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枭第二季

Narcos Season 2,缉毒特警,毒枭风云

主演:佩德罗·帕斯卡,瓦格纳·马拉,波伊德·霍布鲁克,鲍琳娜·盖坦,乔安娜 克里斯蒂,宝琳娜·加西亚,劳尔·门德兹,马诺洛·卡多纳,布鲁诺·比齐尔,迭戈·卡塔诺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16

《毒枭第二季》剧照

毒枭第二季 剧照 NO.1毒枭第二季 剧照 NO.2毒枭第二季 剧照 NO.3毒枭第二季 剧照 NO.4毒枭第二季 剧照 NO.5毒枭第二季 剧照 NO.6毒枭第二季 剧照 NO.13毒枭第二季 剧照 NO.14毒枭第二季 剧照 NO.15毒枭第二季 剧照 NO.16毒枭第二季 剧照 NO.17毒枭第二季 剧照 NO.18毒枭第二季 剧照 NO.19毒枭第二季 剧照 NO.20

《毒枭第二季》长篇影评

 1 ) 巴勃罗的衰退与卡利集团的崛起

巴勃罗草根出身的企业家。

个体户,只有他自己,最好的搭档是古斯。

赚了钱之后的高调。

像迈阿密,热情,奔放,比基尼,以及跑车。

卡利集团。

五百强。

股份制度。

公司治理。

四大天王。

米格尔老大,老二,巴乔,以及纽约的合伙人。

特别是巴乔,在合作伙伴策动他单干的时侯。

因为米格尔兄弟把他升为了合伙人,而没有放弃忠诚。

选择与卡利集团一起。

放弃他的生活,放弃他的权势。

选择做一个普通的有钱人。

最终惨死在监狱。

毒枭的世界。

不仅仅是发展。

还有竞争。

市场上的竞争。

自由竞争的时代,进入到寡头垄断的时代,最终变会成垄断的时代。

巴勃罗与卡利集团的两强竞争。

很精彩。

而最终,卡利集团赢得了胜利。

卡利集团,通过一系列的正确策略。

一步一步干掉了麦德林集团。

与其说麦德林集团是衰退于 DEA CIA 警察与军队。

还不如说是衰退于卡利集团的正确策略。

巴勃罗的麦德林集团。

从事的就是犯罪的生意,毒品的生意。

本来就是不合法的。

但是,他却想着去当总统,去出任议员。

他这样的身份,是不可能为权贵所接受。

他的照片把他拉了下来。

从当实的意气分发,团结其他的小头目。

他进入了魔幻的想法。

去竞选。

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相反,卡利集团,更强大的集团,更低调。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低调,甚至是无形。

这就是很多老板的生存之道。

长青之道。

麦德林集团,巴勃罗发动了与政府之间的对抗。

与警察的对抗,与军队的对抗,与美国的对抗。

对于游击队的言而无信。

在完成他的任务之后,把当事人都灭了,过河拆桥。

最终这部分的力量也倒向了卡利集团。

对于追随自己的家族成员,他因为多疑,而活生生打死了。

造成了他们夫人,成员的反叛。

对于卡利集团的谈判,他保持着强势,结果。

谈判失败,开启了双及多线做战。

卡利集团挖墙角。

把他的老部下的家族挖了过来。

对卡利集团发动袭击。

在米格尔女儿大婚的时候发动攻击。

彻底击怒了米格尔。

所有与巴勃罗有关的人,都要死,把他的爪牙全部拔掉,把羽翼全部干掉,采用消耗战,一步一步把巴勃罗干掉。

发动所有的力量,只要为巴勃罗孝力,就干掉。

制造恐怖的宣传。

让巴勃罗没有追随者。

利用他干掉自己的手下,宣传巴勃罗是一个不可信任的老大。

挖他美国的经销商集团。

代理人。

了解他的一切动向。

物流,毒品,洗钱等等。

干掉他的现金流。

釜底抽薪。

离间计,干掉了巴勃罗最有实力的搭档古斯。

最终,巴勃罗多线开战。

最终败于自己失败的决策,也败于卡利集团步步为营的策略。

终于干掉了巴勃罗。

两强相争,变成了一强独大。

卡利集团垄断了哥伦比亚的毒品市场。

称霸世界毒品市场。

而卡利集团达到了高峰,接下来也是走了下坡路。

 2 ) 很精彩,又太讽刺

好看,精彩,抓心,一如网飞那些高分剧的最佳水准,四星起步,没有问题。

问题在哪?

