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水阳光活力的少年主角团和一众老戏骨吸引过来看剧,老天奶,谁能想到我的cp雷达就没停过!
好像走进了百家饭放饭现场,什么都能嗑一口,忍不住来盘点一下剧里那些追着喂糖的cp李肆x程苗苗:欢喜冤家幼驯染,一个眼神就懂彼此的意思翟子路和孙千的颜我直接垂直入坑,怎么能这么搭啊啊啊啊啊,关键这俩拿的还是我最喜欢的青梅竹马本!
李肆去游戏厅被苗苗不小心“出卖”,面对竹马的质问三连,苗苗立马开启一哄二帮写检查三共享试卷答案的道歉套餐,试问谁能不心动?
平常的日子里李肆跟苗苗就是欢喜冤家,日常斗嘴没停的,但彼此有事儿这俩人也是真帮啊,苗苗说去香港,李肆绞尽脑汁“变废为宝”,差点把家搬空给苗苗凑经费,李肆受伤苗苗也是在他旁边护送,看得我嘴角忍不住的疯狂上扬,这种“没事儿我就是你最亲密的闯祸搭子,有事儿我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的关系,我直接就是一个大嗑特嗑谁懂!
强小娃x程苗苗:冷酷转校生配火热小太阳,铁汉柔情我先押了一次搭乘三轮顺风车的神奇初遇,一场e人和i人的冷热较量,天降不合群插班生x究极热心肠快乐小狗的校园日常太好玩了为了班长竞选拉票,苗苗使劲浑身解数,买早饭、帮值日甚至小娃上厕所她也要跟着,e的主动吓得i人立马逃跑,强小娃主打一个不说话不合作,沉默地拒绝程苗苗抛来的一切橄榄枝,但苗苗也不是吃素的,帮助转校生的一颗热心肠库库燃烧,我先押一个强小娃迟早被感化,期待油盐不进的寡言小娃被苗苗拿下!
程芽芽x程苗苗:嘴硬心软一对姐弟,终身陪伴的亲情比什么都好嗑这一对非常彻底地让我意识到,亲情有的时候比爱情还好嗑!
开场即搞笑,姐弟俩一个告状,一个在套路中见招拆招,每天在家里上演互坑三十六计,闹腾的姐+毒舌的弟乐子简直不要太多但是日常的折腾都是表象,一到正事上,姐弟俩的默契直接大爆发。
苗苗心血来潮提出离家出走去香港的大计,芽芽嘴上说着不参与,但还是在姐姐失落的时候选择安慰+给予帮助,高效产出19页的出行计划,主打就是姐姐发疯我也陪一个!
为了旅行,俩人合作在老妈眼皮子底下联手偷户口本那段给我看上头了,姐弟俩的默契看就完了,一看一个喜滋滋
贾代玉x程鹏飞:日久见人心的父母爱情,甜咸交织太好品没想到有一天也是看到王启年和大娘子组cp了,还是绝对不能错过的父母爱情!
他俩的生活就像喝一碗酸辣汤,主打一个酸辣有味,回味无穷。
一个是直肠子快人快语的虎妈,一个是和稀泥的高级选手,嬉笑吵闹之下全是爱的表达,就算一时气急吵到说离婚,也压根儿谁也没当回事儿,只有小棉袄苗苗当真了,替爸爸说话的时候程鹏飞还满心向着老婆,忙不迭否认然后弱弱看向老婆,生怕老婆生气,这求生欲也太真实了,这对儿锁亖我可以
还有很多其他值得发散一下的cp,比如李大海和牛玲玲的暴躁乐子父母组,程芽芽和袁山青的救赎组合.....这部剧就是各种设定都齐全了,想嗑什么都能找到口饭吃,看得我贼拉快乐,555邀请大家一起来嗑cp
认真看过的人都发表了一样的想法,我深表认同。
①袁山青真的像一颗老鼠屎,膈应所有观众。
她最开始恨袁勇,是因为周围的人找不到袁勇把所有的恶意发泄在袁山青身上,袁山青活得艰难所以怨恨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袁勇,她觉得找到袁勇这一切就有了结果,她不用承担那么多的恶意。
后来呢?
