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五美吟·绿珠》曹雪芹 《七剑下天山》改编的雄浑大气,人物虽多却各个精彩,最惊艳的当属惊鸿一暼的绿珠。
七把剑七种性格,七种命运。
楚昭南寂寥,杨云聪悲情,辛龙子迷茫,穆郎沉重,韩志邦失落,武元英无力,傅青主委屈。
纳兰明慧外柔内刚,飞红巾外刚内柔,刘郁芳刚柔并济,绿珠最特别。
她看起来随波逐流,其实是最机变果敢的一个。
死生之间,决策如此迅速。
当间谍,滴水不漏,她周旋于不同的利益关系之间,仍然游刃有余。
难得的是还有正义感,能力最强,死得也最快。
越精明的女人越不相信爱情,纳兰明慧和飞红巾都不精明,杨云聪都喜欢。
厚德载物,杨云聪妄图包容一切,终于丢了剑客的一切,也丢下了压垮楚昭南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如果楚昭南没有诈降,刘郁芳或许也不会打跑穆郎,七剑不会离散,红枪会也不会一蹶不振。
刘郁芳不选择韩志邦,也不选择楚昭南,她比绿珠相信爱情,为了一个耳光等待十六年。
当局者迷,韩志邦最爱她,楚昭南最适合她,她却必定会选择穆郎。
楚昭南自负,必定会错过与之相似的绿珠,错失外强中干的飞红巾,最应该和刘郁芳携手。
刘楚二人是红枪会和七剑的实际领导人,最能维系红枪会和七剑合作关系,远甚于傅青主两边调停。
可惜刘郁芳喜欢楚昭南的程度不足以抵消对杀父仇人的怀疑,杨云聪的死也没有让楚昭南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楚昭南这样的人,或许只有多格多才能了解,烽火连城以为英雄应该重妖娆,却不知英雄首先要承受寂寥。
从天山到江南,楚昭南在慢慢放弃信仰,这样的结局应该是绿珠预见到的。
一直坚守的人竟然是穆郎,越单纯的人越固执。
就像他回避刘郁芳的感情,就算刘郁芳不打他,也一样无法面对韩志邦,因为他从来不会做打破平衡的那一个。
就现在的武侠片来说,七剑下天山拍的还是比较真实的,比较有问道,有氛围,如果有续集,不妨一看。。
,
侠骨柔情,儿女情长。
片尾曲的旋律回想起十年前所看那电视剧(七剑下天山)一幕幕剧情,如果说粱羽生系列作品中最喜爱的哪几部,我比较钟爱(塞外奇侠传)和(七剑下天山),小说没有看但看电视剧的改编剧情被迷上了。
电视剧(七剑下天山)有70%的内容来源于(塞外奇侠传)。
电视剧分上下两部拍摄,很可惜的是没有下半部接续拍摄。
期待了十年之久,如今唯有伴随着那段旋律细细品味一番前部剧情。
喜欢楚昭南起头的正义感,而后经过磨练的一些事情都不相信了,在原著中楚昭南本身是反面角色,在剧中被编剧洗白了,成了具有悲情色彩的人物,从那一刻遇到绿珠开始,再后来遇到飞红巾部落种种的不相信怀疑质疑,就连自己的师傅晦明大师所铸的游龙剑都有青干剑克制,“游龙一出,万剑臣服。
”此时之前的见地由此被磨灭掉了,唯有杀掉多格多来证明洗清自己的清白,唯有师弟杨云骢始终相信这他。
在最后一场决斗时手刃干掉了多格多,结果连最信任的师弟杨云骢死了,楚昭南就此崩溃因为没有人为他辩解这些事情的不白之冤,于是踏马乘风而去。
只有穆郎一人带着二师兄杨云骢的女儿宝珠回天山见师父。
三角恋的缠绵纠缠,本部剧情感情戏看点在于杨云骢、纳兰明慧、飞红巾。
还有部分的纠葛感情戏在韩志邦、郁芳、穆郎,外加一个楚昭南,让剧情更加虐恋般。
只是起初郁芳对楚昭的那份好感,但楚昭南至绿珠后看飞红巾有她的影子产生的好感,而飞红巾一直都是喜欢杨云骢,哪怕杨云骢和纳兰明慧在一起,心依然放在他的身上,由此也跟她的师父白发魔女一样为情一夜之间白了头。
感情戏部分有些过接式的形容演绎。
