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否因为从他那些栋笃笑里的一句一句嬉笑怒骂嗅出了太多个人味道,黄子华在tvb的角色特色也不得不跟着翻寻味,今次的my盛lady,他不查案也不再打救大大小小的生意仔,开始打救“盛女”,但角色依然有他或者说是tvb的他所独有的那种模式:草根小强心态,嘴贱溅一身血,内心却柔软脆弱成黛玉拜山时拜的花。
用占星术语讲,这是典型的日处月鱼男,由于处女和双鱼是对宫星座,所以这个人的里外成相反词,但又有着某种统一。
处女座追求真相,双鱼座追求感情,基本上教主每次打救一位盛女的路数都是先无所不用其极令到女人先找到和认识到真正的自己,然后抓住感情受落的要害,一击即中。
于此同时,教主本身亦是需要被打救的一个,这个从头到尾揽嘢上身的角色本身就是一个身上背负著故事背负著过去又无法放得低的人,这就好像一个瘾君子,他只有不断加强同样的刺激才能令自己忘记无法打救自己的痛苦,处女和双鱼都是逃避高手,前者用刁钻挑剔龟毛的言语与恶习为自己竖起高高厚厚的墙壁令人看不到真实的自己,后者用游刃有余滑到脱手的无下限高情商来掩饰自己极易崩溃极易攻陷的内心。
开播之前看了一篇几好的专访,他说在这套戏里落咗好多私人情绪,看到最后laura搞得教主紧张失控时刻缩成一团的状态,我开始相信,这次他真系去得几尽,所以当广男揽住被windy飞咗N次的善男也跟住流马尿时,个句“第日我好惊见不到我个仔返工”的台词我真担心也是他的私人情绪。
不知道看过黄子华栋笃笑的人会否都会和我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其实这个人是一个把自己收得很严实的人,台上你可以看到他豁出去剖析“自己”个样得25岁,台下再看到那个极沉默极谦卑的他瞬间又返番53岁,他曾讲D观众好天真嘅以为电视里个个就系真实个个,但你系采访里讲你落咗好多私人情绪,D观众就真会认为某某处戏你嘅私人情绪了啵,而这个观众就是我。
这片子拍的是成班盛女,亦是拍比女人看,但却用咗一个男人的视角和态度去sell——无论是200磅,是男人婆,透明人,神叼,抑或是低B无知少女,只要你肯认出真正的自己,接受真正的自己,就会有真正的感情打救你,管你是飞蛾,还是火,知道自己是飞蛾还是火才是最重要——而负责sell呢D桥的教主亦没有将自己摆到真正高不可攀的教主位置,也许没遇到laura,今时今日的教主不是扮坏男人,而是真正的坏男人,因为他不会意识到一句有意无意的撩拨会触动一个女人心里的情感水喉,他给自己戴住一只菜刀戒指,就好像至尊宝给自己戴住紧箍咒一样,伤害过人先知道被伤害是怎样的痛法,而若不是这样,他不会识得看穿扮港女的花女,更不会懂得珍惜花女,教主先系这个故事里最先需要被打救个个,他亦是故事里最后被打救个个,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等待被打救,教主这个角色的存在感似乎就是要将这句话变成,每个人都会被打救。
而有D人好好彩,有D人唔好彩,但都系早晚的问题。
这种feel,与黄子华比人的feel,他个D栋笃笑的feel,似乎也有着某种统一,他贱格衰格的时候句句入肉戳中要害,忍不住声声嫌弃,他低了头抿住嘴声音低沉哽咽时又忍不住要个心喇住喇住,分不清哪个先系真正的他,但点样的他都似乎好受落好中意,中意个种有故事有过去的男人才会不小心流露出的味道。
教主想讲的嘢好易明,衰系衰在拍片的人似乎没讲明白,亦有些走了味道。
拿到奖杯的时候,黄子华说自己相信这个奖是一个累积,所以无论my盛lady点样都好,对他来说,相信这也是一种缘分吧,毕竟时机偏偏选中在这部剧的时候形成了质变的突破点,咁,总有D原因嘅。
最后想说,在那篇采访里,他还说自己一把年纪但对感情还有期望,20集毕,回头望番教主个样,想想他说过的那些“金句”,祝福你,黄子华。
看了一半了,觉得超级棒!
