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主角生的都是儿子,这简直太奇怪了。
马燕、姚玉玲、丽丽、火车上的乘客、牛大力的女大学生媳妇……等等等等。
这多奇怪啊!
我能想到的原因就是,为了“圆满”,也许在男编剧的眼中,生女儿不算一种圆满。
里面女性角色也很单薄,每个女人的结局也透露出一种男性朴素的价值观:莫欺少年穷!
莫欺中年穷!
莫欺老年穷!
姚玉玲嫌贫爱富虚荣拜金,人到中年珠黄玉殒,毒贩老公被判了死刑,和儿子在夜市摆着烧烤摊,时过境迁风水轮流转,又遇到自己曾仗着年轻貌美抛弃的“舔狗”牛大力,而舔狗如今成了大老板还已经找了比自己小二十岁的女大学生生了大胖儿子。
这种王宝钏挖野菜的剧情,几千年来都是能让中国男人直接群体高潮的桥段。
苦大仇深奉献一生的素芳,老公入狱怀胎七月流产,好不容易老公出来自己又身患肺癌,不治病因为怕“这个家好不容易聚起来的热气又散了”,然后自己快死了又领养了一个男孩,把男孩留给自己的大女儿照顾,美其名曰“马燕再能扛事也是个女孩”,要给自己家留个后……(不是在批评素芳,而是在批评男编剧这种人物塑造的方式)在王素芳去世后,默默为马家付出照顾马建暗恋马魁的沈医生(我甚至都不记得她叫啥名字!!
),因为自己家有个犯流氓罪患有尿毒症的爸爸于是觉得“自己配不上马哥对她的好”于是默默远走……还有铁路大院的配角们,一律以丈夫的姓为自己的代称,陆婶,吴嫂,蔡小年他媳妇……蔡小年结婚时丈母娘要求“四十八条腿,八辆凤凰牌自行车接亲”,于是整个铁路大院一起帮他凑,这部分情节我知道其实本意是为了体现“远亲不如近邻”,铁路大院相亲相爱互帮互助,但恶人又让女人当了,难道家里的四十八条腿蔡小年过日子不需要用?
全是丈母娘用吗?
接亲八辆凤凰牌自行车,新郎官脸上没有面?
全是给丈母娘贴金?
车上的女乘客们也“各有各的作”,因为我忘记她们的名字,或许编剧也认为她们的名字不重要,于是以甲乙丙丁代称。
乘客甲在海河,未婚夫在哈城,两地分居每次见面得一天一夜,于是女乘客甲要和未婚夫,又在海河找了一个男的陪伴,这无可厚非,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
然后这个未婚夫就要在火车上拿硼酸泼这对“狗男女”,然后决定喝敌敌畏紫砂……这明显故意伤害未遂,居然就这么轻飘飘揭过了。
乘客乙和未婚夫回宁阳结婚,在火车上未婚夫的包被小偷划烂偷走了昂贵的上海牌手表,女乘客乙怀疑未婚夫根本就没有买表,就说不和他结婚了。
于是未婚夫当场gw……(这部剧的男性角色一个个都跟得了甲亢一样),最后也在汪汪队的帮助下互相原谅圆满结局了。
这部剧我能想起来的女配角除了这两位还有一位大连女乘客,这个女孩的剧情也乏善可陈,一句话概括就是和曾经在火车上吵架怀疑他流氓的男乘客结婚了。
除此之外就没有了,但是几乎每一个男性角色,不管他们是正派还是反派,他们都有很明显的人物性格,很明确的人物动机,除了贾金龙和丁贵安这两个罪不可赦的大罪犯,其他不管是小偷小摸还是招摇行骗的小角色,结局都比“嫌贫爱富虚荣拜金的姚玉玲”要好。
编剧根本没有刻画好立体的女性角色形象,或者说,懒得刻画。
简而言之,只要是对男主角好的,就能得到美满结局,男主角的老婆是最好的,其他不如男主角的男性角色,就配不如女主角的女性角色……以此类推!