程芽芽帮助了她,苗苗肆哥小娃程家,很多人帮助她,她走出了当时的困境后发现,身边所有人都有爱人,有爸妈,有家人的爱护,而自己什么都没有,她开始渴望家人,她说出“那毕竟是我爸”的时候,她就已经忘记了曾经的苦,背叛了曾经身陷囹圄的自己和那些帮助过她的人。
人可以自私,但是不能又当又立。
袁山青应该是近年来,内娱塑造的最糟糕的角色了。
②多搞笑啊,我对各种角色的包容心都是很强的。
袁山青的人设就是崩的。
一开始说多恨他爸,后来就包庇他爸,就是又当又立。
要不是影响了她们姐妹俩的利益,她才不会杀他爸爸。
③ 在看到袁山青拉住芽芽的时候她可以说因为袁勇是亡命之徒,因为他身上有刀,担心芽芽会受伤,这可以理解,偏偏她还要说一句毕竟他是我爸,那她开头在警察局说的他比谁都更想袁勇能被抓住算什么?
那些被诈骗依然帮助她的人又算什么?
④ 我特别特别不能理解过年的时候为什么花那么大篇幅写袁山青和程芽芽在一起去玩的画面,甚至后面还有他们和罗政一起笑嘻嘻合影,真不觉得讽刺吗?
罗政过的第一个没有奶奶的年却还和罪魁祸首的女儿过年在一起玩,编剧你看合理吗,我最想看的铁三角苗苗他们过年去干嘛都没有什么画面。
⑤ 值得去想的一点是袁🔪他爸不是为了被骗的受害人,而是因为她妹妹要被他爸卖掉,侧面还是反映袁为了自我利益而已,可能编剧觉得这种冲突能看出袁对妹妹有多爱,只有观众觉得呕 。
大结局青紫人生赢家,亲姐姐变嫂子,好一个隐瞒,这个隐瞒有什么必要啊?
断断续续的看完了迎风的青春,这部剧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它需要积蓄、需要沉淀。
因此,我更愿意把这部剧分为前后两个内容去看待。
前半部超级平常,特别适合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当一个背景音来播放,听着苗苗、李肆的青春,是那些看似平常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就像生活中我们根本不会在意的日常琐事,它们没有节日的加持,没有特殊的含义,悄悄,悄悄地完美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根本无法发现,也很难形成清晰地记忆刻在脑海之中。
然后有一天,这些细碎的、模糊的内容在一瞬间积成了巨大的能量,爆发,爆发,然后轰然倒塌,让你泪流满面,让你无比思念,让你拼命地想去抓,却根本抓不住。
而这就是后半部剧带给我的感受。
在最后几集中,李肆的癌症,袁勇的死亡、杨松柏的意外,如洪水般接踵而来,让人无法喘息,仿佛这不幸没有了终点,但这就是人生最写实的部分,幸福,痛苦,你要接受这种突变,但你千万不能讲人生停在这里,命运要你做的便是在体验过幸福和痛苦之后重新站起来再去寻找或者再去创造幸福。
你要带着这份痛苦,才能更加珍惜手中的幸福。
你才能知道在幸福来临的时候,要紧紧抓住,不再轻易放手。
毕竟,迎风的青春才更加美好。
先说说几个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小芳辣目洋子的教导主任,飒爽、干练、英姿勃勃,虽然个子矮矮的,身材胖胖的,可她往那一站,气场气质都很友爱,吃货的设定也增加了人物全方面的鲜活度,人物性格从头到尾都很统一,有智慧有个性有爱心还有理性,和小舅的欢喜冤家拍得也很自然,这条线真的特别舒服喜悦。
三对父母田雨的知识分子大夫,尽管时常讲道理却令人舒服,不会觉得有爹味,这个人物形象很成功,田雨演得也好,搭档的刘琳妈妈喜剧人人设保持统一,偶尔的悲伤爆发戏也特感人,很喜欢看他们的家长里短,很舒服。
曾黎怎么穿怎么好看,和李四爸爸搭配有种白菜被猪拱的喜感,他们家领导架子做派十足的氛围,严父慈母的设定养育除了没心肺没的李四,一个领导一个做生意,属于家庭环境最好,经济条件最优渥的一家,氛围也很好。
另外一对半路夫妻组合,异父异母的兄妹很好磕,无时无刻不在争吵的父母却也在争吵之间对彼此的习性了如指掌,最终俩人离婚之后有一段对话我写得很精彩——三位妈妈是表达,离婚了,妈妈终于可以过上自己想过的自由日子,终于得到了解放。
姐妹们都在为她欢呼,支持她。
三位父亲那边呢,“离婚了谁给你做饭?
