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尘世第三季

The Leftovers Season 3

主演:贾斯汀·塞洛克斯,凯莉·库恩,艾米·布伦尼曼,斯科特·格伦,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玛格丽特·库里,克里斯·泽尔卡,简·默勒尼,凯文·卡罗尔,约翰·艾德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守望尘世第三季》剧照

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1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2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3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4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5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6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13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14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15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16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17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18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19守望尘世第三季 剧照 NO.20

《守望尘世第三季》长篇影评

 1 ) 没有了陪伴,时光终将荒凉

《守望尘世》是部游走于神剧与神棍剧之间的HBO作品。

它前置了一个惊悚的剧设:7年前的10月14日,地球上有2%、约1.4亿人突然消失了。

然后在漫长的3季故事里,受伤的人们一直创伤难愈,各种抑郁怪诞。

遗忘就是背叛?

赎罪代替信仰?

幻觉揭示真相?

最后女主诺拉痛下决心,抛舍此间种种,穿越彼岸。

但她在平行时空里体验到更大的痛楚:原来彼岸的人们遭遇了更大的不幸,98%的亲友突然消失,繁华落尽,满目疮痍。

她的一对稚嫩儿女已长大成人,她的配偶已另筑新巢,她与旧日时光因遗失的7年已形同陌路,再也无法拼回往日片段。

这时诺拉想起另一个时空,还有一个曾让她牵挂过的男人凯文。

幸好时光穿梭机的发明者因思念亲人也已早早穿越过去,诺拉又费尽周折,在她鬓发灰白的暮年终于穿越回来。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 ) 最后的故事,最真实最直指人心

守望尘世就这么完结了,4年3季。

有时候发生的事情其实也没什么,然而成故事说出来就带给我们各种的情感,感动、悲伤、喜悦、激动…最后一集,BOOK OF NORA,讲NORA的故事,承接了S3E6她去寻求穿越,承接了S3E1最后一幕十多年后的NORA。

不剧透太多,主要讲下NORA自述的穿越故事,这个穿越是空间上的,跟以往看得比较多的时间线穿越是不同的,这两个空间是的时间线是一样的。

NORA说她确实穿越了,穿越到另外一个空间的澳洲,她走了很久才发现有人,毕竟只有2%的人口穿越到这边,她的目的是明确的,回到她的孩子身边,然而澳洲离纽约十万八千里。

经过一番努力,NORA还是最终到纽约美普顿,来到她家对面,静静的看着。

门开了,走出来一少年、少女,NORA刚开始没认出来,这是她的孩子啊,都长这么大了,之后她老公和一个美女走出来,真是幸福满满的一家四口,只有NORA才是可怜巴巴的那个。

就是这个故事,NORA在某些点上顿悟了,D世者有些是可怜的,有的变成了孤儿,有的变得孤寡,在2%人口的世界,幸福是属于少数人的,比如NORA的一家;在98%人口的世界,幸福是属于多数人的,只有少数像NORA一样的人,让人可怜。

到底NORA在穿越球快被液体淹没的时候,是不是喊着要出来?

我认为,是的。

是的,NORA实际上没有穿越,她只是用她叙述的故事让她看起来不像苟(狗)活。

最后,引用黑人神棍那句话:Live dog is better than dead lion.靠故事活下去的DOG,这句话不要贬义的看。

 3 ) 最终鉴定:滑坡

我也觉得第一季给我的震撼最大,更完整,更能引起思考。

第二季被人说神剧,看完略有失望。

本以为S2已是终季,所以到S3有点不记得故事前情和人物关系了,看得也不是很用心,目前还没看到结尾。

和很多电影和剧一样,当获得成功之后,续作往往承担着更大的期待和野心。

2我不是很满意,宗教和不可知的叙述太过明显,反而不如1的隐忍。

3更多的是承接2的绝大多数内容,走得更远更自暴自弃,整集整集的福音配乐。

除非在结尾来个大惊喜,否则我可能宁愿把1再看一遍。

============================================================================看过了第8集,还是跌落神坛,甚至有更糟心的感觉,明显感觉主创拽着情节走已经拽不动了。

既然诺拉从那边回来了,又何苦一个人苦熬到老。

 4 ) 守望尘世,何以为家

在这么丧的时候看这么丧的片子,似乎更丧。

平躺吧。

剧中涉及到大量宗教内容,有人相信留下来的人是因为恶,是在接受上帝的惩罚,于是开始极近残酷地对待自己,并用残忍的方式提醒幸存的人--不要忘,这道伤口永远不会愈合,不能忘,你已经不是那个完整的人。

面对离开的人,留下,是惩罚还是馈赠?