傅青主和辛龙子人物之间的往事,傅青主前朝刑部刽子手杀掉多少武林人士,为赎过往过错协同武元英、韩志邦上天山请侠客相助解围武庄,晦明大师修复他原来损坏的剑,取名之莫问,原意为:莫问前程无愧,只求今生无悔。
辛龙子有段往事以致性格古怪演变。
曾经看这部电视剧(七剑下天山)后几年而赋诗一首,算是一时要表达的对此剧情的情怀,倘若有下部的精彩更另附诗接续。
莫问前尘愧于心,但求今生了无悔。
游龙戏凤昭何处,心高气傲万剑服。
青干骢慧易宝珠,飞红钟情一夜白。
舍神霹雳定安邦,削偾情绪己为然。
天瀑随意武动变,刚柔并济流水间。
日月光辉双子剑,寸长寸短分离合。
竟星神速迅耳目,性情迷离由而发。
晦明所通铸尘器,天山七剑境不同。
(写于 2016-2-1 )
红枪会里的所有人搞的都像七剑欠他们似的,天天怀疑这个怀疑那个,跟反派一样。
师兄弟之间也是,因为被设置喜欢同一个女人,搞的每个人都有点隔阂,楚昭南杨云聪、穆郎韩志邦楚昭南。。
剧情是几条线并行,他们互相之间也没有多交流一下,最后七剑还搞的四分五裂。
反而是反派朝廷那边的人都挺团结的,不会相互猜忌,目标一致。
楚昭南是个很有魅力的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始终是七剑的主心骨,七剑的大方向基本是由楚昭南和傅青主决定的,不但有“游龙(其实电影版改为“由龙剑”感觉更好,更有一种不羁的感觉,龙既可以是剑也可以是人,由剑则洒脱,由人则笑傲)一出,万剑臣服”的自负,还有缜密的思维,若非遇上多格多这样的对手,几可横行天下,这些都是他骨子里的骄傲,而他却没有傲气,无论是对待七剑的兄弟,还是红枪会的人都很客气,哪怕或许他骨子里对红枪会一些愚昧而自私的行为瞧不起,哪怕杨云聪被误会是内奸,骄傲的他也没像辛龙子一样动不动就闹着要散伙。
无奈,可惜遇到了太多的无奈。
绿珠:“天山来的人,你相信什么?
”楚昭南:“真情、正义和信任。
” 绿珠:“为什么你信的都是我不信的。
” 楚昭南:“我会让你相信的。
” 悲哀却是,而楚昭南没有相信绿珠。
绿珠身上的毒药很容易让人相信她听了多格多的话来刺杀楚昭南,如果给他们更多相处的时间,如果绿珠不是看上去那么唯利是图,楚昭南应该还是会相信她的,可惜这都不可能了,楚昭南应该也从此种下心结,“剑客,你要我相信的爱情,连你自己都不信”。
接下来,楚昭南又因为一个细节失去了他喜欢的飞红巾的信任,再接下来,又被陷害而让喜欢自己的刘郁芳对自己恨之入骨,可谓是步步逼上绝路。
到最后,他没做错什么,但真情、正义和信任他一样也没得到。
神一样的对手和猪一样的队友配合简直亲密无间,活生生把一个这么好的人弄得疯疯癫癫,也算是惨剧了。
他以为只要最终目标达到,过程中自己和他人有所牺牲都是正常的,却不想红枪会不这么看。
他最后杀了多格多,红枪会的人仍旧不会再相信他,唯一相信他的二师弟杨云聪却不幸战死,他也就只能陷入绝望,对造成这一切的一切都充满怨念,怀疑自己所相信的东西,或者怀疑自己所要拯救的人是否也能相信这些东西。
我在他身上看到了盖聂的影子,那种对理想主义执着的追求,本身实力的不凡,但他却毁于现实,而盖聂应该不会这样,盖聂一直在思考救世的路,他知道救世的艰难,知道个人能有多大能量,虽然他还是执着于这条路,而楚昭南却稍显天真,并不清楚自己的路到底有多艰难,晦明大师说他:“你曾是没落贵族后代,尝过世态炎凉,富贵不外浮云,名利不足轻重,你有英雄气概,却过于感情用事,此次下山师父赠你四个字‘见利思义’ ”(从这里貌似可以看出晦明一开始也不那么信任楚昭南),其实我倒觉得他不似真的尝过世态炎凉,对下山后的残酷做好了准备。
