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剧,第一集开头的行凶镜头给人一种此剧全程高能的感觉,凶手在行凶后仔细烧掉了自己的全身物品,镜头给了凶手一个裸露着小半个身体烧掉所有罪证的画面,让我看到了一个冷静残忍的凶手,终于不是那种在行凶后还把自己所有东西不是随便扔一下就是带回家藏起来的凶手了,对这部剧充满期待。
然而当女主开始出现,这里不针对演员,主要是针对这个角色本身,这部剧就开始不断让我无语,我只是评价前两集,因为第三集实在看不下去就弃剧了。
首先是女主第一次直接离开工作,是知道妹妹被带到刑侦队,心急之下马上跑过去,这个部分我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是第二次,女主在去取回重要物证的路上,因为接到朋友被抓的电话,马上带着物证先去找了朋友,甚至因为心急,弄丢了物证,我真的是无语,虽然最后物证被找到了,但大姐那是凶器啊,可以说是一个案件中最重要的证据了,你不能先把物证送回去然后再去解救朋友吗?
电话是摆设吗?
不能先问下朋友的情况,不是那么十万火急必须你马上出现就不能多等一个半个小时吗?
先把物证送回去跟领导请好假然后去接朋友才是正常流程吧,而且女主本身身份是法医实习生,也是属于体制内的,听到朋友被抓,不问下前因后果,带着凶器直接跑过去,大姐,那就是个打架,等两个小时能怎么样呢?
而且一个实习生,第一次拿到这么重要的物证难道不应该紧紧看住,居然还能丢,绝了。
更绝的是,在出了这个事情后,黄宗泽演的男主法医,要开了这个实习生,这是正常的吧,大姐你一个刚来的实习生,还没展现出自己有什么过人的能力,就差点把凶器弄丢,正常领导都受不了吧。
然后女主为了保住工作保证下回不会这样了,一定会努力工作,巴拉巴拉,你这道歉是应该的啊,结果大姐到了男主家求情,又说了一句你不能因为过去的一些事对我这样不公平,我真的,虽说男主法医一开始在言语上对女主的确不友好,但是我并没有看到其他在工作上对女主的针对,正常人这种情况压根都不会接受你做他的实习生,女主这么一说,让我感觉这件事就变成了我犯了一个小错,你为什么要针对我,真的,绝了。
有一个我不是特别了解的,但是我在其他刑侦剧终有看过,重要证物因为中途丢失,离开过刑侦人员的视线,被作案人员的律师抓住这一点,导致证物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不清楚现实是不是这样,如果是一样的话,女主这个错误就大了呀,而且她只是一个实习生,刚开始实习就犯这种错误,被退我觉得是正常的。
编剧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突显女主,第一个案子的嫌疑人都是女主熟人,妹妹,朋友,女主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放下自己工作被召唤一次,真没必要,你不如让我知道一下女主专业有多好,工作认真,不怕死尸之类的,我觉得这些后期应该会有提现,但是我已经不想看了。
本来打算看完第一个案子,起码知道第一个凶手是谁,但是实在看不下去,气的只想吐槽,在女主又一次被召唤时,哦,这次她没去,因为他终于知道要先问一下了,男主没同意,呵呵。
看到第三集开头,弃剧,再也不见。
才看几集就想弃剧。
打着侦探悬疑的幌子,结果剧情逻辑混乱的一塌糊涂。