谁给你洗衣服?
”诸如此类的对话。
看吧恐怖吧,一些婚姻里女性的牺牲被视为理所当然,女性在婚姻里承担的角色,照顾子女、包揽家务、日常琐事统统是婚姻里女性的责任,很多人会说胡悦性格也有问题一直在内耗,但根本问题是女性的付出经常被视而不见,经常被当做理所当然,被忽略的需求、情绪永远不会被看见,当她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是不会被赞许和感恩的,可一旦情绪失控忍不住爆发,就会被冠暴脾气的罪名,被说无理取闹。
多真实,多讽刺。
最后为了突出生活的苦难,又或者为了体现情感的真实,体现道德选择的坦然,先是给杨松柏一个残疾的结局,接着又一阵凶杀,整个剧唯一的恶人。
袁山青她是不幸的,原生家庭如此,温柔的母亲早逝不说,暴躁贪婪还犯罪的父亲也如此不堪,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的她也依旧坚韧,还独自照顾起了同父异母的妹妹,很伟大也很强大。
遇到了周围一群很友好的同学朋友,特意给她安排了一个救赎的芽芽这就不必再赘述,她也一直心怀感恩,很省心很懂事。
然而,所有的塑造在她被迫收留该死的父亲,在她拦着芽芽报警追逃走的父亲说出那句“可他也是我爸”时,这个人设整个就完了,整个就破败了,前面塑造的一切一切优越形象,成长改变,坚韧不拔都被这个言论这句话全方面毁掉。
看到弹幕说,三代不得考公的政审规定在这一刻得到了极致验证。
倘若她一开始便有着在学校时的那股从容、鉴定,绝不包庇这样的垃圾父亲,绝不为根本无意义的血缘所牵累,后面那一出九死一生的正当防卫也就没有必要了,也并不意义,包括芽芽的试图顶罪,也不过是强加两个人的感情线,这一段看得很无语。
难怪弹幕很多人说这剧的隐形女主是不是给了袁山青,她的戏份太多了,冲突也太大了,一整个像是走被救赎路线,整个如果人物没有那么一出,肯定很好,值得正向讨论,成为人设典范。
不晓得编剧咋想,被骂活该。
后面搞成这样,编剧是有什么心事啊?
是叫程小猫是吗?
是有什么心事吗?
最后给李四一个癌症去世的结局,也很荒唐。
前面没有任何铺垫,一点都没有!!!
算了这个不说了,是不是就为了想表达生活一定有悲剧,所以把生离死别弄得这样没有道理,尽管人生本来可能就是很没有道理。
但你戏剧,前后剧本完全不符,题材写着青春,结局弄成这个啥样。
就让人前面笑后面哭,有意思吗?
看名单有两个编剧,这是谁的意思?
我一直觉得前面二分之一的剧情,很有看请回答1998的感觉,因为三个家庭好几个孩子一起成长的故事实在太温暖了。
后面加入进来的学霸强小娃也很有看点,就努力学习,孝顺爷爷,也融入到集体,一切都是很温暖。
最后强行让所有剧中人哭,编剧你们以为自己很厉害吗?
我只觉得很荒谬。
三星给老戏骨演员们,结局真的烂尾得不值得。
小紫应该是一个希望,在所有人的宠爱里长大。
果然是孙千,我可太喜欢她了!
还行!
翟子路在这部剧演技上来了啊!
还有好多熟人!
女主弟弟演技不错,但看着太不像弟弟了,比孙千看着大多了!
前几集剧情还是有些生涩,为了加大冲突,上了很多梗,一会儿像在看1997,一会儿像在看1988!至于说他们条件是不是太好了,这种厂矿条件本身就高出当地生活水平一大截,人就不是小镇做题家呀!
5集开始顺畅一些了!
现在的剧,总让人想起一些词,比如绥靖什么的!
这剧其实对女性挺恶毒的吧!
小芳多好的人儿啊!
