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叙述故事的人是悲伤的,故事里的人也是悲伤的。
金鱼一直在你身边“阳子,你是孤独的。
”这是绫乃在片中一直提到的,她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看着阳子身上发生的一切,绫乃说的,也是作为观众的我们想说的。
孤独死,百度百科词条解释, 指独自生活的人在没有任何照顾的情况下,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因突发疾病等原因而死亡的事件,特别是指发病后不呼救而死亡的情况。
“孤独死”以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居多,是全人类社会老龄化的突出表现之一。
在日本尤为突出。
阳子就是在第一集中作为孤独死的案例出现的,说起孤独死,就像片中拉阳子做保险的栗原芳子说的,最悲伤上的不是一个人孤零零死去,而是自己孤零零死去了,却没有人知道。
孤独死第二集出现了反转,也慢慢解开了铃木阳子的故事。
阳子的孤独和悲剧是谁造成的?
是固执偏心病态的母亲? 是无良不择手段的上司?
是无所事事醉酒家暴的男友?
是无法无天赚人命钱的神代?
人总是一步步走向堕落和绝望的,一步踏进去就是万丈深渊,在阳子脑海里冒出保险骗保想法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万劫不复了。
即使承认自己是无用的人,放弃了思考,她也想活下去,去自立去活下去。
当手上第一次沾上鲜血的时候,因为恨,并不会为了别人伤心,自己已经够悲惨的了。
她哭泣,绝望,还是为了母亲,绝望的时候,说不出任何的言语,只有野兽般的哀嚎。
记忆中的妈妈当意识到自己也有可能成为神代换钱的工具的时候,阳子想要自由,想要属于自己的路。
命运总是和我们开玩笑,即使遭遇多么悲惨,也想活下去。
真不知道这算不是坚韧。
当阳子抛弃一切的时候,抛弃神代的家,抛弃一直以来的心结妈妈,即使重新开始了,也是漫长的等待,等待被逮捕的一天,等待最后的救赎。
让人最惊艳的是戏剧化的金鱼大叔,谁知道会是神代呢?
那是属于阳子的唯一的温暖。
不要哭,要笑,这阳子生活的勇气和动力。
就像无论去哪里,都一直带着的金鱼。
阳子一刀刀刺下去的是绝望和孤独,是恨也是爱。
还有最后的心结,真正放下母亲,原谅了母亲,是老年痴呆中的母亲,终于叫出了自己的名字。
一直以来,阳子一直以为是母亲困住了自己,实际上,也是自己一直抓住母亲不放,渴望获得母亲的认可。
有人会问,真的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吗?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不都是上慈下孝的。
人人似乎都是没错的,活着本身已经很不容易了,挣扎着,挣扎着活到底。
阳子开始原谅母亲的那一刻,她也开始原谅了自己。
往后余生,可以为自己而活。
阳子最后松开了掐着母亲的手,即使她的全世界都抛弃毁灭了,她也记起曾经有过的温情,笑着的母亲和自己。
这一点点的温情是她最后的底线和救赎。
尽管整个片子很丧,昏沉沉的色调,但是在一次次绝望下,一个个转机和变化,都是带着人往明天走去,就像忍受漫长的黑夜和冰冷,只为了明天的太阳,往后余生,好好地的活的希望。
初看原著,《绝叫》带来的,是小说叙事的魅力、人物刻画的细腻以及铺天盖地的绝望。
全书没有出现“绝叫”,却又以处处回荡着平庸者崩坏的绝叫。
再看剧版,4集体量基本还原原著主线,但也削弱了原著的震撼与冲击。
1. 剧版严格控制了时长,可能是考虑到收视率吧,在这个限定下其实做的是不错的。
剧情的推进速度很快,节奏比较紧凑,画面和表演也都在线。
但是这样做的弊端非常明显,阳子的转变被太快的带过,以至于黑化显得并不合理,也无法在最高的情绪点爆发,给观众带来共鸣和思考。
原著大篇幅细致描写阳子一步步的生活历程,她在点缀着些许“希望”的绝望中摸爬滚打,这样层层的铺垫使得转变合乎情理,令人愤怒也唏嘘。
和我一起看的朋友没有读过原著,我能感觉出来对非原著党来说剧版无疑是失败的。
剧中对阳子的刻画总感觉少了一口气,若是没有原著打底,如此转变不但缺乏真实感,更消解了悲剧的内核。
私以为,对于此类作品而言,比结局的反转与震撼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如果编剧一味追求反转悬疑,弱化人物的刻画与变化历程,再惊为天人的反转也只是噱头而并无意义。
首先,剧版弱化阳子原生家庭的悲哀,这种做法并不明智。
家庭的冷漠不公是阳子转变的前提,是她一辈子都逃不出去的牢笼。
父亲在家里的绝对话语权,母亲在父亲面前卑躬屈膝的样子,和小纯受到的校园暴力,这些细节被剧版一笔带过,而这又恰恰是打开阳子悲剧人生的开关。
在孩童时期接受到的冷暴力与扭曲的价值观,让阳子一方面极度渴望被爱被关注,一方面缺失自我判断和理性思考能力。
