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桥段都有点儿戏…前四集劝退,后四集节奏更好一点点。
靠着看一美的信念看完了,勋爵全程基本活在台词里,戏份不多,但角色很立得住:一个亦正亦邪、理想至上、铁骨柔情,又醉心于科学和探索的男人。
第一集从头到脚都散发着成熟男人的荷尔蒙让人欲罢不能(无论是当他女人还是当他女儿我都可以!
)完完全全颠覆了早年那种盛世美颜青春靓丽的形象,虽然之前已经有了《污垢》、《分裂》这些作品,但是因为勋爵有了下一代(女儿),和花美男的形象反差更大。
第一次见一美演父亲角色,很心疼这对父女。
勋爵是个生性冷漠的人,对于他来说理想高于一切,亲情爱情都可以让路,但是他也尽自己所能给了女儿一点关怀和温暖,全在眼神语言的细节里了,连肢体动作都克制的很,心碎(讲真我好想看他演女儿奴啊5555555)一美的戏份集中在第一集和最后两集。
第一集编剧的功底和詹老师的演技配合的很完美,短短几句话就能看出勋爵这种生人勿近六亲不认的性格,“任何东西迟早都会消失的”、“所以你现在醒了?
”(抱自己女儿一趟都不乐意了是吧您可真行),相对应的是他争取学院的资金时做的那番解说,神采飞扬,激情澎湃,简直科学怪一个(不是勋爵是一个很成功的、令人意难平的角色,就像他的灵兽雪豹一样,他很强大,也很孤独(还很帅),祝福他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吧,他已经牺牲太多,他已经很苦了。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权游》完结已经189天了,现在想想还是有点遗憾。
不过真正让人有些伤感的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完结至今已经3024天,《指环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则是5725天前上映的了。
至今没有能和这两个系列相提并论的奇幻电影,也没有和中土世界、魔法世界那样仿佛真实存在的奇幻世界。
原著年纪比《指环王》和《哈利·波特》都要大的《纳尼亚传奇》拍成电影后,跟前两者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至少想象力上的差距很多人都看得出来。
曾经很受期待的《魔兽》电影,甚至没有“用心做CG,用脚做游戏”的暴雪游戏CG精彩。
中国奇幻交出来的答卷就更寒碜了,不管是《阿修罗》还是《封神传奇》,都说不上拿得出手。
肯定有人觉得,《指环王》的前传《霍比特人》口碑不错,《神奇动物在哪里》也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但它们的故事还不算真正完结。
在我看来,这些衍生作品的确填补了一些原作没能照顾到的空白,但始终没办法达到原作的高度,更别说带来原作那种构建了一整个世界的惊喜与满足。
很多人都会期待能沉浸其中的奇幻世界,但最近这些年对奇幻IP的种种改编,都说不上成功。
就比如我曾经解说过的两季《美国众神》,原著的高度不输《指环王》,但剧集若不看解说,你不会觉得它有多深邃。
最近,又有一部经典奇幻IP被搬到了电视屏幕上,它就是《黑暗物质三部曲》。
*从左至右分别是《黄金罗盘》、《魔法神刀》、《琥珀望远镜》就目前播出的两集来看,质量尚可。
今天,咱们就一起盘盘它。
BBC曾经做过一个“大阅读”调查,其中有一项内容是“有史以来最受英国读者喜爱的小说”。
排名第一的是《指环王》,排第二的是《傲慢与偏见》,排第三的就是《黑暗物质三部曲》。
你没听错,《哈利·波特》系列甚至还没排进前三。
《黑暗物质三部曲》不管是销量还是知名度上,其实都比不上《哈利·波特》,但获此殊荣,绝对是有其独到之处。
2007年时,《黄金罗盘》曾经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尽管票房和口碑都不理想,但也收获了不少人真情实感的喜欢。
哪怕是在十年后,还是有人在《黄金罗盘》的豆瓣讨论区追问续集的下落。
没办法,它整体的设定、情节实在是太过勾人了,这里不妨结合原著和大家简单聊聊。
首先,《黑暗物质三部曲》中存在“多重世界”:主世界是一个半科技半魔幻的世界,有蒸汽动力的飞艇火车,但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以动物的形态存在的。
而之后主角莱拉会进入其它世界旅行,有的是更加光怪陆离的幻想世界,有的则是更高水平的科技世界。
在旅行中,莱拉会遇到会飞的女巫,以及号称是世界上最强战斗种族的“披甲熊”。
她还会邂逅来自地球的男孩,遭遇魔鬼和天使,甚至到了第三部里,莱拉会和上帝展开对决。
其次,《黑暗物质三部曲》里最突出也是最讨喜的一个设定,就是灵神。
在主世界里,人的灵魂以动物的形式出现,每个人的灵神都不一样。
小孩子的灵神会随着心情的变化而改变,等到成年后就会固定成某种动物。
比如主角莱拉的灵神,平常的时候以萌出血的小白貂的形态出现,可以改变毛色,也可以变成猫等其它动物。
而莱拉的叔叔阿斯里尔的灵神,就是一只威猛无比的母雪豹。
好不好奇为啥雪豹是母的?