解决剩女问题本身就很有意思,而且还是一个个暖心的爱情故事,不狗血,没有刻意安排的无聊的跌宕起伏。
另外,很佩服兄弟四人的感情,可能我不会有这样的友谊,也不敢有,仍然喜欢他们的相处模式!
——————————————下半部分不帮剩女也就算了,有种故意制造一波三折的效果的嫌疑😓现在看到18集,不知道Luara的出现是为什么,Jennifer也太大方了吧?
其实17集广男和Jennifer互相表白后就可以结束了吧🙁——————————————终于看完了后面4集😓剧情真的越来越无语,越来越突兀越来越生硬越来越尬。。。
利益申报:5分是给黄子华的,私心。
剧里面的价值观其实我不太认同。
这是一部很传统的剧,讲爱情,一步对抗独身主义的爱情喜剧。
这部电视剧还是蛮“大男子主义”的,可以看到很多对女性物化的言辞,例如以食物作比喻女性的身体,而男性是处于一种自上而下品尝的角色。
其中也有对女性主义的污名。
比如说“神刁”即神级的刁妇是对袁深的形容。
我们会觉得的很合理,甚至觉得很快意,为什么?
因为这个角色在剧里面的人格是有缺憾的,自私、趋利、霸道......很不讨喜。
但编剧和导演把这些人物性格与她的职业身份——独立女性作家,一位女性主义者联系在一起,就不得不引人反思了。
或者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之中,女性主义者技术这般蛮不讲理、棒打鸳鸯,拆散情侣的“老姑婆”形象,但现实中女权主义者为维护妇女的权益做了很多工作,她们的性格也不像电视剧所展演的那么不堪。
这种让人讨厌的性格与女性主义者的身份的并置,是非常隐蔽的操作,或者我们会不自觉地,自然而然地把两者关联在一起。
但事实上它们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因此,在我的理解来看,这是编剧对女性主义的污名化,是在喜剧效果遮蔽之下的污名。
还有命名,香广男,盛花蕾的结合(my 盛 lady音 卖剩lady→剩女),可视作是男性对女性的一种收复。
开头的一集和结尾的一集都是婚礼和教堂。
打造婚姻的神话,婚姻是“剩女”的归宿,王子和公主愉快地生活在一起了。
不过事实上,大龄女性有了婚姻,就意味着没有烦恼了吗?
一定程度上是的,因为会少了社会上很多绯言绯语和歧视。
而这种社会带来的压力都是被构建出来的。
想一想,为什么香广男的大哥一把年纪(花花公子)、袁深也是一把年纪(独身者),大家不会觉得男性有什么问题,却对女性偏见这么大呢?
我要问的是,为什么单身女性要承担社会的压力和指指点点。
背后机理很复杂。
这一段主要想说明的是,单身的女子们,嫁出去了,“问题”解决了,万事大吉。
这是电视剧提供的一种想象性的解决,而且是要按社会规范的路径去解决“问题”——结婚。
如果她逍遥快活过日子自己过 日子,那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她依然“不成功”。
不过在电视剧中可以看出,里面的女子都是“恨嫁”的,即渴望、巴不得立刻嫁出去(这也是主流社会的一种反映),当然是尊重她们的决定。
但有意思的是,香港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地方,它的思想会比较多元开放,女性在现实生活中也有除婚姻以外的其他路径可以选择。
为什么电视剧没有呈现这部分群体,为什么电视剧把女性主义者塑造成一个怪物般的形象?
这是值得我们看电视剧后去思考的问题。
其实女性主义有很多种,有温和也有极端,有各自的立场各自的见解,不婚主义不等于女性主义,希望不要一竹竿打死一船人。
警惕社会潜移默化的压力,尊重女性的自主选择,无论是结婚或者不结婚。
(不过在这个大环境下,多少看似自主的选择,是自主的呢?
