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看完了,好久不看武侠剧,老婆和我都觉得还行,比仙侠古偶强。
改编还能接受,摄影、服化道、武指、配乐做得挺用心,动作戏挺利落,慢动作不频繁。
几位主角看着顺眼不招人烦,第一次看秦俊杰的戏,饰演袁紫衣和程灵素的演员也立得住。
老婆说何润东饰演的田归农演得挺好。
看有的评论说苗人凤演得不好,个人没觉得,瘦弱的身材想展示出点威慑力就不好演,拿着点气质演,能接受。
主要配角有点意思,比如那三个见风使舵的官差,刘雪华饰演的商老太,还有几个不列举了,看豆瓣才知道原来皇帝就是导演。
几场亮点戏,袁紫衣与胡斐在佛山决战凤天南那场戏拍出了江湖侠气;胡斐与苗人凤对打时,穿插闪回胡一刀与苗人凤对打,招式呼应挺用心;程灵素死的时候有点小感人。
最近几年新出的能看上的武侠剧就这一部,这个团队可以再拍拍别的武侠题材,可以考虑《萍踪侠影录》《 七种武器》,千万别拍古偶剧。
看得出,本剧导演有意营造一个芸芸众生相的江湖,我明显感觉到,配角们的演技比主角三人(胡斐 灵素 紫衣)要好些,但越往后越发现一个问题——戏份似乎分配不均,尤其是配角占了大量戏份,主角胡斐的戏反而少了,人物形象还没立起来。
以胡斐救助飞马镖局马春花一家子为例,原著中这一段还挺长的,也特别体现金庸的某些特色,用现在的网文说 扮猪吃老虎。
胡斐看到飞马镖局马春花一家,想起在商家堡马春花曾为他求情,这是少年时的恩情,为了报答这年少滴水之恩,他毅然决定暗中保护马春花一家,为什么要易容而不相认,一是多年过去模样变了,二是更重要的,胡斐发现飞马镖局有难,他不动声色,不让敌人发现他这个守护者的存在,所谓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胡斐正是那黄雀,这是飞狐的狡智。
他与灵素易容打扮,千里护送,与一众军官高手扮成的奇怪匪徒决斗,以绝世武功打退敌人,这一段正体现胡斐侠义本色,同时胡斐的所作所为,也让灵素更爱他(真大侠谁不爱)。
本段既展现胡斐的武艺高强,狐之狡智,又展现灵素的心细聪慧,还加强了两人的感情。
本剧不知为何,编剧脑子抽筋了,竟然半集左右带过了,胡斐见到马春花直接相认了,然后客栈跟一帮子匪寇硬刚,胡斐竟然没看出来这些匪寇不是一般人(原著早火眼金睛看出来了)。
最后火烧客栈,这就完了!
侠义呢?
“百胜神拳”马行空的师弟呢(胡斐自封的)?
易容改扮,扮猪吃老虎,是金庸的一种写作特色,最为武侠迷津津乐道的,想起来没,《笑傲江湖》中那位泉州参将吴天德(令狐冲假扮)救助衡山派,再比如《碧血剑》中袁承志经常假扮,既有趣味也有侠情。
金庸的作品不好改编,本身原著构思精巧,人物出众,我记得1995年香港TVB拍《神雕侠侣》(古天乐 李若彤版),当时就有人诟病——编剧太懒了,直接原著当剧本,一点都没改。
结果呢?
大获好评!
在亚洲掀起了杨过热潮,整个东南亚一时无两。
说这些并非说不能改编原著,可以改,但是必须建立在编剧熟读并体会原著精神的基础上,金庸写胡斐 写程灵素,展示的是江湖儿女的侠义精神,何为侠义?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当年马春花的求情,今日胡斐不惜性命的千里护送,这就是侠义!
灵素爱胡斐,爱他的正直,爱他的狡智,更爱的是他的侠义精神。
本剧想营造一种江湖的真实感,给了福康安家很多戏,无非是想把马春花进福家一段变得更可信更真实,这无可厚非,但配角细节过多,反而有喧宾夺主之嫌,到这一段编剧的重点应该在程灵素和胡斐两人身上,两人的感情,两人的江湖经历,这才是主流。
据说后面的剧情会有大量原创,后面还有啥,天下掌门人大会。
这是全书最高潮,希望能圆满吧。
本剧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用心的武侠剧了,爱之深责之切,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的武侠剧,唠叨两句,多多包涵。
男主的打戏可圈可点,形象上要是再符合胡斐一点儿就好了,这么白白净净和风细雨的哪里像江湖中人啊!
