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炸了!
这要是我小时候“有幸”看到了,决对会给我造成童年的心理阴影……十三个故事,都是按照真实案件还原和演绎的,整个观感带入性极强,让人感同身受的体会到每个故事的情节,演员的演技真是没话说!
美中不足的是,基本上每个故事都是头重脚轻,开篇幅和进展都演绎的很到位,但是结尾却草草收场,用故事原型简单带过一下结局,就没了,感觉像偷着踩刹车似的,不爽。
以前以为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当你有机会去洞察社会体会生活的时候才发现,那何止是夫妻?
确切的讲,应该叫贫贱阶层百事哀……当你没钱无能又无知的时候,“老实”就是窝囊的代名词!
是对现实的妥协和无奈!
是生活重压之下的顺从!
往往挣扎都在那最后的一下,拼了命的一次反抗,或是对女人,或是对不公,或是对冲动。
其实本质都是对自己无能的一种决绝反抗!
咸鱼翻不过来身,直接打挺了!
力气都用到最后的一次同归于尽的反抗了……哎,何其悲哀。
怎么说呢?
犯罪纪实剧吗?
出轨,找小三,当小三普通老百姓犯下杀人案要不一定有那么多小三吧如果一定要说是纪实,感觉剧情又比较拖沓想尽量把生活里的琐事交代出来又有太多剧情围绕出轨,是不是情感纠葛多了一些。
有当时的一些世界观,哪怕不是犯罪,谁做事没个动机,犯罪就是犯罪,哪怕有原因,也是命案,不仅仅是人性和社会问题,因为已经跨过了行为的最底线。
难道杀人犯大多是情杀,情杀加仇杀,情杀加财杀,不包含情杀和出轨的本来就很少?
比较晦涩,其实很多事情哪有那么严重。
要不是没有时间,真想再仔细地欣赏一遍。
这些情绪性的东西都很低级。
一般人在其中,我就是其中一个。
想想2010年的自己,和剧中人又是何其得相似!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斗气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家只会感觉你这个人不正常。
而且修养不够,家风不好,这是社会新常态的趋势,所以63不懂。
真为63担心啊!
这个人的心态有很大的问题。
但是我又不能明说。
或者说破,只能旁敲侧击,唉😔
《杀夫》和《软弱》从故事上来说是相似的,只不过李力胜的家庭暴力又戴上了酗酒的帽子。
故事并不复杂,农村姑娘陈小平嫁给了开废品回收站的李力胜,婚后李力胜酗酒招小姐等恶习不断,还对陈小平动辄打骂家暴,后来远方侄子刘小路来收购站打工,备受摧残的陈小平看到为自己仗义出头的刘小路心生好感,涉世未深的半大小子刘小路也对这个苦命的女人产生了好感,两人发生了关系后陈小平要刘小路帮自己除掉丈夫,就在一个计划好的日子,陈小平带着孩子出了门,在收购站的刘小路按照计划激怒了李力胜,最终克服了自己胆怯,拿起哑铃砸向李力胜的头,电视剧片头第一个镜头就是李力胜头被砸出血的镜头,虽然做的有些假,但阴森的音乐仍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陈小平是个聪明的人,勤劳肯干,也为了生活去努力改善过,她看丈夫喝白酒总是喝多闹事,在小卖店老板的推荐下买来了“不会喝醉”的啤酒给丈夫喝 ,为丈夫做好饭菜,结果可想而知,啤酒喝多了当然也会醉的,除非劝他丈夫喝可乐……不过有一个情节是李力胜与陈小平争执时泼了她一身可乐,所以可见喝什么不是问题,男人的自私自利偏执暴力才是问题的根源。
李力胜是个彻头彻尾的渣男,对妻子没有关爱,对女儿更是横眉冷对,对酒肉朋友倒是很好,吃喝嫖赌样样都不落下,印象很深的一个镜头是李力胜和人发生争执被打后拿着棍子在村里道路上堵着仇人,陈小平怕出事,就抱着女儿陪着丈夫,仇人出现李力胜追了上去,抱着孩子没法跑的陈小平居然把孩子放在地上去追李力胜,恐惧的孩子坐在地上大哭,真是让人心疼。
