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星全部给演员演技。
开始的几集还不错,觉得这小夫妻情商还挺高的,各种争吵都可以安静下来,商量对策解决问题。
第8集开始觉得不对劲了,第16集打后,简直恶臭。
如果不是因为演员演技还行,为了确定这故事是不是真的烂,绝对不会耐着性子看完!
本来各个角色的人设,设定有点毛病,性格不好,或是缺点,都正常的,问题就在于,故事把这些缺点,毛病,设定成“不是问题”!
整个剧,就只有女主,和表姐夫三观最正,虽然正得有点圣母了,但还算是好人,看完整部剧,会觉得干脆女主和表姐夫两个在一起算了,其他的渣,都滚一边去别祸害好人。
剧里两夫妻的争吵,如果摆在现实中,可能每一次都足以离婚了。
先说女主和男主,一个高学历,从小富养但没有被宠坏,外表出众,贤良淑德。
另一个从小被迫辍学养家,缺乏父爱,大男人性格。
两人因为各种原因婚后住在娘家,跟《BB来了》里的婆媳问题一样,岳母与女婿之间的矛盾也一定会存在。
最开始的几集,剧情发展还好,男主每次想向岳母抗议的争吵,都以比较喜剧,或者高情商的方式结束。
一开始以为男主是个顾家,疼爱老婆女儿的好男人,但从男主妈妈,即婆婆,入住小夫妻家,还有男主弟弟夫妇生意出问题欠债几十万,男主揽上债务开始,就会发现男主一直是把婆家利益放第一位的“大男人”。
之后的剧情,无论男主给老婆和岳母许下什么承诺,都是要在婆婆和弟弟利益不受影响为前提,他许下的所有“妻女第一,自己努力养家保护妻女”诺言,统统是废话。
男主妈妈出身市井,生活卫生习惯雷人,男主不是不知道,可是当女主拿出监控证据出来时,男主也总是一句“那是我妈你要尊重”的言辞。
虽然每次争吵,男主都会认错,哄哄老婆,但是,却每一次都没有解决问题。
帮弟弟背几十万的债务,让婆婆入住小家,公公回归等等。
每次争吵,之所以没离婚,都是纯粹因为女主的贤惠和忍让。
在男主为弟弟背债,突然跳出了个未出生的小叔子,女主在深知养育孩子有多花心力财力的情况下,依然没什么意见,圣母得厉害。
后来女主想出去全职工作,男主百般阻挠,美曰其名男人养家天经地义。
但在自己店铺被烧,失业的情况下,依然不愿意在家带孩子,还在强调男人不该在家带孩子。
开始的时候,还把重点放在“男人不擅长带孩子做家务”,后面也承认了怕老婆太能干,自己没安全感,所以希望老婆做回小女人。
再后来发展到在避孕药里下手,想逼使老婆回归家庭当主妇,虽然是一时冲动,事后有补救但不成功,但,依然恶臭。
男主虽然没出轨,依然很渣。
男主这么一个“顾家有责任心”的男人,现实中算是难得的好人,但当起老公来依然是这幅景象,现实中又去哪里找像女主这么圣母宽容的人呢?
难怪很多人说这部剧让观众恐婚恐育了。
婆婆含辛茹苦养大两兄弟,作为长子的男主,处处维护母亲,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奇怪的是,女主无论婆婆惹的祸有多大,也非常维护婆婆,不惜与自己母亲争吵。
只能说女主非常好人吗......婆婆对公公执著,对方出轨,混黑,赌博欠债,都能一一原谅,甚至哀求对方不要离婚。
这明显是被PUA得很厉害,也罢了。
男主痛恨自己父亲抛妻弃子,使自己辍学,养家,对弟弟供书教学,痛恨是正常的。
但奇怪的是,男主弟弟,似乎完全不恨父亲,还埋怨哥哥对父亲不好,是不孝。
在弟弟夫妇欠债之后,有个道德绑架的情节,男主叱骂弟弟,结果表姐夫,公公都说他不该骂弟弟。
男主有哪一句骂错了吗?
没有!
弟弟不该骂吗?
明显是该骂的呀!
弟弟有什么立场怪哥哥呢?
大学是哥哥供的,家是哥哥养的,工作也是哥哥关照的,他欠的债,几十万,哥哥一力承担,居然还不能骂几句了??