女主人设太有问题了(1、想做法医,但是看见尸体的第一眼居然是回避;2、才两集就因为私事弄丢证物,造成证据链存疑;3、与多名涉案关系人有牵扯却不回避案子;4、明知道上司是死去前男友的哥哥,还非要标榜是因为要实现前男友的遗愿扎人家心;5、还不知道同事的年纪就乱叫姐姐,装嫩最恶心人),分分钟让人想撕。
是能让我看下去的剧,在最近众多明星云集的新剧中我就追了这部剧。
所有演员演戏不尴尬,夸一句,特别是反派演技在线,对于刑侦剧小白的我来说,追查的线索也都是循序渐进,不会觉得无厘头。
就是男女主的感情戏确实少哇。
但也因为感情戏少,不会觉得腻歪。
笑笑和云霄太好玩了。
女主也绝了,案子都和身边的人有关,应该哪天去拜拜😂
女主的演员其实我还是蛮喜欢但是女主人设一开始就有点。。。
可能是我不太懂这一行吧,实习生犯这些个错误也真的是醉了,感觉就真的很不专业。
而情感上也是很优柔寡断,不清不楚的。
她的那个『备胎』,一直以朋友的名义『耍无赖』,虽然贴了深情人设,但是真的很没有眼色,女生聚会也赖着去什么的。
在一些人物设定上感觉有点单薄,比较功能性。
印象最深的是女主那个闪婚的闺蜜,这么大的事儿,父母都没有出面,全程朋友陪同,就很不真实。。。
又是我爱的破案类剧,加上黄宗泽,没理由不看,虽然很多槽点,但依然不影响看剧的步伐,但其实也没有很多人说的如此不堪,不管剧情有多少不合理性,至少破案的手法还是不错的,看过那么多的刑侦类剧,其实也早已经审美疲劳,甚至连凶手是谁也能一抓一个准,看个头就知道结果,但看剧除了剧情之外,演员的演技和整体框架还是很重要的。
黄宗泽一人分饰两角,演绎双胞胎对演员来说一直是比较难掌握的,但黄宗泽做的非常好,哥哥的正直和弟弟的邪痞劲儿都掌握的非常好,结局是很多人吐槽的点,但我觉得留点遐想的空间也是很好的手法,没有人说过一定要拍大团圆结局才是最好的,显然留有伏笔,引人猜想才是个好剧应该有的感觉。
如果有第二部,依然会追
《我知道你的秘密》片头、片尾曲很好听的一案接一案,比较精彩最后结局,陆北深双胞胎哥哥法医中心法医陆北辰被贩毒人员马克电击昏后从13楼拖行高抛坠楼而死。
最后北深与同父异母弟弟陆昊然同关一个看押所———北深邪魅说,“太好了”————前情提要,北深被关五年与其弟陆昊然有关。
北深女友凌双被马克割喉而亡。。。
本来就对这种题材不太感兴趣,播出之后反响也不怎么样,所以我秉承“剧是真的烂,不能怪老公”的中心思想,决定做一位高贵的颜值剧粉,总结剧中Bosco的全部look,边看边更,顺便相册传美图😍,颜值粉就是坠棒坠香的!
造型指导是bo的老朋友陈乐勤,但她水平也挺不稳定的,还被其他剧的观众骂过。
不过秘密里陈小姐发挥正常,陆北辰和陆北深的造型都塑造得到位,夸夸!
tvb时期一般是观奇洋服赞助的西装,bo在幕后玩家里穿了ck支线platinum label,超正!
自己私服的ro 克罗心 it也很衬他。
这次在内地剧里的衣服少了港味,而且整体偏年轻休闲,也算新尝试吧。
从第四集开始,前面最后再补。
先总结,好看的再扒同款去。
Look1:高领白毛衣+薄羽绒连帽外套,18年你很喜欢高领啊黄生
Look2:无领白衬衫+深蓝杂色冷衫+蓝色薄外套,似乎是可拆卸款。
上班族搭法,亮点是无领衬衫,好禁欲5555。
无领白衬衫细节
Look 2全身: 黑长裤+白靴?
看不清
Look 3:这是北深,姜黄外套+大公鸡针织毛衣开衫+白打底+牛仔裤👖classic蓝色,活泼而且和女主很搭,有大男孩的风格。
Look4:这张看不清是叠穿,米色风衣++墨绿色薄拉链外套+墨绿色衬衫,下装应该一套的,墨绿长裤(材质看不出)黑色皮靴,表好好看啊我中意!
