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的治愈系萌萝莉大叔的故事,当自己有了宝宝之后再来重温的时候感觉有很多的感同身受啊白兔糖改编自漫画,动画内容基本围绕凛6岁的故事,漫画剧情则一直延伸至凛16岁成年后的生活故事,因为传说中的父嫁结局特意去补完了漫画原作,感觉这结局看似荒唐但却又显得那么的顺其自然。
大吉在祖父的葬礼上初遇了凛,或许是因为大吉与祖父有着九分相似的面貌吧,这个在旁人眼中显得孤僻怪异的女孩却像有着雏鸟情结般的一直跟随着他,也成功的引起了大吉的注意在祖父的葬礼仪式上,所有亲戚大人们或许都对于凛这个私生女的身份选择性的忽视了她的存在吧,只有大吉看出了凛对祖父的感情让她来进行最后的告别这个沉默不语的女孩摘下了花园里的龙胆花,在她还不懂得死亡是什么的年纪,仅仅只是知道祖父不会再起来了就已经足够的伤心落泪了!
大人的世界总是充满着各种复杂算计,一大家族人对于凛的去留照顾问题谈论的毫无感情,席坐在桌前如同谈论一件物品一般,甚至到最后竟做出送到相关机构的决定,凛在一旁的庭院无动于衷的听着这一切,谁也不知道此刻的她究竟是何种心情。
或许是那个背影看着太过寂寥,又或许是那紧紧抓着衣袖痛哭落泪的模样,大吉一时冲动的对着凛喊出了那一句“来我家吗”,而凛则是毫不犹豫的奔向了大吉的身边,这就是最初的相遇,也是最美的遇见,也让本应毫无交集的两人的人生紧密缠绕在了一起。
虽然大吉决定收留凛只是一时的冲动,但之后他对凛的付出却不比任何人少,即使是亲父母也未必能做到这些很多事情大吉都没有经验,但他会看会问,总是笨拙努力的去了解一切,去给予凛他所能做到的所有。
为了凛大吉改变了许多——下班后不再与同事聚餐喝酒;不想让凛的衣服沾上烟味也不在家里抽烟;为了接送凛方便将皮鞋换乘了跑鞋;甚至为了能准时接送好好照顾凛而放弃了有所小成的事业,主动要求上司将其调到不需要加班的工作,即使被同事背后抱怨责难被后辈误会也无所谓。
完全将凛的一切都放在了第一位,这样的大吉真的很伟大!
好男人T.T不得不说大吉绝对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对于小孩子的心思他总能抓到重点凛的害羞,小别扭,落寞,难过他都能想得到并给予正面妥善的回应。
对于看着他上班离去背影落寞的凛主动的拉钩约定;因为加班违背了早点来接回家的承诺,看着略发小脾气的凛能主动做出吞针的动作惩罚自己来获取谅解;因为自己父母对凛不自然的态度能说出“大人心情不好,小孩子就会认为是在生自己的气”;凛生病的时候巴不得生病的是自己,憔悴担心的胡子邋遢慌乱的没有方向却也不忘在睡觉时紧紧抓住凛的手;为了让凛感受到和大家一样是受到祝福出生的特地回老家找到了祖父为凛种下的纪念树金桂……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其实最深刻的还是大吉与凛的生母正子小姐会面后,对于其提出让凛改姓的建议大吉并没有同意,而是选择和凛商量,两个人共同做决定!
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往往都是大人擅自自作主张的替孩子做了决定,还美其名曰的为自己贴上了为孩子好的标签,但却从未问过孩子真正的想法,自以为是的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轻而易举的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
当大吉别别扭扭的向凛问出“我来当凛的……凛的真正的爸爸怎么样?
”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鼓起了多大的勇气说出来。
而当凛坚决说出“不要,爸爸是爷爷,和爷爷一样的姓很重要……大吉就当大吉就好了”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是对于大吉莫大的认可啊大吉不是任何人的替代,也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独一无二的存在!