公公的人设,挺让人恶心的。
年轻时,抛妻弃子,出轨混黑,坐牢,儿子婚宴上抢份子钱,招惹债主绑架亲家母......出狱后,当保安,认回儿子和老婆,目的却是跟老婆离婚,和怀孕的小三结婚??
三番四次认错,说自己不是好父亲,对不起儿子,想弥补,巴拉巴拉一大堆砌词。
几次认错下来,好像就能把他的过错一笔勾销了??
一句“现在想当个好父亲”,就能把对男主兄弟的失责行为抹掉了?
况且人家说的是当小三肚子里孩子的爸爸,跟两个成年儿子没啥关系。
说弥补,除了帮男主弟弟带带孙子,还弥补了什么?
一切都是空话,这一点倒是跟男主很像。
60岁要再当爸爸,雄心壮志,豪情万丈的言语,居然还让老婆和两个成年儿子原谅了??
一开始以为男主是不是没察觉这年幼弟弟的出生,意味着一份责任。
结果后面男主自己说了,当公公没能力养育的时候,照顾幼弟就会落在男主身上。
那么这男主的爸爸,认回成年儿子,难道就真心是“想弥补”,没有丝毫的私心想让儿子帮着养小儿子吗?
幸好后来证实小三的孩子并不是公公的,否则男主一家,难逃养弟责任。
在男主的弟弟夫妇吵架的时候,公公还出来劝,大条道理,大片大片鸡汤文字吐出来,真的很恶心!
作为一个失德失责的父亲,他哪来的脸面出来教训?
但是编剧硬是把“浪子回头金不换”强加在他身上,浪子回头,你不原谅就是你的不对,真是道德绑架得厉害!
话说,坐过牢,是怎么当上保安的???
弟弟夫妇,与婆婆同住公屋,但婆媳关系的问题,弟媳容不下婆婆,男主只好把母亲接进自己家住。
而弟弟夫妇,居然就能接受公公带着小妈和即将出生的小弟入住自己家?
怎么都说不通吧?
若说公公有帮自己带孩子做家务,难道和婆婆同住时,婆婆没帮自己带孩子做家务吗?
到底是什么使弟弟夫妇一家嫌弃一直帮自己带儿子的婆婆,埋怨对自己供述教学照顾生活的哥哥,却接纳公公小妈和尚未出生的幼弟呢?
谜一般。
再来说岳父岳母这边,岳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有良好教育,强势,也真心为女儿和外孙女好。
女婿一家在女儿的婚宴上搞出的事件,在女儿临产时,自己被亲家债主绑架导致重病,依然可以容纳女婿一家三口住在娘家,虽说是为了自己女儿,但这真的是很有修养才做得到的事。
况且岳母也没对女婿有什么伤害性的奚落,在争吵时说的也都是实话,只能说这个岳母对女婿其实已经很好了。
当然过分干预女儿一家的事,的确不好,后来也终于放手了。
岳母一开始因为之前的种种原因,对亲家不友好,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换做其他人,早就逼女儿离婚了。
婆婆不拘小节,大大咧咧,自以为是,不顾儿子孙女安全,执意想回公公身边。
岳母对此是十分反感的,所以与婆婆不和。
后来不知怎么的,在婆婆并没有什么实质改进的情况下,就跟婆婆成闺蜜了。
如果说婆婆脱胎换骨,还说得过去,然而婆婆除了下决心离婚之外,其他的,根本没有长进,那对人对事一向要求高的岳母,怎么就会愿意与婆婆当朋友了呢?
岳父一直对老婆言听计从,事事顺着老婆心意,还以为是温柔好老公。
但原来岳母对岳父一直冷淡,是因为岳母年轻时,在被自己婆婆欺凌辱骂甚至诅咒的时候,岳父从来没有维护过自己。
而且岳父在婚前还隐瞒自己的婚史,使得岳母没有选择余地,和岳父结了婚。
在这种情况下,岳母还可以默默代替岳父给他前妻和儿子写信送关心,这样一个好修养的人,难怪会教出女主这么心地善良的人了。
岳父明知道自己对老婆有亏欠,去只知道嚷嚷自己已经认错了,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老婆对自己不该冷谈。
不跟你离婚还愿意一起过下半辈子就算不错了,还不满足?