她是个矛盾体,对爱的憧憬让她频频被骗,为了最基本的目的却换来的是无尽的伤害,阳子正是在不解中反抗、在反抗中顺从、在顺从中毁灭。
其次,剧版完全删除阳子的初恋。
与学生时代爱慕的学长重逢并光速结婚,来到了那个陌生又熟悉的东京生活,这是阳子生活的一道光,尽管是灰色的光但聊胜于无。
但丈夫的出轨与背叛让阳子的光瞬间消失,堕入更深更黑的绝望。
作为唯一一名在世的丈夫,这条支线的抹去也影响到了人物的塑造。
在最关键的保险生涯里,剧版也草率处理了芳贺与阳子的关系,舍弃了关键情节。
阳子一开始获得大量保险签约,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钱的魅力,也获得了上司和同事的赞誉,这让阳子明白:有钱才是王道。
她开始高档消费追求享受,这种双重的快感刺激已经让她无法再回到以前省吃俭用的生活。
正因如此,她才在人脉耗尽之后,就算自己买保险或卖身换保险,也要维持这种所谓的光鲜生活。
说到底,她太缺爱了,她太享受被关注的感觉了,如果得到了再回去,胜过杀人诛心。
最后,神代绑架阳子之后居然放了她,过度的美化把本来是压死阳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点燃成了火苗,也让阳子突然的黑化变得莫名其妙,甚至就算她继续隐忍我都不会奇怪。
由此可见,想要靠情绪推动剧情,铺垫与细节至关重要。
2. 原著对日本社会几十年变迁的洞察刻画,并没有在剧版得到展现。
经济的腾飞,东京成了国际化都市,女性的解放和对自由的追求,时代大浪里个人命运的浮沉,是书中非常出彩的一部分。
这是恶女养成史,也是时代悲剧史。
个体的抗争激荡着国家的兴衰,交织着宿命的结局,画出了那个年代的人物群像。
阳子在那个背景下,在传统与开放的拉锯中,自认为走上了女性觉醒、自我复兴之路,却只是沦为男权凝视下的牺牲品和社会潮水中的弃民。
书中的女刑警之所以对阳子的案子如此上心,也是因为她也有不愉快的感情和藏在心里的伤疤,这使她在共情下一步步接近真相。
而剧版把女刑警的个人经历全数删除,让这个人物非常工具脸谱化,有点可惜。
3. 最后再来谈谈结局的改编吧,这个结尾与原著几乎背道而驰,个人认为有2种可能。
第一,政治正确。
第二,我考虑过有没有可能是编剧想告诉我们,阳子已经扭曲到了极致,她对于被关注的渴望接近变态,她布下这个局就是等着警方来发现她呢?
我马上又推翻了这种可能,因为这样和前面她的周密设计相悖,她不会花这么大力气成为恶魔,目的却只是为了和警方玩个游戏,这种为了关注而关注的极端病态逻辑难以自洽。
这也说明,编剧用了原著前面的主线,却在临门一脚时换了个政治正确的答案,因此才显得根本不搭配,结尾直接垮掉。
阳子费尽心机换身份,只是想要活下去,为自己而活,靠自己而活,她想获得重生的念头让她不择手段扫清障碍。
塑造了一头挣脱道德法律伦理的野兽,却突然又让她有了良心,岂不可笑。
其实,我一直好奇剧版会怎么改编叙事方式。
原著三条线的交叉推进,多人称的巧妙转换,极具叙事技巧和迷惑性。
尤其在最后,阳子驾车看着紫罗兰色的天空驶向新生活,全书戛然而止的同时,和前文的咖啡店互相串联,让读者在合上书的一瞬间脊背发凉。
这种悲壮的浪漫,底色是疯癫的绝叫。
当然,我认为这是小说独有的美妙,是叙诡的巨大魅力。
剧版还是保留了对阳子的第二人称叙述,但却没能点明这是阳子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橘堇,对着那个被认为是阳子的橘堇说的话,没有表现出躯体性存在与社会性死亡的巨大反差。
这也导致观感上,这个第二人称没有任何意义,似乎是为了强行保留原著特点而放着的。
不可否认,剧版在有限的时间内拍出了原著的壳,但很可惜,这个时长没有办法展现更多,也就没有办法激起更深层的思考。
毫无疑问,阳子是恶魔。
但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恶魔,是怎么样防止这样的恶魔出现。
毕竟他们曾经也是爱憎分明的孩子,也许他们追求的只是正常的关注与爱,哪怕只有一点。
谁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谁也都有可能变成加害者。
因为人是那么复杂,又是那么简单。
如果整个社会都冷眼相待,所谓共情,所谓道德,是那么虚无而荒谬。
“平庸者的崩坏是野兽的绝叫”。
黑暗之中,愤怒之余,唏嘘之后,我想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大半夜睡不着觉的我点开了日剧《绝叫》,听名字就很吸引我,绝望的叫喊,有种想要活着就得拼命挣扎的苦痛。
女主角阳子从小就被父母忽视,全家人的重点都在那个天资聪颖的弟弟身上,而她是一个连多吃一口饭都会被嫌弃浪费粮食的人。
没想到的是,弟弟因为扛不住成绩下滑的压力撞车死亡,无法承受失子之痛的父亲在几年后偷偷借下高利贷离家出走,每天在失去儿子苦痛中不愿醒来的母亲抛弃了阳子,一个人去了亲戚家生活。