灵神有很多神异的地方,比如说可以说话,和主人性格相似、性别却相反,两者不能离得太远,否则双方都会痛苦。
最重要的是,灵神和主人是完全的共生关系,主人死则灵神死,灵神亡则主人亡。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的灵神是个蛾子蜻蜓啥的,我是不是分分钟处于死亡威胁当中?
这部新剧的第二集就给出了答案,一位灵神是蝴蝶的女记者试图探究教会不可告人的秘密,结果被人捏死蝴蝶灵神,女记者也随之丧命。
这部剧没有像电影一样,想做成一部儿童向合家欢的作品。
而是尊重原著,把原著的黑暗气质也带到了剧里,让剧显得更迷人。
除了设定以外,《黑暗物质》的故事也是真正的宝藏。
在主世界里,教会当局一手遮天,建立了极权统治。
教会明知道有其它世界的存在,但却对这个消息严防死守,声称只有现实世界和天堂地狱组成的精神世界。
一旦有人提出“多重世界”的理论,就会被指控成异端邪说,因为只要有人见过其它世界,对自由的渴望就会生出翅膀,教会的统治就将宣告破产。
教会的危机不仅来自外部世界,还来自主世界的灵神。
因为灵神是人的守护者和灵魂,也是人比神尊贵的最好证明。
因此教会试图进行禁忌实验,将孩子们和他们的灵神分开。
被强制分开后,灵神将会死亡,而孩子们将会变成行尸走肉。
主角莱拉,迟早要负担着粉碎阴谋、拯救他人的重任,她终将要踏上一场无比精彩的冒险之旅。
尽管是儿童文学,但《黑暗物质三部曲》黑暗气质浓厚,不惮于把丑恶的东西展现给孩子。
好的儿童文学就是如此,不只是给孩子们灌输枯燥的道德观念,而是把好与坏同时呈现在孩子面前,借由主人公的人格魅力,让孩子主动成为正义的伙伴。
更妙的是,等孩子们长大后再回头看,这些作品,像《黑暗物质三部曲》、再比如《小王子》,还有郑渊洁的童话,再看还会有更深的收获。
而《黑质》电影版《黄金罗盘》的失败,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太追求儿童向,导致剧情过度低幼,既没能抓住孩子,也没能讨好大人。
这也导致《黄金罗盘》高投入低产出引发了重大亏损,当时的电影制作公司“新线电影”被并入了华纳兄弟。
就这么一个差点把公司给干趴下的项目,我们就也别期待续集了。
此次,BBC把这个稍显烫手的山芋接了过来,没想到这回烹出的是一道会发光的料理。
一开播,它就拿下豆瓣8.8和IMDB8.7分,直接续订了第二季。
在英国首播时,有720万人守着电视收看,这等于英国有十分之一的人在追这部剧。
从阵容上来看,主角莱拉,是“小狼女”。
演她叔叔阿斯里尔的,是“詹一美”詹姆斯·麦卡沃伊。
就凭这两位,这剧就值得一追。
该剧的导演也大有来头,曾凭借《国王的演讲》拿下83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汤姆·霍珀,参与了该片的拍摄。
他对于英伦风情的展现,自然是手到擒来。
在这些神剧元素齐备的情况下,或许我们可以大胆点,期待新一部神剧诞生。
当然,这也是期待一个广袤无垠有着无限乐趣的奇幻世界。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去向星辰大海,但有个能做梦的世界,相信谁都不会拒绝。
咱们明天见,拜了个拜。
七百万英国人熬夜狂追,
看完第二集就不想追了,叙事没有逻辑,第二集里面那个女记者突然从哪来的,她又是怎么知道女主进了书房看了资料的,又为什么找女主说了那样的一番话?