首先,毒枭不够枭我们看到的更像是一部扫黑风暴,埃斯科巴像个土老帽黑帮头目,像渣男发誓一样一遍遍跟老婆保证我一定会保护你,像舔狗求爱一样一遍遍不计前嫌找总统和谈,像智障一样表演如何做到每一步决策都是错误的,像混混头一样身边来来去去就是那几个小混混。

这是那个富可敌国,手上有战斗机,必须出动军队,特种部队多次剿杀才能消灭的毒枭?

还有那句永恒的话,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不止适用于墨西哥,也适用所有拉美国家。

一部美国人的禁毒战争,一个美国人没死,反复收割哥伦比亚人头。

仗为谁打?

目的为何?

真是讽刺。

 3 )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回望你。

一年前看《毒枭》第一季的时候,我的印象是:一部好剧,OST还挺好听的。

看完第二季,变成了惊叹:卧槽神剧。

真正牛逼的影视作品看完一下子缓不过来的,如同扼喉一般,刹那的快感与绵延的痛感并存,比如《毒枭》。

如果说第一部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还是巴勃罗本身这个传奇身份所赋予的话,那么第二部的《毒枭》摆脱了角色本身的桎梏,通过群像的刻画与精心的暗喻,达到了一种不止是记录就能抵达的魔幻现实主义。

看到一些评论说《毒枭》相比第一季略显拖沓,我倒觉得这份拖沓是剧组的良苦用心,节奏的放缓更加有利于对人物细微的捕捉,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叙述。

所以其实这部剧是借着枭雄末路的壳讲了关于人性善恶的故事,这是之前所看过的缉毒片从未触及的深度。

《毒枭》二看得我极其压抑,也正源于对人性的刻画,它远远不满足于缉毒故事本身的戏剧性,而是诠释了两个关于善恶的永恒的命题——深渊并非毫无源头且空无一物,而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回望你。

剧中的深渊——巴勃罗,他的不择手段来自于母亲的不择手段,他一心对于总统职位的渴望来自于幼时的贫穷与哥伦比亚悬殊的贫富对立。

巴勃罗唯一的善在于对家庭的全心全意,第二部中对于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多方面进行了展现:与妻子至死不渝的爱,陪同孩子们玩耍,对母亲的孝顺。

这一切与巴勃罗草菅人命时的残忍与不屑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比,导致我在对这一家恨得牙痒痒的同时,有些如坐针毡,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扭曲的尴尬与不适。

因为我发现二者之间居然不矛盾,我们其实都很热爱将己之不欲施与别人,只是巴勃罗做得尤为夸张,他只关心与他有关的。

就如同他在控诉“反抗巴勃罗组织”是杀人犯时,他的家人在指责那些人对他们一家的穷凶极恶时,从来不曾想过,他们也曾经扮演过这样的角色,人选择性无视的双重标准在这一家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这种善恶的统一使得巴勃罗的亲情更加令人难以接受,他的人格也在这种情有可原与难以接受的拉力中形成一种难得的张力——恶人之所以恶,不在于自己毫无感情,而在于他们也有血有肉,却不知道也不屑知道别人同样有血有肉。

而所有意图终结巴勃罗的人都陷入了深渊——为了结果正义而选择了过程的不正义。

与反抗巴勃罗组织合作的哈维,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卡里略上校,亲眼目睹卡里略杀害嫌疑人的墨菲。

在与巴勃罗这场耗尽心力的持久战中,他们或多或少,或主动或被迫地选择了以恶制恶,也许是因为正道的崩坏,也许是漫长的追捕令人麻木,又或者是被内心巨大的悲怆与仇恨所驱动。

在对正义的追求中,过程正义与结果正义同等重要,换句老话说就是: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但《毒枭》将我们置于极端型的绝境:如果正义的过程压根无法解决呢?