无依无靠的阳子想靠自己努力生活来到了东京,她以为拼着勤奋努力就能过上好生活,但现实是只有高中学历没有才华的她只能做毫无保障的派遣员工,收入微薄到哪怕吃最便宜的便当,住最便宜的房子,没有任何交际,也无法让她在世界上生存下去。
急需找更好工作的阳子被一个慈眉善目的女人骗进了保险公司,不善交际又被部长哄骗的她掉进了为了签下保险合同,出卖肉体的圈套。
当时的她以为部长是真心喜欢她欣赏她,完全没有意识她不过是部长餐桌上的鱼肉之一。
很快现实让她看清了真相,部长的恶劣行径被总部发现,阳子因此丢了工作。
在她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还承担了妈妈每个月的养老费用,就为了赌气还击她妈,她不是没有能力拿出钱。
找不到新工作的她去红灯区出卖肉体为生。
遇到了一个对她很温柔的男朋友,虽然做的工作不太光彩,她以为自己的人生开始要有温情了。
没想到同居以后男朋友很快暴露了真面目,抢走了她所有的钱,每天对她进行家暴,而这个时候同样在做小姐的同事却遇到了一个很有钱还真心相待同事的客人,同事幸福的和那位客人结婚辞职了,而她即使那么努力挣扎依然活在深渊。
她尝试过要报警举报她男朋友对她家暴,却被警察吐槽说这都是你自己的错,谁让你没有看穿对方的真实人品。
听到这句话的阳子崩溃了,这是压倒她内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明明那么努力,努力的生活,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回报这世界给她的任何一点点温柔,但最终她被狠狠的践踏在黑暗深处,连那一点点光明原来都是假象。
她决心要活出自我,不再被任何人束缚,于是她和抢劫自己的黑帮合作,杀了男朋友,骗取保险金,之后又以同样的方式,一共拿到将近3亿日元,为了完全摆脱现在的一切,设计杀掉了爱着她的黑帮老大。
温柔善良的阳子被世界逼成了一代恶女。
但凡在她遇见的人当中能有一个是真的珍惜她,温柔对待她的人,她都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毕竟那个黑帮老大也在利用她继续骗保费。
大概有很多人都会觉得谁没有黑暗的时候,只要努力,坚持内心就能东山再起。
我最爱的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之所以多次吸毒都能东山再起,那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拥有演戏天赋的演员,卖橙子的褚时健本身也是一个拥有经商才华的大佬,对于这些人来说,只要重新再来,人生终会有起色。
可是阳子她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超级普通的普通人,她即使再努力挣扎,拼命向天空展翅,她也没办法像丑小鸭那样摆脱深渊变成天鹅,因为丑小鸭的生物品种是天鹅,而她只是一只水鸭,她最终的命运就是被宰杀,成为别人口中咀嚼的食物。
电视剧的结尾警察拼着第六感抓捕了阳子,而原著中,整容后的阳子过上了新的生活。
也许是为了向大众宣扬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吧,但我内心真诚的希望阳子能永远不被抓到,安心度过她的余生。
除了少数的天生变态,很多的犯罪都不是一天造就的,不过我想在这种键盘侠道德侠漫天飞舞的年代,应该没有人想去了解,是谁种下了这朵世纪恶女之花。
完结后我数次设想过女主的人生中是否存在某个点,她做出不同选择,最后走上另一条光明之路。
我尝试穷尽那些可能性,然而终于一无所获。
以现代社会的眼光来衡量,女主从小已经输在起跑线上。
念书不如弟弟聪明,因此也不得母亲宠爱。
本来也许还可以在家乡小地方平凡一生,可惜后面弟弟自杀,父亲败光家产一走了之,母亲决意投奔亲戚,于是她只能去大城市独自讨生活。
学历样貌都一般,找到的工作自然也是勉强温饱。
然而越穷就越累越没有时间精力提升自己,无法找到更好的工作于是只能继续穷下去。
去卖保险显然不符合她的性格,所以之后沦落风尘也并不令人惊讶。
女主的经历也是她的社会阶级一路掉落的过程。
虽然看起来她好像是撞上了所有倒霉事,然而每一件都是从千百个真实人生中提炼而来。
不信就看看这两本书:
女性贫困7.8[日] 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 2017 / 上海译文出版社
我在底层的生活7.6[美]芭芭拉·艾伦瑞克 / 2014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故事的后半段,女主以她的眼界想出了她的方式来反抗这一切,那么那些仍在默默度日的底层女性呢?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保险公司的女领导义正言辞的训斥,和巡警大叔冷面对家暴案情的冷漠。
这个喧嚣的社会是不是应该静下来,努力听到她们的悲鸣?