然后可能是没太突出吧,《飞狐外传》的一大看点就是男主的成长线,但是我感觉男主从一开始就这么厉害,到后面也差不多是那个水平。
可能是时代审美的原因吧!
现在人喜欢看在斗智中斗勇,所以比起前几版《雪山飞狐》中明着威胁叫号,同样的事情在这一版加了些暗斗的元素重新解构,加重了王府戏份倒有点儿像宫斗剧了,反而没让我觉得这一版的福康安有多坏,做出来的反应和决定都是合情合理的。
总的来说是一部无尿点的好剧,一定要说哪里不太好我最后看程灵素给胡斐吸毒血的那一段儿觉得“你要不要先把他的穴道封了再长篇大论?
你再多说几句胡斐就要毒走全身不用吸了!
”
腾讯出品《飞狐外传》已经完结,一路带着女儿追剧完结,自从美剧《权力的游戏》终结之后,再没有如此追过剧,也算过了把武侠瘾吧。
总结一下。
本剧是近年来(武侠剧沉寂被骂多少年了)为数不多的好剧,非常值得一看,强烈推荐。
它最大的原罪是金庸。
你以为我在刁难金大师,恰恰不是,而是他名声太响太大。
这部剧在近十年里,都算得上精美,台词正,人物正,剧情正,节奏可以,虽然改编有些问题,但总体不偏大道,是最值得看的武侠剧。
它上不了7分,最大的原因是它是金庸剧。
在武侠的世界里,金庸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武林至尊,宝刀……啊,不,非金庸莫属。
作为一部金庸剧,承载了太多的期待,武侠迷大部分是原著党,金庸的原著更是完美深厚,不论剧组如何努力,如何用心,终究难以全现金庸原著风貌。
如果,假如,这是一部原创武侠剧集,观众们没有原著可比,或者大部分人没读过原著,举例说明 ,如果这部剧是 卧龙生或司马翎,那本剧必然大火。
有一部动漫作为现实例子,那就是《秦时明月》。
本剧最后四集看似高潮,场面大,赌坊开,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结尾颇有些草草。
原著中,掌门人大会,红花会各位当家纷纷出场,与胡斐等人一起破坏了大会,与《书剑恩仇录》联系,全书最高潮,可惜本剧结尾把红花会各位当家去掉了。
福大帅有洗白之嫌,为了一个马春花放弃了逆党,与前面他的狠辣不成一体,这是小小的败笔吧。
平平安安两个孩子的归宿没有交代,是不是导演忘了。
让金庸迷跌眼镜最大的是苗人凤,为救胡斐一行人,力战而死。
原著可是好好的活到《雪山飞狐》,依旧是天下第一。
其实这一点我倒是无所谓,因为也没准备拍雪狐,苗人凤给个结局也算可以,最后也算壮烈。
说说本剧最大的成功吧,只有两个字——态度!
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人、投资人都是抱着拍一部好剧正剧的态度,本剧没有多余的谈恋爱吹水剧情,以至于我看时有当年看《亮剑》的感觉。
希望这份正经拍电视剧的态度,能传承下去,现在不正经的电视剧太多了。
各位看官,我虽然写影评骂这部剧,但还是一集不漏的看完了,而且每周三四五八点准时追,不知你们是不是……如果你是武侠迷,这部剧值得你看!
开篇声明:要拍袁紫衣传直接拍啊,买什么飞狐外传???
恶不恶心,黑锅别人背,抢完男主戏抢各个配角戏,🤮一点个人观后感记录1-4集压缩了不少人数,改编许多,但还能看,比较可惜改动是平阿四直接挂了,苗人凤和南兰相遇往后挪了太多,导致胡斐和最终官配年龄差估计有15-20岁左右了,还好这部不接《雪山飞狐》,单独只拍《飞狐外传》5-14集大女主袁紫衣传奇,把原作里胡斐对凤天南恶行的愤慨,强行挪到袁紫衣头上,改为胡斐降智,坐牢,受伤,被毒蝎子咬,还有那句名台词“冤家宜解不宜结”,编剧估计胡斐黑,还学过乾坤大挪移,这一点在袁紫衣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什么千里爬山,借了任盈盈和殷离的梗,各种黑锅甩给了师父,借用了周芷若看到上山的那一幕我的反应是:不是你们包袱里有银子吧,雇几个人不好吗15-20集把原著赵半山的戏份挪到这里了其实掉到XX地方,主角有奇遇再有提升不管在小说和影视剧里都是常见的套路,但是胡斐前期被严重降智后,看到这里我的反应是:“剧版胡斐怎么又又又上当了?