我们需要更多的女编剧,女导演。
我承认南来北往很好看,但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马燕的故事,姚玉玲的故事,王素芳的故事,还有你和我,这样普通女性的故事。
补充:有人跟我掰扯牛大力付出了很多,来我们来看看牛大力干了什么。
偷蛋王献殷勤,东窗事发拒绝承认,是哥儿们汪新掏钱买鸡赔偿给吴嫂的;追姚玉玲的时候请客吃饭,觉得她省下了吃饭钱用来买好看衣服,于是理所当然认为衣服也是自己买的;姚儿骑他的散架破自行车摔跤,丝毫不顾及别人面子,背着姚儿在大院见人就凑上去大喊她屁股摔了;买的电视机是粗制滥造的,被骗钱是警察哥们儿帮忙讨回来的,录音机是自己组装的,戒指是买来自我感动的,被拒绝了是要喝农药威胁女孩子的。
很多人说结局不合理,但我觉得是他们看不懂,编剧在追求一种现实和宿命交织的感觉,姚玉玲落魄和牛大力相遇这不就是她的报应吗?
她年轻的时候看到汪新好就贴上去人一点落魄就立刻撇清关系,牛大力给她买自行车她就跟牛大力看电影,看到比牛大力强的就想甩开牛大力,这什么人?
不就是水性杨花见利忘义的人吗?
最后让挎着小娇妻的牛大力遇见落魄的她就是现世报,人在被现实击垮的时候变得不像原来的自己一点都不奇怪,莫泊桑《项链》里那个美丽的女主不也是因为现实磨平了美貌为自己的虚荣买单么?
牛大力不见得能发财但是姚玉玲绝对成功不了,因为她眼皮子太浅了…但凡她扛的住一点风浪也不会那么轻易跟汪新分手~所以这结局没啥不妥的。
老马的死我觉得也是一种宿命感,自古越是英雄人物越是会死在小人物的手里,只是让人伤感了一些。
很多人说老汪反而落的好结局我不认为,他一辈子愧疚,老了还痴呆了这是报应,他虽然害了老马但也不能说他就完全是个坏人,我觉得这个结局给他不错。
沙溢和胡可这两口子的演技,真是被远远低估的。
年轻时的沙溢,军艺校草的颜值比演技还出圈。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材发福后颜值下跌,走起喜剧路线后成了综艺咖,观众们更是渐渐忽略了沙溢的演技。
当然,这也与沙溢没拿出几个像样的角色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直到去年春节档的《流浪地球2》,沙溢才凭借着吴京师父的形象为自己挽尊了。
而这一次看央视剧《南来北往》,又被胡可的演技深深惊艳。
其实在几年前的《三叉戟》中,胡可的演技就已经得到了证明。
自从结婚生子后,胡可的重心一直放在家庭中。
因此始终都只是“沙溢妻子”的头衔更抢眼。
以至于在《南来北往》中搭档丁勇岱这样的老戏骨,总让人担心他的实力不够看。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胡可饰演的素芳因为身患癌症下线,也迎来了演技的高光时刻。
正是这场临终戏份让胡可为自己正名了,短短一场戏。
甚至能够称得上教科书级别。
由于在这之前,有不少演员曾经演绎过癌症患者,但胡可非但没有露怯,还让人看的泪目。
把她和辛柏青,黄磊等人放一起看,真是没对比就没伤害。
第一位,胡可《南来北往》中的素芳,在丈夫因为冤假错案遭遇十年牢狱之灾时。
独自一人支撑着整个家,患上了各种慢性病,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癌症。
等到丈夫发现时,她已经到了晚期,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
送素芳去医院的丈夫马魁(丁勇岱饰演)和女儿马燕(金晨饰演)还以为有救治的机会,起码能再活几年。
但实际上此时的素芳已经是回光返照了。
她从一开始没有任何力气,连眼睛都睁不开,到让女儿扶着自己坐起来。
脸上努力挤出一丝微笑,想让女儿放心。
但实际上她已经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开始交代后事。
她让马燕出去,自己单独跟丈夫说几句话时,再次叫住女儿,一句话都没有说。
但她眼神中对女儿的眷恋和不舍。
却把一个母亲对女儿所有的担心和爱都演出来了。
眼神戏已经能够封神,更精彩的是哭戏,等到女儿走出病房。
她才将自己的情绪彻底释放出来,抱着丈夫失声痛哭,舍不下家人。
好日子刚开始就要离开的不甘心,都在胡可的这场哭戏里了。
而演技到位是一方面,胡可的状态也让人倍感真实,身形消瘦,皮肤暗沉。
就连眼睛都是无神的。
可以看得出来,胡可为了更贴合人物的形象提前减重。
剧中她的手瘦成了皮包骨的状态,躺在床上只是吞咽一下口水,脖子上的筋都抻了起来。
正面镜头下看起来没那么清楚,脸上还有一点肉感。
但斜上方的视角俯拍胡可时,突出的颧骨骨骼感明显。
脸颊都直接凹下去了一块,实在是太真实!