杨云聪也是个很好的人,但似乎没楚昭南那么耀眼,他实力不低但特别低调,甚至让人感觉他很弱的样子,但从他智斗齐真君和纽钴鲁来看,他也是智勇双全,但他从来没有和大师兄、傅青主相争七剑领导地位的心,甚至被武庄怀疑时主动交出青干剑,顾全大局,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让楚昭南觉得青干剑在他手里才放心。
纳兰明慧问他凭什么杀人,他对纳兰明慧说:“我凭良心杀人。
”纳兰明慧觉得可笑,后来却发现这人是认真的。
他爱上了纳兰明慧也是注定的杯具,反贼要怎么和公主谈恋爱,何况还是和王爷订了婚的公主。
但如纳兰明慧这般连敌人都会同情的心地善良之人,很容易让人喜欢吧。
傅青主几乎算无遗策,若非辛龙子不靠谱,他基本靠智慧就废掉敌方高手纽钴鲁,但不知为何他的谋划似乎总是局限于一个部分,不能总领全局,只能思考自己所在的那点,感觉就没有和多格多在一个层次上对话。
莫问前尘有愧,但求今生无悔,这样的态度倒是很喜欢。
多格多没啥好说的,也就这样的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之人,方配做七剑的对手。
他虽对纳兰明慧一片真心,但她又岂会喜欢他这样心狠手辣之人。
如果说楚昭南是太过自负而显得天真的话,穆郎则是真的很天真,纳兰明慧那样身处官宦之家,不谙世事尚可生活,红枪会一天到晚水深火热闯江湖,太过无知终会出事,最后孩纸们的死就是因为他啊,小不忍则乱大谋,无论忍的是个人的欲望还是善良、同情心什么的。
就红枪会的人而言,除了打酱油的总舵主,刘精一和韩志邦也算是好一点的了,比起武元英等做事不经脑的人,韩志邦确实有资格做总舵主,至少遇到任何事情都明白大局为重。
刘郁芳作为舵主的女儿,虽然实力很低,但一直在努力不给舵里添麻烦,挺懂事的,最后的白衣造型比前面的村姑造型好看多了。
与传统的武侠作品不同,徐克导演的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怀揣理想主义进入世界的英雄如何在世界中走向毁灭。
楚昭南是我第一个在文艺作品中见到的由正派最终堕落为反派的角色,他的那些智谋、骄傲、多情最终全无用处,眼见天山上剑挑雪莲的青年剑客为了一个救世的梦想,顽强地与历史与自身的命运作激烈的斗争,而最终众叛亲离,不得不投降清廷沦为狂人,至今看到最后一集仍有大哭的冲动。
我太喜欢楚昭南这个形象了,剧情却是生生把一块美玉摔碎给人看,一直等待着续作,后来看到赵文卓在烂片《明月天国》中扮演金独异时,一时兴奋,一时也是悲哀,七剑已有两剑成了瘾君子,何况以徐《明月天国》的成绩,大概七剑下天山这样优秀的作品的下半部也是再没有机会问世了。
日后如有时间,希望还能重温一遍。
前几天看了徐克导演的电影《七剑》,又看了大陆和香港合拍的电视剧《七剑下天山》。
顿时有一些想法。
《七剑下天山》是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的名作。
那么被搬上银幕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只看过电视剧,电影而没看过原著的人,或许会觉得这部小说写的那真是精彩。
康熙时代,颁布《禁武令》,不从者杀无赦。
有一个叫武庄的地方,与朝廷对抗。
然而势单力薄。
前朝锦衣卫傅青主从天山慧明禅师那里求得楚昭南,杨云聪,辛龙子,梁穆郎(凌未风)加上傅青主从武庄带来的青年韩智邦,武元英七人得到七把宝剑,从而七剑下天山去中原维护和平的故事。
这个故事让人看起来都会心潮澎湃。
认为这就是梁老先生写的故事。
其实,这个情节除了人物与小说搭边。
然而情节却一点也不一样。
这是徐克团队的改编,可以说是重新写的一部小说。
我认为这种情节不忠于原著,却又高于原著。
为什么这样说呢?