要么不解决,要么不正义。

而他们想要解决。

我曾一度为杀恶人的快感叫好,旋即又陷入惶惶的焦虑中:我们也在成为手沾鲜血的深渊。

正如哈维质问:“谁是好人?

我们吗?

”在《毒枭》里,善恶是没有分界线的,追捕杀人者的人为了正义的目的同样杀人,如此魔幻现实主义。

影片中有个细节很让我印象深刻:被司机坑害的女孩子请求哈维寻找庇护,哈维拒绝了。

但是为了获得律师杜凯所掌握的证据,他却愿意保护杜凯。

当然,他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帮助每个人。

但是仍然不可忽视的是,在他这个警察的眼里,善恶不再重要,谁的情报更有价值,谁的命就更值钱。

《毒枭》也不满足于只描写个人的善恶,在这部剧里,一心置巴勃罗于死地的哥伦比亚总统、信奉巴勃罗为神的麦德林群众、美国CIA与DEA,没有谁是绝对的好人与坏人,为利益行事而已。

如今哥伦比亚的毒品事件,不过是当年鸦片战争的重演,只不过强弱双方调换了下。

《毒枭》无意展现脸谱式的童话,而是塑造出了站在善恶边缘的人,让观者去面对这些人性与正义的悖论,这些永远无解的难题。

而结尾处哥伦比亚特警射杀巴勃罗之后的振臂高呼:哥伦比亚万岁!

这句话却依然让我在对正义强烈的质疑后感动得声泪俱下:这个世界上也许从来就没有绝对的正义与善,但我们仍然要对恶有所抵抗。

 4 ) The king is dead.Long live the kings.

巴勃罗与他老婆的无数场戏都不如与他父亲最后对话的短短一两分钟的场景更动人。

导演不惜拖慢节奏给了他这么多生活戏,大概是想表达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他所怀有的虚妄的、天真的政治抱负(可能都算不上,或者说是被主流社会承认的渴望),自以为在为穷人代言,但其实就其本质而言,升级版的他也不过就是希特勒、斯大林、XXX等一个又一个歇斯底里的独裁者而已。

击毙他后抓捕队高喊“哥伦比亚万岁”那个瞬间深深感动了我。

作为读了五遍《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的脑残粉,真心希望苦恼深重的哥伦比亚好起来。

但现实看起来,并没有那么乐观,野蛮的残暴的那个死了,更加阴狠诡诈的一群崛起了。

 5 ) 为什么今天的墨西哥贫民窟遍布,毒贩势力高于政府和军队的重要缘由。

没错,巴勃罗•埃斯科瓦尔的确是死了,但是哥伦比亚的毒品战争就因此宣告终结了吗?

并不是。

相反,在麦德林贩毒集团化为泡影之后,从哥伦比亚流入美国的毒品数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急剧猛增。

麦德林贩毒集团的灭亡仅仅只是一场漫长而艰巨战争的开始。

在埃斯科瓦尔留下的废墟中,卡利集团成功崛起,成为哥伦比亚又一个不容忽视的毒品帝国。

(卡利集团崇尚高效率和非暴力,再加上长期低调,使得他们一度垄断了全球80%以上的可卡因生意)无比讽刺的是,就在DEA为平息和制止毒品交易而卖力战斗的同时,作为美国国家安全部门的CIA则在不断对外渗透,对丛林中的武装力量提供资助,默许哥伦比亚的统治阶级接受毒枭们的贿赂,任由哥伦比亚这个曾经兴盛一时的南美洲发展中国家在毒枭的魔幻现实主义之中逐渐腐化堕落。

如果说革命是使一个腐朽没落的政权终止统治的最佳方式,那么在拉丁美洲的众多国家民众看来,毒枭似乎才是改变目前贫弱局面最有力的势力。

巨大的贫富分化,尖锐的阶级对立再加上毫无作为的公权力机构使得平民百姓不再奢求能够通过政府改变目前的自身处境。

投奔毒枭,成为毒贩是他们改变自身命运最现实的出路,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的墨西哥贫民窟遍布,毒贩势力高于政府和军队的重要缘由。

(那位扮演巴勃罗父亲的演员好厉害,好!!)