第二位,辛柏青《人世间》中演技真正惊艳四座的不只是担任主演的雷佳音和殷桃。
还有饰演大哥周秉义的辛柏青。
这一角色到了中后期阶段,因为工作劳累的原因被确诊了癌症。
但他一直瞒着家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剧中辛柏青也是肉眼可见的状态变差。
最明显的就是越来越瘦,尤其是脸上的肉,到了后期真的变少了。
前期亮相时,他的腮帮子还被肉包裹着,脸既方正又有肉感。
但后期脸上的骨骼就显现了出来,颧骨更突出,脖子也变长了。
到了老年阶段,癌症得到了控制,状态稍微回春。
但身子却是薄薄的一片,看着跟妻子冬梅差不多,显然也为了角色减了肥。
第三位,张震《缉魂》里的张震演绎癌症病人时,甚至受到了可怕的程度。
虽然电影的体量不大,但因为时长有限,节奏紧凑。
张震逐渐病入膏肓的样子看起来更明显。
一开始脸上还有点肉,但随着头发渐渐稀疏,他的腮帮子就开始往里凹陷。
等到剃了光头,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张震看着跟个骨头架子没什么区别。
因为这部电影尺度不小,还拍了张震的全身照,胳膊瘦到能够看出骨头。
大高个儿的身材却瘦得前胸贴后背。
胸口的肋骨都显现出来,说是形同枯槁也不为过。
原本张震的身材还是偏向肌肉男大块头。
但在刻画这一角色时,胳膊细的跟张钧甯差不多,为角色付出了多少不言而喻。
这种病态的瘦不只需要演员减重,甚至是要用极端的方式让自己变成纸片人。
虽然不提倡演员为了角色不顾健康,但这也直接证明了张震的敬业。
第四位,黄磊从胡可,辛柏青,张震的状态不难发现。
癌症病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重骤减,这也很符合现实生活中癌症病人的状态。
但黄磊在《小敏家》中演的癌症病人,却让人看着出戏。
明明已经到了很严重的阶段,需要把头发全部剃掉做化疗。
但黄磊的身材一点变化都没有,依然是大腹便便的样子。
这就使得他即便是住院了,庞大的身躯,凸起的肚腩。
肥头大脑的样子,还是连下巴和脖子都分不清,更像是被查出了三高,不得不住院。
为了符合形象,也仅仅只是在妆容上下了功夫。
黄磊是半点为了角色减减肥的心思都没有。
但把皮肤画的黑黄,又刻意做了黑眼圈。
唇色也变得苍白的样子,越看越像是管不住嘴,吃了毒蘑菇中毒了。
真是没对比就没有伤害,给黄磊一演,角色又变了味道。
就连《县委大院》里的青山书记,也是完全不会演。
全程皱个脸好像都欠他钱似的,什么都写在脸上,完全为了演而演。
真不知道他那么多年的表演课老师是怎么当下来的。
我感觉黄磊已经不知道如何演戏了。
没看过他的话剧,作为中国话剧界的巨头乌镇戏剧节背后的老板,不知道是不是空有其表。。。
有机会瞻仰一下!