这种情况其实真应该离婚分开的,编剧又安排个破镜重圆,那也罢了,结局还把岳母写死了是怎么回事?
就为了凸显岳父带着岳母遗照环游世界的深情?
摆着是为岳父洗白。
表姐表姐夫一家,算是表现得最为自然现实了。
两个演员都不错,表姐的心理障碍,崩溃,表姐夫的温柔,包容,都演得很好。
就是表姐的婆婆,开始处处为难,最后突然因为“感同身受”就和解,有点牵强。
男主女主的女儿,小演员的演技真的很好,有对白有情节的表演,对年纪很小的小孩来说很难,小演员却做到了。
另外演保姆的演员也不错,很神似。
总体来说,演员没问题,就是女主过于圣母,故事三观太差,把所有渣男人(表姐夫除外)都洗白了,故事渐渐从开头的育儿,一直拉偏到浪子回头,最后几集还干脆把大篇幅的鸡汤文直接从男主女主夫妻的口里说出来,实在无趣。
《宝宝大过天》终于在热火朝天的暑期档播出了,作为《bb来了2》我实在是对它寄予很多厚望,尤其是有了第一部豆瓣评分8.0的基础,其实也看到了制作组在不同方面尝试的突破,给予了它与众不同的力量。
首先是母亲角色的不同。
Ali所饰演的妈妈是一个从职场走上家庭的新手妈妈,她需要学习的是照顾宝宝的能力;而香香所饰演的是一个重返职场的母亲,在两三年的全职母亲生活转变成为一个事业女性。
这里虽同样是母亲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心境,但却又恰恰是每一个职场妈妈的必经之路。
这部剧出来或许能给更多同样挣扎在这种情况下的母亲一个参考,也给更多女生一个关于家庭的思考方向。
其次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变化了。
从上一部婆媳矛盾转化为强势的岳母与女婿间的矛盾,但却不仅仅体现在育儿,更是有家庭条件的不同、育儿观念不同等等观念的碰撞。
但是唯一不变的依然是奶奶vs外婆,似乎大多数家庭剧都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不过有矛盾才有看点,只要是合情合理的相信观众也是能够理解的。
最后,家庭以外故事线的变化。
上一部以高ling造成的“开小差”为主,而在这一部的巡礼片中不难看出编剧花了更多心思在原生家庭的创作中。
事实上,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东西也很大一部分影响我们的生活、交友甚至育儿。
这是一个非常崭新的方面,让我十分期待这部剧的后续走向。
总的来说看得出来《宝宝大过天》在上一部的基础上做了很多不同的改变,配合如今如火如荼的三胎政策,相信它也能给我们带来生儿育儿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向。
#剧评##宝宝大过天#最近的tvb连续上映了两部新剧,一部是《刑侦日记》一部是《宝宝大过天》,作为一个资深的tvb粉,那必须是两部一起追啦!
为什么我要同时提到两部风格、剧情类型截然不同的剧?
那是因为这两部剧给了我一种窒息的感觉,《刑侦日记》顾名思义就是讲破案的,剧中的杀人犯给了我满满的窒息感,《宝宝大过天》给人的是一种非常感同身受的窒息,有种好像把摄像头装在了现代年轻父母家中的感觉。
看《宝宝大过天》得时候,弹幕上有人说“一天一个恐婚理由”看似平平无奇的一句调侃,实则表达了许多年轻父母,都会去面对的人生大事。
我们常在网上看到各种幸福家庭的照片,视频,文章等。
总会天真的以为自己的未来也会是如此,殊不知,这当中会出现很多现实的问题。
在剧中,这样的家庭问题表达的淋漓尽致。
包括孩子的教育问题,婆媳问题,日常生活的小问题等。
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父母孩子的心头病,也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孩子很多问题的根源都出在父母的身上。
俗话说的好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必定定会有一个优秀的家长。
剧中岑丽香誓言的妈妈在克服孩子分离焦虑和孩子叛逆的问题上,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在看克服分离焦虑和叛逆问题那集中,坐在屏幕前的我也不仅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做?
倘若说面对分离焦虑,按以前老一辈的做法,那必定是把孩子直接放在幼儿园就走,不管孩子的哭闹。
但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容易没有安全感和不会轻易的相信父母。
那如果你让他知道你一直在教室门口看着他。
那孩子可能会过于依赖,导致迟迟不能独立。
让孩子面对分离焦虑,不就是为了让孩子早一点独立吗?