女记者出现的目的和动力直接没有铺垫,交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简直莫名其妙。。。。。。。。。。。。。。。。。。。。。。。。。。。。。。。。。。。。
世界太大了,也太小了。
作为个体,渺渺一粟,终其一生可能也触碰不到世界的边界。
但对人类整体而言,自20世纪上半叶,地球上就再也没有人类脚步未到达的角落。
即使如洛夫克拉夫特心心念念的纯净圣地北极,也早已插遍了人类旗帜。
所以有了奇幻文学,我们的心灵需要更多对未知与探索的寄托与向往。
哈利·波特在一个平平无奇的火车站,穿越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来到了神秘有趣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佩文西家的四个小孩子们,穿越家中的衣橱,便进入到恢弘壮阔的魔法王国纳尼亚大陆。
托尔金《魔戒》的中土世界,霍比特人与精灵、巫师共存;乔治·马丁的维斯特洛大陆,正上演疆场厮杀、家族权斗的冰与火之歌。
而有这样一部可与以上奇幻文学齐名的著作,同样甫一诞生就震撼了整个幻想小说书迷世界。
只不过,它一直缺少的是可与原作等量的影视改编。
这就是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的《黑暗物质三部曲》(分别为《黄金罗盘》《魔法神刀》《琥珀望远镜》)。
普尔曼的名头说来可着实不小,他曾被誉为是“继《魔戒》作者托尔金之后最优秀的盎格鲁-撒克逊奇幻小说家”。
而他的三部曲更是把卡内基儿童文学奖、《卫报》儿童小说奖、惠特布里德文学奖拿了个遍。
在2003年BBC举办的一项读者票选调查活动里,《黑暗物质三部曲》名列读者喜爱榜第三,仅排在《魔戒》和《傲慢与偏见》之后。
2019年,时隔12年(07年有过一次电影版),美国HBO联手英国BBC终于再度将这部奇幻小说搬上了银幕,预计将以三季的体量来讲完这个故事。
日前剧集第一季已在百视通鼎级剧场上线。
剧集第二季将在今年后半年到来,在此之前,我们也刚好来重温一下第一季。
▼和《哈利·波特》系列一样,《黑暗物质》也常被认为是儿童奇幻文学的巅峰作。
然而关于这一点,普尔曼还“不大高兴”了。
凭什么咱拼死拼活地写了好多暗黑故事和深度探讨,还被归到儿童文学了啊。
也没办法,谁让你有一个童趣十足的灵魂设定呢!
在《黑暗物质》的世界,甭管后续故事走向多复杂,你得首先接受一个概念,这里的人类灵魂会以动物的形态作为实体出现,它们被称为“精灵”(Dæmon)。
人类和“精灵”间的关系是一体共生而绝对神圣的。
怎么说?
它们几乎就是你的一部分。
会和你对话,有自己的名字和个性,物理距离不能离开你太远,距离会让双方都倍感痛苦。
在孩童时期,“精灵”是可以任意变形的,要直到成年,它们才会作为一种动物实体固定下形态。
更关键的是,当你死去时,“精灵”也会死去。
“精灵”死亡,它的人类同样会消亡。
本剧主角是12岁的小女孩莱拉,她的“精灵”潘平时便是一只白白胖胖的小雪貂。
仅第一集就展现了变小猫、变飞鸟等多个形态。
“这个故事始于另一个世界,一个和你的世界既相似又不似的世界”。
剧集开始,通过字幕,就简单介绍了本剧世界观。
这个世界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由势力遮天的教会当局掌控。
而他们的势力没有到北方荒野(北极),在那里,女巫间流传着一个预言:这则预言是关于一个有伟大命运的孩子的。
在剧集一开始的大洪水时代,这个婴儿被带去了牛津。
12年后,小姑娘长大,机灵又野性的莱拉出场。
莱拉显然是个“野孩子”,一出场就是和朋友罗杰带着自己的“精灵”奔跑在牛津的屋顶上。
穿过厨房、跨越雕像,从一个知识殿堂蹦跳到另一个,逃课、捉弄老师、躺在暗室棺木里吓同学。
算得上无“恶”不作,但也像新生的竹子,莽着那股子自由飞翔的劲头呼啦啦地向上生长。
小姑娘莱拉由[金刚狼3]中的克隆版小金刚狼达芙妮·基恩出演,而饰演她叔叔阿斯里尔勋爵的则是“一美”詹姆斯·麦卡沃伊。
