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北京的时候每天晚上1点钟必看的节目,它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很多,很多,政治和经济从来都是一体的,真正从事经济活动的人要对政治风向有一点的敏感度。
我很佩服商道中的林尚沃,这家伙是一个靠自己的商道服务于百姓和国家机器的人。
很棒,对我来说很棒,我强力推荐 ...
最近静心读书的我,给大家分享一本好看的书——《商道》,由韩国作家崔仁浩所著,王一胜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超越人物传记,又忠于人物真实事件的小说。
本书描述的是100多年前,发生在朝鲜巨商林尚沃真实而传奇般的人生,从中可以参悟他的赚钱之道,修行悟道。
而本书作者借一位作家之眼,通过研读林尚沃的自传体著作《稼圃集》和日记《寂中日记》,及留下的戒盈杯,真实还原了林尚沃的从商之路,也是他的做人之道“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即“财物像水一样平等,人像秤一样正直”。
从唐宋之后的释儒道,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走向,也对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越南产生了深刻影响。
正如百经之王《道德经》中所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林尚沃明白,财物如流水,没有归属,就算拥有了金钱万贯,也只是暂时的;人也一样,高贵只是一个美誉,秤都会不多不少的正确的称出一个人的重量。
而人心如秤,唯有正直,才经得起时间检验,而人应该做像秤一样平直的人,所谓商道,即做人之道。
浮沉商海如鸥鸟的林尚沃是一名修炼者,通过商业走着道人之路,他赚了钱,却不执着于金钱,明白“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所以在乱世中,仍能够得以保全自己及后代的平安。
15岁时,林尚沃被父亲林凤库送到秋月庵侍奉高僧石崇大师,在挨其无数痛打后,终于明白“一个人的手既可以成为杀人之刀,也可以成为救人之刀。
”在父亲死后,父债子还的林尚沃,去给店里当伙计,因为表现好,有了去北京的机会。
在北京,林尚沃为了救被卖入妓院的张美玲挪用了公款,放弃了自己独立开店的机会,体现了他“重于义而轻于利”的品格,却也让他因此被落以私吞东家金钱而被逐出商界。
无奈之下,重回秋月庵,正式剃度受戒。
如果没有身在北京的已富贵的张美玲的报恩之举---千里差人去寻找林尚沃,对家中老母的牵挂与不舍,林尚沃是不会跟随朴忠一离开寺院的。
临别时,石崇大师对林尚沃未来的不测与危机的预见,后来均应验。
如果没有石崇大师的指点与警戒,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他未必能把握得恰到好处。
这三次危机,石崇大师用手写的“死”,藏于锦囊中的“鼎”和戒盈杯,帮助林尚沃逐一化解。
所以林尚沃在自传稼圃集中写到:“生我者父母,成我者一杯也”。
第一次危机发生于林尚沃在人参歉收,北京药材市场已无货之际,从朝鲜带去5000斤红参,欲以高价出售时,却遭到北京药材商的集体抵制。
在得到好朋友金正喜“百尺竿头上求生的办法,就是从悬崖峭壁再向前一步”的启发后,在临回朝鲜之际,他放火烧红参,置死而后生。
机遇与危机并存之际,林尚沃棋高一着,借此名扬朝鲜和北京商界,在生意场上乘胜长驱之入。
第二次危机是在图谋推翻现存政权的洪景来的死亡威胁之下,面临生死抉择时,林尚沃从石崇大师所写有“鼎”字的锦囊中,悟到:“鼎有三足,才能站立;人也是在地位,财富,名望三种欲望驱使下去做事。
”已拥有了财富的林尚沃不应觊觎权利,如此才不违背天意。
正如塔勒布在《反脆弱》中讲到,拥有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的能力,才叫反脆弱。
而林尚沃恰好拥有此能力,在洪景来之乱中因镇守义州城有功,被朝廷任命为五卫将,商而优则仕!
但“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处于鼎盛时期的林尚沃,第3次危机又向他走来。
这次是“义”导致,更离不开一个“情”字,他年轻时的好朋友--李富著,和洪景兰一起被镇压砍头后,后代被贬为官奴。
而女儿松伊在5岁母亲逝后,被妓女山洪收养。
养母年老生病退籍,依“代婢定属”的规定,松伊成了一名官妓。
初次见面就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林尚沃一步步查到松伊的身世,纳她为妾,将他收为良民,是他想出的唯一方法,却也让他身陷囹圄而不自知。
在他的朋友也是生意场伙伴,朴钟一四处活动之下,林尚沃受到了“围篱安置”的处罚。
当备边司赵相永来监察林尚沃的流放生活时,要求用石崇大师赠与的戒盈杯来喝酒时,在杯子斟满酒后,很快酒会消失;少倒一些,则无碍;如果强行想倒满,却永远也不满。
杯上刻的“戒盈祈愿,与尔同死”,随着盛怒之下的赵相永把杯子砸破,风月庵中的石崇大师也口吐鲜血而亡。
他用此杯来告诫林尚沃“欲望无止境,贪得无厌,却反而一场空”。
关键时刻,戒盈杯救了林尚沃一命,也让他顿悟了:“学者博学众长,强者战胜自我,富者自我满足。
”他要节制欲望,实现自我满足后的自足,证道走向“商佛”。
将建好的新居拆掉,斩断与松伊的情缘,退出商业经营。
“最恐多情损梵心,入山又怕负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用功修行,免除别人债务,散尽千金,复归农田的林尚沃践行了“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是种大智慧。
南怀瑾先生推荐给许多经商之人读该书,同时还拍成了电视剧,希望带给现代人一点启示,让商业之道和人生之道更顺畅一些!