看《七剑下天山》的书名任何人都会认为是七个剑客从天山上下来去干什么事。
然而梁羽生先生的书中并不是和大家想的一样。
那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七剑下天山》的主角是凌未风。
在书中他是七剑老大。
楚昭南是一个十足的反派而并非是那亦正亦邪的大侠。
杨云聪在《七剑下天山》书刚开始的时候就死了,根本算不上七剑。
韩志邦和傅青主是同龄人,而并不是年龄相差很多的两个人。
作者从头到尾都没交代七剑是哪七个人。
直到小说结尾才说明七剑是哪七个人,另外作者所指的七剑是七个人而并非七把剑。
像电影中的游龙剑,青干剑,竞星剑,日月剑,谷神剑,天瀑剑,莫问剑。
只有游龙剑是小说存在的,其它六把剑不存在。
电影和电视剧和原著又大相径庭。
用一些原著党的话来说是完全不忠于原著的。
但我说又高于原著,是因为它真正从标题入手,描绘每一个看到这个题目的人心中所想的故事。
解释清楚了哪七个人带七把剑,下天山干什么事。
如果把这个标题给你让你写。
估计都会照这个思路写。
虽然和小说不一样。
但梁羽生先生也默许。
因为当年《七剑》的编剧之一就是梁羽生,看来他对这样的故事情节也赞同,不然不会同意这么编。
但也不得不称赞徐克导演的鬼才。
他的团队编出这样精彩的故事,确实真的很了不起。
看来徐克导演是懂武侠的。
不然也不会有这么精彩的故事。
电影的名字叫《七剑》,电视剧是《七剑下天山》。
都上映于2006年。
电影篇幅短,只能拍一小部分。
豆瓣评分5点多分,我觉得还是很合理的。
首先电影凌乱不堪,造型雷人。
一会断胳膊断腿,一会掉脑袋,充满着暴力,杀戮,血腥。
其次,里面有许多露骨画面,又有着同性恋这样的敏感话题。
让人看着觉得恶心,又摸不着头脑,不知在讲些什么,只知道从头到尾都在厮杀,没有什么情节。
所以达不到6分也很正常。
电视剧《七剑下天山》就比电影好多了。
电视剧长,讲的事情多,人物情感丰富,打斗场面更华丽,更有看头。
但我觉得最大的遗憾就是只拍了上部,下部却没有让人觉得不是那么的完整。
也不知什么原因下部一直没有消息。
虽然电视剧不完整。
但到现在看任然不失为一部经典之作。
比现在许多特效华丽,让人看了吐的电视剧比起来,那真是好了不止一点。
如果喜欢看武侠。
可以选择去看一看。
里面明星云集。
赵文卓,蔡少芬,王丽坤,乔振宇,吕良伟,于承惠,王学兵等。
不失为一部佳作。
[/cp]
我的网友月下祭旗坡在她的评论里提出过如下观点:有一种慈悲叫残忍,有一种杀戮叫救赎。
这里姑且只看后者,我常反过来理解这句话——失去了救赎的意义,一切杀戮都是罪恶,无论被杀的是什么人。
于是,不由地想起《七剑下天山》中纳兰格格有一场重头戏,是她看到一个清兵在她眼前死亡,之后竟恍惚得差点投水自尽。
自剧开播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这个情节不合理,说一个从小跟着父亲行军打仗的女孩怎么可能看到个人死就想不开呢?
编剧肯定是为编而编。
个人觉得,其实事情没这么复杂,也没这么简单。
她想自尽,不是因为一条人命。
纳兰明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以生死断人的,她认为除了发动战争的主帅之外,每一个人都很无辜,她一生所做的无非是想少几个人死。
但随军越久她就越发现自己在战争和杀戮面前力量渺小,而且是日益渺小。
自己人的军队主帅不可能理解她也不会认同她的世界观,敌人,她目前还没有接触到,总之是在不断给她身边的这些年轻人制造伤亡的一群人。
那个清兵的死亡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还记得前面剧情里绿珠说过,最可怜的人是有很多想法跟要求但是却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人。
明慧的心在清兵死去那一刻应该就是这样的惨淡。
她讨厌这个充满杀戮和血腥的世界,过去她一直致力于改变和救赎,但现在看来,这种努力越来越无济于事,她的灵魂正生存在一个越来越狭隘的夹缝里。
至少在那一刻她恍惚了,她找不到自己的生存意义。
清兵已死,他弥留时的鲜血还沾染在她衣裙上,一个以救赎和止战为人生目标的人,自己却成为别人生命的消逝的证据,这对她的心该是怎样的创伤?