——大吉:“从今以后,这里是你永远的家”——凛:“只有婴儿才要抱抱” 大吉: “即使是大人也会有想要抱抱的时候” 凛:“下次,要是大吉哭了的话我抱抱你就好了”——大吉:“这究竟是我在养育凛,还是凛在帮助我领悟”——大吉:“最重要的是,她那笑容,已经成为了我的快乐”对于漫画中的父嫁结局,作者或许早就在这已经埋下了伏笔,一开始我也觉得很突兀,但细细想来也许这是唯一的结局。
我不能想象大吉和凛中的任何一个和别人生活在一起,更不能想象凛和大吉不生活在一起的可能在漫画中大吉有暗恋过幸树妈妈而凛也曾经喜欢过幸树,但最终都并没有结果,长大后的凛唯一的心愿便是照顾大吉,一辈子陪在他的身边,就像当初大吉陪伴她成长一样,我不太能明确的区别在这其中有多少是亲情又有多少是爱情,但唯一确定的是,或许在两人相遇的那天更早之前,有些事情在冥冥中已经注定好了。
以下是补完漫画后的一些人物解读;丽奈妈妈——动画中有一集是她带着女儿丽奈离家出走投奔到了大吉家里,虽然并没有过多的正面描述,但从侧面也可以了解到她结婚后的不快乐。
也许有婆家的难相处,也许有丈夫漠不关心,也许有一个人养育孩子的重担,总之长久以来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绪生活,终于在这一天承受不住爆发了不想再去在意别人的想法了,难得的想任性一次。
一个人送完孩子上学后难得的个人时光,久违的可以一个人逛街喝下午茶,可真正做着这长久以来一直期望的事情之后却发现自己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乐。
“只要有了孩子,有时候就不得拿出吃奶的劲。
真是讨厌啊,变成大妈什么的,明明没有想着要变坚强的,可以的话,真想永远都是女孩子。
结婚,成为父母,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动画中丽奈妈妈最终还是跟丈夫一起回家了,但在漫画后期明显最终还是离婚的。
但不论如何,她不用再压抑着自己生活,她能过着自己想要的,她自由了,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幸树妈妈——最早的大吉其实对于幸树妈妈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吧,动画中也有很多体现:比如在意自己的着装打扮,害怕对方误会自己和表妹的关系的强行大声解释等等。
而幸树妈妈在与大吉的相处中其实也应该是有所好感的。
当大吉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时,却因彼此都还略有顾忌,所以幸树妈妈并没有接受,而是做了约定,也正是这个成为了两人遇到困难支撑下去的动力。
而当多年以后大吉再次问幸树妈妈答案的时候,却是明确得到了拒绝!
但这并不代表幸树妈妈不喜欢大吉,也许恰恰相反吧,正因为在乎,所以才不敢接受。
对于感情,她曾是失败者,她不能确定和大吉能不能长久,也不想让大吉看到自己老去或者不好的一面,她只想保持她在大吉心里的美好形象。
所以她宁愿最后选择了别的男人重新组建了家庭,或许这是女人的矛盾心理吧,大吉对于她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存在,她不愿意做出改变,避免有任何可能性来打破这一切。
只能说这是一种错过。
正子小姐——作为凛的生母,光从动画表现来应该是很多人都不喜欢的一个人物设定,大多数人包括我都应该是比较讨厌于她抛弃了凛这一不负责任的做法吧。
但就如同在动画中一直有提到说她并不是一个坏人,她只是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而已。
仅从动画中也能发现其实正子对于凛是有感情的,尽管没有养育着凛,但在宋一先生在世的时候她是以帮佣的角色一直出现在凛的身边的,包括之后大吉抚养凛之后,她其实也是一直有惦记着凛的,大吉给她的入学照片,以及之后扫墓时躲在一旁的偷看,还有记得凛的生日。
或许正子对于凛的爱也不少,只是她选择了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正子自己本身还只是一个孩子,凛的到来对于她只是一个意外!
但在宋一先生的劝说帮助下她还是生下了凛,并以她自己拙劣的方式陪伴在她身边,另外由于工作的关系,她也不能一个人独自去照顾着凛,所以她最后选择超负荷的工作来麻痹自己的思念之情。
漫画中则对其有进一步的描述,正子小姐在凛出生后每个月都有从工资中为凛存入一笔钱,工作初期哪怕是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忘记,随着工作情况的改善也在逐步增加着存款,或许这一笔钱她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在什么时候交给凛,但却是她自己为自己创造的动力!
