夫,每个电话都是实实在在让你看出来真是来电话了,通讯录也与剧情保持同步。
但是,这并不是重点啊。
3. 实在打不出来字了,懒得吐槽了,当编剧一厢情愿地不走心就想不劳而获、或者是想省时省力时,这部剧的质量就注定漂浮在云端。
《亲爱的她们》真的是一部温暖的高品质良心剧,像是一群老人演绎的欢乐颂,老戏骨的汇聚就是看剧的动力。
有友情、有亲情、有爱情,每一面都能照射出生活本身的样子,他们都在极力挣扎,逃不过生老病死,却想活得更加自如一点、更加开心一点。
我看到了十一集,基本上每一次放插片曲当你老了,都会使我泪目,可能这就是情感的共鸣,真爱的共振吧。
我是来看 闺蜜团的,男女主,男二 女主的戏也太多了吧。
还有这年轻演员的选角也真是为了还原而还原,看的心里好难受。
可以用小宋佳演女主么?
就是不像丹丹老师的女儿。
丹丹的戏,一看就知道很多台词被她生活化的调整过,比如那句哥德巴赫一猜想…不管咋样还是很喜欢丹丹老师演技。
柔弱公主奶奶本来觉得演员不是适合,朱茵老师演强势上海妈妈印象太深了,个子也太高,发型也太女强人。
不过看了两集就还是能认下来这位柔弱奶奶人设,老艺术家演技是没话说。
翁虹的戏,这口音和节奏还是有些跳戏。
最喜欢刘莉莉老师,和罗文姬风格不同,善良的、简朴的、乐观的她。
邬君梅演大明星有什么可说的,绝对的没问题。
三星给老戏骨,年轻演员还得练。
剧情里的妈妈们真的是我们日常看到的妈妈们吗?
她们都化着这样精致的妆容住着这么富丽堂皇的小别墅?
中国近几年的历史,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造就出这样一群人?
剧情人物完全是飘着的,没有根,只像摆出来一个个标签化的人设。
我一开始根本不知道这居然是翻拍的韩国那部亲爱的朋友们,因为说翻拍吧,没抓到现实中的精髓,但是换内核吧,又没有看到真正接地气的中国妈妈,有人说演员演技在线,可惜这糟糕的精致感和刻意的煽情让我根本没有看下去的勇气。
不知道前面那么多好评怎么来的,感觉都一个论调,也可能那是高端人口的亲切感吧。
真的觉得现在国内真正有水平的影视都不在正规军里,有灵魂的作品在年轻的导演和原创者手里。
回家呆两个小时就想走
外婆很喜欢看……
可怕的电视剧
我是韩版里金惠子的粉丝,说真的剧本搬到国内,是该本土化处理,但也不能处理成这样啊。该有的内核、人物的韧性和深度都被处理掉了。16集的剧情,注水到40多集,这里面的絮絮叨叨真是够了。
我没看过原版,觉得还不错啊,蛮温暖的
在深圳拍的,深一代真有钱真幸福,一把岁数还谈恋爱
昨天看了 3.4,5个老太太拍遗照还笑到那么开心,她们从容的笑着面对以后我哭了,真的老戏骨演的太好了
什么破烂玩意,把中国女人糟蹋成什么样了
这个只能给两星了,因为只看了三集就弃剧了,没有让人继续看下去的冲动,不得不承认,中国文化企业在翻拍这件事上还差点火候
为是我自己也是很多正在老去,却越来越年轻的老妈们打call
不能一集弃,反正棒子拍的太恶心,国产的好的多
真心不够符合我国中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华丽的场景整齐的一切,真的接地气吗?翻拍要注重本土化啊,把本国的文化和生活拍出来,这才是翻拍的价值啊。不过老演员演技还是不错的
刘忻的那首插曲简直了
插曲挺好听
一声叹息。
戳心又戳泪的一部电视剧,也有很多地方看了让人反思的地方,叔叔阿姨们的演技真的特别赞
是真的好 喜欢这样的 演技在线一集不拉
很好看呀为啥分这么低,打着越洋电话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真是另一番感受呀。我居然能叫出每个老演员的名字觉得自己真是很屌了。秦汉爷爷真是就算到了70岁在电视剧里谈起恋爱都一点不让人觉得尴尬。不知道为啥,看完这个剧总觉得他与林青霞也许会有下文。
偶尔和我妈看了几集,宋丹丹做作的演技真是尴尬
好看,剧情很好,好多老演员都认识但是叫不出名字来,金太郎的爸,宋丹丹,翁虹,岳跃利,剩下的叫不出名字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