所以才有了那丝冰冷的浅笑:弄脏就洗不掉了。
飞红巾和杨云骢相遇时,正是即将亲手杀死恋人的最伤心处。
多么巧合,同样是在内心最脆弱的时刻,纳兰明慧也遇上了杨云骢。
那是个从性格到理想都和她很像的人,但他选择的救赎方式却不同。
他的救赎是靠杀戮进行的。
在此之前,明慧看似温和的世界里,杀戮即罪恶,绝无灰色地带。
但是这个在水下用自己的身躯为素昧平生的她挡住乱箭的陌生人告诉她,这些年他杀了不少人,但他杀人,凭的是良心。
如果不是目睹自己所在的军营里的种种,明慧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明白为什么杀戮能出自良心。
幸与不幸,她认识了杨云骢,一个同样生性温淳,不爱争强好胜,不喜欢杀戮,以所有人都平静地好好生活为愿望,却和她做了不同选择的人。
这个人使她走出了局限住她视野的营帐,看到这个世界的更多面,也让她终于明白凭良心的杀人是怎样进行。
有一种杀戮,悲凉而无奈,抛头颅撒热血去割别人头颅饮别人鲜血,为的是止战平戈。
正因此,她才会心甘情愿把自己作为祭奠飞红巾族人的祭品,才会继飞红巾之后也爱上那个在很多观众眼里乏善可陈的男人。
明慧和绿珠一样的聪慧,一样的敏感,而更平添几分无奈,因为她心里背负的远不止自己的身世和命运。
她有一双慈悲的眼看这个血色世界,有一腔悲辛的情交付这片生养了她和万物的寥怆天地。
一个小女子,不是不想偷懒,只是那份与生俱来的骄傲自持,令她无法在以“葬送”过去的人生观为代价的一份感情上委曲求全。
如果那个人心里并不只有她,那么,放弃那个令她悲辛无尽却又承载了她全部生存意义的理想,还是否值得?
曾反复听着分别被称为“飞红巾之歌”和“明慧之歌”的那两支人声配乐。
“非语”是什么语,音乐的作者和版权所有人究竟是谁,都不是做观众操得了的心了,只是听了每每觉得,《红色恋人》唱一个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却柔靡宛转如斯;《种子与大树无法相遇》唱一个温柔沉默的贵族小姐,又蕴藉多少人世悲悯。
前者动听,更像是长河圆落日,大漠走黄沙时一个人孤独的吟唱;后者方是源自热恋中双方的呓语,却同样带着大漠里落日的荒凉,河流的寂寞,羌笛的幽怨,琵琶的惊心。
十几年前看《七剑下天山》时初见王丽坤饰演的刘郁芳,当时便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惊叹,虽然个人觉得相比于金庸,梁羽生的作品在文笔优美和情节张力方面还显逊色,但是《七剑下天山》这部电视剧却一直让我念念不忘,直到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毕业季还在重温,王丽坤的素雅,赵文卓的英气,还有精雕细琢的打戏水平,都足以令其成为绝大多数武侠剧难以望其项背的经典。
剧中轻拢慢捻的感情线,多少年后回想,依然在源源不断地触动心中难以抹去的微澜。
赵文卓饰演的楚昭南从烽火连城的手中救出了刘郁芳,一刹那按下了少女萌春的启动键,后来山洞中舞剑的英姿更是让刘郁芳爱慕不已。
初看这些场景时,我是有多希望两人能够走到一起,只是全神贯注于抗清大业的楚昭南疏于察觉,后来又被多格多步步陷害,以至于误杀刘郁芳的父亲刘精一。
一身缟素的刘郁芳复仇未果,绝望之中依然在众人面前坦白“当初我也的确喜欢过楚大哥”。
整部《七剑下天山》最终以悲剧收尾,败者悲,胜者亦悲;死者悲,生者亦悲。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自己拥有一段白头偕老的爱情,可是从艺术作品的角度讲,如果编剧安排刘郁芳和楚昭南走到一起,让这段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绝美单相思有了圆满的结局,可能我还不会像今天这样如此留恋刘郁芳这个角色,如此心动于这条细腻的感情线,就像张爱玲所说,最令人回味的爱情,是还没有爱够,就戛然而止了。