结语可见对于演员来说,看起来呈现难度不大的角色。
也需要方方面面下功夫,不是只有演技就可以了(更遑论演技还不在线),必要的时候还要管理自己的身材。
而《南来北往》中,胡可的惊艳表现,则是让大家看到了好演员的标准,真不是能演就行的。
说白了,就是要有态度,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
毕竟,戏比天大。
MARK 一下,以防评论被删
我是女性,但是我不双标。
我的剧评一直是在躲开姚这个角色的,更不想对一个女性角色用刻薄的语言来描述。
所以后来的三篇写姚有关的评论,措辞都是温和中性的。
你不喜欢的男人,你拒绝就是,你收礼物倒是收得爽。
回头还要指着人脑门:大力,你算什么东西啊?
你在女性面前,雌竞,知三当三。
你在男性面前,脚踏两船,背着未婚夫,勾搭上只打过两次照面的陌生男人。
你妈只教你筛选优质男人,没有教你不与陌生男人说话吗?
这就是你们所说的追求美好生活?
这就是女性力量?
请别羞辱女性,你们不配。
性别一换,必须渣男原地死去永不超生。
所以,许你当渣女飞黄腾达,不许被你抛弃的前男友活得潇洒?
这是男女平等?
许你求漫天神佛保佑前男友当街枉死,不许被你抛弃的前男友与你偶遇?
这是女性觉醒的超前意识?
你不过是觉得白天卖咸菜晚上摆地摊的马燕们太苦罢了。
允许你有香奶奶包包,不允许马燕有香奶奶外套?
凭什么以我的姿色,最后要输给一身咸菜味的马燕?
你不过是最后雌竞失败破防罢了。
你觉得选择比努力重要,我觉得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
一步错步步错,然后就被现实创飞了,没摔死都算你命大。
你老公是大毒枭,还杀害警察,在90年代你孤儿寡母,请问一无所有的你怎么生存下去?
你觉得编剧让你蓬头垢面不体面地苟活,那你手动再见,还能给自己洗白贪慕虚荣。
娇妻变烈女,与毒贩老公贾金龙真爱锁死。
男女关系是伦理道德层面。
但是,姚们连最基本的正确的价值观都没有。
你现在生活的和平年代,是靠谁一代代守护的?
是人民警察。
我国每年将近400名缉毒警察牺牲,他们平均寿命只有41岁。
张从顺,1994年45岁牺牲;张子权,2020年36岁牺牲。
他们是缉毒警察,他们是父子。
《南来北往》是写实型邢侦题材电视剧,是有人物原型的现实主义风格的故事架构,不是你们脱离生活的偶像剧所臆想的人生。
我们致敬像马燕那样的劳动人民,脚踏实地凭双手发财致富。
我们致敬一线公安警察,金色盾牌是他们的热血铸就。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为我们劳动人民和平富足的生活撑起一片天。
第一次追这种年代剧,本以为应该是皆大欢喜式的大结局。
前38集这是我心中的满分局,我甚至觉得这就是中国自己的1988扩展版。
卡点看完39集,恶心了4个小时,心情真的难以平复。
我想请问姚玉玲是挖了编剧祖坟了吗?
最后一集可谓是全员返场了。
一个惯犯可以改过自新成为一名优秀的裁缝;一个自残的偏执狂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最后的霸道总裁;一个变态杀人狂都可以娶妻生子在外面逍遥数十载;甚至同样脚踩两只船数月的路人女都安排了一个美满的结局。
咋滴呀,姚玉玲到底犯的什么罪,落得那么一个灰头土脸到结局呢?
很多人说姚玉玲拜金,但是在牛大力有点小钱第一次衣锦还乡的时候,依然被姚玉玲干脆的拒绝了。
很多牛大力们以为穷是原罪,拿自己的穷当成自己偏执、邋遢、甚至是丑的挡箭牌。
到底是编剧刻意给牛大力们写了这么个结局,还是编剧就是牛大力!