如果说陈小平是聪明人,那刘小路就是个天真的傻孩子,他天真的以为自己和陈小平是爱情,可结尾的真人访谈时,陈小平自己都说对刘小路没有爱情,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要除掉丈夫,远离这个乌烟瘴气的家。
观念的进步才能真正的让人得到改变和进步,当人们感慨离婚率上升的时候,请记得曾经的羞于离婚的想法害了多少的人,多少人没有爱的过了一辈子,多少人在痛苦的家庭生活中崩溃,倒霉的永远是孩子,那些惊恐和泪水的日子,是孩子们一生难以抹去的伤痕。
这个篇章的题目总是让人想哼唱,哼唱那首beyond的《情人》,或者杜德伟的那首《情人》,两首歌都是感慨一个对自己付出很多的好女孩被自己伤害,黄家驹的版本是感慨略带悔意自己未曾好好珍惜,杜德伟是历尽沧桑后终于安心守着那个女孩共度余生。
这么看来,和剧集里的故事差不多,只不过那个伤害了自己妻子的赵杰面对的是杀人偿命的结局。
这一次的故事跳出了石家庄,起因的地方是北京,只不过后来私奔杀人都发生在石家庄。
不过看里面的场景应该都是在石家庄拍的,付丽红住的小区明显是石家庄的老式家属楼,也许北京也有,但是样子肯定不是这样。
故事一开始是赵杰自杀,不远处的床上是付丽红的尸体(扮演者刘威葳是高导多年的女友,现在两人已分手,话说当年对刘威葳的印象还是红十字方队那个漂亮的军医大学学生,来自农村却自强自立,冰雪美人傲视独立,可惜最后却死于白血病,我小时候总是很愤慨,怎么得白血病死的老是这穷人家的孩子?
因为出身惨就可以结局上再惨一些以求观众的同情和泪水吗?
跑题了……),赵杰尝试几种自杀方式失败,最终报警……时间回到了故事最初的起点,赵杰和相恋多年的女友文英结婚,新婚当天他抽烟没找到打火机,文英的朋友付丽红为他递上了打火机,两人有了交集,另一边赵杰的妈妈对新娘子文英说,我的孩子遇事不爱商量,你多管着点他。
从来都是母亲了解孩子,闷着头不爱沟通,犹豫不定是赵杰悲剧的起点。
没多久,付丽红找借口让赵杰找他,在聊天中倾诉了自己的过去,一个不幸福的家庭和童年。
赵杰心生恻隐,没多久在付丽红再次挑逗下赵杰沦陷了,心中还是有妻子的赵杰懊恼不已,想要了断,却被付丽红告知怀孕,让赵杰陪她到医院打胎。
在接踵而来的一次苟合之后,傅丽红故意在赵家的卧室里留下痕迹,使于文英发现了赵杰和她的隐情。
盛怒之下于文英将赵杰赶出家门,并声称要和赵杰离婚。
走投无路的赵杰带着五万块钱找到傅丽红,说服她一起私奔。
在傅丽红的提议下两人来到石家庄开始新的生活。
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赵杰逐渐发现傅丽红是一个贪图享受、用情不专的女人,自责和懊悔啃噬着赵杰的心。
一次赵杰在傅丽红的央求下为她办了一张银行信用卡,旋即后悔又办了挂失,这一举动引起了傅丽红的强烈不满。
赵杰护送傅丽红回老家探望父母。
傅丽红却不让赵杰进自己的家门,赵杰心里颇为失落,回到石家庄后,五万块钱眼看要被傅丽红挥霍一空,赵杰万念俱灰,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一无所用。
慢慢地,赵杰发现傅丽红和别的男人关系暧昧。
两人发生了口角。
傅丽红原形毕露,她明确告诉赵杰自己只不过是想和他玩玩而已,并指责他是“窝囊废一个”。
看着眼前这个突然间变得陌生的女人,想起被她毁掉的温馨的家,深感受到欺骗和愚弄的赵杰盛怒之下用小锤头砸死了傅丽红。
赵杰自尽未遂。
迷惘中返回北京后,赵杰这才知道,善良的于文英早已原谅了他,苦苦地等他回心转意。
一切为时已晚。
在家人的劝解下,赵杰投案自首。
男人似乎总是会被妖艳美丽却又带着神秘或不幸身世的女人动心,他们梦想着自己成为仗剑骑士,保护自己心爱的人对抗这个世界。
付丽红有什么好呢?