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商道,是天道,也是人生之道!
商道电视剧海报
南怀瑾先生多次推荐的电视剧 我不得不看了,去年看完的。
关于商业部分的总体价值观真的正。
爱情线这部分看着真鸡巴难受,多宁小姐没跟林尚沃在一起真的惋惜。
虽说看上去像是那个年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父母之命,娶了美今小姐,他爹又是你的大恩人,不可能始乱终弃,但其实到后来美今都撮合他们俩就 都不介意多宁做小的,三个人在一起快乐的生活多好呀,我操,林尚沃开心了 对美今也能多点好脸色 而不是相敬如宾 没一点爱情的样子。
你狗逼林尚沃,真是太不识抬举了,在乎自己的名节大于爱情,你选择牺牲爱情。
多宁小姐做官妓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多宁留在自己身边的。
你后来放虎归山人家多宁有松商都房要做,跟你就更不可能了,名不正言不顺了。
关于举兵谋反这个事情,在我看来林尚沃在第五层 知道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只不过换一个人当皇帝而已,又不是实现民主化,我干吗要支持你。
还不如自己多搞点钱。
有灾有难了救济一下老百姓比啥都强。
对了修改错字又想起来另一个女配,长得真清纯呀,好像清纯版的枫哥啊!
对《商道》这部古早剧感兴趣是在豆瓣偶然看见有人将《商道》与《天道》并列,将林尚沃与丁元英相提并论。
丁元英在我心里是有“神性”的,很自然一定要认识一下林尚沃。
一开始是准备像观赏《六龙飞天》和《绿豆花》等历史剧一样每集写一些文字,看了前10集发现《商道》虽然有50集,但是情节并不密集,再者感染新冠打乱了观剧节奏,每集感想没有坚持下来。
《商道》这部剧是有一些小瑕疵的,比如着眼于杂技团和许三甫等店主们的闲笔较多,人物略显脸谱化,导致剧情不紧凑;林尚沃的人物塑造过于伟光正,后期对于朴周命的毫无芥蒂甚至鼎力相助转变太快,让我等凡夫俗子无法共情。
但瑕不掩瑜,林尚沃的故事还是让我感想颇深,整部《商道》于我是有帮助的。
在我看来,林尚沃的成功源于他的三个品质,超强信念感、超低物欲和广阔的人脉。
林尚沃能够在朝鲜商界跃然而出,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商人,甚至获得当权者的青睐,都与其秉持的坚定信念有关。
其一是他从师傅洪得柱那里继承的生意经——“做生意不是为了获取金钱,而是为了获得人心”。
林尚沃的很多做法均贯彻了这一理念。
如为了回击郑治寿的“烽火狼烟局”,抢占了鱼货的物流通道,得以低价回购郑治寿囤积的大量鱼货后,将本可以肆意喊价的鱼货低价出让给以鱼货为生的小商贩,以免断绝小商贩的生路。
(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美团、拼多多等大互联网企业倚靠资金实力和大数据优势挤占小菜店小商贩市场份额的现实。
)这和中国古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一个道理。
再比如湾商度过低潮期成为朝鲜第一商团后,在饥荒时期平价售粮,想方设法发放救荒盐;湾商在两西叛乱时期主动留下米粮店和药材店,额外免费提供大量军粮,这些直接损害利润的决策违背了商人一切向钱看的本能,剧中也有湾商众行首愕然和反对的剧情。
拒绝额外提供免费军粮甚至囤积居奇的郑治寿的反应才是作为商人的正常行为。