很久没有看到喜欢的剧了,最近和老公一起追完了《南来北往》,剧看完了,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北的小城镇,有关一个铁路大院的故事。
剧情里的人物大都是铁路职工,从火车司机、列车员、列车播音员、到乘警和铁路医院的医生......我的老公是黑龙江绥化人,也是出生在铁路大院,他的家族和剧情中一样,都在铁路系统上班,从车站售货员到列车员.....所以老公总说,铁路系统就是一个小社会。
而有关他的童年和青春,也总是离不开“铁路”这个关键词。
等他长大后,当时也是按照传统,准备继承父业,读了铁路中专。
后来东北铁路,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而逐渐没落,他也没有再安心修铁路,选择离开了家乡.....22年春节和老公回到东北老家,饭后坐在他家的窗边发呆,看着中欧班列咔擦咔擦,不疾不徐地从他家门前驶过,地上覆盖着薄薄的白雪,不远处工厂的大烟囱,吐着白色的烟,在蓝色天空的映照下,感觉回到了一个很久远的年代..
老公老家窗前经过的中欧班列回到电视剧,片中的主角是一对师徒乘警,他们的工作就是对付铁路上发生的各种不安全事件,小到乘客之间的不愉快、小偷小摸,大到拐卖人口,抓捕毒贩.....而铁路大院的各种人情冷暖、家常故事,就像东北雪地里的一个个深深的脚印,在这部剧里一步步展开......故事怀着对祖国发展伟大成就的歌颂,一直延伸到了21世纪。
随着蒸汽机车、电力机车,乃至动车高铁时代的到来,故事到此也就逐渐落下帷幕......这部剧的导演是郑晓龙,也就不奇怪,这部剧的剧情设计和人物表现,都那么生动、有韵味。
故事在日常生活气息的基础上,对人性的表达又那么深刻和丰富,具备人本主义精神,让人唏嘘或者感动。
汪新在他师傅马奎因公牺牲后,对他的评价是“他是一个平凡的好人”,这句朴素的话,好像一下映照出这位忠于职守、善良又嫉恶如仇的乘警的一生,当时我一下眼泪就夺眶而出......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他是一个好人。
白敬亭饰演的年轻乘警汪新,在整部剧情中的逐渐成长,是本片的主干内容。
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会看着他从一个毛楞的年强人,逐渐成长成了一个有勇有谋,干练又温暖的职业刑警。
如果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能够遇到一个好师傅,真的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
胡可在这部剧中饰演马奎的妻子,表现确实可圈可点,这位75年的演员,如今也到了可以演中老年妇女的年纪,时间真快。
她在剧中塑造了一个忍辱负重、温柔、善良的家庭妇女,她对待顽固、脾气不佳的老伴的那种贤良与耐心,也让她成为了马奎最可以信任和倚赖的伴侣。
说实话,我也是从这个角色中学到了一些夫妻相处之道,看到一个女性如何运用自己的女性温柔与智慧,来处理夫妻中的摩擦和矛盾。
金晨长得干净漂亮,在剧中的表现也还是不错的,很多情绪的表达我觉得都在线。
她和汪新的爱情故事是剧情的发展主线之一。
人物性格也很具有新时代独立女性的特点,敢想敢干敢爱,能吃苦。
整个人物设定挺讨喜,也身上的男孩子气我尤其喜欢。
听说过这么一句话,真正优秀的人类,大多数都是雌雄同体的。
牛大力是剧中最幸运,也最不幸的那一个。
他喜欢一个女孩子一生,也始终失之交臂。
为了这个女生,他离家闯荡,幸而结果不错。
剧情的最后他带着年轻的女友偶遇落魄的姚儿,并在她烧烤摊上放下随身携带的那枚金戒指。
人的一生,真的能够全心全意去爱一个人是幸福的,TA是心中那片明亮的白月光......
很明显是想对标《人世间》《父辈的荣耀》等年代正剧,但整个剧组无论在局里还是在戏外,给人一种用力过猛,整体虚浮之感。
不仅没有展现出东北的特点,尽是东施效颦,特别是想拍摄火车戏,但整体都是绿幕抠图,没有丝毫认真负责质感,反而将精力用于各种营销之上。
特别男女主不仅没有丝毫带入感,反而局外表现,打工人心疼打工人。
七八十年代的故事,非常符合中年人的喜好,要是不在过年期间上我是绝对不会跟着家里人看的。
剧本身一般,胜在过年跟家里人一起追剧的氛围。
我妈看这剧的第一眼,指着金晨说“这小女孩儿一看就整了!