当莱拉奔跑在英式城堡的校园里时,“一美”扮演的叔叔则正在北极痴迷于研究一种名为“尘埃”(Dust)的新物质。
“尘埃”是一种只影响成人、而孩童身上没有的粒子。
通过“尘埃”,可以看到肉眼所不能见的物事,比如阿斯里尔在北极发现的“天空之城”。
然而,当他提出关于“尘埃”的观点,立马就被教会统治者认作“异端邪说”。
教会宣称,世界只由现世和天堂地狱组成的精神世界组成,以此控制人的思想,他们并不允许有其他“多重世界”的理论出现。
而莱拉牛津这条线,和叔叔北极这条线,将由周围不断失踪的小孩联系而汇合。
当莱拉最重要的朋友罗杰也在一夜之间没了踪迹,莱拉终于踏上了前往北极探寻真相、拯救朋友的旅程。
▼《黑暗物质》的世界是一个五彩万花筒。
这里既有“精灵”、魔法与女巫,有把铠甲当作生命的王者“披甲熊”,有不断航行寻找孩子的吉普赛人,还有可以指引一切的真理仪(黄金罗盘)。
既有中世纪般教廷的威严控制,也有后工业革命时代的城市大型建筑群。
有典型英伦式的建筑和美学风格,也有上空飞行的蒸汽时代齐柏林飞艇。
斑驳鲜亮,光怪陆离,是现代风情与蒸汽朋克复古风格的完美交融。
卡内基儿童文学奖作为世界儿童文学界的“奥斯卡”,给予《黑暗物质》的评价是:“这本书重新定义了儿童文学,改变了人们看儿童读物的视角和思维。
”因为小小的12岁少女莱拉显然是这个世界大大的“冒险家”。
她似乎天然为冒险而生,机灵古怪、勇敢睿智,带着“为何人死后精灵就消失了,而人类却徒留一副骨架”的天真质询与思考,为拯救同伴,乘上前往北方的飞艇。
一路上,她发掘真理仪的使用方式;智斗绑架孩子们的“饕餮”首领库尔特夫人;她招募“披甲熊”和他的飞行员朋友,最终跟随吉普赛人的船只到达北方站点解救小孩,捣毁站点。
天空云层之上,是穿梭在云海中的飞行热气球;地上海流之间,是吉普赛人的航行船只。
小姑娘莱拉皱着眉、对老让她读书的库尔特夫人说“能不能把我塑造成那种虽然读过一些书,但主要是在外云游、到处历险的形象啊”。
浪漫死了。
本剧从小女主的形象,到整个世界,无疑是一次对西方大航海时代和飞艇时代冒险精神的全方位致敬。
让人想起太多那个时代的浪漫传奇。
法国气球飞行员布·朗夏尔第一次使用以可推动的翅膀为推进器,和鸟状尾巴为舵的气球,飞越了英吉利海峡;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三度远征太平洋,又在环球航行中发现了新西兰与纽芬兰。
著名的“齐柏林伯爵号”开启了横跨大西洋之旅的新时代,还进行了首次环球飞行。
改编自气象学家詹姆斯·格莱舍热气球之旅的电影[热气球飞行家]中,冒险家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苏醒之后便又开始了孜孜不倦的气候求索。
劫后余生,他们欣喜地朗诵起斯宾塞那首《蝴蝶的命运》:“还有什么降临众生的幸福,堪比无拘无束的享受愉悦,堪比成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主,堪比将雨水从苍穹之顶洒向大地,堪比以生性灿烂的花儿与野草为食,堪比将赏心悦目的万物尽收眼底。
”
而《黑暗物质》的世界,便正是这样一个奇幻烂漫又洋溢着无限热情与想象力的冒险之境。
跟随小女孩莱拉一起,以孩童般的纯真与无畏,冲破世俗框架与垂垂老矣的教会统治缠斗,谁又能不为此动容呢?
▼空中都市,几乎是人类幻想史中最具神迹与奇观的那一类。
从宫崎骏[天空之城]的失落文明拉普达,到[掠食城市]蒸汽朋克世界中的空中浮岛。
我们真的太喜欢幻想悬浮在头顶之上的神秘空中都市了。
在《黑暗物质》中,也有一座“天空之城”。
进步科学家在北极发现了“尘埃”这种粒子,又通过“尘埃”才看到了肉眼所不能见的“天空之城”。
当它被展现在屏幕时,老朽的教会人士被震惊了!
教会绑架小孩子,在北极站点做实验,也与“尘埃”有关。
“尘埃”打开了一扇隐形之“窗”,让人从此地可以进入另一个世界。
这也引出了本剧另一个重要设定——平行世界。
普尔曼写《黑暗物质》颇有耐心。
整部小说最重要的平行世界设定,直到第一部结尾才初现端倪,男主角色到第二部才出场,可谓用了完整三部小说才建构起整个世界观。
比起《魔戒》和《哈利·波特》等奇幻系列,《黑暗物质》实在太慢热了!