最后几集的剧情非常出彩,就是没有拍好,拍得有点混乱,犯了像《秦时明月》一样故弄玄虚胡乱剪辑的毛病,但是剧情深度是所有武侠作品中都少有的。
纳兰明慧没有死,被多格多救了,这是个大前提。
楚昭南以为纳兰明慧死了,他骗纳兰秀吉他女儿没死,说明慧在他手上,以此要挟纳兰秀吉,实际上想要借此刺杀多格多。
楚昭南同时欺骗杨云聪纳兰明慧没死(楚昭南真的以为纳兰明慧死了),为了不让杨云聪伤心,也为了杨云聪不为明慧的死冲昏头脑从而耽误最终的大计。
楚昭南还欺骗多格多,他希望多格多以为纳兰明慧没死,并说婚期一到纳兰明慧就会出嫁,实则让人假冒明慧坐花轿以刺杀后者。
纳兰秀吉以为他的女儿真在楚昭南手上,为了不延误他女儿与多格多的婚期,只能选择相信楚昭南,虽然他觉得楚昭南可能会借此对王爷不利,但他没有其他选择。
杨云聪不知道纳兰明慧下落,但他相信楚昭南。
飞红巾以为纳兰明慧死了,所以她认为楚昭南欺骗了杨云聪(实际上楚昭南确实欺骗了杨云聪),并将她所见所知告诉杨云聪,最后导致杨云聪对楚昭南一度失去信任,从而中圈套丢掉青干剑。
而背后操盘一切的大boss是多格多。
他救了纳兰明慧,知道明慧没有死。
却假意中楚昭南的计策,最终让楚昭南落入他的圈套。
他知道楚昭南在骗他,知道纳兰秀吉在骗他。
唯一不知道的是婚期当天轿子里面的人是谁,不过无所谓,多格多知道轿子里面是刺杀他的人(实则是刘郁芳)。
整个故事看似混乱,理清之后却逻辑清晰。
而且每一步都是导致楚昭南最后黑化的重要因素。
如果好好拍,有成为神作的潜质。
依稀记得多格多问初下天山的楚昭南为什么要下天山,楚昭南脸上昂扬着笑意,为了人间的爱与正义。
经年之后,饱尝了风风雨雨的楚昭南再次站到多格多面前回答为何要下天山时脱口而出的却是:“为了杀了你。
”真是凄怆之感,悲从中来。
“无力感”是通篇下来充斥着荧屏的三个字,每个人都被巨大的无力感裹挟着。
人人都在做着可欲而不可得的事。
就像仅仅依靠一块木板漂浮在汪洋无际的大海上一样,在使出浑身解数以后,在终局到来的那一刻,所有人还是发现他们对目所能及的任何事,都无可奈何。
个人的所得所失被时代的大潮席卷之后真的分毫不剩,不论是所谓的爱与正义,还是赤裸的欲望与仇恨,在人性的宏观叙事面前都是片段和插曲。
楚昭南初始时的爱和了结时的恨,并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算计。
同样,多格多辉煌时的得意,抑或决战后的失利,都不影响明亡清兴的滚滚洪流。
楚昭南的江湖,亦是所有人的江湖;他的悲剧,是所有人的悲剧。
轻度雷,不过这才是剧情。
李小冉好美,音乐真棒!
改编很大。剧情混乱。
少有的比原著出彩的武侠电视剧,大半功劳要归于徐克。
喜欢李小冉,电视剧纳兰明慧十分美丽
一直想重温的剧,初中时看的。里面的很多女子都很让我着迷
看过的最不累最合理的古装片
原著党颇为满意。
被电影连累,分这么低,真让人难过。顺治冒襄董小宛那段比较扯。
这片怎么得分这么差?
有太多没必要的情节
作为一个原著党,我真是无话可说了
喜欢明慧和杨云聪之间的爱情 虽然是个悲剧
当年看着蔡少芬一袭红衣好美,赵文卓也帅气,觉得真是郎才女貌😅
哎,演员差。品质差
有武侠味,但是又有些狗血
其实看起来整体水平挺高的,制作精良,画面也不错,但先出场的男角和服装都太差了,又不耐看,都是些土里土气的糙货,就没一个喜欢的,年代背景和故事地域也不感兴趣
读书的时候在中央8台看过,不知道为什么超不喜欢王丽坤演的那个角色。
荡气回肠的岁月
好像还是在新疆拍的吧,从风云开始就挺喜欢赵文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