)讲回这部剧。
就我个人而言,挺喜欢香广男的人设的。
有很多人已经称赞了子华神的幽默、睿智、正义感等等,我深表认同,在这里不赘述了。
想提一句,其实他里面的感情戏不算太多,也不是很外显,但一些细节确实非常吸引,非常细腻。
比如说他和盛花蕾在体育场看“细细粒”,之后他看向花女的眼神,大概是第四集吧,感觉是初次有好感的时候。
还有在酒吧、在沙滩上的一些镜头,都令人尖叫——子华神真的好charm!!
个人偏爱这种暧昧的、抓摸不透的感觉。
(姨母笑)不过他不是渣男,是一个孤独但真诚的人。
话说主题曲子华把声亦系霖死人!
有点温柔又调皮的感觉(?)真的好喜欢!
咳咳,最后的最后,全剧最touching的一句话“我们人类,有一个伴侣,能够在屋企看看电视、打下边炉、甚至什么也不说感受一下对方的存在,那一种乐趣”这也是我所向往的。
年过五旬的黄子华在高清镜头底下,脸上的皱纹顿时无所遁形,唏嘘地说句,原来不老传说纯属虚构。
其实黄子华真的已经比同龄人老得要慢上许多了,看看《男亲女爱》里的毛头小子,谁能猜出当时的黄子华已经足足40岁了?
那个浮夸得过分,整天喊着“苑琼丹子”的无赖师爷,怎么看都是个三十不到的小青年。
随着年纪的增长,一个个角色的历练,从余乐天到莫作栋,再从莫作栋到奸人坚、麦提爽,角色一部比一部更加吃重,从单纯的男主角,再到让所有人围着他来转的绝对主角,黄子华全都表现得很好,交出的答卷都非常完美。
余乐天之后,黄子华的表演方式也越来越实在了,莫作栋已不那么浮夸,麦提爽、奸人坚更加是有故事的人,到了新剧的香广男,暂时只看出是一个口才了得的中年精英,虽然还带着点毒舌属性,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出场的每一分钟都像在表演栋笃笑的余乐天了。
其实说细一点,黄子华的演技其实混若天成,很早的时候已经把角色把握得很好了,早在《男亲女爱》之前,在《状王宋世杰2》里初露峥嵘黄子华,已经把赖三雕琢得入木三分,让身为主角的张达明版宋世杰相形失色。
再到那套内地剧《非常公民》,黄子华饰演的溥仪真的让人惊叹,身上完全褪去了栋笃笑巨匠的感觉,彻底投入了溥仪这个角色。
一边看《非常公民》,一边看《男亲女爱》,真的会让人感叹“演技”这个东西,真的太神奇了。
虽然如此两极的角色黄子华都可以手到拿来,但早期黄子华欠缺的东西还是很明显的,就是对喜剧角色的捉摸并未完全透彻,有时真的会过于浮夸流俗了。
余乐天这些电视角色还好,电影里就真的不堪入目了,无论是《一蚊鸡保镖》还是《男歌女唱》,黄子华饰演的角色都做作得过分。
幸好现在的黄子华的表演技巧越来越成熟了,以前可放不可收的东西,现在已经越来越收放自如了。
但我还是怀念那个浮夸得过火,和一只蟑螂谈天说地的余乐天。
可能是因为童年的回忆总是无价之宝吧。
可惜黄子华回不到那个无所顾忌地搞笑,高歌“我有小小强”的时代,我也回不去那个终日守在电视机前,随着戏中人遭遇而哭笑的时代了。
也许这么说真的很矫情,但看到黄子华的脸上也开始爬满皱纹,真的让我开始有点伤春悲秋起来了。
====================================================全剧观后感:首先要恭喜黄生凭借此剧荣登视帝宝座,虽然这个奖项来得晚了一些,含金量距离黄生当年预期的“影帝S”也有一段很大的差距,但视帝这个荣誉,已经是黄生演艺生涯里份量最重的荣誉了。
虽然还是有很多人对于黄生人没到颁奖现场,就凭借一部还没播完的剧拿下视帝而颇有微词,为张智霖或吴镇宇感到不值,但请心有不忿的诸君明鉴,从04年的《栋笃神探》一直到现在《卖肾LADY》,除了《奸人坚》有口碑上的争议外(当然我个人认为黄生的表现无可挑剔),哪一部不是叫好叫座的,但一直在奖项上颗粒无收,把这个奖项想得深远一点,当成是TVB提前颁给黄子华的终身成就奖,来弥补多年以来的亏欠,合情合理。