这一套感觉适用性不强,颜色很挑人,墨绿套装还挑气场。
Look5:浅灰色大衣+黑色西装+湖蓝Polo衫,这个叠穿着实不错,依然万能黑长裤。
每个单穿都会有点土,叠穿大法好!
Look5内搭的黑色西装,在家里所以没穿外套
表和小手手😭(误)
Look6:黑色大衣+高领,不喜欢这套,背部很臃肿
Look7:一样的黑大衣+浅灰冷衫+(貌似)黑针织衫+白衬衫+黑长裤,有层次感又不是很复杂的搭配
Look 5和7的混合。
和女主算情侣搭配,感情上也开始亲近了。
而且这张截得好!!
特别Look之白大褂
Look8:黑西装白衬衫和一位靓仔
特别Look之睡衣!
Look9:都是之前的单品,四层叠穿,还真不嫌热,三个人都不错
Look10:格子衫,北深的打扮都是学生风格
Look11:太空灰高领卫衣+墨绿休闲裤,显得头有点大…
特别Look之防护服哈哈哈哈哈哈
Look12:全套西装+黑皮鞋,黑西装是双排扣的,不是很修身。
Look13:略显土的一套皮衣
墨绿斜纹领带,陆法医一般把领带塞进针织衫,我们基本见不到它…
吐槽一下本剧前15分钟1.已经找到死者身份证,还要推算死者年龄?
2.无论被勒死还是上吊自杀,都会有“吉川线”的,别问我吉川线是什么3.女主妹妹和死者有感情纠纷,不问这个男人是谁吗?
不去查一查?
好吧,可能你审讯时候问过了,只是没演。
4.女主提出被嘞的是细线,也可能是金属的时候,我就已经猜出来是琴弦了。
5.既然现场没有找到琴弦,死者不是吊着时候被发现的,你是怎么知道死者曾被伪装成上吊?
6.本人生活在一个副省级的海滨城市,本市也没有如此先进的检验设备,甚至部门,法医都是兼职的。
发证先锋Csi呀!!
既然城市都是杜撰的,可以把国家也杜撰,无论刑侦和侦讯手续,都跟不符合我国国情,甚至那场西式葬礼。
7.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女主朋友,但是仍旧不避嫌,并且把案件调查进度处说,甚至仍旧让女主参与调查,不穿防护服进化验室,这点很好,符和中国特色,很接地气。
法证先锋那种太圣母婊了。
上边是前半集的内容,不记得是怎么迷迷糊糊看到第三集的,末尾真正的犯罪嫌疑人才出现,也就是我上边的第3条疑问,果然审讯时候没问,兜兜转转了3集,好几天,本来很快就可以破案的,我都无语了,现在很多网络小说家都是肥宅重度患者,闭门造车,想当然。
虽然有些可能对专业领域不了解,但是起码会有推理逻辑。
编剧改写剧本和导演撰写分镜头,就要有点脑子了!!!!
一些大牌演员的业务素养可能比导演高很多,观众奔着演员去观剧的,接戏难道不看剧本吗?
看剧本不提建议吗?
不要侮辱观众智商,不能给0分吗?
副本滚粗,CSI对你来说难度有点高,先去看看柯南补一补基础吧,
看第一集就觉得这是一部脑残剧,心里默念知道哪个是凶手就马上弃剧,我忍了。
最后印证了,弃剧绝对是正确的选择,看这样的电视剧无异于浪费生命。
凶手是死者前男友,绕了一大圈,最后破案用到的线索全部在前面已经明显存在,说两点:1、警方通过查死者的通话记录得知,死者生前最后一个电话来自于一个固定电话,而这个电话显示是来自公用电话亭。
接着队长就指示去查监控,监控显示是死者前男友打的电话,再一次锁定他的嫌疑。
拜托,通话记录第一集就查出来了,后来虽然冒出来死者有另一个号码,可是这么明显的线索不应该一开始就深挖吗?
这个年代谁还会用公用电话给人打电话?