看似温柔体贴,其实却与多个男人保持着暧昧关系。
对待赵杰也是起初温存,在遇到钱财问题时翻脸怄气。
最终也是死于自己对赵杰的谩骂和蔑视,也许她说自己男人很多有一定的故意气赵杰的成分,但一切都已不重要了,最终两个人都毁了自己。
《外遇》、《再婚》、《情人》这三个故事很像,也像是系列剧一般互有因果,都是对自己现实处境略有不满而发生了婚外情,也许你会说赵杰生活很幸福,但这是在发生了后来事情对比之后,平日单调乏味又忙碌的出租车生活让他疲倦,文英像家长一般的管束让他失去了起初的感情。
付丽红的出现不过是无意间打开了他的另一面。
就像他和付丽红第一次的时候,窗外飞起了一大片鸽子,就像他挣脱了自己认为无聊的生活展翅高飞。
如果按照渡边淳一先生的路子写,这是一部凄美又深刻的外遇故事,可惜生活都是现实的,没有人只为了感情不离不弃的与你保持着婚姻之外的爱情,付丽红跟着赵杰走也许是空窗期,也许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当赵杰激情过后想要开点做生意过日子的时候,付丽红对他所规划的未来根本不喜欢。
再次寻找新欢也就在所难免。
说了这么多,也不是说 一切都是付丽红的错,男女之间的事从来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单独拍付丽红的故事,可能也是一段凄苦的故事,那些与男人的周旋也有可能是没有安全的感的表现。
只是世上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为了寻找短暂的快乐走到一起,也就注定一切无法长久。
看着早已原谅自己的文英,赵杰悔恨吗?
是的。
可再来一次他会选择正确吗?
未必。
全剧主题:假如我们的生活目前已出现了某种破坏时,我们将如何阻止和改变危机的逼近。
就生活本质而言,变化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这不容置疑。
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清醒地善待自己的生活。
宽容和理智地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危机,以理性和豁达的态度去处理各种刚刚萌芽的冲突,控制和释放自己已经积蓄的不良情绪。
太好看了,满分💯,从来没有看到如此现实、赤裸裸的剧情,一切都是真实的,令人看了头皮发麻,让我觉得世界上最不好的东西便是人性的恶。
最令人愤慨的是《软弱》董俊会的真实改编。
真的是血淋淋的把心掏出来,告诉观众朋友很多个道理,肺腑之言。
1.选战友、伴侣,人品才是最最最重要的;2.人应该活得智慧,而不是现实,董俊会就是由于现实的想法,想要找一个会手艺的人,没有评判其他条件,短时间就在一起,所以导致了悲剧;3.嫁到别人家,自己永远都是外人。
婆婆会帮丈夫、村里人也只会帮忙拦截自己。
4.好心是有限度的,就算是好心人,也不会舍命帮自己。
5.婚姻是大事,要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6.人不能过于执着,世界万物有万性,你认为好的不一定好,认为坏的也不一定坏。
7.忌猜疑、忌不真诚、忌阴暗、忌自卑、忌冲动。
经典语录:1.贵和呀,你这个恋爱可谈得真有意思。
找了一个有钱的主,但你这钱,可光见岀不见进呀。
贵和,你不傻呀。
2. 危机的暗流,隐藏在平常生活的时间流逝之中。
痛苦是忧虑不断增加后的结果。
3. 一对父女放的风筝被挂在树上的场景,寓示着王鹏本该展翅翱翔的年纪,却被法治力量囚困了。
(最后一点来自网络总结)人生哲理:1.老实人的付出也是需要回报的。
当被压榨到达一定程度,付出达到一定程度,但却没有回报,任何人都会疯。
2.每个人都有双面性,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就看你激发的是哪一面。
如果找一个平常,欲望不多的女性,贵和将会拥有幸福的人生,他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老公。
3.嘴上说爱你的情人,不一定又在说着爱谁,爱你的人会心疼你的钱,假装爱你的人只会生气你不给她花钱,用你不爱她来要挟你。
4.就算两个人互相喜欢,但若有一个人人品不行,在一起也不过是一场悲剧罢了。
5.激烈的爱与激烈的妒忌、猜疑是双胞胎,总会伤人伤己,消磨掉本该用来上进的力量。
唯有平淡朴实的爱,才能激发向上的力量。