留下,该遗忘然后继续生活,还是缅怀并铭记?

最终并没有答案也没有结论。

生命何其羸弱,有时候是我们把她想象得太坚强,赋予了太多内容。

“假装很好,努力活下去”。

这是多么悲伤的无奈,这整部剧都弥漫着这种浓得化不开的低压气氛。

人类的感情何其顽固,有些念头绕不过去有些心结放不下,有时候给自己疗伤的方法太狠绝,有时候只是无法原谅自己。

关于那些消失的人故事最后给了答案:那一个事件后,“此岸”和“彼岸”分化成两个平行世界,女主找到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方法,在那里,“我们”才是消失的那一部分。

原来并没有什么“消失”,有些人只是失去了彼此。

因果,并不是古老的东方才有的理念。

你在哪里,你的身体和灵魂都在哪里。

《守望》有28集的时间足够丰富的内容去挖掘,难能可贵的是,没有一把废土。

那些通过镜头传递出的烤问,现在想到还是会被戳痛。

人类的思维不是干瘪的,而是充斥着无法抹平的棱角,并且向不可知的方向伸展,因此我们才会不停地问那些“为什么”。

在这个多事的2020年,已经有一些因突发事件被时光抓走的人,做不到重启这个年份了,那么幸运如我们,坚强如我们,守护好这个尘世吧,用我们无与伦比的信念。

 5 ) L

Heard it from weibo that this is the single best tv series from the 2010s, so I watched, it took me a couple of days but I finished. It’s not like any other shows I’ve ever seen, maybe I’m not religious so I don’t really understand all the euphemism or symbolism to certain subject matters, but I know the topic it discusses is heavy, it weighs on my heart for so long that I suddenly feel sorry for those who joined the guilty remnant. I really like Kevin, the man who wear powerful suit to protect the vulnerable person that he really is. I may never truly understand this show, but I’m sure that at some point of my life, when I rewatch it, I will.

 6 ) 其实你、我、他们都在守望尘世

人文科学家早已发现人类的幸福感是无法填满的沟壑,每一个尘世间的人都被“我从哪里来?

要到那里去?

我为什么活着?

”所困惑。

索性,宗教能较圆满的回答这个问题。

然而,随做现代科学越来越发达,使得神迹越来越稀少,人们对宗教也是充满了困惑。

群居的人们一旦被无尽的悲伤包围,又没有了却自己生命的勇气能力,又会陷入另一个悲伤,要不人家托尔斯泰会说“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曹操的短句就思考了人生几何,去日苦多这样的大实话道理。

古往今来,人类都是这么过来的。

还好有“爱”这个神奇催化剂还能支撑守望尘世的人们,绝望的人们还有一丝活下去的理由。

然后“爱”这个东西也是双刃剑啊!

当过父母的就知道孩子越大越难养,最能伤害你的往往就是你的家庭,你身边的亲人,人在无助、混乱的时候往往选择的是逃避。

所以,那句经典的 They live happily ever after,从此他们幸福快乐的生活着只能在童话里。

守望尘世1-3季堪称神剧,有名言“家乡是回不去的“”,因为你心中的家乡和现实永远对不少号。

逃避只能是暂时的,这世界你终究无处可逃的。

婚姻、家庭的幸福与否也并非你付出多少就能收获多少,同样是耕耘,还要看上帝对你的眷恋。

《守望》里的人物几乎都是各有各的不幸的苦逼式人物,所有悲伤的故事仿佛只有白色赎罪会看透了,他们逼迫你不能忘记悲伤,逼迫你好好赎罪,甚至逼迫自己的会员殉道,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开启了毁灭世界的核弹,从此不再有悲伤也没了幸福。

最悲情的女主角穿越去了2%失踪者的世界没有找到幸福,穿越回来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步入耄耋之年,老凯文才姗姗来迟,也许他们从此快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人类啊人类!