偏要让她出各种洋相……这个剧对男人真是各种好,虽然他们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他们是有大义大爱的,再不济也是对所爱的女人真心,前期为了剧情冲突设置的奇葩人设后期都洗白了!
而女人嘛,虽然前期也有描写正面的,但总体是情绪的、没有逻辑的、不通情达理的、遇到问题只知道哭的……无论里面的哪个女性遇到问题,总是要找一个男性倾诉才能得到心理安慰!
这就像所有人在为“家和万事兴”做注解,一切都掩盖在这个前提下,男人偶尔出来说两句大义凛然的话,女人收起哭泣的脸笑着说你爸他挺好的!
看到24集,整体人物行为逻辑方向大致还在的应该只有男女主了,但真的坚持不下去了,又被剧透了李肆最后还死了!
什么鬼?!!!
孙千,期待你的下一部!
翟子路,去看山花烂漫时了!
1.程芽芽人物塑造失败,剧情开始以为是一个正直感恩的青春少年,原来是个彻头彻尾见色起意的恋爱脑白眼狼。
最终沦为俗套…2.李肆,一个高中生不思进取、从小到大的理想是是娶程苗苗为妻……就挺无语的。
性别一转,要是苗苗不求上进一心嫁李肆为妻,我要是她的亲友怎么都得把她骂醒。
相对来说小娃和胡秋敏才是正常人,有原生家庭的烦恼,有自己的目标,靠自己努力并达成。
这不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吗?
不知道为啥编剧要把两个戏份比较吃重的角色都写成恋爱脑……就非得把青春的友情变成爱情才深刻吗?
谁的青春没有遗憾呢……李肆留在了17岁程苗苗也永远留在了十七岁她忘不掉十七岁的那个少年于是永远被困在了那段岁月里所有人都在向前走除了李肆和程苗苗或许他们都在后悔没有珍惜之前的每一天那些一同相处的时光所有人都有好的结局除了他们……为什么在造梦的世界里都不能让他们幸福所谓be美学何尝不是一种极致的残忍那是属于两个人的悲哀他们值得更好的结局 这部剧除了两个让人无语的剧情点总体还是不错的。
让人不喜欢的两处为:袁山青没有举报自己的父亲,但是最终却亲手要了自己禽兽不如的父亲的命。
李肆得了癌症离去后,所有人都幸福了除了苗苗。
我承认人性的复杂与软弱,但我绝不接受在这之下的灰暗阑珊。
袁山青选择放了与自己有血缘亲情的父亲一马时,她就已经对不起了之前所有真心待她的帮助过她的受过她父亲迫害的所有人。
芽芽的正义原以为是善意的救赎却是爱意的膨胀,最后也开花结果。
其实救赎文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谁都希望在自己灰暗的青春出现一个拯救自己的英雄,但是最后在始于正义的友情中沦为阑珊的爱意,就少了一些伟大感吧。
似乎就意味着这种正义是有选择的而非普适性的……因为我喜欢她所以才拯救她,而并非因为她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所以我拯救了她。
这里真的会让人很不舒服…… 每一集后面的独白真的很精彩!
特别喜欢每一集后面的独白,就像铺开的少女心事和成长日记,还富有发人深省的哲理意味。
希望苗苗和李肆在平行世界里都取得了幸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生在青春中不知它为何物,韶华已逝回味时青春最美的模样是怀揣着满满的勇气做着最傻最单纯的事情,是多年后成年的自己再也无法拥有的简单快乐和无所畏惧的自由。
喜欢剧中这几个小伙伴和这几个家庭,在磕磕碰碰中的共同经历和感悟,家庭和孩子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扶持,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鼓励,小伙伴间的友谊和萌芽的爱情,都很美丽。
特别是芽芽和山青的懵懂的初心,苗苗和李肆的相依相偎欢喜冤家,最终李肆的告别让人难过,成年后的苗苗也无法走出这情感的困局。
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些伤痛需要一辈子去治愈。
👍。
剧中的人物细看都很有个性和魅力,老一辈的演技纯熟又带着喜感,生活气息浓郁氛围感铺满可看性和代入感超强。
👍。
怎么能释怀呢,李肆永远停在17岁,苗苗永远走不出17岁,故事是假的,但一晚上哭湿的半包纸抽是真的,我释怀不了,我会记得李肆很久围着苗苗肆哥的青春故事后期变成了袁山青和人渣父亲袁勇与爱人程芽芽的破碎女生涅槃重生史。
苦难能引起共情,但似乎过于表达苦难好像会把共情变成可恨,反而适得其反,没有逻辑了聪明的芽芽本来可以在未来向着他喜欢的考古研究努力,但好像被一个小时后救过自己的小姑娘绊住脚步,从此“变性”,成为一个恋爱脑。
从一个成绩优异,爱好考古的优秀少年因为什么长大后成为了一个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满心满眼只有袁山青的普通人呢?