”18集末尾我最爱的程灵素登场了,苗族打扮我不是很理解,衣服看起来也有点紧,但动起来还行19,20的药王谷很还原,但导演节奏掌控的不行,没有制造出一丝丝的紧张悬疑感,所有剧情都是平平无奇的带过,画面还特别明亮,大概他不知道什么叫烘托气氛21-24 少量注水,22集书里是筷子打戏,剧里那场正面交锋了也还行加了几分钟胡斐程灵素同行日常,那个泡温泉我是真的不能理解?
既然前面已经魔改成胡斐和袁紫衣情深义重了,那么和二妹这种戏码不是应该尽量避免吗?
不然就是三头膈应还有程灵素疑似身体柔弱吃药的剧情,还在客栈落下了药瓶且不说原著里程灵素没有得病,以她心思缜密程度,在金书女主里和黄蓉赵敏一档的水平来看,她就算真的生病了,要瞒过胡斐轻而易举,更别说会忘记自己的药瓶。
如果编剧动的心思是,程灵素本来就活不久,所以最后殒命没那么意难平的话,我只能说你大错特错。
这本书在金庸书里不及几个长篇热门,但程灵素之于《飞狐外传》的重要性就相当于赵敏之于《倚天屠龙记》,黄蓉之于《射雕英雄传》,打压里面最亮眼的人物有什么意思呢?
拿小说改编剧的例子来说 ,一般赵敏第23章出场,但大多编剧都会让她提前出场,一般40集左右的版本都是10几集就会露面,角色后期再怎么崩的话,前期人设立住了还是出彩的25-26集继续打压程灵素的两集原书第十二章古怪的盗党篇幅足够支撑2集的量,为什么这里不还原了呢?
因为26集结尾我们大女主袁紫衣要来了啊,已经伸手到福康安和马春花的自创宅斗戏份中去了……25集打斗中程灵素还被踢了一脚,书里可没这么憋屈过,不过就编剧这个操作,没给程灵素来一场因为受伤而拖后腿的戏码,我已经谢天谢地了27-32集 目测都是原创,连吐槽的兴致都没有了
我很喜欢这版胡斐这个人物虽然被降武降智,削弱了很多配置,但是塑造出的侠客的精髓还是闪闪发光我们所向往的侠客是什么嘛。。。
并不是武功盖世就是侠客,也有可能是枭雄恶霸亦或鹰犬。。
胡斐身上最闪亮的点不在于聪明或者武功如何,而在于无畏和信义。。。
侠客就是为了心中的侠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无畏生死也不图回报。。
但求无愧天地所以胡斐,在商家堡出手,在佛山出手,在太极门出手,在苗家庄出手,在药王谷出手,在掌门人大会出手。。。
这些毅然出手大多数都毫无把握,不知生死,但,侠客就是这样。。
所求者不外侠义,该出手时就出手,即使舍身取义性命不保也在所不惜这版胡斐。。
为侠义付诸行动,不因人而异,不因形式而异,不因生死而异,甚至不因交情而异。。
在这点上是塑造得很成功的这个侠义精神拍出来了武侠剧就倒不了
今天有位朋友无意间对我说了句“武侠剧生命力超长”,令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武侠剧作为一个类型剧,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如今,快五十年了吧,半个世纪的长度,仍旧具有生命力,若是换作其他类型剧,恐怕早就湮没了吧。
文本,文本,文本。
也就是原著。
原著是一部电视剧改编的基础,好的文本始终能造就好剧,这是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最底层逻辑,文本差,再怎么拍,也好不了。
编剧只能改编,你让他原创一个试试,累死他也不行。
武侠的文本,得益于金庸,古龙,他们让武侠世界变成了成人的童话,众多经典的侠客形象深入人心。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二位武侠大师,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一个精彩无比,侠义无双的武侠世界。
反观,修仙玄幻呢,当年刘亦菲 胡歌的《仙剑奇侠传》热播,我曾以为仙侠剧会代替武侠,不曾想慢慢变成了众多恋爱无脑剧。
《仙剑》为什么能火,因为它的底层逻辑,文本是民国时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最底层的逻辑仍旧是侠!!
千里不留行,十步杀一人,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虽万千人吾往矣。
(孟子)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金庸)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寸心之争,生死忘矣。
(古龙)侠是我中华特有之文化,既有国人之尚武,又有华夏之精神,世俗生活中已没有侠,但心中不可无侠气。
武侠,成年人的童话。
谨以此篇,献给这部态度诚恳的《飞狐外传》。
ps:剧组能拍拍金庸其他小说吗,比如冷门的《白马啸西风》。
从小喜欢看武侠,但近十年好像都没感觉到这么燃这么有江湖气的武侠片了!