为快乐而活。

这个尘世的快乐且行且珍惜吧。

 7 ) 好好讲故事为什么这么难

比前两季好一点点吧,这一季有9+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觉得该剧烂的人在第一季就弃剧了吧……看很多高分评论都说本剧神在于探讨了宗教、哲学、灾后等等高逼格的思想,所以超神了超5星了,可是我觉得在4年28集的篇幅里,认认真真讨论一个点真的就足够了,太多所谓的高逼格idea堆砌在一起只让人觉得主线凌乱,表意不明。

跟lost一样,最终都沦为编剧为了炫idea而炫idea 我知道我的格调不高。

 8 ) 共赴末日

《守望尘世》是伟大的电视艺术作品,但大多人却不一定能够理解。

因为在这个地方,花里胡哨的故事往往被奉为神作:这分别有三种分类,第一种是叙事角度或手法非常规化,故意提供过量信息;第二种则是利用简单粗暴的春秋笔法,让观众去一一对应;第三种是刻意拔高叙事的专业性,以至于让专业人士背书,营造真实感的氛围。

这类作品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脱离其受众而独立于世,一旦受众错位效果便大打折扣。

最简单的例子,理科生看《盗梦空间》就如同文科生看《让子弹飞》,隐喻、谜底、严谨,说到底是作品感知的一面,而非认知。

世界上最畅销的故事是希伯来神话,它没有华丽的叙事结构,没有简单直给的隐喻,背后更没有海量的科学文献支撑。

因为它要重塑的是人的认知,解决的是存在的意义。

无论是诺贝尔奖得主,还是不识字的流浪汉,都能从中收到启发,因为这不是一个智力的游戏。

《守望尘世》给观众以不同的角度,信仰,态度去看待这个世界,一方面它呈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神迹,另一方面又给这些现象增添了不可知论的色彩。

这也是本剧对于所有宗教的态度:信仰生于现世,人们往往用故事去解释已发生或未发生的事情,当故事彼此发生冲突,总会有一方被定义为疯狂,而当互相都不能说服彼此,这就形成了末世。

第一部可以简单概括为当信仰与情感遇到冲突,人该何去何从:基督徒相信2%的人上了天堂,可为何其中还有恶徒;劳里深信邪教,但在亲人面前却忍不住流泪;汤米明知韦恩是假,仍执意照顾女孩,类似的矛盾和疑问充斥了整个第一季。

直到凯文梦游把帕蒂绑到了木屋,两个不同信仰,不同身份的人用各自的方法企图坚持自己,瓦解对方的信仰,把这种矛盾推向了高潮。

直到帕蒂用自己的死向凯文发出诘问:这个世界烂了,所有人只是假装能修好它,而且你明白这点。

第二部是一则圣地毁灭的寓言,其本质还是把信仰实体化,为的是快速建立起群体认同感。

对于神迹的想象更加天马行空,观赏性相较第一部提升了不少,但更多还是为最终季凯文的形象铺陈。

作为为真正伟大第三部的铺垫和人物扩充,以及让这样一部沉闷美剧获得续订活下去的角度来说,它已接近完美。

两季的蛰伏,只为真正伟大作品的诞生,《守望尘世》第三季试图把自己塑造成现代版的圣经,而它几乎已经做到了。

它彻底脱下了神学的外衣,而是让一切信仰和价值平起平坐:上帝不比种马狮子高贵,一群妄图阻止世界末日的疯子无需受到科学的束缚与道德的限制,回到过去也可以是人生的全部意义。

这一切的一切凝聚成了一幅神圣的画作,呈现出了现代版的耶稣与他的12门徒。

而那些被人追捧的“神作”,《守望尘世》仅仅用了第七集一集就完成了:耶稣受难到复活的隐喻,透镜碎片穿越的交叉剪辑,各种天才般的点子和巧思。

所以究竟是凯文拯救了世界,还是仅仅拯救了自己和家人,不可知论的气息仍在蔓延,但有些东西似乎笃定了下来。

我们是遗世者,也是被遗失者,我们失去了2%的人,他们却几乎失去了所有人,这是诺拉描述的彼岸,当她问凯文是否相信自己,就仿佛世间万物还是那么的不可知、不确定,但白鸽归家,佳人亦在,爱能穿越所有猜忌、怀疑与怨恨,最终帮助人们找到唯一确定的答案——“I believe you,because you are here.”所有的不确定收束于确定的爱。

《守望尘世》真正伟大的原因正在于此,太多的作品提出迷茫,疑问,怀疑,给出笃定的答案却需要勇气,让旁人信服则需要智慧。

这个问题在如今的难点在于:虽然现实中没有出现过突离事件,但存在的意义却萦绕在现实每个人的心头,机械而敷衍地做着一些不出于自己本心的事,而牵头于世俗和他人的期待,因为比起爱慕他人的善良,我们更憎恨别人的错误。