但幸好,剧集改编版没这么做,它把世界观建立提前了!
比如开场片头几个不同世界在屏幕横铺、交叉、折叠,就显示了对“平行世界”的暗示。
再比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小男主威尔的出场,也被提前到了第一季中。
普尔曼说过,《黑暗物质》的创作曾深受史诗《失乐园》的启发。
《失乐园》中,伊甸园的夏娃和亚当被撒旦变的蛇引诱从而偷吃了禁果,他们被逐出了伊甸园,但也从此获得了知识。
天神与撒旦之争,也是黑暗与光明之争。
而来自不同世界的女孩莱拉与男孩威尔,他们要在平行世界间穿梭冒险,与教会统治、恶魔鬼怪、甚至上帝进行殊死战斗。
两人几乎就是预言中的“夏娃”与“亚当”。
预言与天选之说,自由与专制之辩,冲破黑暗的反宗教崇拜,对工业革命与冒险精神的推崇,甚至物理学的暗物质与平行世界理论......《黑暗物质》的内涵远远超越了儿童文学范畴,但另一面,它又是如此地充满了孩童般的奇思妙想与烂漫趣味。
打开百视通鼎级剧场,订阅《黑暗物质》,就能和莱拉一起,穿梭不同世界,经历异域探险!
整部剧就是把一部奇幻儿童小说强行拉成黑暗成人史诗的失败尝试!
本身故事的设定虽然很新奇,但其架构细节以及编剧导演的水平完全不够支撑这巨大的野心。
第一季总共8集,到第7集为止其实讲了和电影版差不多的故事,剧版用更多的时长更多的场景说了更多的废话,并没有丰富更多的细节增加实质性的内容,反而充斥着僵硬的台词和尴尬的表演。
小孩们的演技是有的,但就像国旗下讲话的小学生,你不会觉得剧中的小孩是真实的小孩,给人的感觉只是一群很有天赋的小演员在学大人的样子扮演小孩。
特别是罗杰,演技绝对难得,但用力过猛加上台词造作而显得很不自然。
看他说话你不会觉得他是个剧中小孩,正常的小孩是不会说出那种语气、那样遣词造句的,如果把他的形象改成一个成年男性,反而会觉得有些台词有些情景更自然。
而优秀的表演,就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小孩去演小孩应该直接融入角色,不需要去演,慷慨激昂的台词和莫名其妙的微笑、拥抱反而更像是成年人的交际礼仪!
真的,从第一句把我吓到的“She's special!”,到后面实验室救人时慷慨激昂的演讲,再到和莱拉动不动就抱在一起(试问哪个小男孩小女孩没事就抱一下抱一下?
就算是好朋友,都十几岁了吧,很纯洁,有这样的???
),快看不下去了……其实,除了小孩的表演,大人的某些表现也很怪异,可能和导演的风格有关系?
为啥成年人会莫名其妙的咆哮嘶吼啊???
无能狂怒?
嘴巴张那么大,还拉丝……而且不是争吵打架出来的,没有酝酿没有铺垫,突然就吼了。
生气我理解,但都是人上人啥的,怎么情绪管理这么差劲呢?
剧版的选角或者说角色形象,也是一言难尽。
和电影版完全没法比啊,直接说丑好像有点肤浅,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电影版的角色演员真的漂亮太多了,不光是脸蛋好看,气质也在那儿,小演员也很有灵气,更别说剧版里无处安放的黑人了。
妮可基特曼不知道比剧版里的老妖婆高到哪里去了,真就老妖婆,刚出来的时候我以为是莱拉的奶奶;虽然我很喜欢“小狼女”,但这角色,电影版莱拉真的更有仙气,更有气场,更像个“Chosen One”;熊就不说了,剧版里的太丑了,有的场景里小眼睛看上去还很楞,更别提电影里是伊恩的配音了;剧版里比较有突破的角色是李,确实更有风格,很有特色。
与电影版的众星云集不同,剧版里唯一的“大牌”一美,似乎也档期很满的样子,几场戏匆匆忙忙,蜻蜓点水。
说到黑人角色,多说几句。
政治正确真的恶心人,我不是种族主义者,但你们这样搞我真的很烦!
BLM就BLM呗,同性恋就同性恋呗,你觉得正常就正常呗,为啥天天说、天天搬上舞台、强行插入任何时间任何背景的故事???
我觉得正常的异性恋、白人主角电影我都习以为常,为啥你觉得正常的东西非要去刻意强调、甚至游行要求立法保护啊?