好多看第一集就黑的,如果是真的感觉打得不好看,不是纯尬黑的,一定要去看一下22集,雪山大战的完整版在22集!!!
第1集里是平四的口述,这是别人讲的,并不清楚细节,所以放的镜头都是点到为止。
但22集全是苗人凤自己的回忆啊!
招招式式都是按原著神还原的,加上22集是苗人凤在教胡斐武功,一招一式都在闪回雪山大战,二场打戏招招式式都那么像,但胡斐快胡一刀慢,就又并不一样,两边都打的酣畅淋漓快意人生,苗人凤藏在心里18年的愧疚、找到胡斐的开心,胡斐对苗人凤的又恨又敬,所有人的情绪碰撞,全部都打进了这招招式式之中,就看到非常非常的燃,却又想哭的那种燃!
原著写的招式,剧里全都用心拍出来了: 苗人凤摇头道:“这话错了。
当年胡大侠以这路刀法,和我整整斗了五天,始终不分上下。
他使刀之时,可比你缓慢得多,收敛得多。
”胡斐一怔,道:“原来如此?
”苗人凤道:“是啊,与其以客犯主,不如以主欺客。
嫩胜于老,迟胜于急。
缠、滑、绞、擦、抽、截,强于展、抹、钩、剁、砍、劈。
” 原来以主欺客,以客犯主,均是使刀的攻守之形,劳逸之势;以刀尖开砸敌器为“嫩”,以近柄处刀刃开砸敌器为“老”;磕托稍慢为“迟”,以刀先迎为“急”,至于缠、滑、绞、擦等等,也都是使刀的诸般法门。
这部剧前面所有主角出场的戏份,我觉得还不错的,虽然有魔改,但可以接受。
十几集田兰苗的狗血三角恋加的有点水,很下头,但是从17集胡斐和赵半山结义,18集苗人凤眼瞎,19集程灵素正式出场,药王谷非常还原原著的2集后,21集苗人凤蒙眼打戏、胡斐打田归农苗人凤指点,22集苗人凤指点胡斐的这场封神的大战,23集胡斐程灵素结拜,这一路非常紧凑又精彩的剧情下来,我觉得前面的狗血剧情都可以原谅了。
最重要的,现在能这么用心和认真拍打戏的武指团队和演员,真的值得用5星好好的鼓励一下,感谢你们又圆了我尘封已久的武侠梦,希望资本爸爸能多看看武侠!
角色。
女性角色一水儿的网红脸。
胡夫人那是女中豪杰,豪气干云,就算是男人,也没有几个能比得上。
剧中呢,弄得跟林妹妹似的。
那个马姑娘是真丑,就这能打动当今天下的第一红人?
男性角色,同样一言难尽。
胡一刀,书中第一豪气任侠之人,在他眼里,只有一个苗人凤,怎么会在客栈遇到那些小瘪三时紧张兮兮的?
对于苗人凤,南兰有一句对比很好,她说田归农才应该是人中龙凤,苗人凤就应该归于田农。
苗人凤的侠更内敛,剧中的苗人凤邪魅狂狷,从来歪着脖子(演员可能是由程序员改行的,颈椎不好吧),神马玩意儿。
田归农第一次出现,没认出来是何润东,我擦,这么丑的,怎么演田归农这人中龙凤的?
平四,太胖,太碎嘴子,周晓鸥还是应该去演稍显滑稽的恶人合适,他的平四,失去了身体瘦弱与内心强大的强烈对比,使人物失去了立体感。
原著中,平四是一位很有亮点,很伟大的人物,胡一刀,胡斐,苗人凤等人行的是侠,平四行的是义,同样可以与这些大侠平起平坐的,剧中的平四太平淡。
打戏,也就比《雪中》好那么一丢丢吧。
首先,感觉没有武指吧,不管是马行空,还是闫🐔,还是胡斐苗人凤,好像都是同一个师傅王八教出来的,都用的是王八拳。
苗人凤竟然还打起了太极或者武当綿掌,赵半山上身了吗?
镜头中从来没有你来我往的回合,只有静态的定格,就这打着打着,突然给个脚上的特写,尼玛这剪辑也没谁了。
一个小时不到,看完了前四集,弃剧。
这剧很好看啊,真是武侠的良心剧!