没有答案,靠观众品条件艰苦的小娃,未来是怎么找到他人生的目标呢?
爷爷和大哥过上好日子了吗?
妻子是在什么时候认识并相知相恋的呢?
如何有的女儿当了老师呢?
没有答案,靠观众品目标清晰志向坚定,且成绩同样优异的胡子不是想在毕业后投奔哥哥吗?
她有考上深圳的大学找哥哥吗?
上课什么学校学了什么专业后来当了一名拍卖师呢?
学习粤语的过程是不是也会遇到问题,哥哥有帮助她吗?
哥哥后来考上研了吗?
兄妹俩又是什么时候各自追梦的呢?
没有答案,靠观众品当初袁山青再三强调感谢油田的大家为小紫的捐款,不会忘了大家的恩情,一定会回报大家,也没有叙述有没有回报?
如何回报?
不知道,没有答案,作为观众我品不出来了好像在袁山青这个角色登场之前,整部剧的氛围和基调一直都是欢快活泼的,好像所有人遭遇的一切苦难和不幸都是她出场后带给大家的。
到现在我都对角色本身和演员本人没偏见,甚至某些程度上我能理解山青和小紫后来幸福生活,安慰自己她摆脱了可怕的家庭终于过上了好日子…但看到后面爸妈对小紫的偏爱,小紫对芽芽叫哥哥亲姐姐却叫嫂子,一家人除了苗苗全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时候我真的有些感到委屈…我曾经认为这是近五年看到的个人觉得最棒的一部讲述青春的年代剧,但我还是感觉有些被欺骗,被背叛最好的李肆,他明明是个生动有趣的角色,人设塑造的非常鲜明,可好像编剧没有找到他身上一个特别明显的闪光点,最后一个肠癌草草结束…好像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开始了新生活,只有李肆永远停在17岁,苗苗永远走不出17岁,除了小舅小舅妈守着小蜀都,似乎没人再想起当年还有那么鲜活的少年了,只有苗苗和每一年的生日蛋糕还纪念他希望李肆在天上,自由如风如果有超能力,希望回到9月9号,我不要打开《迎风的青春》
八九十年代时候的油田是确实有钱,油田职工各种待遇也是外面地方上很羡慕的,其实九十年代中后期差不多也就是顶峰了,之后逐步就开始走下坡路。
到了2010之后,国内几个大型油田社区都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但是很多从小在油田长大的和接触过当年油田辉煌时期的,都在应该对那个时期的油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剧里油田子弟们富足的经济条件和面对外面非油田体系时候的自豪感,都是有点根据的,当然,能比较轻松的拿出百元大钞的孩子,也得是油田里效益较好单位且父母职位不错的家庭出来的,并不是油田所有单位所有工种的家庭都能达到这样的经济条件。
剧里的三对父母的人设都挺符合那个年代家长们的真实状态,有家庭和睦会教育孩子的,也有着急上火恨铁不成钢的,有忙于赚钱缺乏点细致耐心的,也有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一些的,有再婚家庭里略显尴尬的相处模式的,也有只图自己舒服不负责任的。
在我小时候成长的父母单位大院里,几乎都能找到这样的邻居叔叔阿姨们的原型,这点毫不夸张。
再加上田宇刘琳李乃文曾黎黄曼贾冰刘冠霖等实力派毋庸置疑的演技,感觉这些角色无比的生动鲜活。
相比于大放异彩的父母们角色,几个少年主角的人设就稍微有点,怎么说呢,也不能说不好,只是有点偏现代了一些。
这几个高一高二的孩子的人设,其心智的成熟程度远超那时候的普通孩子,就连生气吵架打架的时候都有种超越年龄的成熟。
90年代中后期的北方绝大部分地区,在那些比较好的高中,同学之间的学习氛围会比较浓厚,很少有人淘气捣蛋,但对学习以外的事情几乎都会被弱化到无视的状态。
比如诈骗嫌疑犯的女儿袁山青的事情,如果放在我上过的那个全国示范高中班里,大家基本都是不会关心的状态,就算某一位或几位同学的家人是诈骗直接受害人,但除他们之外的其他同学大概率会事不关己漠然处之,不会像剧里那些其他同学一样跟着起哄或者激动,当然,剧里班级上都是油田子弟,可能同学之间会有更深的参与感吧。