是不是你们这些支持者本身就是最大的怀疑者,你们的内心深处就觉得这些是不正常的,所以为了搬上台面需要特殊对待?
另外,教会是动物园吗?
反派阴暗可以理解,但为什么都是些奇形怪状、阴阳怪气啊?
这到底是给小孩看的给大人看的?
给小孩看的能不能不搞得阴森血腥怪异吓人啊!
给大人看的能不能不搞得这么肤浅表面标签化?
剧情,前面也说了,花了更多的篇幅几乎说了同样的故事。
除了平行世界黑人男孩的部分,但这部分也故弄玄虚而没有实际推动剧情的要素,最恨的就是这种完全是为下一季服务的剧情,强项挖坑而没半点扣人心弦。
除此之外,剧情实际还比电影版少了,神不神奇?
真就花了更多的时长讲了更多的废话。
阿斯瑞尔伯爵如何被抓、莱拉被掳当晚的细节、吉普赛人如何追踪奇袭伯尔凡加 等等关键剧情都没介绍,而且很多场景的转换都很突然,没有丝毫过度,上一秒还在那个场景下一秒就突然换了。
伯尔凡加之战、莱拉说服熊王决斗以及决斗胜利的剧情太草率了,大场面呢?
鞑靼人大军呢?
黑压压的女巫呢?
两百多头熊呢?
读罗盘的特效呢?
太省了吧!
太拉胯了吧!
前7集,不考虑平行世界的内容,看电影绝对能获得更加流畅、自然、养眼的视听体验,而且有些设定、关系甚至还能理解得更好。
作为一个詹粉,动机完全是出于看詹老师看了这部英剧,然而即便是詹老师,我也得说这部剧有点无聊。
我对HDM其实有点不同的期待,在小学四年级左右的时候曾经看过两次影版《黄金罗盘》,但都没有看完。
说实话印象还是挺深的,一是人类年幼时不断变化的精灵,二是有着亮闪闪特效的黄金罗盘,影版的真理仪真的很对得起“黄金罗盘”这个名字。
我没看过被吐槽的结尾,也没看过小说,因此对于结尾心里也一直有个念想,因此在听说阿詹要演Asriel的时候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我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叔叔”竟是“爸爸”。
但整体看下来,感觉去很一般。
首先是剧情,一方面后面的剧情变得很像小孩子过家家,原本复杂艰难的事情顺风顺水就过去了;另一方面不知道原著小说就是如此还是编剧故弄玄虚,总之全员谜语人,时常看的人一头雾水。
其次整个剧的节奏不是很好,该快的地方慢,该慢的地方快,以至于感情总不太到位。
比如法阿国王动员演讲和比利之死那里,我个人的感情已经被拖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感觉有些刻意为之。
但是有的地方又很赶,让一些感情变得突兀,比如Lee像女巫陈述自己对Lyra的爱,然而很难想象当时他们的关系已经到了能够用“爱”来描述的地步。
这其中当然也有Lyra这个角色塑造的问题。
一言以蔽之,就是这个Lyra没有让人一眼就喜欢上的魅力,与影版相比确实不够讨喜,也没有“小野猫”的感觉。
虽然是同样的上蹿下跳和满嘴的胡说八道,但是剧版少了背后纯真的感觉,以至于与古灵精怪的“野”,更像是粗鲁的“野蛮”。
这也就导致在与Lee和披甲熊的故事中,很难相信在短时间里两者会对Lyra有如此深厚的情感。
然后关于小狼女的演技问题。
因为是叉男粉,所以一直对小狼女有滤镜。
狼女,狼女,相比于小野猫,确实小狼崽那种生猛的感觉更浓一些。
Lyra的塑造也与导演和制作对角色的设计有关,但也能看出来狼女在演技上还是有些生硬。
在一些感情爆发的部分我觉得处理的不错,但是在Lyra该脆弱的地方却不够柔和,似乎只有放轻声音念白这一种方式,结合《Logan》的结尾来看,这一部分没有很大的进步,希望在第二季里面可以有更多的成长。
最后,我觉得小狼女很适合演巨人里的Gabi贾碧,如果巨人有真人版的话,那Gabi就应该是她的了。
“坏女人”Coulter夫人,剧版和影版是不同的“坏”。
影版有一种大魔王掌控全局的感觉,剧版则更凸显了Coulter夫人是如何与教会周旋以达到自己目的的方面,展现了另外一种魅力,又或许还有妆容设计以及黑发的因素,让剧版的Coulter相比起来更为阴鸷。
以巧舌如簧弥补不再掌控全局,再加上一点神经质和美丽妖艳的外表,大概可以想象年轻时候的Coulter夫人是怎样一个“小作精”,能俘获Asriel的心也不奇怪了。
Ruth的演技真的好,眼睛里面全是戏,当然也很漂亮。
看剧时候的一个小惊喜是小男主Will。
因为没有看过小说,并不知道这个角色是否还原,但就剧情而言,Will很讨人喜欢。
成熟、冷静,具备一定的武力值,又很贴心,是一个值得托付的角色,相比于女主Lyra,更有“天选之子”的感觉,更具有可信度,不知道第二季和Lyra会有怎样的火花。
最后说说我的阿詹。
没办法,滤镜太重了难以做出客观评价,他一出来我就只会“啊啊啊”,我的宝贝是最棒的!