”所以不管是大荧幕还是家里的小电视,脸动没动还是很明显的。
王素芳人是很好,但实在是太传统以至于封建从现代角度来看让人不理解,不跟家里人说自己病了还想着为自己丈夫找下一个。
姚儿这个角色是可圈可点的,姜妍真的演得好,利己主义但现实的让人讨厌不起来,不管是虚荣还是耍小心机,她都是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的,特喜欢看她和大力的剧情,大力虽然什么姚儿喜欢的都要给姚儿,但都是面子工程,鸡是别人家养的,电视机是二手的,收录机是改造的,撑排场吃饭是装有钱的,姚儿要是真同意了才是傻呢。
红狼演生病的状态真得很像中风病人,看见他就想起爷爷当时得病的时候了。
相反白敬亭的老年状态演得真不行,抛开妆造,声音都没怎么变,不是装装深沉皱皱眉头就是老年人了。
这部剧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情的重点老汪和老马的矛盾,我们现在来看就是老汪作为执法人员太不懂法,明明可以作证歹徒自己跳下去就可以了,这样老汪老马都不用受惩罚,很简单的事情非要藏着掖着,观众也不满意。
本来紧凑的剧情因为这种感情戏拖拖拉拉,重要的三个大案在最后三集一下就解决完了。
看吴师傅打岔牛大力时才意识到这不是白敬琪和蔡八斗嘛。
还有就是网上那些剧透能不能少点,大结局前我奶奶在我耳边说了三天马魁死了。
金晨的整容脸 尖鼻子真的不适合演年代剧 每次镜头一转到她脸上 一下跳出去了 … 太出戏了简直 跟其他老戏骨格格不入 跟个假人似的白不管怎么面部表情至少自然 这种年代剧还是要有演技有能力的老戏骨来演的 整容脸真的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 女主这个脸 演演网剧就得了 整容脸真的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 建议她跟刘晓庆PK一下 争做内娱假脸第一人
姚玉玲可以因为贾被枪毙过的不好,可以穿着朴素但看着干干净净的和发财的牛大力偶遇,这种结局一样可以传递正能量,一样可以令人唏嘘,因为这种在80年代就拿全部粮票换布票的爱美女人,哪怕卖串也会让自己尽量体面(参考父母爱情被发配到岛上的安欣,就算再穷,也会尽力让自己看起来是干干净净的,而且卖串其实挣的真的不少)而不是邋里邋遢的穿个破棉裤在夜市遇见了带着小很多漂亮女友的牛大力,牛大力在看见邋里邋遢老了很多的姚之后,才把给姚准备的戒指扔掉,这一幕实在是太恶趣味了,感觉甚至把整个电视剧的格局都降低了,让我有了一种进入了男频爽文的感觉…
男主这个蹩脚刻意的东北话...本东北人听了太难受了...还不如说普通话..两颗星给其他配角..
质量很高的剧 这7.1分真的没看懂
小人物大时代,节奏挺紧凑,人物基本都立住了。有年代铁路版警察荣誉的感觉,热热闹闹群像剧很适合过年看。小白东北话也太亲切了吧。第一集最感人的一句话就是“我回来了,你可以喜欢吃肉了。”
男主是在演小品吗?在整部剧里格格不入,真的很影响剧情
作为铁路子弟,着实喜欢这部片子,想起小时候在铁路大院里的点点滴滴。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群星客串,师徒、街坊、邻里、烟火气、人情味都在!好看好看!