同时期不太好的高中也有所接触,那些学校的学生们心态会更成人化一些更活络一些,对成绩也没那么在意,家庭条件好的,不在乎成绩,家庭条件不好的,更不在乎成绩了。
所以他们反而有机会去接触更多非学习的事情,同学之间的情感也会更复杂和外露一些。
如果把袁山青的事情放在那样的环境中,可能比剧里油田中学会更激烈一些。
剧里几个高中孩子的人设情感状态,是介于以上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反而更接近当下后互联网时代的高中生的状态,也许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吧,但这样的安排也让真正在九十年代中后期上过高中的观众看起来,会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既现实又虚幻。
最后补充一点,其实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的高中生,以现在的审美看起来都有点土土的,甚至说绝大多数看着有点没太长开的样子,即便是大城市的,也没有现在这些高中生看着光鲜亮丽,但剧里这几个少年角色,看着都有点过于成熟和亮眼了,可能跟饰演者的年龄有点关系,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身上的气质就会跟青少年时候有本质的区别,发型衣着都掩盖不住的。
编剧真是个酸菜鱼,父母辈的感情符合当时的年代很感人,苗苗小敏肆哥三人组很有意思 青春洋溢,非要加个袁山青线倒油……
李肆很美好,大人们也都很可爱。苗苗在青梅竹马里走不出来
换个名字吧就叫《诈骗犯的女儿也有春天》,,,,
演员好,音乐好也架不住编剧nc。前几集是最好的
青春就是这样的,不光有欢乐和幸福,悲情和遗憾也不可或缺,只有经历了这些才会成长起来
正常人写不出来这样的剧本
年度最歹毒电视剧。
两位编剧不知道是为了报复资本还是为了报复观众,最后四集一泻千里,野马脱缰666666强小娃近乎完美的人物弧光就湮没在这一坨稀里了。《大青传》实至名归。(多加一颗星是为了强小娃,我还是很喜欢这个角色)
李肆不是不能死,但不能因为你需要就让他死,莫名其妙,尤其最后两集,大量重复镜头,剪辑混乱拖沓,剧情乱走,一直回忆杀。其次,我感觉不到女主喜欢李肆,一点铺垫没有,李肆死后直接断情绝爱,刻画的跟纯友情有区别吗,倒是给小娃一点心动暧昧,最后又莫名其妙也变友情了,编剧求你断更,前面和后面简直不是一个人。
偶有尬点(指少年组的演技),但还算能看的下饭剧~
这么可爱的剧,请一直拍下去,儿女的儿女,续集的续集,请一直保持。
李肆总是能让人又心疼又想笑,看着他肿成猪头的样子笑的我都岔气了,倒霉圣体真不是说说的
李肆癌症死了?为了让人反思青春?垃圾结尾,脑子欠踢,怒改1星。
三个女人一台戏,没错了。看三个妈妈被“专家”一顿忽悠就够好笑的了,没想到后面联手抓骗子更好笑,超可爱一群人
矫情撕逼的台词,小肚鸡肠。
可以快进看,有很多好演员,也有的很用力不自然。很羡慕这里邻里的感情,大家都很淳朴。当然也有很多搞笑的点。但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还是不足以支撑的。更想再看《请回答1988》了!
怎么能烂尾啊啊啊啊
从上个世纪的视角展开还不错,但很怀疑女主团队三人的智商,考试集体舞弊还抄的是假答案,这答题的时候是一点儿都没发觉吗??弟弟这脑子绝对是团队的mvp…三个家庭,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吵上天,戏剧性太强了。ps.演女主爸妈中年时期的演员好漂亮,真像是从那个年代的画报里走出来的一样~翟子路到底几岁,他看起来好沧桑…
年代感太差。
实在是因为不能打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