但是戏份也太少了!
宣传的时候你还以为他是男一号呢,结果只有开头和结尾有一点点,溜粉啊BBC!
对于演出我只能吹,开头的“叔叔”演的感觉很真实,冷漠疏离与温情处理的恰到好处,完全塑造出了“充当父亲角色的叔叔”的感觉。
后面雪山部分,挑明父亲身份之后温柔了许多,叫Lyra起床的地方我直呼爹咪!
但是光线太暗了呜呜(知道是剧情需要啦呜呜),一直到后面门打开的时候才看到我的宝贝的脸!
他真的好漂亮!
眼睛好蓝呜呜!
(不管怎样他都是我的甜心宝贝!
)最后最后一点点关于特效和音乐的补充。
特效说实话有点失望,要知道当年惊艳我的就是那个亮闪闪的罗盘,一看就知道是好东西,都不用知道它是干啥的,但是剧版有些过于朴实无华了,完全没有宝物的感觉。
精灵的特效还是能看出来痕迹,虽然流畅但不够轻盈,也没有真实的动物感,这一部分是没有影版好的。
但音乐不错,主题曲足够恢弘,中间插曲也不错,个人很喜欢火葬Billy时候唱的歌。
《His Dark Materials》是一部由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创作的奇幻小说三部曲。
该三部曲包括《黄金罗盘》(Northern Lights / The Golden Compass)、《无界之刃》(The Subtle Knife)和《琥珀望远镜》(The Amber Spyglass)。
这个系列被普尔曼称为"His Dark Materials",是从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的史诗《失乐园》(Paradise Lost)中的一句诗句中得来的。
《His Dark Materials》系列以奇幻的故事背景展开,探索了多个世界、人类与动物伴侣(达莫尼恩)的关系,以及对权力、宗教、道德和自由意志等哲学问题的探讨。
故事的主要角色是一个名叫莉拉·贝拉克瓦(Lyra Belacqua)的女孩,她卷入了跨越不同世界的冒险和阴谋中,探索了一个关于多元宇宙、神秘粒子尘埃(Dust)以及宇宙的秘密的复杂故事。
1.莱拉一到基地就怂恿罗杰和她一起扔雪球反抗,竟然导致孩子们的小暴动不合理:这些孩子在这呆这么久,要反击应该早就试过了,基地一定也有许多约束的措施,就因为一个新来的女孩的反抗,就农民起义了??
2.莱拉起义后,我以为是要和罗杰一起逃走,结果你就溜了一圈,归队了??
不合理:a. 起义后,基地竟然没有一点反应,连找罪灰祸首都没有,就不了了之了?
从点名这个流程可以看出,基地还是有规范和组织的,结果你连个起义都不镇压一下??
b. 归队归得也太容易了吧?
明明队伍后面还有一个女的基地人员,就这么归队了?
还有你们两个当着人家的面,在这谈论逃跑,这样好吗?
(也不排除,后面莱拉被选中分割,和这个女的基地人员有关)3.一面反抗妈妈,一面关键时刻,利用自己是卡尔特夫人女儿的身份a. 拉拢寝室长,靠卡尔特夫人女儿的身份,BB几句,就成功了?
b. 被抓去分割,也是靠女儿的身份哭求,然后妈妈救了你,你就一脸冷淡4.卡尔特夫人查寝,基地人员连这个房间应该是谁都不知道不合理:领导视察,脑子记不住,好歹应该拿个本子或册子吧?
好歹你们是做实验的,怎么这么不专业?