拥有上帝视角从后果反推前因,当然可以为林大房想出一堆理由,比如“做大蛋糕”“活水养鱼”“收买人心”“乐善好施”“目光长远”,但是把自己放置在那种境遇之下,一边是唾手可得的金钱,一边是虚无缥缈的信念,方能切身感受到林尚沃的大格局。
如同洪得柱宁愿散尽家财也要坚守的“不行贿”,林尚沃与所有商人逆向而行,这需要超强的信念力量。
林尚沃的“获取人心”不是简单的收买人心,而是站在更大的视角为更多人争取更多利益,比如林尚沃和洪得柱因赈济粮事件一起身陷囹圄,在据理力争无望的情况下,林尚沃一肩担下所有罪责,让洪得柱得以释放后再帮他周旋。
同样的事例还有林尚沃因为洪景天事件再次入狱,他再次担下所有罪责让湾商各行首得以释放以免湾商垮台。
对待自己人如此,对待敌人亦如此,郑治寿资金链断链后、伪造倭银被发现后,林尚沃都没有借机致松商于死地(与朴周命的理念背道而驰),以免动摇朝鲜整个商界,林尚沃思考的层级从来都不是个人私怨和眼前利益。
其二是他从父母身上汲取的不轻易放弃的信念。
林尚沃的母亲,一个坚韧如磐石的女性,以背着沉重盐袋翻山越岭各村叫卖为生,供丈夫和儿子考取功名;全家被贬为官奴,丈夫中年横死,仍能倔强求生盼到大赦;不管儿子是杂工还是首富,自己开旅阁买田地,一辈子活得舒展敞亮。
不纠结、不自苦、不倚靠、不牵累,林母一个人活过全剧所有女性角色的精彩。
这样的狠角色教育出来的孩子才能面对外贸商团的垄断,将昂贵的人参点燃,拼得一死,绝不贱卖,成就了湾商的地位。
言传身教可以获得信念,贯彻信念却需要独立思考能力。
剧中花了大量镜头表现林尚沃的勤于思考。
如林父死后,林尚沃到善王寺专门思考人生之路,受高僧点拨决定“放下手中杀人的剑”,开启商人之路。
湾商破产后,林尚沃又到善王寺专门思考如何翻盘,最终获赠成功人士标配——神秘解题锦囊。
当不能搞个小长假专门思考时,林尚沃就在夜晚思考,做杂工需要卖掉昂贵的铜器时,为赎回妹妹筹措金钱时,因清朝商团垄断无法卖掉人参时,被洪景天逼着造反时,林尚沃往往整宿不睡用来苦思冥想。
本吃瓜群众每每看到此类情节,自忖自己不但不爱动脑子,好像也没有为什么事情如此拼命过,就算是大学考试周撑死了只能到半夜2点,一宿不睡是不能够的。
普通人和不普通的人之间的那点不同也许就在这些奋力一思中。
林尚沃将自己的信念凝练为一句话,“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横”。
做了一辈子商人,追逐着利润东奔西跑,却能将金钱看做流水,任其由高到低自然流淌,这样的人,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高物欲的人。
这一点,剧中在第一集就交代了,小林尚沃凭借自己的外语能力在小商贩市场上赚取了一些铜钱,想减轻辛苦工作的母亲的负担。
家徒四壁、以粥裹腹的林母打落小林尚沃手中的铜钱,告诉他辛苦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一两个铜板,是为了让他成材,实现抱负和理想,多么鞭辟入里。
所以林尚沃面对松商的高薪招揽能够心无旁骛踏实走自己的译官之路;为了赎回妹妹不得不兵行险着,却不多要一分一厘;手握改变命运的的大笔银两却用于救助一个素昧平生的青楼女子;做了朝鲜首富还是安然住在原来的破旧房子里(甚至全剧所有男性角色中,林尚沃的衣服料子是最差的,件数也是最少的);愿意在粮食食盐等民生物资上放弃利润;可以烧掉所有的借款账簿;愿意资助有意愿做生意的人;始终理解林母辛苦操劳旅阁营生最终将家财全部捐出的心意;面对叛乱军高官厚禄的诱惑和朝廷高官厚禄的招揽均能做到进退有度。
作为林尚沃的对照物,郑治寿选择做金钱的奴隶,一辈子蝇营狗苟追逐着金钱直至走上不归路。
林尚沃仗义疏财,金钱却从未背弃他,总是越散越有。
金钱可真狗啊!