之所以说TVB是从《栋笃神探》开始亏欠子华,而不是《男亲女爱》开始,其实我个人是有些不太符合”子华粉丝“这个身份的观感。
如果没有记错,当年的视帝是由欧阳震华所夺得,很多子华迷认为是一桩冤案,认为当年的视帝应该由子华夺得,毕竟当年《男亲女爱》一剧全城轰动,最高收视更加创下香港电视史记录,女主角郑裕玲又是凭借此片荣登视后宝座,那么看起来黄子华拿视帝,似乎很合理。
但说到底,视帝这个奖项的定义,并不是单纯只论纯粹角色人气,剧集收视的,排除掉内幕交易,演技也是其中很大的一环。
而《男亲女爱》里的余乐天,没有太多演技可言,并不是说黄子华演技不好,而是这么一个喜剧角色,让黄子华展露演技的地方太少了,这个角色简直没有喜怒哀乐,连被误会为色魔的那几集,也还是以喜剧形式来拍摄,内心戏实在太少了。
那年的视帝,凭良心说百分百应该是《十月初五的月光》里的张智霖,文初一角,实在演出得太精彩。
犹记得看过一场陈慧琳的演唱会(当然不是在现场看),张智霖作为表演嘉宾登场,全场铺天盖地地叫“初哥哥”,连陈慧琳也忍不住陶侃起张智霖来,可见当年文初这个角色,实在得到太多人的喜爱了。
所以说2000年的颁奖典礼是一桩冤案并没有错,但受害者并不是黄子华,而是张智霖。
有意思的是,13年前全港最红的两个角色,是初哥哥和阿LOK,13年后全港最红的两个角色,还是cool魔和香广男。
而13年前日本最红的木村拓哉,今年的新作收视惨淡,再也无复当年日剧之神的神勇,到底是日本观众太贪心厌旧,还是香港的观众太长情?
不过可惜的是,《冲上云霄2》固然收视长虹,但后期剧情累赘狗血导致口碑不佳,而且剧中的几个新人几乎个个零演技,而且年龄上又都不小了,和当年的《冲上云霄》第一部时青春无限的吴卓羲、陈键锋、叶璇、黄宗泽相差实在太远了。
《卖肾LADY》口碑稍好,但所有的口碑,几乎都源于黄子华的个人发挥,尤其是那些幽默且充满哲理的金句,引起了广大的回响。
而其他的剧情、剪辑包括女主都非常不如人意。
其实个人认为女主徐子珊和陈敏之的演技都不差,很多感情戏算是交足演技,对得起观众了。
但喜剧天赋这种东西很难以言喻,就像巩俐当年已经是影后加身,但在周星驰电影里依旧显得格格不入,融不入整个周氏喜剧的氛围。
我个人看来,能和黄子华在口才上斗个火星撞地球般精彩的郑裕玲,自然是非常难得的搭档,金像金马双料影后的演技毋庸置疑,再加上多年司仪锻炼出来的口才,和黄子华对戏斗嘴时候简直火花十足。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一个片段,余乐天在MISS毛面前口若悬河地讲话,MISS毛直接顶回去,“你口才咁好,做乜鬼师爷啊,去搞栋笃笑算啦”。
这个片段让我回味了好久,每次想起都忍不住笑出来。
在《男亲女爱》后,黄子华还遇到过蔡少芬、叶童、佘诗曼,每个对手似乎都在黄子华的诱导底下,呈现了其个人演艺生涯最精彩的喜剧演出,获得了当时观众的好评。
当然叶童由于其太过特别的扮相,再加上奇葩的角色的设定,很难讨观众喜欢,呈现出来的喜剧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
可惜女角出彩这个传统,到了《卖肾LADY》中却无以为继,一开始TVB所宣传的“双子”组合,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成功。
虽然我个人挺喜欢盛花蕾和香广男的一些感情戏,觉得双子站在一起比预期中登对。