这种恨是多维度的,对异族人也可以是同根人;对敌人也可以是朋友;对爱人也可以是家人;对异性也可以是同性,曾经普世的团结、平等、婚姻、血缘被解构了,我们就是《守望尘世》中的遗世者,只得在末日的废墟中寻找零星的价值。

因此这个疑问绝不能被剧作刻意削弱以便用某一种姿态去轻松解决,相反它必须被塑造的真实、沉重、甚至无解。

这就是整部剧集所营造的不可知论的出处,并非故弄玄虚,故作深沉,而是为了呈现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困扰你许久的问题,不会因为信奉上帝而变得笃定,不会因为从众而行而消逝,不会因为找到圣地有所净化,你越想无视,它越会在意想不到地暗处咬你一口,让鲜红的血液喷涌而出。

是的,《守望尘世》真正讲述的是人该如何活着,每个人都活在自我的叙述中,你将成为他人故事中的耶稣,他人将成为你故事中最忠实的门徒,最终轻盈的人生会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落脚点,就像墓碑上刻着的一连串身份标识,把它们抹去,也就什么都不剩了。

这让我想到了齐泽克讲过的一个笑话:一个疯子以为自己是玉米粒,在最终被治愈并送回家之后,他没过多久就返回了心理治疗中心,向医生解释他的恐惧:“在路上,我遭遇了一只母鸡,我生怕它会吃了我!

”医生讶然:“可是你已经知道你不是玉米而是一个不可能被母鸡吞下去的人啊?

”,疯子回答:“是啊,我知道我不再是一粒玉米,但谁明白母鸡知不知道这档子事儿呢?

”这个故事初看很荒谬,是因为只有疯子才会赋予词语直接的物质性功效,但如果把玉米换成任何一种决定你符号性认同的象征,是不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疯子?

所以你到底信你自己的眼睛还是我的话?

这是象征性的最初架构,即使我看透了它虚伪的表象,洞悉了它腐朽的本质,依然选择相信,因为这种相信是一种另一维度的信仰,而不仅仅是现实里表面的“代言人”(比如一个腐败的法官和法律的关系)。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象征的意义建构了人对于现实的经验,因而那些只相信自己眼睛,而忽略象征意义的人,反倒是错误的那方。

如果对于这个例子还不能信服,那当你佩戴vr眼睛时,你是会相信眼前一切都是数码机器的运作呈现,还是坚持你的眼睛和体验?

(蓝色和红色药丸)这是一种自恋,他们不是承认大他者的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抱怨和怪罪,反倒间接承认了其对大他者的依赖,甚至他们会主动要求大他者的介入为自己谋取权益,恰恰体现了其犬儒的一面。

这是真正的革命与抱怨的根本差别,因为把对大他者的要求化作抱怨从来不能消弱大他者,反而巩固了其存在的必要,造成了刻舟求剑的笑话。

最终导致了本该是大他者退位的时段,反而越来越多的阴谋论和主义兴盛,正如守望尘世中呈现的那样,劳里所代表的一众教会的本质是自私,表面是对一切意识形态的不信任和保守,但却放纵自己对于阴谋和妄想的推进。

那么宏大叙事的落脚点究竟在何处呢?

(越来越多政治斗争导致类似俄乌类似事件对于人们造成了认知测绘混淆)又或者说当代人该如何找到自我身份认同的落脚点呢?

事实上这是一种现代强理性而轻感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日常的体现就是憎恨往往压倒爱慕,暗藏的是一种男性主导的机械式世界观。

这也是为什么女权虽然大多满满犬儒氛围,而且往往不中要害,但作用仍是正向的原因:女权内涵最根本的并非平权,而是女性特质的回归,因为这是女权区别其他平权运动以外最核心的合法性,浅说是日常生活各种传统被消解后的男女互利,深说是个体被强制重新发明他们互相共存的规则,却不能依赖早就已经已经例证了的某些元规范,这样各种元素才能重新分配和重构,最终解决彼此的个人身份认同危机。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个体同样需要完成自我的解放和革命,不存在统一的答案和顺风车,因为这受制于何时何地何人。