说到底,金钱是人心向背的风向标,众望所归便能聚财,而放任自己的贪欲,用不正当的手段掠夺金钱,就会失掉人心,成为众所之敌,遭到背弃。
作为全剧的大男主,林尚沃受到很多人的帮助与成就,比较幸运的一点是林尚沃遇到的人大多是磊落正派的(编剧把所有的阴招技能都赋予了张石柱),但是他的确处于一个很低的起点,除了林父和洪得柱的渊源,其他人脉都是自己以心交心得来的。
林尚沃最大的人脉是湾商都房洪得柱,助他一路从杂工升任都房,并有意把女儿许配给他,给林尚沃领导湾商扫清了障碍。
而林尚沃数次帮湾商度过难关,在湾商破产后不离不弃,直至最后重振湾商并发展至朝鲜第一商团,可以说林尚沃和洪得柱是相互成交的知音,毕竟郑治寿也是洪得柱相中的千里马,却被朴周命三言两语拐跑了。
尹采渊也是林尚沃的贵人,他因疏忽在赈济粮上被张石柱摆了一道导致二进宫,是采渊舍身相救;让他绝处逢生的特许人参交易权的取得也全靠采渊的情报;采渊是他舍命救回来的,相当于投资了一支困境反转股。
同样作用的还有斥巨资救助的青楼女子和做官奴时的强盗朋友,回报是关键时刻的创业基金和性命。
当然做这些事的时候林尚沃是不求回报的。
再就是和他纠缠一生的朴多宁,在洪景天事件中给他警示,让他有思考应对的余地;林尚沃的回报是爱屋及乌,把多宁的便宜爹的缺德事儿都一笔勾销了。
其他的人脉还包括总升官的尹政镐大人、采渊老公张国铭大人、朝鲜蒸包人参高手朴敏哲大爷、白给200两雪花银的清国商人、从上级变跟班的许三甫、从不靠谱到逐渐靠谱的杂技团成员们,每一个拎出来都帮助过林尚沃,也都受过林尚沃的恩惠或被他折服。
无论是低贱之人还是富贵之人,林尚沃都能结交并发展为互帮互助的人脉。
剧中也展现了许三甫的好色,福太的好赌、团主的懦弱、斗七的叛变,但团结在林尚沃身边的这些人都很靠谱,只能说林尚沃就是那种让人想变得更好的人吧。
最后必须缅怀一下全局我最喜欢的人物,被老婆吐槽难看的金句小能手洪得柱都房,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疼爱女儿的父亲、一个有原则的商人,一个知进退的智者,看看他这些振聋发聩的名言。
“如果在困难时刻就可以放弃的不能称之为原则”“我时常有迷惘的时候,不知道该依凭什么去做生意,这个时候如果只能想到金钱,那就太糟糕了”“我现在依然不知道该坚持什么信仰,如果你知道了请教教我”“做生意赚取的不是金钱,而是人心”林尚沃的故事带给我很多启发,希望终有一日,我能拥有拨开浮云直指本质的能力和格局,建立自己的处事理念并一以贯之,戒躁戒妒,以一颗诚心和善心面对自己和他人。
紫莹 2023年1月
电视剧呈现了非常真实的朝鲜。
看得很快,电视剧为了打造林尚沃神话形象把爱情拍的太唯美了些,个人不感冒全数跳过。
最后五集看了分集简介。
很多人拿胡雪岩和林尚沃来比较,个人觉得没法比啊。
朝鲜朝廷当时依附商人来收取税金维持朝政,林尚沃一人就顶了三分之一的财税。
大清的税源就复杂广泛得多。
胡雪岩后期遇到的叛乱时局也比林要复杂得多。
韩剧里的正剧不多,这部是为数不多的作品。
所传递的商业精神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韩国还保留儒家、道家、佛家传统,电影里一切都看来非常顺眼合理。
韩国人传统服装的颜色就是中国以前的汉民族衣服颜色,看来非常养眼。
这套戏我每年至少会再看一两次,看了可以消除自己烦恼,增强自己做人的信心。
我也买了六七套光碟,由VCD时代买到不同版本的DVD,可惜还找不到高清版本。
借了几套给朋友,他们看了照例不还。。。
哈,那证明我没介绍错,真希望能收录在电脑记忆碟里。。
《商道》 与《大长今》同期,红火程度却比《大长今》逊色得多。
也是,《大长今》里有氧气美女+气质女+才女+奋斗女+励志女=长今,还有绝世好男闵政浩 。
暑假电视台又在重播《大长今》,老妈看到剧中长今容颜,啧啧惊叹此女人间难得几回寻。
《商道》改编自小说,讲述朝鲜王朝巨富林尚沃的传奇一生。
50集,一集54分钟,最后一集74分钟。
从上学期开始,断断续续看到今天(有时手边有其他事情,心里放不开,不能全心看剧,则不看)。
看完大结局,心又像当初看完《巨人》后,被掏空了一样。
这是继《巨人》后,再一次没有拖曳快进,完完整整看一部在别人看来又长又臭的韩剧。
朋友一直很纳闷,看这样的剧竟会看到欲罢不能并为此熬夜追剧。
这剧看似拖沓、冗长、沉闷,一没超帅养眼男主,虽有气质、端庄、大气女主,但戏份少,很少出现。
男女主情感交集、矛盾冲突也并不扣人心弦。
剧中场景倒是真实,当时朝鲜为清朝藩属国,远比中国落后,连汉阳的相府要是搁在清朝,顶多也是山旮旯里一处地主大院。
其实有时,我也搞不懂自己为什么看得下《商道》,也看得下搞笑动漫。
10年前的韩剧,今年才看,总觉恨晚。
为这剧熬夜,甚至急着知道后续发展,先看剧透,以往看完剧透,会果断弃剧,但《商道》看过剧透后,反而更不想落下镜头。
《商道》,商道,这剧呈现的已远远多于为商之道。
仅仅是剧中的台词,就足以让人动容。
记下几句与大家分享: 1、你认为做生意是什么?