再说说叛逆期吧,如果你不管她,放纵她,那她肯定会越走越歪,从此一去不复返。
等到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的时候就晚了。
如果说你跟他对着干,那必定就像剧中一样“你越say no 距就越做”。
婆媳问题也是一项千古难题,在剧中,欢姐和悠悠,游在山和楚翘的矛盾是剧中的一大看点。
欢姐对于孩子的生活起居教育,一直用的都是上一代的教育方法。
但凡旁人对他的方法表示不认同。
那她会说“阿山都系甘样比我凑大噶”。
拜托,今时不同往日啦,人要向前望,不能一直用旧方法来面对新问题。
悠悠和楚翘对于孩子一直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让孩子接受最优质的教育是婆婆楚翘最想看到的,奈何爸爸游在山读书少,在面试的时候哑口无言,逼得游在山,可谓是鸡飞狗跳。
在生活上,两边的妈妈也是天差地别。
一个太爱干净,一个太脏。
一个让观众看着觉得反胃,恶心,一个让观众看着觉得压抑,有点太过洁癖。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那必须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可在现实中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说回整部剧吧,剧中对于角色的设定,我的理解是:欢姐代表着古板婆婆,而楚翘代表了强势婆婆,悠悠是高学历妈妈,而游在山则是没有怎么读过书的爸爸,这部剧用最极端的方式讲述了最现实的问题,看剧的时候,弹幕上很多人都说“真实的让人心疼”“哇,我家婆婆也是这样的”“我家孩子也是这样”“真的很感同身受”。
真实具有人情味,一直都是tvb的风格!
同样真实的家庭剧还有《亲亲我好妈》侧重讲孩子读书的事情。
看完后只想说一句,谈恋爱要看对方,而结婚必须要看对方的家庭。
强扭的瓜不甜。
道不同不相为谋,合适的东西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希望大家都能遇到自己合适的人。
在这部电视剧的开端,最先抛出来的矛盾梗,就是妈妈照顾宝宝的时候,听不得宝宝哭。
甚至于这位女主在洗澡的时候,都出现了幻觉,认为宝宝在哭泣。
而稍后,要进行宝宝和妈妈的短暂分离的时候,这位女主再次承受不住,出现了不少的故事内容。
当然,在男主的陪伴下,女主终于可以慢慢对孩子松手,并且最终送宝宝去幼儿园了。
夫妻二人,在首集“寸土寸金”的剧情内容当中,竟然还有一段回忆往事,原来,俩人谈恋爱的时候,一直逛大街、压马路,而有了宝宝之后,这种二人世界竟然变得非常奢侈了。
剧情当中,宝宝还有一个外婆。
这位外婆不仅可以帮着带孩子,而且还能帮着孩子择校。
观众们能够看到外婆好的一面,但同时,也能看到这位外婆带来的教育焦虑。
比如,外婆命令夫妻二人,一定要送孩子上贵族幼儿园。
然而,男主角的收入,不足以支撑贵族幼儿园的费用。
与此同时,这位外婆在孩子的教育上,也非常重视。
女主角在孩子的学前教育上,十分用心。
而男主这边,也是打游戏、玩手机。
貌似,全天下的男人都是这种面孔。
男人带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外婆总是能够像“幽灵”一样的敲门提醒。
所以,男主决定带着孩子和妻子,进行逃离外婆计划。
总体来说,这部《宝宝大过天》更多是好的一面,则是孩子的父亲,总是能够和顺地面对女主及其女主母亲带来的焦虑。
在关键时刻,这位父亲总是能够安抚自己的妻子,并且帮助妻子渡过所谓的焦虑期。
在这个层面上,这部电视剧是温暖的,能够抚慰观众的。
#剧评##宝宝大过天##BB大过天#
我觉得套戏好好睇, 日日追,够贴地,反映依家嘅怪兽家长同教育制度。
香香嘅演技进步咗好多,有啲喊戏做得几好, 睇得出唔系滴眼药水. 个外母就超级讨厌,真系想一巴车落去。
不过都系反映香港好多男人怕老婆,对外母仲好过对自己阿妈。
香香除咗广东话不太正, 其他真系做得好, 并唔系d人话佢一味喺度嗌, 同妈妈同老公d戏都好细致投入!