节奏太慢了。。。里面人物脸谱化的太严重了,包括那个景也假的不行。支线太多,小故事一个个的本来应该很有意思,但是剪的稀碎。没人想看吉吉国王找对象找十几集的,还没卿卿日常好看呢。。。最后坚持跳着看完了。。。怎么说呢,除了两个爹那个部分有点感人,其他的真的味同嚼蜡。可是那个部分又父权制的不得了。。。反正,不好看。
笑点都在白敬亭身上,把送站大姨抬上去的时候我笑的捶床
我很喜欢在看完第一遍大结局的时候就火速打开第一集看第二遍,南来北往也是。上一秒看完成熟稳重的汪局下一秒又看到十八岁虎头虎脑的汪新汪小狗,这种感觉很奇特。有一种,上帝视角。看着十八岁的汪小狗顶着小锅盖头,咋呼可爱嘴巴碎碎,一想到他之后的生活,成长,心里就酸酸的。好像成长是必须要付出什么代价,工作生活把一只可爱活泼的小狗磨炼成一位出现就有压迫感的前辈,身上还带着师父的影子。我妈看到汪新57岁样子的时候跟我说,她不看了。她觉得她马上也要和汪新一样变成满脸皱纹老年斑的人了,她说她以前也是光滑水嫩的小姑娘。可是日子好像嗖的一下就过完了。就和火车一样,从慢悠悠的绿皮车变成时速302KM的高铁,嗖的一下到达目的地了。
是不是棚拍的大院戏呀?光线不自然。丁老师上跑下跳的铁路追贼真是拼命呀!但他们师徒二人的关系处理的太别扭,一个挨一个的擒贼戏都草草一讲,让人沉浸不进去
只能说合格,挺适合过年看的。挺好一题材拍的这么。。。
我从小就喜欢看年代剧看时代变迁。这部剧有两个泪点,一是汪新马燕结婚的时候汪新管马魁叫爸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的对视,一眼就是火车上的十几年啊,一个看到的是成长与欣慰,一个是嘴上从来不承认心里尊重无比的老师傅兼岳父大人;另一处是马魁最后中刀的时候,汪新的那种无力感和痛苦真的抓心,编剧出来受死。 东北大环境下的年代剧真的满嘴都是梗啊,幽默有趣,笑的停不下来,这个世界上能不能全是东北人。老吴尤其好笑。 还看到的是警察的光荣伟大,向他们致敬。 最后变成了悬疑剧也蛮伤透的。里面的演员真的很对眼,几乎都是熟面孔,很自然生动,好评。
这个剧的女性形象真的难评,好像编剧默认女性必须受苦受难,素芳、沈大夫、马燕、姚玉玲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隐忍受苦,尤其是姚玉玲,这部剧将她爱美、追求好生活与爱慕虚荣等同起来,给她安排一个df老公,结局是衣着破旧、邋遢憔悴地卖烤串,年轻时分手的前任带着漂亮小姑娘与她意外重逢……似乎就是向我们传达一个观点:女性不该有所追求,要回归家庭,成为一个为某个男人奉献终生的贤妻良母。全剧充满男凝的批判,恶不恶心!
好阳刚的结局hhh,长的漂亮会来事的女的,因为拒绝了屌丝,结局悲惨,非要整得邋里邋遢,遇见逆袭之后带着年轻的女朋友的路过的屌丝。男编剧们,yy适度好不好?这结局你看看现实吗?现实中这种女的混的根本不会差到哪里去,就算混的不好,她这性格会把自己整得邋遢吗……看得出来,你们被所谓的“女神”拒绝,怀恨在心很多年了,当编剧后总算可以安排一个吊打结局让自己爽一把了
感谢南来北往。
温馨有趣的好剧,良心剧。这个阵容就让人不由自主的想看,白敬亭非科班出身,演技打磨的越来越好了,还有很多老戏骨们,看他们的戏真的是一种享受,是每天会蹲在电视机前和家人一起看的剧。
今天全部看完了,姜妍太招人喜欢了。
老被拿出来跟人世间比,人世间真的好,但两部不是一个赛道的,不公平,印象最深的就是姜妍了,跟贾金龙可太漂亮了,而且大力那段真的抹黑她,就像网上说的她的结局是大力们想看到的罢了,她喜欢精致的人,最后也会在贫穷里找精致的
都34集了,还是绿皮车,说好的见证铁路发展历程呢?难道最后一集见证燃煤机车,电力机车,动车,高铁的发展吗?另外马健的年龄成了谜?哪年捡的马健?32集时是哪一年?马健几岁了?全是谜,一笔糊涂账。
一口气看了三集,无水分,不愧是郑导的剧,嘎嘎好看,丁勇岱老师演技超级棒,白子也出乎意料了戏路真顶,年代剧古装剧都可以,小南北冲冲冲~~~~~~更新一下,女主父母线也很感人,大喜很棒!