但撇除掉感情戏,在一些涉及搞笑的喜剧片段,徐子珊在黄子华面前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明显跟不上子华的节奏。
至于剧情和剪辑,那简直就是凌乱不堪,毫无章法可言了。
每看新的一集都让我有种好像看少了一集的感觉,感情戏突兀离奇,开始的肥妹尚算合理,但到了王君馨那一段就开始乱来了,男人婆和他的男神的结局简直就是神转折,毫无心理转变的铺垫,突然两人就开始两情相悦地吻在一起了。
虽然我大爱香广男和神刁在舞台上的词锋对决,也爱死了黄子华的那些金句,但这段收尾实在仓促地让我觉得无法接受。
而且香广男原本的设定是要拯救剩女,但到头来剧中出现的剩女,他只拯救了肥妹、任慕莲、蕊蕊、罗娜,而最恶劣的两个,神刁是被其大哥香善男所打动而改过从良,paula更是在婚礼闹剧后就自我醒悟,这两个剩女的改变,和香广男并没有太多瓜葛。
这一点和原本宣传似乎有不少出入,当然这部戏的剪辑师连双子的感情戏都可以剪得那么支离破碎,几个配角的命运就更加不放在眼里了,没把角色剪没了就算对得起观众了。
至于其他种种类似BUG一样的东西,更加是如满天繁星不堪细数——比如原本单纯善良的圆圈一摘掉眼镜就莫名地黑化,对天骄的感情从开始的恨之入骨,到之后的毫无感觉,最后又忽然从毫无感觉到了深深的爱慕……真想和编剧谈谈人生。
还有前面从未提及,吊足观众胃口的盛家大家姐居然就那么平淡无奇在最后几集出场了,我还以为叶翠翠也会是一个重要角色呢,谁知道竟然就是个龙套。
更重要的是铺垫了很久的盛花蕾旧情史,最后竟然毫无解释,根本不是女主角应有的待遇啊。
更加离奇的是,煽情的时候竟然永远只有一首背景音乐,其他场景就算了,双子感情戏还要出现情敌的歌声,没人觉得很违和么……说到底,《卖肾LADY》和当年的《奸人坚》一样,太依赖黄子华的个人发挥了,把黄子华从剧中抽走,根本就是一出烂得不能再烂的戏。
评剧之前,先说说我对黄子华这个演员的感觉。
我不是粉丝,以前只是知道这个演员知道他独创的栋笃笑,最有名的是他在一个颁奖礼上说钓鱼岛是中国的。
觉得他是个很有个性的香港演员,仅此而已。
闲来刷了几部他的剧,被这个男人迷上了。
无论是他居中的角色,还是他现实中的人,太迷人了。
有才华、有口才,成熟,幽默,毒舌但内心柔软,长得又帅,哪一点都是致命的。
演技真的很好,即使对这个演员很熟悉了,每部剧都能跳出之前对他的印象,可以代入到剧中的角色,被剧中人所吸引。
这就是演技,浑然天成的演技。
现在,我也不能说自己是他的粉丝,只能说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欢这个男人。
—————————————————————————————————————————————说回剧,这部TVB的喜剧其实还是很合格的, 即使看过很多喜剧熟知他们的套路,还是能不由自主笑出来。
而且,黄生的剧太少了,每一部都要珍惜着看。
剧情轻松有趣,剧里的几对CP也还是看得过去。
最喜欢的是小胖妹JUDY和警察的这一对。
黄生的演技自然不必说,配角们也是演技在线。
徐子珊的颜不是我喜欢的那款,动作也太浮夸,但演技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伤心和哭戏,眼睛的戏很足。
陈敏之身材真的超棒,不愧是索腿天后,唱歌也超好听啊,歌手出道不是开玩笑的,演技过关,但气场还是差点。
其他的都是TVB的老绿叶了,没有他们会少了很多乐趣。
结局是港剧惯用的大团圆,所以看剧的过程中一点都不用担心他们最后会BE,只需要开心的刷剧就行了。
这也是港剧的好处吧。
接下里是吐槽:后面女主让出男朋友的情节,实在是败笔盛花蕾居然让香广男去亲别的女人,假扮别人的男朋友。