警匪片没看过吗?
这根本就是最古老的桥段啊。
2、凶手的不在场证明来自于他当晚在家看球赛的一张照片和朋友圈,而凶手家的背景跟第一案发现场也就是死者的客厅背景一模一样,所以凶手其实是在死者家里也就是第一案发现场自拍自导自演了不在场证明。
再一次拜托,这么明显这么明显的细节(不叫细节了,根本就是大节!
太明显了!
),你们办案人员没有一点敏感性吗?
去到案发现场都没发现还要对比照片才知道吗?
拜托你们有点职业操守好不好!
偏要绕一大圈故意忽略明显的证据,这不是铺垫好吗!
这是低级的故弄玄虚!
3、再说一个嫌疑人刘继强,也是死者前男友(死者私生活及其混乱,光牵扯进来的前男友就有四个)虽然最后证明此怀疑人不是凶手,可是这个嫌疑人到什么时候才被列入怀疑呢?
是案件进展到三分之二,也就是说除了最后锁定的凶手,他是最后一个被调查的犯罪嫌疑人。
而此人什么时候就在线索里出现了呢?
第一集!
第一个犯罪嫌疑人!
也就是女主的妹妹,在死者遇害前一天下午,跑去跟女主吵架,为什么吵架呢?
女主妹妹骂死者是小三,而这些对话都被死者助理记下来,并且提供给警方。
然而!
警方竟然从来没有过问所谓的小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而是等到n集以后在别的线索里再去发现这个犯罪嫌疑人!
我TM都要崩溃了啊!
说实话坚持看到第五集就是想看是不是此人就是凶手,如果此人是凶手,我TM直接给负分啊!
都TM太明显了好吗?
无力吐槽……气愤啊,制作这种烂剧的人们请你们有一点良心好吗?
这样的作品不仅是在浪费财力物力,更是在浪费我们观剧者的生命!
手下留情!
之前在优酷上看了《我知道你的秘密》的预告片。
剪的很燃,黄宗泽总是很吸引我,叶青终于演了女主,题材也很吸引我,所以我还是蛮期待的。
开播一口气看了7集,不想再追下去了,我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相比之前的《法医秦明》,《白夜追凶》,此剧真的太弱。
破案和法医交织在一起,弱化了题材;披着行业剧的外衣表演着玛丽苏的故事;细节处理疏忽;女主人设迷惑。
演员无罪,剧本是硬伤。
2019都快过完了,好好塑造女主为什么这么难。
😔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7.3 还真是大师式电影,摄影美轮美奂,文本语焉不详,缺乏讲故事的激情让观众难以进一步接近人物。
-
萧条冷冽的公路片 父女 母亲的骨灰 松散的叙事与冷静克制的长镜头
壮阔,苍凉,颓败。很contemplatif的影片,摄影加分,但不适合困的时候看。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终究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过于平缓意识流虽充斥氛围意境但故事性缺失的片子,虽然vanlife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但毕竟看无依之地的时候我也睡着了!
比较闷一些,主要是人物的情感转变略显突兀,意识流类。运镜很美,环境契合了整片的基调
给低分吧,不合适;给高分吧,不值当。感觉父女俩太i了,其他人也陪他们一起i。或许影片就是想广袤空旷的空间之上,构建/展现这样一种人与人疏离冷漠的关系?
北影节 保利天安门风光不算优美,女主不算惊艳,节奏不算紧张很舒缓的一部行走电影,表意引而不发,再拍出两个小时也很容易。
沿着老塔的脚步走来,往凯鲁亚克的方向走去。
电影是好的,但不能在蹦完迪的第二天看。
不闷,也想不到什么豆瓣缩写,叙事也没什么毛病,挺好的。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余味很足的慢电影。调度稍许机械和刻板,一些灵光闪现的瞬间还是证明了作者的潜力。母题像苏联刚刚解体之后的,模仿痕迹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慢节奏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很美的摄影。旁边的姐姐打呼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