 6 ) 《毒枭》——是什么造就了pablo escobar?

1.《Narcos》并没有完全展现出Escobar的实力,充分展现他那4万人的私人部队,可能需要科幻片导演。

先援引一段百度百科对Pablo的描述:”美国政府一直想除掉埃斯科巴,这很不容易。

1984年3月,在美国军事顾问的指挥下,5000名哥政府军乘坐大力神运输机直捣麦德林集团的老巢。

在数十架美制F-16战斗机和阿帕奇直升机的空中支援下,打死150名毒贩,俘虏了上千人。

但是,埃斯科巴的反击也异常犀利。

仅过1个月,哥伦比亚禁毒总指挥——司法部长拉腊被枪杀。

5月,50多名毒贩干脆冲入哥伦比亚司法部大厦,试图绑架正在开会的司法部、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和缉毒警察局的高级官员。

400多名军警奋力抵抗,双方一度形成僵持局面。

随后,300名携带地对地导弹的毒贩前来增援。

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直到哥伦比亚国防军加入战斗,毒贩们才带着5名法官和1名警察局长离去,留下34具警察和11名法官的尸体。

1989年,美国航天局动用最先进的“大鹏”侦察卫星和红外热像仪确定了麦德林集团的准确位置,哥伦比亚政府发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缉毒行动:由美国训练的200名特种队员直接空降虎穴,国防军精锐第14旅的数千名官兵左右两侧合围,切断陆地和海上逃亡路线,最后由50架F-16战斗机组成轰炸机群,对麦德林基地进行毁灭性轰炸,夷平为止。

但是,埃斯科巴和他的手下还是奇迹般地逃了出来,继续跟政府军纠缠。

“2.Pablo Escobar的个人评价:贪婪、自大、残暴、疯狂,同时他也有Robinhood和family man的一面。

据wiki记录,在26岁的时候,Pablo就有了不低于300万美元的存款,当然手段都是通过绑架、走私,Pablo野心很大,确实他一直自称自己是哥伦比亚的救世主,是总统。

在他被击毙前,他也确实活的像个地下皇帝一样,或者像个上帝,虽不掌管出生,但掌管死亡。

说让谁死,谁当天就待死。

不过Escobar也有让人值得学习和赞叹的一些特质。

他也是个非常能洞察人心,并且非常擅长谈判的人。

在重大事情上,嗅觉非常敏锐,判断又快又准,提议大胆狡诈,非常有枭雄的风范。

比如在S1E1刚出场时,一番对缉毒警察的对话(更像是总统就职宣言),他像个皇帝一样宣告着那些缉毒警察的渺小,如数家珍的爆出对手的底细和软肋(家庭成员受胁迫,工作巨大的风险和收入不成对比的强烈落差),叫人听的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简直是得了惊悚心理学之大成。

小小的缉毒警察只能乖乖的放跑他,谁也不怀疑这个思路透彻,做事狠毒的恶棍会忽然有一天对他们的家人痛下毒手,只能俯首投降。

再比如逼迫总统谈判的一场,天下任谁也没有想到他居然胆大到绑架前总统的女儿,以及一帮议员或者政府高官的家庭成员,而且丝毫不手软的逐个枪毙。

没错,逐个枪毙,杀戮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杀戮前的倒计时,定时炸弹的滴答声捏住了高官们的心脏,也像一把大钳子一样捏住了总统的决心,总统此时也只能暂且妥协。

Escobar疯狂又强悍,铁腕硬擎。

恶棍赢得了胜利。

规则是好人执行的,恶棍本身就超越于规则之上。

最狠毒的,莫过于他的炸弹袭击。

炸总统候选人,炸民航飞机,炸对手女儿的婚礼,炸总统府,已经到了几近疯狂的地步。

在他的兄弟古斯塔法死去之后,再也没有人让这头疯狂的大棕熊停下疯狂的践踏。

在做这些行为前,Escobar已经将自己凌驾于一切。

但实际呢,凌驾有凌驾的代价,没有谁的肉身会超越一切,飞得越高,突破大气层,面对真空,死的越快。

他的Robinhood,公认是让很多人死心塌地跟随他的原因。

穷人们走投无路,Escobar同情自己出身的贫民窟,他要带领穷人兄弟们破除富人的篱障,何等高昂的心胸!