你认为买卖东西赚钱就是做生意?
……你在急什么?
……你以为这样就可以赚到钱了么?
所谓的做生意并不是赚取金钱,而是赚取人心!
并不是要获得利润,而是要获得人心!
赚取人心获得人心,这就是做生意。
到了那个时候,金钱自然随之而来!
像你现在这样拼死追逐金钱,就是钱的奴隶!
(男主的伯乐洪德柱对男主的启发) 2、 如果号称在朝鲜商界,呼风唤雨的你的财富是用谎言累积而成的,总有一天,它会像建在沙堆上的房子一样,毫无力量的整个瓦解。
你等着瞧,我会拔掉那房子的柱子,推垮那房子的横梁。
将来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在我爹的坟前下跪,求他原谅你的过错!
(男主看到仇人后说的一段话) 3、我手中握的是千把剑,但是你的手中只有一把剑,我手中的千把剑,可以用来救人也可以用来杀人,但你手中的一把剑只是杀人的杀人剑。
必须带着千把剑度过的人生,为什么只要带着一把杀人剑度过呢?
天底下有很多事情,必须要用这一千把剑使它更顺利,你为什么要用这一把杀人剑毁掉自己的人生呢?
如果丢弃你手中的那把杀人剑,你就可以获得千把可以救人的剑的时候,你就能够抛开在你心中燃烧的如同恶魔一般的怨恨!
(影响男主一生的石崇大师的劝导) 4、 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财物其实如同水一样。
水虽然可以暂时堵住,但是没有办法将它永远占为己有。
如果为了将水占为己有而堵住,这些水就会发臭。
财物其实也是如此。
掌握在我手中的财物,只是暂时停留在我这里而已,而且人一生下来也没有所谓的富贵、贫贱的差异。
即使暂时借助于名誉,身着丝缎衣服,但是一旦脱掉它,还是会回归于一个平凡的人。
(剧中男主的感悟)
"做生意最重要的不是赚取利润,而是赚取人心。
"1.在我最后一个学生时期的暑假看完这部剧,感触很多,看林尚沃的故事像是看到未来的自己,想做生意是我从小的愿望,或许也会像林尚沃一样,遇到各种困难,遇到很多人的阻挠,遇到坎坎坷坷,希望我也能像他一样,学会忍耐,永远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成功。
2.一心想要考取译官的林尚沃,由于父亲含冤死去,曾一度心中充满怨恨,想要报仇,可是大师却让他心怀善念,这其中他所经历的一切,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有多么的辛苦,但是无论怎么样,希望自己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想起林尚沃的故事。
3.人物。
剧中的人物细细观察后都很有意味。
母亲:一个什么伟大的母亲,在主人公遇到困难的时候陪伴他,在他升官发财时也不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因为她自己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最后利用自己工作的钱做了大善事,在教育中不干预,不责备,是慈母的典范。
洪德柱:虽为朝鲜第一首富,却依旧每日只吃酱油配饭,不乱花一分钱,贯彻人就是自己最大的财富,商界领袖。
团主:一个活生生的市井小民,比较抠门,比较怕死,比较爱面子,爱吹牛,唯利是图,可是生活中这种人也很多。
富太和铁蛋:我很喜欢的一对活宝,富太只会耍点小聪明,而铁蛋只会吃吃吃,十分可爱的人物形象,富太最后还和草礼生了屎蛋,哈哈。
三甫和顺卓: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对,好色的三甫,爱面子的顺卓,一见女色就变猪哥的三甫,眼睛总是眯着的顺卓,两个人虽然总是吵吵闹闹,但却是最好的搭档,哎,希望自己的人生中也有这样的死党。
多宁小姐:气质与美丽的化身,同时又充满智慧,爱缺要克制,令人感动的人物郑智寿:拥有卓越的商才,却过于贪婪,最终走向末路,他的故事要时时提醒自己,切勿贪。
4.剧中我学到了一些实用的商业手段,详见笔记本。
5.剧中还有很多值得回味的话 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财物其实如同水一样。
水虽然可以暂时堵住,但是没有办法将它永远占为己有。
如果为了将水占为己有而堵住,这些水就会发臭。
财物其实也是如此。
掌握在我手中的财物,只是暂时停留在我这里而已,而且人一生下来也没有所谓的富贵、贫贱的差异。
即使暂时借助于名誉,身着丝缎衣服,但是一旦脱掉它,还是会回归于一个平凡的人。
你认为做生意是什么?