小朋友演得非常好,钟意就钟意,唔钟意就算点凼都唔钟意,仲要搅衰个面试。
以前啲人讲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
其实真系有道理,两个人结婚唔单止系两个人嘅事,两家人点相处都系一门学问。
#剧评#
不想用吐槽来评价,先不说好看与否,戳不戳中内心,就主题已经偏离了,更别说角色设定和剧情合理不合理。
剧集是用宝宝作引点带出现今家庭的问题,围绕宝宝让大人们感受得失而有所成长,很明显剧集放重墨在后者,大多数都只是讲大人,宝宝的描述少之又少,明明在宝宝这点身上可以有更多的故事创作和发挥空间,但每次都把宝宝拉回到大人身上,为什么不只专注在宝宝这一点上…而现在却变成了一部人生的励志剧。
其实《BB来了》也都是用这两个点来切入剧情,它是较多去讲述宝宝这个主题。
或者剧集真的反映现实的育儿问题,但当一部剧偏离了主题,就算剧情再怎么精彩、好看,它都是一部不合格的剧集。
所以观众对剧集的评价是挂羊头卖狗肉这句气话是挺说中的。
近些年家庭伦理题材的电视剧日益增多,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也就成了当下大热的话题。
很多的家庭都实行着“虎妈猫爸”式的教育方式,《宝宝大过天》也正是如此。
岑丽香饰演的女主康雅悠和马国明饰演的男主游在山在剧中也是一对新手父母,当然在成为好父母的这一路上可谓是困难重重,这部剧可以称作是现代妈妈宝典神剧了。
但我感触更大的,是康雅悠和妈妈以及她和女儿之间的戏份。
康雅悠有个Trouble Two的女儿,还要忙于调解母亲和丈夫的关系,新手妈妈道阻且长,既要兼顾事业还要教育好女儿。
其实康雅悠小时候就很不理解自己妈妈的教育方式,不理解妈妈为何总是要干预自己的人生,从学习到工作再到找另一半,总想为自己做好所有决定,认为她这是在用爱的名义来“绑架”自己...
直到康雅悠有了自己的孩子才慢慢的懂了,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无限重复了妈妈当初的做法,才明白了所谓的“绑架”无非是自己的叛逆,只有当自己成为妈妈的那一刻,才能将心比心理解自己的妈妈,这就是养儿方知父母心吧!
“孩子喜欢爸爸,喜欢外婆,喜欢奶奶,就是不喜欢我,我抱他就会嫌弃我,可是我才是为他付出最多的人!
”想必大多数妈妈都会这样抱怨焦虑吧!
很多妈妈们在职场上就是“铁娘子”,回到家中也并不想做“虎妈”,可是妈妈们也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她们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在成为更好地妈妈的路上不断摸索着, 但是每一个妈妈的初衷都一定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生活,无论怎样,一定不要质疑母亲对你的爱。
没有父母会用爱的名义去“绑架”自己的孩子!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叫《你是孩子的光》,书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平衡不同身份也许是一个伪命题,各种纠结,矛盾,困扰背后的真相只有一个:不敢去做自己喜欢的那种妈妈。
”很多妈妈焦虑的原因都是因为对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其实孩子可能不需要完美的妈妈,只要有爱和温暖,健康的长大就足以啊!
网上有很多把孩子照顾好,把自己也打理得很好的妈妈们,但我们只能看到他们在镜头前的岁月静好,看不到镜头后的鸡飞狗跳。
所以当妈妈是个学问,把自己和孩子都照顾是大学问。
期待《宝宝大过天》接下来的剧情能为宝妈观众们带来更好的育儿方案吧。
一个不太正经的#剧评##宝宝大过天##BB大过天#因为最近都在上班所以是抽空追剧 进度比较慢等于等到宝宝大过天上线啦 这部剧的演员我都很喜欢!
香香公主又变美了 马明还是那么萌!
yoyo一如既往的好看 龚姐不止亿点点的搞笑 李国麟这次又拿到了好爸爸剧本吗 但是 目前为止我看到第七集 真的是要被娥姐这个角色气死了!!!