看看这几年的武侠,招式都在想象中,简直糟蹋了武侠二字!这剧拍得绝对良心啊,一点也舍不得快进啊!
现在很多年轻人天天就喜欢玄幻,真实的打戏不是更过瘾吗?
演员也都还可以,老演员更是点赞!
至少8分以上才合理!
希望后面加油💪💪💪,分能上来!
原来的主题曲超喜欢,这版也保留了,估计是年轻人没看过小说。
那啥差的要死的剧天天上热搜,这是什么网络世界!
什么玩意,TMD还天山派,以为是梁羽生啊。
长假把这部看完了,出乎意料的不错。打戏拳拳到肉,太久没看到这么本质的武侠了。连奕名多年不见已经是大佬派头了。片尾感谢了张纪中,有点意思。
删了很多人物呀
我摊牌了,我讨厌胡辣汤
武打动作让人想起霍元甲陈真时代的电视剧,但腾空和飞跃的动作也挺时髦潮流的,武打慢镜头并非一无是处。杨逍的苗人凤咋一看有点出戏,这么倜傥的苗大侠怎么可能让南兰出轨田归农?!苗人凤商家堡力战群雄和英雄救美南兰的两场戏动作潇洒、节奏快,痛快淋漓,大呼过瘾!周晓鸥演的平阿四和刘雪华的商老太都演技在线。目前看来,成年胡斐可能会拖后腿,这个男一有点弱,袁紫衣演员挑的还行。后面程灵素的出场很关键,演技如能打七十分,这戏评分就不会差。总体情节虽然跟原著比有点跳跃和次序修改,但仍然没有脱离原著的框框,改编的不错!🐙🐙服装什么的比较接近原著清朝的感觉。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不水的金庸剧,为了鼓励,给五星好评!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义,所惜者名节,这才是江湖。天下的至爱就是至毒。
慢动作打戏都是屎片无疑
怎么忘了什么情节了10,就算忘了也知道金庸不会编的这么瞎32,看不下去了,给个看下去的理由吧最后几集可以啊,雪山飞狐讲啥来着?不是刀砍还是不砍?不是砍苗吗?老周的处世之道,田掌门的pua秘诀,凤霸天犯罪纪实,可以出书女演员都不错,公主亮眼
真不错啊,林雨申雨中蓑衣太帅了
今年追完的第一部国产剧,确实算是近几年金老的书翻拍里比较能看的,飞狐这书本身就是十四本里武戏写得最扎实的一本,这个剧在武打上面确实用心了,22集胡斐和苗人凤打戏相当精彩,天下掌门人大会改得也很不错。但其余的地方就乏善可陈了,很好的武指和演员还是被编剧乱改拖累,开头胡斐的佛山戏被移花接木给袁紫衣,程灵素的计谋也被削减大半,太可惜。
四颗星给苗人凤,这男人忒带感了,尤其是被自己老婆抛弃的时候
真的不错
魔改苗人凤南兰不能忍
品质在线,会一直追。片尾曲很赞,哀伤凄美,唱出了很强的宿命感,歌曲质量不在追梦人之下啊。有几分一生所爱的味道了。整部剧的质感,节奏都很喜欢。目前出来的演员也都挺贴的。秦俊杰的气质很对味儿,可能会演出史上最讨人喜爱的胡斐啊。林雨申从未令人失望。四星开盘,希望后续再接再厉,届时登顶满分。
这个武打戏算得上是武侠片了,但是某些演员我真的栓Q,以后再有林雨申出演的剧我是绝对不会看的,演什么都一个样,杨逍那时候我都不适了,现在苗人凤也搞成这样,太出戏了,和商老太的演员刘雪华一比差太多了,不得不说香港演员的业务能力还是在线的
一个框架架好在那里,然后使劲的往里添内容,这部剧就完成了。
今年能看的唯一一部武侠剧了吧?在现今这个大的环境下,能让人全程追平的武侠剧就已经很不错了。没有启用流量实在太让人欣慰了!但是不得不说,还是老演员演技了得,刘雪华一骑绝尘,太突出了。苗人凤的扮演者吧,我是头一回看他演戏,他是真的气质和这个角色不搭嘎啊😓😫😒还有小苗若兰的扮演者我无力吐槽。这两点实在是影响看剧
这个剧看着挺无聊的 武侠过时了
是这几年看过很不错的武侠改编了。//看完了,打戏很棒,胡斐船上那一场和胡斐vs苗人凤那一场我百看不厌!剧情改得怎么样不好说,各花入各眼,但两个女孩子的人设真的太讨喜了,好爱她们。
接受不了胡斐的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