成年后的凛有了想见到母亲的念头,虽然大吉怕凛受伤害但还是让她去相认了,尽管两人初次相遇,正子小姐又怀孕了=。
=知道后的大吉气的够呛,而凛也许是对于母亲的记忆很单薄又或是其他反而沉浸在要做姐姐的喜悦中……但随着正子小姐第二个孩子降生后,凛看到正子小姐哄孩子的样子,反而勾起了小时候的回忆。
原来凛也曾是个不好哄睡的孩子,正子小姐也曾一直怀抱着她哼着歌哄着睡,有时一抱就是几小时,没有一个母亲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每个人爱的方式不同,正子小姐当初选择了她认为对凛最好的方式,也许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依然会如此,但我却对她不再那么讨厌了。
我一直认为日本动漫应该回到过去那种不卖肉不卖萌,有内涵有剧情,那种感觉。
白兔糖这个十分好啊,就算卖萌也让人觉得十分正常,没有突兀之感。
回归了生活的本质,难得一见的新番
抱歉呢明明是漫画结局,却来动画区打分什么的,这只是咱在此对白兔糖这部作品吐槽而已。
其实本作改名做“萝莉养成计划”比较好?
在我看来这种片女性受众比较多,众宅女剩女大妈代入loli感受着大叔无微不至的爱(至于补完漫画的就更顺其自然的父嫁了,幸福感满赛,给五星还嫌不够,更有人封为神作呢(神作果然五毛一斤咱自然是以男性的角度来看这个作品,作为一个资深loli控(中学就开始看洛丽塔之流),很自觉得代入大叔打算好好养着可爱的女儿了,动画好清新啊,邪恶的念头丝毫不敢提起来呢,福利什么的也完全不考虑了撒,看到正太他妈时,咱也动心了,大叔也该追求自己的幸福了吧,凑两对也好撒,动画没结局,咱不满足啊,多圣洁美好的故事啊,找到漫画,看到结局顿时三观遭到践踏,卧槽,这作者是要闹哪样,变态萝莉控吗?
顿时觉得之前的所有都是假象,造作恶心,突破了咱的底线。
如果作者一开始就打算抛出结局,弄点福利,画风肉一些,咱可能更能接受,嘛,反正本来就是这种的嘛。
然而这种对比这种失望,哎,果然是反差萌么?
相比较12年1月番“听爸爸的话”,区别在于一个女儿跟三个女儿。
白兔糖 标题 治愈 画面 清新 福利 妄想 养成难度 低 主题 真鬼畜 听爸爸的话 标题 鬼畜 画风 萌系 福利 有一些 养成难度 高 主题 意外的励志总之这是两部各种表现截然相反的作品,也是两部给人带来惊喜的作品。
白兔糖分高的逆天,豆瓣果然是小清新聚集地啊!
另外呢,幸好白兔糖的11区动画销量没过二期线,出二季希望不大。
1 经常望见背着卡通书包在夕阳中奔跑着回家的孩子,男孩子身上大都占着一天翻滚打闹所粘上的尘土,如果是夏天的话,膝盖上手肘上还少不了醒目的 红药水痕迹。
女孩子们把书包放在一旁,撑起皮筋挑战那已经超过其身高的高度。
吵吵闹闹的声波传遍逐渐变暗的下午,终于随着各家炊烟的升起孩子们捡起不知道 出自哪个草丛的木棍回到家中,等待着的则是父母温和的埋怨和可口的晚餐。
孩子是不懂父母的,不懂为什么他们会为了我们眼中那理所当然的行为而埋怨,正如父 母早已忘了自己做孩子时候相同的行为一样。
逐渐的,作为孩子的我们逐渐的长大,从课本、老师、电视机中累计获得一点点知识中想要寻找到自己的价值观,胸中被毫无来源的叛逆所充满,当不 屑一顾的眼神再一次看见那些背着书包带着笑脸的孩子的时候,我们也变得不能理解,甚至于厌烦甚至讨厌那些叽叽喳喳一刻也停不下来的小恶魔们,我们或许忘记 了自己在如此年龄或许是个更令人头疼的调皮蛋。
时间一刻不停的跑到未来的某个时刻,我们用尽了年轻的戾气重新回归和平的轨道,开始认为孩子的淘气是可爱的象征,开始习惯在阳台上看着楼下欢 愉的打闹,那些所谓被社会磨去的天真似乎又再一次从身体里出现了,如同某部电影里的台词所讲,青春乃是后一天的自己都会觉得前一天的自己特别傻逼,把青春 换一个词叫做成长,无疑也可以适用,当每一天的自己都觉得前一天的自己特别傻逼的时候,我们也确确实实的在不断的成长着,没有近路可抄的成长着。
2 白兔糖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甚至以天朝的偶像剧标准看来,这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大吉在社会上混的很不好,没有轿车没有洋房,没有老婆甚至家 里连个空调都没有。
就这样一个长相即便二次元化依旧不帅的家伙在而立之年以后竟然斗胆想要去抚养他年龄尚幼的小姨子!?