一个又渣又坏的丈夫 为什么你还要守着他 指望他能浪子回头 明明说好的离婚 被一句轻飘飘的游太永远只有一个打动 而且还要去律师楼拿回那张纸留作纪念 看到这里我真的忍不住笑出来了 😅 那时候我真的很想冲进屏幕跟马明和香香一起摇醒她哈哈哈哈哈“离开错的人 才会有对的生活” 希望剧情的后续发展娥姐争气一点!!!
睁开眼睛👀看看 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美好 不止游大浪一个!!!!
#剧评#
讲述了育有两岁女宝的现代妈妈康雅悠和丈夫游在山,不断克服育儿生活中的矛盾与难关,最终在学习成长中,完成角色的蜕变,成为称职好父母的成长故事。
首先这部戏是香香公主产后复出的第一部戏,这个角色是为香香公主量身定做的因为生活中她也是两个小孩的妈妈了所以她更能体会带孩子有多么辛苦,可以让她生活带小孩的经验带到戏里面去,剧中的老人带小孩和自己带小孩的问题还有婆媳关系加上双方的妈妈难相处啦一系列问题等待子女去一一拆解。
童童真的好可爱呀,虽然怀孕到生下来的过程比较辛苦但看着每天快乐地成长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每个小孩都是天使,虽然有时候会调皮捣蛋,有时候肚子饿要喝奶的时候会哭闹但当小孩睡着进入梦乡的时候你看着小孩睡着的模样很可爱就算再累都值得,在上班受到的压力和疲劳一看到小孩就什么都消除了,心情会变得更好,这部戏很适合那些新手爸妈学到育儿更多知识,吸收更多的经验将来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小孩!
奉上我最喜欢《宝宝大过天》主题曲:《天使》两句歌词原来人世有天使 缘分来到会出现忘掉往昔有辛酸 来年未尽计算
EP05—你正学习去表达爱,每一天…开播以来最爱的一集。
前半部分靠着两位阿妈的大动干戈,把男卑女尊的家庭速写画出新高度。
happy姐看似乐天的性格里包裹了一世人不得志的落魄与失意。
在与亲家奶奶的交锋败下阵来或不足为奇,但一个输了爱人,输了家庭,输了人生的中老年妇女,到最后连孙女的一个点头都得不到。
后半段顺着这种心酸的逻辑逐渐演变为马明与娥姐的秀场。
一首《you are my sunshine》在无数绝望的生活切口中响起,在山被唤醒的质朴承诺是全剧开播以来最大的泪点场合。
被细仔新抱扔掉一切的happy姐想要的不只是逃开臃肿的生活,她更想留下无数幸福的记忆,她反复播放在山的录影带,几十年干涩的疼痛在这一刻包围了他。
“留住幸福为什么这么难?
”happy姐知道生活远不止于happy,负心汉、儿子的新家、被忽视的记忆守护者,无数标签最终换来了在山的一句“搬来我家”,这话听来轻飘飘,但承载了巨量的勇气与爱。
整段对手戏,视帝马明与娥姐完整呼应,有痕迹的情绪递进叠加碰撞,你一来我一往,亲情的守望在催泪的配乐下深入深处,把场面煽情程度一下子调到最高点。
而演员的用心用情也让宝宝大过天有别于一般卡司打卡的流水线剧。
以本集为例,很多时候,它都在认认真真的产出共鸣、思考,并直面我们脆弱又汹涌的感情。
EP04—你将会面对,人生无数的竞赛第四集的“竞赛”主题,落脚在一场幼稚园面试之上。
如果贵族学校是悠悠妈自我感动的一厢情愿。
那么“龙校”就这对夫妇真正的第一选择。
本集用共鸣性强的设定来激化矛盾冲突:happy姐就是社会中那种一股子热心肠都不能直击问题要害的人。
其实整集的编排放眼全集来看是略有失控的,磕药的happy姐代表那种“叫人失望的真实”,她过度责任心被糟糕的亲子教育毁于一旦。
后来挥向童童屁股的巴掌,更像是一种“牵强附会却无言以对的戏剧感”。
当然本集最大问题还是来自崩溃后的悠悠。
香香公主在失控的演出里完全丧失掌控力,你可以感觉到情绪中被填满的焦虑,但是拉升到剧情处,多少显得夸张而滑稽。
本集末给了童童一所栖身的幼稚园,只能说情节处理的伸缩度稍欠,开了几集的题目,两个镜头就解决了,属实有些避重就轻。