只可惜是出自一名暴徒。

所以那些投入门下的青年暴徒们,怀揣着同等的美梦,以为自己在打出一片新天,却只能无情的变成一具具死尸。

这就是Narcos的本质,爬的越高,摔的越惨。

没有谁的美梦会持久。

3.Pablo Escobar是当之无愧的称霸一时,一度占有美国80%的可卡因走私量,在80年代就达到年入200亿美元,被财富榜排名全球第7位。

是什么造就了Escobar?

标准的答案肯定是可卡因,这个无人能敌的魔鬼商品,造就了这个毒品大王。

但是背后的故事却不应该是这样的。

哥伦比亚并不是最早种植柯卡的国家,为什么在哥伦比亚的毒枭登峰造极了呢?

为什么美国不能出现这种制毒大王?

或者欧洲、俄罗斯、中国不能?

只有在类似这种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类似哥伦比亚、泰国、缅甸这些地方呢?

在连续剧里,我们也看到一些让人怀疑的片段:a.sliver or lead(贿赂或谋杀),Escobar总能轻易就免于司法审判。

这在我国简直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哥国的执法机关这么不堪一击?

(执法制度和环境差)b.为什么这么多人追随Pablo,他们不知道毒贩小弟下场都很惨吗?

(经济、教育落后)c.为什么可卡因这么暴利,1g要十美元?

(终极根源,购买造就杀戮)对于执法来说,首先大部分的极权国家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朝鲜、沙特、俄罗斯、中国这些国家,肯定不行。

在哥伦比亚,想要消灭毒枭的哥总统,却要留心政党碾压、检查机关监督、舆论压力以及民意支持,即使是军队,也没有彻底的跟这流水的总统一条线。

民主和共和的所谓“先进”体制,并没有让这个国家享受到民主和共和带来的福利。

对付一个无法无天的大毒枭,一个总统还要钦点部队长期作战,不停的分散精力各方打理,还要时刻提防着自己的小命以防哪天忽然一命呜呼,悲哉悲哉!

从经济上来说,豆瓣里有一篇影评写的比较深刻,招录如下:”在上个世纪初,普利维什提出“外围-中心”理论,“证明”处在中心的发达国家依仗技术优势“压榨”了出口初级品的发展中国家,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扶持本国工业”。

这一思想得到了拉美经济学界和政界、工商业界支持。

在这个翻版的“李斯特经济思想”的指导下,拉美国家纷纷推出进口替代政策,建立了高关税壁垒、行业许可证制度、强势的劳工法案、最低工资制度,除了中央经济计划局,这些国家的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国家没什么两样了。

这些政策下,即使左翼游击队上台,也不能更左了。

这些看似有利于穷人的经济政策,将拉美带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贸易保护主义和许可证制度,不但让拉美错过了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让亚洲成为世界工厂,更重要的是,本国工业一直被垄断,高价质次,毫无竞争力,就业岗位不足,劳工法案和最低工资制度使得企业更不愿意吸收就业,这种制度造成了与政府官员关系密切的工商业界有钱有势,拉拢腐蚀官员,而贫民永无出头之日,连工作都找不到。

贫困是内战的温床。

一无所有的愤怒青年不是加入左翼游击队,就是投靠毒贩,毫无选择。

“那么根源上能禁止发达国家的小白鼠们停止吸服可卡因吗?