终于在顶住全家人的压力之后,大吉 成为了自己小姨子的监护人,要承担起一个单亲父亲的责任。
他遇到了所有父母都会遇到的困难,孩子的营养,上幼儿园,上小学,尿床,生病,这所有的一切都让 这个三十岁没有时间去浪费的男人措手不及,他换了不会加班的工种,操练起使用不熟练的锅碗瓢盆,开始习惯早起并且收拾屋子。
当小玲的健康成长成为大吉所追 求的事情之时,我们相信这个男人是不累的,因为看见小玲的笑脸已经变成了这个男人人生的一部分。
玲搬进了这个看上去不太靠谱的男人的家中,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夜晚的幼儿园中,当来迟的大吉为了遵守与玲的约定唱着針千本、飲む!
的童谣把玲手中的纸条全部吞到嘴中的时候,他们已经彻彻底底的成了一家人。
家庭,这个因为太常见而被我们一直忽略的人类文明最伟大的发明让玲和大吉拥有了最为简单的幸福的权利。
让大人和孩子都能从彼此的身上获得力量与方向,共同的成长。
3 每一个人从拥有意识开始,都会或多或少的被人生为何的问题所困扰。
有些人放置问题与原地,径直的往前走,有些人停止下来,兀自不断思考。
但又有那一个人能找得到确信的不被自己所怀疑的答案。
清晨,大吉和玲醒来,看到床铺上一块崭新的地图,玲害羞的大声喊道:“这是汗!
” 突然想大声叫喊 “活着的感觉真好。
” 这是白兔糖给我的答案,每一个不经意的日常,累计起来就是我们所要定义的人生。
父嫁。
喜欢的人肯定会找漫画知道父嫁,不喜欢的人知道父嫁也不用体会剧透的感觉。
这就好比这番是悲剧还是喜剧一样,提前警告。
从一个女性视角出发,这玩意儿极度三观不正。
看它还是因为朋友介绍,说治愈,还笑着告诉我漫画结尾“很好”。
所以我先看了所谓很好的结尾––父嫁,有点不舒服。
但是认为自己没看过番,不能评论,然后就看了几集。
越看越不舒服,因为主观意愿作祟,两人的互动很正常,可是这么正常最后还会产生“情欲”实在无法理解。
就好比你被别人拐了,你六岁被领回家,你爸爸把你养大,你爱上了你爸的恶心感。
反驳几位高赞的有关“大吉就是大吉”,“报恩”“女主主动”,“男主太难”的论调。
tm 的领养关系已成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好吗,男主就是女主的爸爸啊,求各位吹的三观摆正行不行啊。
不要给中国的领养再添加难度了好吗?
甚至怀疑这种平淡的生活都能搞出爱情,那么那些经历创伤的孤儿还怎么敢交代到男性领养人手里?
养成计划向来是罂粟花田。
好看吧,吸气来爽吧,可谁又知道埋在里面的皑皑白骨都是孩子呢?
双休没事做,就想着找一部季番来看看,选到了《白兔糖》,这是一部七月新番,当时看了一话就没看下去。
这次一看,嗯,真是一部不错的小作品,其实我觉得这部作品应该是适合成年男性观众看的,当然,不是因为其中含有18X因素——其实,就内容而言,这是一部老少咸宜人畜无害的动画,但就主题而言,我觉得只有成年男性才比较适合观看,特别是走上工作岗位乃至准备成家立业的男性才比较能感同身受。
就我而言,我觉得自己还差一截。
这是一部讲述一个三十岁单身青年河池大吉领养了远亲家一个辈分为阿姨实际上仅六岁的小女孩鹿贺凛的生活故事,每一话一个主题,有的讲生病与照顾,有些讲开学仪式;每一话又是相关联的,不断描述了凛住进大吉家中后,两人生活的改变,以及更多的——是大吉心理、认知上的改变。
作品的主题涉及了成年人的责任、工作与家庭的权重得失、婚姻以及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单亲家长的互相帮助与由此产生的好感、成年人的自我时间……等等。
当然,作品中也描写了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家长。
男主角就是一个冲动之下决定领养小女孩的未婚大龄青年,还有未准备好成为人母就生育的凛的母亲,拒绝和拖延结婚生子的河地カズミ,为了孩子而放弃好职位的女强人后藤小姐……等等等等。
如果要我说动画哪一话最精彩的话,我觉得是第六话《我的树》。
本集以“出生树”——日本人在孩子出生时种植一棵小树的习惯——为主题,引出了成年人盼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心愿,以及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成年、不断更替,有人成长,有人老去又有人诞生,这些人都在同一条家族谱系长河中行走的深刻主题。
这就是动画中很好地传达出的家族认同感的教育啊!