【以上是我第六集看了一半,憋不住来吐槽的】我觉得剧版真的不行,女主的人物刻画过于单薄,完全是靠主角光环和真理仪。
1.加入吉普赛队伍,靠真理仪+女儿的身份+美式无内容口号式嘴炮2.拉拢熊王,靠真理仪3.救比利,靠真理仪4.拉拢寝室长,靠卡尔特夫人女儿的身份5.逃脱分割,靠卡尔特夫人女儿的身份
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ueUtlGRmND08gAK7CdvfSA当地时间今日在美上线的《黑暗物质三部曲》第二季(His Dark Materials Season 2,2020),早几天我们这里就能找来看了,这是流媒体时代比起光盘时代带给我们的巨大便利。
上面的第二季开篇片头承前启后,对剧情有所交代。
下面是第二季的预告片和海报:黑暗物质三部曲 第二季 英国预告片1
看来这部讲平行宇宙的科幻剧大有看头,那就从第一季的 8 集开始看吧。
当中一个剧情设定是,在与我们平行的另一个世界(量子力学有一个“平行世界解释”已经在科学界大为流行)里,每个人都有一个化身动物的守护精灵。
莱拉和她的守护精灵可能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原本也和他们一样被精灵守护着,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祂们被人类嫌弃,就隐身了,不然的话,那个叫高铭(1974- )的家伙,他就不会在无意中,在我们的同类里也发现一个能看到“精灵”的女孩,详见据说已经卖出了 500 万本的畅销书《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2010)的这一章☛https://mp.weixin.qq.com/s/TalUYGE8ErAhNeWMtolYUw
《His Dark Materials》是一部由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创作的奇幻小说三部曲。
该三部曲包括《黄金罗盘》(Northern Lights / The Golden Compass)、《无界之刃》(The Subtle Knife)和《琥珀望远镜》(The Amber Spyglass)。
这个系列被普尔曼称为"His Dark Materials",是从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的史诗《失乐园》(Paradise Lost)中的一句诗句中得来的。
《His Dark Materials》系列以奇幻的故事背景展开,探索了多个世界、人类与动物伴侣(达莫尼恩)的关系,以及对权力、宗教、道德和自由意志等哲学问题的探讨。
故事的主要角色是一个名叫莉拉·贝拉克瓦(Lyra Belacqua)的女孩,她卷入了跨越不同世界的冒险和阴谋中,探索了一个关于多元宇宙、神秘粒子尘埃(Dust)以及宇宙的秘密的复杂故事。
2集弃,无聊
看完黑漆漆的泰坦再看这部剧简直爽的一批。。预算充足真是太好了,画面明亮,原著的世界观场景也能大幅的展现出来。第一集观感极佳,交代背景设定,慢慢展开地图并交代线索和人物关系,文火慢炖肉,可以。/季终。往后面节奏太温吞了,没什么惊喜感,就像大卫叶茨把哈利波特拍的流水账一般索然无味一样。看得有些累。
两集,弃
虽然十分不喜欢女孩,但骨架还是够大,帝王相
至少还有熊😢
勉强看到第三集,已经想弃剧,感觉背景、设定、故事线,都有点杂乱,剧本故弄玄虚,各角色的表演也有点过于做作
挺失望的,看到结尾也没看出嗨点来。主要是编剧太差,第一季都结束了也没弄明白到底每个人都是要干啥,只是不断的dust、平行世界、教诲权威,云里雾里。整整8集,连个故事都讲不明白,怎么吸引人看下去。
Lord Astriel一上来就跟小孩子吵架太拉胯了。。。原著我记得剧情环环相扣很吸引人的呀,这个剧怎么拍得这么平淡无聊毫无悬念,只有两个世界并行的改编稍有亮点
怎么感觉里面演员一个比一个演的尬?莫名其妙的情节和台词,自称格局大的奇幻剧都能把我看睡着也是厉害了
太无聊了
失望了,看得很乏味。
好平庸啊。。。。emmmm 之后可能还会降分
麦卡沃伊真的是太太太太帅太有魅力了!!!
叙事节奏很有问题,一个世界的多线已经处理不过来了,还多加另一个世界,对话戏都让人昏昏欲睡
终于看到《黄金罗盘》的续篇了,大电影滑铁卢TV版来补。美剧有的人是时间来好好构建这个恢宏的魔法世界。
除了精致的画面,实在是没搞懂,究竟他们是在干什么。
实在不明白豆瓣这么高的评分是怎么刷出来的,真的都看懂了么,反正我看得是一脸懵逼,跟《切尔诺贝利》一比就像小学生的玩意儿……
holy shit
为什么要分割
片头让你以为是另一部权游 打开后发现是儿童剧 目前为止的水准完全在低幼年龄发展 一般不怎么弃剧 但是这么无聊真的是绝了 两星给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