答案是不能。

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服用后可提高大脑多巴胺浓度,多巴胺是跟人产生快乐的根本化学物质,这种快感,甚至超越了性高潮带来的快感,所以它是”反上帝“的。

猛烈的快乐感之后接踵而至的是猛烈的失落感,可卡因燃尽,天然的多巴胺水平耗尽,会让人感觉比服用前更糟糕,会急切的想再次兴奋起来的欲望,如此便会复吸,据科学考证,90%的吸毒患者戒毒后会复吸。

现在医学上也没有解决的药物。

所以结论是只要兜里有闲钱被诱惑来一发,基本就不可能保住了。

从哥国内部的执法不严,到经济、教育落后,以及这种”反上帝“的魔幻粉末,整个生态链简直千疮百孔。

巨大的利润造就了巨大的疯狂,经济发展的互相依赖性,让毒枭更是拖垮了政治,引起内战内耗的元凶。

所以才会有Pablo Escobar这种大魔王横空出世,而且最惨的是,在Escobar之后,还有Cali catrel等辛迪加出现,以至于哥国陷入每2到3年会进行一轮大毒枭清除的无奈轮回,每次都是伤筋动骨,痛苦不堪。

但可卡因的暴利一日存在,这种情况就不会有一日消停。

人类本性的贪婪、邪恶在这里显露无疑,也让人更深的思考,人类这个物种,最终结果如何?

现在的我们不得而知,只希望那些被毒品迫害的社会各阶层民众们,能够摆脱受毒品困惑的疮痍,恢复经济发展、司法公正,向着好的一面逐渐进步调整。

祝愿南美大陆早日康复!

4.《Narcos》这剧的主题曲《tuyo》,魔幻的编曲和浪漫拖沓的唱腔,出自美籍古巴歌手Jon Secada 2006年的专辑《Lo Esencial》,非常耐听,余音绕梁,魔性十足,与这个剧的主题背景以及这个大洲,在魔幻和现实之间交替扑朔。

古柯这种充满魔性的植物。

P.S.第二季关于两个DEA探员的访谈,最后彩蛋两人还在S2E10里喝啤酒露脸,叫人惊喜。

两人是真,卡里略上校是假。

剧情还原一方面和现实不同,一方面却更加丰满真实,富有冲击力。

历史和真相分辨莫清,又叫人一番感叹。

今早吃的茶叶蛋是否真的是茶叶蛋呢,答案只在风中飘!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lists/narcos-real-dea-agents-murphy-928933/item/pablos-prison-walkout-narcos-season-929049

 7 ) 六点半的莉莉丝。

丛林滋养了可卡因,还有蜿蜒在水纹里的魔幻现实主义。

墨西哥是卡其色的,那里有荒蛮而秩序的匪气,或许波拉尼奥喝光了所有的酒,墨西哥人民甚至不享受浪漫。

阿根廷则是泥土与河流的颜色,纯粹的黑帮脉络,他们是最规矩的,恪守本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杀他全家。

巴西人爱金子和妓女,两样在各语境的文明形态里都属于通用货币,对了,还有枪。

哥伦比亚的魔幻色彩可以追溯至加勒比海,那片土壤的质地是天然的大麻工厂,还有丛林深处弥漫的共产主义,这是一个性感的国家,毒枭的养成,有时候命图里除了残忍与野望,还需要一些稚气未脱,需要一点想象力,你看,巴勃罗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

他一度是哥伦比亚甚至南美洲的代名词。

他的死不是民主的胜利,是美国控制哥伦比亚秩序的开始。

听话的傀儡政府,看到巴西现在的模样了嘛?

最后,只剩一兵一卒的巴勃罗也没有屈服,伟大绝不是因势利导。

死,让他成为了一个时代。

★★★★btw,两季的成色还是逊于《大西洋帝国》,差距是全方位的。

Nucky赛高

 8 ) 愿世上再无战争

事实上,不管你是不是毒枭,生命的消亡总是让人伤感的。

这样一个大事件里,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只有对立的两个阵营,形形色色的人穿插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但文明人受到的桎梏总是大大高于野蛮人的,就在这样绝望的情况下你来我往,每一方都有着自身的限制与阻碍,好在最终的结局还是令人欣慰的。

人性总是得人心最有效的特性,这也是为什么同是身为毒贩的古斯塔夫的死能让那么多人感到难过、伯纳的行为让人敬佩的原因,而反观巴勃罗与他的母亲与妻子,再怎样义正严辞地讨伐权贵批判社会,都不能产生丝毫的说服力,因为他们不配。