四星半吧。
女主童年真的很可怜。
感觉女主会一步步走到今天跟她那个极度偏心的妈有非常大的关系,也因为被潜移默化培养出了这种性格,她也没有脱离的勇气,于是在一次次的选择中一次次选择了最糟糕的选项。
后来去牛郎店跟牛郎好上了结果后面靠卖淫养活游手好闲啥事不干还家暴的牛郎也是让人很唏嘘。
她真的非常缺爱,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她都对自己这么狠了为什么不愿意让自己慢慢变好而且一直无止境地任由自己堕落呢。
后面发现她真的非常聪明。
看到那个脐带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她妈妈这么讨厌她,怎么还会留有她的脐带还放在那么显眼的地方,后面看到她爹跟那个脐带的DNA配不上的时候我就确定她肯定是还没死,只不过是金蝉脱壳了。
但是结局可能是为了符合社会价值观吧。
女主自愿展露行踪被抓了(我觉得女主被抓是她自愿的,不然以她的智商完全可以逍遥法外到死,根本没必要回去案发地继续开店还自己经营,她就是因为良心不安或者一些别的复杂的原因,所以选择回去静静等待着被发现的那一天。
)她妈妈真的是这一切悲剧的源头,还有她那个出事欠债结果偷偷自己说走就走的父亲。
还活了这么久真是苍天无眼。
女主最后想啥她妈妈的时候她妈妈回光返照且良心发现叫了一声她的名字后就自己去死了。
感觉这是她全剧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当然肯定会有人觉得我这样说非常冷血无情,但是她对女主的所作所为以及造成的伤害我觉得我这么说一点都不过分。
女主也有很多让人迷惑的地方。
每次都往最坏的路走。
还有她自己没钱都要答应养她妈妈的时候也让我觉得很无语。
结果刚答应工作就丢了,后面靠卖淫维持生活和给妈妈的生活费(更离谱的是给妈妈的钱比她自己每个月用的还多😓)她为什么会被保险公司那个无良上司骗,甚至卖身就为了签单,为什么会被垃圾家暴不工作游手好闲牛郎骗,最究极的原因都是因为她太太太缺爱了。
缺爱到没有自我,只要别人对她稍微好一点,她都觉得得到了很多,得到了就不想再失去,所以不管怎么委屈自己也想要维系这段关系。
要是她小时候她妈妈不这样对她,是不会养成她这样的性格的。
其实很多时候她也能意识到这样不对劲,但是她太渴望得到爱了,于是潜意识故意无视故意催眠自己可以忽略自己的感受。
于是一步错,步步错。
还有那个男人。
明明小时候他是难得的一个对女主释放善意的陌生人,长大后却成了让女主一步步走向深渊的恶魔。
最后被女主设计杀死,也算是结束了他这罪恶的一生了。
老板 pua 阳子,然而令阳子屈服的是一段深刻的记忆:以前父母对她的疏忽、冷漠、打压。
没有被认真对待,最亲的人都觉得她没用,那在老板 pua 的此情此景,只好接受了自己无能没用的“人生谎言”。
老板之所以能够PUA 她,肯定是掌握了社会现状,他的公司全部都是女职员,他都对付她们的手段如出一辙。
那个社会现状就是,对女性不友好,重男轻女的过分,以及很多人都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
《厌女》《被讨厌的勇气》可能也是反映这种意义层面,之后我们可以看一下。
女警官对拉阳子“入坑”的女性说“没关系”,但是是有关系,因为她,阳子踏入了这个行业,一步一步愈陷愈深。
政府的问题:不想核实,盲目,不想花钱,整个那个社会就有问题,加重了阳子的负担。
“绝叫”,是绝望的叫喊,影片中展现过阳子母亲的绝叫、阳子假装的绝叫、阳子杀神代时的绝叫、阳子企图弑母时的绝叫。
阳子两次真的绝叫实际是呐喊、是发泄,夹杂着悲愤与不甘。
没有人会是弃民,总会有某件事联系到你。
自认为是弃民,只不过是内心缺乏他人的关怀而已。
女警官不认识阳子,从未见过阳子,却一直努力寻找她,好奇她,虽然她是为了破案。
但在阳子看来,自己还不是弃民,虽然消除了所有自己存在的痕迹,然而内心深处却希望自己被人寻找—自己不是弃民—所以,她后来笑了“总算结束了”,其实是释然了—鱼缸的鱼比以前多了很多,也是种暗示吧。
总之,我觉得这部剧既是批判,又是教育。
让我们看到社会问题的同时,也激发我们多关怀别人,多关怀自己,尤其身为亲人。
政府和社会整个系统也应更加完善,以人为本,具体问题应该适时处理,而非推给“阳子们”。
source:【专访】《绝叫》——尾野真千子(突然想补TV志的访问XD) (weibo.com) Q:这是从一具死后半年才被发现的女性遗体所开始的故事,此剧描绘了「贫困」、「边缘社会」、「黑心企业」等社会问题,看剧本时是什么样的感受?