这一点我怎么都接受不了,这不是爱他,是推他入火坑。
所以最后不应该是香广男道歉,而应该是她给广男道歉才对。
虽花女被摔打的情节搞笑又感人,但也弥补不了这剧情的生硬。
作为伏笔,戒指的主人,罗娜消失及出现的逻辑都不够强,所以看这段剧情,实在很难代入感情,感觉是为了填坑而随便拍拍。
而且罗娜人设不讨喜,身上没有一点亮点,最后居然也是大团圆。
街头扮牛扒道歉的这场戏,我只看到两个大大的字:尴尬。
周围那么多路人围观,又是现场收音,嘈杂就不用说了。
感觉导演就想拍完收工,男女主情绪都没怎么上来,特别是黄生,那段台词讲的一点没有真情实感。
道歉的戏如果换一个地方换一种方式,我想会感人很多。
最后想说,虽然是2013的剧,但女演员们的衣服真的是太太太丑了,特别是陈敏之,所有的雷都踩遍了。
徐子珊呢,永远是西装配短裤和恨天高,各种颜色鲜艳的西装搭配各种颜色鲜艳的短裤,以至于最后穿牛仔的时候觉得好靓。
还是想说,黄生的衣品好棒,听说都是他自己的私服,这些衣服放在2020的今天也一样有品位,好看。
所以说跟时间无关,还是和品位有关。
或许My盛lady是这样一个巧合让我认识到了这么一个有魅力的男人黄子华。
身在佛山,看TVB成了学习粤语的最佳手段,TVB的小生花旦差不多认了个全但偏偏却不知道有个明星叫黄子华。
其实多年前看过他与黄圣依演的某部国产电视剧,但对其印象不深。
这次看到这部剧,让我彻彻底底地喜欢上了这个已经不年轻但又永远年轻的子华。
我喜欢他的认真。
会粤语能看栋笃笑真的是一种快乐,我多么庆幸我是听得懂的。
否则你无法察觉他言语中的睿智与幽默,栋笃笑是成年人的节目。
我时常会笑过之后会觉得心酸,这种笑中的苦,不谙世事的人是不会明白的。
他的栋笃笑排得如此认真,每字每句都经过斟酌,子华第一次在红磡开Show时说最后我是不是该哭一下。
大家笑了。
但我那时觉得这句话也真的让人觉得很心酸,他在娱乐圈这么多年,经过多少努力才把他的栋笃笑开到红磡,这其中的路只有他自己知道有多难走。
我喜欢他的不放弃。
从咖列非做起,子华没有怨言。
在栋笃笑里他也一直调侃自己的过往经历,他坚信自己的才华会被人发现。
但事与愿违,直至第一场栋笃笑的开演才让他走到大家的眼前。
再到男亲女爱,我现在都在用他的那首蓝天做铃声。
我喜欢他做的词和他唱的感觉。
蓝蓝天空高挂我的梦...我亦喜欢他那经久不衰的魅力,如果你问我香港最有魅力的男人是谁?
不是林峰,不是梁朝伟,不是古天乐,不是郑嘉颖,是黄子华。
对。
就是黄子华。
他的魅力并非来源于一个个影视角色,而是那么实实在在,毫无掩饰地展现在你面前。
他不做作,不扭捏,说他想说的,做他想做地。
那句钓鱼岛是中国的深深打动了我。
我为他的坦诚而感动。
他也时时在玩笑中展现他的哲理,黄生的魅力真的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表达的。
这种魅力只有在你真正想去了解他时才感受的到。
我看了三遍My盛lady,是,他的故事并不引人入胜,但其中几个情节还是打动了我,一是醉酒那里,二是子珊抱住子华那里,那些场面让我觉得子华认真的样子很迷人。
相信我,不要因为这部戏的剧情而断定子华没有魅力,看一集栋笃笑,你一定会爱上他~
写评纯粹是为了感慨黄Sir前两天得了TVB视帝。
有时候真的不得不感叹命运弄人:20多年前,我学编剧,跑龙套,演话剧,做电台,赌上7,8年青春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却没人识。
现在,我就想做好栋笃笑,对做演员已无执念,演演戏也不过是玩票。
你们又来给我视帝?
疯狂想要的时候,什么都没,断了念头后,又给我那么多?