同时,出生树又是日本传统习俗的一种,随着人们的迁徙、时代的发展,传统和现代生活也发生了一些碰撞,比如传统女性全职妈妈在家带孩子,现代生活要求人们走上工作岗位实现经济独立;比如传统有习惯种植出生树的,但是现代居民楼或公寓却没有一个可以种植的院子……等等。
所以,这部动画是一部教育片,一部主题温馨而立意深刻的教育片。
它教育的不是小孩子,而是像大吉这样已经走上社会,却还在面临着成家的困惑的青年们。
《白兔糖》没有巨大的机器人作战,没有华丽纷呈的宗教符号,没有黑历史和阴谋,没有血、泪与LCL……但是它仍涉及了成长、责任、两代人之间的沟通。
它难道不也是一种对角色、对读者的人类补完吗?
很不良的动机,让我结识了这部动漫。
原因是真人版的扮演者是松山健一,我最爱的死亡笔记的男主,除此之外我还有第二个选择吗?
本来想直接看那部电影的,无意中搜到是根据动漫版改编的,外加只有十一集,就打算小清新一回啦!
话说《挪威的森林》主演也是松山健一,书和电影会成为我短期内的奋斗目标!
看惯了阴郁、黑暗的冷色调,这部动漫在画风上给了我极大的好感。
无论是片头片尾的插曲,还是角色设定的形象,有股微风拂面的温柔舒适感。
好久没有这么纯净地沉浸在一个小孩子的世界里,眨巴着天真的大眼睛看世界。
治愈指数自认为跟夏目友人帐有的一拼。
说到剧情,有那么点乱伦的关系,大吉的外公晚年跟家里保姆产生感情,生下一个女儿。
如今外公去世了,保姆走了, 年仅六岁孩童的抚养权成了问题,家里人都对她的身世议论纷纷。
无奈之下,三十岁仍单身的大吉接手了这个苦差事,将自己所谓的“姨妈”接回了家,开始了一段父爱保卫战。
在大吉的悉心照料下,凛从一个不爱开口讲话的女孩成长为一个跟正常小孩没有区别的快乐少女。
她自强,她自立,她懂得帮大吉分担家务活,她明白闹钟声响起后就不该赖床,她清楚要在学校里好好学习。
你放心,我是不会抛下你一个人不管的,所以不要忧心忡忡,我是你永远的大吉。
孩子往往是最缺乏安全感的,尤其是家庭环境有裂痕的孩子,他们害怕被抛弃,讨厌那种无依无靠的感觉。
不管怎么样,单亲条件下的孩子跟有爹疼、有娘爱的总归有区别,为了孩子着想,哪怕以亲情的名义也要将婚姻维系下去。
还有一个场景很触动我,凛说早知道上次大吉哭了应该给他抱抱的,很稚嫩的想法,但却打动人心。
大吉心想到底是我在养育凛,还是凛在帮助我成长。
还有那段其他小朋友都被接走了,幸树一个人趴在窗台孤零零地等妈妈,那黯淡的双眸将心底的秘密不遗余力地泄露了。
大吉看出了他的不悦,提议带他一起回家,幸树立马眉飞色舞起来,小孩子果然是善变的。
这不禁令我想起暑假兼职时的场景,有个小男孩的妈妈总是来得很晚,等着等着,其他小朋友接走后,他就放声大哭起来,怎么哄都劝不住。
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静静地陪着他,让他有一丝丝的安全感吧。
唯美的画风直击人心,接下来是不是再次原地复活,挑战悬疑体裁呢?
貌似《探灵档案》、《灵魂摆渡》,还有电锯系列在召唤着我。
本来是冲着大叔萝莉配去看的,可惜少了点爱情成分啊,姑且就当成亲情伦理剧来欣赏吧。
总之,大吉很伟大!