EP03—你开始表现强烈的喜恶第三集是开播以来冲突最强烈的一集。
从几年前孕育生命之夜的种种情绪开始,双方都没能撑住情感上的拔河。
happy姐与岳母的冲突是本集比较欠妥的一段,没理由的下跪,硬生生制造情节上的误解。
本集延续全剧的叙事逻辑,说的是宝宝,更多落脚点,其实是成年后的男孩女孩们。
人生有很多关于【强烈的喜恶】瞬间,报考心仪的大学,选择乐衷的恋情甚至是组建自我为主轴的家庭。
女主在本集面对一直以来都剧烈的喜恶情感,前一秒她用记忆掌掴时间线处每个失焦的错漏,后一秒她可以坚决的斩断与母亲之间的眷恋,大力拥抱私有化的生活。
她的人生就是在这般咋喜咋悲下茁壮成长起来的,所以本集那些催泪的场口才得以完整成立。
本集亮眼表演很多,龚慈恩几段崩溃戏层次感都非常丰富,这种情绪从使徒行者3贩卖人体器官开始,就让人过目不忘;香香在这段完成了一个女儿初为人母的阵痛感,哭到鼻头红肿,不可不谓一种有效释放;马明在本段的亮点,在于病榻前对妻子的悔恨与致歉,摊上令人失语的原生家庭,他的脆弱敏感理应被放大。
开播以来最爱一集,非常期待张颖康,陈自瑶加入趴体。
EP02—trouble two,什么都say no第二集叙事逻辑基本跟第一集的模板如出一辙。
如果第一集是女主关于分离的受难日,第二集就是男主直面自我的trouble two时刻。
与第一集相似,第二集依然聚焦为人父母的心理病。
这集男主无意间拉升开很多内容,男卑女尊的家庭地位、长辈间积蓄已久的矛盾还有混乱的原生家庭。
男主时而鼓起勇气扮演一个知识分子,时而热血上头怒斥岳母的专制,这些或明或暗的情绪都在凑b一刻被放大。
说到底,男主根底下的负担太重,一方面他身兼无数的责任:无论是给原生家庭的关怀,还是在同一屋檐下保卫尊严,物质都是他苟延残喘的绝佳武器。
一方面,他要修补无数的情感漏洞:妻子旧恋情的挑衅、手足脏乱差的人生风景。
男主看似五大三粗,却始终心里装载着重量,而这一切最终都在亲子矛盾下激化,拉扯成更疼痛的现实。
整个第二集,唯一不满小魔头最后展露的温暖。
一个时刻制造麻烦的麻烦,最后居然成了爸爸最后的贴心棉袄,不得不说还是有些错愕。
其他暂无可聊之处,人数悉数出场,戏味渐浓郁。
EP01—生命源自分离分离是情感关系最为生动的必修课。
从第一声婴儿哭啼,到幼稚园班头一遭的群居环境,甚至长大成人步入社会,组建自己的新家庭。
剧集中的“分离焦虑症”其实是现实社会每个阶段都要面对的心路里程。
第一集的上分离班,是教育学衍生出的社会产业。
机构强逼父母与子女分离,忽视了现实社会的取舍原理:暂别父母,就会遇到新的情感寄托,而不是简单的割舍。
这也是本集女主焦虑症的病根,她始终站在分离的表面来逼迫自己,逼自己狠下心去,逼自己做个满分母亲。
这种逼迫恰逢她脱下【自我】的真皮,于是乎种种漩涡吞噬了她:旧日校友的聚会搞砸、心肝宝贝的开解失败。
她几乎毁掉一切,只换来一脸鼻青脸肿,和近乎发疯的底里歇斯。
然后剧情用“找自己”开解了她,婚姻生活有时候缺的反而是爱情的空间。
她与丈夫漫步新时期的旧路,想起矛盾的相爱与陪伴的意义,原来不知不觉遗落了自我的存在感,原来无意识已经催生出夸张的第二人格。
整段都在这样走心的情绪底下做文章,如此流畅的编排,也让剧情顺利在温热的主题曲下落幕。
整个第一集设计的非常讨巧,分离确实每个为人父母真正要学好的“必考重点”。
在这样有力的创作大背景下,慢慢铺陈开来的喜怒哀乐得以被合理化的接纳,也让整部戏扣题扣的十分完整,为后续展开开下一个好头。
前面虽然狗血还凑合看 但是结尾写成这样真是无语了、、
对比起第一部香香的演技确实不如ali自然,以及我觉得男主一家真的非常极品,印象中女主高学历,妈妈是退休教师,是怎么做到如此恋爱脑的....男主当初骗女主一家没有父亲,结果父亲大闹婚礼,把亲戚都吓跑了,甚至还把礼金都偷了。后面生娃时债主还把女主妈绑了,搞得女主妈差点死,男主弟弟无所事事,还时不时惹祸要他擦屁股....说实话女主一家像菩萨....
