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吃饭观剧《孤独的美食家第4季》/by烟波浩渺1980
偶然在搜狐视频推荐表中,看到这部日剧,本来以为重点在“孤独”2字,内容可能是揭露社会的黑暗,人们的孤独的灵魂一类的剧。
没想到,没想到,重点是品美食。
而且是一个大叔每集都探秘一家美食店,每次都能吃到好吃的。
此外男主角井之头五郎,年纪大约四五十岁的样子,身形高挑,在炎热的夏天也是西装领带的打扮,走路形态笔直,从不弯腰驼背。
最爱的是乌龙茶从不饮酒(不会教坏小朋友),然而作者却是个酒鬼,每次片尾都会跟着五郎的脚步进入同一家饭店或酒馆喝上一两杯。
还有一句必须要提的是,五郎怎么吃也不胖,看着剧中每集吃的饭量也可以啊,难道是为了拍剧一天就吃这样一顿饭?
怎么可以做到每天吃美食不胖的?
求秘籍!!!
五郎每次进入一家餐馆都是场战斗,面对着菜单不知纠结选哪个好?
如果有其他的客人比他点单点的块,他都会有要战斗失败的感觉。
最后都能按照自己的第一感觉点餐,然后就是饭菜一上桌,就开始吃吃吃,还心里话说:“好吃,太美味了”等等一类的语言。
看得我心里着实羡慕不已,很想钻进电视里也品尝一番。
大叔虽然长得不是帅哥,胜在看着顺眼,身形苗条,日常饮食有节制,他在剧中总是夸赞饭菜好吃,不会觉得假。
有时候也会心生出“要是两个人一起吃就可以吃到更多花样”的想法。
那种馋的感觉是不是像很多食客一样,到了新的餐厅每个花样都想尝尝。
我自己也是如此。
不过大叔还是坚持一贯独自品尝的做法,用美食治愈身心!
没看过之前的一二三季,直接从第四季开始观看的。
看片头应该是由漫画改编的,剧集也属于深夜剧在23:50播出。
为啥播出的那么晚?
作者给五郎设定的角色是外贸生意人,一个人在工作的同时,在日本各地行走寻找和品尝美食。
五郎的神技能是:只有看到、想到和“吃”有关的内容,立刻就肚子饿了,这时候会出现三个镜头:一点点拉远镜头的五郎,说:叔,饿了,他立刻马上离开工作去寻找路上的美食。
工作只是引子,什么都不耽误叔去找好吃的。
饭前会说“我开动了”,饭毕会说“谢谢款待”。
有时候五郎也会说,点的餐不好吃,也要吃完,毕竟是自己点的。
不过这种情况很少!
五郎也会说:在酒馆里探秘美食好像是场战斗,有些菜只适合酒鬼不要被菜单迷惑。
剧中不少对人生和吃饭的小话语,看起来生动又有意味,是原作者很不错的感慨。
每次我还纠结的是这些饭菜的价格,根据时下的日元对人民币的兑换汇率,大约是100日元换5.93人民币,约等于6元人民币,五郎点完菜之后我就会快速的换算成人民币的价格,心里暗暗想着美食果然都是不便宜的。
大叔从来不计较价格,剧中很少出现掏钱或刷卡买单的镜头。
最便宜的就是第一集的豆芽肉丝的套餐,价格是三百多日元。
比较贵的是烤肉和牛排的餐,都要在1000多日元以上。
另外这真不是一个推广美食的剧吗,推广各家店,剧后会有原作者探访和地址的说明。
2016年5月30日星期一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请联系笔者或[email protected]。
滴酒不沾的五郎,和餘裕滿滿的各家飯桌,裝點一些日式或是西式甜食。
這就是我追了兩年的漫畫劇,孤獨的美食家。
2012初次見到以“崇尚孤獨的生活方式”開篇的美食劇,還有松重豐肚子打鼓的愁眉樣子,得出了:美食果然是安撫萬物生靈的唯一聖經,這一結論。
五郎秉承美食至高的信念,從他慎重搭配菜品、糾結下單的過程,在一部充滿獨白的劇里,大部分可以佔到30%的比重里,大略能看出一二。
此劇主線,簡短有力,餓了就吃。
菜品的選擇和割捨,會讓人意猶未盡,還有五郎和店家與食客解釋自己不能喝酒時的尷尬笑容,進食前大口悶下烏龍茶的畫面,都有一種莫名的治愈。