从墨菲来到哥伦比亚,直到巴勃罗身亡,整整两季的内容传达出的,似乎是善与恶之间的博弈,极善与极恶都不能使你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得学着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找到的人,就是最后的胜者。

 9 ) 感叹下潘那的人生

中年单身,就职缉毒局,外派混迹于哥伦比亚,上接政要,下接毒贩妓女,中接搜捕队,一心铲除毒贩,勾连各种关系,线人包括各色人群,自己也当杀手团的线人,惊叹于杀手团的残忍,玩一个新套路,还被中情局部门人截胡。

铲除第一毒枭的第一现场没能参与,政治资本也没捞上,灰溜溜因为杀手团的事情牵连回了国。

只能忘情于酒吧,看这季结局应该下一季还能回归一线。

就是感叹碌碌无为,办不成大事,采用极端手段又不可控。

其实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10 ) 小感想

1、最喜欢卡里略上校。

这种既偏激又果敢,不完全正派的警察作风,最吸引人。

他把古斯塔沃杀了,可以说为日后巴勃罗的灭亡做了很大的贡献。

2、不觉得戈维利亚总统软弱,我反而觉得他是最爱哥伦比亚人民的人,他要考虑的远远比我们、比编剧多。

第二季第一集的结尾,他站在国旗下和媒体前的发言,我觉得这位演员他就真的像一个哥伦比亚总统一样。

3、我从来没有喜欢过巴勃罗一秒,但这个人让观众产生的感情是最复杂的,这也是导演刻意给我们更呈现的。

在他到处制造恐怖袭击时,我希望他死,但在他落魄无助时,我又产生了恻隐之情,这是人物的魅力,也是导演的功力,跟随影片的走势而产生心理变化。

在巴勃罗被枪击的那一段,我甚至为他掉下了眼泪。

墨菲说得很好,把他所有的头衔摘下,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当他回归到家庭时,也只是一位儿子、丈夫、父亲。

他甚至能让我们想起我们的某位亲人,一位想得到全世界尊重的平凡人。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虽然巴勃罗常常从手下的嘴里得到坏消息,但他从不第一时间发作,也不会把脾气迁就于他的小弟。

这点比我看过一些黑帮片的老大好多了。

4、第二季第一集在丛林里,年轻警察说的那句他们听说巴勃罗被打了二十多枪死了,他们把他埋在麦德林,但是他从坟墓里复活,找到杀害他的人的家里,把他们都杀了。

这句话的表现形式我在《百年孤独》里见过,有类似的话,应该是编剧借鉴的吧,算一个小惊喜。

《毒枭第二季》短评

第二季有點拖,可能淨為塑造巴勃罗的“枭雄”形象。

7分钟前
  • 身是客
  • 还行

对escobar家人着墨太多,非常无趣。我们希望子弹射在他妻子母亲女儿头上,而不是表现了毒贩的罪恶后,突然开始对恐怖分子讨论人权,好像在试图赢点同样无趣的艾美奖啥的。最终本剧未得任何奖我很欣慰。第三季也没任何兴趣看了, same old bullshit

8分钟前
  • 狂狗狗
  • 还行

八菠萝演的好好!

9分钟前
  • Poseidon
  • 还行

体面的人都死得早,你看那些自我保护欲强,处处不放心其他人的都活到了最后,虽然他们往往都会秃 with 47

14分钟前
  • nomad
  • 较差

哥伦比亚最大毒瘤终被铲除,大快人心,举国欢腾。Medellín Cartel和Cali Cartel两派相争,百姓遭殃,让一整个国家和人民陷入水深火热和危机四伏。残暴,恐怖,不可一世的大毒枭Pablo Escobar,四处逃亡居无定所如游牧民族。波波最后一幕太帅了啊!!!!想嫁!!!卡里略上校帅爆了!!!!!凌厉又强硬,我爱他!!♡E7好精彩,标题致敬德剧《德国八三年》!日薄西山的Pablo居然还敢大摇大摆走在麦德林街头,还和警察打照面真是牛逼哄哄。Gustavo突然出现很泪目QAQ,Tata蛮为悲情。Now the king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s. 第三季要死磕Cali Cartel!