A:真的很揪心。
觉得是心痛、又难受的剧本。
被称为「弱者」的人们走上作恶的道路,还有那些为了自己而去利用别人的人,也让人觉得恐怖。
因为这在现实中绝对都是存在的呀。
而且为什么都没有人帮阳子一把呢。
回想以前接不到戏的时候,我要是一步踏错,是不是也会变成这样呢……。
这么一想就让我觉得很可怕。
以这层意义来说,我对阳子是有共鸣的。
Q:应该只是个平凡女生的阳子甚至还去犯罪,尾野桑对这样的人有什么看法?
A:她的人生会开始产生改变,我觉得首先关键还是在于不被父母认同吧。
因为父母没有负起该承担的责任,结果她变成了大家口中的「弱势」。
明明如此,但她还是打算接济母亲。
老实说,我觉得她不用去接济对方的啊。
但阳子对母亲还是有心软的那部分感情。
自己都没钱生活了,甚至还要去借钱来帮助一直对自己都很无情的母亲,换作我是做不到的。
越是被母亲冷落,也就越会想去相信自己后来所遇到的人呀。
她想着如果是这人应该行,结果想要相信的对象却是个不值得信任的人。
所以对她来说也只有那样的方法了。
Q:虽说是会发生在身边的事,但是像阳子那样甚至犯下那些罪行的人也不多,妳是怎么接受这个部分的呢?
A:是一种似近又远的感觉吧……。
光是没钱这点,人就会有一种可悲又不安的心情。
电车也没钱搭、很多事都不能做。
这样一来,很容易会觉得全世界是不是都在与自己为敌。
有时候甚至去买个东西,人家只是卖个东西,也会对人家有一种「不过是个卖东西的为什么要看不起我」的想法……,明明有身体和力气,想做的事却无法做。
这点会让人越来越往负面去思考。
所以,就算平常觉得「竟然会去犯罪……」,但这样一想,会有这种负面想法,其实也没离自己有那么的遥远。
像我没钱时还有一些人愿意听我说话而且帮助我,烦恼的时候,至少一星期有一次会和家人聊聊天……。
因为从周遭的人身上得到了帮助,总算才能想办法熬了过来。
但阳子却没有得到这些帮助。
母亲对她撒手不管、没人倾听她的心声。
一想到这点,真的很难受。
Q:饰演阳子注意的地方?
A:「希望演一个很普通的人」,一开始制作人和导演这样对我说,表示「想要刻划出一个普通的人如何渐渐的发生改变」。
所以我真的只是在演一个平凡的人。
只不过因为几乎都是小小声的说话,觉得好压抑啊(笑)。
有很多驼着背视线朝下一边说「对不起」的道歉镜头,肩膀好酸……。
也有像剧名《绝叫》那样号哭的镜头,但是现在还没拍,好想赶快发泄一下哦(笑)。
Q:剪掉长髪是因为要塑造角色吗?
A:我是很想说「对」啦但其实不是(笑),纯粹只是转换个心情。
从国中以来就没留过这么短。
剪短之后洗头时间变短、吹干也很快、洗发精也用得少,实在太感动了啊(笑)。
所以一想到没钱的阳子应该是过着节俭的生活吧,以结果论来说剪短是正确的(笑)。
只是阳子因为职业缘故,加上年龄是包含了从20代到30代,所以在这点上面还是有和妆发师讨论「这时期头发卷一点、那时期直一点……」。
毕竟直观的要素也很重要,比如浏海有没有盖到眼睛感觉也会截然不同。
Q:水田成英导演说看原著时觉得「铃木阳子就是尾野真千子啊!