好的动画应该由众人分享,这篇影评不是出自我自己但是我觉得影评就像动画里的点滴,漫画里的种种一样令我感动,特此分享。
感谢静代San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p/2058643813首先,我十分喜欢这部作品不单单是因为澟和大吉生活童年时期的温馨纯爱及治愈,更令我感到惊艳的是宇仁田老师编排结局的手法。
许多人可能说大吉和澟的结局破坏了整部漫画的氛围和美感,我并不同意,我甚至认为这样的结局使得白兔糖更深刻深沉。
我想说,把光源氏计画这个词加注在白兔糖,不但是错误的甚至在我看来是对作品的污蔑。
喜爱白兔糖的各位应该都知道,最初大吉接纳小澟时从未有过一丝要将她培育做妻子的想法,也是因为这份无私的大爱令无数人热爱及感动。
试问这样一个正直且温柔的男人,一个付出十年的岁月而不求回报的人,岂能和一开始就把紫之上看做妻子的光源氏来做比较?
也因为从未把澟看做女儿已外的人,大吉一直到漫画54话为止都是希望澟能够找到一个适合她的男人,年龄相当且能给予她幸福的人。
大吉的纠结我相信各位也看得很明白,如果一开始大吉就有意将成年的澟娶回家,他会痛心纠结澟最终的选择是自己而不是一般人眼里的好归宿?
再说回父嫁,我认为这也是对结局下不当的注解。
首先,从澟是否改姓这一点可以看出,大吉对於澟来说并不是完全的 “父亲”角色。
即使不知道外公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对小时候的澟来说外公才是她印象里认可的所谓 “父亲”。
虽然外人问起大吉是谁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回答爸爸是外公,大吉就是大吉。
虽说大吉对澟的爱可能父爱占了绝大部分,但是澟对大吉的情感却是复杂的交集。
这份爱包含了亲情爱情甚至更多,而在漫画的过程中,澟渐渐发现在亲情与爱情的拉扯中,对於大吉的爱情更胜过於亲情。
再者,我认为白兔糖的结局由大吉和澟走到一起,是比大吉与二谷或澟与幸树的结局更令我感动。
无疑从第一部开始这两个加的关系就非常紧密,我刚开始也认为漫画的走向应该是往后者两的结局所构成的,但有趣的是,宇仁田老师用了几乎第二部里的所有篇幅去描写人生中对於爱情的淡淡无奈。
这也是我为什麼说白兔糖,由其第二部,我认为探讨的主题并不只有家庭亲情般简单,而是更深的人生课题。
澟和幸树绝对是般配的青梅竹马,甚至大吉都这麼认为,但因为幸树的不良行为与和学姊的纠缠不清,另本来就对人际交往迟钝的澟来说彻底绝望。
套一剧漫画里的台词就是 “越是喜欢才越在意”。
澟真正认可身边的朋友不多(要说是早熟也好,童年时多少产生不信任人的阴影也好),好不容易喜欢了6-7年的幸树却在初中时期的不成熟行为已及对她的忽视,令澟有了失望且失去萌生爱意的想法。
到了高中,澟何尝没有给过幸树改过自新的机会,只能说天不从人愿,学姐的假怀孕事件令她再次失望。
种种的一切包含自己的身世问题,使澟渐渐认清到真正保护她,给她幸福与安全感的始终是大吉一人。
所以在我看来,漫画的编排不仅仅是叙述澟的青春期的烦恼,可以说是由澟自己去发觉认清自己的情感的过程。
再来说大吉与幸树妈妈,在宇仁田老师的笔下,这段淡淡的爱恋只是时机不当,美丽的错过而已。
其实我认为大家也不必太纠结这个安排,大吉只是选了个不适当的时机对幸树妈妈告白而刚好幸树的妈妈也已经有了另一位心仪的人了。
宇仁田老师选择了忠於大吉个性的编排-对於爱情的苦手及不了解如何和女性谈恋爱。
大吉自己也说了如果自己懂得复杂的爱情情感的话,也许自己就不会到了四十岁还打光棍。
也许如果大吉在三十岁时跟幸树妈妈告白,结局我相信应该是截然不同。
而幸树妈妈呢?
美人般的妈妈即使对大吉也存有一些恋慕之情也不可能亲口告知,好不容易大吉告白了却是以照顾幸树为开头,难免不让她产生 “同情”而非 “爱情”的错觉,也因为当时幸树的种种不成熟行为,使得幸树妈妈也认为和大吉结为连理可能会造成大吉和澟的烦恼因而婉拒了大吉的告白。
现实生活也是如此,看似两个人都倾慕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因为误会会或种种原因无法在一起。
相信这样的安排带给身为读者的大家多多少少一些遗憾的感觉,但是不完美的情结我个人认为让白兔糖其实更有韵味。
最后回到大吉和澟身上,我觉得这两位的爱岂能拿我们普罗大众眼里的爱情与亲情来解读?