6.平平淡淡、毫无滋味的爱,需要时间才能证明它的美好。
它需要时间积累,才会变成绝美的属于自己的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美味。
而激烈的爱,是掺了色素的劣质饮料,吃了后,便尝不出淡淡的食物原味清香了。
7.人不能为了别人放弃什么,也不能叫别人为了自己放弃什么东西。
放弃的人会变得偏执,会想要回报。
如果真的要放弃,就不要想回报。
8.让你觉得压抑的对象,结婚后是不会变好的,只会让你更压抑,婚后的生活谁不要脸谁不在乎对方,才越有可能赢得话语权。
9.比起爱情来说,人品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人品不好,当爱情消散时,苦难将同时降临在身上。
降临在自己头上的爱情,也会落到别处。
爱情是感性的,人品是理性的。
感性必须建立在理性之上,不然将轰然倒塌,感情和理性的比例调度,决定一个人能否幸福。
电视结束语: 十三个杀人的故事讲完了。
十三个普通人杀了另外十三个与他们一样普通的人。
很多时候,死亡的莅临竟如此的简单和偶然,触目惊心的只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在此之前的漫长过程,琐碎而平和。
危机的暗流,隐藏在平常生活的时间流逝之中。
痛苦是忧虑不断增加后的结果。
一个清醒而豁达的人,在面对各种生活变故时,应该保持一种自我解嘲的良好心态,化解痛苦,解放郁积的沉重。
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让自己快乐。
善待每一个人,善待每一个与自己一样脆弱的生命。
在历时六个多月的采访和制作中,我们时时陷入某种不能自拔的忧虑和惋惜。
似乎我们正在目睹和亲历那些曾经有过的痛苦过程。
他们像我们的邻居,朋友,同事一样熟悉和亲近。
我们感受他们的幸福和不幸,都像我们自己一样真切。
这更增加了我们的忧虑,增加了我们对未来日子的担忧。
或许我们复述的生活往事已失去原来的清晰模样,某些细节已经重新创造和改变。
但我们要说明的是,无论如何改变,我们也无非是想把事情叙述的更准确,更深刻。
并无意于毁谤和歪曲某种已经变化了的事实。
就事情的本质而言,我们所叙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是发生在我们普通人之间的真实故事。
在采访和制作中,我们时时扪心自问,假如我们的生活目前已出现了某种破坏时,我们将如何阻止和改变危机的逼近。
我们无意让每个人都变得敏感多疑,但就生活本质而言,变化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这不容置疑。
我们想每个人都应该清醒地善待自己的生活。
宽容和理智地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危机,以理性和豁达的态度去处理各种刚刚萌芽的冲突,控制和释放自己已经积蓄的不良情绪。
那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和谐一些,变得更幸福一些了。
珍惜生命,珍惜我们的美好。
团结户这个概念,我还真的没有接触过,可能是我父母单位效益还可以吧,基本没有两户人安排进一套房子居住的情况。
这有点像今天的合租,不熟悉的人合住在一套房子里,肯定是摩擦隔阂难免的,更何况这两家的情况又是这么鲜明,一户是人到中年经历中年危机离了婚的老万,一户是年轻的技术员和妻子新婚燕尔的小刘。
故事并不复杂,离了婚的老万和小刘夫妻成了团结户,老万是厂子里的锅炉工,小刘是技术员,两户人住在一起总有摩擦,终于在老万母亲和外甥来了之后爆发,小刘两口子不让他们住进来,老万暴怒回击,双方打了起来,在挨了小刘一拳后,老万拿起水果刀捅向小刘……老万的出场让人觉得有些心疼,一脸怨气收拾东西的妻子,满脸无奈的女儿,让人看出这是一个家庭的破裂,老万对女儿说,孩子,给我留张照片吧,爸爸想你了好看看照片。
妻子自始至终没有跟老万说过一句话,即使老万要帮她拎行李,她也怒气冲冲的回绝了。
送着妻女到公交车站的老万,有很多话想说,却只是一句女儿常回来看看爸爸。
离婚的原因我们不知道,但也能看出个大概,人到中年,事业无成,房子也是和人共用一套,妻子肯定是有很多的抱怨埋怨,看看人家别人家做买卖挣钱了,别人家又怎么有门路了,无非也就是这些调调。
可惜老万这个人一看就不是能挣钱的脑子灵活的人。
没有交际,没有朋友,不去和别人喝酒聊天,闲暇的时间做什么呢?