你们要我怎么样啊?
是不是四大皆空就可以当皇帝了?
我觉得子华看到奖杯的时候都会觉得好栋笃笑的,谁都没想到吴镇宇能一语成谶。
不讨论张智霖,吴镇宇是不是更该得奖,就讲子华现在这种状态和态度,人家就是摆明的东急阿雪。
估计原来志在必得的张袁夫妇在这样的情况下更糟心。
如果得奖者因为什么小动作讨好了上层,你至少有点底气怨恨人家,但人家don't give a shit啊!
上层拍马屁拍到马蹄上啊!
你找谁说啊!
你只能委婉地说:“TVB系唔系不中意我啊”谈谈戏。
子华爱改戏,和周星驰一样。
我觉得这可能是喜剧的特性所要求的吧,一个喜剧演员怎么能不爱改戏呢?
更何况如果他是一个优秀的喜剧演员,就更不能忍受自己更优秀的想法被埋没。
看佘诗曼的采访说,和黄SIR演戏的时候,会被他意想不到的反应吓到,这家伙竟然完全不理剧本就自由发挥了!
这部戏的吸引力之处就在于密集的笑点,当然越到后面笑点也越少。
我主观地将其归功于子华。
其他真的……麻麻地啊。
剧本主线以及人物塑造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你如果深入分析某个角色,就会觉得奔溃。
为毛肥妞自卑,深知自己肥得要死,被男人看不起,还不切实际地要求高帅富啊?
为毛madam喜欢的男神的态度转变那么大啊?
为毛你要通过侮辱花蕊的青梅竹马来唤醒他啊?
正常人面对你这样的调戏会打人的好吧?
为毛透明人妹妹一开始善良得没原则,后来贱得那么可恶啊?
为毛为了筹备婚礼筹钱,要弄得那么悲情啊?
(看完全剧后补:原来还有个laura,她——根本不能看作成一个人好吧?
laura一出现,花蕾广男瞬间智商为负。
)说真的,它很多感动点都很奇怪。
你把自己弄得那么惨,是你自己作死啊!
情节转得好勉强啊,有些太急有些太拖沓。
十几集还在猜“他到底是不是喜欢我呀?
好羞好羞”好囧啊,你当拍日本高中生啊?
我谈的恋爱少,你唔好呃我啊!
另外,好多女演员的演技也非常非常非常……浮夸。
演员的年龄也总是会让我出戏……我每次看见50多岁的子华和30多岁的徐子珊眉来眼去,像两个高中生那样打情骂俏,我就觉得……向往不起来……总之,这部戏少了黄子华就是一部烂戏。
TVB走到这个田地,也算悲凉吧。
好多年没有看过的TVB剧集了,周末翻出黄子华去年得奖的片子(确切说,可能应该是经过多年累积终于在去年得奖的片子)来看,毫无疑问滴继承的TVB一贯的传统:香港人,一辈子只做两件事,饮茶同埋拍拖。
好多男女主角抢手机啊、大段快速辩论啊、甚至浪漫苦情的画面,还有各种煽情金句,都完全如其他影评中提到的,Dayo的个人秀。
有趣的是,这位帮助剩女嫁出去的创意总监,在大结局中可见,一直在做的其实帮别人看见自己的事情如果可以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需要,也许男男女女的交往中,无需这样多折磨和痛苦。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一位神算的教主,看不到自己。
或者编剧觉得男人坏点也无所谓?
反正最后浪子回头了。
不太明白呢。
另外,黄子华在此剧中的服装很有意思。
我想,他也许想表达些什么的。
但是,在电视剧里空间太有限。
期待他一日成为真正的教主。
在这部戏之前,对徐子珊没什么好感,看了这部,觉得我不仅“索”,而且都几可爱^-^剧集刚开始,对他俩也没什么感觉,看着看着,就觉得这对双子挺来电,可是!
可是!
当我喜欢看他俩的对手戏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T^T别说盛花蕾,就连黄子华的戏份都唔够陈敏之条腿多。
你丫的,唱歌唱成首就算,MV都要成首,捧人也不要捧这么出面。
好啦,好不容易等到陈敏之小姐功成身退,以为可以好好欣赏广男同花蕾的感情戏,你TM又杀出个罗拉,搞到成部剧的气氛鬼死甘恐怖!