tvb复兴有望
后半段人物转变有点突兀,马国明和香香不太有cp感。一直以为这个系列的戏在女主身上,结果最后是在女主妈妈身上。这一季在关于小孩的教育设置上也没有第一季做得好。
最后一集挺感人的……会不自觉流下眼泪,也很有意义,伤感但不失正能量,也算是个好的结局
探讨教育方式、原生家庭的影响,各方面如何成长,改善自己,更好的面对未来,和家人相处。意外内核还不错的片子。选的宝宝更可爱点,就能加分了…
当时看啊b推荐剪辑看了下,然后追到8集再追日更。。然后疯狂沉迷香香公主,把埋堆堆里她的剧都看了那段时间。。。。。
好现实好窒息 恐婚恐育教育片🚬 后期强行洗白和解我也是无语了 核心矛盾没有解决
看在马明份上勉强当个下饭剧看看,也不知道25集里有多少集气的人吃不下饭,看完之后只有一个结论:没有生活质量暴跌的觉悟千万别结婚生子,好好爱自己的妈,天底下只有亲妈才是最爱你的人
剧情比较贴近生活 无线拍这种还是挺接地气的 就是主角的人设不太讨好 表演夸张了
这部电视剧真的好毁三观……家婆把老公的内裤做成百家枕头套,天天睡在上面……还要把一个几十岁的人写成一个花痴,我滴妈,什么脑残编剧啊?马国明就不应该接这部剧,香香公主的演技真的一言难尽
琐碎平淡,可能对于刚带小孩的人会更有共鸣吧
过于真实。知道会不错,没想到这么好看哈哈哈哈哈哈,仿佛编剧在我家装了摄像头…希望不要烂尾啊!!(就是香香的演技还有待提高…容易出戏…)
不想用吐槽来评价,先不说好看与否,戳不戳中内心,就主题已经偏离了,更别说角色设定和剧情合理不合理。剧集是用宝宝作引点带出现今家庭的问题,围绕宝宝让大人们感受得失而有所成长,很明显剧集放重墨在后者,大多数都只是讲大人,宝宝的描述少之又少,明明在宝宝这点身上可以有更多的故事创作和发挥空间,但每次都把宝宝拉回到大人身上,为什么不只专注在宝宝这一点上…而现在却变成了一部人生的励志剧。其实《BB来了》也都是用这两个点来切入剧情,它是较多去讲述宝宝这个主题。或者剧集真的反映现实的育儿问题,但当一部剧偏离了主题,就算剧情再怎么精彩、好看,它都是一部不合格的剧集。所以观众对剧集的评价是挂羊头卖狗肉这句气话是挺说中的。
很尬
和第一部不能比,岑丽香演技不好,马国明的人设也令人讨厌,全剧一直在贩卖焦虑,门不当户不对就算了,女主的妈妈居然能原谅男主的妈妈,还可以成为好闺蜜。男主原谅自己不负责任爸爸,女主表姐也原谅了自己的妈妈,像是一个救赎的故事,偏离了育儿的本身,这是说明原生家庭会影响小孩儿的性格?但是要我是女主的话,我早就离婚了o(╯□╰)o 全剧只有张颖康演的阿淙最吸引我,看到最后,没想到女主妈妈居然得病去世了......再减一星
看看这类轻轻松松的剧还是很不错的!
商天娥饰演的奶奶一角真的演得超棒!虽然常常好心办坏事但是她对儿子马国明是真的疼爱。年纪大了,也怕被儿子嫌弃,做事说话都唯唯诺诺的样子真的很戳心。
男主一家都是极品,现实碰到有多远躲多远,朋友都不要做的那种
恐婚恐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