你认为买卖东西赚钱就是做生意?
……你在急什么?
……你以为这样就可以赚到钱了么?
所谓的做生意并不是赚取金钱,而是赚取人心!
并不是要获得利润,而是要获得人心!
赚取人心获得人心,这就是做生意。
到了那个时候,金钱自然随之而来!
像你现在这样拼死追逐金钱,就是钱的奴隶!
鼎字的含义,金钱,地位,名誉,三足鼎立,缺一不可,多一不稳。
6.主人公多次起死回生,是因为他的信念,主人公遇到困难很多人帮他,是因为他曾经帮助了无数的人,主人公之所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因为他的忍耐,和才能。
7.和大长今一样是讲述朝鲜的故事,很感动,很励志,很多原班人马,看着也很亲切。
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我看了韩国MBC电视台根据韩国作家崔仁浩小说《商道》改编的50集同名连续剧。
《商道》讲述的是十九世纪朝鲜首屈一指的"红顶商人"林尚沃的传奇一生。
台湾学者许绍懿说"林尚沃被韩国史学家认为是大韩民族六百年最为成功的红顶商人"。
西班牙经济理论家冈萨雷斯说"在十九世纪西方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之时,东方有两位商人使亚洲贸易史闪了一道光,他们是清朝的胡雪岩和韩朝的林尚沃"。
林尚沃少时谨从父命学习汉学和汉语,拟通过译科走上译官的道路。
但是由于遭松商大房诬陷而背上大逆罪名判罚流放为官奴,其父也被斩首。
服刑期间林数次逃亡,最后一次正值朝廷大赦,从而获释。
获释的林投奔义州湾商(即江商),由于具有超众的经商头脑和惊人的意志力,得到湾商都房洪得注的重用。
在与松商的竞争中,湾商失利破产。
林卧薪尝胆依靠"获取人心而非获取利润"最终使湾商重新崛起并成为新任湾商都房。
由于林的"以人为本"的经商战略,使得湾商在民间的口碑与日俱增。
林又进入政界从县监做起兴修水利体恤民情直至升任尊贵的堂上官。
至此,林成为名副其实的显赫的红顶商人,湾商也接替松商成为整个朝鲜的商界的领袖。
林尚沃在随后的经商中经历了众多的磨难考验,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名垂青史。
《商道》告诉我们:1 、每个人可以灵活选择或者变更职业,但必须坚持自己的人生信念。
正如林尚沃放弃译科而选择从商,但坚持自己的做人信念并将其衍生到职场当中。
2 、获得长远人心要比获得近期利益更重要,因为只有人心才是最长久的保障。
正如林尚沃不惜广散钱财救济求助之人,以及给与处于劣势的外地商团以生存发展的机会。
这也是湾商前都房洪得注的经商信念。
3 、忍耐是人生必经之路。
正如林尚沃在成功之前经历了众多磨难,甚至数次起死回生,才会积累到足够多的经验和能力。
中国古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4 、人应该积极准备、待机守时。
机会是由自己创造的,当各种素质被积极培养之后,机会自然会随之增多。
正如林尚沃日后经商中的左右逢源,是与其早期的丰富履历分不开的。
当我把《商道》这部电视剧看了不下五遍时,我就很想探讨下我所理解的“商道”,由于我涉世未深,从没有经商过,家人也不曾经商,对于如何经商,实在是一窍不通,所以也不想纸上谈兵。
前不久公司一个员工离职了,说得再裸露点,他是被公司辞退的,关键是,他的遭遇并没有让同事们感到惋惜,反而都是拍手叫好,所有人在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都是一脸喜悦的表情,好像是一桩未了的心事终于完成了。
他也是一名商人,我联想到《商道》剧中的角色,我感觉特别滑稽,我就特别想就《商道》这部电视剧写剧评了。
我们暂且称呼那个被公司辞退的员工为:“某某君”,先说说这位“某某君”的故事,某某君是公司的一名采购经理,公司分的采购分为华南区、华北区、华东区,他就负责其中一个大区,做得是风风火火,再加上他在公司多年,跟公司高层都比较熟悉,比较能迎合领导的心思,自己倍加膨胀,感觉很了不起。
我们之前有过合作,他只负责谈下资源,后续什么都不管,很不幸的是,后面都是我来处理,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这个人还是不错的,跟我讲一些注意点,不要得罪谁谁谁,还问我想学什么,可以教我。
时间长了,发现问题了,此人擅长推脱责任,总是能成功地将自己的黑锅让别人来背。
后来想,要不就发邮件说吧,结果此人更为骄傲,从不回邮件,遇到事情,还总是擅长发邮件质问:请问……完成了吗?