他们之间的爱,我相信是由亲情化为爱情的转变,这之间包含了开始的同情,之后的信赖依赖,是一种唯有澟和大吉两人才懂得情感。
他们两人在漫画里的最后几话开始正式审视把对方看得比自己还重要的感情,开始认清了兜兜转转后幸福就在自己身边的事实。
在我看来这样的转变圆满又温暖,我非常感动。
就和澟说的一样 “大吉是她不变的归宿”,大吉虽然什麼也没说,但在56话最后一页流下感动的 “汗” 就足以说明一切。
白兔糖对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也希望大家能够体会到宇仁田老师的用心,体会结局的美好。
第一集就定下了治愈的基调。
三十岁未婚的男人大吉,其外公死后留下的六岁女儿凛(当然漫画有解释这是养女),虽然身份上一下就碰撞出了卖点,但制作的细腻和温馨仍然是出乎意料的好。
轻动漫选择家庭剧,就必须要细,要淡,要稳,还不能缺乏亮点。
而<白兔糖>都做到了,她真的就像一颗小小白白的奶糖,微小不显眼但含在口中就觉得甜。
故事的几个点都切中了子女成长中温暖愉快的地方,像尿床的难堪,掉牙的新奇,年岁树的期盼,感冒时大人的安慰,男孩的调皮女孩的敏感等等,这是我们都曾经历过的,而这种不惹眼的回忆被<白兔糖>稍加放大,由懒散大叔和小萝莉,美女妈妈和小正太温情的一演绎,顿时让人心下软化开来。
尤其高明的是剧情也不回避生活疲惫苦涩的一面,大人有工作与子女的两难,自由与束缚的选择,小孩也有等待大人的难过,受到老师批评的失落,这也是我们或多或少感叹过的,也许我们已经淡忘,但心中可能还有未曾释怀的印记。
<白兔糖>最打动我的地方就在于此,不说大道理不去刻意渲染,只是通过角色的经历和对话,巧妙地利用光亮的一面治愈了暗色的一面。
尽管社会艰难,人性复杂,但还是有着美好的一面。
虽然有些细节夸张了点,但即使对应到三次元,很多地方仍然令人信服。
哪个父母在和朋友谈起孩子的时候,会不露出笑容呢?
等到孩子睡下后,繁忙一天的父母经常会选择静一静,想一想事情或者一起谈谈心吧?
也许孩子,并没有睡着……这样平淡简单却意蕴隽永的细节和对白还有很多。
被流泪被感动是治愈,但释怀的微笑是更高一筹的治愈啊!
漫画的发展和结局我也大略知道,动画版止于此我想是所有人都接受的,不喜欢漫画结局大可以看作平行世界嘛。
ProductionI.G重新整合了一些情节,却尊重了原作,如此诚挚,这般动人。
这是第一部我想介绍给长辈看一看的动漫,就这一点是别作达不到的。
其实<白兔糖>就是成人向的吧。
会珍藏,分享给家人朋友,并在未来的生命阶段回顾重温。
让人这样想,才是真正治愈的定义吧。
终于断断续续的看完了白兔糖。
不得不说凛的笑容治愈了我。
但是我更想谈的是大吉和那些为了孩子付出的家长们。
回到标题,还是先从大吉说起吧。
大吉第一次看到凛是在爷爷的葬礼上,凛穿着黑色的连衣裙,拨弄着龙胆花。
眼中流露出寂寞的目光。
凛看到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躲躲闪闪的,因为凛是爷爷的“私生女”,是家丑。
当家里人讨论凛未来的去处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愿意接纳凛,甚至希望凛再也别和这个家扯上关系吧。
凛是那么的寂寞,凛又是那么的爱着爷爷,在爷爷的葬礼上,凛特意从院子里摘了两支龙胆花献给爷爷,为爷爷守灵的时候,叔叔们都睡了,而凛却坚持坐在那里,我想正是这些打动了大吉,大吉毅然的接受了凛。
大吉抚养了6岁的凛,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照顾凛的起居,接送凛上保育院。
第一天就被公司拖住下不了班,不能按时接凛,还吞下了“千本针”。
一个31岁的男人的命运就此改变。
大吉是公司里去年业绩最好的,也是公司的部门经理。
当他发现公司里后藤小姐也是为了照顾孩子从而主动降职的时候,他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为了照顾凛而主动降职。
在日本一个男人会为了照顾孩子而主动降职,实属罕见。
公司的后辈们也议论纷纷,但是这是大吉作为一个男人自己的决定。
降职后的大吉确实有了更多的时间好好照顾凛。