17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力荐

冗长乏味。对这种极端自我自私的恶魔的人性,根本毫无兴趣。对哥伦比亚政府的统治力也无法理解。

21分钟前
  • raul
  • 较差

和第一季差太远,节奏拖沓,符合历史事实的纪录片估计是用尽了。音乐也用得不够合适,每次两口子秀恩爱的时候都是一样的调调,重复太多没意思。灯光有所进步,好几处人物轮廓打得非常好看。从恶贯满盈到孤家寡人,大毒枭的命运令人唏嘘。

26分钟前
  • 成都越
  • 还行

narcos

29分钟前
  • 阿雀水
  • 还行

终于把这个还算吸引人的故事讲完了,真心不懂美剧为啥这么喜欢拖拖拖,边画稿边看都嫌拖

33分钟前
  • Sour1900
  • 还行

Pablo亲情戏越腻歪,越说明此人的自私——全世界都死光又怎样,我只要我的家人过得好。你的家庭是家庭,别的家庭就不是家庭吗?所以抱歉,我不会把亲情戏的意图理解为塑造一个立体的“枭雄”。一家子挥霍沾满人血的钞票,心安理得,大言不惭自诩慈善家,只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35分钟前
  • 社畜弄弄子
  • 力荐

耐飞果然只能出良品

40分钟前
  • 虚猫
  • 还行

第一季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国家动荡和毒枭发家史太震撼了,相比之下这季的树倒猢狲散拍得有点太散

44分钟前
  • Kaili Urchins
  • 还行

感觉跟他妈傻逼一样。明知道会监听通讯设备,拿上电话或无线就不想撂。

49分钟前
  • 心照
  • 较差

乱世用重典,战争无法用法治来停止。这一季警匪正式开战。______从剧里来看,问题根源在于ZF没有一个能动用的强有力武装,巴勃罗制造了这么多KongBu袭击,威胁总统和大使,GJ竟还只是用JC力量与其对抗,配备的武装仅是轻武器装甲车都不多一辆,白白送掉了义士卡里略。______当然也有可能是哥伦比亚ZF并不想完全扑灭DuFan,只是想扑灭巴勃罗这个“不听话”的DF。而ZonTong本人也不想丢失权力,因此放弃第一集里军队提出的接管请求。正是因为内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连最有希望的M19都阵亡在金钱下,才导致哥伦比亚的改革举步维限。不过哥伦比亚要是真出现了一股真心为民的力量的话,估计就轮到被北方邻居扑灭了。对美洲控制者而言,哥伦比亚一定要乱,但不能太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如今的混乱。

52分钟前
  • 预演浪漫
  • 较差

本季在Pablo的家庭上进行了着重了描写,更加深入的探寻这位毒枭帝王内心深处的软肋。各个层面仍然高质量,期待第三季~

55分钟前
  • Granite_花花
  • 推荐

简直是addicted !!! 最喜欢Narcos的一点就是不要求角色说英文台词!!!

56分钟前
  • AshtrayGem
  • 力荐

这一季红毒蛇的戏份比金发帅哥多很多,而且人物形象也更丰富立体,第三季会不会去做卧底啊?当然金发男的画外音真是一大苏点。我最不能理解的是司机利蒙这个角色的动机和心路历程。第三季开始要从阵地战变游击战了,应该会有更多美国本土的戏份,估计会更好看。

1小时前
  • 盲忙
  • 推荐

4.5。好看到爆炸却依旧不够好,离五星只差一口气。Pablo至死也无法让人移情,面对的一切困境都止于外部(或伪内部),这是再好的演技和视听渲染都补不回的。这剧和我看过为数不多的优秀美剧最大的一点不同,应该就是它信奉事件至上吧,毕竟S3都要拍毒品战国了。当然,最后一集还是拍得太棒。

1小时前
  • Ocap
  • 推荐

剧本质量有所下降。

1小时前
  • Kat
  • 还行

对这大名鼎鼎的毒枭,表示深表同情,妻离子散,手下被击破的,背叛的,树倒猢狲散,曾经的可卡因王国逐步崩解,

1小时前
  • 浑浑噩噩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