五郎撐著透明長柄雨傘快步尋找店家,又或是搖晃著長柄雨傘從點家裡飽腹而出,悠然自在的樣子。
其實在告訴自己,一個人也能獲得充足的沸騰感,一個人也可以被熱騰騰食物感動的一塌糊塗。
印象最深的還屬"辦公室餐",在熟悉的辦公室環境,五郎吃著事務所附近買回來的關東煮、蜆子飯、燉肉。
簡直不能更親切了,五郎其實不是美食家,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家。
回歸原始對食物的渴求和滿足。
對於我這樣的單身女青年,一人行一人食正合適。
孤獨暖胃。
當然每一集結束后,原著久住昌之桑的出場也是很出戲,小麥泡打飲料、和井水,果然是能畫出井之頭 五郎的人吶。
N刷孤独的美食家,注意力已经从食物转移到了别处。
第四季出演的厨师里面多是老戏骨。
叔工作起来的一丝不苟,也许日本人说话有这么实诚的不在少数。
能力考的听力不是故意作怪。
日语交际的暧昧和不明,在日本人之间竟然如此司空见惯。
“我要半只蒸鸡。
”“您一个人的话可以点鸡腿。
”“啊,那么就这样。
”所以到底点半只还是鸡腿呢。
敦厚的牛肉,外焦里嫩,让人不得不流口水;热爱美食的大胃王,觉得盖浇饭就和西方的三明治一样,外表简单,味道和层次却都丰富的不输给任何顶级美食。
这种食物老老实实,首要作用是填饱肚子,不是仅仅来服务味蕾的。
每周眼睛都渴望享受一份美食,这是我感到幸福的时光之一。
主角是食物,配角是人和风景。
电视里,日本的建筑和小街巷,都清清爽爽的,不管是有年代的木质建筑,还是现代建筑,镜头所到之处,都是干干净净的,在角落里有几盆绿色的植物,各自悠闲,窄窄的小巷子,太适合一个人不着目的的瞎转了,不知在哪个角落就会有美食出现,平淡中总有各种各样的惊喜,但是这些惊喜就是平淡中的点缀,叔每每发现美食,都是出于生理上肚子饿了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找什么美食而大街小巷的转悠。
觉得部分的美食都出自街巷的小店面,这些店主们都经营着小小的店铺,为自己的食物骄傲,但并不炫耀,很多手写的菜单和店主自制的温馨小提示,和客人们不经意的简短聊天,或者关于某道菜来自于客人的建议,或者提醒客人的分量多少,或者推荐下店里的特色菜,穿梭在店里忙碌和微笑的身影。
我总感觉带着分克制和自我,还有一种原始的单纯。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充满信任和亲切,但没有八卦的意思。
就是一部介绍日本小众旅游指南剧和美食剧,旅游指南可以这么拍,美食节目也不要只尝一点,然后废话一堆,剩下一堆都浪费掉。
吃完才是真美食,不浪费也是饮食之道。
那集,牛肉盖饭和鲍鱼盖饭让五郎选,他不意思都点,就选了牛肉盖饭,可是看邻桌一家人吃鲍鱼盖饭又觉得鲍鱼盖饭也不错的样子,想起那如果有另一个人那岂不是可以都点了,可是转念。。。。。。
还是一个人好呢。
跟我妈讲这段,说我以后像五郎一样一个人吃好喝好到处走多好,我妈说那你看见邻桌一家人吃饭绝对洒脱不起来,嗯,是这样,果然不是人人都能做五郎。
五郎的孤独也是坦坦荡荡的那种,还是喜欢五郎想做五郎。
有时候吃饭也跟看风景一样,一个人吃,体会到的只有食物的味道,多一个人多一种心情就五味杂陈了,好吃或者不好吃关乎食物本身的就减了一点,对,以前料理鼠王里那个菜美食家觉得好吃不是因为感情因素吗。
看来孤独才能保持味蕾的清醒,maybe。
13年十月份无意中看到一个推荐清单,一看到《孤独的美食家》名字非常高逼格。
脑子里闪现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要么是一个内心阴郁的人对抗社会,要么是一个内心那阴郁的人调侃社会,总得是和阴郁有点关系吧。
带着这样先入为主的期待开启了对吃货大叔的膜拜之路:为什么叔你要那么像才智哥(超可爱的逗比前同事)!