」A:心情复杂(笑)。
希望她有个好下场啰。
如果是在说我演得出这个人物,那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觉得我可以的话我会全力以赴的。
是抱着开心的心情去演的喔。
Q:确实可能会觉得「我是给人这种感觉哦?
」。
和水田导演都聊些什么呢?
A:拍摄空档都跟导演一来一往的开玩笑。
我乱开玩笑,导演都会配合我耶。
然后要是我突然眼神认真起来,他就会吐槽「一副要杀人的眼神」。
每天都像这样的对话。
但只是两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而已啦。
Q:拍摄现场的气氛如何?
A:真是很棒的团队,每天都过得很愉快。
这是一个以扎实拍戏为重心的剧组,很感激。
也多亏了大家,让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去演。
在能够专心演戏的这个层面上,这次也聚集了很多我很欣赏的工作人员们。
像这么不带压力又幸福的拍摄现场真的很难得,要是习惯了,我怕会不会不想去其他剧组了啊(笑)。
Q:接下来想请问关于共演者,让阳子成为犯罪者而且改变其面貌的神代,对饰演他的安田显桑有什么印象以及合作的感觉?
A:整个人就像一个无良业者(笑)。
注视着那双不知道在想些啥的眼睛深处,会被吸进去。
在拍摄阳子听到神代说那些温柔的话时,忍不住内心波动「好想被这人给收了」……。
体会到这种很「诈」的地方,理解大家为什么会被无良业者给骗了……。
他演戏起来真的很有趣,觉得很尽兴。
也会提出建议,有一股强烈的吸力呢。
所以我下意识觉得跟着他的脚步就可以了。
他拥有这样的力量。
安田桑是如此、神代也有这样强烈的吸力。
他对阳子说出了她一直以来都希望听到的话,虽然她不知道那是不是神代的真正心声。
与神代的相遇对阳子而言,尽管只是一瞬间,但至少也体会到了短暂的幸福。
Q:说到WOWOW的电视剧,就是给人「社会派电视剧」的感觉,对尾野桑而言,妳对WOWOW电视剧的印象是?
A:第一次参演W台的剧是《飞上天空的轮胎》,可以饰演带有讯息性和意义的人物很高兴,得到了很好的角色是很开心的。
然后以前在工作上从来没被说过漂亮啥的,但在那一部被灯光师说「很美哦」。
而且那位灯光师还是这次的灯光师耶。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的缘故,当然演到值得传达的东西也是原因啦,回忆特别鲜明呢。
Q:像这次《绝叫》这样让人心痛的故事,看剧本会不会受主角影响呢?
A:在演戏的当下会投入那个人的情绪之中,但当天收工就会回到平常的「尾野真千子」了。
切换算是擅长的。
Q:都是怎么切换的呢?
A:平常收工就是结束了。
Q:那么,不是属于那种很难出戏的人?
A:很难出戏的话我应该会死掉吧(笑)。
毕竟至今也演过很多痛苦的作品,所以不知不觉中就变成擅长这种切换的人了。
算专长吧,极少数的专长之一。
Q:相反的,都是怎么入戏的呢?
A:喊「start!
」就会进入角色了。
拍摄前不会先去塑造人物。
Q:听过尾野桑也会把自己经历反映在角色上,那像这次的作品,要运用过去的经验去诠释这人物会不会变得困难?
A:像在底层生活的时期或没钱的时候也曾经心生埋怨,因为跟阳子有过类似的感觉,所以那也是一种运用自己经历的形式。
虽然偶尔也是会在心里先进行一番解释,觉得也会有像人物这样的心情,然后才去演,但那些演过的作品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自己本身也经历到了一些事,我从这两者之中去提炼出来的比较多。
应该也有很多人拥有极相似的经验,所以也许能够理解她的心情吧。
Q:饰演阳子的感想?
A:平常演比较脱离现实的题材时也会烦恼不知道要用什么情绪才好,但这次可以拿自己的感觉来做参考,泪水就会自然而然的涌出。
这人物让我可以真诚的去面对她。
Q:剧中那句「所谓活着,是不是代表着就要去挣扎」的台词也让人印象深刻,对于尾野桑而言,妳认为「活着」是?
A:拥有了生命,还是不能放弃。
只能活下去。
这点阳子也知道,结果她为了活下去而一路挣扎。
但她做错了选择。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尽量不让自己演变成像这样的局面。
这也是一个无法简单找出答案的问题,如果活着就会遇到很多事,这点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天经地义的。
「活着」虽然会很辛苦,不过我觉得为了这天经地义的事还是要好好的努力。
Q:透过《绝叫》这样的作品,有什么获得?