我只看过栋笃神探同绝代商骄,不知是不是这部黄子华的感情戏比较多,感觉这三次,这次和徐子珊最来电,感觉他俩的戏很自然,喜欢
很多经常看TVB的人,可能会有这种感觉,第一集一开始,基本上就知道结局时,男、女主角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随着配角的不断出现,谁和谁是一对,大致上在出场之初,也就猜个八九不离十。
看《My盛Lady》的时候,自己险些因此弃剧。
之所以又继续看下去,是因为——自己虽然能够猜到最终结局,但不知道是怎样走向这个结局的。
电视剧的结局,固然是点睛之笔;走向结局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观剧的乐趣之一。
就像一个炒股帐户,我们知道最终算账的时候,会赚钱。
不过,哪只股票赚,哪只股票赔;赚钱的股票赚多少,赔钱的股票赔多少;整个持仓,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回调,这些在平仓之前,是“猜”不到的。
知道了剧集的结局,为了获得乐趣,会关注剧情的发展。
炒股,则正好相反,知道“结局好”就可以了,不应当过于关注单一股票的单一表现。
关注剧情的细节,能够给自己以乐趣;过于关注市场的细节,则徒增自己的压力。
自己把这一“发现”,告诉一位好友。
好友说:“炒股要真像看TVB那么容易就好了……”其实,看TVB也不容易。
能够获得TVB的“剧感”,是因为看了大量的TVB剧。
从幼年时代,自己就看TVB。
之后,又忙里偷闲,“补习”了早期的TVB剧。
现在也是时常关注TVB的新剧。
换成炒股的说法——自己从小就开始炒股。
对之前的历史数据,进行了检验。
同时,保持着对市场的关注。
故曰:“凡操千股而后晓势,观千剧而后识情。
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事实证明,《My盛Lady》是一只被止损的股票。
自己在观剧的过程中,逐步给出了两星的评价。
然而,最后一集的最后十五分钟,犹如急转直下的市场,连止损的机会都没给,直接就爆仓了~!
@#¥%……打击之沉重,使自己严重怀疑这套使用了多年的“港剧系统”是否还适合当前的香港市场。
其中,Paula和Laura的V型反转,是拉低观剧体验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Laura的惊天逆转,是自己爆仓的直接原因——江湖传言,外汇市场上,喝口水的功夫,就爆仓了;Laura连端杯子的时间都没给……编剧可能是长大在日本,学习在韩国,最后工作在横店,临时借调到香港的吧。
一定要听粤语版的 非常好看
今年没得看栋笃笑只能够看TVB剧 最喜欢他穿孔雀羽印花睡袍乱咁行~
居!然!一!点!都!不!差!新!年!开!看!男!亲!女!爱!
近期TVB突破之剧
总结了一下,子华还是适合当男二
我爱你就是要被你摔被你欺负........幸福幸运难得 黄子华 徐子珊 陈敏之 TVB
黄子华 救不了的烂剧~
这部剧情太弱了。
黄子华你穿白衬衫帅成这样子你家里人知道吗?!
黄子华的片子本来向来都觉得不错的,可是这部,前面还行,后面就……还好大结局还算有点意思,所以本剧两星,私信一颗给子华和大结局……
2013.12.21难看,片子难看就算了,这演员。。。其实看TVB了就压根不指望看啥帅哥美女的,什么阿姨叔叔的一堆我老习惯了。但是!你特么找个暴牙瘦鸡仔出来做男一号是要怎样,真就这么缺人吗。。。
没有绝代商骄好看。
laura那疯女人扣一星 搞不懂最后几集这几个人怎么了
一星毁在徐子珊 一星毁在莫名的ending
实在看不下去
第一个和最后一个CASE还能看看,中间十来集真是无聊,黄子华也救不了的TVB
有黄子华也救不了。
过于神经质了 徐小姐的演技啊 无力吐槽 完全没有想让人另眼相看的意思 很好继续做自己吧
被男女主角丑哭。
黄子华不错 很有自己的喜剧风格 蛮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