为什么叔吃得能那么好看!
还那么瘦!!
内什么AV的舌尖导演不是说拍摄美食纪录片超过3分钟的进食特写就会让观看者反感不适。
看叔吃东西,完全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下面进入深情模式怎么来评价一部好片子,很难准确地表达出来,对于我来说好片子就是很想要和别人分享尤其是亲密关系的人分享的片子。
看完一部片,心里会这样的感慨:以后找到男票一定要让他看完这片子,因为里面的内容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不需要他也有强烈的共鸣,但是至少让他要感受什么样的画面情节将触动了我,里面好多句子和场景就是自己所期待的。
对,《孤独的美食家》就是这样的一个片子。
它简短,内容也简单,不企图说什么深刻的生命意义,仅仅展示人在获得食欲满足所需要的美感以及一种生活调调。
它竟可以如此细腻地展现了我所梦寐以求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又不曾被社会淘汰。
里面的食物固然是绝对的主角,但最打动人的还是五郎极其自然的个人主义生活方式。
不悲情不耍酷,有时还有点傻傻的,可又那么有自己的不俗品味,静静地一个人内心沸腾亦或者感动。
四季都下载,这部片子主治:对社会冷漠无感、对食物提不起兴趣、对自己非常失望等各种失眠抑郁症状。
以前有个同事特认真地和我说,千万别那么快把好片子都看完,因为经典的片子就那么点,很快就没有好电影看的。
之前觉得好夸张,现在确实是,找到频率一致的片子是越来越难了。
所以,嗯,省着看。
1.东京都 清濑市 美雪食堂辣味豆芽炒肉 味噌腌大葱加青辣椒 煎饺 烤鸡肉串 2.中央区 银座茉莉香片 台湾仙草 韩国风味天妇罗 泡菜猪肉卷 蘑菇鸡肉炖粉条 韩国风味紫菜卷 乌贼辣炒素面 鳕鱼饺子 参鸡汤面3.神奈川县 足柄下郡 箱根町黑芝麻馅夹心饼 芝麻拌时令蔬菜 南蛮腌芦之湖公鱼 牛排盖饭4.东京都 八王子市 小宫町猪蹄 牛小排里脊 韩式凉菜 上等牛背肉 韩式辣牛肉汤5.爱知县 知多郡 南知多町烤章鱼 红对虾 烤大花蛤 烤大蛤蜊 鱼仔天妇罗 章鱼饭6.东京都 江东区 木场芒果酸奶 香炒牡蛎 奶酪烤饼 炉烤蔬菜 羔羊薄荷咖喱 印度香米7.东京都 台东区 台东小千色拉 塞拉诺生火腿 明太子奶油意面 水珍鱼干 炸猪排三明治8.东京都 杉并区 阿佐谷黄豆粉棒 大蒜毛豆 糯米粉炸鸡配通心粉 牛尾汤配米饭 阿萨伊水果碗9.东京都 涉谷区 神宫前清蒸鸡配大葱酱油 龙井茶炒天使虾 毛氏排骨 黑炒饭 麻辣汤10.东京都 江东区 枝川火腿煎蛋 冷豆腐 凉菠菜 蛋煮炸猪排 柠檬苏打11.东京都 大田区 蒲田罗望子汁 生虾春卷 炸春卷 夹肉年糕 鸡肉糯米饭 柠檬草米粉 越南咖啡12.东京都 涉谷区 惠比寿煮蔬菜和鸡肉 鲣鱼刺身 番茄豆腐 炸竹荚鱼 虾丸 烤饭团 无青清汤
先看的第四季,反正都是为了看吃的,坦白说,第一集吃个豆芽韭菜炒肉丝时我的内心是拒绝且鄙视的,小日本吃没吃过好吃的啊,这不就是北京人春饼经典菜式么,但是看着看着,我也跟着一起流口水了,看了一季下来我最大的想法就是学好日语,以前去日本都是去的有名的饭店,菜单基本有图还会有中文,其实我都没吃饱过,学好日语就能去这种小店吃好吃的了。
这套剧让我想起了小森林,电影里吃的那叫个素啊,完全不是我能吃得下的菜,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这个剧一开始的第一集的前几集觉得没什么意思,除了大叔一个人在吃,对白也很少,无非就是:好吃,还吃,很好吃诸如此类的,但是看久了觉得里面的菜色、配音、景色都充满了精致,很用心的一部剧。
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情结,但是风土人情味很足,很耐看。
看完第四季又着急看第五季了,啥时候能上第五季啊??!!