看书学习,复习自学高考。
想不到吧?
这是一个文艺的老师傅,当他听到旁边卧室小刘夫妇过夫妻生活时的声音,他故意咳嗽,然后打开录音机,我以为要放段歌曲什么的,结果居然是鲁迅先生的《伤逝》的文章解析。
真是太妙了。
人总是会高看自己,总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不然就会失去生活的动力,尤其是过得不如意的时候,这种动力更加重要,可最终又会发现,我们本身的能力总是低于我们自以为有的能力。
平凡又普通的老万也许有着不甘平凡的心,可最终也无法逾越自己的局限,就像他对小刘说的,我年纪大了,学这些东西总是记不住。
所以青春年华的小刘,是老万所羡慕的,虽然也是没什么学历,但他有青春,有时间,有未来,有着无限可能,这无限的可能可以让他不惧怕知识的匮乏,也可以让他不害怕住团结户,更可以让他和爱人亲密无间相爱相知,因为他们有未来。
也许老万年轻时也是这样过来的,没房子怕什么,烧锅炉怕什么,我年轻,我爱学习,我有未来,可时间的流逝之后,未来成了妻离子散,成了人到中年孑然一身,成了母亲投奔自己却无法收留。
所以他这一刀,最终刺向了更年轻的人,那个自己羡慕嫉妒又经历过的青春。
小时候,我们总说要成为科学家、政治家、教育家……,长大了,我们成了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个普通人,你能接受吗?
能吗?
一部反应社会的佳作,没有无病呻吟,没有矫揉造作,近乎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实在看的太过瘾了,还有其他观众说的配乐,真的应景又有教育意义,摇滚,那个时代特殊的记忆。
从此对此类剧上瘾着迷。
其他电视剧很难再入我的法眼,高导牛逼,真心期待这类电视剧,多些,不要再拍垃圾古装剧,玄幻片。
反映老百姓真实生活的电视剧真的很难吗?
看这一集真的让人有种心疼的感觉,我总在想林和平的中庸之道踏实木讷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是他本来就是这么一个人?
还是他的妻子齐文丽给的强势打压造成的?
林和平是个老实本分的电工,住在父母留给他的小平房里,守着老婆孩子过着小日子,镜头一开始给到的是他做体检,大夫对他说他的膀胱长了肿瘤,需要尽快做手术。
心情沉重的他回到家想要和妻子商量一下,却得知妻子在朋友家打麻将,到了朋友家,妻子的冷淡和呵斥让林和平欲言又止,而妻子的轻蔑更是给他的心里扎了深深的伤口。
最终他还是做了手术,父母和妻子女儿等候在手术室外,手术很成功,一切似乎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妻子齐文丽对于麻将桌的痴迷依然是这个家里的不稳定因素,林和平几次表示不满,却得到的是妻子更加暴怒的回击。
还有一次妻子没和他商量就拿了家里的所有存款和别人一起做生意开店。
他想到过离婚,也在女儿睡后偷偷起身在书桌前起草离婚协议,可最终在他鼓起勇气说离婚时,被妻子一句你神经病啊,女儿生病住院了给堵了回去。
邻居提醒他,文丽可能和一个叫田永波的人搞不清楚,而他也在一次寻找妻子过程中发现妻子深夜在田永波家喝的酩酊大醉。
心里极度压抑委屈的林和平发现自己的肿瘤又有复发的迹象,他委屈的深夜坐在街上,茫然痛苦和无助。
最终在一次和妻子争吵之后,他在怀里揣了一把水果刀出了门,去田永波的父母家找他,两人见面发生口角,在打斗中,林和平捅了田永波一刀,看着田永波倒地满脸痛苦,林和平头也不回的走了,他拿着带血的刀子来到自己的领导面前,如释重负般说,我杀人了。
田永波死了,等待林和平的是法律的严惩。
看这个片子给我最深的感触是他们的女儿,这个胖胖的一点都不漂亮的女孩正在无忧无虑的年纪,看样子应该是十一二岁的样子,林和平和妻子最后一次争吵之前,将女儿送到父母家,路上女儿哭着对林和平说,爸爸,妈妈做错了你批评她,就是求你俩别打架。
那一刻我真的心里有些疼,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看见父母吵架打架时的那种无助和恐惧,也让有了女儿的我更加觉得不能让孩子受委屈。
林和平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他的问题在于把一切都放在心里,他讨厌妻子打麻将,讨厌妻子每天和一群狐朋狗友来往,其实大家把问题痛痛快快说出来就好,最多也就是离婚,妻子确实也看不上他的生活态度,在心比天高的人眼里,老实本分就是一种罪过。
林和平做不成妻子想让他成为的男人,妻子也不会按照他的想法安分的过日子,九十年代只是社会变革的开始,到现在这个时代,家家户户好几套房子好几辆汽车,土豪大款满天飞,你更不可能要求一个心气高的人去安分守己,就好像朋友圈里那些劝人安心平稳心态要好的文章视频一样,全都是正确的废话,没有一点作用,信了的人要么成功了,要么麻木混日子了,要么给自己洗了脑真的觉得那些话都是经世致用的。
没有什么比自由和生命更可贵,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想要胜利,就要先活的久一点。
身体好了一切才能好,如果身体好呢?