也许人类会何去何从,我们无法回答,但守望尘世的结尾告诉我们。

“你是否相信我”,这个命题会穿越时间,穿越个体差异,穿越不同空间,直达那颗实在的心,终于象征与体验完成结合,这是母体的回归,更是人生的原点。

所以,一起共赴末日吧。

 9 ) What to do next

感觉这就像是盗梦空间的超长电视剧版,但是当然,比盗梦也好看和深刻了n倍。

没想到这么晦涩和平凡的剧情,我竟然把三季都刷完了,有一种看着难受但是一直想看结局是什么的冲动。

总体上感觉第一季讲的最深刻吧,后面第二季有些乱,第三季简直是各种插叙、倒叙,穿越来穿越去,完全靠观众自己去联系剧情,有点装逼装太过的感觉。

最后说见到失踪者的世界时候,人们我们觉得失去了他们,但是其实他们同样也失去了我们,有一种被雷劈的感觉,what to do next,永远都是没有答案的,无论是神棍、沉默白衣bitch会还是传统教会,给不出一个静态答案,毕竟生活是一个动态的未知的过程,谁tm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生活除了remember,还要继续,死死抓住过去,生活无法继续,但是谁的现在不是过去造就的?

最终可能还是要乐观的走下去吧,无论通过什么方式看到的过去,其实都是自己无法忘却的回忆的投射吧。

 10 ) 最爱第一季

最近看很多外国媒体都在可着劲儿夸《守望尘世》的第三季,其实第二季开播之后就有评价认为:这个剧被严重低估,第二季已经达到神剧的水准。

似乎大家普遍认为在第一季完结后,剧情进入分水岭,新的故事带给观众意外的惊喜。

而可能地球上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第一季最佳,第二、三季反而让我略感失望…最喜欢第一季,不仅是因为后两季没有男主跑步的特写,而且制服play的戏份明显减少【误在第一季讲完原著小说的故事之后,后两季和《Lost》的后几季一样陷入剧情太神棍到不能收的地步,比Lost进步的是这次编剧没有强行填坑强行解释,而是选择继续发展这种亦真亦假的剧情,让观众自己去选择相信和不相信。

其实在原著作者(也是本剧编剧之一)创作小说的时候也显然并没有准备解释为什么事情会发生,小说就是展现在“那件事”发生后人物之间的矛盾和自身的矛盾。

在第一季中重点也是角色们压抑的矛盾和对自身对信仰的思考,所以当季终各条支线汇集起来的时候人物迸发的情感是很容易引发观众共鸣的。

然而这些矛盾在第一季中已经发展和解释足够充分了,为了故事的继续必须有新的矛盾。

于是编剧很聪明的将故事的背景扩大,地点也由小镇转向奇迹公园转向澳大利亚。

但问题来了随着背景扩大,观众的关注点也从人物的情感分散到了那些编剧没有给出解释的奇幻剧情上。

“为什么2%的人消失了”本来就是个不能深究和解释的问题,凯文看到的幻像到底是不是真的,宾馆是死后的世界吗,凯文是精神疾病患还是耶稣…这些剧情营造了本剧神秘奇幻的氛围,但另一方面却架空了第一季对宗教和人性的思考。

太神棍的剧情已经让观众不能再像第一季的时候不在乎所有未知的答案,我们的重点不再是人物的纠结和思考,我们想知道“为什么”。

观众的纠结迷惑让之前默认合理的设定突然变成了“深坑”,变成编剧有义务给出合理解释(填坑)的内容。

然而随着第三季的完结,编剧也没有“填坑”,这让我产生了当年看完lost之后同样的失落感。

诺拉和凯文的感情线最为最后的结尾也是让我感到有些意外,两人的感情线本来在三季中就相对缺乏笔墨,最后竟然在倒数第二集就讲完了凯文内心的矛盾(其实凯文自身这条线和第二季比也根本就没有矛盾吧)完成了“自杀”。