最后实实在不想跟他有任何工作上面的关联。
进公司的第一天起,老大就告诫我,某某君说的任何话都不要相信,他太不靠谱了。
当时以为这是个玩笑,没想到竟然比想象中的更为不堪。
终于,酿成了大祸。
某某君谈了一笔业务,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每个月都是以二十万的成本递增的亏损,如果严格按照合同执行,至少是大几百万的亏损。
最后惊动了董事长,执行仲裁,要求公司审计彻查此事。
后来发现他还是走违规的流程,私自盖章。
关键是,某某君当时还是东拉西扯,翻遍了和此事相关的所有人,企图找到“替罪羊”。
庆幸的是,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他。
也不知道是墙倒众人推,还是怎么回事,那段时间内,所有“光荣”事迹都被翻出来了。
众多供应商找上门来,说他曾经购买了他们公司的资源,答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付款,但是,迄今为止,一分钱没付。
结果公司领导一脸茫然,说,某某君说了,这笔钱不需要付了。
弄得供应商苦不堪言,为此自己背了这个包袱,被自己公司的老板扣了一年的业绩。
其实,此人家境极好,至少我听到的都是,他是个“富二代”,曾经还出国读过书,按照道理来说,不会贪图小利,不是那种道德低下的人。
可能是事业的顺利,让他得意忘形了吧,完全违背了一个商人应该遵守的准则。
严格说起来,他可能也算不了真正的商人,毕竟公司也不是他自己的。
我记得《商道》里面,有一句费用著名的话: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意思是,要把钱财看得像水一样的平等,在做人上面要像秤一样的公平。
这个是剧中的男主人公林尚沃独创的名言,也是他自从经商以来一直奉行的准则,所以他带领的江商最后才能成为朝鲜第一大商团,他也才可以成为朝鲜首屈一指的大商人,带领整个朝鲜商界。
上述的某某君跟他一笔真是相形见绌啊。
“某某君”最后是人见人怕,无论什么坏的事情,只要说是他做的,即使他没做,也没有人怀疑,这其实是做人的失败。
工作丢了,可以再找,人品没了,却是找不回来的。
《商道》这部电视剧还是宋姐给我介绍的,她说是在大学的时候一个老师推荐的,所以将整个电视剧都拷贝给我了。
我闲着没事的时候,看了一遍,发现真的是一部好的电视剧啊。
虽然是一部比较老的韩剧,那个时候中国还是清朝时间,确切的说,明朝刚被灭,满族统领了中国。
同时代的朝鲜也是比较的贫穷,朝鲜商界也比较混乱,朝中大臣和朝鲜大商人相互勾结,牟取暴利。
商人,为了赚钱,为了争夺在商界的地位,取得至关重要的人参交易权,不惜重金贿赂朝中大臣,让朝臣在人参交易的招标中当自己的靠山(此时的朝鲜,人参是极其重要的买卖,国家的税收几乎一半来源于人参交易,所以不允许私人买卖,必须是具备实力的商团才可以与清国交易)。
甚至在饥荒的时候,停止买卖大米,为了哄抬市价。
而林尚沃不用,他从不会行贿赂,但是他极其聪明,既不亲近权势,也不远离,他总是用赤城去打动当权者,告诉他们怎样才能保住当前的权力。
他更不会哄抬市价,在饥荒的时候,发放救济米,在盐荒的时候,以一斤12两的价格从竞争对手那里买进,以一斤3两的价格卖出两千金的食盐。
虽然亏损巨大,但是他说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痛快过,既然刚开始就想到亏损,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赚钱的生意,所以不用太在意。
这样的商人,知道哪些钱可以赚,哪些钱不能赚,当真是遵守商道的典范。
其实林尚沃的崛起,有一个人绝对功不可没,那就是他曾经在清国救过的一个妓女,张美玲。
那时候林尚沃还是江商一个店铺的杂工,随着店铺行首(也就是店铺的负责人,行首是一个职级,相当于店长)去清国进行人参交易,因为受到清朝大商人的赏识赠送了他天银两百两,当时是一大笔钱,足够他在朝鲜开几家店铺的。
但是,阴差阳错之下,他陪着行首去清国的一家妓院,恰逢张美玲刚被卖到妓院,见他可伶,他用这两百量为她赎身,并给了她一些银两让她回去可以有生活的资本,然后就让她走了。
在张美玲的央求下,他才将名字告知她。
所有人都说他傻,这笔钱在当时可以改变一个杂工的命运,林尚沃却说,钱还可以再赚,我的命运虽然没有改变,但是这笔钱可以改变另一个人的命运,我觉得很值得。
张美玲特别貌美,也因此后来成了清朝首富的正室夫人,并且为这位首富生了个儿子(古代母以子贵)。