他和凛的生活也走上了正轨,凛转到了正式的保育院,大吉也能按时的接送凛了。
在新保育院里凛也交到了向幸树这样的朋友。
而大吉也有了二谷小姐这样的“顾问”。
时光稍纵即逝,转眼凛从保育院毕业顺利进入了小学。
大吉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买书桌书包文具,就让大吉伤透了脑筋。
当大吉想确定凛打过哪些疫苗的时候,周围的主妇们向他投来了名为“无知”的鄙视的眼神。
不过在二谷小姐的帮助下大吉也逐渐得心应手了。
大吉不仅得照顾凛,还得照顾幸树这个捣蛋鬼。
不得不说,在幸树的身上,每个男孩都会看到我们童年的影子吧。
我们那时也是如此捣蛋,如此爱惹事。
连大吉也只能一笑了之,“我童年似乎也是这样的呢”。
凛的感冒,是对大吉真正的考验。
面对高烧不退的凛,大吉手足无措,甚至说出了“如果发烧的是我”这样的话语。
打电话给妈妈求助,以及拜托二谷小姐帮忙。
直到凛烧退了,大吉才松了口气。
大吉守护着凛,记录着凛的成长,一刻不希望凛再度露出那寂寞的眼神。
大吉不是凛的父亲,大吉就是大吉,但是大吉的那份爱令凛觉得温暖。
大吉身边的身边的人,同样也都是为人父母,默默忍受着丈夫的春子,为了孩子而主动降职的后藤小姐,独自一个人照顾幸树的二谷小姐,公司里同一部门为了孩子保险而发愁的职员,以及为了稳定当上了经理人的沙耶加的父亲,开了肉店的那个金毛。
每一个父母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以及大吉自己的父母,都爱着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努力着。
工作的时间是自己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是自己的时间,宝贵的时间。
抚养孩子并不是一种牺牲,而是获得了一份幸福。
回想父母为我做的,我欠他们太多了,然而我还一直和他们吵架,一直觉得不满意,想说抱歉,却又说不出口。
嘛,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家人吧,这样就好了。
==================分割线=============================接下来是吐槽。
首先感谢对着这些蛋疼的文字坚持看到这里。
我到底在写些什么啊。
(浪费了看官您宝贵的时间了。
)标题为什么叫白兔糖(求解答),为什么不叫大白兔奶糖= =|||我少写了一个人,正是吉井正子,因为我不理解她,为什么为了工作可以放弃凛?!
白兔糖之后的剧情真心蛋疼。
父嫁剧情啊。
让大吉和二谷在一起,凛和幸树在一起多好啊,为什么非要父嫁剧情啊!!!
治愈系什么的最坑人了,又害得我熬夜了……
(手贱看了漫画结局剧透⋯⋯要死了真是!!!)年纪越大越爱看这种贴近生活的片子就是了。
夏天果然要看这么治愈的!第一集我就哭了几次。。。是继夏目3之后又让我感动的。。
一集弃
为什么分数这么高啊?我只喜欢第一集和第二集
虽然是新感觉动画,但这画风也太过写意了吧= =第一次觉得三次元战胜二次元,大吉的头像个光秃秃的土豆啊,小萝莉相比芦田爱菜妹妹稍微活泼成熟开朗了点。动画版保留了大吉表妹与女儿的戏份。杏树妈妈在动画版里含蓄多了,果然香里奈你是客串去的呀。。。
无感
装出来的温情
好温暖啊
为什么里面的人物画得都很猥琐?
这个蜀黎不太冷
重口看多了 隐隐觉得不舒服 dai ji ji 什么的 我才不信这是治愈系呢
太催眠了吧 实在是无法入戏
我记得漫画还是动画最后好像翻车了……
《夏目友人帐》后唯有这个能再次被治愈啊……小萝莉啊!欧吉桑啊!“能选择的话,真想永远做个女孩子!”
去TMD的父嫁吧!!!!!!!!!!!!!!!!!!!!!!!!我靠!!!!!!!!!!!!!!!!!!!!!!!!!!!!!!滚吧!!!!!!!!!!!!!!
父嫁……
最近看够了重口味,看不惯轻味片了。
看了几集动漫之后去把漫画补完了。只能说如果不是父嫁结局我会非常愿意多给一颗星。
@2014-05-14 12: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