五郎吃饭真的超带感啊!
超凡的颜艺+对吃吃吃的热爱,五郎可以把“一个人吃饭”这么简单、日常的一件事,搞得跟爱情动作片一样高潮迭起。
别的不说,光是看他可以用几百种表情表达“我饿了”就知道,五郎叔在吃这方面,是非常有内涵的。
他完全可以做到,每一顿饭都吃出不同的情绪。
演技就是,就连饿,也饿得千姿百态。
肚子饿了,随便找一家快餐店这么敷衍的事情,在他身上根本不可能发生。
作为一个有原则的吃货,叔每一集都会穿街过巷,努力寻找那一区好吃又有特色的小店!
吃的过程也很讲究。
每一顿饭他都要最好的搭配;每一种食物他都要最好的吃法。
对吃真的非常专注,非常虔诚。
他从来不会狼吞虎咽。
每一口,他都是细嚼慢咽,认认真真地去品尝。
虽然五郎的吃相依然无敌,有些店也实在有些倒胃口了,制作经费就那么紧张吗?
大叔平时喜欢做什么运动啊,胃口这么好,身材也不走样。
继续小饭馆广告
看成情怀了
一定要回来哦
全程感叹叔的食量 此外后期的配音听不下去了 还是片尾的光头原作者有看头
看完这季不打算再往前看了,叔吃的东西还挺多重复的,而且那些计程车司机餐厅我实在不怎么感兴趣。-txh
把第三季看完来标记时才发现看过,顺势看完第四季。看着他吃饭,食欲总好些,但弹幕确实有些令人费解。
吃吃吃
经常吃到深得我意食物的时候有种难以表达内心超幸福和满足这种感受宅不腻死在表达料理时候有种莫名的天赋所以就想拿来学习借鉴总之看这种东西是很虐心的而里面大叔吃饭对于任何一个有table manners的人都实在太说不过去了太没吃相 扣分!食物特写拍的非常棒 无法抗拒
喜欢看五郎叔吃吃吃
这分明就是美食记录片的戏剧版啊,真实的店家、真实的美食,画面美好,很有食欲,还有标价!还有具体地址!!不像中国多省各地的美食推荐,最后不给地址,只留一个什么微博,非得关注、下载、扫码后才给地址,实在龌龊!五郎吃相上佳!还有就是想当里面隔壁桌的群众演员啊!只吃就行了,美差啊!
这一季最想吃的是岛上的那家海鲜店
有点审美疲劳
日常下饭。
依旧是口水流满地,大半夜看这个真是作死,美食太诱人,把持不住
庆贺开播!我叔么么哒!闭着眼睛给五分!
一年了我終於看完了……我覺得絕大多數東西都不好吃啊尤其他去吃歪國菜的時候看著就無法引起食欲啊= =唯一印象深刻的還是出張時候吃的茶碗蒸= =初步推測覺得這裡面東西特別好吃的人都是對吃不怎麼講究沒吃過好東西的人,w
男主的食量真是大,真心无感。看来自己果然不是吃货
这季比较喜欢牛排盖饭、海边旅行、猪排三明治、葱油蒸鸡、猪排拼盘、烤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