要先对自己好,在别人不在乎你的时候,你更要在乎你自己。
因为你倒下了,可怜的只能是父母和孩子,一老一小,你为了他们是不是该好好的想想?
碎碎念自己看。
5、6软弱。
一胎生女被打,二胎交罚款,男方一家打压说她出轨,女方家里劝和,女性更容易被流言束缚。
一群人看着被打拉架都没有,还被弟媳说快出去吧就是耍酒疯,被婆婆说快她藏在这,众叛亲离,就像被关起来的,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也被打压早已没有自己可以闯世界的力气。
女方家里要给撑腰,都到短兵相接,被女用酒火反,jc都没有出现,毕竟那时候电话也不多。
粗砺,纪实风格,90年代确实不一样。配乐基本上用的摇滚。编剧中有方方。
QQ VIP 左右压瘦
贫穷 愚昧 万恶之源 说的一点没错
回想当年能够在地方台播出,应该是一个奇迹。整部剧集尺度是比较大的,过于写实,又过于阴暗,放在今天的环境是绝对通不过审查的。
婚姻选对对象和对方的家庭都非常重要,不对的人根本不可能改变,只有远离。与人相处不管怎样都不要践踏别人的尊严,可以分开且不可任意伤害!
有点意思
童年记忆
野心最大的内地犯罪电视剧,重视对前因后果的挖掘,且流露出高胖子的一点文艺追求。黑暗、惊心、难得。
中国最真实的电视剧。不仅是演员的演技(很多非科班出身的演员表现格外精彩)、犯罪心理的刻画、故事的讲述,更重要的是真实再现了90年代末中国的社会现状:城市的企业倒闭、下岗潮、打擦边球的经商、三角债、包二奶;农村的愚昧、黑暗(如重男轻女、家暴)与落后。本片的拍摄地在石家庄藁城,我家在河北沧州,感觉那些案发地和儿时的家乡一模一样。此外,除了片尾曲外,片中有大量以MV形式出现的配乐与录像带形式出现的电影,估计是导演有意为之,很有年代感也很契合剧情,但不知有没有被告侵权;同时还屡次出现一段重复的《东方时空》片段,用意应该也是贴近生活。
不知道该说什么,为罪者感到深深惋惜,忘不了《姐姐》,忘不了妻子原谅丈夫后丈夫的“太晚了”,忘不了妻子肚里的孩子、父亲包好的饺子、初恋许下的承诺,平凡活着真幸福
当时有一大批这样的电视剧,很有现实冲击感,但是制作都很粗粝。
纯说教,没什么艺术审美,挺没意思的。
小时候看过的众多好剧之一,多彩的90年代。
主要是想看那个年代的实景个。一个故事差不多了
其实蛮好的吧,要不是在豆瓣喜欢里看到,大概就想不起来了
因为大部分发生在石家庄,所以记忆尤新
这种描述手法值得肯定,虽然平淡,但是一步步的推进
1. 名字叫十三宗,但其实只讲了十二个案子,都是真实案件改编,前后真人采访中间演员演绎 2.完全没有任何转折悬念,就是平铺直叙讲案子的起因经过,节奏比较慢,但也正是因此,每个案子看得都很憋屈…大部分都是平时窝窝囊囊一忍再忍最后一招爆发重拳出击的…
纪实类,扫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