A:有很多收获。
觉得原来有这样的心情啊之类的,原本自己内心所没有的感觉,在这方面来说是有收获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收获,也无法投射在下一部戏。
看不同剧本时看到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我不会心生抗拒的认为「不可能有这种事」,而是觉得可以从中学习到些什么,「也许可以这么说、也许会这么想」,所以有一种「嗯,应该也会有这样的事吧」的心情,能够多得到一种收获。
Q:那么最后,请向观众说几句话。
A:我自己,虽然对于犯罪本身没有共鸣,但能够理解一个女人说不定会陷入走投无路的处境。
平常,那些日常生活中和自己聊着天的朋友和家人们里面,会不会也有人也被逼到了困境中呢。
因为这是发生在自己周遭也不奇怪的故事,有了想试着多去关心自己身边人的心情。
所以透过这部作品,想传达出也许某天,一直以来都过着平凡生活的人也会失足坠落。
提醒自己不光是周遭的人,哪天可能也会碰上和阳子一样的事。
或许无法帮上对方什么忙,但说不定只是一句「谢谢」也能拯救对方,可以试着去多关心周遭的人,所以……请务必一起来瞧瞧这部剧好不好?
(笑)
绝叫(4集)一群弃民的故事。
弃民:铃木阳子、神代武、河濑礼二、新垣清彦、沼尻太一、八木德夫、树里橘堇。
死亡名单:树里橘堇、神代武、河濑礼二、新垣清彦、沼尻太一、铃木妙子、铃木康明。
铃木阳子人生重要节点:2010年10月21日27岁生日父亲铃木康明离家出走。
2012年从事保险业。
2013年改名麻里爱成为应召女郎。
2014年河濑礼二死。
2015年新垣清彦死。
2017年沼尻太一死。
2017年10月21日生日杀死神代武。
铃木阳子命中之人:铃木妙子、芳贺健一、神代武。
铃木阳子每月工资15万,房租需要6万,抚养铃木妙子需要10万。
金鱼大叔和神代武是一个人:“人生啊!
笑着才会胜利!
”。
铃木阳子是条鱼缸底部挣扎生活的鱼。
这个镜头是最动人催泪的主题画面。
主题曲非常好听,让我想起了另外一部非常像的日剧《砂之器》。
剧中最大的BUG:养老院的屋子是可以提取到铃木妙子DNA的。
无论我用什么样的赞美之词来形容日本影视都不为过。
今天,我强烈推荐两三个月前播出的一部电视剧——《绝叫》。
虽说是电视剧,也才四集,每集大概五十分钟,总共时长四小时不到,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绝佳的电视剧时长。
从《绝叫》这个题目也可以预想到它并不是一部让人欢快的剧目。
如果你看电视剧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也许不会喜欢看,但如果你把它作为欣赏一件艺术品来看,我想,你必定也会喜欢这部剧的。
虽然它是一部电视剧,但是它具有电影般的严谨。
情节紧凑,画面色调考究,演员演技精湛,思想主题悲悯且悲怆。
在这里我就不剧透故事情节。
我只稍微聊一下剧中的女主角铃木阳子。
剧中反复强调一个词——“弃民”,也就是“被社会抛弃的人”。
阳子就是其中之一。
阳子从小就被重男轻女的母亲所忽视,后来又被父亲抛弃。
举目无亲的她不得不到东京去谋生计。
东京虽然繁荣,但是不聪明、没学历、没背景、又单纯的她根本无法找到立足之地。
这个城市对她是那么的吝啬,甚至给她提供的空气都稀薄得难以呼吸。
后来,阳子成为了一位“恶女”,但她是那么的可怜与可悯,她的恶行在我看来都可以被谅解。
也许是因为在她的身影中,我看到了自己焦虑的一面。
很多时候,我都担心自己说不定哪一天会一不小心掉入到没工作、没谋生手段、没人爱的“弃民”深渊。
别看身边的人总是在消费、总是在炫富就觉得整个国家都是有钱人。
觉得方便面是一种奢侈品的小孩大有人在。
中国的有钱人是有很多,但穷人更多。
贫穷会限制人的想象力,富裕有时候也会限制人的想象力。
像《绝叫》这类关注社会弱势人群的极具人性关怀的影视在大陆是绝对拍不出来的,至少近些年不会有。
大陆有才情的导演和制片人不在少数,无奈有一个影视审查制度。
有审查制度没有错,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但偏偏大陆这种机构有点“与众不同”,他们想,我们必须要让观众以为像《绝叫》里的“弃民”只有日本这种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才有,所以我们可以引进,但我们自己绝不能拍。