当然这个剧在配乐、取景、演技等方面都是一如既往的精彩,甚至可以说是完美的。

在对宗教、对人性和神性的探讨都是深刻引入思索的。

这也是我一如既往大爱守望尘世的原因。

总的来说《守望尘世》确实没有被“过誉”相反它其实有点被低估了。

作为《lost》的高级姐妹篇它没能和lost一样引发全民追剧的热潮,甚至关注度过低,实在是埋没了一部神剧。

不过原因也是想的到的吧,《迷失》好歹还有荒岛求生的刺激情节,像《守望尘世》这样压抑沉闷的剧怕只有真正看的下去的人才会大爱吧。

《守望尘世第三季》短评

第一集看完妈蛋我真的看过前面几季吗

6分钟前
  • Celia
  • 力荐

真的是没法喜爱这套剧,从第一季到第三季观感是厌烦式下滑,彻底烦炸了这种没头脑的神棍,以我个人的看剧看电影习惯我不能接受这种没缘由甚至毫无道理可言的放飞剧情,关键这样放飞的剧情嵌套的内核情感真的很普见。我和这剧算是没缘分的,完全get不到点,无论是愉悦性还是回味性我都希望赶紧忘了好

11分钟前
  • 甦醒 Nostalgia
  • 较差

there‘s no sign这季咋回事啊 真的好墨迹 说啥呢(我无法看新剧The Gilded Age的原因就是短时间内不想再看到NoraDurst这张劲儿劲儿的脸

13分钟前
  • 普宁困意
  • 还行

这部简直是开头普通越拍越神奇结局完美的神剧啊!

14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我和主角kevin应该是最像的,全程处于懵逼状态,对各处来给自己洗脑的人所说的玄而又玄的话,完全理解不能,也不知道该相信什么,只能以暴怒应对这个世界。总之,这也许是颇宏大颇具深意的剧,反正我现在喜欢不起来。

17分钟前
  • Miss. greedy
  • 还行

不需要去刻意探索平行世界,天外有天,还挺有禅意

19分钟前
  • 火柴骨头
  • 还行

人生真的值得那么纠结有没有意义吗

23分钟前
  • Checkmate
  • 还行

一季比一季烂…第一季的结尾震撼到无言,第二季可看性也强,第三季什么鬼

26分钟前
  • sky.思念成灾
  • 还行

看不懂了这剧。

28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力荐

可能地球上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第一季是最好的

30分钟前
  • Harry Poppers
  • 推荐

其實到最後我還是沒有看懂在演甚麼.orz但最後一集kevin那段憤怒的告白有打動到我(由頭到尾覺得Nora就是個煩膠)

35分钟前
  • AkaneAntares
  • 还行

能入今年看的剧集第一佳,个人美剧十佳也是毫无疑问的,担得起神剧的称号,作为一个无宗教信仰的人,不能体会对于信教的人来说,宗教能给他们怎样的支撑,下一部去看看伯格曼的处女泉,即使不信教,依旧觉得对于宗教的相信和质疑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选择相信就是一种宗教,那真的细思极恐,这剧真的神。

36分钟前
  • 微末
  • 力荐

好神棍啊,我觉得是信上帝的人去看的吧。我不喜欢~

40分钟前
  • 张斯翼
  • 较差

呃 OK Fine Bye

41分钟前
  • 易大米
  • 还行

这几年看过最好看的一个系列,最后一集婚礼那段,最后的一个悬念大反转。Kevin Jr和Nora两个演员真的演的都很好,这是属于他们的戏。可能因为各样原因第三季只有短短8集,例如Jill基本就没出现了,大量的澳大利亚外景很惊喜,也是不错的尝试。

46分钟前
  • Patrick峰峰
  • 力荐

当结尾没有突离者的生活画面,而是直接让nora说出那段话,而kevin毫无迟疑地说I believe you.you are here.紧接着那些装满爱的信鸽归来这座小屋,铺垫了这么多,语言的力量更为强劲,最终林德洛夫用个体圆满的爱结束了这个更多的关于信念与爱的系列故事。

47分钟前
  • wang_
  • 力荐

此时,新冠疫情全球大爆发,已死将近20万

52分钟前
  • kitty62888
  • 较差

这季在硬盘里躺了四年,看前面几集的时候还查了下没有第四季了,觉得好落寞啊,最后几集竟然有些烦,还有点想弃的意思,罪过吗?罪过啊!

53分钟前
  • 水泥脑袋
  • 还行

喜欢的电影、喜欢的剧集、喜欢的演员总让人想看续集,可惜失去了原作的剧本大多数会像原创剧情一样内容不足,最后走向虎头蛇尾。Fringe的最后一季掉得非常厉害,Lost算是坚挺持久的,那是因为内驱力太强大。WOT

56分钟前
  • 随喜
  • 还行

真的是爱死了那个拧巴的Nora

58分钟前
  • 狗剩儿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