张美玲将此事迹告知夫君,千方百计寻找林尚沃,就是为了报恩,后来悄悄寄给他天银两千两,也真是这笔钱,让当时惨遭其他商团瓦解的江商得以东山再起,在林尚沃的带领下,这笔钱正好给了他们重生的资本。
所以林尚沃是一个用钱财救人的商人,当然也正是他这一点,后来成就了他。
在他已经成为了朝鲜首富之后,烧掉了向江商借债的所有人的借据,并且向那些想要做生意的人发放银两,让他们有做生意的资本。
跟随他的员工问他为什么,他说,钱财生带不来,死带不走,他们就像水一样,如果一直聚集在我的手里,总有一天会发臭的,只有向下发放,让它像水一样流淌起来,才可以生生不息。
我觉得这是我最为感动的地方。
也是最佩服的地方。
我想着就是商道的精髓所在吧。
“林尚沃”和中国古代的“陶朱公”性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家都知道范蠡,西施和吴王的故事,却很少知范蠡是经商的奇才。
范蠡为了助越王灭吴,不惜将自己的爱人西施赠送给吴王,灭吴后,带着西施乘一叶扁舟远去,隐居于世。
化名姓为鸱夷子皮,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我想但凡大商人,不似商道,胜似商道。
想到商人不要只想到;“无商不奸”,那不是真正的商人。
中国自古是轻商的,提到商人,不免觉得市侩,都想做温文儒雅的“士大夫”,但是反复看了几遍《商道》,我都想做一回商人了。
獲益太多了~ 除了商業智商之外,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成為一個成功的生意人,不只有一個方法,一種信念,一個方向。有人善於算計利益,算計別人,吃掉別人,成為一個成功的生意人;也有人善於營造互利,建立信任,一起和別人賺錢。人不一樣,選擇的路就會不一樣,還沒到終點,不會知道那條路才是對的,人生太短,路又太長,路可能遠到一輩子也看不見終點,所以用什麼樣的心態走在這條路上,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编剧以为《四库全书》是一本书?
很喜欢的一部剧,看了N次。剧本硬伤:1、人设崩溃,人物过于脸谱化。为了突出主角的智商,林尚沃的老板洪得柱和对手的水平被降得很厉害。2、白莲花,道德bitch。绝对不贿赂? 官员受贿并非都是道德问题。 当初做生意的时候,还偷了林尚沃老爸林峰赫的钱又如何说?多宁,采渊,美金 三个妹子我都很喜欢。多宁:正直干练,事业女强;采渊:书香世家,知书达理;美金:温柔善良,善解人意。
故事发人深省,女角令人怜爱。情节紧凑,不拖沓,但回忆部分过多。该剧表情丰富,尚沃总是一副自卑尴尬的神情,而三甫和顺卓一队对好基友,不说话都搞笑,为本来一个凝重的场景,增色不好。
看南怀瑾老师的书里推荐的,几乎从来不看韩剧的我马上找来看,这是我第一部完整看过的韩剧,原著小说我也在看,真的是收获太多了!
也许再早几年看到会十分喜欢,耿直而幸运的一方一路披荆斩棘压制做生意不讲道德搞小动作的另一方,反反复复,有50集长实在是无力消受。
韩剧中的佼佼者,比《大长今》好。
2020.04 人心
朝鲜的红顶商人。颇多商业传奇故事。
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最好的韩国连续剧,不是那蹩脚的中国话,我相信我会推荐给我遇到的每一位想看另类韩国连续剧的。
那是再高考的那一年~因为看到了小说版想到了看电视,看完整个人就潇洒了~然后觉得想了很多
非常经典,男主很有人格魅力,剧里男主每次化危机为转机的精神很值得学习。
拖沓,但快进地看还不错
很棒的经商大戏
虽然脑子转呢快,但这个运气也不是盖呢!林Sir V5!
那样的社会真的有这样正直、高尚的商人吗?现在的社会,成功的商人真的可能正直又高尚吗?要与这个社会打交道,真的可以独善其身吗?我只希望我自己心怀感恩、做一个善良的人。
严重高估,男主莫名其妙的爱情线和很多商斗之外的部分过于“异想天开”,编剧男性视角在男性魅力塑造过于迂腐,更别说女性工具化令人差得发指。
赚人心比赚钱更重要,如今的现在,这样的人少了。
中学的时候有一阵延边电视台每天一集……我就每天下课回家等着看==
洪得住:所谓的做生意并不是赚取金钱,而是赚取人心,并是要获得利润,而是要获得人心。赚取人心,获得人心,就是做生意。到了那个时候,金钱自然随之而来。 与父母 爱人 同事 仇人 敌人 陌生人的相处之法对我以后的人生都是明确的指引,感谢老边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