整体很还原,但比起原著稍显不足。
首先个人很喜欢阳子和金鱼的对话,金鱼作为弟弟的鬼魂,每一次在阳子面临人生大转折的时候出现,其实是阳子的精神自我的具象,每一次阳子做出选择也是因为和金鱼的对话,这点电视剧没有表现出来;其次,不喜欢对神代武的美化,小说中神代武就是彻头彻尾的坏蛋,他对阳子只有利用,电视剧中赋予这个角色温情,让他成为小时候送阳子金鱼的人,并告诉阳子要笑,哪怕被阳子杀也表现得心甘情愿,表现成一种成全,属实是没必要。
最后,最不喜欢的是对阳子弑母的改编,这个情节是阳子完成的一次很重大的蜕变,原著中她在一次又一次勒死母亲过程中和母亲进行力的较量,最后完成了弑母并将尸体推下悬崖,但电视剧改编成了阳子突然心软,她母亲自己向后退掉入到悬崖,在最后一刻赋予阳子母亲温度也是很没必要,她对阳子一生都是冷漠的,没有爱,她是阳子不幸的起源,所以阳子最后为了自己换身份杀死目母亲是合情合理的。
相比于原著有一些改编,剧集有点短,许多书中细节难表现了
(第二人称) 都是你妈嗶的
壓抑。但是劇刪掉的內容有點多了,很難看出來陽子為什麼要惡。只有這些理由,人是不會殺人的。第一集描寫的內容太明顯有指向,降低了結局的懸念。
我终于也成了弃民,我一定会活下去,没有可去之处就自己去创造出来。阳子不要哭,人生笑着才会胜利。
弃民可怜极了,但像极了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拼命的想抓住投射出的一丝光线,哪怕是光线的摧毁力大于治愈力
尾野真千子,我爱您……
前面那些改编也就忍了,而且甚至觉得最后妈妈自己跳崖的改编比原著好,但就是,一定要被抓吗?日剧也要这么政治正确吗?
#🍋观影# 原著太精彩啦,改变过于忠实原著,令电视剧暗淡无光。尾野演阳子,岁数大了,没有演出阳子一生变化的过程,作为一个女主撑起的电视剧,尾野演的不好,感觉脸上写着:这就是份工作。推荐看原著小说。
和书差远了。
太表面了 日韩剧分都太不可信了
车祸不查行车记录仪,同个人改个夫姓就能连骗三次保(保险公司调查员真不拿公司钱当钱嘿,心真大),女主这个大活人在黑老大那里住了好几年,警察愣是得等小弟招供才知道这号人物(你随便问个邻居也该知道了吧),出租屋里那具又是安眠药又是勒死的尸体,警察愣是认为是孤独死,女主老妈失踪了也不查摄像头,凭着脐带就断定尸体是女主(难道不查一下牙齿吗)。女性贫困、原生家庭、孤独死、完美犯罪,这原本应该很精彩啊,没想到编剧只写了个缺爱的恶女是如何养成的,失望。
天涯上看完图解,觉得这种女性为主角的黑暗犯罪心路历程的日剧,最近很多佳作,比如夜行摩天轮,纸之月,还有这部绝叫 都有种真实的残酷与绝望的黑暗气息,不免让人觉得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太可怕
结尾自欺欺人似的,尤其面对母亲,女主角原本打不破的绝境显得荒唐了。但尾野真千子实在是好演员,快要在空气里溺死了,要不断挣脱要拉人沉得更深
看到评论里各位都在说原著好很多。看的过程中不断觉得缺少了点什么,看来果然是改编的锅
普普通通
拍得乏善可陈。估计是预算不够,妆造也好演员也好完全没体现出原作阳子这个人物的立体感,原作阳子既是可怜懦弱的底层女性,同时又是自私阴暗恶女。原作阳子是有过财力有过可以脱身的选择的,而剧作的阳子完全是脸谱化的底层人物,缺少主体性只有客体性,让人感觉为惨而造出来的角色。原作底层女性--看似自由,又因社会灌输予女性错误价值观,阳子步步走向绝路--的绝望感与无助感没能体现出来。许多情节也没拍出来,比起原作少了许多深度与复杂性。总之,读过原作后再看影视版,感觉是赶工出来的流水账。
2.5//尾野真千子从样貌到气质 几乎完全抓住了铃木阳子的灵魂 太像从书里走出来的了//即便知道一本极好的小说很难改成同样好看的影视剧 但这个呈现也是真的失望 除了自我放弃的无望氛围和蛛丝般祈求认可的自我意识 其他看起来既不如小说绝望也不如小说狠戾//虽然阳子并不是什么讨喜的角色 但她那一点点挣脱躯壳的求生意志 也着实让人心生敬意//人大概就是这样成为了万物的尺度
这拍的太没诚意了吧…
算是写实暗黑系悬疑 尾野真千子的演技好到让人想尖叫 从堕入谷底到伸来一双手 再到被推入更加万劫不复的深渊…人物代入感极强 结尾略违和 但基本能自洽 毕竟原著那种一黑到底是太不政治正确了
虽然知道剧肯定会有改编 但是改的也太粗糙了吧 该重点讲的都简略带过了 还有女警几乎就是个推动剧情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